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章节测试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章节测试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章节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兴奋剂检测是对运发动的一项重要检测。

其中一种兴奋剂的化学式为C20H26O2,以下关于兴奋剂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该兴奋剂属于氧化物B. 该兴奋剂是由48个原子构成的C. 该兴奋剂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D. 该兴奋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82.原子中相等的是( )A. 质子数与中子数B. 质子数与电子数C. 中子数与电子数D. 质子数与原子量3.缺碘易使人患甲状腺亢进,因此在食盐中普通都参与碘酸钾这种物质.在碘酸钾中碘的化合价为+5价,而碘酸钾的化学式为〔〕A. KIOB. KIO2C. KIO3D. KIO44.以下物质中属于纯真物的是〔〕A. 洁净的空气B. 氯酸钾C. 纯粮食醋D. 海水5.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

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

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丁酸乙酯是一种无机物B. 丁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C. 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2:2D. 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8:3:86.意大利罗马大学的迷信家取得了极具实际研讨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下图.以下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B. N4是一种单质C. 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 由于N4与N2的组成元素相反,所以他们的性质相反7.以下物质属于纯真物的是〔〕A. 洁净的空气B. 契合规范的饮用水C. 矿泉水D. 高锰酸钾8.有关构成物质粒子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B.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离子中质子数一定大于核外电子数D.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9.现有四种粒子的结构表示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C. ②③ 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D. ①④表示的是原子10.以下属于化合物的是〔〕A. NH4H2PO4B. O2C. H2OD. 海水11.用分子的观念解释以下现象,不合理的是〔〕A. 酒精熄灭——分子发作了变化B. 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作了变化C. 干冰升华——分子间的距离改动D.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时运动二、填空题12.用化学用语填空⑴常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________。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单元测试)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

)请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C.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2、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B.化学变化中原子的运动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3、已知一种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其质子数为77,则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差A.77 B.115 C.38 D.2694、不同元素原子之间的本质区别是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核内中子数不同C.核内质子数不同D.原子的真实质量不同5、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并不均匀,如南非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等,从整个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6、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会改变的是A.元素种类B.相对原子质量C.中子数D.化学性质7、关于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C.Na比Na+少一个电子D.Na+的最外层是稳定结构8、燃放爆竹产生一种污染物,其化学式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该污染物是A .H2SB .COC .SO2D .NO2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10、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由时,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则该元素属于:A.金属元素B.非金属元素C.稀有气体元素 D.不能确定11、饮用水用Cl2消毒会促使一些致癌物质生成,为消除隐患,现在已经采用高效安全的ClO2消毒杀菌.下列对Cl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ClO2是一种氧化物B.ClO2是由氯元素、氧元素组成C.ClO2中含有氧气D.一个ClO2由一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12、下列是按氮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一组物质序列:NH4Cl、N2、X、NO2、N2O5,其中X可能是:A.N2O4B.NOC.HNO3D.NaNO313、下列方框中符合2H2意义的示意图是14、为防治碘缺乏病,我国正推广食用加碘盐,即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KlO3),Kl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3 C.+4D.+515、黄金首饰的纯度常用“K”来表示,24K是纯金,则18K的首饰中黄金的质量分数是A.75%B.36%C. 25%D. 18%二、非选择题:(25题第(2)问2分,其余每空1分,计40分。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溧阳市实验初中第三章单元测试班级学号姓名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Ar(H)=1Ar(C)=12Ar(N)=14Ar(O)=16Ar(S)=32Ar(Fe)=56题号 1 2 3 4 5 6 789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19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含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

)10201. 以下对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原子是不行再切割的粒子C.氯原子的质子数大于氯离子的质子数 D 、离子既能够带电荷 ,也能够为电中性5. 以下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6. A 、氦气 B.过氧化氢 C. 碳酸钙 D 、二氧化碳7. 3、从热水瓶中倒开水,能够察看到瓶口有白雾,白雾上涨一段距离后消逝。

这一现象没法说明8. A 水分子在不停运动 B 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C 水分子有间隔 D 水分子很小9. 以下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10.A .水B .高锰酸钾C .双氧水D .液氧对于液氧与氧气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二者属于不一样的物质C 、二者的化学性质不一样B.D二者的构成微粒不一样、构成二者的微粒间的距离不一样右以下列图是“尾气催化变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表示图,此中不一样的圆球代表不一样原子。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催化剂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行分的→C .图中生成物所有是化合物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反应前) (反应后)7.意大利科学家近来合成子一种新式氧分子,其化学式为 O 4。

