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及其防治

合集下载

鸭瘟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鸭瘟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2012年12月(中)农林科技科技创新与应用鸭瘟的症状及防治措施王春梅宋子辉(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朝阳122300)1流行特点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春、夏和秋季发生多而重。

家鸭最易感染此病,鹅如与病鸭接触密切亦会染病。

任何品种、性别、年龄的鸭都能染、发该病,不过发病率和病死率稍有不同,番鸭、麻鸭等易感染性高于外来鸭和杂交鸭等,成年鸭发病率高于幼鸭,产蛋鸭病死率最高。

病鸭、带毒鸭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是主要传染源。

野鸭、野鹅常为带毒者,但一般不发病。

本病主要是经易感鸭与病鸭直接接触传播,此外易感鸭接触了被病鸭污染了的饮水、用具、水源、牧地、饲料和运输工具等也会被间接接触感染。

消化道感染是最主要的传染方式。

该病毒不耐热,56℃10分钟可杀死,80℃5分钟可杀死,75%乙醇、0.5%石碳酸、0.5%漂白粉和5%石灰乳等药物对其有致弱和杀灭作用。

此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3-7天,病程多为2-3天,慢的1周以上,有极少数病鸭偶能康复。

2症状及病变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4d。

病初体温升高到43~44℃,持续不退,精神萎靡,少吃或不吃,口渴,垂头缩颈,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两脚麻痹无力,走动困难,完全麻痹时,伏卧不起,病鸭排绿色、灰绿色稀粪,不愿下水。

流泪和眼睑水肿是鸭瘟的一个特征症状,病初流出浆性分泌物,以后变成粘性或脓性分泌物,严重者眼睑水肿或翻出于眼眶外,翻开眼睑见到眼结膜充血或小点出血,甚至形成小溃疡。

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胀,鼻分泌物增多、粘稠,叫声嘶哑,呼吸困难,常衰竭死亡。

急性病例,病程一般为2~5d,致死率在90%以上。

少数不死的转为慢性,表现消瘦,生长发育不良,其最特征性的症状为角膜混浊,严重的形成溃疡,多为一侧性。

剖检除败血症的一般性病变外,还可见到一些特征性的病变,食道粘膜有纵横排列的灰黄色假膜覆盖或小出血斑点,假膜易剥离,剥离后留有溃疡斑痕。

泄殖腔粘膜表面覆盖一层灰褐色或绿色的坏死痂,粘着很牢固,不易剥离,粘膜上有出血斑点和水肿。

鸭瘟的防治与诊断

鸭瘟的防治与诊断

家禽科学
鸭瘟是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传染迅速,发病率和致
引起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
一、病原体钟均可致弱和杀灭病毒。

对常用的消毒剂敏感,病毒对低温的抵抗力
二、诊断
1.流行病学诊断。

在自然情
鸭瘟的防治与诊断
科学养殖
的饲料、饮水、用具和运输工具等,是造成鸭瘟传播的重要因素。

其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以通过交配、眼结膜和呼吸道而传染;吸血昆虫也可能成为本病的传
走动。

病初流出浆液性分泌物,眼周围的羽毛沾湿,以后变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将眼睑黏连。

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俗称为“大头瘟”。

病鸭下痢,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黏膜留有溃疡斑痕。

泄殖腔黏膜表面覆盖一层灰褐色或绿色的坏死结痂,粘着牢固,不易剥离,黏膜上有出血斑点和水肿。

头颈肿胀的病鸭,皮下组织有黄色胶样浸润。


点或灰色坏死灶;产蛋鸭的卵泡增大,并有充血和出血,有时卵泡破裂引起腹膜炎。

组织学变化表
脉红细胞崩解,血管周围常有淡染
家禽科学
科学养殖
织有的呈纤维素样坏死。

4.实验室诊断。

(1)病毒分离鉴定。

采集病死鸭的肝脏、脾脏等组织,无菌处理后分别接种于9~14日龄非免疫鸭的基础之上,重点进行疫苗预防。

1.预防。

在没有发生鸭瘟的地区或鸭场,应当着重做好预防工作,定期注射疫苗。

对于肉鸭,于7日龄左右进行首免,0.5头份/只
家禽科学
科学养殖。

鸭子常见疾病有哪些?鸭子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鸭子常见疾病有哪些?鸭子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鸭子常见疾病有哪些?鸭子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鸭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肉食禽类,具有一定的养殖价值。

而在鸭子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感染上一些疾病,如禽霍乱、病毒性肝炎、大肠杆菌病等,严重时可能导致鸭子大规模死亡。

