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的问题与建议

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的问题与建议
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的问题与建议

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的问题与建议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了为老服务“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总体格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第13项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也提到了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由此,街道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作为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为老服务领域中,承担着大量繁重工作。

另一方面,在“决定”第4项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中明确“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可见,街道作为基层管理机构,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公共服务和事务性管理,是改革的趋势。

从2012年起,我所在的挂职街道提出了用3-5年的时间,积极探索以项目化工作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框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围绕“助老、助学、助困、助残”等民生问题,以承接项目的模式,开展专业化服务。这与国家法律和党的社会治理方略相一致。

鉴于由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化工作,既是街道在政府职能

转变理念下的有益尝试,也是基层实现社会治理的创新途径,更是对基层政府行政管理能力的挑战,为此,笔者拟结合挂职期间参与街道民生工作的实践,在对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领域项目化工作的实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完善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化工作的制度规范的角度,谈些体会与思考。

一、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领域项目化工作的实践

据了解,该街道现有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社会组织共32家。其中,属于民政系统的有8家,由街道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或者由街道聘用事业人员担任法定代表人的7家,只有宝善公益事务服务所1家是由社会人员自发组成,由街道于2012年底从杨浦区引入。

2012年,街道民生项目化工作有16项。其中,涉及为老服务的有5项,均由职能科室承担。2013年,为老项目有两类10项,包括心灵慰籍类和生活照顾服务类,由上述民政系统的8家民非组织分别承担。其中,由宝善公益事务服务所承接的项目化工作主要是“银手杖”和“左邻右里调和”两项。

如上所述,为老服务领域中涉及的社会组织,其负责人大多是街道职能部门负责人或者聘用的事业人员。这一现状的形成有各种原因,包括历史形成、约定俗成或是上级部门拨款成立等等。由这些社会组织承担的项目化工作,本身缺

乏与政府泾渭分明的职能划分。

由此带来的局限是:从事项目化工作的人手不足、精力分散,社会资源有限,缺乏专业的网络和人才、缺乏服务的创新精神、缺乏在市场中求生存的动力与能力。

相比之下,宝善公益事务服务所是社会自发成立的社会组织,人、财、物相对独立于街道。街道通过无偿提供办公用房的方式,对其进行扶持和培育,并采用定向招标购买服务的形式,将民生项目委托其运营,提供项目经费,再通过项目化管理,对其运营情况进行监管。这类社会组织在项目化运作中,一定程度体现了专业性、专一性、高效率以及与政府部门脱钩后在市场化进程中无形成为了政府的防火墙等优势。从社会性上看,它也更能代表“公益”的内涵,更符合政府服务外包、社会组织独立运作的模式的要求。

二、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街道与社会组织签定的是项目购买合同。项目意向和方案由街道提供。对于社会组织责任的约束,主要是对服务对象满意率的要求以及关于转让项目的禁止性条款。合同款项的支付,主要是以中期和终期的评估与验收合格为条件。但对社会组织运作的项目,缺少立项时的要求、过程中的监管、以及终期结束后的评估。这三个环节关系到项目的竞争性、可行性和长效性,需要政府加强监管。

(一)立项环节

对申报的项目内容,尤其是作为一个突出街道亮点的品牌项目,实践中缺乏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要求,相关的前期调研尚需加强。以宝善公益事务服务所申报的“银手杖”项目为例,尽管在界定受益对象时提出了“70-79”岁的“银发老人”这一群体,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但在服务的内容上,提供一周两次的电话询问和每周一次的上门安全巡视,这与区里已有的“老伙伴”计划十分相近,缺乏项目自身的新颖性和唯一性。

为此,项目的前期策划、横向比对尤显重要。街道可以提出需求和设想,但作为项目运作方的社会组织,应当在充实项目的内容、开发项目的创意以及完善项目的功能等方面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项目在竞争性上凸显。从发展趋势看,由社会组织主动发出要约,向街道提出供需意向,也是立项中可以考虑尝试和完善的一种方式。

(二)实施环节

立项之后,项目的管理缺乏系统性,程序性规定需要完善。

比如:管理至少涉及质量、档案、文件资料的归档、资源以及风险等五个方面。相应的,应制定质量评估、培训、跟踪服务等检测制度;明确档案中记录的节点、内容,设置相应的服务质量评估表;严格归档资料的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和内容的保密性;完善志愿者等资源的造册登记制度和

激励机制;针对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制定专项宣传计划和应急预案等。

程序上,应当明确项目计划要与街道职能部门沟通,要就计划的新颖性、可行性进行测评,实施进度要有节点要求,实施的达标情况应当及时发布,考核标准和群众满意度的测评标准要明确,项目资料的建档、归档要有时间要求,对于档案的追溯和查询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等。

(三)评估环节

中期和终期的评估环节,目前街道主要是借区里的力量考核,街道还没有独立的考核体系和手段。2013年12月中旬,街道民政部门曾尝试就“银手杖”工程自行组织部分居委会主任进行中期考核工作。但从实践情况看,不尽理想。主要问题是:参加评估的人员缺乏代表性、专业性和客观性;社会组织提供的材料缺乏条理性、完整性和数据性;评估的内容过于单一,以财务审计为主,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评估不足;评估的程序和手段比较简单等等。作为第一次尝试,街道的主动监管和动态了解的意识与举措值得肯定,但从评估的效果看,也许第三方的评估更为科学、客观和公正。街道作为当事方之一,确有其不便之处。

