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配制中溶媒的选择及其他注意事项_程晓军

合集下载

注射药物的溶媒配伍及给药注意事项

注射药物的溶媒配伍及给药注意事项

注射药物的溶媒配伍及给药注意事项注射药物的溶媒配伍及给药注意事项注射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

不同的注射剂溶解或稀释时需选择相应的溶媒。

如果护理人员因药物配伍不当和溶媒选择不合理,使药物发生沉淀、混浊、结晶和变色等理化反应, 发生输液反应, 造成不良后果,延误治疗,给患者造成伤害;所以正确的选择药物的溶媒是我们护理人员应该掌握的技能。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注射药物的溶媒配伍及给药注意事项的知识,欢迎阅读。

临床上常用的溶媒临床上常用的溶媒有注射用水、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5%、10%)、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其有各自不同的理化性质。

盐水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糖水则主要补充能量。

常用溶媒的PH值常用药物配制溶媒的'选择1、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选择(1)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好,应减少盐水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2)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但用糖时可加胰岛素兑调(一般是按糖:胰岛素4:1配对)。

(3)如病人肾功能不好,要减少盐水的摄入,减轻钠水储溜.。

(4) 如病人休克,应先给于盐水补充血容量再给于糖补能.。

(5)患者为肺性脑病(2型呼吸衰竭)时候,最好用生理盐水带抗生素,因为使用葡萄糖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潴留,加重肺性脑病。

2、根据病人的化验结果选择(1)如电解质结果.看是否有低钠血症,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

(2)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来决定盐糖的选择。

3、根据药物的pH选择抗菌药物性质多不稳定,都有一定的pH范围要求,如头孢哌酮( pH 值2. 0~ 4. 0) , 当溶媒的 pH 值低于 4. 0时可析出沉淀, 所以低pH 的葡萄糖或葡萄糖氯化钠不可作为头孢哌酮的溶媒;在溶媒的选择上应该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患者自身的情况不同作慎重选择,不能随意凭经验用药4、生理盐水做溶媒多数抗生素可用生理盐水做溶媒, 生理盐水不仅起溶液的等渗作用, 以减少对机体的刺激, 而且对多数抗生素来说, 也是一种剂型的稳定剂。

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溶媒选择及配伍注意事项

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溶媒选择及配伍注意事项

6/118
溶媒用量与静脉滴注速度
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溶媒选择及配伍注意事项
7/118
卫办医政发〔〕107号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 管理通知 :
• 成人革兰阳性需氧菌感染,1日600 mg~1200mg ,分为2~4次肌注或静滴;厌氧菌感染,普通1日 1200 mg~2700mg,分为2~4次静脉滴注。儿童1 月龄以上,重症感染1日量15~25mg/kg,分为6 或8小时一次静滴给药。
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溶媒选择及配伍注意事项
2/118
溶媒选择依据
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溶媒选择及配伍注意事项
3/118
一、依据病人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 定
• (1)假如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效不好,应降低盐水 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 (2)假如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效尚可,能够用盐水,但用 糖时可加胰岛素兑调(普通是按糖:胰岛素4g:1iu配对).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含有葡萄 糖、葡聚糖或酸性碳酸盐溶液中会降低稳 定性,故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不 能与含有上述物质溶液混合。
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溶媒选择及配伍注意事项
28/118
不宜选择葡萄糖为溶媒------3氨苄西林
• 氨苄西林(广谱青霉素): • 氨苄西林在弱酸性葡萄糖液中分解较快,
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溶媒选择及配伍注意事项
20/118
惯用溶媒PH值 中国药典.二部[S].
品名
5%葡萄糖注射液 10%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2 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3 灭菌注射用水 木糖醇 注射液 果糖注射液
PH范围
3.2-5.5 4.5-7.5 3.5-5.5 4.5-7.0 4.5-7.5 6.0-7.5 3.6-6.5 5.0-7.0 4.5-7.0 3.0-5.5

