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样的情绪》优质课教案(咸宁)

《丰富多样的情绪》优质课教案(咸宁)
《丰富多样的情绪》优质课教案(咸宁)

《丰富多样的情绪》教案

咸宁市咸安区永安中学吴瑕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

2.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生活中要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良好的情绪有助于形成健全人格。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情绪对人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难点:情绪的含义。

[教法及教具]

情景体验法、活动竞赛法、事例分析法、现象讨论法、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体验情绪,导入新课。

1 看大阅兵视频

2 问:你的心中有一种怎样的感受?

二、新授

过渡.:那么,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两幅图(一)情绪万花筒

1 探究情绪产生的原因

(1) 投影出示两幅图

问:同样是下雨,他们的心情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

(2)投影出示以下内容:

小龙想去打球得不到满足失望

内心需要

小芬希望下雨得到满足高兴(3)从大阅兵到下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情绪。

(投影文字)生齐读: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产生于

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2 认识四类基本情绪

看四幅情绪故事图,问:在当时的情境中,四位同学的心情各是怎样的呢?

当四位同学高兴、愤怒、忧愁、恐惧的时候,他们的面部表情各是怎样的呢?现在,老师的手中有四张不同的面部表情图,谁能把它们贴在黑板相应的位置上。

这四张不同的面部表情就代表人的喜﹑怒﹑哀﹑惧四类基本情绪。

根据四类情绪面部表情特征辨认明星情绪。

3 了解情绪的复杂多样

四类情绪的主要特征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你知道有哪些词语可以表达这些情绪呢?现在我们全班四个小组来一场情绪词语接龙PK大赛。

生活中,人的情绪不仅多样,而且有时很复杂。

正因为情绪的复杂多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的多姿多彩。

(二)情绪与生活

1初步感受情绪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过渡:那么,情绪对人的行为和生活有没有影响呢?我们一起去听听《刚刚和强强的故事》。

问题:(1.)刚刚和强强在比赛时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的情绪

导致了什么?

(2.)情绪不同,结果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2 师生交流,深入认识情绪对人正常水平发挥的影响和作用

(1) 考试

师谈女儿考级经历

在考试中,你有过情绪紧张的经历吗?当时你是否发挥出了自己的正

常水平?

(2)平日学习

情绪不仅对我们的考试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它对我们平日的学习(如上课听讲、背课文记单词等等)也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

(3)同学交往

情绪对同学交往同样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不信,我们来调查调查。

女同学当你心情很好,同学来请教你数学题,你会

当你刚被班主任大批一通,心情无比郁闷,这时候,同学来请

教你数学题,你可能会

男同学当你心情很好,同学不小心侵犯了你,你可能会

当你刚被老妈大骂一顿到校,心情无比烦躁,这时,同学侵犯

了你,你可能会

(4)小结:孩子们,以上就是情绪对我们正常水平发挥的影响。

3 了解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过渡:情绪除了影响我们的正常水平发挥,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下面我们一起来关注两个人。

(1)听《法拉第的故事》

问:法拉第利用看马戏和听喜剧使身体逐渐恢复,这说明了什么?

(2)听周瑜的故事

问:这又说明了什么?

(3)小结: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情绪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这样看来,情绪真的犹如双刃剑。

4 归纳情绪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情绪的双刃剑作用,书中为我们归纳得非常清楚,孩子们,让我们翻开书63页,齐读最后一段话。

三、学习测评:见课件

四、课堂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丰富多样的情绪,并且深深地懂得了情绪对人的影响和作用。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对特别爱发脾气的奶奶说句什么?你想对即将进入考场的哥哥说句什么?你想对还在学习的弟弟妹妹们说什么?你还想对自己说句什么?我也想对你们说一句:

板书设计:

含义

种类喜、怒、哀、惧

情绪特征复杂多样

积极影响

作用双刃剑

消极影响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精美的邮票》教案4

精美的邮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认识邮票这一独特的美术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设计一张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邮票。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趣味引题) 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好不好? 展示谜语:中间画,四边牙;别看我个小,可以走天下——打一物品名(邮票) 学生猜谜语 师:你很善于动脑,谜底就是邮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邮票。 2、讲解邮票的分类:

老师出示一个带邮票的信封 师:老师这里有一封朋友寄来的信,同学们看信封上就贴着一张邮票,这是最普通的邮票,也就是最常见的邮票,印刷数量大,图案不经常变换。 师:邮票分为纪念邮票(纪念国内外重大事件或名人而发行的邮票)、普通邮票(最常见的邮票,印刷数量大,图案不经常变换)和特种邮票(为宣传某些事物而特别发行的邮票) 3、教师讲邮票诞生的故事。 4、邮票的特点: 师:过去是“一封家书抵万金”,居住在两地的人们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一封信寄往国外,当地的人们看到信就知道是从哪个国家寄来的。为什么? 生1:因为信封上有邮票,人家会看邮票。 生2:因为邮票上写有中国邮政。 生3:因为邮票上有这个国家的名字。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邮票上表现的人、事、物、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等诸方面。因此,邮票被称作是“国家的名