后评估环节,目前街道似没有考虑。笔者认为,社会组织运作项目,是一项民生工程,如果具有长效性,则社会组织可以借项目生存与壮大,街道可以以项目培育支持社会组

织,街道还能创出自己的品牌,让百姓更多的受益。而是否具有长效性,需要后评估。即在项目实施完毕后一段时间,就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反馈和跟踪,也可以在百姓的需求度与知晓度上进行问卷调查,以观后效。

三、改进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一)完善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化工作的途径与机制

1、加大培育社会组织的力度。一是规范和支持现有的为老服务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支持非营利性的为老服务组织和老年社会组织的发展。二是更多引进成熟的社会组织。三是适时考虑将现有的与街道有隶属关系的社会组织进行市场化转型。

2、构建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善于把政府有限的项目资金通过政策导向来调动社会资源共同参与,推动社会资源整合利用,发挥专业人员和机构的专业化作用。

3、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志愿者队伍的维护。与社会宣传力度不足及大环境有关,社会上有志愿者想法和意识的群体较少。同时,志愿者的权益保障与激励措施都比较缺乏。这直接影响到了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为此,政府可在立项时,增加志愿者培训和激励的经费考虑,还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比如时间储值制,提高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4、规范制度流程。要以制度推进工作,以流程加强管理,体现项目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提升为老服务

领域民政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二)提升项目化工作的制度设想

1、合理预期:构建项目库,实现项目市场竞标。

一是建立项目储备、网上测评、专家评审、听证会等项目遴选机制。二是逐步实现项目市场竞标。以市场竞标的方式代替现有的定向招标的方式,将项目给予最适合的社会组织运作。

2、科学监管:建立项目检验机制。

一是在验收阶段,采取第三方评审、多方评审、相关利益方意见征询等多种形式。二是建立项目过程的记录制度,做到有据可查,项目档案要齐全。

3、有效评估:建立项目的后评估机制。

一是制度化。为后续项目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提高决策科学性。二是体系化。建立指标体系,反映项目在社会各方面的价值、影响,使项目具有可参照性、可比较性。三是科学化。借鉴国内外项目后评价实践,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对比法、逻辑推荐法、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实现。

4、效益共享:完善宣传机制。

一是增加公众参与度和知晓度。二是让志愿的观念深入社区,切实维护志愿者队伍。三是通过宣传,扩大项目成果的影响力。四是复制好的项目的经验与做法,扩大受众人群。

5、转变观念:群众的满意度是核心。

在后评估基础上,建立反馈机制。这是新项目立项和评估的基础,要避免决策失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社会和经济效益,提高群众满意度。

如何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68983387.html, 如何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作者: 来源:《学会》2017年第08期 社区社会组织在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扩大参与、实施活动和开展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创新社区治理、提升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年来,社区社会组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存在数量偏少、能力不足、资源匮乏、人才紧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加以培育和扶持。不过,由于规模小、影响弱和活动范围狭窄等原因,社区社会组织的这些发展困难一直未能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例如,大部分地方政府没有将社区社会组织纳入到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名录里,一大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游离于政府的正式管理之外。然而,随着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日渐凸显,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已经变得尤其必要和紧迫。 正因如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8月印发了《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专门用一章的篇幅对“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提出了很多颇具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其中有一条就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补贴活动经费等措施加大对社区社会组织扶持力度”。事实上,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政府购买服务确实可以在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扮演更加积极而重要的角色。政府购买服务的功能不仅体现在简单地向社区社会组织输送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金“血液”,更体现在借机运用各种机制增强社区社会组织的“自我造血”功能和持续发展能力。在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以下四个可以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机制。 一、完善政府退出机制 政府购买服务意味着政府从一部分公共服务的生产职能中退出,将其交由社区社会组织来承担,从而大大拓宽了社区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当根据“抓大放小、应退尽退”的退出标准,对自己承担的公共服务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明确哪些公共服务适合由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制定政府向社区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指导性目录,并根据实践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二、拓宽市场准入机制 与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相比,社区社会组织由于自身的“社区”定位,往往存在规模偏小、资源不足、内部治理不健全等缺陷。这些“先天性”缺陷,使得社区社会组织几乎绝迹于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因为各级政府都明确要求列入该目录的社会组织必须具备较高的资质条件,比如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独立的财务管理制度、固定的办公场所等。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放宽政府购买服务的市场准入标准,利用“绿色通道”、定向购买等形式将社区社会组织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范围。

调研报告:多措并举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多措并举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这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给社会组织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也为新时期社会治理注入了新的力量和形式。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和问题 能力不到位,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弱。多数社会组织处于无人无钱的尴尬局面。由于社会组织注册登记时,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必须是非营利性组织。多数社会组织活动经费来源有限,工作人员兼职的居多,缺乏专门的人才队伍,自身建设能力薄弱,参与社会治理的程度很有限。有的社会组织长期处于不活动状态。 管理不到位,参与社会治理的公益性体现弱。社会组织中由于兼职人员居多,一些人员还处于临时聘用状态,内部管理很不规范,在开展活动中,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公益性反而弱化,在社会上很难建立起自身的良好形象,社会公信力不足,开展活动难以持续。一些行业协会商会行政化色彩过于浓厚,提供的服务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要。

