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肩关节术后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肩关节手术是治疗肩部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如肩关节炎、肩关节脱位、肩袖损伤等。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肩关节术后护理的诊断和具体护理措施的分析。
一、护理诊断1. 疼痛: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肩部疼痛,可能与手术创伤、局部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
2. 功能障碍:术后肩关节活动受限,可能由于术后制动、肌肉萎缩、粘连等原因导致。
3. 感染:手术切口处可能发生感染,表现为红肿、渗出、发热等症状。
4. 血液循环障碍:术后可能出现肩部肿胀、淤血,严重者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5. 心理问题:患者可能因疼痛、功能障碍等原因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护理措施1. 疼痛管理(1)密切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
(2)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减轻心理压力。
(3)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肩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2. 功能锻炼(1)术后初期,根据医嘱进行肩部制动,避免过度活动。
(2)术后1-2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肩部肌肉力量训练,如哑铃、弹力带等。
(3)术后3-4周,逐渐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如肩关节屈伸、旋转等。
(4)术后5-6周,进行肩关节关节活动度训练,如肩关节内外旋、前后摆动等。
3. 切口护理(1)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2)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出、异味等感染迹象,及时处理。
(3)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切口部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4. 预防感染(1)术后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2)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3)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 血液循环护理(1)指导患者进行下肢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使用弹力绷带,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3)观察患者下肢有无肿胀、疼痛等症状,及时处理。
6. 心理护理(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2)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人工肩胛骨肩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护理分析

人 工肩 胛骨肩关节 置换 术患者应 用
进行手术前 的处 理 , 以确保手术前 患者 的病情保 持稳定。护理 干预方法如 下 : ①手术 前心理方 面的护理 , 肩关 节置换术 多为
老年患者 , 比较易 于产生不安 的情 绪。护理人员需积极和患者 沟通 , 以了解患者 的心理状态 , 消除其不 良心理 , 积极配合护理 人员开展工作。②手术物 品的管理 , 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手术 医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1 2 — 2 3 )
人工肩胛骨肩关节置换术 的手术配合护理分析
陈亚 曼 曾丽端
( 厦 门大学 附属第一 医院 , 福建 厦 门 3 6 1 0 0效 果 。方 法
探 讨人 工肩胛 骨肩 关节置换 术的手术配合
选取我 院 2 0 1 4年 5月一 2 0 1 5年 7月收 治 的
保 持患肢外展 中立位 , 锻炼 时要保护好患者 , 以防发生意外 。
4 出院 指 导
【 3 】 董霞 , 梁文 , 田俊英. 预 防老年股骨颈骨折 患者褥疮发 生的探讨【 J j . 护士进修杂志 , 1 9 9 8 , 1 3 ( 8 ) : 4 6 . [ 4 ] 张爱兰. 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叨. 实用医技杂志 , 2 0 0 7 , 6 ( 1 6 ) : 2 2 3 8 -
【 1 ] 杜克 , 王守志. 骨科护理学【 M ] . 北京 : 人 民卫生出版社 , 1 9 9 5 : 3 3 7 - 3 4 3 . [ 2 ] 申罗英 , 叶芳 . 褥疮 的 防治及 护理 体会 [ J 】 . 现 代 中西 医结 合杂 志 ,
2 0 0 5 。 1 4 ( 1 3 ) : 1 7 8 2 — 1 7 8 3 .
