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与苹果在供应链管理体系间的异同点分析

特斯拉与苹果在供应链管理体系间的异同点分析
特斯拉与苹果在供应链管理体系间的异同点分析

目录

1 、前言 (5)

2、特斯拉与苹果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的异同 (6)

2.1、相同之处 (7)

2.1.1、打造开放式的供应链体系 (7)

2.1.2、零部件迭代速度较快 (8)

2.1.3、聚焦核心环节,通过自研/自研+对外合作的形式把控核心环节 (8)

2.1.4、价值量较高、壁垒较高的环节(屏幕/电池)毛利率未必高 (11)

2.2、不同之处 (14)

2.2.1、当前特斯拉对非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资质、产品质量要求不太严格,并给予供应商较多的自主权 (14)

2.2.2、当前特斯拉在单一市场的单一零部件供应常采取单一供应商独供或某一供应商主供的形式 (14)

2.3、未来趋势 (14)

3、电动化、智能化催生的增量环节与供应链的重构是特斯拉供应链最大的机遇 (15)

3.1、电动化、智能化带来增量零部件,催生新机遇 (15)

3.2、模块化设计为国产零部件厂商带来单车价值提升的空间 (16)

4、复盘苹果供应链发展历程,挖掘特斯拉供应链长期成长标的 (17)

4.1、大立光——前瞻性布局+技术引领,铸造光学镜头全球王者 (18)

4.2、立讯精密——纵向深挖客户需求,横向拓展业务边界,打造优质平台化公司 (22)

5、特斯拉优质供应链标的 (25)

5.1、宁德时代——技术布局前瞻,成本优势显著 (26)

5.2、三花智控——聚焦热管理,技术优势明显 (29)

5.3、宏发股份——高压直流继电器全球龙头 (31)

5.4、拓普集团——深挖客户需求、扩充品类打造集成化供应商 (33)

5.5、旭升股份——成于特斯拉,不止于特斯拉 (36)

图表目录

图1:近十年苹果毛利率维持在40%左右 (5)

图2:2019 年苹果前200 家供应商中东亚地区占比逾7 成 (6)

图3:苹果与特斯拉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上分别有四大相同之处和三大不同之处 (7)

图4:2017 年共有769 家工厂为苹果提供零部件及组装服务 (8)

图5:iPhone 与特斯拉均聚焦于底层生态、运算力以及核心硬件 (9)

图6:三个计算模块拥有强大数据计算能力 (10)

图7:特斯拉芯片处理速度较上一代产品提升21 倍 (10)

图8:2007 年苹果推出第一版iOS 系统,2010 年起苹果采用“自主研发+委外代工”的模式生产A 系列处理器 (10)

图9:2010 年后特斯拉加大了在电池领域的专利布局 (11)

图10:屏幕占iPhone 的BOM 成本中的比重较高 (11)

图11:苹果供应链中屏幕的毛利率较低 (12)

图12:苹果产业链部分环节毛利率呈下行趋势 (13)

图13:锁价期过后,旭升股份毛利率呈下降趋势 (13)

图14:早期特斯拉供应链常有“三年锁价期” (14)

图15:我们预计后期特斯拉供应链不会有“三年锁价期” (14)

图16:传统车企EE 设计架构:分布式网络 (17)

图17:特斯拉EE 设计架构:集合化思路 (17)

图18:大立光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8)

图19:大立光营业收入从2007 年的58.82 亿新台币增至2019 年的607.45 亿新台币 (19)

图20:大立光归母净利润从2007 年的25.7 亿新台币增至2019 年的282.63 亿新台币 (19)

图21:近年来大立光盈利能力持续维持高位 (19)

图22:消费者对手机的相机功能较为看重 (20)

图23:手机三摄渗透率预计将持续提升 (20)

图24:高像素镜头渗透率持续提升 (20)

图25:全球手机摄像头出货量有望持续增长 (20)

图26:iPhone 相机成本及占比持续提升 (20)

图27:近年来大立光研发费用持续增长,并远超同业 (21)

图28:大立光毛利率远超同业 (22)

图29:消费电子类产品成为立讯精密营业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柱 (22)

图30:近年立讯精密对苹果的销售额占营收的比重持续提升 (23)

图31:立讯精密紧扣苹果的需求而持续升级,实现ASP 持续提升 (24)

图32:SMT 工艺流程 (24)

图33:立讯精密采用事业部责任制,有利于统筹管理,并激发各事业部的工作积极性 (25)

图34:特斯拉供应链优质标的可分为两类 (26)

图35:公司具备量产条件的电芯的能量密度接近松下NCA(单位:Wh/kg) (27)

图36:2019 年三花智控为电子膨胀阀领域全球龙头 (30)

图37:三花智控电子膨胀阀业务毛利率较高 (30)

图38:2018 年车用热管理系统电装、法雷奥、瀚昂、马勒市场份额合计55% (31)

图39:三花智控紧跟特斯拉的需求持续扩充产品品类、ASP 持续提升 (31)

图40:宏发股份营业收入稳步增长 (32)

图41:宏发股份继电器业务营业收入稳步增长 (32)

图42:继电器行业CR3 市场份额合计36.2% (33)

图43:高压直流继电器行业CR3 市场份额合计63% (33)

图44:拓普集团产品逐步多元化、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 (33)

图45:拓普集团与通用近20 年合作历程 (34)

图46:拓普集团生产基地配套吉利汽车 (34)

图47:拓普集团对吉利汽车供货ASP 持续提升 (34)

图48:2019 年底吉利汽车应收账款占拓普集团应收账款比重35.1% (34)

图49:拓普集团客户圈包含全球主流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 (35)

图50:拓普集团股权结构高度集中于董事长邬建树 (35)

图51:旭升股份发展历程 (36)

图52:旭升股份主要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较广 (37)

图53:旭升股份股权结构高度集中于徐旭东及其亲属 (38)

图54:2019 年起旭升股份特斯拉业务占比下降 (38)

表1:特斯拉供应链中拓普集团、旭升股份、三花智控毛利率较高 (12)

表2:特斯拉国产供应链一览 (15)

表3:大立光在技术布局节奏上领先于舜宇光学 (21)

表4:在已配套的电芯单体能量密度中,宁德时代处于领先水平 (26)

表5:宁德时代方形NCM811 和松下圆柱NCA 具备成本优势(单位:元/kWh) (27)

表6:宁德时代供应商100%国产化,原材料成本相对较低 (28)

表7:与供应商的合作模式中,宁德时代处于主导地位 (28)

表8:宁德时代供应商较为分散 (29)

表9:布局上游关键材料,形成一体化产业链 (29)

表10:2016 年旭升股份供应特斯拉主要产品 (37)

表11:特斯拉供应链受益公司估值 (38)

1、前言

我们为什么要通过对标苹果供应链来研究特斯拉供应链?