片”。现在通讯发达,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邮票,为什么? 生1:因为邮票很好看。 生2:因为邮票里有很多知识。 生3:因为邮票设计得很吸引人。 生4:邮票可以收藏,我家就有好几本邮票。 生5:因为邮票里面有很多知识,人们叫它“小小百科全书”。 师:对,因为邮票有收藏价值又设计得很精美,所以大家都很喜欢。邮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5、观察、欣赏邮票: 师:邮票美不美?它和一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邮票有齿孔,还有多少钱。 师:那叫面值。 生2:邮票上有时间。 师:那是发行时间。 生3:邮票上还有“中国邮政”字样。

《一着惊海天》名师教案

《一着惊海天》教案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学习通讯,在教学中老师除了帮助学生了解新闻“六要素”以外,还需要求学生了解消息和通讯的区别,感受通讯独特的写作特点。同时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要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①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初步感知通讯语言的准确、简洁。 ②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赏析文章的精彩语段。 ③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①学习文章写作方法,赏析文章的精彩语段。 ②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 ①圈点勾划法:预习生字词,在文中圈点勾划重点词句。 ②查阅资料法:查阅有关辽宁舰的资料以及“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的资料。 ③讨论探究法: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展示辽宁舰舰载机起降视频和辽宁舰的相关图片资料。 2.同学们!在观看完我国“辽宁”舰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成功的视频后,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学生讨论并发言) 分享完大家的感想后,老师想说我国“辽宁”舰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成功的现场,记者亲身感受并记录了这一精彩感动的瞬间,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一着惊海天》,一起去感受我们祖国伟大的军事力量。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①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落实情况。 ②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效果以及相关资料的查阅情况。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讨论并归纳:本文记叙了我国“辽宁”舰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试验并取得重大成功的过程。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初步感知通讯语言的准确、简洁。 ①(1—4):介绍了时间、地点及事件的重要意义和风险。 (1—2):检查甲板,做好着舰前最后一次准备。 (3—4):交代这次舰机着舰的重要意义和风险。 ②(5—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5—16):记叙了舰、机默契配合。 (17—19):展现了舰载机成功着舰。 ③(20—27):描写了舰载机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以及人们的激动喜悦心情。(三)问题探究: 1.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的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试从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的角度来进行赏析) 答案示例:①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舰载战斗机着舰时的情景。②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同时增强文章气势,具有感染力。 思路解析:此句的解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表达技巧,抓住本句的一些关键词进行赏析:从“震耳欲聋”“轰鸣”“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可以看出作者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从“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二是分析其表达效果。细节描写的作用在于生动的展示,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对偶和比喻的运用在于增强文章气势和使描写生动形象。 2. 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1

甜甜的泥土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全文,了解故事情节,体会母爱 2、品读语言,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真挚的母子深情 3、理解文章诗意话的结尾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母爱亲情。 【难点】小小说的写法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片断并讲述故事(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力量):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唐山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一个八个月大的婴儿靠母亲的鲜血奇迹般的生存下来。2008年的汶川8.0级的大地震中又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扛住了巨石,保住了自己的孩子,并在弥留之际在手机上写下这样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长大后一定要记得妈妈永远爱你! 2、听了这两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3、今天啊,我们也要来学习一篇表达至爱亲情的小说--甜甜的泥土,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准下列词语 呆滞(zhì)晕眩(yūn xuàn)蹭(cèng)黯(àn)淡 蓦地(mò dì)愣怔(lèng zheng)吮(shǔn)涮(shuàn)净 (二)请学生复述课文大概情节,同学们加以评价。 三、学生再读课文 按小说情节的发展规律划分本文结构。 第一部分(1-5)破题。通过景物描写交代自然环境和故事发生的时令。

第二部分(6-18)开端。通过对“她”的行动和语言描写,表现她内心的震撼和悲痛。 第三部分(19)发展。写王小亮得到奶糖后的欢乐情景。 第四部分(20-21)高潮。写王小亮在家受后妈虐待的情况。 第五部分(22-24)结尾。写王小亮埋奶糖感受到至爱真情。 四、课文内容研读 1、用一句话概括情节:一位离异母亲给在新家庭中受到虐待的孩子送奶糖吃的故事。 2、在“奶糖”前面填一个字,理出情节发展的主线。(板书) 明确:送奶糖、尝奶糖、埋奶糖、化奶糖。 3、课题中的“泥土”为何是“甜甜的”? 4、文中的“她”是谁?到学校来干什么?哪些语句可看出她对王小亮的疼爱?小亮为什么要分糖?发现糖融化后,小亮想到了什么? 五、品读 1、自由朗读品味语言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拿出笔来,用痕迹读书法在课文上勾、点、圈、划,找出最能打动你心弦的语句来,好吗? 2、学生寻找并发言说说自己对词句的理解。 →引入朗读,要求读出语音语调来。 个别朗读,指导,再朗读,集体读。 3、→总结朗读注意事项: ①把握感情基调:沉重→快活。悲愤凝重--喜悦明快 ②叙事部分要娓娓动听地以讲述故事的风格来朗读。 ③描写内容处理为场景感、画面感较强的描述风格。 ④人物语言体现人物的年龄、性格、性别…… ⑤朗读节奏:舒缓 六、读中悟

