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循环冷却塔设计与能耗分析

合集下载

高效换热器设备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与能耗分析

高效换热器设备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与能耗分析

高效换热器设备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与能耗分析在现代社会中,制冷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家用冰箱、商用冷库还是工业冷却系统,都离不开高效换热器设备的运用。

本文将从高效换热器设备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角度出发,探讨其对系统性能和能耗的影响,并对其效果进行综合分析。

一、高效换热器设备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高效换热器设备作为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要用于实现冷热媒之间的热量传递。

它通过设计合理的热交换结构,提高系统的传热效率和能量利用率,同时减少热量的损失和能量的浪费。

以下是高效换热器设备在制冷系统中的常见应用:1. 冷凝器:冷凝器是制冷系统中用于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凝成高压液体的设备。

常见的冷凝器类型包括冷水冷凝器、风冷冷凝器和换热管冷凝器等。

高效换热器设备在冷凝器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冷凝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并降低制冷系统的运行成本。

2. 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用于将低温低压液体蒸发成低温低压气体的设备。

常见的蒸发器类型包括水冷蒸发器、空冷蒸发器和换热管蒸发器等。

高效换热器设备在蒸发器中的应用能够增强蒸发器的换热效果,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和性能稳定性。

3. 冷却塔:冷却塔是制冷系统中用于降低冷却介质温度的设备。

它主要通过将冷却介质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实现热量的散发。

高效换热器设备在冷却塔中的应用能够增大冷却面积,提高冷却效果,并减少能源的消耗。

二、高效换热器设备在制冷系统中的能耗分析高效换热器设备的运用对制冷系统的能耗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高效换热器设备在制冷系统中能耗方面的分析:1. 传热效率的提高:高效换热器设备采用先进的热交换结构和材料,能够提高传热效率,减少热量的损失,从而降低系统的能耗。

通过最大程度地利用热能,高效换热器设备操作更加节能。

2. 系统压力损失的降低:高效换热器设备的设计优化可以降低系统的压力损失,减少制冷系统对能源的需求。

通过减小阻力和改善流体动力学性能,高效换热器设备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能耗。

《2024年数据中心采用冷却塔间接自然冷却技术的能耗分析》范文

《2024年数据中心采用冷却塔间接自然冷却技术的能耗分析》范文

《数据中心采用冷却塔间接自然冷却技术的能耗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作为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的场所,其能耗问题日益突出。

在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中,传统的机械制冷方式能耗巨大,对环境造成压力。

因此,寻找高效、环保的冷却技术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冷却塔间接自然冷却技术因其低能耗、环保等优点,在数据中心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数据中心采用冷却塔间接自然冷却技术的能耗进行分析。

二、数据中心冷却现状及问题数据中心传统的机械制冷方式主要依靠压缩机和冷凝器等设备进行冷却,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保证数据中心内部的稳定运行,但能耗巨大,同时产生大量热量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尤其在炎热的夏季,机械制冷系统的能耗更是高居不下,导致数据中心运行成本大幅上升。

三、冷却塔间接自然冷却技术冷却塔间接自然冷却技术是一种利用自然冷源进行冷却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水与空气的接触,将水蒸发时吸收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在数据中心中,该技术主要应用于非工作时间或温度较低的时段,通过间接的方式将自然冷源引入数据中心,减少机械制冷的负荷,从而降低能耗。

四、能耗分析1. 节能效果显著:采用冷却塔间接自然冷却技术,在非工作时间或温度较低的时段,可以利用自然冷源替代部分机械制冷,显著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

根据实际运行数据,该技术可将数据中心能耗降低约XX%。

2. 经济效益明显:由于能耗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行成本得以减少。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冷却塔设备的投资成本也在逐步降低,使得采用该技术的数据中心在短期内即可实现经济效益。

3. 环境友好:采用自然冷源进行冷却,减少了热量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与绿色能源相结合,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冷却塔提供动力,进一步提高环保性。

五、结论及建议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数据中心采用冷却塔间接自然冷却技术能够显著降低能耗、减少运行成本,并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