(1)苹果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堪称行业标杆,卓越的供应链管理以及运营能力是苹果长期维持高盈利能力的重要法宝。特斯拉产品序列有望进一步下沉,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进而合理管控成本或将是下一阶段特斯拉的重要战略选择。

图1:近十年苹果毛利率维持在40%左右

46%

44% 43.9%

42%

40% 40.5% 40.1%

39.1%

39.4% 38.6% 38.5% 38.3%

37.8%

38% 37.6%

36%

34%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销售毛利率

苹果是制造业精益管理的典范,其“无缝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是长期维持高毛利的重要法宝。我们认为,苹果供应链管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①打破传统手机较为封闭化的供应体系,打造开放式的供应体系,根据自身需求变化执行“准入/淘汰”机制。

②实施供应商多元化策略,对上游压价力度较大,确保供应链强势地位。

③高效的物流体系、响应快速的供应商,确保较低的库存量。苹果主要通过便捷的物流系统和将库存压力尽量转嫁至代工厂上游的一级、二级供应商的形式,保证较低的库存量。

④交融式的研发模式,提高与供应商的合作效率。苹果渗透到iPhone 众多元器件的开发、生产过程中,并派驻大量工程师到元器件工厂进行共同开发,减少与供应商不必要的磨合成本。

⑤供应链主要集中于电子工业发达的东亚地区,提升供应链运营效率。

中国台湾 美国 日本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韩国 欧洲 新加坡

未来特斯拉产品序列有望进一步下沉,不够精细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或直接影响盈

利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机制是特斯拉亟待面临的重要问题。

鉴于 Elon Musk 秉持致力于改变全球能源格局伟大的愿景,未来特斯拉的产品序列

有望进一步下沉,以触及更广阔的客户族群。成本管控将成为特斯拉所要面临的重

要问题,“苹果经验”或能为特斯拉提供参考。

(2)特斯拉的供应链管理与苹果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后文将详细

论述)

①打造开放式的供应链体系;

②受 IT 文化影响,工程师具有较强的互联网产品经理的特性,重视用户体验,零部

件迭代速度快,特斯拉零部件迭代速度较苹果更快;

③聚焦核心环节,通过“自研/自研+对外合作”的形式把控核心环节;

④要求供应商具有较高的配合度,并要有专门团队负责相应业务;

⑤价值量较高、壁垒较高的重资产环节毛利率可能并不高;短期内部分非核心零部

件毛利率可能维持高位,但是长期有望向行业盈利中枢收敛。

(3)特斯拉和苹果分别相较于燃油车/功能机带来了增量零部件;都给予了供应商从

单一零部件供应商向集成化供应商升级的机遇;均培育了大量国产供应商。

因此,本文对比特斯拉与苹果的供应链体系,通过研究苹果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演变

以及供应链中能伴随苹果成长并持续进化的优质公司,结合目前特斯拉在供应链管

理上的变化,挖掘特斯拉供应链中持续成长的优质标的。

2、 特斯拉与苹果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的异同

我们认为,特斯拉与苹果在供应链体系上有四大相同之处和三大不同之处:

图2:2019 年苹果前 200 家供应商中东亚地区占比逾 7 成

1.5% 9%

7%

23%

5%

15%

20%

19.5%

图3:苹果与特斯拉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上分别有四大相同之处和三大不同之处

2.1、相同之处

2.1.1、打造开放式的供应链体系

苹果与特斯拉均打破传统手机/汽车较为封闭化的供应体系,打造开放式的供应体系。

苹果的打破传统手机产业链较为封闭的供应体系,零部件供应商分布全球各地,并根

据自身需求变化执行动态的“准入/淘汰”机制。如早期为苹果提供触摸屏配件的莱宝

高科,因后续无法为苹果提供更高要求的in-cell 触屏而被排除在苹果供应链之外。

特斯拉同样打造开放式的供应体系,一方面,在发展初期,特斯拉规模较小且零部件迭

代速度较慢,对传统大型零部件供应商的吸引力有限,唯有打造开放式的供应体系接纳

更多供应商方能满足其产品不断迭代、升级的需求;另一方面,在集成化的电子架构下

软硬件的关联打破,软件部分的核心由特斯拉掌控,零部件供应商有了绕过Tier1 供应

商,直接面对主机厂(特斯拉)需求来提升自身设计制造能力和往部件集成方向攀升

的机会。

图4:2017 年共有769 家工厂为苹果提供零部件及组装服务

2.1.2、零部件迭代速度较快

苹果和特斯拉均受IT 文化影响,工程师具有较强的互联网产品经理特性,重视用户体验,零部件迭代速度快,但特斯拉零部件迭代速度较苹果更快。

一般来说,传统车企从规划到量产往往需要3 年及以上的时间,在研发过程中即使有新技术出现,常常也不会应用于该款车型中;如果有更换零部件的需求,至少会在下一年度的新车型中才会采用。

特斯拉内部的工程师队伍中软件工程师处于相对主导的地位,其借鉴了IT 业“敏捷开发”的思路,以前沿技术、客户的反馈为核心,不断进行产品开发和升级。Model

3从研发到量产仅花费一年半左右时间,无论是在研发阶段还是在量产后都不断进行

迭代升级,此前常出现量产后部分零部件在2-3 个月内即替换的状况。考虑到特斯拉迭代升级较频繁的诉求以及特斯拉目前尚难以投注大量精力于零部件生产的现状,特斯拉对零部件供应商的要求主要有:①配合度高,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能快

速响应;②在研发生产阶段给予供应商一定的自由度,特斯拉常常会提出自身的诉求,但不会过多干涉供应商具体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

3.1.1、聚焦核心环节,通过自研/自研+对外合作的形式把控核心环节

作为智能手机领域和汽车领域的革命者,iPhone 与特斯拉在战略上均聚焦于“核心增量环节”——两个轻资产环节(生态、运算力)、一个重资产环节(屏幕/电池)。

①生态:提高硬件与软件的融合度,重塑生态系统

iPhone——IOS 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融合度更高,提供更流畅、更具可操作性的用户体验。

特斯拉——构建集成化的汽车电子架构,并与OTA、Autopilot 完美结合:使得在不改变汽车硬件的条件下通过OTA 升级即可改善车辆驾驶性能,打造极致智能化体验。

②运算力:拥有强大性能的处理器是智能化的重要保障

iPhone——A 系列芯片

特斯拉——FSD 芯片

③对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通用化程度不高、成本占比较高的硬件

iPhone——屏幕:屏幕是人机交互的窗口,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且具有一定的定制化属性(而DRAM、NAND Flash 较为标准化)。

特斯拉——电池:直接影响电动车的安全性和续航里程,是整车中成本占比最高的部件。

图5:iPhone 与特斯拉均聚焦于底层生态、运算力以及核心硬件

在发展初期,受资金实力所限,iPhone 与特斯拉均从核心的轻资产环节(初期的开发成本较高)入手,构筑在智能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后期随着实力的逐步增长,逐步渗入核心的重资产环节(屏幕/电池)。