整式的乘法教学设计

15.1.4.1 整式的乘法(一)教学设计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谢海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整式的乘法的法则,会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的运算,熟练地进行整式的计算与化简。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体验来真正理解法则的来源、本质和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法则的探索、猜想、体验及应用,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教学难点: 迅速准确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及运算过程中的系数与符号问题。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过复习,导出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的公式。 算一算: =?422 =?32x x ()=2310 ()=32x ()=22b ()=-3 23a 公式:()()。,,n n n mn n m n m n m b a ab a a a a a ===+ (二)新授。 <一>出示自学目标: 1、复习乘法的运算律。 2、了解单项式乘法的法则的来历,掌握法则。 3、学会运用单项式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出示自学提纲。

<二>出示自学提纲: 1、乘法运算律有哪些? 2、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是什么? 3、单项式乘法的法则是如何推导出来的,用到哪些知识? 4、单项式乘法的法则内容是什么? 5、单项式乘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三>通过自学教材P 144~145页内容,和同学们讨论或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自学检测: 1、计算下列各题: (1)()()243b ab -?- (2)()()y x x 2325? (3)()()236a ay -?- (4)236 53b b ? 2、填空: (1)()()x a ax 22?= (2)( )()3522y x y x -= (3)()()()=-?-?-3433y x y x (4)22216??? ???-abc b a = (5)()() =-?-52323243b a b a (6)=??--11215n n n y x y x <四>通过学生做题反应的情况,酌情讲解教材上的例题。 <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六>依据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所有学生自主单独完成下列题目。 当堂检测: 1、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532743a a a =? (2)1243532x x x =? (3)()2221553m m m -=-? 2、填空: (1)=?2552x x (2)=?323 22a ab (3)=?xyz y x 1655232 (4)()()=?-?23 2243x xy y x 3、计算下列各题: (1)??? ??-?322834yz x xy (2)?? ? ??-???? ??c b a b a 332331273

精美的邮票-人教美术教案

精美的邮票教案 课型:设计应用和造型表现 【设计意图】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和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新课程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提出: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在设计这节课过程中,我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激励的方式导入课题,结合谜语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调动学习积极性。继而,通过欣赏单幅、双幅及新中国邮票全集片段,层层递进,使学生沉浸在邮票的艺术海洋之中,不知不觉产生创作欲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进行自评、互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领域和造型、表现领域。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认识邮票这一独特的美术作品,感受美,喜欢邮票。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实践,体验邮票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一张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邮票。 【教学准备】 教具:邮票光盘、邮票课件、范例、创作材料等 学具:绘图纸、卡纸、蜡光纸、油画棒、彩色水笔、剪刀、刻刀、胶水。 【课堂实录】(节选) 谜语导入,趣味引题 1.师:听说你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我要出个谜语让你们猜一猜? (出示课件)“猜谜”: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 (生纷纷说:邮票) 2.揭示主题(课件展示:邮票) 师:过去是“一封家书抵万金”,居住在两地的人们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一封信寄往国外,当地的人们看到信就知道是从哪个国家寄来的。为什么? 生1:因为信封上有邮票,人家会看邮票。 生2:因为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生3:因为邮票上有写中国邮政。 生4:因为邮票上有这个国家的名字。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现在通讯发达,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邮票,为什么? 生1:因为邮票很好看。 生2:因为邮票里有很多知识。 生3:因为邮票设计得很吸引人。 生4:邮票可以收藏,我家就有好几本邮票。

一着惊海天--说课稿

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一、说教材 本文出自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本文文体属于通讯,介绍了我国航母和舰载机的情况。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学习了很多文章类型。本文属于通讯类,通过学习本文,了解通讯有关知识,明确通讯的一些特点,了解我国航母及舰载机概括。 三、说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把握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感受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发展变化和中国海军的豪迈气魄。 2.品读课文,欣赏文章映衬、烘托的手法特点。 3.体会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难点:体会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为祖国强大而奋斗的激情。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PPT、视频等 七、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师指导点拨。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2分钟左右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视频短片)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军强国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在跨越“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全身心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二、教学新课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1:默读课文,把握叙述顺序,概括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

