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现状的文献综述
关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现状的文献综述

关于民间社工服务机构的文献综述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这其中,我们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我们要发展我国的民生事业和社会工作事业,我们就必须发展我们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它。
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我们首先要了解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相关定义,王思斌教授指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常是指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由受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作为职业的服务人员和志愿者组成,为特定的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人群服务组织(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
其目的在于协助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预防或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功能及促进他们幸福和快乐。
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一系列社会弱势群体和因各种原因而生活陷入困境的人群。
①杨团指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②。
这一定义主要是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组织者和服务对象去进行定义的。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探讨。
1.我们应该对我国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进行一个全新的定位,了解其内涵。
在我国全面发展的21世纪里,它到底处于怎样的一个位置,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对此,很多大家学者都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陆士桢教授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他指出“第一,厘清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相关概念,在这之中首先要明确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属于社会组织的概念,其次要明确了解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中非常重要的分类。
”他从这两方面将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第二,要认识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特征。
民办社工服务机构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一种,既具有社会组织的一般性特征,同时,也具有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独有特征。
除了必须具备合法登记注册等一般社会机构的属性之外,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还具有六个基本特征。
浅谈社会工作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谈社会工作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社会工作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定义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社会工作在发展历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分析社会工作的现状,探讨其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如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社会工作与社会资源的对接等。
我们将强调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应对社会工作发展问题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社会工作、发展现状、问题、对策、专业水平、社会资源、建议、重要性、发展趋势、未来、应对问题1. 引言1.1 社会工作的定义和作用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领域,旨在帮助个体、家庭和社区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社会工作者通过提供支持、咨询和资源,帮助人们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参与度。
社会工作的作用是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变革,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工作的主要职责包括评估客户的需求和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协调社会资源、进行社会政策倡导等。
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法律知识、危机干预等,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深刻意义的工作,它不仅能帮助个体解决问题,提升生活品质,更能促进社会公正与变革,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社会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公正、包容的社会贡献着重要力量。
1.2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
最早的社会工作活动可以追溯到英国的慈善组织和慈善工作,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的慈善和福利机构。
社会工作最初主要是针对贫困、疾病、残疾和其他社会问题的帮助和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工作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和专业领域。
20世纪中叶以后,社会工作逐渐得到了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社会工作者也逐渐被认可为一种重要的职业。
国内关于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国内关于社会工作行动研究进行了综述。
在探讨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阐述了社会工作行动的概念、国内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结合国内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发展趋势,讨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全面展示了国内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动向,为相关学者和从事社会工作的实践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国内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综述、发展趋势、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不足之处、未来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在国内已有一定规模的关于社会工作行动的研究,但大多还停留在零散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阶段,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
有必要对国内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效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社会工作行动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社会工作行动的研究可以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更有效的工作指导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社会工作行动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和推动。
通过对社会工作行动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为社会发展提供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国内关于社会工作行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成果将对社会工作实践和学理论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具体而言,本文旨在通过综述国内关于社会工作行动的研究文献,探讨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分析研究方法的优劣,总结已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旨在为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学科的进步和社会工作实践的提升。
2. 正文2.1 社会工作行动的概念社会工作行动的概念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为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实际行动。
这些行动包括但不限于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等。
