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全
语 言 学 概 论(汉语文学、对外汉语)

“四呼”
撮口呼 以[y]为韵头或韵腹的 开口呼 以[a、o、]等为韵腹的
三、词音和印欧系语言的音节结构
汉语: 一个字 一个音节 一个概念 英语:一个词 n 个音节 一个概念 (一)、 音节结构缺乏封闭性的特点: 1、同一个音素在意义相关的一组词中由于语素组合的 差异,它归属哪一个音节,可能是不同的。 2、音节由于失去意义的制约,元音的核心作用就有可 能打破原来的音节界限,进行新的组配。 (二)、音节界限的移动使音素容易保留自己的个性,在 音流中要占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三)、重音是音节间强弱对比的差异,不是音节本身必 须具有的的特征。
一、 字义是对现实现象的一种摹写
字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 概念性的语汇意义 将现实现象转化为语言的“码”而产生的意义。 “现实现象”的广义性。(包括语言所要表达的一切)。 关联 反映 音 义 现实现象 I I (音义之间互相关联,彼此 符号 依存;义是对现实现实现象反 I 映;现实现象与音没有直接联 指称 系,义是联系二者的桥梁。
第二节 印欧语系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词与句
一、 印欧语语法的结构单位 1、 句子、词组、词、语素 The old farmer kills the duckling 这 位 老 农 民 宰 杀 这 只 小
2、印欧语语法结构单位的性质和特点
(
鸭
1)、句子:音义结合的最大语法单位,交流思想的最小 最基本的表述单位 a 、‘完整’的意思 b、特定的语调 c、 ‘主语——谓语’一致的结构
第一节 语音的一般常识
2. 语音的社会属性
第二节 音素:元音和辅音
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人类语音根据其发音特点分为元音音素,辅音音素 本质区别:元音音素声带振动,其他发音部位无阻碍 辅音音素声带不振动,必有某部位受阻
语言学概论全部知识点

题型及分值:填空题(15)、单项选择题(20)、名词解释(20)、简答题(30)、论述题(15)---------------------------《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基本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中国的语文学---研究古代书面语文言文,成就体现为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
印度的语文学---研究记载宗教典籍的梵文,在语音和语法上取得辉煌成就。
希腊罗马欧洲---古典拉丁文,语法、修辞和逻辑研究成就卓著。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二语言与谱系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人类语言估计大约有5000到7000种。
联合国正式批准使用的工作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和汉语六种。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根据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一般认为世界上的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可以分为十几或二十几个语系,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印欧语系、汉藏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等十大语系。
汉语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属于汉藏语系。
印地语(Hindi language)是印度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属印欧语系中印度伊朗语族印度语支,是由古梵语发展而来的一种现代印度-雅利安语言。
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号,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母语日”。
三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1、语言(Language)和言语(Speech)语言和言语的概念是由索绪尔提出的。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二十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科学。
言语动作和言语作品,可统称为“言语”(SPEECH)说话时使用的符号工具,则才是“语言”(LANGUAGE)(1)“语言”和“言语”是从口头交际活动或者说从言语活动这样的社会现象中区分出的两个因素。
2024版语言学概论(全套课件175P)

4
语言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2024/1/25
01
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 构、演变以及语言与思维、文化、社会等方面关系的学科。
02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以及手语 等。
03
语言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语言的本质和规律,探索语言的起 源、发展、变化和消亡的原因和机制,以及语言与人类社会、 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关系。
计算语言学研究内容
02
包括语言资源的建设、语言知识的表示、自然语言处理
技术的应用等。
计算语言学研究方法
03
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统计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
法等。
2024/1/25
29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方法
词法分析
对文本进行分词、词 性标注等基本处理。
句法分析
研究句子中词语之间 的结构关系,建立词 语之间的依存关系。
