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的配制
静脉输液时不能在一组用的临床处方

静脉输液时不能在一组用的临床处方一、处方:生理盐水 100ml + 奥美拉唑 40mg + 维生素B6 0.3g结果:输液逐渐变成黄色,最后变成黑色。
分析:奥美拉唑是一种碱性药物,能升高生理盐水的PH值;维生素B6又名盐酸吡多辛,含酚羟基,注射液PH值为3~4。
混合液变色可能是维生素B6的酚羟基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的缘故,所以不应在同一瓶输液中配伍。
特别提醒:奥美拉唑注射液不应与其他药物混合或在同一输液装置中合用。
二、处方:5%葡萄糖250ml +10%葡萄糖酸钙 + 地塞米松磷酸钠5mg 结果:生成不溶性钙盐沉淀。
分析:葡萄糖酸钙禁止枸橼酸盐、可溶性碳酸盐、磷酸盐及硫酸盐配伍,否则生成不溶性的钙盐沉淀,危及生命。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辅料为:丙二醇、亚硫酸氢钠、无水亚硫酸钠、依地酸二钠。
10%葡萄糖酸钙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三、处方:20%甘露醇250 ml+地塞米松磷酸钠10mg结果:可能出现甘露醇析出结晶现象。
分析:甘露醇为一组织脱水药,地塞米松有抗炎作用,两者配伍有利于消除水肿。
因20%甘露醇为过饱和溶液,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时,可能会因新的溶质和溶媒加入而改变甘露醇的溶解度而析出甘露醇结晶。
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
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
四、处方:25%葡萄糖40ml+西地兰0.4mg+呋塞米20mg,静脉注射结果:生成呋喃苯胺酸沉淀。
分析:呋塞米为一弱酸强碱盐,PH为8.5-10,禁止与酸性液伍用,在酸性环境下(25%葡萄糖PH3.5-5)生成呋喃苯胺酸沉淀,危及生命。
可25%葡萄糖+西地兰、NS+呋塞米,分开静脉注射。
呋塞米注射液:为加碱制成的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故静脉注射时呋塞米含有磺胺基团,对磺胺药和噻嗪类利尿药物过敏者,对呋塞米可能亦过敏。
五、处方:葡萄糖250ml+维生素K1注射液40mg+维生素C 3.0g结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维生素K1疗效降低。
静脉输液的配制

生理盐水与葡萄糖作为溶媒的运用区别一、用糖水还是用盐水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1、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1)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好,应减少盐水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2)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用糖水时可加胰岛素兑调。
(3)如病人肾功能不好,要减少钠水的摄入,减轻钠水储溜。
2、根据病人的化验结果:(1)如电解质结果。
如有低钠血症,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水。
(2)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来决定盐糖的选择。
3、配液:有的药物溶于糖或盐其效能会好点,这要根据药物说明书选择糖盐。
4、如病人休克,应先给于盐水补充血容量,再给于糖水补充能量。
5、盐水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糖水主要作为能量,选用时要首先想到这点。
总之,选择时要慎重,尤其是呼吸科,老年病人多,不同程度地存在心功能不好或糖尿病,在选盐时要谨慎,选糖时考虑是否加用胰岛素。
二:溶媒的选择主要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
1、溶媒的选择主要要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
在制剂时,葡萄糖在生产过程中需加入盐酸,成品溶液pH值多为3.5~5.5左右,而生理盐水稍高,pH值一般为6.5~7.5。
β—内酰胺类在近中性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失去抗菌活性,应用时最好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青霉素类。
溶于葡萄糖液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
青霉素类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极快。
因此,严禁将碱性药液(碳酸氢钠、氨茶碱等)与其配伍。
合成类抗生素如甲硝唑、奎诺酮类等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定性,在5%的葡萄糖溶液中比生理盐水形态更稳定,特别是培氟沙星,应该用糖水配,培氟沙星不能见氯离子,否则会形成沉淀。
2、溶媒使用的量一般以说明书规定的最低量控制。
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如青霉素,我在儿科临床中就有看到溶于500ml糖溶液的,输了2个多小时,前面的药物都代谢了,还没输完,根本达不到有效药物浓度。
现在大多是使用100ml辅液+抗生素,为什么不用250ml?其实这是个习惯问题了,没有绝对要求的。
ICU常用静脉输液泵配制

常用输液泵配制浓度及方法吗啡针 10mg/1ml/支浓度1:1%NS 45ml+吗啡针50mg 速度1-4ml/H.力月西针 5mg/1ml/支浓度1:1(咪达唑仑) %生理盐水 40ml+力月西针50mg 速度1-4ml/H.力月西+吗啡 NS35ml+吗啡50mg+力月西50mg力月西+芬太尼 NS30ml+力月西50mg+芬太尼芬太尼针 2ml/支浓度1:1%生理盐水45ml+芬太尼针速度1-4ml/H.硝酸甘油针 5mg/1ml/支%生理盐水44ml+硝酸甘油30mg起始速度h,一次h;当增加到2ml/h无效时,可以一次增加1ml/h,直到增加-10ml/H.硝酸甘油-开始剂量为5 μg/min,最好用输液泵恒速输入。
