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会计硕士考研:论证有效性分析案例及范文分析

合集下载

2018年MBA联考写作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MBA联考写作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MBA联考写作真题及答案解析(1/1)论说文第1题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

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L Schwartz)在二十世纪末指出,开始席卷一切的物质主义潮流将极大地冲击人类社会固有的价值观念,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这一论点值得商榷。

首先,按照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原理,精神是物质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因此,物质丰富只会充实精神世界,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

其次,后物质主义理论认为: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把注意点转移到非物质方面。

物质生活丰裕的人,往往会更注重精神生活,追求社会公平,个人尊严等等。

还有,最近一项对某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有6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有22%的人认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没有什么关系,只有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反而会降低人的精神追求。

总之,物质决定精神,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担心物质生活的丰富会冲击人类的精神世界,这是杞人忧天罢了。

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参考范文] 有失偏颇的论证上述论证通过一系列分析得出一个结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会冲击人类的精神世界,会促进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

但是,该论证在论证方法,推理过程中都存在不妥之处。

现分析如下:首先,唯物主义原理中提到的物质决定精神,此“物质”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物质,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唯物主义原理中的物质是指客观存在的一种哲学范畴,而现实生活中的物质是可以指金钱、生活资料等。

而原文作者试图将两者混为一谈,有偷换概念之嫌,不能做为推出原文结论的依据。

2018年经济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 参考答案及总结

2018年经济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 参考答案及总结

论证有效性分析:方法:先看有哪些逻辑漏洞没有找到,不再考虑自己找到但答案里没有的,寻找自己没有想到,但标准答案里提到的,找自己写的且标准答案里有的,规范语言,重写一遍,不要在原文上修改,将自己没有想到但标准答案里有的也写出来,不照抄答案,自己组织语言,再次修正语言细节。

600字经济类联考:2018市场竞争有利于谁本文通过一系列多角度的论证分析,试图得到市场竞争不会使消费者占得便宜的结论(市场竞争利于占竞争优势的员工而不利于占劣势的员工的结论),但由于论证过程中存在逻辑漏洞,所以结论难以成立。

首先,市场的主导消费者并不一定是劳动型佣人。

因为,没有收入来源的人,依旧会有消费能力。

例如,在教辅资料市场,主要的消费者是在校学生,而她们通常没有参加工作。

因此,市场竞争可能并不会对这类不参与市场的人有影响,因而有利于作为消费者的员工受市场竞争的推论是不充分的。

其次,市场竞争与员工利益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仅用价格战来代表市场竞争是有失偏颇的,因为还有成本管理等方式;并且,价格降低并不意味着利润率的降低,可能存在价格降低成本也降低的情况;即便,利润率随之降低,员工还是有提高工资的可能。

例如:年薪制员工的工资不会受短期利润波动的影响。

因此,员工的利润因素有很多,市场竞争并不一定直接导致。

然后,处于劣势集团的员工会受降低薪水的影响而降低购买力的推断是缺少证据的。

购买力可能主要受需求程度的影响,即便没有过多的工资,但对于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不减,购买力也不减。

而且,现在有提前透支的购物方式,所以薪水不够也可能会购买。

从而,市场竞争不一定影响有优势的员工。

最后,购买力的增加不同于有利于员工。

因为,购买力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过度消费,而使得自己的经济压力增加甚至负债,这并不有利于员工本身。

所以即便市场竞争使有优势的员工购买力增加,但不一定会利于员工。

总之,由于上述论证漏洞,市场竞争利于占竞争优势的员工而不利于占劣势的员工的结论是不充分的,需更多的证据加以支撑。

论证有效行分析(新)

论证有效行分析(新)

MBA09写作模拟题参考要点:第一套1.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面的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

600字左右。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指出,男性和女性对于疼痛的感受是有显著差别的,医生在开止痛药方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种差别。

