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和汉字文化资料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是汉族及其他华夏族群使用的传统文字,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经过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现代汉字体系。
汉字作为一种文字,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首先,汉字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象征。
汉字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千多年前的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记录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通过研究这些古老的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信仰和价值观。
其次,汉字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特点。
通过字形、字义和字音的相互关系,人们可以推测出很多汉字的意义和发音。
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汉字成为了一种综合了意义、音韵和形态的艺术形式。
汉字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古代文人常常通过书法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汉字美学的体现。
通过墨的运用、笔画的变化和线条的神韵,书法家能够表达出自己独特的审美追求。
除了书法之外,汉字还广泛应用于中国的绘画、篆刻、陶瓷以及建筑等领域。
在绘画中,字的运用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和内涵;在篆刻中,字的雕刻可以使作品更加精美;在陶瓷制作中,字的刻画可以增加器物的文化意义;在建筑中,大型字体可以使建筑更加文化和有特色。
在现代社会,汉字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使用更方便的输入法和字母文字,但汉字依然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文字。
中国的法律文件、政府公告、商业标识等都使用汉字进行标识和表达。
同时,汉字也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商业标识、道路指示还是产品说明,都少不了汉字的参与。
总之,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传统智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古代的书法绘画,还是现代的法律文件,汉字都在为中国赋予独特的文化特色。
【字数:360字】。
汉字文化的资料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结构和构造、发展和传播、文化内涵、教育和传承,都是汉字文化的重要方面。
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汉字最早出现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中,甲骨文是中国古代商代时期的一种文字,用于刻写龟甲和兽骨,记录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
随着时代的变迁,汉字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现代汉字。
汉字的演变反映了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变迁。
从甲骨文到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每个时期的汉字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汉字的演变不仅反映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
二、汉字的结构和构造汉字的结构由“形旁”、“声旁”、“义旁”、“偏旁”等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形旁是汉字的主体部分,是由横、竖、撇、捺、点等基本笔画组成的。
声旁是汉字的声音部分,表示汉字的读音。
义旁是汉字的意义部分,表示汉字的含义。
偏旁是汉字的辅助部分,用于区分汉字的意义和读音。
汉字的构造反映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对世界的认识。
汉字的构造融合了天文、地理、人文、自然、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宇宙、人生、自然等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三、汉字的发展和传播汉字的发展和传播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字从中国传到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成为这些国家的官方文字和文化基础。
汉字的传播推动了东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东亚文化体系。
汉字的发展和传播也受到了外部文化的影响和交流。
古代中国与印度、波斯、希腊、罗马等文化圈的交流,促进了汉字与梵文、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文字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这些影响和融合丰富了汉字文化,并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四、汉字的文化内涵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有关汉字文化的资料

有关汉字文化的资料《汉字文化》篇一:汉字文化咱就说啊,汉字文化那可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超级宝藏,老厉害了!我记得小时候,刚学写字,那横、竖、撇、捺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怪,在本子上扭来扭去,怎么都不听使唤。
我就想啊,这汉字怎么这么难搞呢?但是随着慢慢长大,我才发现汉字的魅力简直无敌了。
就好比“家”这个字吧,宝盖头就像房子的屋顶,下面的“豕”呢,在古代是猪的意思。
有房子,有猪,这就是一个家了。
你想啊,在以前的农耕社会,有房子住,有猪可以养来吃肉或者换钱,可不就是一个温馨的家嘛。
这汉字就像一个小小的故事集,每个字都藏着一段历史或者一个传说。
再看那些诗词里的汉字,那简直是被施了魔法。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就这么几个汉字,组合在一起,一幅壮阔的沙漠景象就出现在眼前了。
那孤独的烟直直地升上天空,黄河水奔腾不息,太阳又大又圆地挂在天边。
我就寻思着,这诗人是不是有一双神奇的眼睛,能把看到的东西用汉字这么完美地定格下来。
可是啊,现在好像很多人都不太重视汉字文化了。
什么提笔忘字的,到处都是。
手机、电脑打字打多了,好多字看着眼熟,一写就错。
我自己有时候也这样,感觉挺惭愧的。
也许有人会说,时代在发展,这些东西难免会被淘汰。
但我觉得这就大错特错了。
汉字文化是咱中华民族的根啊,要是根都没了,那这棵大树还怎么茁壮成长呢?咱就说,要是以后的孩子都不知道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了,只知道ABCD,那多可悲啊。
这汉字文化就像一条大河,滋养着我们世世代代。
要是把这条河给断了流,咱们的精神家园不就干涸了吗?所以啊,咱们得好好传承汉字文化,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个笔画写起。
《汉字文化》篇二:汉字文化汉字文化,这玩意儿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你知道吗?我有一次去参加一个书法展览,哇塞,那场面真的是震撼到我了。
墙上挂着一幅幅书法作品,那些汉字就像一个个舞动的精灵。
有的字写得龙飞凤舞,我感觉它们都要从纸上飞出来跟我打招呼了;有的字呢,又写得规规矩矩,像一个个听话的小士兵。
汉字文化相关知识点总结