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心力衰竭,可每3~5分钟增加5 μg/min,如在20 μg/min时无效可以10 μg/min递增,以后可20 μg/min。
多巴胺针 20mg/2ml/支默认体重(G)为50kg ,%NS 20ml+多巴胺针300mg此种配法相当于:1ml/h=2ug/%NS35ml+多巴胺150mg 相当于1ml/h=1ug/%NS250ml+多巴胺125mg ivdrip(相当于1ml/min=1ug/)默认体重(G)60kg%NS32ml+多巴胺180mg 相当于1ml/min=1ug/%NS250ml+多巴胺150mg ivdrip(相当于1ml/min=1ug/)小剂量:~2 ug/(kg. min),主要增强心肌收缩力并扩张内脏血管及肾血管;中剂量2~10ug/(kg. min),仍能强心,并适度升压,内脏血管仍然扩张;大剂量:﹥10 ug/(kg. min),主要是收缩血管(包括内脏血管),起升压作用。
硝普钠针 50mg/粉针/支(避光)%生理盐水50ml+硝普钠50mg速度-6ml/H.生长抑素 3mg/粉针/支首次直接静推4ml=250ug.%生理盐水48ml+3mg 4ml/h泵入单硝酸异山梨酯 1.欣康5ml:20mg+欣康40mg 1:1 泵入 1—6ml/h2.平福25mg/支粉剂+平福50mg 1:1 泵入 1—6ml/h可达龙泵(只能用糖水配;3ml:150mg)5% 36ml+可达龙针450mg 1:10泵入胰岛素泵%+RI 40u 1:1 泵入去甲肾上腺素泵(只能深静脉;1ml:2mg)5%+去甲肾上腺素30mg 起始H可异丙肾上腺素2ml:1mg 5%+异丙肾3mg 1ml/H=1ug/min有效至1-4ml/H垂体后叶素泵 2ml:6U5%+垂体18u 1:1泵入起始H→1u/H→H。
静脉药物配置操作规范

静脉药物配置操作规范静脉药物配置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其需要使用注射器和针头等器械进行操作,而对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和注意事项不够重视,会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和治疗失败的可能性。
因此,本文旨在详细介绍静脉药物配置操作规范,以便医务人员能够更加科学、规范地进行操作,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一、操作前准备1.1 环境准备静脉药物配置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是举足轻重的一步。
应定期进行空气净化,灯光照度要符合要求,确保无尘无菌。
1.2 器具准备准备所需器具前,要先进行手部清洁无菌处理。
所需的器具有:①输液瓶或安瓿瓶;②注射器、针头、镊子、药瓶开启器等器械;③皮肤消毒剂。
1.3 药品准备应将药品从药柜中第一时间取出,并进行患者身份验证,保证配置的药品与病人身份对应。
准备必要的药品,并检查清楚是否过期、破损或出现异常。
二、操作步骤2.1 打开药品包装打开药品包装时,需要注意手的清洁和避免使用有菌的手套或器具,以免污染药品。
根据药瓶包装说明,正确打开,保证药品在无菌环境下。
2.2 药品输液瓶连接打开输液瓶后,应根据其性质选择相应的针头并插入瓶口中心,同时按压空气引出合适体积的药液。
药品应该在刻度线内,并须用纱布或棉球瓶口拭干。
2.3 添加药品与调节药液根据所需的静脉药品配置方案,完成药液的配置。
若所配置的静脉药物中有多种成分,需根据各成分的性质和比例进行添加,并须用特定工具调节药液酸碱度及渗透压,使药液浓度符合要求。
2.4 静脉注射药品将注射器连接到输液管,应按照配药比例开放药品,设定剂量,采用低速注射的方式进行,监测药物的流速和患者的症状以避免不必要的疼痛、不适甚至过敏反应。
注射完毕后,盈余药品需逐层返回药瓶,保证药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5 更换输液瓶静脉输液瓶应符合应用要求,避免吸有空气的药液或药液中含有异物,指数标注的药液输给患者的时间。
进行下一个静脉药物时,应先将输液管上的空气清除,并对输液瓶进行更换。
护士常用药物配比计算公式

护士常用药物配比计算公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常常需要进行药物配比计算,以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药物剂量。
正确的药物配比计算不仅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还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护士常用的药物配比计算公式,并对其应用进行详细说明。
1. 药物溶液的配制。
在临床护理中,护士通常需要根据医嘱来配制药物溶液。
药物溶液的配制需要根据药物的浓度和剂量来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溶液配制计算公式:(1)溶液的浓度(C)= 药物的质量(m)/ 溶液的体积(V)。
(2)溶液的体积(V)= 药物的质量(m)/ 溶液的浓度(C)。
例如,如果医嘱要求配制一种含有500mg氨溴特罗的溶液,而氨溴特罗的浓度为50mg/ml,那么根据公式(2),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溶液体积为10ml。
2. 药物输液速度的计算。
在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护士需要根据医嘱来计算药物的输液速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输液速度计算公式:(1)输液速度(滴/分)= 药物的剂量(mg)×滴定因子 / 输液液滴数(滴/ml)×时间(min)。
(2)滴定因子 = 药物的浓度(mg/ml)/ 输液液滴数(滴/ml)。