认识不到位,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处于弱势地位。现有的社会组织处于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领导,在参与各项社会活动时,要经过业务主管单位的严格审核和把关,实际上处于政府部门的附属地位,并且组织规模普遍偏小,自己的主张和声音难以独立地展现出来,受到社会的普遍轻视。 培育不到位,大量没有登记的社会组织处于灰色地带。由于目前实施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门槛相对较高,大量的“草根”社会组织距离拥有真正合法身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由于缺乏政府和民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不利于社会组织队伍的发展壮大,也不利于对这些社会组织的有效管理和引导。 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措施 抓紧制定社会组织法,明确社会组织的指导思想、性质、地位、作用、运作方式、奖惩办法。社会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通过立法,明确非营利的定义与标准,社会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所从事的必要的有偿服务与营利之间的界限模糊,造成人们对非营利社会组织公信力的误解和责难,同时造成对人们参与社会组织工作积极性的伤害。有些新社会组织特别是中介组织,大多以营利性的逻辑来展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18T09:53:29.343Z 来源:《知识-力量》3中作者:许家 [导读]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不仅能有效补充政府职能,而且可以有效改善老年群体的养老环境。但是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缺乏法律法规保障、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空间受挤压等方面,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有所帮助。 (西南大学,重庆北碚 400715) 摘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不仅能有效补充政府职能,而且可以有效改善老年群体的养老环境。但是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缺乏法律法规保障、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空间受挤压等方面,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有所帮助。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区养老服务 一、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基础 (一)社区养老的内涵 社区养老是以社区为载体,整合社区资源,协调社区各界力量,为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物质精神服务,使老年人能够在社区活动,在家休息灵活的养老方式。 (二)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依据 1、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是指以公民为中心的公共管理理念,政府的作用是掌舵而不是划桨。登哈特夫妇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划桨》一书中梳理了新公共服务理论基础,并系统阐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利益是公共行政目的而不是副产品,战略性思考、民主化行动,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客户服务,责任是多重的而不是单一的,尊重人的价值,而不是生产效率的价值。 2、治理理论。治理理论开始兴起并进入诸多学者的视野,在各个研究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世界银行、全球治理委员会和联合国开发署等国际机构对治理的定义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具体表述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者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他们认为治理强调多元主体、机制、过程和制度等因素。 二、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法律上的保障。目前国内和社区养老服务相关的法律和文件大多都是由国务院及民政部制定颁布的,这些政策和文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总揽性,但是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时需要的是更加细致规范的指导,而我国的相关法律政策正是缺乏对社会组织参与权利具体的内容或是参与的方式和途径加规定,同时关于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时应有的奖励制度或是对非法的参与方式做出相应的惩罚等方面的规定也十分模糊。 (二)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可归结为外部监督问题。从科学规范的监管政策到问责主体,在年检制度、重大活动报告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和法律责任制度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较宽泛,针对性不强,这就导致了政府的监管政策失效,政府监管政策内容宽泛,对社会组织约束力低,加剧了社会组织的监管问题。 (三)社会组织参与空间受挤压。我国长期处于家长作风很强的政治统治之下,塑造了人们事事靠政府的心态,社区居民认为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唯一合法主体,社会组织是不正规、没保障的代名词,使居民心生抵触。这直接造成居民不配合、抵触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造成资源无法整合协调,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效率却很低的局面。 三、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对策分析 (一)细化法律法规。社区养老服务在我国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社会组织参与相关的基础制度框架也已形成,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细化。首先,需要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时候结合社会组织的实际参与要求,对社会组织具体的参与活动如参与的内容、参与的途径和参与的程序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其次,制定具有可实施性的民办非企业组织参与细则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因为民办非企业组织是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主体力量。 (二)加强监督力度。就政府而言首先要明确权责部门,在确保社会组织独立于自主的基础上,及时修改调整对社会组织的税收、行政政策,加强资金审查力度,及时考察社会组织项目任务完成效率,完善信息的公开透明,保证其运行的正当性,预防违法事件的发生。同时严厉惩戒运营过程中的非法行为,维护公共利益。除此之外,合理运用大众媒体和自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及时性的优势,曝光不合法的行为,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打造一片净土。 (三)优化参与环境。政府要加强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宣传,可以通过牵头构筑活动平台,深入社区开展讲座,提供社会组织的报刊书籍等方式实现,在符合政策要求的情况下,政府可为社会组织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作为参与主体的社会组织要利用自身灵活、适应性强的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公信力,为社区养老服务制作一张响亮的名片。 四、小结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解决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难题,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细化法律法规、加强监督力度、优化参与环境迫在眉睫。当然,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困境的化解并不能一蹴而就,在化解老问题的同时,也要主要解决产生的新问题,避免新矛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郑琳.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养老服务的困境与策略选择——基于安徽省铜陵市的实践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5,25(03):86-90. [2]方永学.遂宁市安居区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快发展养老服务[J].中国社会组织,2015(06):36-37. [3]褚庆义.南阳市开启社会组织与养老服务双赢新模式[J].中国民政,2015(04):49. 作者简介:许家(1992年12月—),女,汉族,河南邓州人,硕士,西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治理与改革。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路径研究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路径研究 综合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社会多元化治理格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经阶段,中国社会在经过过去三十余年的强势改革之后,经济、社会、文化等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样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中国社会组织快速成长,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由于社会组织的日益成熟,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问题也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社会治理是个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的社会元素不断涌现,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在一个已经出现深度社会分化的社会中,传统的社会治理形式已不能够满足当下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如果不进行变化,仍然采取过去的社会管理模式,只会让这种矛盾日益加深,且愈演愈烈,加大社会矛盾。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作调节、民间主动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各类社会组织的成长壮大是社会发育的基本标志,通过社会组织发展带动公民社会发展,限制过强过大的政府权力,进而形成社会多元治理的格局,并最终形成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均衡局面,是实现我国社会有效治理,从而达到“善治”目标的基本途径。自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通过政府报告等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达了一个讯息,那就是“转型”,这一转刑即意味着政府将告别过去的全能形象进行适当放权,而社会组织被引入到社会治理之中,将二者进行结合,完善社会组织,创新社会管理。 我国党与政府所提倡的党为主导,政府管理,社会配合,民众参与的新型社会管理局面,这一新模式是对马列主义的传承与发扬,也是基于我国现实情况的选择。本文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为研究考察的对象,通过理论和实践分析,寻找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论文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借鉴了现代中外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最新理论或研究成果,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文献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撰写。本篇论文共有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通过对于国内外研究综述,重点、难点、创新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交代来闸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根据社会的发展规律,当下我国政府把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放在政府改革转型的重要地位,同时在变革中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组织发展对于今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服务的治理创新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服务的治理创新 近年来,社会组织在参与地方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尝试,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协助政府解决差异化、多样性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力量,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让社会聚合更多的正能量,使党和政府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式更为有效。 作为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宁波在提高社会救助政策保障力度的同时,意识到相对于政府整齐划一的社会救助政策,如何更加有效地满足大量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社会救助需求,如何在治理理念引领下,通过社会化的参与,提供政府不能包办的大量服务性救助,从而在解决物质贫困的同时,使社会救助的供给向更多地服务贫困者延伸,通过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进一步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提升城市社会福利的总体水平,是政府需要认真考虑并着力予以破解的问题。 发动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高效运作机制,比如社会组织培育机制、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公益创投机制,才能实现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协同互动,更好地应对复杂多样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让社会更加有序地运转起来。社会化参与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社会救助服务