冷却塔的能耗管理

冷却塔的能耗管理

能效案例
• 实际节能值是塔水温度作用在压缩机功率上的 时间函数,并且伴随着负荷的变化线,当湿球 温度下降到72F(22.22C)压缩机功率的减少= 风机功率消耗。 • 在这段运行时间内,这个温度范围内,不采用 任何方法,例如在芝加哥,5月到9月是典型的 空调运行,这段时间大概600h 在一些北方城市, 湿球温度更低,夏季白天运行时间更短。
能效案例
能效案例
• 每1F 塔水温度降低,压缩机功耗大约降低1%,冷却塔出水温 度从85F ---65F (29.44C---18.33C) • 最多20%降低。再往下主机不允许。 • 气候变化,环境温度下降后,塔水水温降低到65F大楼热负荷 下降到原来的2/3,由于负荷变化节约的功率是: 1/3*400=133.3BHP,由于塔水水温的下降,得到的省功是: 2/3*400*20%=53.3BHP,持续不停风机,功率节约了5320=33BHP,
塔的水力和热力性能
• 首先看下水利和热力性能; • 一个给定大小的喷嘴需要的压力需求和通过喷 嘴的水量平方成正比。 • 如果水量增加10%,需大约大于21%压头维持。 • 流量下降10%,压头下降19%, • 先看增加,水利限制很快,很明显,通过逆流 塔压力的升高,支管末端的喷嘴压力升高,
喷嘴
喷嘴系统
185.55
179.24 173.10 166.92 160.86 155.40 150.00 144.63 139.04 134.01 129.16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208
1218 1229 1239 1251 1262 1273
173.5
169 164.6 160 155.3 151 146.8

冷却塔工程设计方案

冷却塔工程设计方案

冷却塔工程设计方案一、简介冷却塔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用于将热水或其他热介质的热量通过蒸发散发到大气中,达到降温的目的。

冷却塔根据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湿式冷却塔、干式冷却塔和混合式冷却塔等。

本文将针对湿式冷却塔的工程设计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设计参数1. 冷却塔的设计冷却负荷:冷却负荷是指冷却塔需要处理的热量大小。

在设计冷却塔时,需要先确定需要处理的冷却负荷,从而确定冷却塔的尺寸和工作参数。

2. 冷却水的流量和温度:冷却塔的设计流量和设计出水温度是冷却塔设计的重要参数,冷却水流量直接影响到冷却塔的大小和冷却效果,设计出水温度则是指冷却水经过冷却塔后的温度。

3. 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外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是冷却塔设计的重要参考值,它们直接影响到冷却塔的散热效果和风量的要求。

4. 冷却塔的布置位置和周围环境:冷却塔的布置位置和周围环境将影响到冷却塔的气流通道和散热效果,需要合理考虑。

5. 冷却塔的材质和防腐处理:冷却水的腐蚀性较强,冷却塔的材质和防腐处理将直接影响到冷却塔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三、设计图纸1. 冷却塔的总平面图:总平面图是冷却塔的整体布置图,包括冷却塔的位置,尺寸,通风口和排水口的位置等。

2. 冷却塔的剖面图:剖面图展示了冷却塔的内部结构,包括填料层,水横流面,风箱,水泵等内部组件的布置和连接关系。

3. 冷却塔的结构图:结构图展示了冷却塔的主要构件,包括支撑结构,填料层,泵房和风箱等。

4. 冷却塔的管道布置图:管道布置图展示了冷却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以及管道的连接和布置方式。

四、设计方案1. 冷却塔的材质和防腐处理:根据冷却水的化学成分和温度,选择合适的材质对冷却塔进行防腐处理,以提高冷却塔的使用寿命。

2. 冷却塔的填料选择:填料是冷却塔的核心部件之一,选择合适的填料能够有效提高冷却效果和降低能耗。

3. 冷却塔的通风系统设计:冷却塔的通风系统是冷却塔的关键组成部分,合理设计通风系统能够提高冷却效果,并减小冷却塔的占地面积。

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供热节能分析

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供热节能分析

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供热节能分析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绥棱县供电分公司黑龙江绥棱 152200摘要:在传统火力发电厂供热时,能源一般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供暖效率较低,可生产对人类有害的气体,使用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技术可以改变这一点。

通过这项技术的使用,使整个供暖过程变得干净、环保,节约大量的能源,增加供暖的规模,运用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技术很重要。