词类的划分标准,各类词在句法结构中的功能,句法 成分的概念及类型。
短语与句子结构
短语的概念、类型及功能,句子结构的层次性和递归 性。
2024/1/25
17
语用学理论与方法
语用学概述
语用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与语 义学的关系。
语境与意义
语境的构成及其对意义的影响,语境中的指 示语、预设和蕴含等。
包括语言在大脑中的神经基础、语言加工过 程中的神经机制等方面。
2024/1/25
神经语言学定义
研究语言活动中的神经机制和神经基础的学 科。
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脑成像技术、电生理技术、行为实验等。
26
语言在大脑中的加工过程研究
2024/1/25
语言加工的脑区定位
语言学概论(教案)

语言学概论(教案)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1.1 语言的定义与特性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用于人类交流和思维。
讨论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例如普遍语法和语言习得机制。
1.2 语言学的范畴与分支介绍语言学的定义和范畴,包括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等。
讨论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
第二章:语言的结构2.1 语音与音系分析语音的物理特性,如音高、音强、音长等。
探讨音系的基本原理,包括音素、音位和音韵规则。
2.2 词汇与词义研究词汇的构成和分类,如词根、前缀、后缀等。
讨论词义的变化和引申,以及词义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语法与句法3.1 语法的基本概念介绍语法的研究对象和意义,包括句子结构、词类、词形变化等。
探讨语法规则的形成和变化。
3.2 句子的构成与分类分析句子结构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讨论句子的分类和功能,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
第四章:语义与语用4.1 语义学的基本原理介绍语义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包括词汇语义学和句子语义学。
探讨语义的成分分析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4.2 语用的基本概念讨论语用的定义和范畴,包括语境、语用含义、言语行为等。
分析语用在实际交际中的应用和作用。
第五章:语言的变异与变化5.1 语言的变异现象探讨语言的变异形式,包括方言、俚语、行话等。
分析语言变异的原因和影响。
5.2 语言的变化与演变研究语言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包括语音变化、词汇变化、语法变化等。
探讨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社会因素对语言变化的影响。
第六章:语言的接触与影响6.1 语言的接触形式分析语言接触的类型,如双语、多语、语言借用等。
探讨语言接触的原因和结果,以及接触语言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6.2 语言的扩散与传播研究语言扩散的过程和模式,如语言的传播、语言的替换和语言的消亡。
分析语言扩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
第七章:语言的记录与描写7.1 语言记录的方法和技术介绍语言记录的基本方法,如语音记录、文字记录和计算机记录。
语言学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02
语言濒危现象及原因
全球范围内许多语言面临濒危境地,主要原因包括社会转型、文化同化
、人口迁移等。
03
语言多样性保护措施
国际社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语言多样性,如制定相关法规、推广本土
语言教育、建立语言档案等。同时,鼓励跨文化交流和多语种教育也是
保护语言多Hale Waihona Puke 性的重要途径。总结回顾与拓展思
07
考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句子结构与句法分
04
析
句子成分划分和层次关系
句子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补语等。
层次关系
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如主谓 关系、动宾关系、定中关系等。
划分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句子逐层切分 ,得到不同的成分和结构关系。
句法规则及其运用实例
01
02
03
句法规则
规定句子成分的组合方式 和顺序,如SVO(主谓宾 )结构、SOV(主宾谓) 结构等。
文化语境等。
不同类型文本解读策略
01
02
03
04
叙述文
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理 解作者通过叙述所传达的主题
和意义。
说明文
关注事物的特征和本质,理解 作者通过说明所传达的知识和
信息。
议论文
关注论点和论据,理解作者通 过论证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
应用文
关注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理 解作者通过应用所传达的实用
语言学流派及其理论
结构主义语言学
以索绪尔为代表,强调语言是 一个符号系统,注重语言内部
结构的描写和分析。
功能主义语言学
以韩礼德为代表,强调语言的 社会功能和交际功能,注重语 言在实际运用中的研究。
2024《语言学概论》教案史上最全面版

01课程介绍与目标Chapter语言学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语言学的定义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探讨语言的性质、结构、演变以及语言与思维、文化、社会等的关系。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包括语言的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