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常见于髋、膝、肩关节的疾病治疗中。
手术完成后,患者需要接受系统的康复护理,以促进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操作流程1. 术后立即护理术后立即护理是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首要步骤。
这一阶段的护理工作包括:-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监测患者疼痛程度,根据需要给予镇痛药物;- 确保患者安全,防止意外伤害;- 定期更换患者的着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 康复早期护理康复早期护理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康复早期护理的具体步骤:- 帮助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活动,促进关节活动和肌肉功能的恢复;- 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如站立、行走等;- 监测患者的伤口情况,以防止感染;-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等;- 协助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如洗澡、穿衣等。
3. 康复中期护理康复中期是患者逐渐恢复正常活动能力的阶段。
以下是康复中期护理的主要措施:-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肌肉强化锻炼、平衡训练等;- 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运动和活动,鼓励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间;- 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根据需要调整康复计划;-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教育患者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如饮食、睡眠等。
4. 康复后期护理康复后期是患者逐渐完全康复的阶段。
以下是康复后期护理的关键措施:- 继续进行康复运动和锻炼,巩固和提升恢复效果;- 教育患者关于保持关节健康的重要性,如正确姿势、躯干和关节保护等;- 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根据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提供临床咨询和支持,回答患者的疑问和关注。
二、评分标准为了评估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医护人员可以使用评分工具。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疼痛评分:通过疼痛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如使用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评估法。
(完整版)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的护理

(完整版)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的护理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的护理简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关节疾病和损伤,例如骨关节炎和骨折。
术后病人需要特殊的护理来确保手术部位的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护理步骤以下是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的护理步骤:1. 术后伤口护理:定期更换敷料并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2. 床位活动:术后病人需要保持适当的床位活动,以促进新的关节运动和预防血栓形成。
康复专家将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
3. 疼痛管理: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并密切观察病人的疼痛情况。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病人的舒适。
4. 营养与液体摄入:营养和水分摄入对于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饮食应均衡,并根据医嘱控制摄入量。
5. 物理治疗:康复专家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适合的物理治疗计划,帮助病人恢复关节的功能和灵活性。
6. 定期复诊:病人需要根据医生的安排进行定期复诊,以评估术后康复情况和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
预防并发症以下是预防关节置换手术并发症的一些重要措施:1. 防止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并遵循医生的指示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 预防血栓形成:术后病人需要进行适度的活动,如早期床位活动和物理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
3. 遵循康复计划:病人需要积极参与康复计划,包括定期进行物理治疗和按时复诊,以促进关节的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医护团队的协助和指导。
通过正确的护理步骤和预防措施,可以提高病人手术后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人工肩关节置换技术诊疗护理规范

人工肩关节置换技术诊疗护理规范
摘要: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肩关节疾病有效的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针对肩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制定一套规范、科学的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本文对人工肩关节置换技术的诊疗护理规范进行了探讨。
一、手术前的准备
1. 患者要做好心理准备,预防感染的发生。
手术前一周,患者应接受口服抗生素治疗,降低感染发生的风险。