汉字文化相关知识点总结汉字的形成和演变汉字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产生于商周时期,是古代中国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源头,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字的使用,金文、篆书、隶书等不同风格的汉字陆续出现,汉字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汉字的演变历程,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实践。
汉字的结构和构造汉字的构造包括: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和指事字等。
形声字是汉字的一种构造类型,由字形和字义两个部分组成,常见于汉字中。
会意字是通过多个字词的结合来表示新的含义。
象形字是根据事物的外形或者特点,用图画的形式表示出来,在汉字中也有不少象形字。
指事字是根据人的行动或者表示出来的事物。
汉字的书法艺术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书法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不同的字体风格,每一种字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内涵。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的书法艺术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在中国古代,书法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有着很高的地位。
汉字的文化内涵汉字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涵盖了社会生活、人文精神、道德伦理等多个方面。
汉字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它不仅是语言文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符号。
汉字通过演变和传承,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聪明才智。
在汉字中,有很多成语、典故和名言警句,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的传播和影响随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汉字逐渐传播到了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成为了这些地区的主要文字。
中国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地区,都受到了中国汉字文化的影响。
这些地区的文字系统,很多都来源于汉字,有着明显的汉字特点。
汉字的演变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

汉字的演变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汉字的演变——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对汉字的演变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字的起源、发展以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密切联系。
本文将深入探讨汉字演变的历史背景、主要发展阶段以及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一、汉字的起源和历史背景汉字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约距今5000多年前。
在当时的中国,人们通过刻画和象形的方式来记录信息和交流思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汉字逐渐演变成为象形、指事和会意文字,并形成了基本的文字系统。
自商周时期开始,尤其是在秦朝统一六国后,汉字的形态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当时的统一政权下推行了小篆的书写形式,从而实现了汉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汉字的发展阶段1. 甲骨文阶段甲骨文是指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使用的刻在龟壳和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以图案的形式呈现,充满了原始和原始神秘的艺术风格。
这些古老的文字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祭祀活动以及社会现象,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2. 篆书阶段篆书是指秦汉时期使用的小篆文字。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了统一的文字,称为小篆。
小篆的特点是线条简练、方正刚劲,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小篆的使用,使汉字从此以后出现了一种脱离口头表达的文字形态,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3. 隶书阶段隶书是汉字书写艺术的重要发展阶段。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书写艺术向成熟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隶书的特点是线条流畅、结构均衡,适合快速书写。
在成熟的隶书阶段,汉字书法已经逐渐成为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
4. 楷书阶段楷书是汉字书法的代表作风之一,也是我们今天最为常见的字体形式。
楷书的特点是结构稳定、笔画清晰,适合印刷和书写。
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和汉字的普及,楷书成为了汉字书写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现代中文书写的基础。
三、汉字演变与中国文化汉字的演变不仅仅是一种文字形态的变化,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文化与汉字教学

汉字文化与汉字教学汉字是中国人民最基本的文字工具,也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具有魅力的文字之一。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其艺术性和历史性深受人们喜爱。
汉字教学是对汉字文化的有机体现,通过汉字教学,能够更好地传承汉字文化,提高汉字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下面将从汉字文化和汉字教学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汉字文化1. 汉字的起源汉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起源于甲骨文时期。
甲骨文是商代的一种文字,其形体坚峻,构字复杂,但是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思想文化。
2. 汉字的博大精深汉字的造型非常丰富多彩,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的字形、字音、字意均相合一端,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工具。
3. 汉字的艺术性楷书是中国书法的代表作品之一,楷书字体简洁明快,充满了力度感和韵律美。
通过学习汉字书法,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更能够增进人们对汉字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二、汉字教学1. 汉字教学的重要性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通过汉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在当今社会,汉字教学不仅是一种语文教学,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传统精神的继承。
