车间布局要点

合集下载

车间定置要求

车间定置要求

车间定置要求一、背景介绍车间定置是指根据生产工艺和工作流程的需要,对车间进行合理布置和装修。

通过合理的车间定置,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产品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间定置的要求,包括车间布局、设备选型和环境要求等方面。

二、车间布局要求1. 车间布局应符合生产流程,使生产过程顺畅,减少物料和人员的运输距离,提高生产效率。

2. 各工作区域应合理划分,避免相互干扰。

例如,原料存放区、生产加工区、成品存放区等应分开设置。

3. 车间内部应设置明确的通道和标识,方便员工流动和物料运输。

4. 车间内应设置足够的工作空间,确保员工的安全和舒适。

三、设备选型要求1. 设备选型应根据生产需求和工艺要求进行。

考虑设备的性能、稳定性、耐用性和维护保养方便性等因素。

2. 设备应具备安全保护措施,如防护罩、急停按钮等,确保员工的安全。

3. 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操作界面和人机交互功能,方便员工操作和监控。

4. 设备的布置应合理,方便操作和维护,同时考虑设备之间的协调配合。

四、环境要求1. 车间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并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

2. 车间的照明应充足,确保员工的工作安全和舒适。

3. 车间的温湿度应在适宜范围内,避免对产品质量和员工健康造成影响。

4. 车间应设置防火设施和灭火器材,确保火灾安全。

5. 车间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和垃圾滞留,以确保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五、其他要求1. 车间应设置员工休息区和卫生间,提供员工必要的休息和卫生设施。

2. 车间应设置紧急出口和安全疏散通道,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

3. 车间应设置适当的噪音控制措施,减少噪音对员工的影响。

4. 车间应设置废弃物处理区,确保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

六、总结车间定置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生产工艺、工作流程、员工安全和环境要求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车间定置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产品质量。

车间定置要求

车间定置要求

车间定置要求一、背景介绍车间定置是指对工厂或生产车间进行装修、布局和配置设备设施,以满足生产需求和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间定置的要求,包括车间布局、设备配置、环境要求等方面。

二、车间布局要求1. 车间布局应合理、紧凑,便于物料流动和人员操作。

应根据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将设备、工作台和物料存放区域合理安排,确保生产过程的顺畅进行。

2. 车间内应设置明确的通道和标识,方便人员和物料的流动,并确保安全通道畅通无阻。

3. 车间内的设备和工作台应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布置,避免交叉干扰和混乱。

4. 车间内的照明要充足,确保工作环境明亮,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三、设备配置要求1. 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当的设备进行配置。

设备应具备先进的技术和稳定的性能,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设备之间应保留足够的间距,方便操作和维护。

同时,应考虑设备的安全距离,以避免事故发生。

3. 设备的摆放应符合操作人员的工作习惯和人体工程学原理,减少工作强度和疲劳感。

4. 设备的安装和固定要牢固可靠,以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晃动或倾斜。

四、环境要求1. 车间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空气流动,以确保工作环境的舒适和员工的健康。

2. 车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3. 车间内应设置适当的消防设备和应急疏散通道,以应对突发事故和灾害。

4. 车间内应保持整洁有序,定期清理和维护设备,确保车间的安全和卫生。

五、其他要求1. 车间内的工作台和工具应按照工作需要进行摆放,方便操作和使用。

2. 车间内应设置充足的储物空间,以存放物料、工具和文档等。

3. 车间内应设置员工休息区和卫生间,以提供员工的休息和生活需求。

4. 车间内应设置监控设备和安全警报系统,确保车间的安全和防范。

综上所述,车间定置的要求包括车间布局、设备配置、环境要求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配置,确保车间的顺畅运作和员工的安全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车间设计规范

车间设计规范

车间设计规范车间设计是指在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工厂、车间和生产线的建造和装修过程。

一个合理的车间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员工工作环境,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为了使车间设计符合规范要求,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车间设计规范,以供参考。

一、车间布局规范1.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布置生产线和设备。

2. 设立合适的物料存储区域,并按物料种类进行分区。

3. 根据生产节拍,合理划分工作岗位和作业区域。

4. 设立合适的通道和出入口,方便物料和人员的进出。

5. 配置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车间通风良好。

6. 设置紧急出口和紧急设施,保障员工安全。

二、设备选型与布置规范1. 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设备,并保证其质量和性能。

2. 根据车间的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数量和规格。

3. 设备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方便维修和保养。

4. 设备的工作区域应设有合适的防护措施,确保员工的安全。

三、通风与除尘规范1. 车间必须配备足够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的流通与清新。

2. 对于有粉尘、废气等产生的车间,应配置相应的除尘设备。

3. 各个生产车间之间需要设立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异味交叉污染。

四、环境保护规范1. 车间应设有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等污染排放设施,确保不影响环境。