例如,如果医嘱要求将含有100mg氨溴特罗的液体以每分钟60滴的速度输给患者,而氨溴特罗的浓度为50mg/ml,那么根据公式(2),可以计算出滴定因子为2,然后根据公式(1),可以计算出输液速度为30滴/分。
3. 药物剂量的计算。
在给患者进行药物注射或口服时,护士需要根据医嘱来计算药物的剂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剂量计算公式:(1)药物的剂量(mg)= 药物的浓度(mg/ml)×药物的体积(ml)。
(2)药物的体积(ml)= 药物的剂量(mg)/ 药物的浓度(mg/ml)。
例如,如果医嘱要求给患者注射100mg氨溴特罗,而氨溴特罗的浓度为50mg/ml,那么根据公式(2),可以计算出所需的药物体积为2ml。
4. 药物的稀释计算。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如果只抽吸部分药液,则必须有标识注明
第8页,共31页。
静脉药物无菌配置及核对
溶解瓶中药物时,用注射器抽吸适量相溶的 溶解注射液,针尖斜面朝上,挤压瓶口的胶 塞,再将针筒竖直,穿刺胶塞,注入溶解液, 振荡直至溶解完全。
结合物,故禁与其它药物配伍
第20页,共31页。
药物配伍禁忌
皮试液的原则:青霉素、链霉素、精破 抗、鲑鱼降钙素等皮试液不宜用注射用水 配制,因其出现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生理盐 水为溶媒的皮试液。
第21页,共31页。
避免配伍禁忌发生的方法
避免药理性配伍禁忌(药理作用互相对抗的药物 不宜配伍):中枢兴奋剂与中枢抑制剂、升压药 与降压药、泻药与止泻药、止血剂与抗凝血剂、 扩瞳剂与缩瞳剂等;
现在我国临床用药过滥,现有的治疗室无菌条 件有限,加药过程中会有尘埃、药物粉末等微 粒散落,护理人员正规加药也有一定困难;这 些都会成为输液的污染源,容易引起病人肉芽 肿、静脉炎、血栓、热源反应等。尽快建立静 脉药物配置中心,确保病人静脉用药安全。
第3页,共31页。
配药过程的控制
配药过程的质量管理
抽吸药液,将药液通过加药口注入输液袋中,摇 匀。
核对
第9页,共31页。
静脉药物无菌配置及核对
1、仔细核对加药盒内的安瓿或药瓶与标签上标识的姓名、
药品名、规格、剂量和数量是否一致; 2、核对时需认真检查输液的外观,用力挤压输液,
观察有无渗漏,尤其是加药口的位置;
3、看袋内有无沉淀、变色、异物等; 4、核对时发现错误应及时通知配置人员,纠正错误, 必要时重新配制; 5、如果一切无误,按规定处理空的安瓿和注射器等
静脉输液配置的名词解释

静脉输液配置的名词解释静脉输液是一种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或输液溶液来治疗疾病或滋养患者的方法。
在进行静脉输液时,药剂师需要进行药物的配置,确保正确的药物被输送到患者的体内。
本文将对静脉输液配方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1. 溶媒:溶媒是指将药物溶解的液体。
在静脉输液中,常用的溶媒有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等。
不同的药物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溶媒,药剂师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溶媒。
2. 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是用于将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的工具。
它由注射器筒、活塞、注射针组成。
药剂师在配制静脉输液时,将药物注入一次性注射器中,并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剂量。
3. 滴速:滴速指的是静脉输液的速度,通常用每分钟滴数来表示。
滴速的控制非常重要,药剂师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情况,调整滴速,以确保药物的适当输送。
4. 输液泵:输液泵是一种用于控制输液滴速的设备。
它可以根据药物的需要和患者的情况,精确地控制滴速,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5. 针头:针头是将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的部分。
药剂师在配置静脉输液时,选择合适的针头,确保药物可以顺利地进入患者的静脉。
6. 静脉输液的分类:静脉输液可以根据药物的输液时间,分为持续静脉输液和间断静脉输液。
持续静脉输液是指药物持续地输送到患者体内,通常用于需要长期治疗或滋养的患者。
间断静脉输液是指药物定期输送到患者体内,常用于需要周期性治疗的患者。
7. 输液速度的调整:在静脉输液中,输液速度是可以调整的,药剂师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药物的需要,调整输液速度。
输液速度过快可能引起药物浓度过高,造成不良反应,而输液速度过慢则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8. 输液反应:有些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液时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
药剂师在配置静脉输液时,需要注意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药物相互作用,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9. 静脉置管:静脉置管是将输液管道插入患者的静脉中,以便输液。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的输液药物配制与稀释方法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的输液药物配制与稀释方法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给予患者药物、营养液或盐水等治疗物质。
正确的输液药物配制与稀释方法对于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的输液药物配制与稀释的一些常见方法。