的生产力,提高了社会救助服务的生产力水平,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网络化。由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搭建的社会组织服务平台依托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平台间的协同功能不断完善,成规模的平台网络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宁波的81890求助服务中心,加盟的服务性企业达740多家,注册志愿者10万多名。目前类似于81890的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已达138个。此外,宁波注册登记的58家基金会净资产余额近23亿元,年均公益事业支出近4亿元,为社会参与救助服务提供了渠道和大量的资金支持。 项目化。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公益项目为载体,引入市场机制,盘活整合各方资源,推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实现项目资助和公益服务的有效对接,促进社会资源在公益服务领域的流动。通过开展公益项目设计大赛和项目对接活动,打造了“恒爱行动”、“五谷画坊”、“名医下乡直通车”等一批社会救助服务品牌项目,满足各类救助对象的服务需求。这些服务项目因更接地气、更顺民意,救助服务也更加精准、更受欢迎。如宁波恒爱公益编织站项目,编织产品通过义卖拍卖、企业认购、商场寄卖等方式进行“销售”,使项目运作逐步具有自我造血功能。 专业化。对特殊人群的特殊帮扶需求、个体求助者个性化的救助需求,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引入专业团队

天津市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网答案 如何培养社会组织

课程名称:如何培养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如何培养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测试时间60分钟) 1.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0道题,共40分) (1)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职工作人员中,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在民政部门登记的至少应该达到 三分之一以上 (2) 按照相关法规政策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 指导和监督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同时指导和监督社区物业服务企业 (3) 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中,招标人向三个以上的潜在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未被邀请者无权参加投标),并从中选定中标者的招标方式是 有限竞争招标 (4) 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治理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 协同力量 (5) 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之一的竞争性谈判,是指采购方直接邀请()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的方式 三家以上 (6) 从狭义上理解社会组织仅仅是指民间力量组成的 非营利性组织 (7) 对自愿捐赠的资金进行管理的民间非营利性组织是

基金会 (8) 按照相关法规政策规定,行使选聘、解聘、监督、协助物业服务企业职权的社区组织是 业主大会及其业主委员会 (9) 社区业主委员会是社区业主大会和业主代表会的 执行机构 (10)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是 民办非企业单位 2. 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8道题,共40分) (1) 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在于 有利于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有助于推进社区群众性自治; 有利于满足社区成员的多元化需要; 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优化公共服务机制。 (2) 社区业主组织在物业管理过程中的法定职能包括 代表和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和实施管理规约,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 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武汉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情况分析