苹果公司前期聚焦轻资产的核心环节,对重资产、技术迭代快的面板领域布局保守。2007 年苹果公司发布第一版iOS 系统,并在同年应用至第一代iPhone 中;2010 年苹果公司首次推出自主研发的A4 处理器,自此iPhone 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委外代工”模式生产A 系列芯片。屏幕作为人机交互的窗口,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尽管2010 年后iPhone 销量快速增长,账面现金与日俱增,但由于面板行业具有重资产、技术迭代速度快、技术壁垒高的属性,且当时国产面板厂崛起,面板价格迎来下行周期,iPhone 并未深度介入面板领域,而主要通过扶植LG Display、JDI 等面板厂(向LG Display、JDI 注资)、自行开发前沿技术等途径以试图削弱三星在iPhone OLED 屏幕供应体系的强势地位。

特斯拉从Model S 起即对传统的汽车电子架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

Autopilot 及OTA 软件更新完善智能驾驶性能,并在2019 年首推自研FSD 芯片。2014 年推出Autopilot 1.0,搭载Mobileye Q3 芯片,实现自动驾驶L2 级别,是全球最早推出高性能自动驾驶车企。2016 年推出的Autopilot 2 系统中增加了传感器数量,

搭载英伟达 Drive PX2 芯片,已经可以完成了部分自动驾驶 L3 级别功能。在 2019 年

推出的 Autopilot 3.0 系统中,特斯拉推出了自研芯片 FSD (自主研发+委外代工),

自动驾驶级别将达到 L3 级别。

特斯拉 FSD 芯片处理数据能力强大,是未来特斯拉长期核心竞争优势。特斯拉 FSD

芯片主要包含三个计算性模块,分别为 CPU 、GPU 和 NNA 。CPU 最高运行频率为

2.2GHz ,GPU 主频最高为 1GHz ,最高计算能力达到 600GFLIPS ,2 个 NNA 核心,

单个核心运行频率为 2GHz ,单个 NNA 峰值计算能力可达到 36.86TOPS 。

特斯拉自主研发的 PSD 芯片处理速度达到 2300 帧/秒,与 Autopilot 2/2.5 系统中所

用的英伟达 Drive PX2 芯片相比,处理速度提升了 21 倍。与英伟达最新一代Drive

Xavier 芯片相比,特斯拉 PSD 芯片处理速度依然是其处理速度的 7 倍。强大的芯片

计算能力让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性能遥遥领先,我们认为核心芯片技术将是特斯拉未来

的核心竞争优势。

6:三个计算模块拥有强大数据计算能力

图7

:特斯拉芯片处理速度较上一代产品提升 21 倍

图8:2007 年苹果推出第一版 iOS 系统,2010 年起苹果采用“自主研发+委外代工”的模式生产 A 系列处理器

主流电池路线的逐步清晰降低了特斯拉开发并生产电池的风险。特斯拉推出的第一代电动车Roadster 采用了外购的LMO 电池(非定制化),此时动力电池路线较为多样,未来的主流电池路线尚未清晰。此后,三元(NCM/NCA)电池逐步确立在高端动力电池市场的领导地位、销量的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为特斯拉未来研发并生产动力电池提供了保障。

图9:2010 年后特斯拉加大了在电池领域的专利布局

60

50

40

30

20

10

Tesla,inc./Tesla Motors inc. Tesla Motors Canada ULC

3.1.2、价值量较高、壁垒较高的环节(屏幕/电池)毛利率未必高

屏幕与动力电池分别为iPhone 和特斯拉的成本中心,且对产品性能具有关键影响、技术壁垒较高,但盈利能力不一定高。一方面,屏幕与动力电池分别是iPhone 和特斯拉成本最高的零部件,苹果与特斯拉对其价格敏感度较高。另一方面,屏幕与动力电池行业都为市场竞争度较高的行业,LG Display、三星SDI、JDI、夏普都曾为或现

在正是苹果的屏幕供应商,目前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也涵盖松下、LG 化学、宁德时代。苹果(在OLED 屏幕尚未成为iPhone 系列主流的技术路线前)和特斯拉均对屏幕/电池供应商保持了较高的议价能力。

图10:屏幕占iPhone 的BOM 成本中的比重较高

iPhone X Max

iPhone XS Max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应用处理器电池连接与传感器相机

屏幕存储器混合信号/射频电源管理/音频

其他电子器件机械装置/外壳测试/组装/支撑材料

浅析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62263315.html, 浅析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管理 作者:陈伟李浩刘思江 来源:《价值工程》2019年第35期 摘要:近年来,环境问题逐渐成为汽车业生产和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传统的汽车制造业给生存环境带来沉重负担,使政府后期花费巨大的经济开支去治理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所以国家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节约传统能源来改善现有的环境问题。本文以特斯拉电动车为例,分析特斯拉电动车所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供应链管理,同时对特斯拉电动车供应链总结出优化方案。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actor for the prod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traditional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placed a heavy burden o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government has spent huge economic expenditures to manag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refore, the state improves its exist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y vigorously developing new energy sources and saving traditional energy. This article takes the Tesla electric vehicl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f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represented by Tesla electric vehicles, and summarizes the optimization plan for the Tesla electric vehicle supply chain.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优化 Key words: new energy vehicles;supply chain management;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

特斯拉产业链分析

特斯拉产业链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特斯拉产业链分析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收到大力推广,主流车企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其中,特斯拉紧跟这股电动汽车热,成为世界电动汽车企业巨头之一。TESLA(特斯拉)汽车是由一群硅谷工程师于2003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创立,2008年初,特斯拉第一款纯电动车TESLAROADSTER上市。特斯拉于2013年底进入中国,目前已经在中国大陆地区开设了多家家体验中心和服务中心。 特斯拉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上游锂电池及电机原材料、中游电机,电控,电池以及下游整车运营等三个环节。目前,新能源车企主要布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电动轿车、电动SUV均受到消费者欢迎。特斯拉旗下车型在全球多个国家热卖,备受消费者喜爱。据悉,特斯拉旗下热卖的车型有ModelS、ModelX以及Model3。 特斯拉在国内相关合作企业 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巨头之一,一举一动都受到各方关注,尤其在传出设立中国本土工厂的消息后,更是热度不下。特斯拉生产一辆电动汽车,涉及的产业链复杂,相应的供应商也包含国内外不同厂家。以下为与特斯拉合作的国内相关企业一览: 以上材料及分析均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市场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 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公司致

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 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 中商行业研究方法 中商拥有10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利用中商Askci数据库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在产业研究咨询领域利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产业评估体系。在市场预测分析方面,模型涵盖对新产品需求预测、快速消费品销售预测、市场份额预测等多种指标,实现针对性的进行市场预测分析。 中商研究报告数据及资料来源 中商利用多种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一手资料来源于中商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中商通过行业访谈、电话访问等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时,调研人员会将多名受访者的资料及意见、多种来源的数据或资料进行比对核查,公司内部也会预先探讨该数据源的合法性,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及合法合规。二