关键词: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取暖节能;前言:现阶段大型火力机械组的实际热效率一般在40%左右,55%以上的热量通过锅炉排出烟雾和冷凝器冷凝排出的方式分散在环境中,再利用这一部分的热量,可以大大提高机组的能量利用率,分离式热利用管交换机和低压省煤器研究发电厂的排烟余热技术,通过对烟气余热加热凝结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余热回收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机器设备的效率。

1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却水必须再循环,特别是当水被用作冷却水的来源时,必须再循环;为了提高水的再利用率,从根本上节省水资源,实现节能和减少排放的目标。

水的条件,可以使用河流,河流,湖泊,海洋,地下,中等封闭的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通常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冷却系统。

冷却水系统位于冷却装置所在的水泵上,通常可分为预泵、冷却水系统,后泵和两级泵。

在预泵和后泵配置中,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剩余水头在封闭式冷却系统中冷却水的温度取决于干球温度和风速,主要取决于自然条件。

在年平均温度较低的地区,可以使用或者只能在寒冷季节使用。

水的温度、水质、使用等,必须单独安装冷却水循环系统。

为了实现冷却循环,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参数:效率系数输入功率与性能之比、发动机功率和单位能量消耗,输送时的能耗系数自控阀。

2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供热节能分析2.1循环水余热回收循环水中回收余热的整个计划主要由两个项目组成,在第一阶段中热回收通常依靠工业蒸汽抽汽装置220MW来完成。

进入冷却塔前由于有剩余压力,利用冷却水的阻力以及阀门和弯曲管,可以弥补剩余压力的一部分,所以我们需要在热泵站安装一个增压泵,进而提高压力。

浅谈循环水冷却系统的节能改造

浅谈循环水冷却系统的节能改造

浅谈循环水冷却系统的节能改造循环水冷却系统是工业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水冷却系统通常由冷却塔、水泵和换热系统等组成,其工作流程是由冷水流过需要降温的生产设备有效换热后再返回冷却塔,通过冷却塔内将温度上升的循环水降温,然后通过循环水泵加压后再次循环使用。

标签:循环水冷却系统节能改造前言:循环水冷却系统作为企业主要的供能设备,占企业用电量的比重相对较大,在国家日渐提倡重视节能环保的新时代下,通过对循环水冷却系统进行节能改造而降低用电消耗,不仅能为企业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更能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工业循环水冷却系统中循环水泵、冷却塔风机是用电大户,所以节能改造的关键点在于研究如何对循环水泵和冷却塔风机进行节能改造,本文就具体的节能改造措施进行简单阐述。

1.循环水泵的节能改造水冷却系统的循环水泵作为主要的动能设备,占能源消耗的比重相当大,循环水泵方面除采用高效节能泵外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节能改造,一是通过水泵的富余流量分析,以控制循环水泵的回水阀门开关度的方式来调节循环水的供应压力,在满足系统运行的实际扬程情况下低于水泵的设计扬程时,可以有效避免因额外的循环量而产生的能效浪费;二是随着高压大功率电机变频调速技术的不断成熟,运用变速变流量的节能原理,根据水泵的压力和流量特性曲线,在保证循环水冷却系统压力的前提下,采用对循环水泵电机调节方式进行变频改造来实现优化节能,根据循环水泵的转速、扬程、功率与节电率的变化,在转速降低、流量减小时,电机所需功率近似按流量的3次方大幅度下降,虽然降低转速时额定的工作参数会相应降低,但水泵仍能在同样的效率下工作,所以降低转速能大大降低轴功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循环水泵在进行变频节电改造后,改造后的变频系统相当于一个全自动的调节阀,水泵降低了转速,流量就不再用关小阀门来控制,阀门始终处于全开状态,避免了由于关小阀门引起的能效损耗,同时也避免了总效率的下降,确保了能源的充分利用,设备需要多少,就能供应多少;在采用变频调速时,50Hz工况下满载时功率因数为接近1,工作电流比电机额定电流值要低很多,是因为变频装置的内滤波电容产生的改善功率因数的作用,可以为电网节约20%左右的容量,从而确保了能源的有效利用;三是降低水泵出口压力,通过对水冷系统运行参数和水泵设计参数进行充分的分析比较,通过对循环水泵进行削切叶轮来减小叶轮直径,降低水泵扬程和水泵出口压力,从而达到降低水泵电耗的目的。

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方案设计实践

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方案设计实践

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方案设计实践导读:从能量守恒定律出发,分析了循环冷却水系统各构成单元的能量转化过程。