当研究者把相同剂量的止痛药——卡帕麻醉药,分发给智齿刚被拔除的28名男子和20名女子的时候,女子报告她们感受到的痛楚要比男子小得多,止痛的时间也比男子的更长。

这一研究说明当需要止痛药时,医生应该只给女子服用“卡帕麻醉药”,而给男子服用其它的止痛药。

而且,研究人员应该重新评估所有药品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效用。

答案参考要点:1.样本未必有代表性。

“28名男子和20名女子”。

2.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在“智齿被拔除”时导致疼痛的可比性。

3.片面化。

即使“卡帕”的止痛效果对女子比对男子的好,基于这个理由不能证明“卡帕”对男子来说不是最好的止痛药,虽然效果稍差,但它仍然可能是最好的止痛药。

4.轻率概括。

表现在最后一句:“研究人员应该重新评估所有药品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效用”。

2.论说文根据以下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

“范跑跑”、“范先跑”,这是在汶川地震时的一个热点话题:都江堰的范美忠老师,在地震时“甩”了学生一个人跑到操场。

自己在对这件事所写的回忆与思考中说:“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十八岁的人了!”写作主题点拨:——在天灾面前,范美忠“甩”掉的不只是学生,他“甩”掉的是道义、责任和爱心。

大难不死之后,他保全了自己的生命,这时他已经丢掉了道义、责任和爱心,在为自己不光彩的行为辩护时,又为自己带来了更多的耻辱。

2018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论证有效性分析病文分析

2018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论证有效性分析病文分析

2018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论证有效性分析病文分析今天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论证有效性分析病文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论证有效性分析大部分同学能够写出来,但是文章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纠正,下面就学员的一篇文章进行解读分析:病文:大学生就业真的不难吗原文通过一系列的材料和论证【1】,试图告诉我们大学生就业并不难。

然而,其论证过程存在诸多漏洞,使其有效性得到怀疑【2】。

首先,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未必能得出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该论证过程值得商榷【3】。

有可能劳动人口在减少之后依然处于过剩状态。

如果劳动力供给远远多于需求,而345万人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那么仅有一小部分劳动力减少就得出劳动力由过剩变为短缺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4】。

其次,“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也并不能得到“大学生其实是供不应求的”。

劳动力市场不仅包括大学生还存在一些低学历的工人、二次就业等【5】。

因此不能由劳动力市场说明大学生的情况【6】。

再次,受教育程度高不代表整体素质高,更不能说明适应能力强,因此不能得到大学生群体易就业。

它们之间不具有必然的联系,有的素质高但可能受教育程度不高,比如舍己救人的农民工等【7】。

最后,“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否一定能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复存在”?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大学生创业不意味着成功就业,相反,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况且,大学生本来就缺乏社会经验,这更增加了创业失败的可能性,这使大学生群体“先创业后失业”的困境变得更有可能。

【8】点评:【总评】本文有一定的分析但有些缺陷给出的理由不到位,结构不够完整,字数不够,可评三类卷。

【1】表达不够简洁。

可改为原文通过一系列的论证。

【2】是否通顺。

文中“使其有效性得到怀疑”此表达是不通顺的,可改为“其有效性值得怀疑”或者直接去掉此表达。

【3】重复。

“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未必能得出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这句话已然表达了质疑,无须再次说明论证过程值得商榷。

2009年至2018年管理类联考MBAMPAcc考研写作真题与答案详解

2009年至2018年管理类联考MBAMPAcc考研写作真题与答案详解

2009年-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类专业硕士学位联考中文写作真题+答案详解适用对象:MBA、MPAcc、MPA、MEM、MTA、EMBA更新时间:2018年7月20日目录:【中文写作篇】 (2)2017年12月管理类硕士学位-写作真题+答案解析 (2)2016年12月管理类硕士学位-写作真题+答案解析 (6)2015年12月管理类硕士学位-写作真题+答案解析 (8)2014年12月管理类硕士学位-写作真题+答案解析 (11)2014年1月管理类硕士学位-写作真题+答案解析 (13)2013年1月管理类硕士学位-写作真题+答案解析 (14)2012年1月管理类硕士学位-写作真题+答案解析 (16)2011年1月管理类硕士学位-写作真题+答案解析 (18)2010年1月管理类硕士学位-写作真题+答案解析 (20)2009年1月管理类硕士学位-写作真题+答案解析 (21)【中文写作篇】2017年12月管理类硕士学位-写作真题+答案解析第56-57题,共65分。