那么,鸭子常见疾病有哪些?现将鸭子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禽霍乱禽霍乱目前主要是散发流行,但有时出现地方性流行。

鸭出败多发生于日龄较大的鸭。

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

防治方法: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避免饲喂发霉饲料;禽霍乱的病原有多个血清型,使用当地分离菌株制备的菌苗免疫预防。

二、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鸭病毒性肝炎常发生于4周龄以内小鸭,5-15日龄的雏鸭最容易感染,最早的3日龄雏鸭即可发病,且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1周龄内的小鸭死亡率可达95%以上。

防治方法:使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免疫预防效果好。

种鸭开产前一个月用弱毒疫苗进行第1次免疫,2周后进行第2次免疫,每次肌肉注射1毫升;或者在开产前2-3周,同时用鸭肝炎油乳剂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进行免疫;对无鸭肝炎母源抗体的雏鸭于1日龄皮下注射50倍稀释的弱毒疫苗0.1ml/只。

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鸭于7-10日龄注射50倍稀释的弱毒疫苗0.2ml/只;对发病鸭应尽早采用抗鸭肝炎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治疗,按每只雏鸭1毫升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同时适当配合抗菌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三、鸭大肠杆菌病患病雏鸭主要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废食,拉黄白色稀粪,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的特征性病变是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心包粘连。

防治方法:鸭大肠杆菌血清型多,使用当地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菌苗免疫预防;大肠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有效药物进行治疗。

四、鸭瘟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并多发于20日龄之后的鸭。

病鸭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泪、拉绿色稀粪、病鸭头和颈部肿胀,故有“大头瘟”之称。

防治方法:注射鸭瘟疫苗是防治鸭瘟唯一最有效的措施。

鸭瘟治疗方法与预防方法

鸭瘟治疗方法与预防方法

鸭瘟治疗方法与预防方法
发生鸭瘟的病鸭的皮下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肿。

有典型“大头瘟”的病例,头部和颈部皮肤肿胀、紧张,切开时流出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鸭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鸭瘟的实验室诊断
(l)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做出诊断,必要时进行实验室的病毒分离。

(2)实验室诊断通常使用鸡胚或鸭胚进行病毒分离,也可以采用中和试验和空斑抑制试验进行诊断。

常用病原学诊断程序:采集病变明显的病料接种鸡胚或鸭胚,如病原能在鸭胚中繁殖,则将鸭胚尿囊液接种1日龄雏鸭,能引起特征性病变,即可初步认定是鸭瘟病毒。

用已知抗血清对分离物进行中和试验,则能最后确诊。

鸭瘟的防治原则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严格防疫,科学的免疫接种。

鸭瘟的预防方法
进行有效免疫接种是防治鸭瘟的最有效途径。

预防鸭瘟应避免从疫区引进鸭,如必须引进,一定要经过严格检疫,并要隔离饲养2周以上,证明健康后才能合群饲养。

禁止在鸭瘟流行区域和野水禽出没区域放牧。

平时对养鸭场和养殖工具定期进行消毒。

在受威胁区内,所有鸭、鹅均应注射鸭瘟弱毒疫苗。

产蛋鸭宜安排在停产期或开产前一个月接
1。

鸭瘟的诊断及防制措施

鸭瘟的诊断及防制措施
鸭 巴 氏杆 菌病 ( 出败 ) 区别 。鸭 出败 一般 发病 急 , 程 短 , 鸭 相 病
般 3 7天 开始 出 现零 星 病 鸭 ,再 经 3 5天 陆续 出现 大 批 病 — -
鸭 , 病进 入 流 行 发 展期 和流 行 盛 期 。鸭 群 整 个 流行 过 程 一 般 疾 为 2 6星期 。  ̄ 如果 鸭群 中有 免 疫 鸭 或 耐过 鸭 时 , 延 至 2 3个 可 ~ 月或 更 长 。
产 蛋 的母 鸭 , 可 能 由 于大 鸭 常 放 养 , 较 多 机会 接触 病 原 而 这 有 被感染 。 鹅也 能 感 染 发病 。 很 少形 成 流 行 。 周 龄 内雏 鸡 可 人 但 2
工感染致病 。 野鸭和雁 也会感染发病。 鸭瘟可通过病禽与易感
禽 的接 触 而 直 接传 染 ,也 可通 过 与 污染 环 境 的接 触 而 间接 传 染 。被 污染 的 水 源 、 舍 、 具 、 料 、 水 是 本 病 的主 要 传 染 鸭 用 饲 饮
3 病 理变化
出现 急 性 败 血 症 , 身 小 血 管 受 损 , 致 组 织 出血 和 体 腔 全 导
流 皿 , 具 搁化 追 膜 出血 儿
实 食