对其说法正确的选项是是一种化合物 4是由O 构成的混淆物42C.一个O 4分子是由两个 O 2分子构成的D.O 4是一种单质8.重水的主要作用是在核反应堆中做减速剂, 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

2021年秋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1年秋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姓名号数成绩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一、单选题1.石棉的熔点高,又不易燃烧,可制作石棉网.石棉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aMg3Si4O1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2.铝的元素符号是()A.Cl B.Al C.Hg D.He3.酸化的CrO3为橙红色,遇酒精变成绿色,可用于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CrO3中Cr的化合价为()A.+3B.+6C.-3D.-64.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主要来自海鲜类食品。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判断硒的有关知识不正确的是()A.硒元素是金属元素B.硒的原子序数为34,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C.硒与氧元素、硫元素位于同一族D.硒与硫的化学性质相似5.苯酚(C6H6O)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的原料。

下列对苯酚的说法正确的()A.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6:1 B.苯酚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C.苯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4g6.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2B.2H+C.H2O D.2H7.想一想,CuO和CO2为什么可归为一类。

据此,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与这两种物质归为同类。

该物质是()A.KMnO4B.MgO C.NaCl D.O28.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水银B.氧化汞C.液氧D.氢氧化钙9.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青蒿素分子由42个原子构成B.青蒿素是一种氧化物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ɡ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8%10.下列推理或归纳合理的是()A.因为水和冰的状态不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B.镁原子和镁离子的质子数相同,它们属于同种元素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11.以下事实,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海绵能吸水B.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12.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 》单元测试卷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 》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计36分)1.双氧水(化学式为H2O2)作为一种“绿色消毒剂”,在医疗和家庭生活中广泛应用。

下面关于双氧水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一种氧化物B.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C.氢、氧的质量比是1︰1D.氧的化合价为-22.吸烟有害健康。

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是可分的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持不变4.关于液态氧与氧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B.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C.它们由不同微粒构成D.它们是不同的物质5.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刮风时尘土飞扬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C.将25m3的石油气装入0.024m3的钢瓶中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6.20世纪26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最近,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7.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8.Y2BaCu6O10是一种高温超导材料。

该化合物中,Y、Ba、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3、+2、-2价,则铜元素的化合价为A.0价 B.+1价 C.+2价 D.+3价9.下列各微粒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10.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前三位是氧、硅、铝的是()A.海水 B.地壳 C.人体 D.太阳11.经测定,由甲醛(CH2O)和丙酮(CH3COCH3)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0.5x% B.1-1.5x% C.2x% D.1-7x%12.下图是生活中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新)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单元检测卷(附答案)1