一、配制药物1. 药物准备:在进行静脉输液前,需要先准备所需的药物。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开具药物处方。
护士在配制药物时应仔细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和规格,并按照医生的要求准备所需药物。
2. 药品消毒:在配制药物时,需要保证药品的无菌性。
首先,应将配制药物的工作台面、器具、双手等消毒清洁,以减少外源菌的污染。
药物瓶的橡胶塞也需使用酒精棉球消毒。
3. 药物稀释:有些药物需要进行稀释后才能进行静脉输液。
药物的稀释方法会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使用要求而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将需要稀释的药物注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中,调配成规定的药物浓度。
4. 药物混合: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将多种药物混合给予患者。
在进行药物混合时,需要仔细核对药物的相容性,确保不会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
混合药物时,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先将药物分别稀释,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
二、注射技巧1. 使用无菌注射器:在配制药物之后,需要使用无菌注射器将药物抽取出来。
注射器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剂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小剂量药物可选择1ml注射器,大剂量药物可选择5ml或10ml注射器。
2. 无菌操作:在使用注射器进行药物抽取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首先,将需要抽取的药物量注入空气,然后将注射器插入药物瓶的橡胶塞,将空气推入药瓶内,使压力平衡。
接下来,反转药瓶与注射器,并慢慢抽取所需药物。
3. 药物封闭:在抽取药物之后,需要封闭注射器,防止药物外泄或空气进入。
通常可以使用注射器附件中的封皮或注射针头盖来进行封闭。
封闭后,需将注射器轻轻晃动几下,使药物均匀分布。
三、输液操作流程1. 注射器连接: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将配制好的药物连接到输液管路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盐水与葡萄糖作为溶媒的运用区别一、用糖水还是用盐水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1、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1)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好,应减少盐水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2)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用糖水时可加胰岛素兑调。
(3)如病人肾功能不好,要减少钠水的摄入,减轻钠水储溜。
2、根据病人的化验结果:(1)如电解质结果。
如有低钠血症,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水。
(2)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来决定盐糖的选择。
3、配液:有的药物溶于糖或盐其效能会好点,这要根据药物说明书选择糖盐。
4、如病人休克,应先给于盐水补充血容量,再给于糖水补充能量。
5、盐水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糖水主要作为能量,选用时要首先想到这点。
总之,选择时要慎重,尤其是呼吸科,老年病人多,不同程度地存在心功能不好或糖尿病,在选盐时要谨慎,选糖时考虑是否加用胰岛素。
二:溶媒的选择主要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
1、溶媒的选择主要要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
在制剂时,葡萄糖在生产过程中需加入盐酸,成品溶液pH值多为3.5~5.5左右,而生理盐水稍高,pH值一般为6.5~7.5。
β—内酰胺类在近中性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失去抗菌活性,应用时最好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青霉素类。
溶于葡萄糖液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
青霉素类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极快。
因此,严禁将碱性药液(碳酸氢钠、氨茶碱等)与其配伍。
合成类抗生素如甲硝唑、奎诺酮类等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定性,在5%的葡萄糖溶液中比生理盐水形态更稳定,特别是培氟沙星,应该用糖水配,培氟沙星不能见氯离子,否则会形成沉淀。
2、溶媒使用的量一般以说明书规定的最低量控制。
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如青霉素,我在儿科临床中就有看到溶于500ml糖溶液的,输了2个多小时,前面的药物都代谢了,还没输完,根本达不到有效药物浓度。
现在大多是使用100ml辅液+抗生素,为什么不用250ml?其实这是个习惯问题了,没有绝对要求的。
但是对于那些需要限制水输入量的患者(肝硬化腹水、心衰),以及需要迅速把药输完提高血药浓度的,用100ml液体配伍效率会比较高。
