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防治:鸭瘟疫苗,鸭瘟特效药

合集下载

鸭瘟的防治与诊断

鸭瘟的防治与诊断

家禽科学
鸭瘟是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传染迅速,发病率和致
引起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
一、病原体钟均可致弱和杀灭病毒。

对常用的消毒剂敏感,病毒对低温的抵抗力
二、诊断
1.流行病学诊断。

在自然情
鸭瘟的防治与诊断
科学养殖
的饲料、饮水、用具和运输工具等,是造成鸭瘟传播的重要因素。

其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以通过交配、眼结膜和呼吸道而传染;吸血昆虫也可能成为本病的传
走动。

病初流出浆液性分泌物,眼周围的羽毛沾湿,以后变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将眼睑黏连。

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俗称为“大头瘟”。

病鸭下痢,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黏膜留有溃疡斑痕。

泄殖腔黏膜表面覆盖一层灰褐色或绿色的坏死结痂,粘着牢固,不易剥离,黏膜上有出血斑点和水肿。

头颈肿胀的病鸭,皮下组织有黄色胶样浸润。


点或灰色坏死灶;产蛋鸭的卵泡增大,并有充血和出血,有时卵泡破裂引起腹膜炎。

组织学变化表
脉红细胞崩解,血管周围常有淡染
家禽科学
科学养殖
织有的呈纤维素样坏死。

4.实验室诊断。

(1)病毒分离鉴定。

采集病死鸭的肝脏、脾脏等组织,无菌处理后分别接种于9~14日龄非免疫鸭的基础之上,重点进行疫苗预防。

1.预防。

在没有发生鸭瘟的地区或鸭场,应当着重做好预防工作,定期注射疫苗。

对于肉鸭,于7日龄左右进行首免,0.5头份/只
家禽科学
科学养殖。

鸭瘟的症状治疗方法

鸭瘟的症状治疗方法

鸭瘟的症状治疗方法鸭瘟是一种由鸭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家禽类动物,尤其是鸭子。

鸭瘟病毒属于黏膜病毒科,对鸭子的危害性很大,严重影响了鸭子的养殖业。

一旦发生鸭瘟疫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及时了解鸭瘟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鸭子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鸭瘟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道症状,感染鸭瘟病毒的鸭子会出现呼吸急促、喘气、打喷嚏等症状,严重的话可能出现气管炎、肺炎等症状。

2. 消化道症状,鸭瘟病毒感染后的鸭子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严重的话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

3. 神经系统症状,部分鸭子感染鸭瘟病毒后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眼球震颤、抽搐等。

4. 眼部症状,感染鸭瘟病毒的鸭子眼部会出现红肿、眼泪增多、眼睛闭合等症状。

一旦发现鸭子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进行治疗。

鸭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隔离,将感染鸭瘟病毒的鸭子隔离开来,防止疫情扩散。

2. 给予抗生素,对于出现细菌感染的鸭子,可以给予抗生素治疗。

3. 补液,对于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的鸭子,可以进行补液治疗,保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4. 给予抗病毒药物,对于感染鸭瘟病毒的鸭子,可以给予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5.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鸭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疫情的再次发生。

除了治疗方法外,预防鸭瘟同样重要。

定期对鸭子进行疫苗接种,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鸭子的免疫力,可以有效预防鸭瘟的发生。

总之,了解鸭瘟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及时发现疫情并进行有效治疗,对于保护鸭子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加强对鸭瘟的防控意识,做好鸭子的健康管理工作,共同维护鸭子的健康和养殖业的良好发展。

鸭瘟特效药

鸭瘟特效药

鸭毒抗---鸭瘟特效药
特点:治疗小鹅瘟、鹅副黏、鸭瘟、鸭流感、鸭副粘、番鸭细小病毒等混合感染,一针治愈。

【商品名】鸭毒抗
【主要成份】维生素C(载体为鸭同源精制血清抗体)
【药理作用】本品是用引起鸭瘟、鸭流感、鸭副粘、番鸭细小病毒等病毒病原浓缩精制疫苗免疫健康鸭群,产生高效价抗体后,收集血清,采用酶切技术提取IgG、IgM、IgA Fab片段加保护剂制备而成。