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

论说文35分。

请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 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在二十世纪末指出,开始席卷一切的物质主义潮流将极大地冲击人类社会固有的价值观念,造成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空虚,这一论点值得商榷。

首先,按照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原理,精神是物质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因此,物质丰富只会充实精神世界,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

其次,后物质主义理论认为: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把注意点转移到非物质方面,物质生活丰裕的人,往往会更注重精神生活,追求社会公平,个人尊严等等。

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论说文写作范例分析

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论说文写作范例分析

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论说文写作范例分析论说文和论证有效性分析是管理类联考及经济类联考中文写作的两大命题形式,下面凯程考研先和大家一起通过案例来看看论说文写作如何进行分析和解题。

论说文和论证有效性分析是管理类联考及经济类联考中文写作的两大命题形式,考生要想拿分就必须要掌握其各自的出题考察形式,学会立意和分析,注意积累和练习。

下面凯程考研先和大家一起通过案例来看看论说文写作如何进行分析和解题。

2018管理类联考中文写作:论说文分析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生物学家发现雌孔雀往往选择尾巴大而艳丽的雄孔雀作为配偶,因为雄孔雀的尾巴越艳丽表明它越有生命活力,后代的健康越能得到保证。

但是这种选择也产生了问题,孔雀尾巴越艳丽越容易被天敌发现和猎获,生存反而受到威胁。

论说文解析:审题关键点:“但是这种选择也产生了问题”。

这句话提供了我们行文的关键词:选择也提供了行文的方向:选择的风险选择的目的:生命活力,后代的健康越能得到保证选择的方法(手段):尾巴大而艳丽选择的风险:生存反而受到威胁本题的难点:向现实引申——孔雀在生存的风险和繁衍后代的收益之间,选择了收益,这是一种偏好风险的决策方式。

作为人,我们在生活中和工作学习中会如何做出选择?本题隐藏着对两种决策方式的选择:风险偏好型和风险规避型。

这两种决策方式无所谓好坏,但考生在行文中应该明确观点:对材料中这种选择是否认同,并且结合现实写出自己这种决策方式的合理性。

对于孔雀来说,生物特性(自身缺少防御力)决定了必须加强后代的生命活力,通过扩大繁衍的数量和质量,来提高物种生存的概率;但是,显然,在人类社会中,人们的决策方式首先是生存,其次才是趋利。

所以,只是泛泛而谈“选择”,并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本质上,这道题暗含了观点分析。

本题对于我们的学员应该并不陌生,也不难写。

因为我们在模考中,有一次专门考到了决策方式——贝尔纳救画。

那道题比本题多了一个背景信息“紧急状态下”。

2018会计硕士考研权威解析范文

2018会计硕士考研权威解析范文

2018会计硕士考研权威解析2018年会计硕士考研的同学们估计要开始备考了,本文系统介绍会计硕士考研难度,会计硕士就业方向,会计硕士报考院校推荐,会计硕士考研参考书,会计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会计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会计硕士考研机构!凯程考研咨询电话400-050-3680.一、会计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总体来说,会计硕士初试难度不高,就业形势大好,受到考生们的青睐。

据统计,会计硕士专业成为凯程人数最多的专业。

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多,竞争自然也在增大,由于初试只考管理类联考综合和英语二,考研难度降低,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是一大福利。

据凯程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会计硕士考研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本科会计学专业涉及分析层面的内容没有那么深,此对数学的要求没那么高,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会计硕士就业怎么样?会计硕士就业前景不可小觑,薪资令人羡慕。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大企业公司对会计的需求也变得紧迫,会计硕士将会成为各大公司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就业方向: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职能部门、金融与证券投资部门以及三资企业、外贸公司等经济部门与单位从事会计及财务管理。

三、会计硕士报考院校推荐凯程考研重点为大家提供会计硕士考研的北京院校详情,帮助大家更好对于会计硕士考研如何报考院校提供参考。

(一)人大,中财,外经贸这三所都很不错,不用对这三个纠结什么,基本毕业后的情况都差不多,就业集中于:1、银行---总行、五大行的北分,还有城商行的北分,也有个别外省的省分;2、央企----央企总部或是下面的二级单位,有一些是垄断行业;3、外企财务机构;4、公务员----这个也许可以进部委工作,平台高一些。

