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2020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真题分析及2021备考策略启迪(共31张PPT)

11
(全国1)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 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 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 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情节安排=小说显性情节八分之一+小说隐性情节八分之七
小说显性情节八分之一:两人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 小说隐性情节八分之七: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种种生活场景。 七远大于一:从已有情节安排,推测出更为丰富的内容,大 量留白,引人遐思,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13
(全国三)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 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第一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分析的前提。 “记忆的光”: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即镰刀锤 头,是本文的核心意象。
第二步
谋篇 布局
主旨表达 内容结构
最后,以“全科人”பைடு நூலகம்身份表达出“我” 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感情,呼应题目, 升华主题。
凸显学科关键能力
尊重语文学科特点
强调思辨能力考察
3
结构稳定 顺序、赋分无变化
稳
内容稳定 不偏、不怪、不折腾
难度稳定 均分应该上涨,师生皆大欢喜
4
科学备考,培养语文关键能力
阅读
信息
理解
语言
整理 关 键 表达
应用 能 力 辩证
写作
批判性
思维
思维
5
6
全国Ⅰ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
8.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 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写饮食 建水人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烟火气息 旨在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
反映建水古城的城市特点和风格
(全国1)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 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 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 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情节安排=小说显性情节八分之一+小说隐性情节八分之七
小说显性情节八分之一:两人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 小说隐性情节八分之七: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种种生活场景。 七远大于一:从已有情节安排,推测出更为丰富的内容,大 量留白,引人遐思,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13
(全国三)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 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第一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分析的前提。 “记忆的光”: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即镰刀锤 头,是本文的核心意象。
第二步
谋篇 布局
主旨表达 内容结构
最后,以“全科人”பைடு நூலகம்身份表达出“我” 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感情,呼应题目, 升华主题。
凸显学科关键能力
尊重语文学科特点
强调思辨能力考察
3
结构稳定 顺序、赋分无变化
稳
内容稳定 不偏、不怪、不折腾
难度稳定 均分应该上涨,师生皆大欢喜
4
科学备考,培养语文关键能力
阅读
信息
理解
语言
整理 关 键 表达
应用 能 力 辩证
写作
批判性
思维
思维
5
6
全国Ⅰ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
8.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 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写饮食 建水人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烟火气息 旨在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
反映建水古城的城市特点和风格
2020年新高考语文山东卷讲解课件 (32张PPT)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认真阅读文本, 理解作者观点,再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 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B项,“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 儒学和历史研究”错误,强加因果。原文是“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 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 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 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 术空间”表述不准,原文是“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 未形成新的学料”。 C项,“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于文无据,原文是“这是近现代科 学的重要特征”。 D项,“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错误,原文只是用城市的形成 和演变作为例证,并没有说“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 故选A。
现代文阅读Ⅰ
第一段,分析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 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第二段,以《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为例,介绍 历史地理学,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 第三、四段,介绍沿革地理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情况。 第五段,比较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的区别,指出 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 第六段,论述了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发展过程 和改革开放后的研究成果。
现代文阅读Ⅱ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首先应对 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 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 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 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 确结论。 D项,文章意《水浒传》中的相关描写来类比临安饭 店食客满堂的场面,意欲表现建水城的繁华富庶, 而非“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展现建水人性格中的粗狂 不羁”。 故选D。
高中语文 2020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深度解读 课件 (29张ppt)

2021/1/7
10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 为知人善任的鲍叔点赞。(感触最深的人物是鲍叔)
2. 舍小我方可成大义。 (感触最深的人物是鲍叔)
3.爱国忠君显大义。(感触最深的人物是鲍叔)
4.虚心纳谏成美名。(感触最深的人物是齐桓公) 5 . 广 纳 贤 才 成 霸 业 。( 感 触 最 深 的 人 物 是 齐 桓 公 )
2021/1/7
7
审题
我们看第一个人,齐桓公,他的身份是君主,是齐国的掌舵者,在齐国崛起的考试
中,它是如何作答的呢?从材料中我们看,他“装死逃脱”,说明他是一个机智的人,