IgG是血清中最主要的抗体蛋白,占总免疫球蛋白量的75%,能够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调理作用),中和细菌毒素的毒性(中和毒素)以及与病毒抗原结合使病毒失去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中和病毒);IgM在抗感染免疫的早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血清型IgA可介导调理吞噬ADCC 作用,分泌型IgA是机体粘膜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是防止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适应症】本品对鸭瘟、鸭流感、鸭副粘、番鸭细小病毒、小鹅瘟、鹅副黏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和治疗有特效。

【用法用量】肌肉注射;1ml/kg,预防量减半。

【注意事项】1、注射:本品打开后应在24小时内用完,勿与活疫苗同时使用。

2、若有细菌混合感染,应配合抗生素同时使用。

【包装】250ml/瓶×30瓶/件
【贮藏】避光,阴凉处常温可保存6个月,冷藏时间更长,可保存1-2年。

建议冷藏保存。

鸭瘟的诊断及防制措施

鸭瘟的诊断及防制措施
鸭 巴 氏杆 菌病 ( 出败 ) 区别 。鸭 出败 一般 发病 急 , 程 短 , 鸭 相 病
般 3 7天 开始 出 现零 星 病 鸭 ,再 经 3 5天 陆续 出现 大 批 病 — -
鸭 , 病进 入 流 行 发 展期 和流 行 盛 期 。鸭 群 整 个 流行 过 程 一 般 疾 为 2 6星期 。  ̄ 如果 鸭群 中有 免 疫 鸭 或 耐过 鸭 时 , 延 至 2 3个 可 ~ 月或 更 长 。
产 蛋 的母 鸭 , 可 能 由 于大 鸭 常 放 养 , 较 多 机会 接触 病 原 而 这 有 被感染 。 鹅也 能 感 染 发病 。 很 少形 成 流 行 。 周 龄 内雏 鸡 可 人 但 2
工感染致病 。 野鸭和雁 也会感染发病。 鸭瘟可通过病禽与易感
禽 的接 触 而 直 接传 染 ,也 可通 过 与 污染 环 境 的接 触 而 间接 传 染 。被 污染 的 水 源 、 舍 、 具 、 料 、 水 是 本 病 的主 要 传 染 鸭 用 饲 饮
3 病 理变化
出现 急 性 败 血 症 , 身 小 血 管 受 损 , 致 组 织 出血 和 体 腔 全 导
流 皿 , 具 搁化 追 膜 出血 儿
实 食


质器官出血 , 坏死 。食 道 与 泄 道 黏 膜 有 纵 行排 列 呈 条 纹 状 膜 易 剥 离并 留下 溃 疡 斑 痕 。
品种 的鸭都有易感性。以番鸭 、 麻鸭易感性较高 , 北京鸭次之 ,
自然 感 染 潜伏 期 通 常 为 2 4天 ,0 日龄 以 内雏 鸭较 少 发病 。 - 3 在
色病灶 , 后期转为深棕色 , 与黏膜分界明显。胸腙有大量 出血 点和黄色病灶 区 , 在其外表或切面均可见到。雏鸭感染 时法 氏 囊充血发红 , 有针 尖样 黄色小斑点 , 到后期 , 壁变薄 , 囊 囊腔 中 充满 白色 、 凝固 的渗出物 。 表面和切面有大小不等的灰黄 色 肝

巧治鸭瘟良方五则

巧治鸭瘟良方五则

contents •鸭瘟概述•中药治疗鸭瘟良方一:银翘散•中药治疗鸭瘟良方二:荆防败毒散•中药治疗鸭瘟良方三:黄连解毒汤•中药治疗鸭瘟良方四:四逆汤•中药治疗鸭瘟良方五:参附汤目录病毒入侵免疫力下降鸭瘟的发病原因高度接触性传染流行范围广鸭瘟的流行特点临床诊断根据鸭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诊断。