质器官出血 , 坏死 。食 道 与 泄 道 黏 膜 有 纵 行排 列 呈 条 纹 状 膜 易 剥 离并 留下 溃 疡 斑 痕 。
品种 的鸭都有易感性。以番鸭 、 麻鸭易感性较高 , 北京鸭次之 ,
自然 感 染 潜伏 期 通 常 为 2 4天 ,0 日龄 以 内雏 鸭较 少 发病 。 - 3 在
色病灶 , 后期转为深棕色 , 与黏膜分界明显。胸腙有大量 出血 点和黄色病灶 区 , 在其外表或切面均可见到。雏鸭感染 时法 氏 囊充血发红 , 有针 尖样 黄色小斑点 , 到后期 , 壁变薄 , 囊 囊腔 中 充满 白色 、 凝固 的渗出物 。 表面和切面有大小不等的灰黄 色 肝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X u m u s h o u y i在鸭的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病毒性疾病的困扰,影响鸭的健康生长,甚至会导致鸭的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需要养殖户加强对鸭常见病毒性疾病的了解,并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保障鸭的健康生长,提升鸭的养殖收益。

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鸭病毒性疾病,并就其防治措施进行探究,希望对提升养鸭收益有所帮助。

1、鸭瘟鸭瘟是十分常见的鸭病毒性疾病,主要是由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患上鸭瘟,会导致病鸭出现高热症状,同时还会出现头部肿胀、缩颈以及流泪和眼睑水肿等症状。

病鸭的会表现出脚掌麻痹,同时双翅下垂。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重,病鸭会伏地不起。

鸭粪便呈绿色或者灰绿色,多以稀粪为主。

同时,如果病鸭正处于产蛋期,则其产蛋量会明显下降。

剖检病变,可以发现病鸭会出现全身急性败血症,全身皮下组织常见有淡黄色胶样浸润物。

脾会出现轻度肿胀,也有可能出现灰黄色坏死病灶。

肝部会出现不规则的坏死点,坏死点呈灰黄色,而且部分坏死点中会有轻微出血。

病鸭的小肠内、外表面都会存在环状出血带。

如果病鸭为产蛋母鸭,则其卵巢、卵泡会出现出血或者充血的现象,同时还会发生变形。

如果病鸭为成年公鸭,则其睾丸会出现出血或者充血现象。

针对鸭瘟的防治,可以接种鸭瘟致弱活疫苗,只需按照说明进行接种即可。

针对20-30日龄的幼鸭,每只接种0.5毫升即可;针对60日龄以上的鸭,每只接种1毫升即可。

针对种鸭,则需要每年接种2次。

1天龄的雏鸭也可以注射疫苗,但是免疫期相对较短,通常不会超过30天,应及时加强免疫。

2、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疾病,病毒性肝炎雏鸭的发病几率较高,属于急性、烈性传染病,并且该病的致死率较高,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

病毒性肝炎发病急,雏鸭在出现症状之后,通常都会在24小时之内死亡。

该病的特征为病鸭濒死前会出现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通过剖检能够发现病鸭肝部出现肿大,并且肝部表面会出现出血斑点,出血斑点的大小不统一,肝部呈现樱桃红色。

鸭瘟的病发特点和防治措施

鸭瘟的病发特点和防治措施

鸭瘟的病发特点和防治措施
在养殖鸭的过程中,有一种病特别麻烦,那就是鸭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鸭瘟没有特定的药物治疗,一旦鸭子患上鸭瘟,治疗效果不咋地,因此需要养殖人员做好疾病预防措施,对鸭群进行免疫接种,预防鸭瘟。

一、鸭瘟症状表现
1、无精打采、食欲下降、口渴、常卧地不起。

2、患病初期,体温在43度以上,眼睛周围羽毛粘湿,有脓性分泌物粘连眼睑。

3、鸭头颈部肿大,排除粪便颜色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

二、鸭瘟防治措施
1、无特效药
因为没有治疗的药品,因此只能做好预防措施,可以采用鸭瘟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预防鸭瘟。