2018MEM考研联考写作真题(文字版)工程管理硕士

2018MEM考研联考写作真题(文字版)工程管理硕士

2018MEM考研联考写作真题(文字版)|工程管理硕士四、写作:第56~57小题,共65分。

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

请写在答题纸上。

经济类的考生两道题目均为20分。

56.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史华兹在二十世纪末捐出,开如席卷一切的物质主义潮流将极大地冲击人类社会固有值观念产,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这一论点值得商榷。

首先按照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原理,精神是物质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因此,物质丰富只会充实着世界,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

其次,唯物质主义理论认为: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把注意点转移到非物质方面。

物质生活丰裕的人,往往更会注重精神生活,追求社会公平,个人尊严等。

还有,最近一项对某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有6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有,22%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没什么关系,只有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反而会降低人的精神追求。

总之,物质决定精神,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

担心物质生活的丰富会冲击人类的精神世界,只是杞人忧天罢了。

逻辑漏洞:1.偷换概念:将“物质主义潮流”和“物质生活”进行了偷换2.冲击人类社会价值观,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空虚,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不单单是物质主义潮流这一因素,忽略他因3.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即使得到满足,也未必会把注意点转移到非物质生活丰富;个人基本物质生活条件满足只是人把注意力转移到非物质生活丰富的必要条件之一,并不充分;4.归纳不当:这项抽样调查的大学生是哪些学校的?哪些地区的高校?他们的家庭物质生活如何?是否有真正的代表性?57.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有人说机器人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做那些人类做不了的事,而不是代替人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会计硕士考研:论证有效性分析案例及
范文分析
写作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题目: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只要有了制衡与监督,企业的成功就有了保证。

所谓的制衡,指对企业的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要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

至于监督,指对企业管理进行严密观察,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而且所有环节都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企业的经营就不可能产生失同时以制衡与监督为原则所设计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有一个固有特点,即能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因为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能确保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万一有人敷衍塞责也会受到这一机制的制约。

再者,由于制衡的核心是权力平衡,而企业管理的权力又是企业运营的动力与起点,因此权力平衡就可以使企业运营保持平衡。

另外,从本质上来说,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因此,这一观念本身蕴含平等的观念。

平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和谐与稳定。

由此可见,如果权利的制衡与监督这一管理原则付诸实践,就可以使企业运营避免失误,确保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日常运营的平衡以及内部的和谐与稳定,这样的企业一定能够成功。

例文赏析:
揭穿诡辩
原文的推理看似有理有据,实际是漏洞百出,现择其要点分析如下。

首先,即便任何人都不滥用权力,所有环节也都在可控之内也不意味着企业运营不会产生失误。

事实上,企业运营还受公司财务状况、管理决策的等多重因素影响,任意一因素发生问题均可能造成公司运营的重大失误。

因此,这些措施仅仅能够起促进作用,而企业能否成功还需考虑其他条件。

其次,企业内部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也不能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

假如所有的监督与权利的制衡都无法实施,所有工人由于薪酬问题选择罢工,即使管理层能保持责任心,监督机制也无法确保有效性,这样企业还能成功吗?
再次,权力的平衡一定能推出企业运营保持平衡吗?未必,因为盈利、行业竞争等也是企业运营平衡的因素之一。

如果各管理者权利都相对平衡,但却对市场形势做出滞后的决策,导致无法迎合市场,最终产品生产过剩,这样的企业谈何运营的平衡。

另外,“权力平衡”与“权力平等”,概念不能简单等同。

权力平衡代表力量的均衡,有可能是多方与一方保持力量的平衡,而权力的平等代表大小相同、相等。

比如杠杆两端虽然平衡,但其两边的质量未必相等。

因此,由此推出本身蕴含着平等的观念过于草率。

最后,就算平等观念是企业的管理理念,也不一定能促进企业内部和谐与稳定。

拥有平等的观念不意味着不存在矛盾。

种族平等被提倡多少年了,各种因种族歧视的枪杀案件仍然会发生,反而激化了矛盾。

所以,企业仅此想要成功是远远不够的。

综上所述,上文的推理是不严密的,结论也难以成立。

通过论证有效性分析案例及范文分析,凯程刘老师希望cc小伙伴们的考研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