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第三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案沪教版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主备教师:XXX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化学元素的概念、化学元素的性质、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介绍等。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会掌握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化学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性质,为学习后续单元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化学元素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学习掌握常见化学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性质;(3)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求知欲;(2)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化学元素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常见化学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性质;(3)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

2.教学难点:(1)化学元素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的理解;(2)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普通物质和问题,引发学生对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

2.分组探究(20分钟)(1)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物质的变化,挖掘物质背后的化学元素。

(学生分组,每组4-5人,各组分别负责不同的实验项目)(2)如对学生实验条件有限,可以使用课堂演示实验,加强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师演示一组实验,其他学生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参与讨论)(3)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进行实验报告,总结实验所使用的各种物质背后的化学元素。

3.概念讲解与讨论(15分钟)(1)通过实验结果的总结,逐渐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元素的概念,并结合实例解释化学元素的基本性质。

(2)让学生交流总结实验环节中发现的问题,并解答学生的疑惑,加深学生对化学元素的理解。

4.元素周期表的介绍(20分钟)(1)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由来及其组成,梳理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引导学生让认识元素符号的意义
2元素符号
3元素符号的意义
(1)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2)微观意义: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3)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只表示微观的几个原子,不表示元素。
(4)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
展示练习,学生加深巩固
多媒体展示 4元素的分类
活动与探究三:阅读P76 认识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与探究一:学生讨论完成表3-2
引导学生回答“加碘食盐”中的碘指什么?生活中的广告词语补锌、补铁、补 钙。这里的钙、锌、铁又指什么?引入新课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1 概念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引导学生分析元素概念并总结出: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活动与探究二:阅读表3-3表3-4 认识元素符号及元素符号的书写
2、掌握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并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
3、掌握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表达的意义。
4、掌握物质的分类,将对物质的宏观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物质的分类。
难点:元素概念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元素,知道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教材里也出现了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这里开始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课题名称: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年级学科
九年级化学
教材版本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一、教学内容分析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这节课内容处于全书的中心位置,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是初学化学者第一次接触到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用语的基础。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二、教学目标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3.3物质的组成教案新版沪教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3.3物质的组成教案新版沪教版

物质的组成课题3-3 物质的组成(2)地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化合价和离子电荷的关系;2.知道元素符号不同方位数字的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能力目标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情感目标通过化学式的书写,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重点1.元素符号不同方位数字的含义。

2.根据化合价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难点根据化合价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1.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通常写在左边,负价元素常写在右边。

原子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2.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为正价,非金属元素一般为负价;在非金属氧化物中,非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

3.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我们已经知道,化合价体现了化合物中不同元素原子数目比值关系,那么怎样根据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呢?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弄清物质组成的元素或原子团☆确定元素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关系1.化合价:体现化合物中不同元素原子数目比值关系。

2.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主要化合价:P83表3-7【讨论】如何标注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呢?请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们交流。

个人二次备课:个人二次备课:+3 -2教 学过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应标注在符号的正上方,+、-在前,数字在后,“1”不可省略。

【讨论】通过学习,你有没有发现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对应的离子所带电荷数目的关系?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对应的离子所带电荷数目相等。

【讨论】我们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周围会看到一些数字,你知道这些数字分别有什么含义吗?请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们交流。

(1)左边:数字+元素符号表示几个原子;数字+化学式表示几个分子;数字+离子符号表示几个离子。

(2)右下角:表示一个某分子(或根)中含有几个某原子; (3)右上角:表示一个某离子带几个单位正(或负)电荷,数字在前,+、-在后,“1”可以省略。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第3章第3节物质的组成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第3章第3节物质的组成

第3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学习目标:1.能说出化学式的含义;2.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3.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初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的能力和定量处理的能力。

学习重点:1.记忆部分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并能根据化合价写出部分物质的化学式;2.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及元素的质量或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

学习难点:1.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2.化学式计算的灵活应用。

课堂学习:第一课时: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一、引入:用实物投影仪投影一张名片,让学生了解名片上的有关信息。

[问题情景]自然界千万种物质有没有自己的名片呢?你能帮他们设计他们的名片吗?请大家设计物质水的名片。

[学生交流] 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展示同学的设计成果。

[师生讨论] 名片中的化学式能反映出物质的许多信息,你还知道哪些物质的化学式?二、师生互动:[学生比赛]分4—6个小组进行书写知道的物质化学式比赛,然后展示学生的比赛结果。