为什么抗生素不静推而要静点?第一是因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原因;二是因为油溶液及水(油)混悬液禁用于静注(抗生素多为水混悬液),因为可引起血管栓塞的危险。
临床输液药物配伍安全问题简析1、青霉素与地塞米松属不宜配伍个别医生处方中开0.9%氯化钠注射液+青霉素80 万U+地塞米松5 mg。
2007版《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和《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都明确指出:青霉素与地塞米松混合静点存在配伍禁忌,两药混合后出现理化、药理、药动学及药效学等方面配伍禁忌。
因此,地塞米松不宜加入到青霉素中,若确实需要,建议单独静点。
2、多种药物合用要注意配伍禁忌对首次使用、相互配伍信息不明的新药,应单独静脉输注;临床医师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稳定性及用药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国家最新药典关于药物配伍禁忌要求,选择临床用药。
必须依据药物治疗的先后顺序、药品理化性质、药品说明书要求,按组下达静脉输液药物治疗方案,除已经临床实践证明为安全合理的输液配伍组外,原则上每步静脉输液添加药物的种类不得超过2种。
3、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必须分步输注中西药物联合输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合理并用大多可提高疗效,显示极大的优越性。
联用不当的直接后果是降低疗效或增加毒副作用,这是应当注意避免的。
中西药物间的配伍变化受pH 值、温度、时间的影响。
配伍后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毒性增加、微粒数剧增、药物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等药理、理化性配伍禁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重点监测属于高风险中药注射液的有:鱼腥草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血塞通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
这些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联用必须分成两组输注,而且两步衔接要做适当的冲管处理。
如:清开灵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牛黄、水牛角、金银花、黄芩、栀子等的提取物。
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之功能,还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等作用。
临床应用清开灵的时候,尽量不要与别的药物配伍使用,尤其不应与抗生素类药物混合应用。
清开灵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止血芳酸注射液、阿拉明注射液、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洛贝林、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等10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因此,在临床的操作当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给患者配药前后应加强观察,一只注射器只能抽取一种药液,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输液反应;尽量不将清开灵注射液与禁忌药物同时使用,如确须使用,应避免两种药物直接接触,中间可加入其他液体。
4、输液管中的药物配伍应使用相溶输液冲洗输液导管临床多组输液比较常见,输液管中的药物配伍不容忽视。
当用同一根输液器继续输注下一组液体时,管路中两组液体会有一定程度的混合,此时必须考虑两组液体中的药物是否存在配伍禁忌。
左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均要求单独静滴,不可与其他药物共用同一根静脉输液器给药。
如:①0.2%环丙沙星100 ml后接复方丹参注射液250 ml,两药在莫菲滴管内混合产生浑浊、沉淀。
②头孢拉定3 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后接0.2%环丙沙星100 ml,输入10 ml左右时,输液管中出现白色浑浊。
③磷霉素4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后接酚磺乙胺3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输入2~3 min后输液管中出现淡粉色。
如上述两组输液同时使用同一输液管路,则要求在两组药液之间加用一组与两药无配伍禁忌的药物,也可用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冲管。
如两组药液间无中间药,可待前一种药液下降至莫菲滴管以下平面,再接下一种药液,并挤压莫菲滴管,促使药液下降,然后放尽输液管内空气,这样就避免了两种药液直接接触后产生反应。
此法可避免药液变色、浑浊、沉淀发生。
5、稀释剂的选择合理选择作为稀释剂的大容量注射剂至关重要,特别是中药注射液要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液体输注。
因为中草药提取制剂成分较为复杂,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可能会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
如静脉滴注中草药注射液鱼腥草、复方丹参、参麦、刺五加、β-七叶皂苷钠等应选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而不宜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配。