懂得隐忍。即位为君后他能重用差点射杀自己的管仲,说明他是一个胸怀宽广,不计
前嫌的人。
第二个人,管仲,他本是公子纠的辅臣,原本人生错位,但当历史给了他机会后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司马迁对鲍叔牙的称颂溢于言表。 不顾私利而知人荐能的容人之量是君子所必备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从古至今人们所敬佩称赞的。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奚“外举不隐仇”,以 国事为重,推荐了与他有私仇的解狐接替他的职务,因为他相信解狐的能力于国 家有所裨益。唐朝宰相狄仁杰以知人善任著称,当时有人道:“天下桃李,悉在 公门矣。”狄仁杰回答:“荐贤为国,非为私人也。”正是有这些不私不妒、为 国举贤荐能的大义之士,才使得许多真正的人才入朝为官,有机会为朝廷献言献 策,共建繁荣盛世。
全国1卷作文讲评
2021/1/7
1
题目回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 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 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 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 )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2020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讲解课件(共42张PPT)

语言文字运用
1.【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 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以身许国: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以身试险: 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此处主语是“志士仁人”,指他 们挺身而出为国效力,故选“以身许国”; 多难兴邦: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 难,使国家强盛起来。一言兴邦:指关键人物的一句话能影响大局。此处 根据“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野火沃土”可见,是指中国历史上多灾多 难而百姓奋发图强,使国家强盛,因此选“多难兴邦”; 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不卑不亢:形 容人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此处根据前文“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 可见,是指面临困难和挫折不屈服,故选“不屈不挠”。 故选A。
文言文阅读
5.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 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位置,确定它的词性,根据词性 并结合语境进行推断其意义。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 词义。同时要考虑词类活用现象。本题要求选择“对下列加 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C项,适,动词,去、往。句意为:这之后才知道太夫人饿 着肚子,不顾天气寒冷去往公婆那里。 故选C。
古诗词鉴赏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
作客兰陵迹已陈①,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 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9. 由“田畴薄”“市井贫”等可知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 徒悦过客,不恤百姓;由“荆溪两岸春”可知自然风景优美。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以及对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解答时首先要结合题目、 注释、作者等信息通读全诗,把握诗歌大意;然后仔细阅读题干要求,根据 题干提示筛选出与之有关的句子或短语,最后分点作答。 本题题干要求是从诗中找出与“常州”有关的信息。首先考生要注意“沟塍半废 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一句,沟渠已经半废,土地贫瘠,供应过客食宿、 车马的厨传还在,但是百姓生活却依旧贫困,由“田畴薄”“市井贫”可以概括 出“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另 外从“白屋”一词也可看出“百姓生活贫穷”,白屋古代指平民的住屋,因无色 彩装饰,故名;从“最忆荆溪两岸春”可以看出此地自然风景优美。
1.【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 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以身许国: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以身试险: 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此处主语是“志士仁人”,指他 们挺身而出为国效力,故选“以身许国”; 多难兴邦: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 难,使国家强盛起来。一言兴邦:指关键人物的一句话能影响大局。此处 根据“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野火沃土”可见,是指中国历史上多灾多 难而百姓奋发图强,使国家强盛,因此选“多难兴邦”; 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不卑不亢:形 容人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此处根据前文“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 可见,是指面临困难和挫折不屈服,故选“不屈不挠”。 故选A。
文言文阅读
5.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 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位置,确定它的词性,根据词性 并结合语境进行推断其意义。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 词义。同时要考虑词类活用现象。本题要求选择“对下列加 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C项,适,动词,去、往。句意为:这之后才知道太夫人饿 着肚子,不顾天气寒冷去往公婆那里。 故选C。
古诗词鉴赏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
作客兰陵迹已陈①,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 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9. 由“田畴薄”“市井贫”等可知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 徒悦过客,不恤百姓;由“荆溪两岸春”可知自然风景优美。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以及对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解答时首先要结合题目、 注释、作者等信息通读全诗,把握诗歌大意;然后仔细阅读题干要求,根据 题干提示筛选出与之有关的句子或短语,最后分点作答。 本题题干要求是从诗中找出与“常州”有关的信息。首先考生要注意“沟塍半废 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一句,沟渠已经半废,土地贫瘠,供应过客食宿、 车马的厨传还在,但是百姓生活却依旧贫困,由“田畴薄”“市井贫”可以概括 出“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另 外从“白屋”一词也可看出“百姓生活贫穷”,白屋古代指平民的住屋,因无色 彩装饰,故名;从“最忆荆溪两岸春”可以看出此地自然风景优美。
2020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讲解课件(43张PPT)

• 立D.的地学理环术境空由间自然”环表境述和不城市准环,境原构文成,是两“者中的形国成沿和革演地变都理遵虽循然一早定的已规成律为,而专且门都学会问经 , 却历一较为直漫未长形的演成变新过的程学。 料”。
•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 A. 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 要的参考书目。
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
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
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成书
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
称和地理知识, 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