谈论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行现状

谈论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行现状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为了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问题,促进当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目前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运行中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本文将探讨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运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运行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才短缺。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落后、教育水平较低,导致该地区的社会工作者数量严重不足。
在当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常只有少数人从事社会工作,其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当地的实际需求。
二、服务范围狭窄。
由于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限制,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往往局限在县级以下的城镇或村庄,难以覆盖整个地区的社会需求。
三、资金匮乏。
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往往由政府资助,由于当地经济条件稍差,政府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资金支持相对有限,导致中心的设施、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条件难以保障。
以上几点是目前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行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一、加强人才培养。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补贴、引进外地专业人才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社会工作者来到民族地区从事社会工作。
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提升当地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二、拓展服务范围。
可以通过成立联合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利用互联网等方式来拓展服务范围,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服务力度,提高服务范围。
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运行中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能够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朝着更加健康、稳定和发展的方向前进。
浅谈社会工作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谈社会工作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在介绍社会工作概述和发展现状后,重点分析了社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包括师资短缺、监督机制不完善等。
接着探讨了影响社会工作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三项对策:加强师资培训、建立监督机制、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合作。
这些对策有望提升社会工作的水平和影响力。
在总结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概括,并展望了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
通过本文的讨论,有助于深入了解社会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社会工作、发展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师资培训、监督机制、合作、总结、展望未来、社会发展、社会服务、专业化、有效性、社会福利、政策支持、实践经验、社会需求、发展趋势、挑战、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社会变革、社会团体、社会资本。
1. 引言1.1 社会工作概述社会工作是一项致力于帮助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我价值的专业工作。
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关爱、关心、关注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融入社会,重建自尊、自信,实现自我价值。
社会工作的范围涉及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援助、社会心理服务等多个领域,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增多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社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帮助社会上处于弱势位置的群体解决各种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社会工作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是关爱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重要途径。
社会工作的宗旨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发展,帮助个体解决问题、实现自我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在当今社会,社会工作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1.2 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社会工作队伍不断壮大,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不断丰富,社会工作实践领域不断拓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不够全面、覆盖面不广;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不够完善;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等。
谈论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行现状

谈论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行现状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为了满足民族地区群众的社会保障和帮助服务需求而设立的机构。
这些中心在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保障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运行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资金来源不够稳定。
只有充足的经费才能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现实中,很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资金来源不够稳定。
有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财政拨款不足,且基本都是规避性质的,只能满足建立和日常运行的基本需求,而实际上,服务中心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购置设备、租赁场所以及开展一些更为具体的服务项目,以提高工作服务质量。
第二,服务方案不够适应当地的需求。
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服务方案需要更加贴近当地社会和用户需求,但有些服务中心很少关注当地的社会特点和文化差异,从而在服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并不适合当地人民的保健需求。
而只有充分了解当地的需求,才能制定更为实用的服务方案,更好地服务本地社区居民。
第三,人才力量不足。
现代化社会工作需要有专业、有经验的社会工作者,但是在一些民族地区,由于不够吸引人才,以及经费等原因,社会工作者的数量和质量不够高。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没有足够的人才,会导致中心服务质量下降,甚至无法为本地居民提供应有的服务。
第四,社区参与感不足。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应该是社区参与的一个重要载体,但在实际中,社区居民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参与度较低。
由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存在一定的举办场所和时间限制,很多社区居民无法参加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所提供的服务项目,致使他们没有获得对社区事务了解的机会。
因此,在未来发展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应该更为重视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使服务中心成为社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的服务中心。
总之,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实际运行现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加以改善。