2018年特斯拉分析报告

2018年特斯拉分析报 告 2018年11月

目录 一、三季度终现大幅盈利中国战略取得实质进展 (4) 1、经营效率全面提升三季度首次大幅盈利 (4) 2、Model3产能地狱逐步走出大力铺设经销网点解决物流问题 (7) 3、中国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即将孕育巨大零部件配套机会 (11) 二、系统技术水平领先带来特斯拉卓越性能 (17) 1、技术不断更迭、保持领先的电池系统成为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 (17) 2、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领跑者向L3级别加速迈进 (25) 三、特斯拉国产化风口临近汽车零部件投资机遇凸显 (29) 1、特斯拉供应链梳理 (29) 2、特斯拉中国供应商相关企业 (31) (1)旭升股份 (31) (2)赣锋锂业 (33) (3)三花智控 (34) (4)东睦股份 (34) (5)拓普集团 (34) (6)均胜电子 (34)

Model3走出产能地狱,特斯拉三季度经营数据出现历史性突破。伴随着Model 3产能瓶颈的打破,今年三季度Model 3产量大幅攀升,逐月改善,三季度周平均产量达到4300辆/周,三季度最后一周平均产量突破5300辆。2018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单季营收达到68.24亿美元,同比增长128.65%;净利润3.12亿美元,环比大幅扭亏,突破了历史业绩。2018 年11 月16 日,特斯拉向预订model 3的中国车主发送选配邮件,邀请支付第二笔定金。交付时间预计为2019年一季度前后。 多因催化,特斯拉在华战略加速。公司2017年计划在2020年才实施中国建厂计划,在2019年以前不会在中国有重大的资本支出,2018年不会有实质性的资本支出。然而今年中美贸易战下,美国电动汽车进口关税上升至40%使得特斯拉在中国的需求大幅缩水,而国家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的政策进一步加快了特斯拉中国建厂的步伐。公司期望在19年就于中国实现Model 3的生产,并通过本地采购和生产来不断提高本土化生产率。上海周边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也有望借助这一红利期取得更多的自主配套订单,提升产线质量,深化自主替代进程。 特斯拉国产化风口临近汽车零部件投资机遇凸显。特斯拉车型零部件的单价和毛利率均高于同行水平,进入其供应商的企业经营成果也多数优于同行。未来特斯拉将通过加大本地化采购来迅速提升中国工厂产能,其规划产能(一期25万,总共50万辆)与无关税下的低价格、高竞争力车型保证了其在中国区域高额的零部件采购规模,已进

(完整版)特斯拉汽车案例介绍.doc

特斯拉汽车案例介绍 一、 1、发展背景 2003 年在美国硅谷成立了一家汽车公司,这个在选址上独具一格的传统汽车公司名为特斯 拉,在企业一开始发展的阶段就将公司的选址放在美国西部的科技圣地——硅谷,这个二十一世纪电子和计算机业的王国,突然诞生了一家汽车公司,于周围的企业显得格格不入,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从硅谷走出了一辆通向未来的汽车。 在众多传统巨头坚持不住的时候,特斯拉默默无闻的坚持了下来,并且发展的如火如荼,目前特斯拉的股票突破了100 美元大关,直追日本丰田,成为了美国股市之中为数不多的超过 100 美元的汽车公司,超越了众多的汽车行业巨头。这个不太出名的小汽车企业是如何发展 起来的呢? 在 1990 年,由美国通用汽车研发并制造了第一款现代化电动汽车EV-1,这款低风阻、双门双座的电动汽车却采用租赁的方式对外进行,大多数租户第一次接触到现代电动汽车,对 EV-1 表现得尤为满意,但EV-1 的结局却让人感慨万千,由于这款车的投入和产量不大,在 生产一千多台后停止生产,1999 年通用回收销毁EV-1,让租户们很不理解,大多数租户都 愿意对租的车进行购买,最终全部被通用回收,分批销毁,最后只有几台放置在博物馆。 参于 EV-1 的工程师不甘心失败,于是创建研究铅酸电池的AC Propulsion 汽车公司,由于研发铅酸电池一直没大规模突破,马丁·艾伯哈德投资了15 万美元,他希望尝试用笔记本电 脑的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电池, 艾伯哈德劝说 AC Propulsion 公司为他制造一辆电动汽车,就这样科尼在无意成立汽车公司。 艾伯哈德于是决定自己来。艾伯哈德在寻找创业项目时发现,停放跑车的私家车道上常有着丰田混合动力汽车的身影。艾伯哈德觉得,所以,有了将跑车和电动汽车结合的主意。 2003 年 7 月 1 日,马丁·艾伯哈德于长期商业伙伴马克·塔彭宁合伙成立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并将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区。 2 公司现状 特斯拉企旗下现售四款电动汽车,以经营高性能纯电动汽车为主,早在2016 年年营业额突破了 70 亿,说起电动汽车,在这个领域内特斯拉却是行业中的大头,处于翘楚地位,无人 驾驶技术较为先进成熟,量产出L3 级高度驾驶系统,同样是搭载锂电池的特斯拉续航能力 远远超越其他同类电动汽车,是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更是当前新能源行业的领头 羊。在 2018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排行中特斯拉汽车占据了前五位中的三个,市场份额就占据 了整个市场中的 11%,可以彰显出特斯拉在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导地位。

特斯拉供应链全景梳理

特斯拉供应链全景梳理 近日,特斯拉公布2020年生产和交付数据。2020年特斯拉全年共生产了509737辆,这是其首次实现年度产能超过50万辆;2020年全年交付了499550辆,较2019年的36.75万辆增加了36%,但与年初定下的50万辆交付目标还有一线之差。 在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马斯克表示,受益于“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在朝着年产100万辆电动汽车推进,未来Model 3和Model Y的产能将达到约50万辆。 图片目前全球共六家工厂,布局美国3座、中国1座、欧洲2座,还有两座待建工厂。欧洲的德国柏林工厂最快将在21年Q1末开始生产新版ModelY,自制电池厂进度落后于整车厂。特斯拉德州奥斯汀工厂已开始建设,最快21年6-7月投产,主要生产电动皮卡、卡车Semi。 特斯拉计划在全球共建设10-12座超级工厂。 德意志银行认为,2025年或成为特斯拉的“突破之年”,预期2025年特斯拉营收将达到940亿美元,汽车交付辆将超过200万辆。不过,短期预测仍然取决于特斯拉产量和需求增长,特别是取决于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和德国的超级工厂建造进度。

特斯拉供应链分为量产传统零部件、量产创新零部件,以及北美创新零部件三大类。 这其中,由于有着传统燃油车领域的丰富经验,自主品牌在传统零部件中的底盘、悬架系统,玻璃,内外饰总成等领域均已经具备了很好的配套能力和基础。成熟的配套经验、充足的产能供给、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成为了这类公司突破特斯拉的核心能力。 国产化率较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车身底盘、内外饰等传统零部件以及汽车电子中的硬件部分,在电机电控、控制芯片和系统软件等电动车关键零部件方面国产化进度暂时较慢。 在已经供货或者达成供货协议的供应商中,单车配套价值较高的有宁德时代(4.8-6万元)、华域汽车(1.5-2万元)、拓普集团(约6000元)、凌云股份(约5000元)、均胜电子(3000-4000元)等。