2、引种繁殖
在引进鸭种时,先要隔离半个月进过检疫后,才能与其他鸭群饲养,对于病鸭产的蛋不能作为种蛋。

3、免疫接种
a、20日龄进行首免,剂量为半倍量;2个月龄的蛋鸭加强一次免疫;蛋鸭产蛋前,要进行第三次免疫。

b、在肉鸭1-7日龄时,注射鸭瘟疫苗半倍量。

c、在春秋两季,对种鸭个进行一次免疫接种,每只种鸭肌注1mL 鸭瘟弱毒疫苗或0.5mL鸭瘟高免疫血清鸭毒抗。

d、对于患病明显的病鸭,及时淘汰,深埋。

三、紧急治疗
1、当鸭群发病时紧急接种,对每只鸭注射苗3~4倍量的鸭瘟疫苗,
2、对患鸭瘟的鸭子,每只肌注国浩高科的鸭瘟高免血清鸭毒抗0.5毫升或聚肌胞0.5~1毫升,三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两三次。

3、盐酸吗啉胍可溶性粉拌水混饮,也可以使用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拌水混饮,每天饮用一两次,连续饮用三五天(蛋鸭除外)。

4、对于即将销售的肉鸭,应当在销售前八天停止用药。

5、对于病死的鸭子,要进行深埋,对病鸭接触过的东西要进行彻底的消毒。

鸭的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鸭的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鸭的常见疾病防治方法鸭是常见的家禽,富有营养价值且易于饲养。

然而,鸭子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鸭病,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鸭霍乱鸭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

病毒可通过水源、食物或粪便传播。

鸭子感染鸭霍乱后,会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严重时,还可导致鸭子的死亡。

鸭霍乱的防治方法包括:1.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鸭舍的清洁干燥,及时清理鸭舍内的粪便和污水,减少霍乱弧菌的滋生和传播。

2. 饲料与饮水管理:确保饲料和饮水的卫生,避免使用有污染的饲料或水源。

3. 疫苗接种:及时给鸭子接种鸭霍乱疫苗,增强其免疫力,减少疾病传播和发生。

二、鸭秧苗烧伤病鸭秧苗烧伤病是由感染鸭白痢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高温季节更容易发生,患病鸭子表现为悲鸣、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鸭秧苗烧伤病的防治方法包括:1. 饲料与饮水管理:确保饲料和饮水的卫生,避免使用有污染的饲料或水源。

2. 环境卫生管理:饲养环境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拥挤。

3. 处理患病鸭子:对于发现患病鸭子,应及时将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三、鸭鹅病毒性肝坏死鸭鹅病毒性肝坏死是一种由黄痢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受伤的皮肤进入鸭体内。

患病鸭子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生长迟缓等症状,重症时可造成鸭子的死亡。

鸭鹅病毒性肝坏死的防治方法包括:1. 饲料与饮水管理:确保饲料和饮水的卫生,避免使用有污染的饲料或水源。

2. 疫苗接种:及时给鸭子接种鸭鹅病毒性肝坏死疫苗,增强其免疫力,减少疾病传播和发生。

3.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鸭舍的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减少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四、鸭新城疫鸭新城疫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鸟类和污染的物品传播,鸭子一旦患病,会出现神经症状、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l 临床表现为高热稽留, 流泪和眼睑水肿。翻开眼
睑可以看见结膜充血和出血。 大多数病鸭出 现腹泻,
部分病鸭头颈肿大 , 两腿发软或麻痹 , 走动困难 。
2 免 疫 机 制
D P V只有血清型 ,虽然各毒株之间的毒力存在 差异 , 但在免疫学特性上都相同。 接种或接触感染 D P V弱毒可使鸭体对强毒株的 病毒产生免疫保护 ,这表明 D P V弱毒具有 良好的免
D P V 实 现 全 身 各 组织 感 染 和 广 泛 的 嗜 性 创 造 了条
件。到 1 2 小时时即能够在心脏 、 肝脏 、 脾脏肺脏、 肾 脏、法氏囊、胸腺 、脑组织等广泛的组织器官检出
D P V的 D N A。
养 的鸭子都有这种病例发生 , 我国也不例外。于是鸭 瘟迅速传播并流行 , 导致了各地的鹦予发病 , 严重 的 引起死亡 . 从而给养鸭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鸭 瘟病毒使得鸭 、 鹅及其他雁形 目禽类 ( A l l s e r i f o I T l ' l e  ̄ ) 患种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 。在我国养鸭业 比较发达
E L I S A检测 鸭瘟 的试 剂盒 , 特别 适 用于对 大批 血 清样
品E L I S A效 价 的 检测 ; 聚 合 酶链 式 反 应 ( P C R) 检 测
呼吸道感染健康的鸭子。鸭瘟病毒的潜伏期为 3 4
法 以其 灵 敏性 高 、 特异性强 、 操 作 简便 、 检测 时 间短 等 特点 被广泛 应用 于 临床 。经 过 多年 来 的潜 心研 究 , 聚 合 酶链 式 反应 ( P C R) 检 测 技 术 有 了飞 速 的 发展 。 有人利 用 优化 P C R反应 条 件 ,快 速 准确地 检 测处 于 潜 伏期 的鸭瘟 病 毒 ,同时 P C R检 测体 系 以感染 组 织 的D N A为 模 板 , 不 需提纯病毒 , 检 测 结 果 受样 品 质 量 的影 响较小 , 为迅 速 地 检测 病 毒 , 及 时 采取 防治措 施赢 得 了宝贵 时 间 。
4 预 防
对 于鸭瘟 病 毒 的 预 防工 作 必 须 高度 重 视 。在 对 雏鸭注射过血清疫苗之后也不能盲 目大意 ,切不可 大规 模混 养 , 一 定要 控制 好 每 个 鸭群 的数量 , 对 鸭 群 的生 活场 所 要定 期 并 且 及 时 消毒 。在饲 料 的选择 上 也要 稍加 留心 , 并 且要 时刻 关 注 鸭群 的精 神状 态 , 在 发现 有类 似 感染 病 毒 的鸭子 时一 定要 及 时对 其进 行
3 鸭瘟病毒的检测方法
鸭瘟病毒最早的研究始于 1 9 2 3 年的荷兰 , 至今 为止 ,世界各 国对于鸭瘟病毒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 步 ,对于鸭瘟病毒的检测与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
的地区鸭瘟更加广泛流行 ,由于这种病使得鸭子的 死亡率非常高 , 从而严重威胁藉养鸭业的发展。
进展。目 前, 对于鸭瘟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血清检 验法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 L I S A) 检测法 , 聚合酶链 式 反应 ( P C R) 检测法 等等 。