(新)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单元检测卷(附答案)1

第3章卷1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以下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水B.液氧 C.过氧化氢 D.高锰酸钾【解答】解:A、水不是氧气,所以不含有氧分子;故错误;B、液氧是氧气的液态形式,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正确;C、过氧化氢中不是也不含有氧气,所以不含有氧分子;故错误;D、高锰酸钾汪是也不含有氧气,所以不含有氧分子;故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要含有氧分子,就要含有氧气.2.以下有关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B.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解答】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分成原子核和电子,故A不正确;B、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故B正确;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C正确;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原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由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D正确.应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性质,要认识微粒的客观存在,建立微观粒子的模型,体会它与宏观物质的不同.3.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应理解为〔〕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解答】解: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指的是在食盐、牛奶中添加了相应的元素.应选D.【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的有关知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的认识.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碳原子B.氧原子C.氧分子D.二氧化碳分子【解答】解:A、碳原子不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故A错;B、氧原子不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故B错;C、氧分子不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故C错;D、二氧化碳分子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故D正确.应选:D.【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要知道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5.以下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决定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D.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电子数【解答】解:A、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说法正确,故A正确;B、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故B正确;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C正确;D、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故D错误.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的构成和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的知识应用.6.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八月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C.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D.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解答】解:A、八月挂花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应选项解释正确.B、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水结成冰,分子仍在不断的运动,应选项解释错误.C、酒精挥发,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应选项解释错误.D、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是因为氧分子的浓度不同,应选项解释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根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根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AD钙奶〞中的“钙〞指的是〔〕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解答】解: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AD钙奶〞中的“钙〞是宏观概念,指的是元素,应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原子区别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联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根本单位.以水为例,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相互关系:8.以下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A.都属于阳离子B.属于同种元素C.都属于阴离子D.属于同一种原子【解答】解:A、前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应选项说法错误.B、两者的核内质子数均为12,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应选项说法正确.C、后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应选项说法错误.D、两者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9、13,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的粒子,应选项说法不正确.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稀土元素铕〔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A.EuO B.Eu2O3 C.Eu3O2 D.EuO3【解答】解: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氯元素显﹣1价,设铕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3=0,则x=+3价.氧化铕中铕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Eu2O3.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题.10.某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6 B.56 C.82 D.86【解答】解:由题意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中子数为26+4=30;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30=56.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1.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选项是〔〕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解答】解: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说法正确;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说法正确;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说法错误;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说法正确.应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方面的知识,能根据图示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和反响的化学方程式.12.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和癌症.过量摄入会引起中毒,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以下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A.核外电子数为34 B.核电荷数为79C.质子数为34 D.中子数为45【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可知核外电子数为34,故说法正确.B、由题意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再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可知核电荷数为34,故说法错误.C、由题意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则可知质子数为34,故说法正确.D、由题意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则可知中子数为79﹣34=45,故说法正确.应选:B.【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熟记规律“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13.受损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残留信息如以下图,根据残留信息得出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该元素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B.该元素符号为MgC.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响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由残留局部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汉字名称的偏旁是“金〞字,说明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B.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钠元素,故错误;C.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正确;D.钠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响中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故正确.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4.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以下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A.H2O﹣﹣1个水分子 B.﹣﹣1个钠离子C.3Fe3+﹣﹣3个铁原子D.2H﹣﹣2个氢元素【解答】解:A、H2O﹣﹣1个水分子,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故A正确;B、1个钠离子的化学符号为:Na+,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合,故B错误;C、3Fe3+﹣﹣表示3个铁离子,而3个铁原子的化学符号为:3Fe,故C错误;D、2H表示2个氢原子,元素不管个数,只论种类,故D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15.在各一个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中,含一样多的是〔〕A.氧分子B.氧原子C.氧离子D.氧元素【解答】解:A、氧分子数:由于过氧化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只含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所以选项错误.B、氧原子数:一个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氧原子数为2个.所以含氧原子数相同.因此选项正确;C、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中不含氧离子,所以选项错误.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中含有相同的氧元素,此项说法错误.答案: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的认知情况,有利于学生对这局部知识的整体认知.二、填空题〔此题包括3小题,共32分〕16.〔12分〕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这些微粒中:〔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5〕一定带负电的微粒有;〔6〕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的是.【解答】解:〔1〕分子、原子、离子能直接构成物质.故填:①②⑥;〔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分子、原子、中子.故填:①②④;〔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电子.故填:⑤;〔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质子.故填:③;〔5〕一定带负电的微粒有电子.故填:⑤;〔6〕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的是离子.故填:⑥.【点评】解此题要了解各种微粒的电性和物质的微观构成等内容,难度较小.17.〔10分〕〔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和数字表示填空:①2个磷原子;②4个五氧化二氮分子;③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2〕请用物质构成与组成的理论答复:④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是指〔填“元素〞或“原子〞〕.⑤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粒子是.【解答】解:〔1〕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磷原子,就可表示为:2P;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五氧化二氮分子可表示为4N2O5;③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K O4;〔2〕④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是指元素;⑤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故答案为:〔1〕①2P;②4N2O5;③K O4;〔2〕④元素;⑤氢原子和氧原子;【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根底,题目难度较易.18.