最新语文教案:甜甜的泥土教案

最新语文教案:甜甜的泥土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熟悉文本,能复述故事情节。 2、学习本文妙用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亲情是永远不老的话题,一个失去母爱滋润的孩子会有怎样令人心酸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甜甜的泥土》,去倾听王小亮的心声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侧耳聆听,细细感悟。 思考片刻后,根据要求交流感悟。 例:我从甜甜的泥土中品尝到了苦涩的滋味,你看那王小亮过早地失去了母亲的疼爱,年仅八岁就要承担繁重的家务,这滋味真是太苦涩了。)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学会复述。 (一)自由读文,思考,交流。 (本文是以一包奶糖为线索结构全篇。送糖——吃糖——埋糖——化糖) (二)小组合作,先相互复述,评判,后全班交流。 三、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1)文中“她”到底是谁?通过哪些语句可判断出来?我们可

以从哪些语句看出她对王小亮的“至爱亲情”? (2)王小亮得到奶糖后,“惊喜极了”。他知道这包奶糖是 谁送给他吃的吗?说说你的理由。王小亮特别珍惜这包糖,却不留着 自己慢慢吃,还分给同学和老师,为什么? (4)本文描述的是一个苦涩的故事,却用“甜甜的泥土”为题,你如何理解? 四、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 例如学校传达室老头对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前后不同态 度的对比,体现了他的通情达理,对王小亮的怜爱。请同学们小声读 课文,再找出几处对比,并说说这些对比的作用。 五、学完了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如果有,请提出来。 六、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甜甜的泥土》这篇小说,小说描写了 王小亮过去的妈妈送来了他最爱吃的奶糖,以及王小亮把糖分给老师、同学一起分享,但是由于害怕现在妈妈不得不将糖埋藏在回家 的路上,以至融化到泥土中。正当他为糖化感到伤心时,他想到了母亲、老师、同学以及好心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甜到了心里。 甜甜的泥土(展示课) 教学目标: 1、品读语言,感悟母爱,启发学生融进爱的世界。 2、通过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达到真正理解课文的主旨。 教学重点: 1、重点:感受母爱亲情,启发学生融进爱的世界。 2、难点:通过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达到真正理解课文的主旨。

四年级美术精美的邮票优秀教案

四年级美术《精美的邮票》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邮票是邮局为人们传送书信,标明寄信人向邮局缴纳邮资的凭证。因邮票设计绘制精美,作为微型艺术品为人们欣赏、收集。邮票画面的内容应有尽有,用任何造型艺术表示均可,所以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艺术性。邮票种类可分为:纪念邮票、特种邮票、普通邮票、小型张,纪念邮票多为纪念重大节日、著名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而设计发行,特种邮票则多为反映科技、文化、经济建设成绩而设计。普通邮票是常用的邮票,印刷量大,使用时间长。一般纪念邮票、特种邮票、小型张邮票的具有独特的意义,设计精美,发行时间较短,数量有限额,是邮票中之板书,为集邮喜好者争相收集。 邮票设计主要是画面造型设计,画面包括图案、面值、国家发行单位等三个内容,在构图时要统一布置。纪念邮票票面上还有专项的标题。邮票的外形各式各样:三角形、正方形、菱形……但普遍以方形为主。 同学分析:

四(3)班同学对邮票设计非常感兴趣,对邮票的认识较多。课前能收集好多有关邮票的资料,绘画基础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同学怎样一层一层的学习邮票设计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邮票特有的模式,设计一枚主题明确的纪念邮票。 2、在设计与描绘过程中,培养同学热爱人民邮政,培养同学审美能力和艺术发明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邮票的设计,能绘制图案美丽、主题明确的纪念邮票,引导集邮兴趣。 教学难点:同学发明思维与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介绍邮票的起源: 1、同学对邮票一定都非常的熟悉,也使用过它吧!关于邮票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老师介绍故事) 2、提问:同学们知道邮票最早是哪一年、哪个国家发行的?名称又是什么呢?(1840年英国黑便士) 二、欣赏课本邮票范例,激发同学兴趣和创作

甜甜的泥土 教学案(教育材料)