武汉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情况分析 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稳步推进,社会领域改革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彼时,深刻转型期下,中国的政府职能正在发生显著变化,需求和呼唤社会中出现各种新的阶层、力量、组织来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和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这为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2013年11月,十八届三次会议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国务院还先后于2013年9月、2014年11月发布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的相继出台为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方向的指引和巨大的动力。社会组织正是在这股巨大动力的推动下出现了较为平稳的发展。1988年,我国经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仅有4446个。到2004年,达到近28.9万个;而从2004年到2014年的短短10年间,全国社会组织的数量增至60.6万个,是1988年数字的136倍左右。就整个社会组织行业来讲,在2014年,共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82.3万人,形成固定资产1560.6亿元,社会组织增加值为638.6亿元,接收社会捐赠524.9亿元,社会组织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其中,上海,深圳等城市社会组织的发展已走在全国前列,而武汉市继此大城市之后,近年来为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激发社会组织活的号召,也开始重视并探索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问题。2013年10月,“美丽武汉·大爱江城”武汉首届社会组织公益项目选拔大赛圆满落幕,此公益项目比赛历时8个多月,吸引了400多个社会组织参与,参与群众6万多,网名投票数达2000多万人次投票;2014 年,武汉市登记的社会组织个数达到了 4800个,我市民政部门分别对其中符合评估资格条件的163家社会组织进行了评估,评出5A级社会组织6家,4A级社会组织23家,3A级社会组织63家。如今,2015年公益项目大赛、社会组织的评估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武汉市社会组织的发展迎来了春天。 另一方面,社区作为大社会的缩影,自然是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组织在社区有目的的建设起来,它逐渐承担起一定的社区功能,满足社区人群的需要,在社区治理中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社会组织携手社区居委会等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依据正式的法律、法规以及非正式社区规范、公约、约定等,通过协商谈判、协调互动、协同行动等对涉及社区共 发展进步。社区社会组织的引进,打破了传统政府对社区公共事务和服务的长期垄断,弥补

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的问题与建议

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的问题与建议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了为老服务“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总体格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第13项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也提到了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由此,街道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作为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为老服务领域中,承担着大量繁重工作。 另一方面,在“决定”第4项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中明确“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可见,街道作为基层管理机构,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公共服务和事务性管理,是改革的趋势。 从2012年起,我所在的挂职街道提出了用3-5年的时间,积极探索以项目化工作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框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围绕“助老、助学、助困、助残”等民生问题,以承接项目的模式,开展专业化服务。这与国家法律和党的社会治理方略相一致。 鉴于由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化工作,既是街道在政府职能

转变理念下的有益尝试,也是基层实现社会治理的创新途径,更是对基层政府行政管理能力的挑战,为此,笔者拟结合挂职期间参与街道民生工作的实践,在对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领域项目化工作的实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完善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化工作的制度规范的角度,谈些体会与思考。 一、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领域项目化工作的实践 据了解,该街道现有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社会组织共32家。其中,属于民政系统的有8家,由街道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或者由街道聘用事业人员担任法定代表人的7家,只有宝善公益事务服务所1家是由社会人员自发组成,由街道于2012年底从杨浦区引入。 2012年,街道民生项目化工作有16项。其中,涉及为老服务的有5项,均由职能科室承担。2013年,为老项目有两类10项,包括心灵慰籍类和生活照顾服务类,由上述民政系统的8家民非组织分别承担。其中,由宝善公益事务服务所承接的项目化工作主要是“银手杖”和“左邻右里调和”两项。 如上所述,为老服务领域中涉及的社会组织,其负责人大多是街道职能部门负责人或者聘用的事业人员。这一现状的形成有各种原因,包括历史形成、约定俗成或是上级部门拨款成立等等。由这些社会组织承担的项目化工作,本身缺

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调研报告

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调研报告 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调研报告 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思考与举措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以志愿、自治、公益和非营利为主要特征的各类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正以崭新、醒目的形象进入政府和公众的视线,越来越多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积极力量。而青年作为社会创新的生力军,祖国发展的接棒人,未来希望的承载者,责无旁贷的成为了这支力量中的主力。与此同时,随着西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共青团主要工作对象的西城青年,其“社会人”特性正日益明显,流动性强、构成复杂、需求多样等特征不断凸显。因此,“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共青团引导青年投身区域发展,以及整合力量服务青年成长的必要工作。 20__年,为适应首都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和青年群体的新变化,西城团区委专门成立社会工作部,集中力量从零做起,全力打开了以“社区青年汇”建设为核心的社会领域工作新局面。并快速将09年以来,北京市首批公开招考社区专职工作者纳入视野,以他们为样本做了一份“青年社工工作与生活状况”摸底调研,通过对300余名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广泛普查,以及30份个案访谈,团区委对社会领域建设工作以及社区工作者这一在社会工作领域中起着骨干作用的青年人群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我们发现,社会领域工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共青团工作,因其社会化的运作模式,对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在贴近青年现实需求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社区工作者以及由他们衍生出的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者这一群体自身,也面临着自我认同感缺失、专业知识储备欠缺等现实问题。 二、针对现实问题开展的具体工作 针对以上这些现象,西城共青团提出了一延、一变、一过渡的工

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守则

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守则 一、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保持政令畅通,自觉培育党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 二、爱岗敬业,勤勉创业,甘于奉献,勤于钻研,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效率真,认真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不得在工作时间上无关网站,玩游戏,不得擅自离岗,串岗。 三、以服务为宗旨,自觉确立为中心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思想。坚决维护中心的利益、形象和声誉,自觉做到局部服从全局,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 四、为人作风正派,行事光明正大,要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公正、公平待人处事,不闹无原刚纠纷。 五、严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法令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诚信为本,公正廉洁、严守法纪。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收受妨碍中心工作的礼品、贿赂和回扣,不以权谋私、化公为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

