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化妆品与洗涤剂资料第四章 液体洗涤剂
洗涤用品分析:液体洗涤剂的检验

精细化学品检验技术
项目二 洗涤用品分析
餐具液体洗涤剂去污力测定-去油率法
4、检验步骤
1)人工污垢的制备 2)污片的制备 将载玻片上沿画出10 mm线,以示涂污限制在此线以下;将载玻片下沿画出5 mm线,以示擦拭多余油 污限制在此线以下。 3)新购载玻片需要在洗涤剂溶液中煮沸15 min后,清水洗涤至不挂水珠再置酸性洗液中浸泡1 h后, 清水漂洗及蒸馏水冲洗,置干箱干燥后备用。 4)标准餐具洗涤剂的配制 5)涂污
否则为不合格。 三组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5 %。
精细化学品检验技术
项目二 洗涤用品分析
餐具液体洗涤剂去污力测定-去油率法
6、注意事项
1)每批试验应为标准餐具洗涤剂准备三组污片,为每一个待测试样各准备三组污片。 2)由于涂污条件不同会对去油率测定结果带来影响,故同一批涂污的载玻片无论能够设置多少待测 试样,必须带三组测定标准餐具洗涤剂加以对照。
精细化学品检验技术
项目二 洗涤用品分析
餐具液体洗涤剂去污力测定-去油率法
5、结果表示
1)去油率ω按式计算。 ω=(m1-m2)/(m1-m0)
式中:m0 ——涂污前载玻片质量,g; m1——涂污后载玻片质量,g; m2——洗涤后污片的质量,g。
2)去污力判断 若被测餐具洗涤剂的去油率不小于标准餐具洗涤剂的去油率,则该餐具洗涤剂的去污力判为合格,
3.4液体洗涤剂

原料 乙醇 香精 净水
质量分率 5 0.3 61.7
普通衣用洗涤液用于洗涤一般纤维制品,如涤纶、 棉、麻等织物。添加聚乙二醇的目的是增加制品的 低温稳定性
餐 具 洗 涤 剂 配 方 设 计
设计配方时应考虑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效应以及各种 助剂的协同效应
一般为高碱性,目的是提高产品的去污力和节省活 性物的用量,降低成本,但PH不能超过10.5 餐具洗涤剂大多数为透明液体,并具有一定黏度,
配 方 四 : 综 合 型 香 波AES(7Βιβλιοθήκη %)6501 甜菜碱(30%)
20
4 3
泛醇(维原B5)
活性甘宝素 柠檬酸
0.5
0.8 0.1
M2001(聚季铵盐 )
氨基硅微乳
1
0.5
凯松CG(高 效抑菌剂)
丙二醇
0.1
1
水溶性羊毛酯
珠光片
1.5
2
香精
去离子水
适量
余量
三. 香波发展趋势
1. Output of Shampoo
4. Popular Shampoo Concept
2 in 1 shampoo receives high acceptance among Chinese consumers because it is convenient, practical and economical. Leading brand is Rejoice. Anti-dandruff shampoo is another attractive products with high demands in China. Dandruff is a main hair problem which consumers want to resolve. Head&Shoulder is the leading brand. Shampoos such as Pantene and Lux which claim to contain nourishing ingredients are also generally accepted in the market.
液体洗涤剂生产工艺特征

液体洗涤剂生产工艺特征1. 引言液体洗涤剂是一种常用的清洁剂,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等领域。
液体洗涤剂的生产工艺特征对于产品质量和工艺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液体洗涤剂生产的工艺特征,包括原料配方、工艺流程、设备要求等方面。
2. 原料配方液体洗涤剂的原料配方决定了其性能和适用范围。
通常,液体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剂、助剂、防腐剂、增稠剂、pH调节剂等。
不同类型的液体洗涤剂原料配方会有所差异,根据产品需求进行调整。
此外,原料的质量和配比也对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3. 工艺流程液体洗涤剂的生产通常包括以下工艺步骤:3.1 原料称量和配料根据配方要求,将各个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称量和配料,确保配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2 溶解和混合将配料的固体成分溶解在水中,并进行搅拌混合。
这一步骤有助于实现各个组分的均匀分散,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3 加热和冷却将溶解和混合后的液体进行加热,通常在70-80°C的温度下加热,以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并消除水中的气泡。
然后,将加热后的液体进行冷却,通常在室温下进行。
3.4 检查和调整对冷却后的液体进行检查,包括外观、粘度、pH值等指标。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3.5 包装将调整后的液体洗涤剂进行包装,通常使用塑料瓶或桶进行包装。
包装工艺应注意保证产品的密封性和卫生性。
4. 设备要求液体洗涤剂的生产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设备,包括:•称量和配料设备:包括精密称量器、搅拌设备等。
•溶解和混合设备:通常采用搅拌罐或反应釜等设备。
•加热设备:用于控制溶解和混合液体的温度,常见的有加热板、热水循环器等。
•冷却设备:用于快速冷却液体,在生产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效率和产品稳定性。
•检测设备:用于检测产品的质量指标,如外观、粘度和pH值的测量仪器等。
•包装设备:包括灌装机、封口机等,用于液体洗涤剂的包装和封装。
5. 结论本文对液体洗涤剂的生产工艺特征进行了介绍,包括原料配方、工艺流程和设备要求等方面。
液体洗涤剂的制备和检测