2. 汉字教学的方法在汉字教学中,老师应该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等,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资源,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3. 汉字教学的特点汉字教学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仅需要了解汉字的字音、字义,还需要深刻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解惑和指导。
汉字教学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4. 汉字教学的价值汉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
汉字文化——汉字的来历和演变

汉字文化——汉字的来历和演变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源。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是十分有趣和值得探究的话题。
一、汉字的来历汉字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表现出极强的时代特征和语言特色。
甲骨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又称为龟骨文字,其最早的形态出现在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间。
甲骨文是通过在龟、鳖、牛等兽类骨骼上刻划后纵横交错,按规律刻画划痕来表示文字的一种书写形式,是古代商代人类祭祀时用于卜筮和纪念的一种刻划文献。
金文是中国历史上一种使用于商周时期的文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左右。
金文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一种刻划文字,用刻划方式在青铜器上进行刻划,用于记载宗族之间贿赂、婚姻、典礼等方面的信息。
金文书写工整、繁复,使得青铜器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形制和纹饰更加精美和丰富,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
二、汉字的演变汉字的演变是一个征程漫长的历史过程。
自甲骨文、金文诞生之时,时光荏苒,汉字的演变不断加深和丰富,传承至今。
1、小篆小篆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用于统一大量的文字而发明的一种新字型,同时还规定其笔画和结构。
小篆书写规范、笔画端正、结构清晰,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类型之一。
2、隶书隶书是小篆的一种变体,比小篆更规范、更简洁,适合于日常生活中的书写。
隶书被广泛使用在各种文献素材和刻石碑刻上,成为古代书法的最高峰。
3、楷书楷书是汉字书法的代表之一,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进而成。
楷书书写简洁、笔画分明、线条流畅,成为书法中体现规范、优美和协调的典范。
楷书成为了中国书法的主流,对后来的书法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4、草书草书是中国书法中有独特风格的一种字体,它主张舒展畅达、律动自如。
草书不拘泥于笔画和结构,书写自由,潇洒飘逸,是一种富有个性的书法风格。
总之,汉字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不断演变,而汉字的美容和寓意也让人们感受到其意蕴的深刻和独特。
汉字文化专题知识点总结

汉字文化专题知识点总结一、汉字的起源与发展1. 汉字的起源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文字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是使用龟甲和兽骨上刻划的古代文字,是中国文字的最早形式。
而金文是商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文字,它是中国文字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字形态完整的一个时期。
2. 汉字的发展自商代以来,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汉字也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和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从最早的甲骨文和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意义。
每种字体都表现出了当时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特点。
3. 汉字的传播除了中国,汉字还传播到了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其中日本和韩国采用了汉字作为文字系统的基础。
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它一直以来都是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汉字文化的特点和意义1. 汉字的象形性汉字是象形文字,它的很多字形是从图画中演变而来的,这使得汉字具有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表现力。
通过汉字的字形,人们可以联想出事物的本来面目,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2. 汉字的音义倾向汉字的音义倾向指的是汉字的发音与意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汉字的读音和意义是相互呼应的,这使得汉字具有一定的音韵美感和诗意。
3. 汉字的文化内涵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汉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包括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和了解汉字,人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和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
三、汉字文化的影响1. 文字文化汉字是中国文字文化的精髓,它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
汉字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丰富了东亚文化的内涵,也为东亚地区的各个国家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文化符号和交流平台。
2. 书法艺术汉字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
通过汉字书法,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欣赏到汉字的艺术美感和艺术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音的:用作形声字的声旁 (音符)
(4)部首
• 字典编纂学的术语。 • 首创于东汉许慎编的我国第一部字典《说 文解字》。他把9353个汉字归为540部, 每一部有一个共同的义符(大多是独体 字),这个字放在该部的首位,所以称为 部首,这些字就叫部首字。 • 属于同一部的字,字形中必定含有部首字 充当的偏旁,意义也跟部首字的意义有关。
7.汉字还具有各种各样的造型、修辞功能: • (1)联边 • 联边词: 江河 逍遥 鹦鹉 • 联边诗: 绮缟何缤纷 刷羽泛清源 • 联边对联: 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 细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 湛江港清波滚滚 驱骚驶驽骜马骤 渤海湾浊浪滔滔 植檀栽桂森木榮
• (2)叠字
• 效果:音节和谐,视觉上形成独特节奏;
1.汉字是怎样产生的?