〔10分〕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答复:〔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x=;〔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4〕B粒子的化学性质与A.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解答】解:〔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故填:19.00,20;〔2〕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10+x=18,x=8,故填:8;〔3〕B和C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属于同种元素,故填:BC;〔4〕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A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B和A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A.【点评】此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三、实验题〔共13分〕19.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良,装置如图Ⅱ.【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参加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参加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其目的是;〔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4〕比照改良前的实验,改良后实验的优点是.【解答】解:〔1〕酚酞试液本身为无色,而当遇碱液时变红,单独放只盛有酚酞试液的试管,是想说明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起到一个比照的作用,故答案为:进行比照;〔2〕A试管为常温,D试管为高温,温度不一样,分子的运动速度就不一样,故答案为:B 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此题答案为: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4〕改良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装置气密性不好,且同一温度下不能说明影响分子的运动快慢的因素,而改良后的装置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故答案为: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子的存在与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设计比照试验是关键.四、计算题〔共10分〕20.橡皮是必不可少的文具.现在普遍使用的塑料橡皮,主要以氯乙烯基树脂为原料.氯乙烯基树脂是氯乙烯单体〔C2H3Cl〕聚合而成的,这种小粒子有着很好的附着性和粘着性,因而清洁效果好.〔1〕C2H3Cl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C:H:Cl=〔2〕氯乙烯单体〔C2H3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氯乙烯单体〔C2H3Cl〕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通过计算求C2H3Cl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根据氯乙烯单体〔C2H3Cl〕的化学式可知,氯乙烯单体〔C2H3Cl〕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2:3:1;故答案为:2:3:1.〔2〕C2H3Cl相对分子质量:12×2+1×3+35.5=62.5;故填:62.5.〔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则C2H3Cl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2〕:〔1×3〕=8:1;故填:8:1;〔4〕氯乙烯单体〔C2H3Cl〕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4%,故答案为:38.4%.【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化学式的含义、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等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是解题的关键.〔答案〕1.B解: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含苯并芘、二恶英等致癌物的焦油,无甲醛,它一般与室内装修有关;在香烟烟气的成分中,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且一旦结合就难再别离,使氧没有时机与血红蛋白结合,故血液失去运输氧的能力.2.B解:A、玻璃棒不能研磨大颗粒粗盐,容易使玻璃棒折断,应该用研杵,故A错误;B、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故B正确;C、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晶体,故C错误;D、实验结束时,蒸发皿的温度较高,会将手烫伤,故D错误.3.B解:A、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会使所得溶液的碱性增强,pH变大,应选项错误;B、氧化钙能和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钙,冷却至室温后石灰水仍然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不变,溶液的pH不变,应选项正确;C、氯化亚铁能够消耗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生成难溶性的氢氧化亚铁固体,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减小,应选项错误;D、氢氧化钙能和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钙和水,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 减小,应选项错误.4.D解:A、饱和溶液是指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也就是说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可能还能溶解其他的溶质;故A错误.B、说溶液的饱和与否,一定要指明温度,此题没有指明是相同温度,故此B错误.C、对于大局部物质来说,可以通过降温来结晶;但是,也有少数的物质,比方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当降温时,其溶解度反而增大,故C错误.D、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通常采取加溶剂、改变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应选D.5.D解:配制100克10%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的操作步骤为③①④②.6.D解:A、稀盐酸能与铁粉反响生成氢气,能与氧化铜反响生成氯化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变蓝;与木炭粉不反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应选项错误;B、NaOH、NH4NO3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溶液的温度分别升高、降低,NaCl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应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与NaOH反响生成碳酸钠和水,与稀盐酸不反响,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变浑浊的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澄清的是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鉴别,应选项错误;D、MgCl2、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响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KNO3与AgNO3溶液不反响,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应选项正确.7.C解: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它酸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属于酸的共同性质,应选项错误;B、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生成水,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响,其它酸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生成水,属于酸的共同性质,应选项错误;C、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响生成氯化银沉淀,表现为氯离子的特征,因此硫酸、硝酸等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响生成氯化银沉淀,则该性质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应选项正确;D、盐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响产生氢气,其它的酸也能与活泼金属反响产生氢气,属于酸的共同性质,应选项错误.8.B解:动物的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所以,鸭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正确,A、C、D错误.9.D解:①面粉中主要含有淀粉,淀粉属于糖类,②花生中主要含有油脂和蛋白质,③鸡蛋中主要含有蛋白质,④红萝卜中主要含有维生素,⑤瘦猪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所以②③⑤正确.10.B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正确;B、使用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故错误;C、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防腐;故正确;D、羊毛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燃烧无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故正确.11.A解:A、聚氯乙烯薄膜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能用于食品包装,错误;B、贴身衣服应该具有吸水性强的特点,尽量不选用合成纤维类材料缝制贴身衣服,正确;C、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作乳化剂,用来去除油污,正确;D、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缺铁性贫血,正确.12.A解:A、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响,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应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MgCl2能与适量NaOH溶液反响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应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响,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应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Fe粉能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应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13.B解:A、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故正确;B、盐是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盐类物质中的一种,故错误;C、碳酸钠俗称纯碱,故正确;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故正确.14.B解: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别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别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主要操作顺序正确的选项是溶解、过滤、蒸发.15.C解:酸的通性有:都与活泼金属反响生成氢气,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响〔如氧化铁除铁锈、氧化铜等〕,遇碱会发生中和反响,实验室制二氧化碳要用石灰石与稀盐酸,而不能用硫酸,硫酸与碳酸钙反响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外表,阻止了反响的进行.16.〔1〕C;〔2〕元素;骨质疏松;蛋白质;合成材料;〔3〕C;〔4〕乳化;〔5〕食醋.解:〔1〕A.蔬菜中富含维生素;B.牛奶中富含蛋白质;C.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2〕组成物质的根本成分是元素,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元素,缺钙会骨质疏松;牛奶中还富含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而盛装牛奶的塑料袋是聚乙烯塑料,它还可用来生产食品袋、保鲜膜.聚乙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3〕塑料保鲜膜是一种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不是纤维,橡胶手套用的是合成橡胶,不是纤维制的,棉布围裙是用棉花纤维制的,棉花纤维是天然纤维;〔4〕洗涤剂中有乳化剂,能把大的油滴变成无数小汤滴,即乳化作用,所以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乳化功能;〔5〕由于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都能与酸反响.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所以,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食醋.17.〔1〕会与水反响生成碳酸;〔2〕Ca〔OH〕2+CO2=CaCO3↓+H2O;〔3〕氢氧化钠,酸;〔4〕2NaCl+2H2O2NaOH+H2↑+Cl2↑.解:〔1〕水和二氧化碳反响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用于制汽水;〔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响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3〕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到达消毒杀菌的效果;。

