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式液位计控制水泵电路图

合集下载

家用简易液位控制接线图

家用简易液位控制接线图

GKY 液位控制现在很多家庭使用简易水箱,用一个单相泵或电磁阀向水箱里供水或排水。

如何实现自动控制呢?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控制方案(如果是电磁阀则直接将图中水泵换为电磁阀)。

该方案采用通用液位控制报警器(UGKY
),接线原理如下图:
UGKY 通用液位控制报警器外形尺寸长150宽90高70mm ,继电器触点负荷均为220V10A ,两组触电可以并联使用,直接控制一台单相泵或电磁阀。

UGKY 可以用于供水或排水,设置水满/缺水报警或不报警,使用灵活。

UGKY 采用的是GKY 液位传感器,使用寿命长,三年内包换。

西安祥天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液位控制的安装、维修服务二十多年,熟悉各类液位控制器的性能。

最早,我们使用传统的电极探头,价格很便宜,但用一段时间后,电极就会吸附很多杂质,寿命极短。

后来用UQK/GSK 干簧管,但水位波动,触点频繁吸合,使用寿命也短。

目前质量好一些的液位传感器可以用一年多,差的只能用几个月。

而现代微电子产品使用寿命可达十年以上,所以我们结合传统浮子和现代微电子技术研发了GKY 液位传感器,使用
西安祥天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原名:西安祥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详情请咨询网站:
寿命长,三年内包换。

GKY液位传感器也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污水中长期使用的传感器,欢迎登录本公司网站了解详情。

液位控制电路

液位控制电路

电路工作原理该液位自动控制器电路由电源电路、液位检测电路和控制执行电路组成,如图所示。

电源电路由刀开关Q、熔断器FU、电源变压器T、整流二极管VD1~VD4、限流电阻器R1与R5、滤波电容器C1和稳压二极管VS组成。

液位检测电路由高液位电极H、低液位电极L和主电极M组成。

控制执行电路由晶体管V、继电器K、时基集成电路IC、二极管VD5~VD8和外围阻容元件组成。

接通刀开关Q,交流380V电压经T降压后,在储液池内无液体或液位低于低液位电极L时,整流电路中无电流,控制执行电路无工作电压,继电器K 处于释放状态,其常闭触头接通,交流接触器KM通电吸合,加液泵电动机M通电工作,开始加液。

当储液池内液位达到低液位电极L时,低液位电极L通过液体与主电极M 相接,整流电路有直流电压输出。

该直流电压经C1滤波、R5限流降压及VS 稳压后,产生12V直流电压,供给控制执行电路。

此时,V处于截止状态,IC 的2脚和6脚均为高电平,3脚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不动作,加液泵电动机M继续加液。

图液位自动控制器电路当储液池内液位到达高液位电极H时,高液位电极H通过液体与主电极贩接通,使V导通,IC的2脚和6脚变为低电平,3脚输出高电平,继电器K吸合,其常闭触头K断开,使交流接触器KM断电释放,切断加液泵电动机M的工作电源,加液泵停止加液。

当储液池内的液位下降至低液位电极L以下时,整流电路的输人回路又断开,使控制执行电路失去工作电源,继电器K释放,加液泵又开始加液。

如此周而复始,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供液。

元器件选择R1和R5选用2\7的线绕电阻器;R2~M选用1/4W金属膜电阳器。

C1选用耐压值为50V的铝电解电容器;C2选用耐压值为25V的铝电解电容器;C3选用独石电容器或涤纶电容器。

VD1~VD8选用1N4001或1N4007型硅整流二极管。

VS选用1W、12V的稳压二极管,例如1N4742等型号。

V选用C8050或58050、3DG8050硅NPN型晶体管。

全自动水位控制器_水泵全自动液位控制器_DF-96C_380V_20A

全自动水位控制器_水泵全自动液位控制器_DF-96C_380V_20A

DF-96系列全自动水位控制器工作原理一、整机工作原理该型全自动水位控制器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本控制器电路主要由电源电路、水位信号检测电路、输出驱动电路三部分组成,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电源电路AC220V电压经变压器T降压,其次级输出近13V左右交流电加至由D1~D4 构成的整流桥输入端,整流后经电容CI滤波得到约10.5V直流电压。

该电压经Rl加到红色发光管LEDI上,将LEDI点亮,表示电源正常。

该电压除了为ICI及继电器提供工作电源外还直接送到水位检测电极C.作为水位检测的公共电位。

2.水位信号检测电路该部分是以四二输入与门电路CD4081为核心并配以五根水位检测电极A—E构成的。

其作用是根据电极实测水位的变化CD4081相应引脚的电平随之变化,满足与门条件时相应输出端电平改变,以驱动输出电路。

其中R2是ICI的电源输入限流电阻,D5与R3及D6与R8起隔离自锁作用,当相应输出端即ICI(10)脚、(3)脚为高电平时将(8)脚、(1)脚锁死,其状态的翻转取决于(9)脚和(2)脚。