另外如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不可用含有氯离子的溶液稀释,以防沉淀。
含离子成分较多的乳酸林格注射液等也可因与其他药混配而产生较多的不溶性微粒。
新药应用前应先查看药物说明书,如:奥美拉唑注射液应该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专门的溶剂)溶解后稀释,若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剂溶解和稀释该液体会变成黄色。
头孢曲松应选择不含钙的输液溶解,因此不可选用乳酸林格注射液。
6、输液速度的选择为保证药物疗效,一般要求在患者耐受的前提下输液速度要适度,但对于特殊的药品和特殊患者如心血管疾病和老年患者,输液速度必须放慢,过快则进入体内的内毒素量可能超过阈值(15 EU/kg)。
一些含K+、Ca2+、Mg2+等离子的药物,输注过快可引起患者不适或病情恶化。
如氟喹诺酮类药物均要求滴注速度缓慢,严禁快速输注或弹丸静脉注射,可引起严重低血压。
依替米星、奈替米星100 ml 静脉滴注时间为1 h。
另外,有些药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滴完,如:20%甘露醇应在30 min内滴完,才能够发挥最大疗效,泮托拉唑100 ml 静脉滴注时间要求15~30 min内滴完。
总之,医生尽量减少药物配伍的种类及数量,做到可用可不用的药物最好不用,能口服的就不要使用注射,以保证合理用药的预期效果和输液安全。
护士应熟悉各种药物的配伍禁忌,合理配药,配药时应按各药物的性质,采取单一抽取先行稀释,分别加入的方法进行只有这样才能配合医生做到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配制溶媒的选择参照《药物临床信息参考2008》和《药品注射剂使用指南》(美国《药品注射剂手册》13版袖珍本)将常见注射剂溶媒的选择总结如下:氯化钠注射液忌配的部分药品静滴速度不宜过快,合并使用时不能用含氯化钠溶液稀释。
参考文献: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说明书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稀释液不能用氯化钠溶液或其他含氯离子的溶液。
参考文献: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说明书氯化钠禁与利血平、多粘菌素B硫酸盐、多粘菌素E硫酸盐、先锋霉素I配伍。
参考文献: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氯化钠与二性霉素B等配伍,有浑浊或沉淀、变色现象。
参考文献: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奥沙利铂不能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
参考文献: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893-894吡柔比星难溶于氯化钠注射液,不宜以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剂。
参考文献: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878氯化钠与苯巴比妥钠混合后出现理化、药动学及药效学等方面的配伍禁忌。
参考文献:汤光编著.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手册.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氯化钠与地西泮混合后出现理化、药动学及药效学等方面的配伍禁忌。
参考文献:汤光编著.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手册.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电解质溶液不得混入丙泊酚注射液。
参考文献:丙泊酚注射液说明书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生理氯化钠溶液,林格液等)稀释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参考文献: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说明书氨基酸葡萄糖可能与添加的药物不相容,如微量元素、电解质、维生素及脂肪乳。
添加药物时应检查其配伍禁忌。
参考文献: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说明书甘露醇注射液为过饱和溶液,应单独滴注,避免与无机盐类药物(如氯化钠、氯化钾等)以及地塞米松等配伍,以免这些药物引起甘露醇结晶析出。
参考文献: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85氯化钠禁与利血平、多粘菌素B硫酸盐、多粘菌素E硫酸盐、先锋霉素I配伍。
参考文献: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盐酸利托君稀释液应尽量避免用含氯化钠的液体,减少发生肺水肿危险。
参考文献: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0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36-937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宜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而不宜以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参考文献: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15严禁用含氯化钠的溶液溶解人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