出现 细胞结合性病 毒 。病毒 粒子呈球 形 ,直径 为 1 2 1 9 ~ 1 8 0 纳米, 有囊膜 , 病毒核酸型为 D N A 。
克 服 由于 样 品稀 释倍 数 不 高 而 出 现 的非 特 异 性 吸 附 。有人 对 于鸭瘟 病毒 抗体 间接 E L I S A检 测 方法 的
其 中血清检验 法主要针对早期 鸭瘟病毒 的检 鸭瘟病毒( D P V) 是引起鸭瘟的瘸娠诔, 叉 鸭 疱疹病毒 I 型或鸭肠炎病毒。鸭瘟瘸毒是疱疹病毒 聆的主要手法有血凝抑制试验 ( H I ) 、 琼脂扩 A C I D) 、 病毒 中 J ) 、 反向间接血凝试 科、 甲疱疹病毒亚科的成员, 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 散 ( 毒属中的滤过性病蠢 该病毒具有疱疹病毒的典型 验( R P H A) 、 微 量固相放射免疫试验 ( M i c r o 一 - l - 形态结构 , 并且复制快 , 在鲫胞培养物中4 小时后就 A) 等; 酶 联免 疫 吸附试 验 ( E L I S A) 检测 法 主要 为 了
曰 兽 医 临 床
鸭 瘟 及 其 防 治
相树 祥 ( 黑龙 - 江省海林市横道河镇畜牧站 黑龙江海林 1 5 7 1 1 4 )
1鸭瘟及其病毒
鸭瘟 , 又叫鸭病毒性肠炎 , 是急性的败血性传染 病, 其多发生于鸭、 鹅以及多种雁形 目禽类 中。第一 次被 报 导 荷 兰的 家 鸭感 染 了鸭 瘟病 毒后 ,许 多地 区
官 疫

检出D P V的 D N A, 表 明 器 官 攻 击 和损 害 , 以降

检测。只有做好每一步才能保证鸭群的健康 。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3 V抗血清具有被动免疫保 护作用。该血清在补体存在的情况下可对感染 D P V
的鸭胚成纤维细胞呈现细胞毒作用 ,这说明体液免
疫在 D P V免疫保 护方 面起重要作用 。免疫 器官是
D P V侵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 D P V感染后 2 小时 , 即
可在 脾脏 、法 氏囊 和胸 月
鸭瘟病 毒在病鸭体内分散 于各种 内脏器官 、 血 液、 分泌物和排泄物 中, 其中以 肝、 肺、 脑含毒量最
高 。病毒经病鸭的排泄物排出, 经被污染的饲料 、 饮
水 及 用具 通过 消化 道感 染 , 也可 以经交 配 、 眼 结膜 和
最佳工作条件进行 了标准化探索 ,确立 了血清样品 最 佳 工 作 浓 度 为 1: 1 0 0 ,还 率 先 研 制 成 功 了 间 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