2.汉字是谁创造的?
• 《淮南子》: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 疑点:异体字很多。
• 荀子《解蔽篇》:“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 鲁迅在《门外文谈》说:“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 上刻一点,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 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又说:
• 记号 • 字符跟所构字的音义都没有联系,就变成记号。 例如:泰。 • 记号的作用在于区别字形。 • 记号产生的原因:字形演变、语言发展。 • 记号产生的途径: (1)象形字的形符变成记号 (2)字形演变使古汉字中义符、音符变成记号。 (3)汉字简化使音符、义符变成记号。 (4)意义变化使有些字中的义符变成了记号。 (5)语音变化使有些字中的音符变成了记号。 ▲考察义符、音符是否变成记号,以《现汉》中音、 义为准。
• (3)字符的分类 • 按字符与所构成字的音义之间的关系来划分, 汉字的字符可以分为四类: • 形符(古汉字特有) • 义符(古汉字、现代汉字都有) • 音符(古汉字、现代汉字都有) • 记号(汉字隶变以后产生)
• 形符:
• 以自己形体与字义相联系,这种字符叫形 符。 • 古汉字中的象形字的字符。 • 古汉字中的指事字的字符。
9.汉字的特点
• 1、音义二维
(汉字的形体直接与音、义两方面联系)
• 2、高形差度
(汉字羡余度高,易于学习,易于辨认)
• 3、符号繁多、语素定型
(汉字常用符号3500个左右,音位文字符号简少)
• (4)字符的归类
• 字符归类具有相对性。 • 某一个字符属于哪一类,不是固定的。要 依据它在所构字中的作用来确定。很可能 在这个字中属于这一类,在其他字中属于 另一类。
• 5.法艺术观 念已经初见端倪。 • 碑刻隶书,承篆启楷,是汉字艺术的一大 转折点。 • 在甲骨文的契刻、金文的铸刻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篆刻”,和在由篆变隶、由隶变 楷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书法”,成为汉字 艺术的两大分支。
• 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时最宜秋。 • “芦花丛里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逃难可无忧“
8. 汉字游戏的发达 • 字谜:
• • • • • • • • • • • • • 西安早上有雨。 提起从前泪痕在。 一家有两口。 残阳如血映水中。 合家都六口,两口不团圆。 海水空流人不见。 身残心不残。 画中佳人无觅处。 有心便成有情人。 二个人顶三个人。 月上残云伴孤星。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明月当空,邀人共仰。
4.字符的分类和归类
• (1)什么是字符? • 由于汉字字形的演变以及汉字简化等原因,用“六书”理论 分析现代汉字,往往解释不通。 • 从字形与字的音义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分析得来的相对独立 的构件是字符。 • 字符,是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它不同于作为语言符号的 文字本身。 • 字符与偏旁、部件都有交集,但不完全等同于偏旁和部件。 • 分析字符,是为了掌握字的形体结构,探求现代汉字字符与 字所代表语素的音义之间的关系,总结现代汉字的构字方式。
(2)汉字的字型
• • • • 汉字的字型有三种: 左右结构:呼、树、结、到 上下结构:吴、室、花、型 杂合结构: 嵌套:圆、回、裹、承 包容:冈、风、凶、画 区、医、庆、房 这、延、可、匀 独体:又、为、广、手、禾、八、川
(3)偏旁
• 偏旁是传统文字学按照“六书”理论分析 出来的。 • 偏旁是合体字中表音或表义的构件。 • 偏旁有两种: 表义的:在会意字中或用作形声字的形旁
汉字的文化研究
吴嘉淇
• 距今6000年左右,西安半坡遗址的彩陶上有多种重复 出现的有规则的简单刻划,专家们认为这是汉字的 前身。 • 距今4000年左右,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陶器上 发现一些象形符号,可肯定是早期的汉字了。 • 清末河南安阳市小屯村一带发现的甲骨文是历史上 商朝人使用的文字,距今3500年。甲骨文不同单字 将近5000个,结构布局严整,它是一种相当成熟、 相当完备的文字。
“自然,后来还该有不断的增补,这是史官自己可以办到的。”
• 汉字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 仓颉曾经从事过汉字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3.汉字构件和构成规则
• • • • 汉字的形体主要由三种要素组成: 笔画 笔画关系(部件) 结构位置(位置)
(1)笔画
•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笔画是 有起止的线条,从落笔到提笔的过程中写 出的点或线就叫笔画。 • 笔画的形式可以简称为笔形。 • 五种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折。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东东泉, 高高下下树。 •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六种读法,你会么?)