十二甜甜的泥土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1、熟悉文本,能复述故事情节。 2、分析文中其他人物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 3、准确的说出“甜甜的泥土”的含义,理解文章的主旨:离异的母亲对孩子深厚又令人心酸的爱。 前置学习:(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精心自学) 一、基础导航 1.走进小小说: (1)概念: 小小说又名微型小说或超短篇小说,是英文Flash Fiction的直译,原为短篇小说的分支,是顺应现代人繁忙生活而发展成一种篇幅短小的小说。跟一般小说一样重视场景、个人形象、人物心理、叙事节奏。 (2)特点: A. 立意新奇 B.结构严谨 C.结尾惊奇 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嘀咕()愠色()晕眩() 蹭着()呆滞()吮着() 3.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谙淡_________夺筐而出_________情不自尽_________ 揣息_________冰雪消熔_________气势凶凶_________ 4. 母爱是伟大的,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母爱的格言、俗语、诗句,并且选择两则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 ② 5.根据例句仿写。 亲情是如此神奇,它能驱散生命中的阴霾;亲情是如此美丽,它能像花儿一样在心中盛开; ,。 二、整体感知 1. 当你看到课文题目《甜甜的泥土》,会产生哪些问题?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文中的人物有哪些? 4.泥土的甜是因为。本文的线索是。 5.理清本文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奶糖()奶糖()奶糖()奶糖 6. 快速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她”是谁? (2)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3)文中还涉及哪些人物? (4)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 (5)奶糖为什么会被埋在泥土里? (6)那天晚上,小亮做了一个什么梦? 7. 疑惑平台: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方面存在疑问?把你发现的问题随时圈记下来与周围同学合作解决;在小组内把问题进行集中筛选,不懂得提出来? 学习探究 一、展示成果解疑答惑 1.展示汇报前置性学习成果(全班交流,生生互动,组组互动,教师点拨)。 2.分组交流你在前置性学习中错了哪些并找出错误的原因。 二、探究交流研读赏析(相信自己,我能行) 活动一、学生小品 1.自告奋勇,上台表演课文。 注意:(1)迅速进入角色 (2)对课文熟悉,尤其是细节。(比如:“只有老师悄悄背过身”) 2.评出班级最好的演员,找出其他演员在本课的错误之处。 3.分析演员错误的地方,说出文中的人物在当时的心理活动。 4.讨论:小说前面写道:王小亮的亲妈妈把糖放在“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 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奶糖放在棉袄口袋里未能融化,地温回升难道能超过体温吗? 你是如何理解小说的这一艺术构思的呢?(注意:人的体温是37℃) 5.活动二、主题感悟没有了爱的人生,是没有微笑的。 1.是谁把糖给的小亮?小亮高兴吗? 2.如果是小亮的爸爸拿糖给小亮,小亮高兴吗? 3.如果是小亮的后妈拿糖给小亮,小亮高兴吗? 4.如果是小亮的同学拿糖给小亮,小亮高兴吗?那我们在平常中是否也帮助过其他渴望得 到关心的同学?也许他是学习很吃力,也许他父母没在家里,也许他身有残疾…… 5.小亮的生活过的如何?与我们相比呢?我们是不是能从小亮那里学到一些精神? 6.讲述一个让你感动的爱的故事。 活动三、爱心传递 1.与小亮相比,我们大家的生活如蜜。可是文中的王晓亮却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中,今天是他的生日,我们能为他做些什么呢? 2.文中的小亮渴望得到母亲的疼爱,连梦都做了。但是现实的很多人,在母爱的呵护下,却麻木的感受不到母爱,觉的自己的妈妈唠叨,烦,罗嗦,甚至开始讨厌自己的妈妈,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妈妈,……对于这样的情况,你想说些什么? 三、我的收获 (1)请对本节课做个自我评价。 (2)请记录下这节课你上的最精彩的地方。

整式的乘法优秀教学设计1

整式的乘法 【教学要求】 1. 探索并了解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并会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2. 探索并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的乘法运算。 3. 会由整式的乘法推导乘法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 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及其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从中体会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5. 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法、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 6.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一些探索过程中去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提高自己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1. 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相乘: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即:a a a m n m n ·=+(m 、n 均为正整数) (2)幂的乘方: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即:()a a m n m n =·(m 、n 均为正整数) (3)积的乘方: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数的乘方之积(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幂相乘)。 即:()a b a b m m m ·=(m 为正整数) 注:①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首先要看是否同底,底不同,就不能用。只有底数相同,才能指数相加。 如:a a 23·中底数a 相同,指数2和3才能相加。 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要注意指数是相加,而不是相乘,不能与幂的乘方法则中的指数相乘混淆。 ③同底数幂乘法法则中,底数不一定只是一个数或一个字母,可以是一个式子,如:单项式、多项式等。 如:()()()()x y x y x y x y --=-=-+23235·,其中x y -是一个多项式。 ④同底数幂乘法法则中,幂的个数可以推广到任意多个数。 如:()()()()()a b a b a b a b a b +++=+=+++23523510·· ⑤要善于逆用积的乘方法则,有时可得不错结果,可使计算简便。

精美的邮票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精美的邮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认识邮票这一独特的美术作品,感受美,喜欢邮票。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实践,体验邮票美、表现美的能力。【教学重点】 设计一张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邮票。 【教学准备】 教具:邮票光盘、邮票课件、范例、创作材料等 学具:绘图纸、卡纸、蜡光纸、油画棒、彩色水笔、剪刀、刻刀、胶水。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邮票的材料;导学单一份 一.结合生活,适师导入。 (拿出信封)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想给我的朋友寄一封信,可是怎么师: 也寄不出去,邮递员先生让我仔细检查少了什么?可爱的同学们你们可不可以帮帮我呢?(放在投影仪上)