以降低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能耗为目标,剖析了可采用的三种节能技术。

结合钢铁生产工艺中的循环冷却水系统现场,通过数据采集、运行状况诊断、技术方案设计及节能评估,完整阐述了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方案实践过程。

1、前言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包括从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直到金属制品及辅料等生产工序。

为推动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钢铁工业节能减排。

在钢铁工业链上各生产工序中,工业冷却水的循环使用非常普遍。

循环冷却水系统是工艺生产主线的生命保障线,对于生产正常运行及设备安全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技术进行分析,促进系统安全、节能运行。

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以为客户提供“用能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理念,提供包括工业炉及钢铁全流程中终端用能设备的节能技术服务。

2、循环冷却水系统能量使用2.1循环冷却水系统构成循环冷却水系统依据系统输送介质不同,有密闭式和敞开式两种系统。

以较常用的敞开式系统为例,包括电源装置、传动系统、循环水泵组、管网、换热装置、冷却塔等,其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其中电源装置提供了整个系统的能源供给,如机械输送设备、传动控制系统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电气自动化(如变频调速控制)及仪表自动化(如管网上流量调节阀);冷却塔通常有风机及驱动电机等子设备;冷却水使用设备包括在广义的循环系统管网中,没有分别列出。

图1典型循环冷却水系统示意图2.2系统能量输入与转化电能输入。

如图1中的电源装置,通过工厂电网将电能输入到循环冷却水系统。

水泵配用的电机、风机配用电机、以及系统中自动化控制设备均需输入电能来保证设备运行与运转。

常见能耗分析方法简介

常见能耗分析方法简介

式中! ! ;< , 冬季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 ( 6) ; ! ;< —夏、 ! ! ! 1< , 1 7 —全年空调冷热负荷, ( 34 & ’) ; ! ! ! 5< , 5 7 —冷热源的最大出力, ( 34 & 6) ; 负荷率 ( #) : 全年空调冷负荷 ( 或热负荷) 与冷 ( 或热) 源在累计运行时间内总的最大出力之和的 即 比例, 称为负荷率#, #< > !, $, -, (*)
两台以上 锅炉给水泵
$ $ $ $ 注: 表中公式各符号含义: 4 &5 —制冷机额定功率 ( <=) ; $ $ 4 45 —冷冻水和冷却水泵额定功率 ( <=) ; 4 9%5 —冷却塔额定功率 ( <=) ; $ $ 4 :5 —通风机额定功率 ( <=) ; 4 !5 —锅炉附属设备额定功率 ( <=) ; $ 4 !45 —锅炉给水泵额定功率 ( <=) ; % & —制冷机累计运行时间 ( ’) ; % 4 —冷冻水和冷却水泵累计运行时间 ( ’) ; % 9% —冷却塔累计运行时间 ( ’) ; $ $ % : —通风机累计运行时间 ( ’) ; % ! —锅炉累计运行时间 ( ’) ; $ $ 8—设备台数 ( 台) ; ( >0 * ’ ) ; $ $ ; !45 —锅炉给水泵额定流量 ( >0 * ’ ) ( # !5 —锅炉额定蒸发量 燃料消耗量的计算见表 1 表$ 1$ 燃料消耗量
第 !" 卷 第 # 期 $ $ $ $ $ $ $ $ 河 北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 $ $ $ $ $ !**+ 年 ,! 月
-./0)1 .2 34546 6)7868/84 .2 109368498/01: 4);6)44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高宏博,男,19 84 年 1 月生,在读硕士研究生
110168,西安市金花南路 19 号西安工程大学 113 号信箱 (029)82 3306 24
E-mail: ghb52120032003@ 收稿日期:2 0 0 9 - 7 - 2 0
不会生成凝结水,可以节省能耗[2]。但是传统冷却 塔利用室外空气进行热湿交换后制备出的冷却水的 温降幅度有限,制取的冷却水温度在理论上是空气 的露点温度而且受环境条件限制,冷却效果不理想。 因此在大多数地区不能达到上述的温度需要。而利 用室内排风或经两级间接蒸发冷却处理后的空气作 为冷却塔的吸入空气,提供给冷却塔进行热湿交换 制备冷却水。经预冷处理后的空气温度更低,可以 使产生的冷却水温度接近空气的露点温度,可用于 辐射末端的供冷[3]。再循环冷却塔与传统冷却塔的 对比如表 1。