2. 要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保持车间环境整洁。

3. 合理使用能源和水资源,提倡节约环保观念。

五、防火与安全规范1. 配置各种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2. 明确车间内的禁火区域,加强对易燃物品的管理。

3. 布置标识和逃生指示,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

4. 安装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杆、护眼设备等,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六、设备维护与保养规范1. 做好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或潜在问题。

3. 设立合适的维修工区,配备必要的工具和备品备件。

4. 建立设备保养记录和故障解决记录,便于后期的分析和改进。

车间定置要求

车间定置要求

车间定置要求一、背景介绍车间定置是指对生产车间进行布置和装修,以满足生产流程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间定置的要求,包括车间布局、设备配置、安全措施等方面。

二、车间布局要求1. 车间布局应合理,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进行。

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可以采用直线布局、U型布局或流水线布局等。

同时,要考虑原材料的进出、产品的存储和运输等因素,确保物料流动的便捷性。

2. 车间应充分利用空间,避免堆放杂物和设备的拥挤。

设备和工作区域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隔,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3. 车间内应设置合理的通道和紧急出口,确保人员疏散的安全性。

通道宽度应符合相关标准,通道两侧不得堆放杂物,保持畅通。

三、设备配置要求1. 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配置。

设备应具备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效性,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并具备一定的扩展性。

2. 设备的布置应考虑人员的工作便捷性和安全性。

设备之间的间距应合理,以便维修和保养。

同时,要确保设备周围的工作区域有足够的空间,方便操作和材料的搬运。

3. 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设备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安全措施要求1. 车间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禁止吸烟、禁止乱丢杂物、禁止私拉乱接电线等。

警示标识应清晰可见,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2. 车间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消防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车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通风设备应定期清洁和维护,照明设备应保持良好的亮度。

4. 车间应设置安全出口和紧急停电开关,以应对突发情况。

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紧急停电开关应易于操作。

五、其他要求1. 车间内应保持整洁和清洁,杂物应及时清理。

地面应平整、无障碍物,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2. 车间应配备必要的工作台、储物柜、工具等,以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和存储。

车间布局需要注意什么安全

车间布局需要注意什么安全

车间布局需要注意什么安全车间布局是指在生产车间内合理安排各种设备、材料和人员的位置,以达到生产运作高效、顺畅、安全的目的。

车间布局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车间布局需要注意的安全要点:一、组织布局1. 根据车间的实际情况,制定布局计划,明确车间的功能分区和作业流程。

例如,将加工区、仓储区、检验区等划分开,确保各个功能区域互相不干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考虑车间的通道布置,确保通道宽度足够,避免人员和物流流动时的拥堵和混乱。

同时,通道内的地面应保持干燥、整洁,避免滑倒和摔伤事故的发生。

3. 为车间设计安全出口和紧急疏散通道,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安全地离开车间。

出口和通道的标识应清晰可见,方便人员迅速找到。

4. 对车间内的设备、机械设备、工具等进行合理的摆放和布置,避免堆放杂物和过于拥挤,造成安全隐患或操作不便。

二、设备布局1. 车间内设备的布局应考虑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安全距离。

例如,机械设备应放置在通风良好、无易燃物质的地方,避免过热和发生火灾。

2. 重要设备和危险物品应远离人员活动区域,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和隔离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3. 各种设备的供电和管道应按照安全规范进行布置,避免电线杂乱和管道泄漏等情况。

4. 对于高风险的设备,应设立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安全设备,例如安全围栏、安全开关、紧急停机按钮等,以便在危险情况下及时停机并保护人员安全。

三、材料布局1. 各类原材料和半成品应按照种类、性质、储存期限等要素进行分类和储存,避免杂乱和混合造成的风险。

2.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材料应单独存放,并设置防火、防爆设备和储存措施,确保安全。

3. 将无关的杂物和废弃物及时清理和处理,避免积聚导致的火灾和其他安全隐患。

四、人员布局和培训1. 根据车间需要,合理安排人员的工作岗位和任务,确保流程顺畅、高效。

避免人员密集和重复作业。

2. 为车间人员提供充足的培训和技能指导,使其熟悉设备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车间布局方案

车间布局方案

车间布局方案车间布局对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制定车间布局方案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便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本文将介绍车间布局方案的要素和实现策略。