2. 动态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情况,明确手术难度和手术方案,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
二、手术中的护理
1. 坚持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包扎等操作。
2. 加强术中巡回,注意患者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手术方案。
3. 监测患者全身状况,密切监测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对患者的肝肾功能等进行评估。
三、康复期的护理
1. 做好手术伤口护理,避免感染和发炎。
2. 合理用药,预防和治疗术后疼痛、感染等并发症。
3. 做好肩关节功能锻炼的指导,促进功能恢复,降低康复周期。
四、注意事项
1. 康复期间患者应逐渐恢复正常生活,注意卧床时间、饮食、
起居等方面的调整。
2. 康复期间不宜从事剧烈运动或重物搬运等活动,避免手臂受伤。
3. 定期到医院复查,密切关注肩关节疾病复发的情况。
结论:
规范、科学的人工肩关节置换技术诊疗护理规范对术后患者的
康复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了解并严格遵守护理规范,为患者提供
优质服务,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肩关节置换护理康复

04
心理调适
了解手术过程和术后康复计划,减轻焦虑和恐惧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增强信心和勇气
学会放松和深呼吸,减轻紧张和压力
保持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获得支持和鼓励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增强身体抵抗力
01
02
03
04
05
身体检查与评估
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
评估身体状况: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肩关节置换护理康复
目录
01
手术前准备
02
手术后护理
03
康复计划制定
04
康复注意事项
1
手术前准备
了解手术过程
了解手术目的:改善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01
了解手术风险: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
03
了解术后注意事项:饮食、活动、药物使用等
05
了解手术方法:全肩关节置换术或部分肩关节置换术
02
了解术后康复计划:康复目标、康复时间、康复方法等
预防脱位:避免过度活动,保持正确的姿势
预防血栓:进行适当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神经损伤:注意保护神经,避免压迫和损伤
定期复查
03
复查目的:了解康复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2
复查内容:X光片、关节活动度、肌力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01
复查时间: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
04
复查建议:遵循医生建议,定期复查,确保康复效果
术后中期:进行主动关节活动,增强肌肉力量
术后后期:进行功能性锻炼,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注意事项:遵循医生建议,避免过度运动和损伤
饮食调理
术后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
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一、定义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是在置换肱骨头的同时,使用假体置换肩甲盂的表面,用金属和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等部件来代替患者的受损关节,使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一种手术.二、适应症1. 包括原发及二类.因为89%~95%病人的肩袖完好,是人工肩关节置换的较适应证.2. 当肩袖病变发展至不可逆及伴有缺损时,尽管人工肩关节置换仍可有效地缓解疼痛,但功能恢复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应鼓励病人早期手术.3. 晚期具有与类似的病理变化,唯其常伴有、的及,有时还合并有、损伤,应对患者的软条件进行仔细的评价.4.性关节病这是最难处理的关节病之一,人工全肩关节置换可缓解疼痛,但由于广泛的肩袖损伤难于,只能进行有限的康复训练(limited rehabilitation goals),以增加关节的性.5.人工肩关节翻修包括肩胛盂假体松动、断裂、下沉和人工肱骨头植入的技术错误等.6.其他骨、、肩关节不良、陈旧性等.三、护理问题1、术后疼痛:与关节创伤、手术有关2焦虑、紧张:与患者担心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活动受限有关3、知识缺乏:与患者不了解手术及术后功能恢复有关4、潜在并发症: 感染、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肩关节僵硬等四、护理要点1、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3、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对手术的安全性较为担心,产生焦虑心情.对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动态变化,讲解相关知识,以解除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4、(2)术前检查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了解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做好对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监测、治疗与控制.尤其是肿瘤患者,应了解是否已发生全身性转移,进行全身骨骼同位素、CT、MRI检查,评估肿瘤的性质、受累范围和有无内脏转移,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3)停用药物协助医生确保患者停用下列两类药物1周:非激素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大多数抗关节炎药,患者入院后或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情况,确保在手术前停用以上药物.2 术后护理(1)严密监测意识、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以防发生各种手术并发症.