静脉输液的配制与合理使用

静脉输液的配制与合理使用

还原型谷胱甘肽 2h内使用
谷胱甘肽是含有巯基的三肽类化合 物,其水溶液在空气中易氧化成氧 化型谷胱甘肽。
.
19
五、药物放置条件——时间
心血管系统药物 限定时间
前列地尔
2h内使用
内分泌系统药物 限定时间
胰岛素
现配现用
神经系统药物
甲钴胺 硫辛酸
限定时间
现配现用 6h内稳定
原因
(1)剂型为脂肪乳,放置会发 生电位改变、破乳,使药物失 效;(2)易发生光敏反应,使 药物失效;
二钠
应缓慢。
.
13
四、输液顺序
先晶后胶 先盐后糖 宁酸勿碱
.
14
四、输液顺序
常用溶液
先晶后胶
• 晶体溶液
葡萄糖溶液 等渗电解质溶液(0.9%氯化钠注射液) 碱性溶液(碳酸氢钠注射液) 高渗溶液(10%葡萄糖)
• 胶体溶液
低分子右旋糖酐 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 血液制品 白蛋白
.
15
四、输液顺序
➢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 本品与下列药物有配伍禁忌:硫酸阿米卡星、庆大 霉素、卡那霉素、乳糖酸红霉素、氨茶碱、葡萄糖 酸钙、利多卡因、盐酸氨溴索等
建议:1.尽量避免与这些药联用;2.间隔溶媒
.
16
四、输液顺序
➢ 盐酸左氧氟沙星
1、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混合静滴,或者同一根输液 管内静滴
2、不能与多价金属离子如镁、钙等溶液在同一输液 管中使用
7、抗肿瘤药物:顺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甲氨蝶呤、 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长春新碱、高三尖杉酯 碱、紫杉醇、多西他赛、昂丹司琼、亚叶酸钙。
8、心血管药物:硝酸甘油注射液、注射用硝普钠、尼莫 地平注射液。

静脉药物配置注意事项

静脉药物配置注意事项

立即使用。应防止漏出血 管。
硫酸卡那霉素
以注射用水溶解供肌注。可以生 理 盐 水 或 5% 葡 萄 糖 稀 释 成 2.5~5mg/ml , 100ml 30~60min 静 滴。 以注射用水溶解后,5%葡萄糖液 稀释,一般浓度为 0.1mg/ml 供静 滴(不能以生理盐水稀释,因易 产生沉淀)
新鲜配制后静滴,溶液变 黄后不可注射。
3.青霉素类在近中性
4.合成类抗生素如甲硝唑等 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定性, (PH=6~7)溶液中较 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 5%的葡萄糖溶液比生理盐 液均使之分解加速,应 水形状更稳定。 用时最好用注射用水或 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溶解 青霉素类。溶于葡萄糖 5.喹诺酮类,如氟罗沙星, 液(PH=3.5~5.5)中 特别是培氟沙星,应该用 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 糖水配。培氟沙星不能见 青霉素类在碱性溶液中 分解极快。因此,严禁 氯离子,否则会形成沉淀。 将碱性药液(碳酸氢钠、 氨茶碱等)与其配伍。
分析:

呋塞米:钠盐,PH 8.5~10.0 多巴胺:盐酸盐,PH 3.0~4.5
建议:分开单独给药。
案例:

处方: 5%葡萄糖注射液 ATP Co-A 维生素C 维生素B6 10%氯化钾注射液
500ml 40mg 100U 2.0g 50mg 10ml
iv gtt qd
案例:

处方: 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l 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3.0g iv gtt 地塞米松注射液 5mg bid
常用注射剂溶媒选用表

常用注射剂溶媒.xls
规范应用专用溶媒

处方: 注射用硫普罗宁 200mg 5%葡萄糖注射液 500ml sig gtt qd
输液包装器材的分类 Nhomakorabea玻璃瓶塑料容器

注射剂临床应用溶媒选择及配伍注意事项

注射剂临床应用溶媒选择及配伍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案例分 析总结:溶媒和 配伍的选择对注 射剂的临床应用 效果至关重要, 医生在开具处方 时需充分考虑药 物相互作用和患 者病情,确保用 药安全有效。
案例二:配伍禁忌导致药物失效
案例描述:某患者因病情需要同时使用两种注射剂,但因为配伍禁忌 导致药物失效,延误治疗时机
配伍禁忌原因分析:两种注射剂存在化学成分相互拮抗,或者存在 物理性质不兼容的情况,导致药物无法混合使用
降低医疗风险:正确的溶媒选择和配伍可 以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风险。
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溶媒选择和配伍注 意事项的正确掌握,有利于医生制定更合 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保障患者权益:溶媒选择和配伍注意事项 的正确掌握,可以减少患者的用药风险, 保障患者的权益。
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添加标题
案例介绍:某患 者因病情需要接 受注射治疗,由 于溶媒选择不当, 导致药物发生相 互作用,产生不 良反应
溶媒选择对注射 剂的影响:不同 溶媒对药物的溶 解度和药效有不 同影响,选择不 当可能引起药物 变性、药效降低 或不良反应
配伍注意事项对 注射剂的影响: 不同药物之间可 能发生相互作用, 配伍不当可能引 起药效降低或不 良反应
参考文献二:关于注射剂配伍注意事项的综述论文。
注射剂配伍禁忌 的分类及产生原