C2—C5及R4_R6、R12的作用是滤除干扰信号意外进入控制器引起误动作。

3.输出驱动电路该部分主要由驱动管VTI,继电器Jl、功能选择开关K及输出状态指示绿发光管LED2组成。

功能选择开关K处于“开?位时,继电器Jl被强制动作.其相应触点Jl-I闭合,外接负荷(单相电动水泵或控制接触器)开始工作,输出状态指示绿发光管LED2也被点亮;处于“关”位时,触点Jl-I断开,外接负荷被切断;处于“自动”位置时.Jl动作与否受驱动管VTI的控制.当VTI基极电位高于0.7V以上时则饱和导通,继电器儿得电动作,其触点Jl-I闭合,反之则断开。

二.实际应用分析下图是该型全自动水位控制器实际应用的四种接法,分别对应单控上水池、单控下水池、缺水保护和上下水池联合控制。

1.单控上水池此时电D(绿线)、E(黄线)与电极C(黑线)并接置入水池的最低点,与水池底部接触作为水池(水塔)地线(公共电位);电极A(红线卜一为上水池(水塔)上限液位控制点,水位上升达到A点水位,水与探头接触,水位控制器自动关泵;B隘线卜一为上水池(水塔下限液位控制点,水位下降到B点水位以下,水与探头脱离接触,水位控制器自动开泵,水池充水。

方便可靠的电极式水位自控电路

方便可靠的电极式水位自控电路

方便可靠的电极式水位自控电路该电路控制的是选矿过滤工段将铁精粉中的水份排出的电控排液桶,当然稍加改动用于控制供给贮水池的水泵电机也可以。

电路工作原理下图是电路原理图,L1、L2是低水位电极,H是高水位电极。

不论水池中没有水或有些水,合上闸刀开关DK后,380V交流电经继电器J的常闭接点J使交流接触器CJ线圈得电,CJ闭合,水泵电机运转向水池供水。

控制回路接的是220V电压,经变压器B降压,D3整流,C2滤波为电路提供12V直流电。

当水池内的水位逐渐上升到高水位电极H点时,由于水的导电作用,通过R2、W为晶体管开关电路提供偏置电流,使V导通,继电器J得电吸合,其常闭接点J断开.CJ线圈失电,水泵停止运转。

当用户用水使水池中水位下降后,即使低于高水位点H,由于L2和H靠交流接触器CJ的一对常闭辅助触点相连,晶体管电路仍有偏置电流,J保持吸合状态。

这段时间内水泵电机停转不工作,只有水池中的水位低于L1、L2的低水位时,晶体管V失去偏置电流而截止,J失电释放,其常闭触点再启动水泵电机运行。

此电路中晶体管的偏置电路与普通电路有所不同,见下图。

这是V的偏置电流流通方向路径示意图。

在交流电的正半周设变压器B的次级绕组3端为正、4端为负。

其电流通路为:绕组3端一电极L1一水电阻R水-电极L2-CJ-4-R—W—V的be结一绕组4端,V有偏置电流而导通;在交流电负半周绕组4端为正、3端为负,电流通路为4一D1一W—R-H-CJ-4一L2-R水一L1一绕组3端。

这样流过水位电极的便是交流电了,可避免铜电极在导电液体中长期通过直流电,因电化学作用造成腐蚀和导电不良,大大提高了电极的作用寿命,减小了维修量。

这是本电路的特点之一。

在电路中由于开关管的基极电流只在交流电的半个周期存在,流过其集电极回路中继电器的也是半波电流。

为使开关管工作稳定可靠并避免继电器接点的抖动,采取了如下措施:1.给晶体管V较大的基极偏流,可由W调整,使晶体管工作在过饱和状态。

水泵液位控制电路原理图

水泵液位控制电路原理图

西安祥天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详情咨询官网主营产品:液位传感器水泵控制箱报警器GKY仪表液位控制系统,液位控制器,无线传输收发器等水泵液位控制电路原理图水泵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液位信号的采集液位信号的传输水泵控制系统1.液位信号的采集液位信号的采集主要是选择合适的液位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的发展从最早的电极式、UQK/GSK传统浮子、到现在的压力式、光电式和GKY液位传感器等,形成了多种液位控制方式。

电极式便宜简单,但在水中会吸附杂质,使用寿命短。

传统浮子与相对滑动轨道之间只有1mm 左右的细缝,很容易被脏东西卡住,可靠性较低。

这些是不能在污水中使用的。

光电式也不能用于污水,因为玻璃反射面脏了就会出现误判断。

GKY液位传感器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在污水和清水中可以使用。

所以液位控制的系统设计应该根据具体使用环境慎重选择传感器,如果选择不当,将会导致控制系统故障频发,甚至瘫痪,这是导致现有很多液位自动控制系统使用不到一年就失灵的重要原因。