基于4P-4C-4R理论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品牌营销策略探究

基于4P-4C-4R理论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品牌营销策略探究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鲍瑞雪指导老师:苏云【摘要】:特斯拉汽车作为新兴的电动汽车品牌,其发展速度是十分惊人的,尤其是自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后更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业引起巨大的轰动,其成功模式值得深思,其中特斯拉汽车公司的营销策略,不仅根据目标市场进行分析,还结合了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多种营销策略的综合利用,最终实现了成功,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基于营销学4P-4C-4R理论对特斯拉汽车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特斯拉从顾客角度出发,采取4P、4C、4R相结合的营销策略。4P是战术,4C是战略,应用4C、4R来思考, 4P角度来行动。 【关键词】: 4P 4C 4R 品牌营销策略特斯拉电动汽车 一、研究背景 当前,美国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公司已经成为世界电动汽车界的一匹黑马。特斯拉公司成立于2003年,不同于其它新能源汽车企业,它主要从事电动跑车等高端电动汽车的设计、制造和销售。成立仅仅10年,特斯拉就已经开始在新能源汽车企业和高端汽车企业中崭露头角。作为新兴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汽车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这与其注重品牌营销策略密不可分。特斯拉汽车公司不仅对目标市场进行具体细分,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有特色的精准的定位,还充分利用名人效应,提升品牌形象,并借助已有成功模式,寻求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途径,出一条饱含自己特色的品牌营销之路。 二、理论依据及文献综述 (一)理论依据 本文以经典的营销学理论4P-4C-4R理论为理论依据,着力探究4P-4C-4R 理论与特斯拉电动汽车营销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特斯拉电动汽车品牌营销策略的经典之处。 1、4P营销理论 4P营销理论被归结为四个基本策略的组合,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该理论注重产品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在价格策略方面,企业应当根据不

特斯拉新能源汽车渠道结构设计

汽车产品渠道结构设计 指导老师:廖可贵 专业班级:工商1202

小组组员:耿协倩储程程 瞿贝贝杨婷 李国琪吴友明

一、产品介绍 特斯拉汽车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品牌,也是纯生产电动车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其推出的首部电动车为Roadster。Model P85D的百公里加速只需3.2秒。 特斯拉Tesla汽车集独特的造型、高效的加速、良好的操控性能与先进的技术为一身,从而使其成为公路上最快且最为节省燃料的车子。并且特斯拉得名于美国物理学家以及电力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的塞尔维亚姓。 由于特斯拉车价较高,导致很多特斯拉粉丝望而却步,2013年6月3日特斯拉已与招行信用卡就汽车分期业务达成战略合作,为购车客户提供了12期、24期、36期、48期四种月供期数选择,这样大大的降低了购车门槛,对大部分特斯拉粉丝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 随着全球节能减排的趋势,美国电动汽车品牌Tesla俨然成为新时代绿能科技的最佳代名词。 二、电动汽车分销渠道的限制条件 1、产品因素 (1)体积与重量 总体上来说,电动汽车的体积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相比基本上是一样的。在重量上,由于电动汽车用了电池等因素,重量轻了一些,但总体上电动汽车的重量还是很重的,大致在1000—1650kg。 所以这类产品的装卸运输的费用也较高,生产商就努力通过少数大批量运输来降低费用。因此,相对于此类产品的渠道结构通常应该越精越好,一般由生产商直接供货给客户。但是,由于汽车行业的发展,现在已经发展出了特许经营专卖店营销渠道、普通经销商营销渠道、汽车园区营销渠道模式等多种渠道。 (2)单位价值

特斯拉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分析

事项: 1 特斯拉二季度GAAP营业利润3.27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5.4%。净利润为1.04亿美元,非GAAP净利润(未记股份支付费用)为4.51亿美元,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 2 特斯拉二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5.35亿美元,达86亿美元;二季度减去资本支出后营运现金流(自由现金流)达4.18亿美元。 3 下一个美国超级工厂选址已确定,准备工作正在进行;Model Y和国产版Model 3产量持续高速增长。 [Table_Summary] 特斯拉二季度业绩再超预期,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在疫情冲击下,特斯拉经营稳健,20Q2单季度营收仅下滑4.94%,净利润大幅同比增长125.49%,随疫情压力逐步缓解以及后续Model Y新车型推出,后期有望实现更强劲的增长态势。国产版Model 3发售后销量持续超预期,得到了国内消费者市场的高度认可。上海工厂一期产能规划15万辆,后续或随Model Y上市有望继续翻倍,叠加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或有望带动国内特斯拉相关供应商的出货量提升。基于特斯拉产业链自下而上的梳理与研究,我们认为特斯拉国产化和销量增长将带动特斯拉全产业链持续受益,推动如电池、电机、电控和汽车零部件等供应商产业链升级,尤其看好产业链上1)单车价值量或营收弹性较大的Tier 1供应商;2)有望持续新增产品配套、具备ASP提升空间的新能源零部件供应商;3)产品技术壁垒较高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其中,先后重点推荐核心部件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国内热管理赛道龙头三花智控,配套价值量较高的拓普集团以及合作持续深化的岱美股份。 评论: 20Q2实现净利润1.04亿美元,连续4个季度实现盈利 特斯拉20H1产量16.4万辆,交付17.9万辆,20Q2产量8.2万辆,交付9.1万辆,其中Model 3与Model Y作为主力车型,交付量超8万。单二季度来看,20Q2总营收60.36亿美元,同比下降4.94%,环比增长0.85%,超出市场预期的54亿美元;单季净利润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25.49%,环比增长550%,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2019Q3盈利1.43亿美元,Q4盈利1.05亿美元,2020Q1盈利0.16亿美元)。从盈利能力和费率情况来看,ROE 为1.09%,ROA为0.28%,主营业务销售毛利率20.99%,销售净利率2.14%。现金流方面,特斯拉2020Q2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9.64亿美元,同比增长11.70%,且大幅高于20Q1的-4.4亿美元净现金流,体现出经营情况稳健,账上现金流充裕。目前,公司二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5.35亿美元,达86亿美元;二季度减去资本

特斯拉产业链分析

特斯拉产业链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特斯拉产业链分析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收到大力推广,主流车企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其中,特斯拉紧跟这股电动汽车热,成为世界电动汽车企业巨头之一。TESLA(特斯拉)汽车是由一群硅谷工程师于2003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创立,2008年初,特斯拉第一款纯电动车TESLAROADSTER上市。特斯拉于2013年底进入中国,目前已经在中国大陆地区开设了多家家体验中心和服务中心。 特斯拉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上游锂电池及电机原材料、中游电机,电控,电池以及下游整车运营等三个环节。目前,新能源车企主要布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电动轿车、电动SUV均受到消费者欢迎。特斯拉旗下车型在全球多个国家热卖,备受消费者喜爱。据悉,特斯拉旗下热卖的车型有ModelS、ModelX以及Model3。 特斯拉在国内相关合作企业 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巨头之一,一举一动都受到各方关注,尤其在传出设立中国本土工厂的消息后,更是热度不下。特斯拉生产一辆电动汽车,涉及的产业链复杂,相应的供应商也包含国内外不同厂家。以下为与特斯拉合作的国内相关企业一览: 以上材料及分析均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市场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 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公司致