• (3)回文
• 既可以正读,也可以倒读。 • 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世界上为中 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 广东茂名市有一座观山寺,石壁上刻有一首回 文诗,不论顺读倒读都是一首渔舟唱晚七律诗, 浑成自然,无限妙趣。诗曰: •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壁回。幽林古寺 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鸥飞满浦渔舟冷, 鹤伴闲亭仙客来。游径踏花堙上走,流溪远棹 一蓬开。 • 回文联: • 苏惠:璇玑图;苏轼:反复诗
• 义符: • 义符跟所构成的字有意义上的联系,跟它 本身的形体无关。 • 义符本来都是字,用来充当合体字的构件 后,就成了字符。 • 会意字中,义符和所构字的意义联系比较 直接具体。例如:休、尘。 • 形声字中,义符只是表示所构字意义的大 而模糊的意义类属。例如:梅、坟。
• 音符 • 用来表音,跟所构字的读音有联系的字符 叫音符。 • 音位文字体系中的字母,都是音符。 • 汉字中形声字的声旁,如果没有丧失表音 功能,就是音符。
• 6.汉字文献的积累和延续
• 文字的产生,为记录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提供了 条件。 • 殷商时代已经有了典册文献。 • 各种文化思潮、书籍文献的传播,都要通过汉字 记录。 • 汉字本身在形体与意义方面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为汉字文化流传和继承奠定了基础。 •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一脉相承,汉字起了 很重要的作用。汉字在时空两方面,具有统一汉 文化的作用。
• (2)如何分析字符?
• (1)一个字,如果能分析出与这个字的音义有联 系的表音或表义构件,那么这些构件分别是字符, 例如:莲、湖。如果有剩余部分,也作为一个字符。 例如:寒、齿。 • (2)无法作上述分析,但能分析出独立的字,或 在其他字中充当表义的构件,那么它们分别是字符, 例如:件、属;如果有剩余部分,也作为一个字符。 例如:那。 • (3)不属于上述两种情况,但能分析出不止一个 笔画的结构块,这些笔画结构块分别是字符。 • (4)上述情况之外的字,都是由一个字符构成, 这个字符也就是一个笔画结构块。 • 其中,(3)、(4)中,字符和部件一致。
(4)嵌字
• 嵌字格当是指定几个字,分别嵌在诗中上下句的 不同位置上。嵌字诗就是在全诗每句相同的位置 上嵌入某字,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某 个主题。 • 嵌在第一字的叫“凤顶”格;嵌在第二字的叫 “燕颔”格;嵌在第三字的叫“鸢肩”格;嵌在 第四字的叫“蜂腰”格;嵌在第五字的叫“鹤膝” 格;嵌在第六字的叫“凫胫”格,嵌在第七字的 叫“雁足”格。 • 老舍嵌字联: 赠茅盾:“鸡鸣茅屋听风雨;戈盾文章起斗争。” 赠巴金:“云不巴山雨,文章金石声。” 赠曲波:“曲 高和众;波远泽长。”
• 离合诗、联 • 陆龟蒙《闲居杂题》 • 【闲居杂题五首· 鸣蜩早】 •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 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 • 【闲居杂题五首· 松间斟】 • 子山园静怜幽木,公干词清咏荜门。 月上风微萧洒甚,斗醪何惜置盈尊。 • 【闲居杂题五首· 当轩鹤】 • 自笑与人乖好尚,田家山客共柴车。 干时未似栖庐雀,鸟道闲携相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