九年级化学 第三章单元检测试卷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 第三章单元检测试卷 沪教版

第三章检测卷班级学号姓名成绩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l-35.5 S-32 F-19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2.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水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3.蔗糖是常见的食用糖,它的化学式是C12H22O11。

蔗糖属于A.混合物B.化合物C.氧化物D.单质4.亚硝酸钠(NaNO2)外形酷似食盐,误食会使人中毒。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3 C.+4 D.+55.为保护臭氧层、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发出公告,要求从2020年6月l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四氯化碳作为清洗剂。

四氯化碳(CCl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47.5 B.51.5 C.154 D.1906.乙酸(C2H4O2)与过氧乙酸(C2H4O3)两种物质具有相同的A.元素种类 B.相对分子质量 C.各元素质量比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7.双氧水(H2O2)是常用的医用消毒液。

下列对双氧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由2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C.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8.家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各成份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

该残留物的主要成份是A .甲烷乙烯 B.丁烷丁烯 C.戊烷戊烯 D.丙烷丙烯9.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K”牌咖啡,滴滴香浓,决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C.“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真正的“绿色”食品,不含任何金属元素D.为预防甲状腺疾病,请食用合格“碘盐”10. 2020年5月20日,深圳发生了举国震惊的特大投毒案。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MnO4和K2MnO4中有相同的原子团B.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C.化学性质相同D.Fe2+和Fe3+都属于铁元素,核外电子数不同2 . 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C.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D.碳﹣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质子数不相同3 .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

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C.反应中C、D分子个数比为1:1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4 . 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内反应是:2NO+2CO X+2CO2,X的化学式为A.N2B.NO2C.N2O3D.NH35 . 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B.该粒子中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C.在化学反应中该粒子易失去电子D.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16 . 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撒进云层,很快变成气体,并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的温度下降,云层中的水蒸气就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降水.当飞机将干冰撒进云层后,云层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A.二氧化碳分子的大小B.水分子运动速率C.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D.水分子间的间隔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回收废弃塑料不仅减少白色污染,而且节约资源B.为防止骨质疏松,应多食用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C.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D.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物品质、口感的可食用物质,添加越多越好8 . 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9 . 下列符号中,即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 B.Cu C.O2D.C6010 . 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A.水分子间隔变大B.水分子体积变大C.水分子数目增多D.水分子质量变大11 . 下图为某反应微现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Fe-56 S-32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
2、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纯天然物质酿成的食品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B.水和油可以进行相互转化
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
3、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的香味。