一、要素车间布局方案主要涉及以下要素:1. 设备布局:设备布局是车间布局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设备种类、生产流程等因素,合理安排设备的位置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条件。

2. 工人布局:工人布局也是车间布局方案的关键要素之一。

从人员利用效率、人员舒适度等角度出发,确定工人工作的位置和工作岗位,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3. 物料布局:物料布局是车间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

按物料进出车间、垃圾收集、半成品加工等因素布置物料区域,减少材料调度过程,提高车间物料使用效率。

二、实现策略1. Flow-line布局Flow-line布局是指将车间生产线性化布置的一种方式。

它的特点是按照流程依次排列设备和工作站,以避免材料调度过程中的时间浪费。

Flow-line布局适用于生产流程稳定、生产批量较大、生产成本较高的情况下。

2. Process-center布局Process-center布局是针对车间生产流程不稳定的情况下的一种解决方案。

它的特点是将相同加工工艺的设备设在一起,方便管理和维护。

Process-center布局适用于生产批量不稳定、生产流程多变的情况下。

3. Fixed-position布局Fixed-position布局是针对汽车、航空制造等大型产品生产的一种解决方案。

它的特点是将大型产品固定在一个位置,按流程在该位置配置设备和材料,完成生产工艺。

Fixed-position布局适用于大型产品生产、生产流程复杂且需耗时较长的情况下。

三、总结综上所述,车间布局方案是车间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合理的设备、工人、物料布局策略可以极大地提高车间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Flow-line、Process-center和Fixed-position布局是车间布局方案常用的解决方案,应根据不同生产情况选择合适的布局方式。

车间设计规范

车间设计规范

车间设计规范车间是生产的场所,车间的设计规范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下面是车间设计的一些规范要求,供参考。

一、布局规范1. 车间的布局应合理,保证生产流程的顺畅。

不同工序之间应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人员和物料的流动,并且能够确保人员的安全。

2. 重要设备和工具应合理布置,便于操作和维护。

设备之间的距离要适当,以免相互干扰。

3. 办公区、生产区和储存区应分开设置,以减少干扰和安全隐患。

办公区要与车间有较好的视线联系,方便管理。

二、照明规范1. 车间照明要明亮均匀,不得有暗角和阴影。

光源的选择应符合安全、节能和环保要求。

2. 照明设施要与车间的生产流程相适应,避免光线对操作者的干扰。

3. 照明设备要定期维护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车间的光照效果。

三、通风规范1. 车间的通风要良好,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新。

不同工序应有相应的通风设备,以排除有害气体和异味。

2. 各种有害气体的排风系统要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3. 通风设备要经常清洁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噪音规范1. 车间的噪音要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不得对员工的听力健康造成影响。

2. 噪音源要采取隔音措施,以降低噪音产生的强度和频率。

3. 在噪音较大的区域,应设置隔音设备和个人防护设施,保护员工的听力。

五、安全规范1. 入口和出口要符合建筑安全规范,并按照消防要求设置安全出口。

出口要保持畅通,便于员工紧急疏散。

2. 设备和设施要符合国家标准,并接受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应设置与车间规模相适应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自动喷水系统等,以防火灾发生时及时扑灭。

4. 车间墙壁、地面和顶棚要坚固耐用,并保持清洁。

地面要防滑,以防止工人意外摔倒。

六、环境保护规范1. 车间要定期进行清洁,保持整洁干净的工作环境。

2. 废弃物要分类处理,有害废弃物要专门收集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3. 需要排放废气的车间要安装合适的废气处理设备,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车间布局入门知识点总结

车间布局入门知识点总结

车间布局入门知识点总结车间布局是指企业的生产车间内部的空间布置和设备摆放,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工作环境。

好的车间布局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了解车间布局的基本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车间布局的入门知识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车间布局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1. 车间布局的目标和原则车间布局的目标是实现生产过程的流畅,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要实现这些目标,车间布局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 流程布局:将设备和工作站按照生产流程的次序进行布置,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顺畅地流动,并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 空间利用:充分利用车间内部的空间,避免设备和物料之间的交叉干扰,提高生产效率和空间利用率。

- 人性化设计:考虑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合理设置工作台和工作站,减少不必要的体力劳动和行走距离,提高工作效率。

- 安全性设计:确保车间布局符合安全生产标准,避免工作区域的安全隐患,提高员工的工作安全性和生产质量。

2. 车间布局的类型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条件,车间布局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 产品布局:按照不同的产品种类和生产流程进行布局,适合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