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办公室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认真做好中心和各项管理工作。 2、制订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做好检查、督促、落实工作。 3、负责本中心大厅及内部的管理、协调、服务工作,保证中心的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 4、负责做好中心会议的会务准备、材料整理、文稿起草等工作。 5、负责拟定本中心各类活动计划,组织实施活动的开展。 6、负责信息的收集、汇编,做好信息发送工作及宣传报道工作。 7、负责中心的对外联络工作,协助中心主任处理好与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8负责对中心办公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保证其的正常运行。如遇上重大疑难问题,请专业人士协助解决。 9、负责指导中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0、负责中心资产的管护、物品的采购(包括办公用品、活动用具、用品、奖品),以及设备设施维修等工作。 11、负责落实账务制度执行,做好各类数据的统计,报表编制以及报送、核对工作。 12、负责对各类文件、报表等资料的保存、归档工作。 13、负责对后勤工作管理,后勤岗位职责: (1)负责每天打扫办公室、会议室、大厅、走廊地面、

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广西日报时间:2014-04-23 14:23 谢舜王玉生傅金鹏 社会治理既是对全社会的治理,也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事实表明,社会共治是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机制。政府、营利性组织、社会组织被称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是社会共治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社会组织具备政府和营利性组织所没有的独特属性,即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性、互益性或公益性,因而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特殊角色,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组织的“井喷式”增长,其角色和作用将更加凸显。如何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是一个值得在理论层面研讨和在实践层面探索的新课题。 关键词: 重要角色 社会组织在了解和反映民生需求、递送公共服务、调节公共冲突等方面充当着重要角色,因而在社会治理中能起到独特的作用。 传统的社会管理意味着政府主导的单方面、单向度、单手段的管理工作。社会管理的主要行动者是政府,权力自上而下地、单向度流动,管理手段较为单一,以管控等“硬方法”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及其他社会组织是被动的管理对象,即便是发挥作用也处于被号召、被组织的地位。可见,传统社会管理的理念主要是管治。而社会治理强调权威来源的多元化,包括政府、社会组织、营利性组织及其他机构和个体;各主体平等协商、密切合作,形成共识,而非一家独大;综合运用法律、规则、权力和习俗等治理工具,刚柔并济。显然,现代社会治理的理念是共治。从管治到共治的转型,意味着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充当着重要角色。 社会组织是民生需求的扫描仪。了解和反映民生需求是有效开展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大量的社会组织来自于社会基层,活跃在基层,与民众关系密切。一方面,

如何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力

如何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力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是新时期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加快社会组织建设,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政府行政改革,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时代,是“依靠社会组织治天下”的时代,尤其要发挥好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要通过管理模式和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和增强社会组织的责任感,将社会组织的的要求和愿望转变为有序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实际行动,实现城镇的组织管理、高效管理、优质管理。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明确提出“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强调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不仅体现了党对各社会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而且对做好新时期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带来新的契机,提供了新的舞台,拓展了新空间,也是对如何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力提出了新的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社区管理服务站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中,把参与社会管理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要求联系在一起,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联系在一起,找准工作定位,抓住密切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领域,有针对性地实施参与,发挥优势,充分发挥好社区组织的网格化职能,促进社会组织全面发展。 (一)、找好切入点,拓展组织化管理,建设广大社区之和谐家园。 紧紧抓住党群共建契机,按照归属地划分原则,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覆盖面。 1、强“社会组织”建设,使之成为基础牢固、覆盖广泛、充满活力、有感召力、有凝聚力、有创造力的社会组织。开展楼宇党小组建设,实现有牌管理、有制度上墙、有册模式等硬件措施,社区共有楼栋长42个,分别管理城镇4361户居民。 2、推进新经济领域社会组织建设,努力实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楼宇党小组的要求。把组建工作纳入党组织建设的整体规划,通过采取“建、靠”的组建模式、建立楼宇党小组服务社区工作的方式,在社区中,共建23个楼宇党小组。 3、搭建推动社区居民参加社会管理的平台,提高社会组织的管理能力与水平。在社区居民中设立义务监督员16名,联合居民委、环卫队等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共同检查、共同落实的“四个共同”联动机制,带动更多的广大居民都参与到社会管理的活动中来。 (二)、找好结合点,搭建就业平台,建设广大社区之人文家园

王婷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书

社会组织服务项目 申请书 组织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项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名称:关注孩子心灵上的成长项目设计的背景及对社区需求的把握:

童为本、以社区为依托、发展个人-家庭-社区-机构四位一体的整合性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和谐社区的建设。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4月中旬至5月中旬) * (一)、活动的前期准备 1、资源准备: A、人力资源。 志愿者招募:a、制作关于活动的海报【注明志愿服务的内容,对象,时间,以及对志愿者的要求(耐心、热情等)1,海报贴于南师(仙林校区)四区。 b、面试,填写志愿者个人信息。确定招募人数14名。分配与调度:C、进行服务前的活动介绍以及简单的培训。分有一个家庭配上2名志愿者,令2名机动的辅助。主要以负责人调度,辅以小组人员依实际情况行动。 B、物力资源。 需要准备:a、南师稿纸、海报纸张、毛笔、水笔、墨汁、奖 状、礼物、奖品(学习用品);打印相关资料。 b、提前了解去往目的地的路线 C、联系社区居委会相关人员,告知原因,并借一个社区里的开展活动的地方;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六组家庭)基本情况;联系服务家庭父母与子女,进行前期简单沟通,相互了解,有信任基础。 d、情景剧剧本准备(简单、有针对性)【由志愿者表演】,上 网以及去向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了解相关情况。 第二阶段前期探索阶段(5月下旬) 主要包括通过深入学校了解服务对象家庭情况,并且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进一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研究