配伍禁忌的预防 措施及处理方法
综述论文对注射 剂临床应用溶媒 选择及配伍注意 事项的研究进展 进行了总结和分

结论:加强注射 剂临床应用溶媒 选择及配伍注意 事项的研究和探 讨,为临床安全 合理用药提供理 论支持和实践指
注射剂配伍注意事项:在配制注射剂时,应注意药物的浓度、酸碱度、温度等因素,避免产生配 伍禁忌。同时,应遵循药物配伍原则,合理使用药物,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溶媒选择与其他注意事项共109页文档

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溶媒选择与其他注意事项共109页文档
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溶媒选择与其他注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意事项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常用静脉药物溶媒的选择

常用静脉药物溶媒的选择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遇钙离子而产生头孢烯4-羧酸钙析
出白色沉淀。
头孢他啶、硫酸头孢匹罗、头孢孟多:上述药物制剂中含
有助溶剂碳酸钠,遇钙离子而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
不用复方氯化钠做溶媒的药物
地塞米松磷酸钠、三磷酸腺苷二钠、三磷酸胞苷二钠、磷
酸川芎嗪、磷酸肌酸钠、克林霉素磷酸酯、、果糖二磷酸 钠等药物中含有磷酸根离子,遇钙离子而产生磷酸钙白色 沉淀。
稳定,易分解降低药效,因此,不能以GS做溶媒。
不宜用葡萄糖做溶媒的药物
乳糖酸红霉素: pH=6.5~7.5,在酸性GS液中易发生分
解降低药效,易选用NS做溶媒,必须选GS稀释时,每 100ml溶液中必须先加入4%碳酸氢钠1ml,调节PH5.5以 上。乳糖酸红霉素在NS溶解很慢,应加注射用水溶解后, 再加入稀释液中。
与红霉素可使红霉素降解失效。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亦不
宜与之配伍应用。
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多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多含大分子有机物,与
生理盐水混配后常可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 含离子成份较多的林格注射液等也可因与它药混配而产生 较多的不溶性微粒,从而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因此,中成药注射剂除说明书有规定可使用0.9%的氯化钠
2、根据病人的化验结果: 如电解质结果,看是否有低钠血症, 有则给予NS 。
其次: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药物的稳定性方面考虑。
溶媒影响输液稳定性的因素
1、PH值对输液稳定性的影响 PH变化影响药物的溶解度 PH变化导致药物降解 PH变化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 2、药物及其附加剂与溶媒中的离子发生化学反应 钙离子、碳酸盐、磷酸盐 3、盐析:同离子效应
木糖醇的pH范围为4.5-7.0,物理化学性质较稳定稳定,

如何选择合理、适当的溶媒

如何选择合理、适当的溶媒

如何选择合理、适当的溶媒?我院静点药物使用溶媒主要为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

那么,二者有何不同,如何选择合理的溶媒?下面就溶媒的种类及选择进行简单介绍。

人体内各种细胞和体液均有其自身渗透压。

如向血管内输入液体,渗透压低时可使红细胞膨胀而溶血;渗透压高时,由于红细胞水分外流而导致变形。

因此,溶液必须与人体环境等渗。

血浆渗透压是由电解质和小分子物质所决定,输液所用的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溶液,它们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因此,对细胞和体内溶液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人体内液体总量为体重的60%,细胞内液为40%,细胞外液为20%。

细胞外液中存在于血管内(血浆中)大约为25%,血管外(间质)大约为75%。

经静脉输入的生理盐水都分布在细胞外,由于生理盐水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相等,因此,不能发生细胞内外液体移动。