师:好,请你来 生:老师少了邮票, 师:在哪里? 学生:在这 师:原来如此,我找找看,这是不是邮票呢?你能帮老师贴上吗?好的,谢谢你啦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样是不是可以寄出去了呢? 对,邮票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虽然现在通讯发达,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邮票,因为邮票有收藏价值又设计得很精美,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精美的邮票”,(课件展示)。 二.牛刀小试,适当引导 1、师:孩子们,精美的邮票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故事,课前大家收集许多关于邮票的材料,谁来说说你了解到的知识呢? 生:邮票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证明。邮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生:邮票的主题很丰富,有军事、科学、植物、动物。有的是画的,有的是剪纸, 师:你们说的可真好,同学们请看投影(出示邮票的历史) 邮票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用来贴在邮件表明已付邮资的证明。邮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邮票上表现人、事、物,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因此,邮票被称作是“国家的名片”。

4一着惊海天教案

4一着惊海天教案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基本常识,学习本文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的写法。 2.体会、学习本文具体、形象、生动、详尽的描述。 3.感受祖国在富国强兵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一旦选择了舰载战斗机飞行,就意味着从零开始迎接未知的巨大风险。”“做出这个选择,我不后悔!”戴明盟说,同学们听到这有血性,有担当的话语有什么感受呢?戴明盟又是谁呢?他就是“一着惊海天”的主角!中国航母成功起降第一人!今天,我们就来一睹歼-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风采!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来源:学_科_网] 澎湃 ..(péng pài) 桅.杆(wéi) 凛冽.(liè) 浩瀚.(hàn) 娴.熟(xián) 默契.(qì) 咆.哮(páo) 镌.刻(juān) 殚.精竭虑(dān)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镌刻:雕刻。 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3.作品简介 本文刊登于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一版,在获得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后,又喜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 4.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以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通讯发稿件较慢,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同时强调报道的完整性。 (2)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 (3)从篇幅来看,消息较短,通讯一般篇幅较长。 (4)从表达方式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以叙述为主,但可灵活运用描写及抒情、议论,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现力。 (5)从人称上看消息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通讯则是第一、二、三人称各显所长,各需所需。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本则通讯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

《甜甜的泥土》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甜甜的泥土》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 教学设计 泰州市胡庄中心初中杨子生 教学目标: 一、理解母子深情。 二、学习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方法。 三、学习妙用对比的手法。 四、品味包含感情的语言。 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讲述: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母爱,那么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对母爱有着怎样的渴望?社会都给了他们哪些关爱呢?带着这样两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作家黄飞的小小说《甜甜的泥土》。 二、出示教学目标(略)。 三、题解。 学生思考: 1、小小说有什么特点?

2、小说有哪三要素? 同桌交流,点拨: 1、小小说又叫“微型小说”“超短篇小说”。它仍有一般小说的特点。 2、小说具有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小说主要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四、检查旧课。 1、给加点字注音。(指名一学生板演) 黯然(àn)晕眩(yūn xuàn )蹭(cèng ) 愠色(yùn ) 2、听写词语。(指名一学生板演) 呆滞夺眶而出气势汹汹情不自禁 五、整体感知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2、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同桌交流,点拨: 1、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 2、课文写了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

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暂不做定论) 六、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的线索是什么?故事情节大体是:奶糖, 奶糖,奶糖, 奶糖。 小组交流,点拨: 一包奶糖。送奶糖、吃奶糖、埋奶糖、化奶糖。(结构严谨) 七、分析人物形象。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小说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各是什么? 2、、课文刻画了哪几个人物的形象,?课文运用刻画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3、小说通过对王小亮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向人们提出了怎样一个问题? 4、课文如何运用对比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同桌交流,点拨: 1、社会环境:父母离异;自然环境:立春、残雪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4整式的乘法公开课优质教案 (3)

1.4 整式的乘法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经历探索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 2.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算理,体会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作用和转化的思想.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探索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过程中,利用乘法的运算律将问题转化,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灵活地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四张 第一张:问题情景,记作(§1.4.1 A) 第二张:想一想,记作(§1.4.1 B) 第三张:例题,记作(§1.4.1 C) 第四张:练习,记作(§1.4.1 D)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师]整式的运算我们在前面学习过了它的加减运算,还记得整式的加减法是如何运算的吗? [生]如果遇到有括号,利用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然后再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 [师]很棒!其实整式的运算就像数的运算,除了加减法,还应有整式的乘法,整式的除法.下面我们先来看投影片§1.4.1 A 中的问题: 京京用两张同样大小的纸,精心制作了两幅画,如图1-1所示,第一幅画的画面大小与纸的大小相同,第二幅画的画面在纸的上、下方各留有8 1x 米的空白. (1)第一幅画的画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第二幅呢?你是怎样做的? (2)若把图中的1.2x 改为mx ,其他不变,则两幅画的面积又该怎样表示呢? [生](1)从图形我们可以读出条件,第一个画面的长、宽分别为x 米,1.2x 米;第二个画面的长为1.2x 米,宽为(x -81x -81x)即4 3x 米;因此第一幅画的面积是x ·(1.2x)=1.2x 2 平方米,第二幅画的面积为(1.2x )·(4 3x)=0.9 x 2 平方米.