不同液位传感器检测液位的原理是不同的,具体可参见百度文库中“如何选择液位传感器”“什么是液位开关液位开关原理”等文章。

2.液位信号的传输液位信号的传输可以有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

有线就是通过普通电缆线或屏蔽线传输,大部分传统液位传感器通过普通的BV线就可以了,传输信号易受干扰的压力式、电容式传感器需要用屏蔽线传输而且距离不能太远。

在传输距离远或不方便铺设传输线路的场所,需要使用无线液位传输系统。

无线液位传输系统可以有多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采用无线收发设备传输液位信号,如GKY-WX。

第二种是借助于通讯网络的短信收发功能将液位信号传达到目的地,如GKY-DXSF。

第三种是目前最流行一种传输方式,就是借助中间服务器平台,采用流量卡来传输液位信号,如GKY-GPRSSF。

无线液位传输系统具体可参见百度文库中“无线液位控制器”“无线传输液位控制有哪些方式?”等文章。

什么是液位开关 液位开关原理

什么是液位开关 液位开关原理

西安祥天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产品:液位传感器控制箱报警器GKY仪表液位控制系统,液位控制器,无线传输收发器等详情咨询官网什么是液位开关液位开关原理液位开关,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液位来自动开关水泵。

实现这种功能的方式有很多,主要由所采用的液位传感器来决定。

现在的液位传感器无外乎电极式、UQK/GSK式、光电式、压力式、GKY式等几种。

分析其基本原理就能够发现这些传感器的优缺点。

有些固有的缺点,无论怎么做都无法避免。

当然传感器的制造工艺和材质也会影响其性能,所以市场上有不同品质和价格的液位传感器。

我们先从其实现原理分析,再从其制造工艺和材质来探讨。

液位控制的核心在于液位传感器,它决定了液位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所以应该根据使用环境来慎重选择。

至于如何开关水泵?可以有各种设计方案,实现不同的功能。

具体设计方案可以登录本公司官网的“资料免费下载”栏目下载。

一、电极式液位控制传感器电极式是最早的液位控制方式,其控制原理很简单:因为水是导体,有水的时候两个电极间导电,交流接触器吸合。

图1.1为电极式在水中控制原理示意图。

但是电极在水中会分解而且会吸附很多杂质。

如果不及时清理,电极就会失去作用,这是电极式液位传感器固有的缺陷。

电极式液位传感器的制造非常简单,有人将导线外皮拨开,插到水里就可以做成电极式液位控制器。

所以电极式液位控制器造价很低,价格便宜,但使用寿命很短。

当然,如果采用不锈钢做电极,硬度较强,分解得就会慢一点。

如果表面再处理光滑一些,电镀一下,吸附的杂质就会少一些,使用寿命就会长一点。

但是无论怎么做,其品质都不可能超过干簧管。

二、UQK液位控制原理干簧管将电极触点密封在玻璃管内,接近磁铁,触点就会吸合。

所以人们在浮球里放一块磁铁和上、下两个干簧管,通过导线将浮球固定于水池中,如图2.1。

这就是UQK的液位控制方式。

当水池无水的时候,浮球下垂,磁铁在下限干簧管处,故下限干簧管吸合。

当水池有水的时候如图2.2,浮球上翻,磁铁在上限干簧管处,故上限干簧管吸合。

锅炉电极式双位水位控制系统原理

锅炉电极式双位水位控制系统原理

锅炉电极式双位水位控制系统原理保持锅炉的正常水位,主要是控制给水量,使进入锅炉的给水量等于炉的蒸发量,以适应锅炉负荷的变化。

在蒸发量较小、汽压力较低的辅锅炉中,大多数采用双位式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所谓双位式水位控制系统是指锅炉的水位在允许的上、下限之间波动。

当水位下降到允许的下限水位时,自动起动给水泵向锅炉供水,锅炉水位逐渐升高;当水位达到允许的上限水位时,自动切断给水泵,停止向锅炉供水,因此水位不会稳定在某一水位上。