致力于此。
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 有量的不同, 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
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Fra bibliotek个分支。就研究的性
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
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 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
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
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 治学的基础, 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
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
•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 A. 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 要的参考书目。
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
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
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成书
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
称和地理知识, 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
致力于此。
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 有量的不同, 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
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Fra bibliotek个分支。就研究的性
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
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 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
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
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 治学的基础, 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
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14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新高考1)8.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 墨,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15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新高考1)8.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 墨,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
一再 相约
一再:对相约再见的强烈愿望,和不舍分开的 心情。
相约:相约是美好愿望;难见是理性预期。感 觉到这一愿望难以实现而引发惆怅之情。
7
全国2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
08.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 析。(6分)
老董抬着头,也静静地看着,说,橡树。 老董说,这么多年了。这是寿数长的树啊。 老董说,我刚刚到南京的时候,老师傅们就带我到这里来。后来, 我每年都来,有时候自己来,有时和人结伴。有一次,我和你爷 爷一起来。 你爷爷那次带了画架,就支在那里。老董抬起胳膊,指了指一个 地方。那里是一人高的芦苇丛,在微风中摇荡。 你爷爷说,这是个好地方,有难得的风景啊。 他说这个话,已经是三十年前了。 老董的目光,渐渐变得肃穆。他抬起头,喃喃说,老馆长,我带 您的后人来了。
大前提(故事),小前提,(场景)——逻辑关联,合理 推断——结论(心情)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9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启发
命题姓语名文,尽量避开相关术语,力求反公 式化答题,消解模式化训练出的伪答题能力,以读 懂文本为出发点,考查独立分析、思考的思维品质。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11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分析pptx课件

•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 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 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叁仕叁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 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叁战叁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 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 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 叔能知人也。
•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 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 篇发言稿。
•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不是我给同学 们讲过的吗?
• 十二:将下列文言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概括管仲、鲍叔这两 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 君不见风尘仆仆周游列国,向各国君主推销仁政治国理念却 四处碰壁的孔子,最终只能把理想寄托在春服既成的暮春时节, 和弟子们“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君不见相信天下“五 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孟夫子,纵有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理想,舍我 其谁的豪气,然没有遇到赏识他的君王,最终还不是回家去修炼 他的“浩然之气”?君不见“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世人皆醉而我 独醒”的屈大夫,遭到君王的猜忌和驱离,只能整日踯躅在汨罗 江边“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最终把理想化着石头 和七尺身躯一起沉入江底?......是的,没有齐桓公这样的领导 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五千年来的管仲们只能“独上 高楼,望尽天涯路”,夕阳西下,把吴戈看了千百遍,“无人会 登临意”,举杯邀月,醉里挑灯,苍颜白发,顾影自怜,只能 “伊人独憔悴”,“怆然而涕下”!
• 反观那些时代的幸运儿,生逢其时,大展宏图就成为了可能。 当意气风发的大将军乐毅登上幽州高台,手捧燕昭王给予的万两 黄金时,齐国的大片河山就已经纳入了乐毅锐利的视野中了;当 被萧何连哄带骗追回来的韩信从汉王刘邦手中接过大将军印的那 一刻,西楚霸王项羽的地盘就不再是一道五百米宽的鸿沟能够阻 拦得了的了;当“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被三顾茅庐的刘备请出 山之时,三足鼎立的天下局势就已经是成竹在胸的事情了。试想 一下,假如乐毅没有遇到燕昭王,他能有后来的横扫齐国领土的 壮举?假如韩信仍然留在项羽手下不跳槽,他能成为统率千军万 马的大将军?假如诸葛亮真的“苟求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 侯”,像伯夷叔齐那样隐居不出,哪还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 载谁堪伯仲间”的不朽美名?面对他们的成名,历代总有人酸溜 溜的说“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而我要说,没有齐桓公们, 竖子肯定不会成为英雄,而管仲们成为英雄的机会也没有可能。
•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 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 篇发言稿。
•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不是我给同学 们讲过的吗?