语言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语言学与文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目标课程要求教材选用与参考书目教材选用参考书目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
02语言与社会文化关系探讨Chapter语言在社会中地位与作用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01语言与思维的关系02语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03文化背景对语言影响分析文化背景决定语言形式文化背景影响语言使用文化背景与语言变迁方言、民族共同语等多样性解读方言的产生与特点民族共同语的推广与普及方言与民族共同语的关系跨文化交流中语言问题探讨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障碍01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适应02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能力培养0303语音、音系及音变规律剖析Chapter语音基础知识普及语音单位与分类语音基本概念详细阐述音素、音节、音位等语音单位,以及元音、辅音等分类标准。
音标与标音方法音系概述音位与音位变体音系规则与约束030201音系结构特点分析音变现象及其规律总结音变概述常见音变现象分析音变规律总结发音技巧训练指导发音器官与发音原理介绍发音器官的构造、功能及发音原理,为发音技巧训练打下基础。
元音与辅音发音技巧针对元音和辅音的发音特点,提供具体的发音技巧训练方法和建议。
语调与节奏训练阐述语调与节奏的定义、类型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提供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04词汇、语义及词汇变化研究Chapter词汇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介绍词汇定义词汇分类词汇关系语义关系类型和特点剖析语义关系定义语义关系类型语义关系特点词汇变化过程及原因分析词汇变化过程词汇变化原因词汇变化影响新词创造和旧词消亡现象探讨新词创造现象旧词消亡现象新旧词关系05句子结构、句法功能及句式转换技巧Chapter句子结构类型和特点分析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特殊句型主语句子的主体,通常由名词、代词、数词、动名词等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状态或事件的执行者。
语言学概论完整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3.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示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4.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正因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因为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那就互相听不懂了,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
5.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第二章语音1.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2.振幅:也就是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
3.频率:发音体在每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4.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它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
频率同音高成正比。
频率越大,声音越高;频率越小,声音越低。
5.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
它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同音强成正比,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外力的大小。
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外力小,振幅就小,声音就弱。
6.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
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长,声音就长;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7.基音: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
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陪音”。
8.乐音:当基音的频率的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数倍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乐音。
9.噪音: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噪音。
10.语音的生理基础: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征。
《语言学概论》全套课件

考虑社会、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因素, 分析它们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提出应对未来语言变化的策略和措施, 如语言保护、语言规划、语言教育等。
THANKS
《语言学概论》全套课件
目录
• 语言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 语音与音系学原理 • 词汇与语义学原理 • 句子结构与句法分析 • 语言与社会文化因素关系探讨 • 语言发展变化规律及趋势预测