《第12课精美的邮票》教学设计

第9课精美的邮票 主备人:杨采莲参备人:杨元琴杨群娣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认识邮票这一独特的美术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一张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邮票 【教学准备】 教具:邮票光盘、邮票课件、范例、创作材料等。 学具:绘图纸、卡纸、蜡光纸、油画棒、彩色水笔、剪刀、刻刀、胶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趣味引题 1、师:听说你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我要出个谜语让你们猜一猜?(出示课件)“猜谜”: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 (生纷纷说:邮票) 2、揭示主题(课件展示:邮票) 请学生阅读语文书上《方寸之间》单元,从中找出邮票的来源及中国第一枚邮票是什么时间、怎样诞生的。 师:过去是“一封家书抵万金”,居住在两地的人们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一封信寄往国外,当地的人们看到信就知道是从哪个国家寄来的。为什么? 生1:因为信封上有邮票。人家会看邮票。

生2:因为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生3:因为邮票上有写中国邮政。 生4:因为邮票上有这个国家的名字。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现在通讯发达,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邮票,为什么? 生1:因为邮票很好看。 生2:因为邮票里有很多知识。 生3:因为邮票设计得很漂亮。 生4:邮票可以收藏,我家就有好几本邮票。 生5:因为邮票里面有很多知识。人们叫它“小小百科全书”。 师:对,邮票有收藏价值又设计的很精美。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课件展示)“精美的邮票”。 二、授新课。 1、观察、欣赏邮票的特点: 师:邮票美不美?它和一般的画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 生1:邮票有齿孔。还有多少钱。 师:那叫面值。 生2:邮票上有时间。 生3:那是发行时间。邮票上还有中国邮政。 生4:邮票上有漂亮的图画,有的邮票的底色与主体颜色形成强烈、的对比,有跳跃的视觉效果。 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到邮票上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标记、边上有整齐的齿孔,它们和中间的图案一同构成了邮票的基本要素。 师:邮票的每一个图案,每一个主题都是画出来的吗?请看屏幕 2、(播放《新中国邮票全集》片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一着惊海天》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年秋季修订版)新选入的课文,由杨海波朗读。这篇课文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在创新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先后获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简析 本文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有改动。本文记者多次协调,随直升机飞降到辽宁舰上。在战场,记者获准进入辽宁舰舰岛塔这一位置采访,并充分利用这个视角,见证了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见的全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通讯的基本常识,学习本文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具体、形象、生动、详尽的描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祖国在富国强兵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环境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作用。 难点: 增强自豪,激发爱国热情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合作交流法 五、教学用具

课件、录音 六、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同学们,谁知道我国首架航空母舰叫什么呀?(学生回答:“辽宁舰。”)对的,在2012年,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当时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热潮,同时也备受世界人民的关注,在全世界的面前彰显了中国的强大综合实力,扬我国威,可谓是非常自豪的事。今天,我们就来重温一下当时的盛况吧。 2】检查预习略 3】四边互动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本则通讯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 明确: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2.围绕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本文依次记叙了什么内容? 明确:叙了工作人员就位、安全观察员检查阻拦索、塔台广播、着舰指挥员引导、战斗机稳稳着舰。 3.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什么环节? 明确: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这些环节,将着舰的前后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4】四边互动深入探究 1.精读课文第3、4段,简要分析这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 【1】内容上:这两段揭示了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并交代了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上公认的风险的难题; 【2】结构上:这两段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2.这篇通讯在描写舰载战斗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小组合作讨论: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呢? 明确:

甜甜的泥土教案

一、情境导入: 1、老师讲述故事: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唐山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整座城市夷为平地,24万人丧生,成为有史以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最大的灾害。 在那次的大地震中,很多人都埋在了废墟里,其中有一对母子也被埋在了废墟里,母爱的半个身子被混泥土板卡住动弹不得,十多天了,没有吃,没有喝,可营救人员发现他们时,母亲刚刚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可那个只有八个月大的孩子却还活着,口里还含着母亲的食指。救护人员抱起孩子,发现母亲的食指只有半截。原来啊,他的妈妈在危急之时一直用乳汁延缓着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拼力咬断了自己的手指用鲜血让孩子存活下来。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3、今天啊,我们也要来学习一篇表达至爱亲情的文章——《甜甜的泥土》,我们将通过读、品、演、议、思,这五个环节了解作品内容,深入角色内心,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分享成功的欢乐,感受母亲的亲情和人间友情的熏陶。 这一节课主要完成前面两个环节,读和品。 (幻灯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幻灯片) (注意)读准下列词语 黯(àn)淡呆滞(zhì) 蹭(cèng) 蓦地(mò dì) 愣怔(lèng zheng) 吮(shǔn) 涮(shuàn)净晕眩(yūn xuàn) 二、整体感知学生讲述课文大概情节 请一位同学用自己语言简单复述文章内容:一位离异母亲给在新家庭中受到虐待的孩子送奶糖吃的故事。离异母亲是“她”,受虐待孩子是“王小亮”,这是文章的两个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呢? (板书)送奶糖 吃奶糖缺位母爱 埋奶糖无所不在 融奶糖融于社会