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 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 中商行业研究方法 中商拥有10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利用中商Askci数据库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在产业研究咨询领域利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产业评估体系。在市场预测分析方面,模型涵盖对新产品需求预测、快速消费品销售预测、市场份额预测等多种指标,实现针对性的进行市场预测分析。 中商研究报告数据及资料来源 中商利用多种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一手资料来源于中商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中商通过行业访谈、电话访问等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时,调研人员会将多名受访者的资料及意见、多种来源的数据或资料进行比对核查,公司内部也会预先探讨该数据源的合法性,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及合法合规。二

2019年特斯拉专题分析报告:特斯拉产业链及上海工厂加速投建的理由

2019年特斯拉专题分析报告:特斯拉产业链及上海 工厂加速投建的理由

内容目录 为什么我们建议现在开始关注特斯拉产业链 (3) 特斯拉产业链哪些环节值得关注? (5) 把握汽零和LG供应链两个关键子环节 (5) 价值量:已攻占车身底盘内外饰,更大价值量的三电、汽车电子待后续 (7) 行业特征:国产化替代进程快慢相关的几点思考 (8) 地理位置:大部分配套厂商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利于快速响应及运输 (8) 业绩增量:与特斯拉营收占比和单车价值量相关,关注旭升、拓普及三花.10上海工厂必须快的理由:抢市场、降成本、盈利 (12) 所处时点:上海工厂建设超预期,Model3投产加速 (12) 理由一:抢占政策力度大、市场空间足的中国市场 (12) 理由二:快速上量实现规模降本,人力和采购环节有价格优势 (16) 理由三:国产版Model 3是特斯拉由生存过渡到盈利的重要助手 (18) 附录 (19) 特斯拉季度交付量预测 (19) 特斯拉重点供应商一览 (19) 风险提示 (21) 图表目录 图表1:特斯拉产业链主要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情况 (4) 图表2:特斯拉Model 3 供应商及潜在供应商 (5) 图表3:Model 3各部分价值量占比测算 (7) 图表4:特斯拉产业链供应商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区域,具有区位优势 (9) 图表5:上市公司特斯拉营收占比及M3单车配套价值量情况 (10) 图表6:上市公司特斯拉业务带来的增量EPS测算 (11) 图表7:特斯拉上海工厂厂房结构基本完工 (12) 图表8:特斯拉多款电动车在国内多地享有优惠政策 (12) 图表9: 2019H1 国内豪华车销售逆势上扬 (13) 图表10:国产版Model 3相较于国产BBA车型有较高性价比 (13) 图表11:特斯拉竞争者情况 (14) 图表12:特斯拉是北美市场唯一一家可以与传统车厂同台竞争的电动车企 (15) 图表13:嘉定新厂效果图 (15) 图表14:预计MEB全球平台各车型量产时间 (16) 图表15:基础版Model 3国产化后售价可达27万 (17) 图表16:现阶段国产版Model 3与进口版价差小 (17) 图表17:国产版Model 3基本与进口性能一致 (17) 图表18:Model 3 成为走量车型 (18) 图表19:特斯拉交付量预测 (19)

特斯拉产业链分析

特斯拉产业链分析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收到大力推广,主流车企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其中,特斯拉紧跟这股电动汽车热,成为世界电动汽车企业巨头之一。TESLA(特斯拉)汽车是由一群硅谷工程师于2003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创立,2008年初,特斯拉第一款纯电动车TESLAROADSTER上市。特斯拉于2013年底进入中国,目前已经在中国大陆地区开设了多家家体验中心和服务中心。 特斯拉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上游锂电池及电机原材料、中游电机,电控,电池以及下游整车运营等三个环节。目前,新能源车企主要布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电动轿车、电动SUV均受到消费者欢迎。特斯拉旗下车型在全球多个国家热卖,备受消费者喜爱。据悉,特斯拉旗下热卖的车型有ModelS、ModelX以及Model3。 特斯拉在国内相关合作企业 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巨头之一,一举一动都受到各方关注,尤其在传出设立中国本土工厂的消息后,更是热度不下。特斯拉生产一辆电动汽车,涉及的产业链复杂,相应的供应商也包含国内外不同厂家。以下为与特斯拉合作的国内相关企业一览: 以上材料及分析均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市场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 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

2019年特斯拉供应链国产化专题研究:未来特斯拉放量和零部件国产化的投资机会

2019年特斯拉供应链国产化专题研究:未来特斯拉放量和零部件 国产化的投资机会

?特斯拉供应链全面国产化.2019年12月30日,特斯拉高层在国产Model 3交付仪式上表示,目前下线车辆的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30%,明年年中可达80%,年底实现全国产化。推荐:常熟汽饰、岱美股份、宁德时代、科达利、旭升股份、拓普集团 ?建议关注未来特斯拉放量和零部件国产化投资机会.从国产Model 3供应链来看,世运电路-PCB 供应商; 低价版可选更具成本优势、热稳定性与使用寿命的磷酸铁锂材料-供应商【德方纳米】及下图产业链供应商. 投资建议:特斯拉国产化率提升, 供应链投资机遇

摘要 ?关键假设:产能爬坡、订单充裕 2019年全年交付36.75万辆,目前上海Giga 3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周产能超过3000辆。2020年假设上海工厂产能爬坡顺利,年产能达到15万辆;加州工厂产能实际利用率进一步上升,并于2021年达到上限50万辆。柏林超级工厂Giga 4假设从2022年初开始大规模量产Model Y,并随着产能扩张逐步增加Model 3产量。 ?核心观点 我们从特斯拉品牌力与产品力、工厂供给爬坡与销量前景、盈利能力、降本增效空间对特斯拉的长期投资价值进行分析: 1.特斯拉在Autopilot自动驾驶、OTA、FSD、UR/UX、电池BMS领域、零部件模块化具有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其产品因此获益,产品力与品牌力有望持续保持优势。 2.持续看好特斯拉出海的国际化之路,完成产能布局及爬坡之后的销量增长、盈利改善与ROE上升之路。 3.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带来的国产供应链投资机会.2019年12月30日,特斯拉高层在国产Model 3交付仪式上表 示,目前下线车辆的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30%,2020年中,可达80%,年底实现全国产化。

2018年最新特斯拉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特斯拉:新王朝与旧时代 特斯拉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1.Model 3 再燎原新能源火种 2.特斯拉对行业变革的多重引领 3.国产化预期下的多条线投资机会

1.Model 3 再燎原新能源火种 2.特斯拉对行业变革的多重引领 3.国产化预期下的多条线投资机会

第三次飞跃!Model 3 自预定起就已成爆款 第三阶段的Model 3: ?2016年03月31日,开启预售?第一天,订单达到近18万辆?第三天,订单达到近28万辆?第七月,订单达到近50万 辆 Roadster 2006/2008 Model S/X 2008/2012/2015 Model 3 2016/2017 Model Y 2019/2020E

Model 3具有类iPhone 4的示范效应:自身产品线上的大突破 Model S Model X Model 3 上市时间2012 2015 2017 市场定位高端高端中端 价位USD 69.5k-140k 续驶里程417-539 km 百公里加速 2.5-5.5 s 2.9-6.0 s <6.0 s 381-475 km 346 km 车型结构轿车SUV 轿车 82.5k-145k 补贴前 35k起 2018年 预计销量 9万辆6万辆36万辆 平民化 放量!