01
语言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语言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01
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 演变以及语言与思维、文化、社会等方面关系的学科。
歧义消解策略
歧义是指一个句子或短语具有多种可能的解 释。为了消解歧义,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利 用上下文信息来确定词义;根据词语的搭配 关系来确定词义;利用句法结构信息来确定 词义;根据语境信息来推断词义。
05
语言与社会文化因素关系 探讨
语言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 减少误解和冲突。
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在跨文化交际中,掌握一定的交际技巧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保 持开放的心态、善于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等。
注重语言的文化内涵
在跨文化交际中,注重语言的文化内涵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 对方的意思和情感。
04
句子结构与句法分析
句子成分与功能划分
01
02
主语和谓语
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谓 语则是对主语进行陈述,说明 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1、“公式、攻势、宫室”是A.同形词B.同音词C. 同义词D.同根词2、下列关于重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语言中一个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重音B.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可以看作一个音位C.词重音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D.重音只跟音强的增加有关3、英语、德语、丹麦语等语言都来自于A.拉丁语族B.日耳曼语族C.古斯拉夫语族D.印地语族4、“黑格尔”是A.一个词根和一个后缀组成的词B.两个词根组成的词C.三个词根组成的词D.一个三音节的词5、最先把人类语言分为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的学者是A. 索绪尔B.乔姆斯基C. 洪堡特D.布隆菲尔德6、汉语的“狗”带有贬义色彩,而英语的“dog”确是褒义的,这说明了语汇使用上具有A.任意性B.理据性C.普遍性D.民族性7、汉语普通话声母中【p\t\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是A.塞音B.擦音C.不送气D.清音8、在成词的方式上,像汉语的“亚太”、“经合”属于下列情况A.逆顺成词B.简缩成词C.简缩词语D.变形成词9、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A.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B.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合C.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D.语言符号音义之间的联系可以任意改变10、构成各种语音片断的基本元素是A.音节B.音素C.音标D.音位11、下面表述中划线的词属于语言学术语中的“语言”的是A.这部作品的语言很美B.言语无味,面目可憎C.亚洲语言研究D.须向人民学习语言12、研究语言亲属关系的语言学是A.结构主义语言学B.历史比较语言学C.小学D.转换生成语言学13、“沙发、镭射、卡拉OK”属于A.新造词B.古语词C.行业词D.外来词14、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A.同化B.变调C.弱化D.脱落15、语言符号的线性A.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层次性,像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B.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C.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D.语言符号的排列具有层次性,但可以同时出现16、“人民、机械、学校”用的构词法是A.转化法B.缩略法C.复合法D.派生法17、下列各组舌面元音区别的描述,错误的是A.【i】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B.【u】和【o】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C.【a】和【α】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D.【i】和【a】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18、区分词和语素主要看A.是否能独立运用B.是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C.有没有意义D.能不能用扩展法19、中国古代给汉字注音方法使用时间最长的是A.譬况法B.读若法C.直音法D.反切法20、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决定于A.音高B.音强C.音长D.音质多选题1、下面属于语言结构中的大层级的子系统的是A、语音B、语素C、语汇D、语法E、语义2、下面各项中属于方言词的由A、上网B、囹圄C、蹩脚D、遛弯儿E、太妹3、辅音的发音方法不包括A、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B、唇形的圆展C、除阻时送气的方式D、声带活动的方式E、舌位的高低4、下面英语单词中属于复合词的有A、workerB、worksC、workmanD、workedE、workshop5、下面各项中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正确表述有A、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B、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C、书面语应该是口语的忠实记录D、书面语会影响和促进口语发展E、口语是第一性的1、下列关于意向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义项只包括词的理性意义B.