这种水位控制系统的水位检测元件常采用浮子式或电极式。

下图为电极式双位水位控制系统原理图。

电极室水位代表锅炉的实际水位。

由于炉水有一定的盐分,所以它是导电的电极室中的电极1、2分别控制允许的上、下限水位,电极8用于危险低水位报警。

1和2Z是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

电话继电器3Y和4Y工作电源是直流电,而电极经炉水导电是交流电。

当水位下降到允许下限水位以下时,电极1和2均露出水面。

1断路,3JY断电,常闭触头3JY1闭合,接触器1CJ通电动作,其触头10J1~iCJ闭合,电机带动给水泵向锅炉供水,水位升高。

由于3JY的常开触头3JY2已经断开,所以当水位超过电极2时,1仍断路,水泵继续向锅炉供水。

当水位升高到上限水位,即电极1底端以上时,3JY通电,其常闭触头3Y,断开,停止向锅炉供水。

由于常开触头3JY2已经闭合,所以水位下降到低于电极底端以下时,水泵不会向锅炉供水,显然调整电极1和2的位置可以改变允许的上、下限水位。

一般调整电极1和2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小,太小了给水泵电机起动会很频繁。

如果供水系统发生故障,水位下降直到电极8露出水面时,4JY断电,发出声光报警。

双位式锅炉水位控制系统比较简单,这里不再详述。

水位液位控制器开关水塔水池自动抽水排水缺水保护控制电路板

水位液位控制器开关水塔水池自动抽水排水缺水保护控制电路板

水位液位控制器开关水塔水池自动抽水排水缺水保护控制电路板水位液位控制器开关水塔水池自动抽水排水缺水保护控制电路板接线参考图::液位自动控制器电路图本例介绍的液位自动控制器采用分立元件制作而成,其特点是液位检测电极上只通过微弱的交流电流,电极不会产生电解反应,使用寿命较长。

电路工作原理该液位自动控制器电路由电源电路和液位检测控制电路组成,如图所示。

图液位自动控制器电路电源电路由电源开关S1、电源变压器T、整流桥堆UR1、UR2和滤波电容器C1、C2组成。

液位检测控制电路由检测电极a~c、控制按钮S2、S3、电阻器R1~M、晶体管V1、V2、发光二极管VL1、VL2、继电器K、交流接触器KM和二极管VD组成。

接通电源后,交流220V电压经T降压后,在T的W2绕组和W3绕组上分别产生交流6V电压和交流12V电压。

交流12V电压经UR2整流及C2滤波后,为Κ及其驱动电路提供+12V工作电压,同时将VL1点亮。

在储液池内液位低于下限时,电极a~c均悬空,T的二次绕组与整流滤波电路之间的回路处于开路状态,V2处于截止状态,V1饱和导通,K通电吸合,其常闭触头K1断开,常开触头K2接通,KM吸合,加液泵电动机M通电开始工作,同时VL2点亮。

当储液池内液位上升至电极c处时,电极a和电极c通过液体的电阻接通,T的V2绕组上的交流6V电压经URI整流、C1滤波及R1限流后加至V2的基极,使V2导通,V1截止,K和KM释放,加液泵电动机M停转。

同时VL2熄灭,K的常闭触头K1又接通。

当液位再次下降至电极a、b以下时,K和KM再次通电工作,电路进人下一个工作循环下。

S2为手动停止按钮,S3为手动强制运行按钮。

在液位处于上、下限之间时,通过S2和S3可任意停止或起动加液泵电动机。

元器件选择R1~R4选用1/4W的金属膜电阻器或碳膜电阻器。

C1和C2均选用耐压值为25V的铝电解电容器。

VD选用1N4007型硅整流二极管。

VL1和VL2均选用φ5mm的发光二极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极式液位计控制水泵电路图
电极式是最早的液位控制方式,其控制原理很简单:因为水是导体,有水的时候两个电极间导电,交流接触器吸合。

图1.1为电极式在水中控制原理示意图。

但是电极在水中会分解而且会吸附很多杂质。

如果不及时清理,电极就会失去作用,这是电极式液位传感器固有的缺陷。

电极式液位传感器的制造非常简单,有人将导线外皮拨开,插到水里就可以做成电极式液位控制器。

所以电极式液位控制器造价很低,价格便宜,但使用寿命很短。

当然,如果采用不锈钢做电极,硬度较强,分解得就会慢一点。

如果表面再处理光滑一些,电镀一下,吸附的杂质就会少一些,使用寿命就会长一点。

电极式液位传感器只能用于清水中,而且是容易维修的场所,因为过几个月需要清理一下电极。

污水中电极
很快会被杂质包裹住,所以不能在污水中使用。

图1.2是电极式液位计控制水泵电路图。

因为自动控制水泵至少有上限、下限二个点,所以需2对电极。

供水时在下限电极无水时开泵,上限有水时关泵;排水时在上限电极有水时开泵,下线无水时关泵。

因为电极只在有水时接通,所以需要2个继电器触点倒换。

如果电极1为上限,电极2为下限时供水;如果电极2为上限,电极1为下限时排水。

注意该电路图直接使用22V 交流电,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为水中直接通220V 强电,人不能接触水面,否则有触电危险。

所以一般需将电压降低为24、12V 来使用,但原理图一样。

当然,如果直接采用GKY 通用液位控制器则控制电路就简单多了,如图1.3,二者成本差不多。

GKY 系列的液位控制仪表、控制器和报警器均可以接入电极探头,采用12V
电压,安全可靠,且具备多种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