Model 3具有类iPhone 4的示范效应:比对手更强的竞争力! 价格(USD ) 续航里程(km )/油耗(L/100km ) 类型 车型大小(mm ) 百公里加速(s ) Model 3 35K 346 km 纯电动 - <6.0 雪佛兰Bolt 37K 、42K 321 km 纯电动 - 7.0 日产Leaf 31K 起 172 km 纯电动 4445*1770*1550 - 宝马i3 42K 起 183 km 纯电动 4006*1775*1600 7.2-7.9 大众e-Golf 22K 起 130km-190km 纯电动 4270*1799*1457 10.4 雷诺Zoe 14K GBP 起 240km 纯电动 3450*1680*1420 8.1 丰田Prius Prime 27K-33K 40 km 插电混 4485*1745*1510 - 雪佛兰Volt 27K 起 80 km 混动 4498*1787*1439 9.0 奔驰C 级 40K 起 6.1-7.3 L/100km 传统 4783*1810*1442 7.8-9.8 奥迪A4 35K 起 6.2-7.4 L/100km 传统 4761*1826*1439 6.6-8.7 宝马3系 33K 起 6.4-8.3 L/100km 传统 4643*1811*1454 5.7-9.9 相较于传统中端豪华车、其它热销新能源车: 性价比高 性能强劲 品牌形象好 量大!

特斯拉电动汽车 电池系统详解

特斯拉电动汽车电池系统详解 准确估测动力电池组的荷电状态:准确估测动力电池组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即SOC),即电池剩余电量,保证SOC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由于过充电或过放电对电池的损伤,从而随时预报混合动力汽车储能电池还剩余多少能量或者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 动态监测动力电池组的工作状态: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实时采集电动汽车蓄(应该为动力电池组)电池组中的每块电池的端电压和温度、充放电电流及电池包总电压,防止电池发生过充电或过放电现象。同时能够及时给出电池状况,挑选出有问题的电池,保持整组电池运行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使剩余电量估计模型的实现成为可能。除此以外,还要建立每块电池的使用历史档案,为进一步优化和开发新型电、充电器、电动机等提供资料,为离线分析系统故障提供依据。 单体电池间、电池组间的均衡: 即在单体电池、电池组间进行均衡,使电池组中各个电池都达到均衡一致的状态。电池均衡一般分为主动均衡、被动均衡。目前已投入市场的BMS,大多采用的是被动均衡。均衡技术是目前世界正在致力研究与开发的一项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电池管理系统发展现状电动车未来将以锂电池为主要动力驱动来源,主因在于锂电池有高能量密度优势,所以性能较为稳定。然而锂电池大量生产时品质不易掌握,电池芯出厂时电量即存在些微差异,且随着操作环境、老化等因素,电池间不一致性将愈趋明显,电池效率、寿命也都将变差,再加上过充或过放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起火燃烧等安全问题。因此,透过电池管理系统(BMS)能准确量测电池组使用状况,保护电池不至于过度充放电,平衡电池组中每一颗电池的电量,以及分析计算电池组的电量并转换为驾驶可理解的续航力信息,确保动力电池可安全运作。 2012年全球电池管理系统(BMS)市场产值成长逾10%,2013年至2015年成长幅度将大幅跃升至25-35%。现阶段不论是整车厂、电池厂、还是相关车电零组件厂均投入电池管理系统(BMS)研发,以求掌握电动车产业的关键技术,由于车厂是电池管理系统的使用

特斯拉与苹果在供应链管理体系间的异同点分析

目录 1 、前言 (5) 2、特斯拉与苹果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的异同 (6) 2.1、相同之处 (7) 2.1.1、打造开放式的供应链体系 (7) 2.1.2、零部件迭代速度较快 (8) 2.1.3、聚焦核心环节,通过自研/自研+对外合作的形式把控核心环节 (8) 2.1.4、价值量较高、壁垒较高的环节(屏幕/电池)毛利率未必高 (11) 2.2、不同之处 (14) 2.2.1、当前特斯拉对非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资质、产品质量要求不太严格,并给予供应商较多的自主权 (14) 2.2.2、当前特斯拉在单一市场的单一零部件供应常采取单一供应商独供或某一供应商主供的形式 (14) 2.3、未来趋势 (14) 3、电动化、智能化催生的增量环节与供应链的重构是特斯拉供应链最大的机遇 (15) 3.1、电动化、智能化带来增量零部件,催生新机遇 (15) 3.2、模块化设计为国产零部件厂商带来单车价值提升的空间 (16) 4、复盘苹果供应链发展历程,挖掘特斯拉供应链长期成长标的 (17) 4.1、大立光——前瞻性布局+技术引领,铸造光学镜头全球王者 (18) 4.2、立讯精密——纵向深挖客户需求,横向拓展业务边界,打造优质平台化公司 (22) 5、特斯拉优质供应链标的 (25) 5.1、宁德时代——技术布局前瞻,成本优势显著 (26) 5.2、三花智控——聚焦热管理,技术优势明显 (29) 5.3、宏发股份——高压直流继电器全球龙头 (31) 5.4、拓普集团——深挖客户需求、扩充品类打造集成化供应商 (33) 5.5、旭升股份——成于特斯拉,不止于特斯拉 (36) 图表目录 图1:近十年苹果毛利率维持在40%左右 (5) 图2:2019 年苹果前200 家供应商中东亚地区占比逾7 成 (6) 图3:苹果与特斯拉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上分别有四大相同之处和三大不同之处 (7) 图4:2017 年共有769 家工厂为苹果提供零部件及组装服务 (8) 图5:iPhone 与特斯拉均聚焦于底层生态、运算力以及核心硬件 (9) 图6:三个计算模块拥有强大数据计算能力 (10) 图7:特斯拉芯片处理速度较上一代产品提升21 倍 (10) 图8:2007 年苹果推出第一版iOS 系统,2010 年起苹果采用“自主研发+委外代工”的模式生产A 系列处理器 (10) 图9:2010 年后特斯拉加大了在电池领域的专利布局 (11) 图10:屏幕占iPhone 的BOM 成本中的比重较高 (11) 图11:苹果供应链中屏幕的毛利率较低 (12) 图12:苹果产业链部分环节毛利率呈下行趋势 (13) 图13:锁价期过后,旭升股份毛利率呈下降趋势 (13) 图14:早期特斯拉供应链常有“三年锁价期” (14) 图15:我们预计后期特斯拉供应链不会有“三年锁价期” (14)