• 十二:将下列文言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概括管仲、鲍叔这两 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 君不见风尘仆仆周游列国,向各国君主推销仁政治国理念却 四处碰壁的孔子,最终只能把理想寄托在春服既成的暮春时节, 和弟子们“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君不见相信天下“五 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孟夫子,纵有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理想,舍我 其谁的豪气,然没有遇到赏识他的君王,最终还不是回家去修炼 他的“浩然之气”?君不见“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世人皆醉而我 独醒”的屈大夫,遭到君王的猜忌和驱离,只能整日踯躅在汨罗 江边“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最终把理想化着石头 和七尺身躯一起沉入江底?......是的,没有齐桓公这样的领导 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五千年来的管仲们只能“独上 高楼,望尽天涯路”,夕阳西下,把吴戈看了千百遍,“无人会 登临意”,举杯邀月,醉里挑灯,苍颜白发,顾影自怜,只能 “伊人独憔悴”,“怆然而涕下”!
• 反观那些时代的幸运儿,生逢其时,大展宏图就成为了可能。 当意气风发的大将军乐毅登上幽州高台,手捧燕昭王给予的万两 黄金时,齐国的大片河山就已经纳入了乐毅锐利的视野中了;当 被萧何连哄带骗追回来的韩信从汉王刘邦手中接过大将军印的那 一刻,西楚霸王项羽的地盘就不再是一道五百米宽的鸿沟能够阻 拦得了的了;当“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被三顾茅庐的刘备请出 山之时,三足鼎立的天下局势就已经是成竹在胸的事情了。试想 一下,假如乐毅没有遇到燕昭王,他能有后来的横扫齐国领土的 壮举?假如韩信仍然留在项羽手下不跳槽,他能成为统率千军万 马的大将军?假如诸葛亮真的“苟求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 侯”,像伯夷叔齐那样隐居不出,哪还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 载谁堪伯仲间”的不朽美名?面对他们的成名,历代总有人酸溜 溜的说“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而我要说,没有齐桓公们, 竖子肯定不会成为英雄,而管仲们成为英雄的机会也没有可能。
高中语文 2020年高考全国1卷试卷分析——小说阅读《越野滑雪》(课件26张)

2020年高考 全国Ι卷试卷分析
小说阅读部分
邢台市第二中学 李燕
1
小说阅读 “三步解题法”
第一步:认识人物,梳理情节; 第二步:把握主旨,判断正误; 第三步:审读题目,精准作答。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①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
3
③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④“你的姿势真美妙,迈克,”他大声叫道。“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 我也绊了一跤。”【尼克、乔治在峡谷滑雪,并且都经验丰富。】
⑤“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⑥“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⑦“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11)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 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木的马 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片雪地 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 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檐较低的长形的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 色。油漆在剥落。//【来到松林中的客栈,过渡段】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
去还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7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 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 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加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小说阅读部分
邢台市第二中学 李燕
1
小说阅读 “三步解题法”
第一步:认识人物,梳理情节; 第二步:把握主旨,判断正误; 第三步:审读题目,精准作答。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①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
3
③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④“你的姿势真美妙,迈克,”他大声叫道。“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 我也绊了一跤。”【尼克、乔治在峡谷滑雪,并且都经验丰富。】
⑤“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⑥“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⑦“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11)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 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木的马 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片雪地 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 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檐较低的长形的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 色。油漆在剥落。//【来到松林中的客栈,过渡段】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
去还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7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 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 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加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考查内容及要点方面。如:将文言文当作文学作品来考,“16. 下 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浙江卷);高考改 革要求重视传统文化,多套考卷增加了文化常识考查题,而浙江卷则体现 在对《论语》的理解与评价上。