当输入1000毫升生理盐水,大约有250毫升存在于血浆中,其余750毫升存在于细胞间质中。

生理盐水是0.95%氯化钠制成,主要用于细胞外液减少,也就是发生等张性脱水时予以补充。

因此,呕吐、出血、腹泻或烧伤时引起血压下降、少尿、体位性低血压等循环血量减少时使用。

一般从100-200毫升/时开始,处于休克状态,必要时可输入1000毫升/时。

另外,为了预防慢性肾衰患者使用造影剂时导致肾功能恶化,适当使用生理盐水有一定作用。

但生理盐水每500毫升中含4.5克氯化钠,对此必须注意。

特别是心功能和肾功能障碍时以及老年人快速补液容易发生心衰、肺水肿,必须随时由医生认真检查。

大量输入生理盐水有可能引起高钠血症或高氯性代谢酸中毒。

应当应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进行点滴时,要注意药品说明书是否适于使用盐水溶解。

一般,除休克外,输液速度应保持100-200毫升/时,上限为300毫升/时。

5%葡萄糖溶液与生理盐水一样,是基本输液制剂。

每100毫升中含葡萄糖5克,其浓度与血浆渗透压相等。

虽然与生理盐水渗透压相同,但在体内分布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医学论坛 2009 年增刊
59
医技与临床
用水 10 ml 溶解后,再转移到 5%葡萄糖注射液或 0.9%氯化钠 注射液中。因葡萄糖注射液偏酸性,还必须每 100 ml 溶液中加 入 4%碳酸氢钠 1 ml,以调节 pH 值在 5.5 以上[2]。
2.1.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硫酸庆大霉素 (pH 3.5 ̄6.0), 其作用受 pH 值影响较大,其在 pH 8.5 时抗菌效力比 pH 5.0 时 约强 100 倍。因此,0.9%氯化钠注射液可作为庆大霉素静脉给 药的溶媒;也可在 5%或 10%葡萄糖注射液内加入 0.6 ̄2 ml 5% 碳酸氢钠以提高溶液 pH 值,增强疗效,但庆大霉素的毒性也随 之增加,此时应相应减少庆大霉素的用量。
如:青霉素水溶液稳定的 pH 值为 6.0 ̄6.5,而葡萄糖注射 液的 pH 值为 3.2 ̄5.5,葡萄糖对青霉素的水解有催化作用,且 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青霉素分解加速,故青霉素钠静滴时宜 选用灭菌注射用水或 0.9%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
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钠、氨苄西林 / 舒巴坦钠在弱酸性 含葡萄糖的注射液中分解较快,还可产生聚合物,增加过敏反 应,宜选用近中性液体作溶媒。
疗效,严重的可能导致药害性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就静脉输
液配制中溶媒的选择及应注意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旨在为临
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常用溶媒的理化性质及 pH 值
临床常用的注射用溶媒主要有 5%和 10%葡萄糖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灭菌注射用水、林格液等。从化学性质讲,
氯化钠是一种无机盐,是一种极性较强的电解质;葡萄糖是一
5 与含钙溶媒的配伍 有些药物不可与含钙溶液配伍。如:头孢曲松和头孢哌酮, 两药的母核头孢烯 4- 位上有羧酸钠,遇钙产生头孢烯 4- 羧酸 钙而析出沉淀[4],不能与复方氯化钠、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等含钙 溶液配伍。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中含有碳酸钠,与含有钙或镁 的溶液配伍会产生沉淀,亦不能与复方氯化钠、乳酸钠林格注 射液配伍。 6 结束语 溶媒的选择是静脉输液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但在临床治疗 当中,医务人员往往比较重视药物品种的选择,而对药物及各
种有机物质,非电解质。在静脉输液配制中选择适宜的溶媒,应
从溶液的 pH 值变化、是否存在离子作用和盐析作用等方面考 虑。常用溶媒的 pH 值见表 1[1]。
表 1 常用溶媒的 pH 值
品名
pH 值范围
备注
葡萄糖注射液
3.2 ̄5.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3.5 ̄5.5
0.9%氯化钠注射液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
60
基层医学论坛 2009 年增刊
医技与临床
度应控制在 0.5 g/100ml。 4 附带有专用溶媒的药物 产品包装中附带有专用溶媒的药物,一定要使用专用溶
媒。如:注射用夫西地酸钠质量标准 pH 值为 7.3 ̄8.3,其附带 10 ml 的缓冲液为磷酸氢盐缓冲液,缓冲 pH 7.7 ̄7.8(在 500 ml 中)。按说明书要求规范操作,即先用缓冲液 10 ml 充分溶解, 再转移到 NS 或 5% GS 中。因为 NS 和 5% GS pH 值均 <7,如果 将药物直接溶于液体中,会出现沉淀。而 5% GS pH 值比 NS pH 值更低,在临床治疗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宜选用 NS。