[问题情景] 以上都是一些物质的化学式,你们能分析出化学式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讨论][师生整理] 化学式是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纯净物的组成的式子。

[教师设疑] 为什么以上的物质有着他们所特有的化学式呢?这还需要从物质的微观来认识这个问题。

[实验展示] 化学书图3—24 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的关系示意图[教师设疑] (以写出水的化学式为例)1.从构成水的微观可知,在水分子存在的原子的种类有哪些?(确定水的元素组成)2.从构成水的微粒可知,在水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多少?(确定水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让学生分析金属铁和氧化铜的微观构成得到它们的化学式[小结] 1.可见化学式不是编造出来的,而是以物质的组成为依据的。

[教师讲解] 在自然界中,不同地方的水的组成总是相同的,因此都可用“H2O”表示。

事实上,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也就有了它的固定的化学式,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式也就第 1 页共 4 页。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2 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教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2 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教案

畸形骨骼,手足抽搐
动脉粥样硬化,白内障等

贫血症
青铜色糖尿病,铁尘肺

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肿
甲状腺机能亢进

不生育,肝脏坏死,肌肉失养症等
癌,指甲和头发变形
小结:
微量元素:铁、铜、锰、锌、钴、碘、硒。
作业设置
同步配套练习
教学反思
等级评价
(A/B/C/D)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盖章):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案
课题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认识常见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2、会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3、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化合物和单质、纯净物和混合物
4、介绍地壳中、海水中、人体(生物体)和太阳(太空)中元素的分布和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使化学知识更贴近生活,指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3)Mg这个符号代表的意义。
归纳小结:
(1)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填表)
元素
原子
联系
区别
应用举例
(3)元素符号的意义。
问题讨论:
现有氧气、碳、铁、二氧化碳、氧化镁、水、高锰酸钾、空气、碳酸氢铵、九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在纯净物中只含一种元素的是;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是。含有氧元素的是。

学生交流: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有关元素的知识。
二、师生互动
师生讨论:人类对元素的认识历史。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
学生讨论:
(1)氧原子是一个总称,为何还要有氧元素这个总称。

化学初三沪教版3.3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学设计

化学初三沪教版3.3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学设计

化学初三沪教版3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元素的概念,认识一些自然界中与人类关系紧密的常见元素,了解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2.认识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明白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会查阅元素周期表。

3.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能应用元素的概念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4.联系物质的元素组成,认识事物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联系,领会自然界差不多组成的简单性。

教学重点
1.明白物质差不多上由元素组成的,形成元素的差不多观念;
2.会正确读、写元素符号,了解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
3.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能辨论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教学难点
元素观念的确立,明白元素与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学法指导:
通过半期来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周围的化学物质,明白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对“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有一定的认识。

但关于什么是元素,什么缘故要引入元素,却不了解,因此可由此引入课题。

教学中,注意将知识问题化、情形化,通过“什么缘故要引入元素的概念”、“什么缘故要学习和使用元素符号”和“什么缘故要学习物。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3.3物质的组成教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3.3物质的组成教案

物质的组成课题3-3 物质的组成(3)地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常见简单化合物的命名原则。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能力目标1.能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确定其组成元素的化合价,2.能根据简单化合物的名称熟练书写化学式。

情感目标通过化学式的熟练书写,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重点1.根据化学式确定化合价;2.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难点1.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确定其组成元素的化合价;2.根据简单化合物的名称熟练书写化学式。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1.简单化合物的命名原则: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两种元素之间用“化”字连接,如MgO读作氧化镁;②化学式中元素的名称从右向左读,与化学式的写法刚好相反,如ZnS读作硫化锌;③元素的原子个数在该元素之前读出,如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

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1)MnO2二氧化锰 (2)CuO 氧化铜 (3)Zn 锌 (4)SO2 二氧化硫(5)H2O 水 (6)MgCl2 氯化镁 (7)CO一氧化碳 (8)CO2 二氧化碳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我们知道,有许多元素具有可变价,那么如何确定这些元素在物质中的化合价呢?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1.根据化学式确定化合价:【例题】确定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个人二次备课:个人二次备课:教学过解:设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 。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列式如下:(+1)+ x +(-2)× 3 = 0解得:x = +5答: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