- 流程布局:按照生产过程的次序进行布局,适合连续生产的车间。

- 功能布局:按照设备的功能和工序进行布局,适合批量定制和小规模生产的车间。

- 细胞制造布局:按照产品家族和流程进行布局,将设备和工作站按照流水线式的方式进行排列,适合柔性生产的车间。

不同类型的车间布局适用于不同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车间布局类型是实现生产目标的关键。

3. 车间布局的要素车间布局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生产设备:包括生产线、机器设备、工作台和工作站等。

- 物料处理:包括原料的存储、运输和处理设备。

- 人员流动:包括员工的工作区域、行走通道和安全通道等。

- 辅助设施:包括办公区域、维修区域、卫生间和休息区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维护和保养费用高。 、维护和保养费用高。
• 2、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采用工艺原则布局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采用工艺原则布局 生产采用工艺原则
• 根据工艺特点, 同种类型的设备和人员集中布局在 根据工艺特点,把同种类型的设备和人员集中布局在 一个地方。各类机床也按一定的顺序安排, 一个地方。各类机床也按一定的顺序安排,通常按照大多 数零件的加工路线来排列。 数零件的加工路线来排列。 优点: 优点: 2.1、机器利用率高,可减少设备数量; 、机器利用率高,可减少设备数量; 2.2、设备和人员柔性程度高,更改产品方便; 、设备和人员柔性程度高,更改产品方便; 2.3、操作人员作业多样化,有利于提高工作兴趣和职业 、操作人员作业多样化, 满足感。 满足感。 缺点: 缺点: 2.1、由于流程较长,搬运路线不确定,运费高; 、由于流程较长,搬运路线不确定,运费高; 2.2、生产计划与控制较复杂,要求员工的较高; 、生产计划与控制较复杂,要求员工的较高; 2.3、库存量相对较大。 、库存量相对较大。
• • • • • • • • •
四、快捷移动式布局
• • • • • 快捷移动式布局是成组布局的补充, 快捷移动式布局是成组布局的补充, 1、移动式布局适用范围 、 1.1、加工机器体积相对较小,便于移动; 、加工机器体积相对较小,便于移动; 1.2、机器的额定功率较小,能够用插头直接通电; 、机器的额定功率较小,能够用插头直接通电; 1.3、产品加工工艺相对简单,工序较少。 、产品加工工艺相对简单,工序较少。
④消除重叠停滞现象
⑤消除交叉工艺路线 原本应该指向出口的后工序,由于设备布局的限制, 原本应该指向出口的后工序,由于设备布局的限制,逆行反向折返的情况 常有发生,只需根据流程自然指向出口布局即可。 常有发生,只需根据流程自然指向出口布局即可。
⑥禁止生产的条件 、 1.1、足够大的产量; 、足够大的产量; 1.2、产品结构和工艺相对稳定; 、产品结构和工艺相对稳定; 1.3、工艺能够分解和合并; 、工艺能够分解和合并; 1.4、厂房建筑和生产面积容纳安装流水线的设备和 、 运输装置。 运输装置。
②禁止孤岛加工
③减少停滞的原则
停滞比加工与检查的总和多时称为停滞多余,当合计次数达到两倍以上时 停滞比加工与检查的总和多时称为停滞多余, 表示停滞极多,则必须大量减少这种浪费方可提高效率, ,表示停滞极多,则必须大量减少这种浪费方可提高效率,目标是原料与 成品的停滞各一次。 成品的停滞各一次。 加工与加工之间的停滞多数是工序等待,第一步消除的就是货架等待。 加工与加工之间的停滞多数是工序等待,第一步消除的就是货架等待。货 架的等待将会使前置时间过长,同时连续三个等待存在的情况下, 架的等待将会使前置时间过长,同时连续三个等待存在的情况下,必然有 货架至货架的移动发生(称为横移 应该消除这种横移的作业, 称为横移)。 货架至货架的移动发生 称为横移 。应该消除这种横移的作业,以减少工 序间的等待。 序间的等待。 工艺路线的交叉会带来混乱与浪费,按流程顺序排布即可消除这种浪费。 工艺路线的交叉会带来混乱与浪费,按流程顺序排布即可消除这种浪费。
2、流水线的基本形式
• 直线型:生产过程短并且简单。 直线型:生产过程短并且简单。 • 环 型:出入口在同一地点。 出入口在同一地点。 • L 型:绕开一定的建筑或设备。 绕开一定的建筑或设备。 • U 型:出入口在相对同一位置。 出入口在相对同一位置。 • S 型:较大的面积内安排较长的流水线。 较大的面积内安排较长的流水线。 3、流水线基本功能 、 流水线除传送物料外,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控制节拍, 流水线除传送物料外,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控制节拍, 而这个功能往往被人们遗忘。 而这个功能往往被人们遗忘。
• • • • • • • •
• 3、适合持续改善生产模式的成组布局 适合持续改善生产模式的成组 成组布局
• 把完成一组相似零件的所有或大部分加工工序的多种机 把完成一组相似零件的所有或大部分加工工序的多种机 相似零件 床组成机器群,以此为一个单元, 床组成机器群,以此为一个单元,再在其周围配置其它必要 设备的一种布局形式。 设备的一种布局形式。 优点: 优点: 3.1、由于产品成组,设备利用率高; 、由于产品成组,设备利用率高; 3.2、流程通畅,运输距离较短,搬运量少; 、流程通畅,运输距离较短,搬运量少; 3.3、有利于发挥班组合作精神; 、有利于发挥班组合作精神; 3.4、减少专用设备的投入。 、减少专用设备的投入。 缺点: 缺点: 3.1、需要较高的生产控制水平来平衡各单元的生产流程; 、需要较高的生产控制水平来平衡各单元的生产流程; 3.2、在出现单元间流程不平衡时,需增加中间储存; 、在出现单元间流程不平衡时,需增加中间储存; 3.3、班组成员需要掌握多种作业技能。 、班组成员需要掌握多种作业技能。
车间布局
张振发 2012年 2012年2月3日
万和电气
002543
一、生产类型(按产品产量分类)
• • • • • • • • 1、小品种大批量生产。 、小品种大批量生产。 2、中品种批量生产。 、中品种批量生产。 3、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4、定制生产。 、定制生产。 1、产品原则布局,例如:电配车间流水线。 、产品原则布局,例如:电配车间流水线。 2、工艺原则布局,例如:压铸车间。 、工艺原则布局,例如:压铸车间。 3、成组原则布局,例如:机加工车间气阀。 、成组原则布局,例如:机加工车间气阀。 4、快捷移动式设备布局 、
二、设施布局基本类型
三、生产类型与布局类型的选择
• 1、小品种大批量生产采用产品原则布局。. 小品种大批量生产采用产品原则布局。 生产采用产品原则布局
• • • • • • • • • • • • • • •