实验室诊断采集病死鸭的组织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检测。

鸭瘟的诊断方法生甘草3克淡竹叶6克前胡6克桔梗6克1. 将以上药物洗净,加入适量水浸泡15分钟。

2. 煎煮20分钟,滤出药液。

3. 再次加入水煎煮20分钟,滤出药液。

4. 将两次滤出的药液合并,浓缩至适量。

5. 用时取适量药液,加白糖或蜂蜜适量,口服或灌服,一日三次。

用药方法功效主治防风:15g独活:10g前胡:10g荆芥:15g羌活:10g柴胡:10g010203040506010*******用药方法功效主治方剂组成黄芩20克方剂组成甘草5克用药方法5. 将两次煎煮的药液混合均匀,分两次给病鸭灌服。

4. 加入适量清水,再次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

3.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

1. 将以上中药材混合均匀,用清2. 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中的黄芩、黄柏等中药具有抗炎消肿的作用,能够缓解病鸭的肿胀症状。

抗炎消肿凉血止血方剂组成附子9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用药方法将附子、干姜、炙甘草研成粉末,用开水冲泡,搅拌均匀。

每天服用3次,每次10毫升。

功效主治方剂组成人参:10克附子:15克甘草:5克生姜:适量大枣:适量用药方法清热解毒增强免疫力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功效主治。

鸭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鸭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1 2 3
宣传鸭瘟的危害
向养殖户普及鸭瘟的危害,包括对鸭只生长、产 蛋、死亡率等方面的影响,提高养殖户对鸭瘟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
宣传预防措施
向养殖户宣传鸭瘟的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消毒、 疫苗接种、隔离治疗等,帮助养殖户建立科学的 预防体系。
宣传治疗措施
向养殖户介绍鸭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等,帮助养殖户在发病时能够及时采取 有效的治疗措施。
鸭瘟的流行病学
01
02
03
传染源
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 源,病毒存在于病鸭的分 泌物和排泄物中。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消化 道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的 水源、饲料等传播。
易感动物
各种年龄、品种的鸭均可 感染,但以雏鸭和青年鸭 易感性最高。
鸭瘟的危害
死亡率
感染鸭瘟病毒后,死亡率 较高,给养鸭业造成巨大 损失。
定期巡查
01
养殖场应定期对鸭群进行巡查,观察鸭群健康状况,发现异常
及时报告。
疫情上报
02
一旦发现疑似鸭瘟病例,应立即上报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
构。
采样检测
03
对疑似病例进行采样,送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以确诊疫情。
隔离与消毒
疑似病例隔离
对疑似鸭瘟病例进行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消毒措施
对养殖场、饲料、饮水、用具等进行全面消毒,消灭病原菌。
引流脓液
对于有脓肿形成的部位,可进行引流以排出脓液,减轻感染 。
辅助治疗
补充营养
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等,以 增强鸭的抵抗力。
调整饲养环境
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干燥、通风,减少病原菌 的滋生。

鸭瘟怎么治,鸭瘟特效药,鸭瘟的症状

鸭瘟怎么治,鸭瘟特效药,鸭瘟的症状

鸭瘟怎么治,鸭瘟特效药,鸭瘟的症状
鸭瘟又称病毒性肠炎,是鸭的一种急性、热性、高致病性传染病。

预防和治疗鸭瘟,就用东方禽益健,治疗鸭瘟的特效药。

临床症状
病鸭流泪,眼结膜充血水肿,有的外翻,眼睑周围羽毛湿湿眼圈现象,严重者上下眼睑粘连。

部分病鸭头部皮下水肿故有“大之称倒提病鸭或病死鸭时,从口中或鼻腔中能流出黄色液体或褐色病鸭多数下痢、排灰白色或绿色水样稀便)病鸭或病死鸭以全身性急性败血症为主要特征,全身浆膜、粘膜、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和坏死。