义项包括词的临时意义C.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D. 词的多个义项并非总有关联2、“上帝”、“天堂”、“妖怪”、“神仙”等词的词义是()A.不反映现实现象B.反映现实现象C.没有现实依据D. 对现实现象的歪曲反映3、下列关于“组合规则、聚合规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组合规则关注的是线性搭配问题,聚合规则研究同功能的替换问题B.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C.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结构主义语法学提出的D. 组合规则、聚合规则各自独立4、下面句子中具有三元动词结构的是()A.客人走了。
B.裙子很漂亮。
C.妈妈买了水果。
D. 小明送小丽一束鲜花。
5、下列各项中,甲和乙是预设关系的一项是()A.(甲)他买了一支钢笔//(乙)他买了一支笔B.(甲)老王在小李的左边//(乙)小李在老王的右边C.(甲)他不再偷钱了//(乙)他以前偷过钱D. (甲)什么水果他都吃过//(乙)他吃过水果6、俄语、汉语、日语三种语言所属的语法结构类型按次序是()A.粘着语-屈折语-孤立语B.屈折语-粘着语-孤立语C.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D.屈折语-孤立语-粘着语7、下面句子中属于间接言语行为的是()A.我真心感谢您的帮助。
B.你能不能把门关上?C.明天我们学校第三章。
D. 多美的花儿阿!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组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B.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C.我们日常使用语言离不开语法规则。
D. 语法规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
9、下列各组词中,属于等义词的一组是()A.成果—后果B.many—muchC.替代—代替D. 头颅—脑瓜子10、下面对“我已通知她明天去那儿了”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A.句子的含义无关具体语境B.指示作用的词语以说话人为中心C.词语的指示意义由词语本身负载D. 句中的“她”使用的是指称意义11、汉语同义词“枯萎”和“干巴”的主要差别是()A.具有不同的形象色彩B.具有不同的理性意义C.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D. 具有不同的语体色彩12、语法规则的“抽象性”是指()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D. 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13、下面各项中属于句子和词组的本质区别的是()A.句子更有意义B.句子更长C.句子能独立使用D. 句子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14、下面属于语境中的言外语境的是()A.语篇的上下文B.说话的前言后语C.言语交际情境D. 说话人的语气15、下列反义词之间属于非此即彼的一组是()。
A.白—黑B.大—小C.高—低D.生—死16、英语单词的“good”的比较级是“better”,运用的语法手段是()A.附加B.屈折C.异根D.语序17、言语交际中为确保交谈双方相互配合而遵守的语用规则是()A.合作原则C.对立原则D.互补原则18、下列句子有歧义的一句是()A.那里的茶花很多。
B.那里的杜鹃很多。
C.那里的月季很多。
D. 那里的玫瑰很多。
19、在语言中处于枢纽地位,一般把作为分析语法结构的最重要的语法单位是()A.句子B.词组C.词D.语素20、下面关于语义模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义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B.词义的中心是明确的C.有不少词的词义是精确的D. 模糊性影响了人们的交际多选题1、下面不属于会话准则中的礼貌原则的是()A.质量准则B.得体和慷概C.相关准则D.赞誉和谦逊E.一致和同情2、下面句子中没有歧义的是()A.发现敌人的哨兵回营房里。
B.方便的时候来我家玩。
C.菜不热了。
D. 我找朋友的女儿。
E.今天会议来了三个学校的校长。
3、下列词组中属于基本词组的是()A.江山多娇B.勤劳勇敢C.在路上D.指挥战斗E.开车的4、下面属于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的是()A.抽象性B.递归性C.系统性D.层次性E.稳定性5、下面属于语用的性质是()B.民族性C.社会性D.模糊性E.规约性1、提出人脑中存在“语言遗传机制”的学者是()A.萨丕尔B.沃尔夫C.乔姆斯基D.利奇2、认为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观点被称为是()A.思维决定论B.语言相关论C.语言天赋论D.思维相关论3、关于语言发展的表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语汇的发展演变最为明显B.语音的发展演变跟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C.语法系统在稳定中缓慢变化D.语义的发展演变在句义上最为明显4、下面对于官方语言选择的说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官方语言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到本国、本民族或本国各民族的长远利益B.应该选用国内多数人使用的语言C.应该选用国内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因而较有影响的民族的语言D.只能选用一种语言作为官方语言5、楔形文字的发明者是()A.阿拉伯人B.汉人C.苏美尔人D.埃及人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方言的一项是()A.土语B.隐语C.行话D.黑话7、下面不属于第一语言学习的特点是()A.