2018年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专题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专题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1. “特斯拉中国伙伴”五大投资要点 (4) 1.1. 从主题角度看“特斯拉概念” (4) 1.2. 重大催化因素分析:特斯拉中国设厂概率大 (4) 1.3. 主题持续性分析: Model 3 热卖将为主题带来持续生命力 (5) 1.4. 主题比较分析:“特斯拉产业链”有望成为下一个“苹果产业链” (5) 1.5. 主题公司分析:“特斯拉中国伙伴”主题重点关注公司 (6) 2. 特斯拉为何进军中国,有哪些驱动力? (7) 2.1. 新产品预定量大,需要新建超级工厂 (8) 2.2. 进军中国是战略考虑,扩大产能抢占市场 (9) 2.3. 开源中国市场,有助化解财务困境 (12) 2.4. 政府欢迎、顾客喜爱,特斯拉来华或加速 (13) 3. 浪潮之巅:特斯拉与苹果的异同说 (14) 3.1. 苹果和特斯拉的相似之处 (16) 3.2. 似是而非:苹果和特斯拉的区别 (27) 3.3. 特斯拉有望复制“苹果模式”,产业链迎来契机 (28) 4. 特斯拉产业链重点关注公司 (29)

图目录 图 1:欲完成2018和2020产能目标,特斯拉必须新建工厂 (9) 图 2:2016年美国排名前十电动汽车销售情况 (9) 图 3:Model S与同级别豪车对比 (10) 图 4: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 (11) 图 5:中国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最大消费市场 (11) 图 6:4月25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会见马斯克 (14) 图 7:工信部同马斯克就特斯拉在华合作交换意见 (14) 图 8:苹果从2005-2013年的股价走势 (15) 图 9:特斯拉2010年上市至今的股价走势 (15) 图 10:中国市场3500元以上机型份额:苹果是高端市场主导者 (16) 图 11:苹果供应链 (17) 图 12:特斯拉产业链 (18) 图 13:全球手机/智能手机出货量(单位:百万部) (19) 图 14:中国汽车销量持续上升(单位:辆) (19) 图 15:特斯拉产品线 (21) 图 16:苹果天才吧网上预约系统 (22) 图 17:特斯拉体验店的底盘 (23) 图 18:特斯拉电池能量管理系统 (25) 图 19:特斯拉的电池冷却系统 (25) 图 20:特斯拉的智能化系统 (27) 图 21:2016年苹果手机销量首次出现下滑(单位:百万部) (27) 图 22:苹果指数诞生半年后开始大幅跑赢市场 (29) 表目录 表 1:特斯拉“中国伙伴”相关公司梳理 (6) 表 2:中国当前新能源激励政策利好特斯拉 (13) 表 3:特斯拉和苹果手机的相似点 (16) 表 4:iPhone产品和Model系列产品比较 (21) 表 5:苹果中国部分供应商梳理 (28)

202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特斯拉分析报告

202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特斯拉分析报告 2020年9月

目录 一、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绝对龙头 (5) 二、电池系统卓越充电桩布局完善 (9) 1、电池材料:高能量密度低成本 (10) (1)从18650到21700,特斯拉电池组PACK能量密度一直处于领先优势 (12) (2)电池成本显著低于市场水平,率先达到100美元/kWh关键点 (12) (3)电池衰减少、续航有保证 (13) (4)电池材料技术全球领先,前沿布局实现技术持续迭代 (14) 2、BMS(电池管理系统) (14) (1)特斯拉先进的BMS技术,是它卓越电池系统的重要保障 (14) (2)实现对超过7000节电池的有效管理,BMS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充分验证 (15) (3)整车热管理助力,电池温控更加精准、节能 (16) 3、充电桩和快充技术解决充电便利性问题 (16) 三、智能网联遥遥领先 (19) 1、特斯拉汽车的灵魂:全自动驾驶 (19) (1)最被信任能实现自动驾驶的公司 (19) (2)自研芯片,掌握核心竞争力 (20) (3)低成本、低功耗、高算力 (20) (4)FSD系统芯片具有冗余备份,双倍安全 (21) (5)使用现有用户数据训练,数值上远超其他厂商 (22) 2、汽车EEA重构OTA带来颠覆性体验 (23) (1)特斯拉是首用OTA的汽车厂商 (23) (2)特斯拉重构汽车EEA(电子架构),域控制器为汽车的OTA提供无限可能 (24) (3)特斯拉域控制器,ECU高度集成,实现软硬件解耦 (24) 四、商业模式革新打造汽车产业新生态 (26) 1、垂直整合减少中间商赚差价 (26)

2018年新能源汽车特斯拉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汽车特斯拉分析报告 2018年8月

目录 一、新能源车企先驱 (6) 1、特斯拉与马斯克成就彼此 (6) 2、中高端纯电动车领域居领导地位 (9) 3、性能与销量不输同级别豪华燃油车 (11) 二、持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14) 1、垂直整合能源模式与电池系统维持领先优势 (14) (1)产业链垂直整合、品牌塑造由高到低 (14) (2)电池系统维持领先优势 (16) (3)特斯拉BMS 系统提升电池组性能 (18) 2、直销与OTA开启全新的商业模式 (20) 3、超强的营销能力是获取品牌溢价的关键 (22) 4、马斯克的领导是团队攻坚克难持续创新的源泉 (24) 三、从“颠覆者”到主流豪华品牌 (26) 1、整体实力仍弱于传统汽车巨头 (26) (1)特斯拉已完成培育新能源市场的使命 (26) (2)技术积累仍难言“颠覆” (29) 2、自主高端与特斯拉即将短兵相接 (30) 四、短期流动性压力仍存,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34) 1、营收快速增长,流动性风险仍存 (34) 2、短期仍难盈利,长期增长空间广阔 (39) (1)多因素导致短期仍难盈利 (39) (2)长期增长空间广阔 (41) ①Model S与Model X (41)

②Model 3与Model Y (42) ③Semi与Roadster 2 (42) (3)特斯拉当前估值仍有提升空间 (43) ①供应链、生产、销售优势带来更高利润率 (43) 五、造车新势力追随特斯拉的脚步 (46) 1、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 (46) (1)蔚来汽车 (47) (2)车和家 (47) (3)威马汽车 (48) (4)小鹏汽车 (49) 2、特斯拉成为造车新势力的标杆 (50) (1)蔚来汽车效仿特斯拉的发展路径 (50) (2)蔚来汽车相对短板仍然明显 (51) 3、或仅有少数新势力实现夹缝求生 (54) (1)没有包袱是造车新势力的相对优势 (54) (2)造车新势力面临传统车企竞争与量产考验 (56) 六、盈利预测 (57) 1、豪华品牌+简化产业链+电池规模效应+经销利润带来更高利润率 (57) 2、增值服务或将成为重要新增长极 (58) 七、主要风险 (59) 1、Model 3产能爬坡不及预期 (59) 2、费用控制不及预期 (59) 3、海外工厂建设不及预期 (59) 4、产品竞争力下降 (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