对于假体置换的患者尤其要警惕对假体本身和骨水泥副反应的发生.(2)观察手术侧上肢的皮温、颜色、末梢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以防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水肿、缺血、麻木.一般手术后3d肿胀开始消退,术后1周左右手术切口周围皮肤出现皱褶.如出现肿胀加重并逐渐加剧,应考虑血肿形成的可能,及时行B超检查,及时处理.(3)伤口置有引流管,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数量.如在1h之内引流液的量超过200mL,应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的处理.如术后24h引流量少于50mL,可考虑拔除引流管.一般引流管放置的时间为48~72h,术后引流量:第1天为160~450mL,第2天20~190mL,第3天10~60mL.(4)肩关节脱位的预防:术后可给予平卧位,使用外展支架,使肩关节位于外展50~60°,前屈45°,旋转中立位.术后1d可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可给予前臂吊带悬吊,上臂垫软枕,保持患侧肩呈中立位,屈肘90°.绝对禁止术侧卧位,以免造成置换的肩关节受压,由于杠杆作用而致肩关节前脱位.嘱咐患者始终禁止剧烈运动和大幅度的投掷,挥动手臂,以免引起术侧肩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及骨折.(5)感染的预防:感染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应积极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保肢治疗的患者,感染是最凶险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切口部位的红、肿、热、痛、渗液.一旦发现处理较为困难,早期需清创处理,感染发生3个月以上,则需取出假体.(6)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止痛泵,并且鼓励其使用止痛泵,使患者减轻疼痛或无痛,但同时也应防止止痛药物的过量使用及毒性反应.术后72h内伤口敷冰袋,每日3次,每次20~30min,可以减轻软组织水肿,缓解疼痛.五、健康指导1、术后一天:指导患者主动活动手指各关节及腕关节,指导患者健侧肢体协助患侧最大限度的伸曲患肢肘关节.2、术后2~7天:肩部肌肉主动收缩运动,肩关节外旋、前屈活动,从20度开始,每天增加10度,练习患肢抬高直到举过头,一日3次.肩关节主动锻炼.3、术后8天后:耸肩练习:指导者一手托肘关节,一手扶上臂做向上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5分钟放松一次,每天2~3次.4、术后6 周内不可举重超过一杯水重量的物品;术后6 周禁止直抬手臂或将手背到体后.5、术后禁止用患侧前臂将自己从床上或椅子上撑起.6、肩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不可参加接触性体育运动或反复抬举运动.7、加强营养,嘱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食物,增强患者抵抗力,维持适当体重,减轻对关节的负重.8、嘱患者术后1、3、6、9、12 个月分别来医院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定期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拍片了解假体位置情况及功能锻炼情况.。
肩关节置换护理常规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同骨科护理常规2.做好病人心理安慰工作,告知其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和效果,消除病人的顾虑3.指导配合完成各项检查:胸片、心电图、X线、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4.指导患者做、肱二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
5.如发现生体其他部位的炎症如牙周脓肿,鼻窦炎,疖肿和脚气等应报告医生,积极治疗。
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6.术前备皮、剪指甲,必要时配血。
术前禁食8—12h,禁水4—6h。
7.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使用便器及床上大小便训练【术前护理】1.同骨科手术后护理常规2.保持术侧肩关节中立位,取半卧位或健侧卧位。
半卧位时,术侧肩关节用三角巾悬吊,上臂下垂,屈肘90°。
禁止患侧卧位。
站立时用三角巾悬吊固定。
3.观察与记录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定时离心方向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伤口引流液及尿液的量、颜色、性质,观察伤口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4.观察患肢末梢循环、感觉、运动、肢体肿胀、切口渗血等情况,观察有无手指麻木、肢体青紫、出血等。
5.功能锻炼(1)待患者患肢感觉恢复即可做手腕关节的被动、主动伸屈运动和肩部肌肉的收缩运动。
(2)拔除引流管后,术后3-5天开始离床活动,做患肢握拳、松拳运动和伸屈腕关节运动。
(3)术后一周后,去除固定带后做伸屈肘运动,可用健侧手协助患肢,腕部上举过肩,并用手接触前额,以后可逐渐过头部。
(4)术后3周,患肢做主动锻炼,可进行环形或摆动运动。
6.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7.预防并发症及感染(1)出血:若一小时内引流量>50ml,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脂肪栓塞:若出现胸闷、胸痛、气急、神志模糊等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关节脱位、半脱位或假体松动、下沉:观察患肢是否出现剧烈疼痛、患侧肢体较健侧肢体缩短,如有立即制动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健康教育】1.尽早使用术肢完成日常活动,但禁止剧烈活动,不宜用力拖拉重物,避免投掷等挥动手臂的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一、定义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是在置换肱骨头的同时,使用假体置换肩甲盂的表面,用金属和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等部件来代替患者的受损关节,使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一种手术。