(四)在命题角度、设题形式、考查要求上,努力创新,积极寻求新的突破 如:
2020年III 卷《记忆里 的光》
2020年山东 卷《建水记 》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作者 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情 感把握)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 统摄全文的。(脉络结构)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本文艺术特 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 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选材特点)本文采用空间和时 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线索思路)
选文特点:思想性强,文质兼美;全部为能吏、循吏、清流,不选酷吏;多数为
一人多事,但也有一事多人。
选文变化:2017年以前不选重文,其后,不避熟文、重文。
考查内容
(1)以考查理解能力(文化常识、翻译)、分析概括能力(断句、概括分析内 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为主;对鉴赏能力不作考查(浙江卷例外) (2)注重综合考查,强调运用知识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文言文的静态知 识和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放在学考中考查。(地方卷仍放在高考卷中考查)
8.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9.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8. 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6分) 9. 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6分)
2020年Ι卷 考查:分析人物心理/ 分 析小说情节手法和作用的
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1 确的一项是
3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
一项是
态度的能力。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学以致用)
3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城外20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 深入到菜市场、胡同、小巷感受建 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晖路向 水的细节和传统特色。
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
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 荒到文明的仪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 展现建水人悠闲安乐的生活状态。刻开始。 Nhomakorabea稳
步 推
稳 内容稳定
考察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符
进
难度稳定
利于学生正常发挥
科
阅读
学
理解
信息
语言
科
整理 关 键 表达
学
考
查
应用 能 力 辩证
写作
思维
批判性 思维
(一)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融入新的改革理念,积极探 索新的路径。
改革着力点:体现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 能,突出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重视题目的情境化设 计。
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 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 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 新一个阶段。
……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
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 试题,社会上流传的复习题往往粗制滥造,不得要 领。不分良莠地抓着就做,最容易产生误导。往年 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 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 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 者对话。
——教育部考试中心 刘芃《考试文集》
介绍建水城的历史、概貌及自己的感受。
于坚
看哪,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创造 写建水独特而具有传统特色的文化 出来之际,藏在一座朱红色的、宫殿般的城楼 风貌。
后六面里,,高“二明洪丈武七二尺十。为年门建城四。,砌东以迎晖砖石,,西周清围远,景聚象焦和临饮安食饭特店色,。借此展示建水繁华 南阜安,北永贞。”(《建水县志》)如果在
宣传画赏析。6.(2)分别简要评价图1、图2的创意。(浙江卷) (五)重视与教材的关联,充分发挥“引导教学”的作用
如:7.D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 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全国2卷)
二 2020年山东卷评析
全国语文Ι卷与新高考卷Ι卷1-3题考查对比
一、将原来的论述类文本和非(连2续02文0年本全整国1合卷,) 选用两篇非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
“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连续性文本(将来可能不限于两篇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
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二、原文本包含叙述、说明、C议.文论章多在种论证表结述构方上式,先,引现出在论主题,再提出观点,然后
2020年Ⅱ卷 考查:分析小说中人物心 理情感及变化/筛选并概括 文中信息
2020年Ⅲ卷 考查:梳理概括文章情节, 分析脉络层次/散文的标 题脉络
文言文选文
全国卷选文范围、体裁:不出“二十四史”,全为史传文。(地方卷不局限于
此,2020年天津《陆放翁家训序》[陆游]、江苏《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袁宗道]、 浙江《上曾子固龙图书》[张耒])
一 2020年全国高考概览
立
德
守 正
树 人
创
新
语
修
逻
文
厚植家国情怀 关注使命担当
正 增强文化自信
坚持五育并举
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的有机融入 思考国家未来,关注人类命运 传承文化底色,发扬奋斗精神 取材多元全面,体现全人理念
凸显学科关键能力 尊重语文学科特点 强调思辨能力考察
结构稳定
顺序、赋分无变化
8.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9.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2019年Ι卷 考查:形象、中心 设问:手法、技巧 能级:D(F)