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大 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之间有空隙
4、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

A.20 B.2O
2 C.CO
2
D.O
2
5、对于m个SO3分子和n个SO2分子,下列相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氧原子个数比为3m:2n
B、氧元素质量比为m:n
C、硫原子个数比为6m:5n
D、硫元素质量比为3m:2n
6、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3 C. +6 D. +5
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名称相符合的是( )。

A.氧化镁(MgO2) B.干冰(H2O)
C.锰酸钾(KmnO4) D.五氧化二磷(P2O5)
8、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A. B. C. D.
9、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C.分子之间有间隙,原子之间没有间隙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
10、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

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是氧化物
B.维生素C是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6个氧元素组成的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9:1:2 D.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切勿偏食
11、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
A.液态空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锰 D.水
12、已知某氮氧化合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该化合物的为()A. NO2 B.N2O C.NO D.N2O3
13、某氧化物RO2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64 B.16 C.32 D. 80
14、一种微粒的原子核内含有n个质子,核外共有n+1个电子,则该粒子一定属于()A.原子 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
15、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材料中两元素的化合价均为3价,则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A.BN B.B
3
N
2
C.NB D.B
2
N
3
二、填空题(31分)
11、(3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由构成,如汞、稀有气体等;有的物质是由构成,如氧气、水等;有的物质是由构成,如氯化钠等。

12、(8分)用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2)镁离子
(3) 2个氧分子(4)两个氢原子
(5)氮气(6)五氧化二磷
(7)+2价的钙元素(8)碳酸根离子
13、(4分)现有①氢气②锰酸钾③二氧化锰④氯化钠⑤自来水⑥高锰酸钾加热后的固体剩余物六种物质,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有:(2)属于单质的是:
(3)属于化和物的有:(4)属于氧化物的有:
14、(5分)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2
a.Ca2+ b.NO
2
c.2NO d.O e.2SO
4
2-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

(3)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4)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的是。

(5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15、(3分)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两者电量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子 (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不带电”)。

16、(4分)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基本采用新一代饮用水消毒剂ClO2,有的国家还颁布了强制使用ClO2的法律和法规,请回答以下问题:
(1)ClO2读作,它是由种元素组成的;
(2)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7、(4分)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缓慢氧化放出热量,这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要的重要来源之一。

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从这个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中你能总结出哪些信息(写两条):
(1);(2)。

三、简答题(25分)
18.用化学式表示下列反应,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红磷燃烧 ( 反应)
(2)电解水 ( 反应)
(3)铁在氧气中燃烧 ( 反应)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9.在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若不慎将体温计打破,散落出来的汞产生汞蒸气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此时可以撒一些硫粉在止面,使硫与汞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固体硫化汞(HgS)。

写出硫和汞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的现象__ _________。

20.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填装置编号);
(2)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吸收。

最好选用下列_______装置吸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一长条滤纸上均匀滴上几滴酚酞试剂,伸入一支干燥洁净的试管里,在试管口处塞一小团棉花,并用滴管滴十几滴浓氨水于棉花上。

描述现象
说明理由
四、计算题(14分)
22、(7分)近几年脑黄金(DHA)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脑黄金在医药、食品行业中前景非常广阔,脑黄金的化学式为C25H51COOH,试计算:
脑黄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脑黄金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

(3)脑黄金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要有计算过程,精确到0.1%)
23、(7分)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的摄入量控制在0.004g 以下。

若在1kg米面食品中加入明矾2g(胆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74),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铝元素 B.铝单质 C.铝合金 D.只有明矾
(2)明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K∶Al∶S∶O∶H=______________ ;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100g上述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A A C D C D D
二、填空题
11、原子、分子、离子
12、O ;Mg2+;2O2;2H;N2;P2O5;Fe(NO3)2;CO32-
13、⑤⑥;①;②③④;③
14、e; ae; d; b; e
15、原子核;相等;不带电
16、二氧化氯、两、+4、47.4%
17、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一个葡萄糖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其它答案合理也对)
三、简答题
19、1)A (2)E (3)水;B;吸收效果好,防止倒吸
四、计算题
21、396; 78:13:8; 8.1%
22、A;39∶27∶64∶320∶24;5.7%;超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