二、适应症
1.骨性关节炎包括原发及继发性二类。
因为89%~95%病人的肩袖保持完好,是人工肩关节置换的较理想适应证。
2.类风湿关节炎当肩袖病变发展至不可逆及伴有骨质缺损时,尽管人工肩关节置换仍可有效地缓解疼痛,但功能恢复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应鼓励病人早期手术。
3.创伤性关节炎晚期具有与骨关节炎类似的病理变化,唯其常伴有肌肉、关节囊的损伤及瘢痕,有时还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应对患者的软组织结构条件进行仔细的评价。
4.肩袖损伤性关节病这是最难处理的关节病之一,人工全肩关节置换可缓解疼痛,但由于广泛的肩袖损伤难于修复,只能进行有限的康复训练(limited rehabilitation goals),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5.人工肩关节翻修包括肩胛盂假体松动、断裂、下沉和人工肱骨头植入的技术错误等。
6.其他骨坏死、肿瘤、肩关节发育不良、陈旧性感染等。
三、护理问题
1、术后疼痛:与关节创伤、手术有关
2焦虑、紧张:与患者担心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活动受限有关
3、知识缺乏:与患者不了解手术及术后功能恢复有关
4、潜在并发症: 感染、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肩关节僵硬等
四、护理要点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对手术的安全性较为担心,产生焦虑心情。
对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动态变化,讲解相关知识,以解除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术前检查
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了解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做好对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监测、治疗与控制。
尤其是肿瘤患者,应了解是否已发生全身性转移,进行全身骨骼同位素、CT、MRI检查,评估肿瘤的性质、受累范围和有无内脏转移,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
(3)停用药物
协助医生确保患者停用下列两类药物1周:非激素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大多数抗关节炎药,患者入院后或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情况,确保在手术前停用以上药物。
2 术后护理
(1)严密监测意识、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以防发生各种手术并发症。
对于假体置换的患者尤其要警惕对假体本身和骨水泥副反应的发生。
(2)观察手术侧上肢的皮温、颜色、末梢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的变化。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以防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水肿、缺血、麻木。
一般手术后3d肿胀开始消退,术后1周左右手术切口周围皮肤出现皱褶。
如出现肿胀加重并逐渐加剧,应考虑血肿形成的可能,及时行B超检查,及时处理。
(3)伤口置有引流管,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数量。
如在1h之内引流液的量超过200mL,应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的处理。
如术后24h引流量少于50mL,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一般引流管放置的时间为48~72h,术后引流量:第1天为160~450mL,第2天20~190mL,第3天10~60mL。
(4)肩关节脱位的预防:术后可给予平卧位,使用外展支架,使肩关节位于外展50~60°,前屈45°,旋转中立位。
术后1d可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可给予前臂吊带悬吊,上臂垫软枕,保持患侧肩呈中立
位,屈肘90°。
绝对禁止术侧卧位,以免造成置换的肩关节受压,由于杠杆作用而致肩关节前脱位。
嘱咐患者始终禁止剧烈运动和大幅度的投掷,挥动手臂,以免引起术侧肩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及骨折。
(5)感染的预防:感染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应积极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
尤其是保肢治疗的患者,感染是最凶险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为切口部位的红、肿、热、痛、渗液。
一旦发现处理较为困难,早期需清创处理,感染发生3个月以上,则需取出假体。
(6)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止痛泵,并且鼓励其使用止痛泵,使患者减轻疼痛或无痛,但同时也应防止止痛药物的过量使用及毒性反应。
术后72h内伤口敷冰袋,每日3次,每次20~30min,可以减轻软组织水肿,缓解疼痛。
五、健康指导
1、术后一天:指导患者主动活动手指各关节及腕关节,指导患者健侧肢体协助患侧最大限度的伸曲患肢肘关节。
2、术后2~7天:肩部肌肉主动收缩运动,肩关节外旋、前屈活动,从20度开始,每天增加10度,练习患肢抬高直到举过头,一日3次。
肩关节主动锻炼。
3、术后8天后:耸肩练习:指导者一手托肘关节,一手扶上臂做向上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5分钟放松一次,每天2~3次。
4、术后6 周内不可举重超过一杯水重量的物品; 术后6 周禁止直抬手臂或将手背到体后。
5、术后禁止用患侧前臂将自己从床上或椅子上撑起。
6、肩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不可参加接触性体育运动或反复抬举运动。
7、加强营养,嘱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食物,增强患者抵抗力,维持适当体重,减轻对关节的负重。
8、嘱患者术后1、3、6、9、12 个月分别来医院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定期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拍片了解假体位置情况及功能锻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