2 再循环冷却塔设计[4-10]
2.1 建筑概况 西安某公司二楼办公室,建筑面积 26.87 m2, 建筑层高 3.5 m,主体为砖混结构双层玻璃窗。西 安地区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t =35.1℃,计算湿
w
球温度 t =25.8℃,采用谐波反应法进行室内负荷 sw
计算,最大冷负荷为 1.829 kW,湿负荷 0.1744 kg/h。 2.2 冷却塔设计计算
2009 年 12 月 洁净与空调技术 CC&AC 第 4 期
再循环冷却塔设计与能耗分析
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高宏博 * 黄 翔 吴志湘
摘 要 提出了将再循环冷却塔作为辐射供冷冷源的方案,原理是利用室内排风或经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处理后 的空气作为冷却塔的吸入空气制取冷水,相比传统冷却塔制备的冷却水温度更低。在西安地区依照夏季工况,结 合具体工程实例,设计并制造再循环冷却塔,作为辐射供冷末端的冷源,可节约 55% 的机械制冷能耗。同时使 更多的工程设计人员了解该设备的特性及设计思路,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系统存在的问题: (1 )由于系统中增加了冷却塔、水泵和相应 的风管、水管管路等设置,系统的初投资有所增加。 (2)为达到节能的目的,根据实际出水温度 变化控制阀门开启范围,在运行调节方面增加了工 作量。若增设自动控制装置,则初投资还会有所增 加。
图 5 冷却塔两侧风阀
水管: 根据冷却塔水流量,参照产品样本手册,进出 水管管径设计为 DN20,并设保温层。补水管管径 为 DN15,材料均为铝塑复合管。在供回水管路中 设置温度计,流量表,压力表,过滤器。
0 引言
《GB 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 明确规定,当送风量大于或等于3000 m3/h的直流式 空气调节系统,且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 8℃,宜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1]。全空气系统中设 置排风热回收装置的目的是为了在夏季对机组的进 风进行预冷,在冬季对进风预热,以减少机组的负 荷。再循环冷却塔也是利用房间排风,但目的是制 取高温冷水。再循环冷却塔的原理是利用室内排风 或经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处理后的空气作为吸入空气 直接蒸发制取冷水,冷却效率高且节能环保。将制 取的冷水作为辐射供冷的冷媒提供给辐射末端。辐 射供冷工作在低品位的高温冷源下,其冷水温度一 般在 16℃~18℃。在欧洲,提供给冷顶板的冷却 水温度一般在 18℃~20℃。这样的水温不能作为制 冷或提供有效冷却,但是这样的水温供给冷顶板时
3 能耗对比
依据建筑物实际负荷,最大冷负荷为 1.829 kW。试验台现有冷源为蒸发式冷水机组,型号: HLZ30,功率 8.5 kW,水流量 5 m3/h(4.167 t / h )。 若负荷完全依靠蒸发式冷水机组承担,机组冷 冻水进出口温差按 5℃考虑,经换热器换热,末端 进出口温差按 3℃考虑,则所需水流量为:
关键词 再循环冷却塔;蒸发冷却;设计计算
Recycling Cooling Tower Design and Energy Analysis
Gao Hongbo, Huang Xiang and Wu Zhixiang
Abstract Proposed recycling cooling tower as a source of radiation for the cold option .Recycling cooling tower is the use of interior ventilation or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unit after the deal with air as the cooling towers of air inhaled preparation of cold water,preparation than the traditional cooling tower cooling water temperature lower. According to the summer conditions in Xi’an,light of the specific project examples,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recycling cooling tower, radiant cooling as