2019年Ⅱ卷 考查:形象、情节 设问:手法、结构 能级:D(F)
2019年Ⅲ卷 考查:景物描写、细节 描写 设问:作用、赏析 能级:D
一号等等。
(三)在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上,体现出多元化理 解。
1.文本分类。如:论述类、非连续性文本的单用和并用(全国3套),社 科类和科技类文本兼顾(江苏),将信息类阅读文本合并(山东、天津、 浙江)
2.考查能力要求方面。如:全国卷和山东卷不再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 句式单独考查,其他试卷都还作为考查的重点,尤其是天津卷,还保留着 各种文言文原始题型。
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要选用以议论为主的文本。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 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三、不再从文章的结构、论点、论据等文章学的角度考查,
主要考查对信息的理解、提供、整合、加工。
四、采用主客观混合的题型考查。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建水记【注】(之四)
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3分)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 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下定义就是用判断的形式把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揭示 出①来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 结两合种的形特式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 其1.演种化概的念过+是程+为种研差究(对突象出,特④征探或寻本这质些属现性象)产+属生概、念形成 及2.其种演差化(背突后出的特原征因或和本规质律属。性)+属概念+叫+种概念
(二)在选材方面,重视文化传承,彰显时代特征,坚持立德树人导向 文化传承:《孝的家庭伦理意义》《艺术品历史物质性》《谈谈〈古文
观止〉》《历史地理学》《谈谈诗歌朗诵》等等。 前沿科技、时尚文化:航天发射、弹幕文化、网络阅读、食物能量、有
氧运动等等。 价值引领、立德树人:精准扶贫、新基建、国家防疫、中国面孔、天问
比较表达效果。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 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山东卷)
跨文本阅读。22. 请参照《线条之美》的审美角度点评下面这首描写劳动 者的小诗。(天津卷)
阅读表格。4.对下面“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简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项是。(江苏卷)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
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 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
步骤:找属概念,找种差,整合表达 四个历规史则地:理1.学种是属以相自称然(和人人是文…地…理生现物象[高的等产动生物、]形)成 (及知其识演分化子的是过…程…为精研英究[对脑象力,劳探动寻者这])些现象产生、形成 及2.其不演能化循背环后;的3.原不因能和否规定律;,不具能有比时喻空。结合的特征的现 代淘地汰理六学种的信分息支:学重科复。信息、比较信息、原因背景信息、 描写信息、影响作用信息、举例信息。
(四)在命题角度、设题形式、考查要求上,努力创新,积极寻求新的突破 如:
2020年III 卷《记忆里 的光》
2020年山东 卷《建水记 》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作者 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情 感把握)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 统摄全文的。(脉络结构)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本文艺术特 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 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选材特点)本文采用空间和时 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线索思路)
选文特点:思想性强,文质兼美;全部为能吏、循吏、清流,不选酷吏;多数为
一人多事,但也有一事多人。
选文变化:2017年以前不选重文,其后,不避熟文、重文。
考查内容
(1)以考查理解能力(文化常识、翻译)、分析概括能力(断句、概括分析内 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为主;对鉴赏能力不作考查(浙江卷例外) (2)注重综合考查,强调运用知识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文言文的静态知 识和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放在学考中考查。(地方卷仍放在高考卷中考查)
8.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9.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8. 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6分) 9. 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6分)
2020年Ι卷 考查:分析人物心理/ 分 析小说情节手法和作用的
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1 确的一项是
3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
一项是
态度的能力。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学以致用)
3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城外20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 深入到菜市场、胡同、小巷感受建 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晖路向 水的细节和传统特色。
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
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 荒到文明的仪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 展现建水人悠闲安乐的生活状态。刻开始。 Nhomakorabea稳
步 推
稳 内容稳定
考察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符
进
难度稳定
利于学生正常发挥
科
阅读
学
理解
信息
语言
科
整理 关 键 表达
学
考
查
应用 能 力 辩证
写作
思维
批判性 思维
(一)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融入新的改革理念,积极探 索新的路径。