1、头部:典型病例头部皮下有胶冻样浸润。

切开后能流出淡黄
2、口腔舌下部咽喉周围有溃疡,食道粘膜上有纵行排列的灰色透明的液体黄色假膜,此膜不易剥离,强行剥离后出现特征性的红色溃疡灶。

食道与腺胃交界处有灰黄色坏死带或血带。

腺胃粘膜有出现斑点,肌内金下充血,有时出血,肠粘膜充血或出血性炎症,肠淋巴集结处有带状出血,泄殖腔粘膜有出血性斑和不易剥离的假膜或溃疡。

3、肝脏早期病变有出血性斑点,后期出现大小不同的灰黄色坏死灶,灶中心为红色出血点脂肪
4、脾脏紫黑色,体积法氏囊,胰脏,肺肾等器官也可能出血。

鸭规模化养殖常见病用药方案

鸭规模化养殖常见病用药方案

鸭规模化养殖常见病用药方案一、开口药。

提高抵抗力,减少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病和细菌感染引起的黄白痢。

用药方案:1、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黄芪多糖。

2、杆枝清(恩诺沙星可溶性粉)+黄芪多糖。

也可以同时加入维生素C可溶性粉一起使用。

二、鸭瘟。

鸭瘟重在预防。

发病早期可以使用抗鸭瘟高免血清或者干扰素均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药物防治方案:1、温敢康+板青连黄散。

2、温敢康+双黄连散。

3、温敢康+冰雄散。

发热严重的同时使用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

在治疗的时候最好在搭配一个抗菌药一起使用,如阿卡舒、庆杆清、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防止继发细菌感染,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鸭病毒性肝炎。

对于1周内的雏鸭有高死亡率,1月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病和死亡,重点在于疫苗预防,发病可以尝试注射高免血清。

鸭病毒性肝炎由于发病快,死亡快几乎来不及用药。

可以在雏鸭头一周内使用开口药来提高抗病能力,减少发生。

四、流感。

重点在于预防。

药物防治方案:1、温敢康+板青连黄散。

2、温敢康+双黄连散。

3、温敢康+冰雄散。

发热严重的同时使用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

在治疗的时候最好在搭配一个抗菌药一起使用,如阿卡舒、庆杆清、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防止继发细菌感染,造成更大的损失。

五、天气变化引起的风寒感冒。

药物治疗方案:1、温敢康+荆防败毒散。

2、温敢康+板青连黄散。

3、温敢康+双黄连散。

4、温敢康+冰雄散。

发热严重的同时使用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

同时加强管理,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六、鸭浆膜炎和鸭大肠杆菌病。

药物治疗方案:1、阿卡舒+四味穿心莲散。

2、阿卡舒+白头翁散。

3、阿卡舒+穿参止痢散。

4、庆杆清+四味穿心莲散。

5、庆杆清+白头翁散。

6、庆杆清+穿参止痢散。

预防方案:1、氟苯尼考粉+四味穿心莲散。

2、氟苯尼考粉+白头翁散。

3、氟苯尼考粉+穿参止痢散。

4、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四味穿心莲散。

5、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白头翁散。

6、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穿参止痢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鸭瘟防治:鸭瘟疫苗,鸭瘟特效药
鸭瘟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急性热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除了表现体温升高、下痢、流泪以及两脚发软乏力、头颈部肿大等,还包括泄殖腔黏膜充血以及出血水肿等。

该病由于存在传播迅速且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养鸭业的迅猛发展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预防和治疗鸭瘟就用东方健的禽益健,东方禽益健治疗鸭瘟效果显著。

一、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症状
1、鸭瘟流行病学特征
该病属于易感疾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品种的种鸭均可感染,其中感染率最高的种鸭品种是麻鸭和番鸭,通常疾病自然感染潜伏期在2~4d。