2.简单化合物的命名(1)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元素的原子个数在该元素之前读出。

如CuO读作氧化铜;NaCl读作氯化钠;P2O5读作五氧化二磷。

(2)含有复杂原子团的化合物,要根据其特征来称呼,不需要读出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

①含氢氧根,读作“氢氧化某”;如NaOH读作氢氧化钠。

2024年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2024年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1. 元素符号的写法
知2-讲
(1)只用一个字母表示的,用大写字母表示,如H、C、
O、N 等;
(2) 用两个字母表示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
小写,即“一大二小”,如 He、Ca、Ne等。
2.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宏观意义);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意义)。
感悟新知
知2-讲
A. 氮 N B. 氮 Ne C. 氖 N D. 氖 NE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熟记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并规范书写 (按英语书写的“四线三格”,遵守“一大二小”原 则)是答题关键。
解析:氮的元素符号是 N,氖的元素符号是Ne。
感悟新知
知2-练
误区警示:书写元素符号,首先要记准,其次是书写 规范,即大小写要分清,特别是用两个字母表示的,注意 “一大二小”。书写元素名称时注意偏旁部首,如“碳” 不能写成“炭”,“锰”不能写成“猛”,“汞”不能写 成“贡”,钠不能写成“纳”。
子的总称。
感悟新知
3.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1-讲
4. 关于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联系可简单归纳如下:
感悟新知
5. 元素的分类与元素名称
知1-讲
分类
元素名称
金属 元素
汉字用“钅”字旁表示(汞和金除外), 由金属元素组成的金属,常为固体,只 有汞除外(通常状况下为液体)
2. 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的两种原子,或质子数
不同,电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
3. 注意物质组成和构成的描述过程中 “ 宏观与宏
观” “ 微观与微观”对应。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学习目标】
1.认识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2.会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4.领悟自然界基本组成的简单性,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元素和元素符号
[引入]补铁、补钙广告中的“铁”、“钙”指的是什么?什么是元素?
阅读教材P73内容,要求熟记表3-4所列元素符号。

过渡:你知道现在已知的元素有多少种吗?把课本翻到149页元素周期表,该表共有多少种元素?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什么位置,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什么位置?它们的名称各有什么特征?
过渡:组成物质的元素总共只有一百多种,而知道构成我们大千世界的物质的种类却有几千万种,元素是如何组成物质的呢?比如:氧元素不仅可以组成氧气(O2),还可以组成臭氧(O3),一种元素就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了,那不同种元素相互组合的情况可想而知。

[疑1]既然都是氧原子,为什么再称之为氧元素?
[疑2]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难道同一种原子之间还有区别吗?
[答疑]氧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8,由于核内中子数不同,就可以有几种氧原子。

其他的大多数原子也是这样。

如果忽略这种差别,就可以把所有的氧原子归为一类,因为它们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都是8,并且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我们把这一类氧原子称之为氧元素。

[思考]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区别呢?
[问题1]有一则饮品广告称:“本品纯属天然制品,不含任何化学元素”,你认为他说的对吗?[问题2]“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的成分如下(mg/L):硒:0.0130,锶:0.596,锌:0.00162,钠:18.4,钙:4.36。

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元素还是原子?
[过渡]有了元素的知识,我们就可以采用一种标准将纯净物划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阅读教材P74后回答:什么是单质,什么是化合物?将纯净物划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的标准是什么?
[活动探究]P75表3-5
二、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千千万万种物质都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物质含的元素不同,在不同的物质中元素是如何分布的呢?
阅读图P75 3-21、22、23,分析在地壳、海水、人体中元素分布,太阳中呢?
[活动与探究]查阅资料,了解在地核中主要含有哪些元素。

三、元素与人体健康
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

对健康的生命所必需的元素称为生命必需元素。

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功能往往不能由别的元素来替代。

[思考]1、元素不足和过量对哺乳动物的影响
2、膳食标准
3、10种最好的食品、10种最差的食品
[交流讨论]从化学角度怎样衡量食品的质量?
[活动探究]
请从家中找几种食品,从包装袋上了解该食品中主要含有哪些元素。

想想看,如果让你来给
这些物质分类,你怎么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