改革着力点:体现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 能,突出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重视题目的情境化设 计。
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 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 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 新一个阶段。
……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
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 试题,社会上流传的复习题往往粗制滥造,不得要 领。不分良莠地抓着就做,最容易产生误导。往年 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 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 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 者对话。
——教育部考试中心 刘芃《考试文集》
介绍建水城的历史、概貌及自己的感受。
于坚
看哪,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创造 写建水独特而具有传统特色的文化 出来之际,藏在一座朱红色的、宫殿般的城楼 风貌。
后六面里,,高“二明洪丈武七二尺十。为年门建城四。,砌东以迎晖砖石,,西周清围远,景聚象焦和临饮安食饭特店色,。借此展示建水繁华 南阜安,北永贞。”(《建水县志》)如果在
宣传画赏析。6.(2)分别简要评价图1、图2的创意。(浙江卷) (五)重视与教材的关联,充分发挥“引导教学”的作用
如:7.D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 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全国2卷)
二 2020年山东卷评析
全国语文Ι卷与新高考卷Ι卷1-3题考查对比
一、将原来的论述类文本和非(连2续02文0年本全整国1合卷,) 选用两篇非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
“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连续性文本(将来可能不限于两篇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
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二、原文本包含叙述、说明、C议.文论章多在种论证表结述构方上式,先,引现出在论主题,再提出观点,然后
2020年Ⅱ卷 考查:分析小说中人物心 理情感及变化/筛选并概括 文中信息
2020年Ⅲ卷 考查:梳理概括文章情节, 分析脉络层次/散文的标 题脉络
文言文选文
全国卷选文范围、体裁:不出“二十四史”,全为史传文。(地方卷不局限于
此,2020年天津《陆放翁家训序》[陆游]、江苏《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袁宗道]、 浙江《上曾子固龙图书》[张耒])
一 2020年全国高考概览
立
德
守 正
树 人
创
新
语
修
逻
文
厚植家国情怀 关注使命担当
正 增强文化自信
坚持五育并举
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的有机融入 思考国家未来,关注人类命运 传承文化底色,发扬奋斗精神 取材多元全面,体现全人理念
凸显学科关键能力 尊重语文学科特点 强调思辨能力考察
结构稳定
顺序、赋分无变化
8.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9.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2019年Ι卷 考查:形象、中心 设问:手法、技巧 能级:D(F)
2019年Ⅱ卷 考查:形象、情节 设问:手法、结构 能级:D(F)
2019年Ⅲ卷 考查:景物描写、细节 描写 设问:作用、赏析 能级:D
一号等等。
(三)在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上,体现出多元化理 解。
1.文本分类。如:论述类、非连续性文本的单用和并用(全国3套),社 科类和科技类文本兼顾(江苏),将信息类阅读文本合并(山东、天津、 浙江)
2.考查能力要求方面。如:全国卷和山东卷不再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 句式单独考查,其他试卷都还作为考查的重点,尤其是天津卷,还保留着 各种文言文原始题型。
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要选用以议论为主的文本。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 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三、不再从文章的结构、论点、论据等文章学的角度考查,
主要考查对信息的理解、提供、整合、加工。
四、采用主客观混合的题型考查。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建水记【注】(之四)
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3分)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 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下定义就是用判断的形式把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揭示 出①来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 结两合种的形特式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 其1.演种化概的念过+是程+为种研差究(对突象出,特④征探或寻本这质些属现性象)产+属生概、念形成 及2.其种演差化(背突后出的特原征因或和本规质律属。性)+属概念+叫+种概念
(二)在选材方面,重视文化传承,彰显时代特征,坚持立德树人导向 文化传承:《孝的家庭伦理意义》《艺术品历史物质性》《谈谈〈古文
观止〉》《历史地理学》《谈谈诗歌朗诵》等等。 前沿科技、时尚文化:航天发射、弹幕文化、网络阅读、食物能量、有
氧运动等等。 价值引领、立德树人:精准扶贫、新基建、国家防疫、中国面孔、天问
比较表达效果。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 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山东卷)
跨文本阅读。22. 请参照《线条之美》的审美角度点评下面这首描写劳动 者的小诗。(天津卷)
阅读表格。4.对下面“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简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项是。(江苏卷)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
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 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
步骤:找属概念,找种差,整合表达 四个历规史则地:理1.学种是属以相自称然(和人人是文…地…理生现物象[高的等产动生物、]形)成 (及知其识演分化子的是过…程…为精研英究[对脑象力,劳探动寻者这])些现象产生、形成 及2.其不演能化循背环后;的3.原不因能和否规定律;,不具能有比时喻空。结合的特征的现 代淘地汰理六学种的信分息支:学重科复。信息、比较信息、原因背景信息、 描写信息、影响作用信息、举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