三、讨论品读 1、自由朗读品味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拿出笔来,用痕迹读书法在课文上勾、点、圈、划,找出最能打动你心弦的语句来,好吗? 2、学生寻找并发言说说自己对词句的理解。 →引入朗读,要求读出语音语调来。 个别朗读,指导,再朗读。(体现、引导来凸显指导效果) 再集体读 读这段话对你有什么感觉?你认为可以抓住哪个词来表达?这句话能打动你,是因为…… 3、总结朗读注意事项①把握感情基调:沉重→快活。悲愤凝重——喜悦明快 ②叙事部分要妮妮动听地以讲述故事的风格来朗读。 ③描写内容处理为场景感、画面感较强的描述风格。 ④人物语言体现人物的年龄、性格、性别…… ⑤朗读节奏:轻快型、凝重型 低沉型、高亢型 舒缓型、紧张型 4、现在你明白了土地为什么是甜甜的了吗? 甜糖:教者可以从“爱”和“泥土”之间的联系来启发同学们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所不有;那“甜甜的泥土”寄托着妈妈对儿子的至爱至情,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那“甜甜的泥土”也包含学校老师、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这些人的爱让离异家庭的孩子获得了应有的幸福,从而产生生活的渴望和动力。 爱 四、以读促写:(幻灯片) 1、妈妈把生日礼物送给了小亮,可惜啊,虽近在咫尺,母子却相见无期,小亮是多么渴望见到朝思暮想的妈妈啊,假如你是小亮,当你跪在甜甜的泥土边上时,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呢?你想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请你马上展纸把情感写下来,文章不在于长而在于情,要吐真言诉真情,写作《妈妈,我想对你说》。 2、朗读习作并请同学进行评价。 五、结束语:(幻灯片) 每当我们思想的幽谷中出现空虚时,每当我们人生的旅途迷失方向时,每当我们浮躁困惑时,母亲,是升起的金色阳光,是撒遍大地的雨露,是培育万物的土壤;母爱,是使人复苏的动力,是照亮前方的明灯,是点燃生命的巨大火焰。 让我们高声对母亲说:妈妈,我爱您! 六、教学反思: 1、本文我上了两次。第一次我以朗诵入题,学生没有被感染,这样,在情境创设不够的情况下,学生难以理解一个离异的妈妈对孩子的那种牵肠挂肚,欲哭无泪的悲情。所以朗读时读不出母亲的悲哀与痛苦。而第二节课我在导语设置上注意创设情境,用了一个故事来导入,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课堂的氛围就远远超越第一节课。

整式的乘法教案 (2)

14.1.4整式的乘法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一)掌握单项式乘法的法则,会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运算; (二)掌握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关计算; (三)掌握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多项式的乘法; (四)通过整式乘法中运算的转化体会数形结合,换元等数学方法和“转换”的数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在复习单项式和多项式概念的基础上逐步讲解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三种整式乘法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考,并逐步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单项式乘多项式及多项式乘法中不要出现漏乘,多乘现象. 符号问题. 教学难点 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特殊二项式乘法公式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引导探究. 教具学具 黑板. 教学过程 知识点1:单项式的乘法法则. 单项式乘法是指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为了防止出现系数与指数的混淆,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与幂的乘方性质的混淆等错误,同学们在初学本节解题时,应该按法则把计算步骤写全,逐步进行计算.如 21x 2y·4xy 2=(2 1×4)·x 2+1y 1+2=2x 3y 3. 在许多单项式乘法的题目中,都包含有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等,解题时要注意综合运用

所学的知识. 【注意】 (1)运算顺序是先乘方,后乘法,最后加减. (2)做每一步运算时都要自觉地注意有理有据,也就是避免知识上的混淆及符号等错误. 知识点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例如:a(m+n+p)=a m+a n+a p. 【说明】 (1)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其实质就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在应用乘法分配律时,要注意单项式分别与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 探究交流 下列三个计算中,哪个正确?哪个不正确?错在什么地方? (1)3a(b-c+a)=3a b-c+a (2)-2x(x2-3x+2)=-2x3-6x2+4x (3)2m(m2-mn+1)=2m3-2m2n+2m 点拨(1)(2)不正确,(3)正确. (1)题错在没有将单项式分别与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 (2)题错在没有将-2x中的负号乘进去. 知识点3:多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说明】多项式相乘的问题是通过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问题来解决的,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a+b)(m+n)=(a+b)m+(a+b)n=a m+bm+a n+bn. 计算时是首先把(a+b)看作一个整体,作为单项式,利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计算. 典例剖析 1化简(-x)3·(-x)2的结果正确的是( ) A.-x6 B.x6 C.x5 D.-x5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幂的乘方与单项式的乘法,解法有两种:①原式=(-x3)·x2=-x5;②原式=(-x)5=-x5.故正确答案为D项. 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