主要工作方法,开展第一阶段服务项目。 1、需求评估。以深问卷调查的形式全面评估服务的需求,问卷调查主要以学校教师推荐的学生为对象,由专职工作者向家长详细的讲解活动计划,了解了社区内特殊儿童现状和需求,初步评估后确定服务对象。 2、建立档案。为参与服务的服务对象建立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使服务对象接受课业辅导、个案及小组服务后皆有及时、详细的记录,以反映服务对象参与服务之效果。 3、招募志愿者。根据服务需要在京高校招募若干大学生志愿者。 4、开展项目服务。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6月至8月) 主要根据初步实施阶段的效果,进行适当调整,正式全面开展服务项目,形成较为稳定和成熟的服务项目,旨在整合多种资源并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实现个人和环境的初步改变。 内容:利用课后、周末和寒暑假为区内儿童开展课业辅 导、兴趣小组、亲职辅导和个案管理辅导等系列活动,帮助提咼区内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儿童更好地成长。活动一:提升自尊感,自信心 1.向大家暗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赢得别人的尊重。 2.让参与活动的同学自我介绍之后,在背景音乐的欢快气氛下,主持人要求每个参与者到场地中央的盘子里选取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根据自己所选制片的颜色与形状,至册体中寻找能与自己图形契合的“有缘人”,找到了“有缘人”后,两人坐在一起,然后让每个组写出四到五个他们所注意到的自己搭档身上的特点,或第一印象,诸如: 一个人身体上的良好特征:甜美的笑容,悦耳的嗓音等一个人极其讨人喜欢的个性:体贴他人,细心整洁,有耐心

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合作与教育基金会党支部书记江宁 一、什么是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的人民群众的力量,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的社会系统工程。社会治理与政府管理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同:一是覆盖的范围不同。“政府管理”在实践中往往被理解为无所不包,涵盖的领域过于宽泛,在实践中不容易把握、很难界定;而“社会治理”则聚焦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二是“社会治理”相比于“政府管理”,更突出的强调“鼓励和支持各方面的参与”,强调更好的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而不是政府的管控。三是“社会治理”更加强调制度建设,特别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因而,社会治理体系可以说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常说社会管理,但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还是有区别的。第一,虽然社会管理包括政府作为主体的管理行为和公民社会组织作为主体的管理行为两个主要方面内容,但社会管理仍然侧重于政府对社会进行管理,政府是社会管理合法权力的主要来源;而社会治理则强调合法权力来源的多样

性,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等也同样是合法权力的来源。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任何一个单一主体都不能垄断规范和管理的实践过程。第二,社会管理很容易表现为政府凌驾于社会之上,习惯于包揽一切社会事务,习惯于对社会进行命令和控制,习惯于扮演“全能型选手”;而社会治理更多的是在多元行为主体之间形成密切的、平等的网络关系,它把有效的管理看作是各主体之间的合作过程,它表明在现代社会,原先由国家和政府承担的责任正在越来越多地由各种社会组织、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团体来承担。第三,社会管理更多地是表现为从自身主观意愿出发管控社会,想当然地自上而下为民做主;而社会治理是当代民主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它更多地强调发挥多主体的作用,更多地鼓励参与者自主表达、协商对话,并达成共识,从而形成符合整体利益的公共政策。第四,社会管理的实践主要依靠政府的权力,依靠发号施令;而社会治理则在运用权力之外,形成了市场的、法律的、文化的、习俗的等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社会治理行为者有责任使用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来更好地对公共事务进行控制和引导。例如,政府应更多地引导和更少的管制,民间组织及公民社会更多地承担社会治理的责任,市场力量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成为改善社会治理的重要因素,等等。传统的社会管理意味着政府主导的单方面、单向度、单手段的管理工作。社会管理的主要行动者是政府,权力自上而下地、单向度流动,管理手段较为单一,以管控等“硬方法”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及其他社会组织是被动的管理对象,即便是发挥作用也处于被号召、被组织的地位。可见,传统社会管理的理念主要是管治。而社会治理强调权威来源

如何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论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社会组织逐渐兴起,尽管其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但是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建设的主体之一,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成为推动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建设作用路径 社会组织是指相对于政党、政府等传统组织形态之外的各类民间组织,其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拥有强制的行政权力,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社区组织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把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纳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建设的任务愈发繁重,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发挥其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一、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一方面,公民社会组织可以有效的防御政府公权力对于公民个体的可能侵犯,从而保护个人合法权利和自由。在公权力面前,公民个体显得卑微渺小,这使得国家很容易侵犯公民个体的正当权利。然而,社会组织通过组织化形式,联合个体力量以维护公民个体的正当权利和自由,保护公民个体不受政府随意侵害,从而减少个体与政府发生冲突的风险。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社会的全面改革,产生了各种问题和矛盾。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如果不能通过理性合法的制度化途径来充分和化解矛盾,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社会组织具有民间性、志愿性、自治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等特征,是政府和公民联系对话、沟通协调的大平台,社会组织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和表达民众的利益诉求,影响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决策,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在各个阶层利益团体之间协调解决利益冲突,释放和化解矛盾,以此维护社会秩序。 (二)在社会管理中的创新作用 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创新者。社会组织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最好例证是近年来在北京、广东、江苏等地兴起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所谓“枢纽型”社会组织,就是在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之间成立的中介机构,通过类似社会组织联合体的模式,来管理和服务某行业、领域的社会组织。②这种社会组织的特点就是有利于社会组织实现自我管理和加强自律;有利于社会组织更便利地服务民生,参与社会管理。实践证明,“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加强社会组织的管理和规范,还有利于缓解登记管理机关等部门的管理压力,更有利于社会组织实现专业化的长远发展。 (三)改善民生,繁荣社会建设的各项事业 社会建设首先要求关乎民生的社会事业的发展,包括教育、卫生、体育、文化、就业、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等有序和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财政中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和发展与GDP的高速增长不相适应,根据相关资料:我国公共财政总支出约占GDP的0.73%,远低于发达国家7%的水平, ①王红光:“公民社会组织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11期,第114页 ②李春霞:“新时期社会组织在民生建设中的作用研究”,《齐鲁学刊》2012年第3期,第93页