生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延缓治疗,增加患者的痛苦和 负担。
2.1.1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为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分子中存在不稳定的 β 内酰胺环,在干 燥状态下稳定,在水溶液中不稳定,除发生降解反应外,还发生 聚合反应,生成致敏性的聚合物,溶液的 pH 值对聚合反应的影 响很大。临床在选用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溶媒时,应根据药物 的理化性质,尽量选择与药物自身 pH 值相接近的溶媒,以减少 药物的降解和聚合,而且应现配现用,溶解后尽快使用。
注。配制好的液体外观未见异常,但在给患者滴注时出现了静 脉输液通路阻塞,幸亏发现得早,未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出现 此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清开灵在酸性液体中产生了肉眼看不到 的不溶性微粒。
参麦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的 pH 值为 4 ̄6.5, 与 0.9%的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可能会产生大量的不溶性微 粒,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机会,一般应用 5%或 10%的葡萄糖注 射液稀释后静滴。
阿米卡星(pH 6.0 ̄7.5),极易溶于水,其注射液在室温下较 稳定,药液变成微黄色不影响疗效。但其稀释液应该在 24 h 内 用完,其最适宜的稀释液是 5%葡萄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 液、0.9%氯化钠注射液。
2.1.4 氯霉素类 氯霉素 pH 值为 6.5 ̄8.5,微溶于水,易 溶于碱性溶剂中,与酸性药液混合易产生浑浊或沉淀,故适宜 在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
万古霉素:先以 10 ml 注射用水溶解,再以 0.9%氯化钠注 射液或 5%葡萄糖液 100 ̄200 ml 稀释,缓慢静滴。
磷霉素的钠盐水溶液 pH 值为 4 ̄11 时短期稳定,可稀释 于 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异烟肼的 5%水溶液 pH 值为 6 ̄8,可稀释于 5% ̄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 滴。
2.2 中药注射液溶媒的选择 近年来,中药注射液的临 床应用日益广泛。由于中药注射液中成分较复杂,在与大输液 配伍后,可能出现 pH 值、澄明度的变化或不溶性微粒超标等问 题,中药注射液溶媒的选择也是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
如:清开灵注射液的 pH 质控要求是 6.8 ̄7.5,其在 5%葡萄 糖注射液和 0.9%氯化钠注射液中微粒数差异显著,在后者中 比在前者中微粒数明显减少。我院曾有一案例,清开灵注射液 20 ml+ 维生素 C 注射液 0.1 g+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静脉滴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溶媒选择 合理用药 总结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静脉输液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已占据
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临床救治患者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在
临床应用中,大多数药物都需要先用溶媒将其溶解稀释后加入
输液中,才能经静脉滴注输入患者体内。如果溶媒选择不当,则
会使药物与溶媒混合后发生变化,出现变色、浑浊等现象,影响
灯盏细辛注射液在酸性条件下,其酚酸类成分可能游离析 出,故必须用 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稀释,而不能用偏酸 性的葡萄糖注射液。
2.3 其他药物溶媒的选择 α 硫辛酸必须用 0.9%氯化 钠注射液稀释,不能与葡萄糖溶液、林格溶液及所有可能与硫 基或二硫键起反应的溶液配伍使用。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基,与 强电解质溶液如氯化钠会产生盐析作用,破坏乳剂使脂肪凝聚 进入血液,导致血管栓塞。配制静脉输液时,只能用不含电解质 的葡萄糖溶液稀释(如 5%和 10%葡萄糖注射液),严禁用电解 质溶液(0.9%氯化钠注射液、林格液等)稀释。