谈论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行现状

谈论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行现状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为了满足民族地区居民对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而设立的公共服务机构。
它的运营现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因为它关乎到民族地区居民的福祉和社会发展。
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运行上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地理和经济条件,这些中心往往面临资金不足、人员短缺等问题。
由于人才的流失和缺乏培训机会,很多中心的工作人员水平较低,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社会问题也给社会工作服务带来了重大压力,使得中心很难满足民族地区居民多样化和复杂的需求。
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运作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中心的服务范围和内容往往过于单一,只关注于某些特定的社会问题,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方面,比如教育、就业和医疗等。
中心的运作机制不够灵活和有效,无法及时调整和适应社会变化和需求变化。
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中心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合作和协调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导致服务的效果不佳。
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方面,中心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和咨询等活动,提高了民族地区居民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生活质量。
中心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和机构化发展,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一些中心还积极探索社会工作的创新模式,如引入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等,扩大服务的范围和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改善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运行现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政府应加大对中心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加强对中心的培训和支持。
需要加强中心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合作和协调,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还应推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机构化发展,完善中心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
中心应积极开展社会工作的创新实践,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运行现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通过加大政府投入、优化运作模式和加强专业化发展,可以进一步改善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效果,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居民的福祉。
社工工作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社工工作文献综述范文模板英文回答:Literature Review on Social Work。
1. Introduction。
Define social work and its scope.State the purpose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2. Historical Context of Social Work。
Discuss the origins and evolution of social work.Explore key figures and movements that influenced its development.3.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Social Work。
Review different social work theories, including:Psychosocial theories。
Sociological theories。
Empowerment theories。
4. Practice Areas of Social Work。
Describe the various fields where social workers practice, such as:Child welfare。
Mental health。
Aging。
Homelessness。
5.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Methods。
Explain the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used by social workers, including:Case management。
Advocacy。
Therapy。
6.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Social Work。
Discuss the current and emerging issues facing social work.Identify opportunities for innovation and growth.7. Conclus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民间社工服务机构的文献综述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这其中,我们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我们要发展我国的民生事业和社会工作事业,我们就必须发展我们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它。
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我们首先要了解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相关定义,王思斌教授指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常是指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由受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作为职业的服务人员和志愿者组成,为特定的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人群服务组织(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
其目的在于协助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预防或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功能及促进他们幸福和快乐。
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一系列社会弱势群体和因各种原因而生活陷入困境的人群。
①杨团指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②。
这一定义主要是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组织者和服务对象去进行定义的。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探讨。
1.我们应该对我国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进行一个全新的定位,了解其内涵。
在我国全面发展的21世纪里,它到底处于怎样的一个位置,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对此,很多大家学者都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陆士桢教授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他指出“第一,厘清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相关概念,在这之中首先要明确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属于社会组织的概念,其次要明确了解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中非常重要的分类。
”他从这两方面将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第二,要认识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特征。
民办社工服务机构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一种,既具有社会组织的一般性特征,同时,也具有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独有特征。
除了必须具备合法登记注册等一般社会机构的属性之外,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还具有六个基本特征。