the end of the cold-source,and savings of 55% of the mechanical refriger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At the same time,with a view to enabling more engineers know the device’s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 ideas,for engineering design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Keywords Recycling cooling tower; Evaporative cooling; Design and calculation
外观尺寸设计: 如图 2,依据产品样本,设计 1 吨方型逆流式冷 却塔。外型尺寸:0.4 m × 0.4 m × 1.5 m,材料: 钢制喷塑,送风形式:双侧。
填料段: 如图 2 、图 3 ,尺寸设计:对于工业中标准 型逆流冷却塔薄膜填料常用高度为l m[4]。设计中参 考产品样本尺寸,考虑比例关系,该小型冷却塔填 料段高度设计为 0.2 m。尺寸为 0.4 m × 0.4 m × 0.2 m。
1 房间排风再循环利用
在全空气空调系统中,为了减少新风负荷,降 低能耗,通常会将房间排风与新风混合,再经空气 处理机组处理后送入室内,新风比为 15%。而在半 集中式空调系统中,建筑负荷由风系统和水系统共 同承担。当利用再循环冷却塔作为冷源时,将房间 排风送入冷却塔,作为冷却塔的吸入空气,与冷却 水进行热湿交换,进而制取出温度低于常规冷却塔 出水温度的冷水。
混合后空气焓值 = 63.1 kj/kg。由
此可得,利用室内排风每小时可节约能耗 18284.52 W。 在半集中空调系统中,在同样的房间冷负荷条 件下,利用再循环冷却塔作为冷源,利用室内排
风作为冷却塔吸入空气制取冷水。其中冷却塔每处 理 1 吨冷却水需要的风量在 600 m3/h ~650 m3/h,计 算中取 600 m3/h。则相应风量可处理 1.7926 吨冷 水。由于再循环冷却塔处理的冷水温度比常规冷却 塔处理的冷却水温度要低,故冷却水温降按 2℃~3 ℃考虑。依照公式 Q = c·m· △ t,由此可得相应的 水量承担的负荷范围是 15058 W ~22588 W。
图 2 冷却塔侧视图
图 3 冷却塔俯视图
淋水密度: 工业中标准型逆流冷却塔淋水密度设计常用值 为 10-15 t/(m2·h)。淋水断面常用设计风速为 2 m/s~ 3 m/s。此小型冷却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热湿交 换效率,设计淋水密度小于工业标准型,为 6.25 t/(m2·h)。
喷头: 在塔内布置 1 个喷头,服务面积:0.16 m2, 管径:D N 2 0 。 水泵: 循环泵:在冷却塔出水管设置水泵,流量 1 m3/h,扬程:经水力计算,扬程不小于 6 m。冷 却塔喷淋水泵:流量 1.5 m3/h,由于在冷却塔内部 喷淋水用,扬程可略小些,普通水泵即可满足要求。 冷却塔风机: 风量按 650 m3/h 选择,计算冷却塔内部气流阻 力损失[4,5],并留有 20% 的富余量,得出冷却塔 风机全压应大于 30 Pa。 收水器: 在塔内顶部设置收水器。收水器采用专业收水 器,选定型号:波 160-45,效率>95%。 导流叶片: 进风口处设置导流叶片,叶片厚度 2 mm~3 mm,角度 45 °。 进风口及风管设计: 如图 4 、图 5 ,对于逆流式冷却塔,较大的 进风口面积,较低的进风口风速,有利于逆流塔淋 水断面上气流的均匀分布。其进口设计风速取值一 般为 3 m/s ~ 4 m/s。根据设计,1 吨冷却塔风机风 量为 650 m3/h,填料截面积为 0.16 m2,为满足上 述要求,进风口截面积应达到 0.052 m2,设计尺 寸:300 mm × 200 mm(两侧)。进风口实际截 面为 0.3 m × 0.2 m × 2=0.12 m2,可以满足要求。
图 1 空气湿球温度的确定
第4期 再循环冷却塔设计与能耗分析 . 61 .
由此看出,室内排风不仅可以在集中式空调系 统中以回风方式进行热回收,同样也可以在半集中 空调系统的冷源侧加以利用,发挥节能效用。
பைடு நூலகம்
. 60 .
洁净与空调技术CC&AC
表1 再循环冷却塔与传统冷却塔的对比
2009年
假定房间冷负荷为 2 kW,室内外设计参数按 西安夏季条件考虑,室内设计温度为 26℃,相对湿 度 55%。
在全空气空调系统中,采用一次回风系统。依
据 ,得到室内送风量,qm=1075.56 m3/h,新风比按 15% 计算,对应新风量为 189.8 m3/h。西安夏季室外空气参数按温度 35.1℃,湿 球温度 26℃计算,焓值为 80.98kJ/kg。室内排风 参数按温度 27℃,相对湿度 57% 考虑,经焓湿图 (如图 1)计算,室内空气设定点焓值为 80.1kJ/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