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家游戏活动的核心价值与指导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娃娃家游戏活动的核心价值与指导策略

娃娃家游戏是角色游戏的一种,是幼儿在特定的“家庭”及相关区域内,通过扮演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再现家庭及周围生活中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验与周围其他人、事、物情感与态度的角色扮演活动过程。反思以前的娃娃家游戏活动,我们感到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对娃娃家教育功能的认识比较宏观,主要是从角色游戏的角度认为娃娃家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性、语言和认知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就娃娃家游戏活动本身特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还不明确。各年龄班娃娃家游戏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不是很清楚。二是大家都感到娃娃家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其它角色游戏不可替代的,但在幼儿游戏时怎样做到既不让幼儿按照老师的导演进行程式化、教育化的游戏活动,又能在突出自选游戏积极、主动、快乐的前提下,敏锐的察觉幼儿的需要给予恰到好处的指导,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方面,有效的指导策略还比较缺乏。从2004年9月至2005年10月,在中央教科所、天津市幼儿教研室领导专家的培训、指导下,我们针对娃娃家游戏活动的核心价值和指导策略进行了研究实践,下面将有关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娃娃家游戏活动的核心价值及年龄特点

(一)、娃娃家游戏活动的核心价值。

通过参加中央教科所专家组织的培训,市幼儿教研室老师的多次精心指导,课题组老师们数次的验证与实践,确定了娃娃家游戏活动7个方面的核心价值:

1、使幼儿获得安全感和心理慰籍,体验快乐。(通过幼儿参与娃娃家游戏活动,能体验到和小朋友一起玩很温暖、很安全、心情愉快,尤其是小班幼儿能尽快的稳定情绪,缓解心理焦虑,逐步适应集体生活。体验快乐是娃娃家游

戏活动核心价值的重要方面,这一点要求我们不要将娃娃家变成教师显性施教的场所)。

2、再现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象和情感。(再现生活经验主要是再现父母照顾儿童、孩子过生日、请客、去医院看病等家庭生活及与周围环境、人员交往的情境。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象和情感体现也是我们追求的娃娃家游戏活动核心价值的又一重要方面,如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给娃娃梳自己喜欢的头型,看到孩子生病表现出焦急、疼爱的情绪情感,想象自己开着车送孩子去医院看病等)。

3、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发展与角色相关的情感和责任感。(幼儿知道自己在扮演谁,其职能是什么,在家庭中要承担哪些责任,与其他角色之间进行有情感的交往)。

4、发展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对角色语言能理解并做出回应,大胆表达自己的在游戏过程中的想法、要求和建议等)。

5、丰富幼儿交往的策略,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如何与别人交往,哪种方法别人更容易接受,在不同的活动中能够迁移)。

6、培养与同伴合作游戏的能力,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能够遵守游戏规则,协商分配角色,感到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某一活动过程,小朋友在一起玩才快乐、开心、有趣)。

7、发展相关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操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幼儿洗漱、穿脱衣服、用餐、饮水等自我服务方面的能力,操作能力主要是指幼儿的画、做、剪、粘、捏、切等方面的能力,同时练习使用相应的工具)。

(二)、娃娃家游戏活动的年龄特点

在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还观察总结了小中班幼儿在娃娃家游戏活动中的

一些行为表现,其特点如下:

小班:

——小班初期,幼儿在娃娃家内主要是操作摆弄材料(布绒玩具、电动玩具、娃娃等),后来自己选择角色(当妈妈、当爸爸等)玩娃娃(洗脸、喂水)、给娃娃做饭;角色行为容易转移(一会抱娃娃,一会做饭,做着做着饭,又去抱娃娃);同伴间往往相互模仿动作(看到其他孩子切菜,会仍下手里的娃娃也去切菜)。

——情节点较多,以简单操作为主,很多情节不会纵向拓展,有的瞬间消失。在娃娃家游戏过程中,除有简单的洗脸、洗手、喂奶、喂水、做饭(米饭、面条)、做菜(黄瓜鸡蛋)操作活动外,还有打电话、着火、抱孩子看书、串门、请人吃饭、孩子生病、照相等行为或语言或二者交织的情节。在这类情节中,打电话的孩子是满足自己说话的要求,或模仿别人说话,当对方问起找谁呀、有什么事呀,又不知道跟对方说什么,很少有情节延伸。说着火了的孩子,自己会马上挥舞着类似手枪一样的玩具晃动,嘴里发出兹兹的喷水声来救火,用简单的方法自行解决问题。有的幼儿说完我家孩子生病了,然后就做其他的事,没有连续的给孩子看病的情节出现。

——有简单的语言沟通。开始时会出现较多的自言自语,听到电话响会说不接,做饭怎么接电话;孩子生病了,没药呀。以后在老师和同伴间逐渐出现简单的应答,如幼儿打电话请老师来吃饭,老师用语言引导幼儿说话,老师到我们家来吃饭吧,有什么菜—炒黄瓜,吃什么饭—没有饭,没有饭怎么吃—做米饭吧;爸爸、妈妈之间也出现简单的语言交流,爸爸说多撕点西红柿,妈妈说没了,你看看。

由于小班孩子强烈的情绪性、爱模仿和思维的直觉行动性特点,各方面能

力还比较弱,决定了娃娃家在小班是一个由水平较低的初始期向较高水平逐渐发展的时期。

中班:

——幼儿能自己协商分配游戏角色和游戏内容(谁当爸爸,谁当妈妈或哥哥姐姐,今天炒什么菜,做什么饭);角色意识进一步明显,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应该干什么(妈妈说:今天孩子过生日,我来打扮娃娃,爸爸说:我来做饭);角色行为体现较充分(妈妈给孩子打扮,先对姐姐说,打点水去,给娃娃洗脸,然后在娃娃的头上戴上了十几个饰物;姐姐打水、倒水后又用墩布把撒在地上的水擦干净;爸爸专心制作提前商定好的饭菜,告诉姐姐去定一个蛋糕)。中班时期有时爸爸与哥哥、妈妈与姐姐的角色行为容易混淆。

——逐步会持续的做一件事情,过程比较细致(爸爸做宫爆鸡丁,先备料,用刀把黄瓜条、胡萝卜条切成块,用剪刀把海绵条剪成块,用开心果壳做果仁,分别放在四个小碗内,而且每种原料的量都差不多,然后切葱、点火、放油、把四样原料同时放锅里炒,炒熟后按每人一份盛在盘子里);能进行初步的再现和创造性表现(学习做馅饼,然后把馅饼摆在盘子里,用橡皮泥做成小的造型围边,让食物更好看),游戏情节逐渐丰富,由家庭内的活动扩展到与周围区域的交往,是主要带孩子去医院看病,还有去超市购物,去照相馆拍照等。

——语言进一步获得发展,孩子之间语言交往的目的性增强,并体现在行为上(妈妈:你们做熟饭了吗,孩子真饿了,快点;爸爸:知道了,等会吧;妈妈:我先抱孩子出去玩会,等会做熟饭,你们叫我,打手机呀,再见;爸爸:孩子妈妈,饭熟了,快回来吧);幼儿说话时词汇逐渐丰富(孩子指着墙上几种菜品的图案说,你看,五颜六色的);会主动表达与自己活动相关的内容(爸爸正在做西红柿炒鸡蛋,与看活动的老师说,我会做香花鱼,跟谁学的,没学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