王婷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书

编号 社会组织服务项目 申请书 组织机构: 立项日期:

项目名称:关注孩子心灵上的成长 项目设计的背景及对社区需求的把握: 项目目的 促进学生与家长以亲子关系的长的交流,使双方均能相互理解与信任,使父母更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促进孩子的健康成改善和家庭问题的分析为主。整合多种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为区内儿童开展社区服务,帮助解决儿童问题,满足儿童需要、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实现个人和社区的和谐一致,从而促进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项目背景 1、服务对象需要。低保家庭父母因经济地位而引发婚姻不协调、失业压力、教养方式恶化等问题,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在身心发展、受教育、与父母沟通、实物支持等方面的问题较突出。且青少年是富有创新意识、行动力强的群体,对社会的整体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需要政府及社会对低保家庭的青少年给予特别的关注。 2、社会发展需要:低保家庭父母因经济地位而引发婚姻不协调、失业压力、教养方式恶化等问题,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在身心发展、受教育、与父母沟通、实物支持等方面的问题较突出。且青少年是富有创新意识、行动力强的群体,对社会的整体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需要政府及社会对低保家庭的青少年给予特别的关注。 3、区域发展需要:街道和社区流动人口多,伴随着城市化衍生的流动儿童较多。他们多是跟随着家庭分散地居住在这一带的城市社区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流动人口群体内部的支持网络,他们面临的问题比其他流动儿童更为复杂。同时,这些流动儿童多处于学龄期,而学龄时期是向青春期过渡的重要时期,如果学龄儿童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子、同辈关系,可以帮助其顺利的进入青春期。可见,对流动儿童的服务是存在着大量需求的,因此,开展此项目意义重大。 4、社区工作需要:青少年的发展对于社区来说,是推动社区营造非常重要的一环。社区需要为青少年的学习、健康发展及能力建设提供广泛的支持网络,青少年的正向成长发展又能够为社区营造和发展带来新鲜血液。所以,有目的地提供针对社区青少年发展的服务,发挥社区各系统的联合资源作用,促进青少年在社区中的能力建设,这是一项有着深远意义的工作。修改意见同上!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功能研究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功能研究 为了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养老形势,政府购买服务的理念被运用到养老服务领域。本文以养老服务领域的政府购买为主题,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这一供给模式在我国的运用做了一些探讨。北京市作为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其在养老服务领域的相关探索也走在我国其他城市的前沿。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以北京市某文化养老服务中心为个案的相关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北京市政府在购买养老服务过程中虽然建立了养老服务购买机制,也提供了相关的政策优惠,但是在实际的购买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如政府干预度高、购买力度不够、流程缺乏规范、效果缺乏评估等问题。本文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府职能转变与角色定位、社会组织自身的能力限制等方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之后,为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购买机制提出了明确政府角色与职能、扩大购买范围、规范购买合同、健全评估机制、培育扶持社会组织等建议。 标签:社会组织;养老服务;养老服务购买机制 1.北京市某文化养老服务中心概述 北京市某文化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于2010年4月,是经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机构立足于“对和谐社区建设中的文化养老问题研究”,以“大社区,大文化”的理念感召,带动了一批志愿者参与“爱心助老天使行动”,并以“养老文化先行”为核心,把精神慰藉服务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社区建立了不同层面的夕阳茶座。并用走进老人、了解老人、解读老人、服务老人四部曲细心面向社区,服务老人。 2.某文化养老服务中心主要做法 该文化养老服务中心首先为社区老人准备了大众化的“夕阳茶座”,它以聊天的方式搭建了一个老人互相交流、沟通、展示的平台。老人们通过这个平台,增加了生活情趣,扩大了生活视野,促进了邻里和睦,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不仅如此,该文化养老中心服务还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拥有了一支“爱心助老天使团队”,定期深入社区、敬老院、部队干休所,为老人进行公益演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居家养老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尝试:①在社区建立专家、机构、志愿者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该文化养老服务中心建立了由专家指导下的志愿者队伍,针对老年人各方面需求,开展日间照料、精神慰藉、心结疏导和文化娱乐服务,为助老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②建立奖励引导机制。我们对长期从事助老服务的志愿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积极宣传阳光老人的事迹,用他们的事迹引导社区老人转变观念,调动自身潜能,享受阳光生活。 3.某文化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经验和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