注重掌握语言基本知识B.注重培养各种语言能力C.从基础语言学习入手D.注重提高文化和文明素质8、日语的假名属于()A.音节文字B.音位文字C.语素文字D.词语文字9、下面说法中不属于汉字优点的是()A.汉字和没有形态变化的汉语基本适应B.每个汉字都有意义,而且形、音、义统一C.汉字的字形不跟着读音改变,具有超时空性D.汉字虽是意音文字,但缺乏完备的表音系统10、汽车司机行驶到路口,看见红灯就会马上停车,这是一种是()A.感性思维B.逻辑思维C.发散思维D.推理思维11、下列关于文字和语言的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B.语言的特点制约了文字的特点C.语言是文字产生的基础D.文字不等于语言12、下面关于语言产生条件和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心理条件B.自然条件C.生理条件D.社会条件13、以下文字属于自源文字的是()A.日字B.朝鲜文C.阿拉伯文字D.苏美尔文字14、对于中介语的错误类型,目前较多采用的分类是()A.系统前错误、系统错误、系统后错误B.语法错误、语汇错误、语音错误C.可容忍的错误、部分容忍的错误、不能容忍的错误D.目标语判断性错误、来源语干扰性错误15、下面关于汉字产生和演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半坡文化陶器上的刻化符号可以看作是原始的中国文字B.汉字是皇帝的史官仓颉发明的C.甲骨文和金文都是已经成熟的文字D.汉字首先是从“象形”发展到“表意”16、儿童开始正确使用虚词和掌握形态变化时,就进入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的()A.单词阶段B.双词阶段C.简单句阶段D.复杂句阶段17亲属语言的“亲属”是指()A.历史同源B.地域接近C.结构相似D.类型相同18、某一言语社团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这种现象叫()A.语言的借用B.语言的转用C.语言的并存D.语言的混用19、下面各组词中全都属于借词的是()A.狮子超级市场马力B.葡萄巧克力克隆C.德律风热狗黑匣子D.钢琴塔拷贝20、下面不属于动态的语言规范观的说法是()A.与时俱进B.排除例外C.约定俗成D.兼容并存多选题1、下面属于汉字造字法的是()A.象形B.指事C.会意D. 形声E.假借2、下面的各种学说中涉及语言起源的有()A.认知说B.手势说C.摹声说D. 劳动说E.强化说3、下面语言分化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A.行业用语B.客家方言C.科技术语D. 亲属语言E.阶级方言4、下面关于文字的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A.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B.文字弥补了语音的时空局限C.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无限大的D. 文字保存了人类的宝贵经验E.文字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工具,促进了语言的发展5、下面各项中,属于语言迁移现象的有()A.移民在迁徙过程中把自己的方言带到迁移地B.移民在迁徙过程中把自己民族语言带到迁徙地C.第二语言学习者建立一种既不同于目的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D. 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产生积极影响E. 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产生消极影响语言学概论1、下列关于民族文化对词义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语言之间对词义的理解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B.民族文化的发展影响到民族共同语的形成C.一种语言改造另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后引入自身语法系统中D.一种语言中类义词的数量多少跟社会发展直接相关2、“他在家里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儿子的婚事”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方式是()A.岔断B.倒置C.转移D.降格3、下列属于狭义语言概念的是( )A.体态语言B.绘画语言C.舞蹈语音D.口头语4、汉语“雨后春笋”和俄语“雨后蘑菇”都是用来比喻新生事物,说明了()A.生活习惯的不同影响到语言表达B.物质生产的特点影响到语言表达C.地理条件的差异影响到语言表达D.民族心理差异影响到语言表达5、下面不属于词语的锤炼基本要求的是()A.准确朴实B.巧妙配合C.简洁有力D.新鲜活泼6、写文章选择句式应该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上下文B.语境C.表达重点D.语体7、患者能够说出一些词语,发音也很准确,但词语之间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构成不了完整的句子,而且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种语言障碍叫做()A.皮亚杰失语症B.布洛卡失语症C.威尔尼克失语症D.斯金纳失语症8、法律外交类的文件和政治理论类的论说文章,在语体分类上属于()A.书面语体的宣传体B.书面语体的科学体C.书面语体的应用体D.文学语体的散文体9、下面现象不属于语言文字反映当代文化的变迁的是()A.“吉祥话”中的文化心理B.“委婉语”中的社会地位C.“称谓语”中的时代特征D.“广告语”中的人文色彩10、围绕中心话题比较正式的表达形式,在语体上属于()A.谈话体B.演说体C.讨论体D.应用体11、《说文解字注》中“好,本谓女子,引申为凡美之称”,说明了()A.汉字反映了古代审美意识的发展B.从汉字可以看出古代生产方式的沿革C.汉字反映了古代风俗制度的变化D.汉字隐含了一种性别意识12、在人脑语言能力研究上,一般认为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最迟是()A.2至3岁B.6至8岁C.9至10岁D.12至13岁13、人脑中掌握管人体运动平衡能力的部位是()A.大脑B.脑干C.小脑D.脑桥14、下列修辞格不是侧重于语句意义的是()A.对偶B.比喻C.借代D.比拟15、汉语词汇大量进入日语,这体现了民族文化影响到语言的要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