据相关文献报道,该病多见于大鸭,其中产蛋母鸭易感率明显较高,这可能与大鸭采用放养的饲养方法存在一定相关性。

放养导致大鸭接触病原机会增多。

另外,感染该病家禽还包括鹅,但是不易发生大规模流行。

2、鸭瘟临床症状
初期体温剧烈升高至43~44°C,呈现稽留热型,并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以及两腿发软乏力、喜卧、不愿走动等症状;
若强行将其驱赶则发现部分疫鸭会伴随双翅下垂,不愿下水游动;
伴有眼周湿润、分泌脓性物且粘合双眼症状,呼吸困难且伴随温性啰音;
部分疫鸭会出现头颈部肿大或排便呈绿色、灰白色,肛门周围羽毛被污染以及泄殖腔黏膜出现出血、充血、水肿症状。

病情严重的疫鸭黏膜松弛外翻,且黏膜面附着黄绿色伪膜,剥脱较为困难;
后期出现体温下降以及精神衰竭的临床特征,不久之后死亡;
鸭瘟急性病例病程与慢性病例病程不同,前者是2~5d,后者在1周以上,部分可以继续存活的病鸭常常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建议淘汰;
产蛋鸭群的产蛋量也会随之迅速减少至70%,随着死亡率增加会导致产蛋量下降到40%甚至停产。

二、病理变化以及诊断
疫鸭食道黏膜及泄殖腔黏膜出现灰黄色假膜覆盖或小出血斑点,且呈现出纵行排列,出现的假膜较易剥离但在剥离后会留下溃疡斑痕,会导致疫鸭十二指肠以及直肠部位出现肠黏膜充血以及出血,具有较强特征性,导致黏膜表面覆盖一层粘着牢固、不易剥离的灰褐色或绿色坏死结痂以及出血斑点、水肿;
疫鸭肝表面以及切面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或者灰黄色坏死点,且部分坏死点中间有小出血点;
法氏囊呈现深红色且表面伴有针尖状坏死灶、囊腔内被白色凝固性渗出物充满;其组织学变化同样具有特征性,出现组织损伤。

可根据以上病理变化给予诊断,必要时可考虑采用病毒分离鉴定及中和试验等方法来进行有效确诊,其中快速诊断方法是Dot-ELISA。

在进行鸭瘟诊断时,需要将其与鸭出败疾病进行准确鉴别诊断,不要出现误诊情况。

三、防控措施
1、在引进种鸭时需要注意引进地区是否是疫区,避免从疫区引进,若避免不了则必须实施严格检疫并采取隔离饲养措施,在隔离2周后,若健康则可以将其与原有鸭群进行混合饲养。

避免出现健康鸭群误入鸭瘟流行区放牧的情况,并要定期用10%石灰乳或者浓度为5%漂白粉溶液给鸭舍及其用具彻底消毒,以预防鸭瘟发生。

若发生鸭瘟则需要立即对鸭群进行全面检疫并采取严格封锁、消毒以及隔离等措施,有效避免鸭瘟大规模暴发,另外还可以通过紧急预防接种措施来避免疫鸭交叉感染。

2、做好种鸭的预防接种工作。

通过给种鸭进行鸭瘟鸡胚化弱毒活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种鸭患病。

对大于2月龄种鸭需要按照说明书加入生理盐水以稀释药性后进行肌肉注射,剂量为
1mL/只,注射后3~4d可产生抗体,免疫持续期是9个月;
对小于2月龄种鸭可采用腿部肌肉注射疫苗,剂量为0.25mL/只,免疫持续期是1个月,待生长至3月龄时需要重复注射,剂量为1mL/只。

3、要做好防控措施,其中搞好接种预防措施最为重要。

总结
综上所述,控制鸭瘟的有效防控措施是全面检疫和预防接种等,通过给予种鸭有效早期预防来显著降低鸭瘟发病率,达到迅速发展养鸭业以及提升养鸭业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