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钠:20℃时以 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 溶媒含量下降不超过 3%,在 6 h 内含量不随放置时间长短而 明显变化。而在其他溶媒中随放置时间的延长,含量下降 5% ̄ 17%,在 10%葡萄糖注射液中尤为显著。
头孢哌酮钠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当溶媒的 pH 值低于 4.5 时,头孢哌酮酸可能会沉淀析出。
2.1.5 磺胺类 磺胺嘧啶钠注射液 pH 值 9.5 ̄11.0,与 pH 4.0 以下的葡萄糖液及其他酸性溶液混合后易析出磺胺嘧啶结 晶,进入血液可造成栓塞,因此宜选用 pH 4.0 以上的葡萄糖注 射液为溶媒。
2.1.6 喹诺酮类 甲磺酸培氟沙星 pH 3.5 ̄4.5,0.9%氯化 钠注射液 pH 4.5 ̄7.0,两者配伍时 pH 值发生变化,甲磺酸培氟 沙星会形成游离培氟沙星,在水中溶解度变小,产生结晶。因此 宜选择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
此外,在输液配制时,一些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若直接用相 应溶媒溶解和稀释易发生输液变浑浊的现象。因此可先用 pH 值相近的灭菌注射用水或 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再以适量 溶媒稀释,如阿洛西林钠、邻氯青霉素、阿莫西林 / 舒巴坦钠、 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美洛西林钠 / 舒巴坦、头孢孟多酯钠、头 孢噻吩、头孢西丁钠、头孢呋辛钠、头孢地嗪钠、头孢他啶、头孢 曲松钠、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及与舒巴坦的复合制剂。
对某些心、肾功能不全患者,为避免诱发心力衰竭或高钠 血症,可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但需现配现用,在 1 h 内滴 完。
2.1.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乳糖酸红霉素是弱酸弱碱盐, 在氯化钠溶液或其他无机盐溶液中,由于盐析作用可析出红霉 素结晶,产生沉淀而不能与之直接配伍使用。红霉素亦不宜与 葡萄糖注射液直接配伍使用,因为红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抗菌活 性较强,当 pH 值从 5.5 上升到 8.5 时,抗菌活性逐渐增加,每增 加一个 pH 单位,抗菌作用增加 1 倍,反之,当 pH 值 <4 时其活 力完全消失。因此在配制乳糖酸红霉素滴注液时,先要用注射
氟罗沙星与氯化钠或含氯离子的溶液属配伍禁忌。氟罗沙 星注射液是利用氟罗沙星结构中既有酸性基团,又有碱性基 团,能与氨基酸生成可溶性盐而制成的,在电解质溶液中因同 离子效应而使溶解度减小,致使形成的微粒在短时间内凝聚而 生成沉淀。故不能选用含氯离子的溶液作溶媒。
2.1.7 其他抗菌药物 两性霉素 B:先以注射用水溶解 后,再用 5%葡萄糖液稀释,溶液 pH 3 ̄11 时,可稳定 24 h。不能 以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因盐析作用易产生沉淀。
3 静脉输液配制中溶媒用量的控制 溶媒的用量选择也颇有讲究,每种注射剂不仅要有适宜的 溶媒品种,还须适宜的用量配制适宜浓度的药液。 3.1 溶媒用量过多 如:头孢曲松钠 1 g+0.9%氯化钠注 射液 500 ml,静脉滴注。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属时间依赖型抗菌 药物,只有在细胞分裂后期细胞壁形成的短时间内有效。其杀 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如果血药浓度一直在较低 水平维持,杀菌作用不强,又使细菌不可能处在繁殖期,从而不 能发挥药物的作用。此外,当溶媒用量过多、滴注时间拉长后, 易发生水解反应和分子重排,导致 β 内酰胺环开环而失去抗 菌活性,亦会增加降解产物及致敏几率。一般静脉滴注浓度为 1% ̄2%;滴注时间以控制在 0.5 h ̄1 h 为宜。 又如我院一案例,注射用奥美拉唑钠 42.6 mg+5%葡萄糖 500 ml,静脉点滴。在滴注过程中液体发生变色、沉淀。奥美拉唑 具有亚磺酰基苯丙咪唑的化学结构,其稳定性易受 pH 值的影 响,在酸性条件时,奥美拉唑的化学结构可发生破坏性变化,出 现变色和聚合沉淀现象。葡糖糖注射液的酸性较强,如以 500 ml 来稀释药液,药物的稀释液仍有较强的酸性,而且静脉 滴注时间延长,其中的药物很容易发生结构变化,产生变色和 逐渐聚合为沉淀。在配制其静脉滴注液时,应用 10 ml 专用溶剂 将药物完全溶解后,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或 5%葡萄糖注射 液,溶媒用量为 100 ml[3],最好选用 pH 值较高的 0.9%氯化钠注 射液。 3.2 溶媒用量过少 药物溶媒用量少,液体中药物浓度 高,药物不良反应更易发生。如:氨基糖苷类药硫酸阿米卡星 0.6 g+0.9%氯化钠 100 ml 静脉滴注。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快 时,会发生对神经肌肉接头的毒性而出现呼吸抑制,故药物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