机器设备、人员、物料按产品的加工或装配的工艺过程顺序布局, 机器设备、人员、物料按产品的加工或装配的工艺过程顺序布局,形成一定 的生产线。 的生产线。 优点: 优点: 1.1、由于布局符合工艺过程,物料畅通; 、由于布局符合工艺过程,物料畅通; 1.2、由于上下工序衔接,在制品少; 、由于上下工序衔接,在制品少; 1.3、物料搬运工作量少; 、物料搬运工作量少; 1.4、可以做到作业专业化,对工人技能要求不高,易于培训; 、可以做到作业专业化,对工人技能要求不高,易于培训; 1.5、生产计划简单,易于控制; 、生产计划简单,易于控制; 1.6、可使用专用设备和机械; 、可使用专用设备和机械; 1.7、可自动化搬运。 、可自动化搬运。 缺点: 缺点: 1.1、设备故障会引起整个生产线中断; 、设备故障会引起整个生产线中断; 1.2、产品设计变化将引起布局重大调整; 、产品设计变化将引起布局重大调整; 1.3、生产线速度取决于最慢的机器; 、生产线速度取决于最慢的机器; 1.4、生产线有的机器负荷不满,造成相对投资大; 、生产线有的机器负荷不满,造成相对投资大; 1.5、生产线重复作业,工人易产生厌倦; 厌倦; 、生产线重复作业,
五、流程经济原则
①路线越短越好
提高生产效率时缩短线路是最重要的改善, 提高生产效率时缩短线路是最重要的改善 , 越小路线越短则越经济
。 某一加工工序与其他工序间相隔离的状态称为孤岛, 某一加工工序与其他工序间相隔离的状态称为孤岛,这种形式必然造成工 序间的停滞堆积及搬运的很大浪费。小工序则直接合并到生产线上, 序间的停滞堆积及搬运的很大浪费。小工序则直接合并到生产线上,大型 加工设备难以流水化生产线式布局时,则需自主开发小型专用设备。 加工设备难以流水化生产线式布局时,则需自主开发小型专用设备。如大 型的锡炉小型专用化自动化。 型的锡炉小型专用化自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