一是非政府性,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纯民间性的机构;二是非营利性,不以营利为目的,虽然其发展要借助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但始终以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公益性,属于社会公益性组织,以利他主义为原则,帮助弱势群体,服务人民大众;四是助人性,机构存在的价值及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帮助弱势群体,通过为其提供专业的服务,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宗旨,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恢复其社会功能;五是专业性,通过服务人员的专业性、服务理念的专业性、服务方法和技巧的专业性等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六是服务性,区别于基金会等民办社工服务机构,以服务社会,服务民众为根本任务,通过自身的服务,整合相关资源,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发展。
”在这个方面上,陆教授进行了十分详细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民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具有十分明显的特殊性,要想把握它,我们必须要全面的对它进行了解和认识。
第三“我们必须要分析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理论基础。
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涉及到社会建设、社①王思斌.社会行政.第64页会组织、社会工作等多方面的理论基础,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在社会发展及建设中的重要性及民办社工服务机构与政府、社会及其他组织的关系层来展开分析,以社会管理创新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为视角进行解读。
①2.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特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属于非营利组织,因此它是具有Salamon所提出的非营利组织的五个特性: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
但是,徐丛德认为,它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非营利组织。
与其他非营利组织相比,民办社工机构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第一,遵循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工作理念,服务对象主要是出于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
第二,专业性较强,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技巧与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性的社工服务。
第三,主要工作经费来源于政府对服务的购买和一些社会团体的捐赠,并不依靠服务对象所缴纳的费用。
②3.我国民间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
首先,我们应该发现,在这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社会工作事业也是有了进步与发展。
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从1988年至今,几百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也开设了社工师的培训和考试制度,完善了我国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在制度化发展方面,包括:①七支专项资金,包括孤残儿童救助基金、贫困家庭病残儿童救助基金、成龙、杨受成公益慈善基金、甘泉工程公益基金、扶贫开发基金、防治乳腺癌专项基金、榜样公益基金。
②十七个工作(行业)委员会,包括福利企业工作委员会、理论宣传工作委员、城区工作委员会等组织的发展。
但是,对于我国的社会工作事业的整体发展上,还是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特别是我们的社工服务机构。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数据来说明:第一,中国有城市低保对象2200多万,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6500多万,残疾人口8200多万,重点优抚对象460多万,孤儿57.3万,还有老年人口1.43亿,常年受灾人口1个多亿。
仅就工作量而言,平均1个工作人员要为1000名重点民政对象提供服务;第二,专业社会工作者占总人口的比例,美国为2‰,日本为5‰,加拿大为2.2‰。
中国1‰。
以上两个数据也说明了我国社工工作人员的缺口非常大,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国的社工机构发展还不成熟。
我们的专业社工机构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严重落后。
对于这些现状和困境,很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陆士桢认为我国目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有积极的,也有问题的出现。
首先,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发展的四个特点。
1.机构数量增长迅速2.机构服务领域不断扩展3.机构服务专业化不断提升4.机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①陆士桢,郑玲.浅论我国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第17-19页②徐从德.民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特点与功能分析一基于上海、深圳、济南三地的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这都是我们看到的进步,其次也有我们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外部生存环境方面(1)健全发展的机制尚未建立。
(2)区域发展不平衡较为严重。
(3)资金不足,且来源单一。
(4)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
(5)社会认同和公信力较低。
2.机构内部自身建设与发展方面(1)机构服务专业化不足。
(2)机构的综合管理能力及水平较低。
(3)对公信力建设重视不够。
①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社工服务机构与我们的政府之间的这种十分微妙的关系,如果机构不脱离政府,发展将受到限制;但是如果脱离的话,又得不到很好的支持和帮助,这无疑又是一个两难之地,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让我们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举步维艰。
何建宇认为民办社工机构现在面临着发展的两难困境,一方面,民办社工机构规模小、组织能力弱、社会影响力小,社会工作服务的规范性和专业性难以得到有利保证;另一方面,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刚刚起步,制度化道路依然漫长②。
彭善民基于上海社会工作机构的成长轨迹,认为现今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自主性、代表性和技术性三大问题上值得关注。
在自主性问题上,部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成立初期带有较浓厚的行政印记,对政府依赖程度高,运作过程中亦受到行政干预,政府主导为主,民间参与不足。
代表性即是指机构没有真正满足服务对象的利益和需求,代表性不足。
社工人才素质不高,社工专业项目缺乏核心技术,这些都是社工服务机构的技术性难题。
③正是存在这些困境,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建设问题逐步被提上日程,引起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④对于我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政府也是相当的支持的,至少在法律层面有了依据。
各地要认真对照《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切实做好项目指导,严格把好初审质量。
要优先考虑面向民生、面向群众、面向基层的项目;优先考虑在特定领域发挥独特作用、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或作出特殊贡献的社会组织;优先考虑有地方财政资金、福彩资金和社会资金资助的项目;优先考虑上年度项目实施中管理规范、执行有序、效果显著的项目。
⑤可以看出,我们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还不完全受限,我们还是可以从这得到一线生机。
①陆士桢,郑玲.浅论我国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第19-21页②何建宇.民办社工机构:艰难的“破冰”之旅.中国社会导刊m.2010:14-15③彭善民.上海社会工作机钩的生成轨迹与发展困境.社会科学m.2010:54-61④刘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能力建设问题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年论文.2013.5.20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部关于印发《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参考文献[1]王思斌.社会行政.第64页[2]杨团.非营利机构评估——上海罗山市民会馆个案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陆士桢,郑玲.浅论我国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第17-19页[4]徐从德.民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特点与功能分析一基于上海、深圳、济南三地的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5]何建宇.民办社工机构:艰难的“破冰”之旅.中国社会导刊m.2010:14-15[6]彭善民.上海社会工作机钩的生成轨迹与发展困境.社会科学m.2010:54-61[7]刘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能力建设问题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年论文.2013.5.20[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部关于印发《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