液体洗涤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制备。
2、掌握洗涤剂的测定方法。
3、掌握洗洁剂的配制方法。
4、了解洗洁剂中各组分的性质及配方原理。
二、实验原理磺化反应是向有机分子中的碳原子上引入磺酸基(-SO3H)的反应。
生成的产物是磺酸(R-SO3H)、磺酸盐(R-SO3M;M表示NH4或金属离子)或磺酰氯(R-SO2Cl)。
磺化是亲电取代反应。
发烟硫酸中SO3分子中硫原子的电负性比氧原子的电负性小,所以硫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而成为亲电试剂。
常用的磺化剂是浓硫酸、发烟硫酸、三氧化硫、氯磺酸。
反应式:三、仪器和药品仪器:DF-1015传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20-1型多功能电动搅拌器、台秤、罗氏泡沫测定仪、烧杯(250ml、100ml)、搅拌棒、量筒(10mL、100mL)、滴管、托盘天平、秒表、精密pH试纸。
药品:十二烷基苯、发烟硫酸、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钠(AES)、二乙醇酰胺(70%,6501)、脂肪醇聚乙烯醚(AEO-9)、乙醇、乙二胺四乙酸钠盐(EDTA)、食盐、香精、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制备:(1)磺化: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器的250mL四口瓶中,加入十二烷基苯35mL(34.6g),搅拌下缓慢加入质量分数98%硫酸35mL,温度不超过40℃,加完后升温至60~70℃,反应2h。
(2)分酸:将上述磺化混合液降温至40~50℃,缓慢滴加适量水(约15mL),倒入分液漏斗中,静止片刻,分层,放掉下层(水和无机盐),保留上层(有机相)。
(3)中和:配制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溶液80mL,将其加入250mL四口瓶中约60~70mL,搅拌下缓慢滴加上述有机相,控制温度为40~50℃,用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调节pH=7~8。
(4)盐析:于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渗圈试验清晰后过滤,得到白色膏状产品。
2、无磷洗涤剂配方参见表-1,操作步骤如下:(1)按配方将蒸馏水加入250mL烧杯中,再将烧杯放入水浴锅中,加热使水温升到50℃,加入水溶性物质,并不断搅拌,之全部溶解为止。
精细化工课程设计---低成本衣用液体洗涤液配方设计

精细化工课程设计---低成本衣用液体洗涤液配方设计低成本衣用液体洗衣液(轻垢型)配方设计说明书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专业:应用化学学号:201011525姓名:韩硕指导老师:李新宝曹永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设计任务书1一、设计题目:低成本衣用液体洗涤液配方设计二、设计目的:掌握配制通用液体洗衣剂的工艺,了解各组分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生产工艺流程。
三、设计内容设计一款低刺激性的,对环境友好的,低成本的衣用液体洗涤液配方,并针对此配方的性能、特点进行阐述。
用各种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助剂的性能配制洗衣液,并按产品要求选取不同的数量进行复配。
四、设计要求:1. 设计说明书需包括以下内容:摘要、关键词、目录、文献综述、配方设计及分析、生产工艺说明及流程示意图;2. 查阅至少五篇文献或书籍相关内容,写出文献综述(主要介绍拟设计产品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现状及发展方向);3. 配方设计要求写出配方设计原则,确定洗衣液所用各组分名称、质量分数及作用,详细阐述各组分的特性;4. 生产工艺说明需写出具体添加顺序,步骤及所用设备,要求合理可行;5. 工艺流程示意图要求明确标注各设备名称,重点标示料液流向,不需标注尺寸。
摘要衣用液体洗涤剂是以表面活性剂为主成分、辅以其它助剂配成的织物清洗产品。
洗衣用的液体剂有很多种类:重垢液体洗衣剂②轻垢液体洗衣剂③织物柔软剂④织物漂白剂⑤衣用干洗剂⑥预去斑剂等。
液体洗涤剂既要有较好的去污力,又要在寒冷的冬季和酷热的夏天能始终保持透明、不分层、不混浊、不沉淀,并具有一定的粘度。
本文对各类衣用洗涤剂的配方进行比较,针对于纤细织物设计出了一种低价环保且洗衣效果好的轻垢型洗衣液。
关键词:衣用洗涤剂组分原理配方设计工艺流程图目录设计任务书………………………………………………………………- 3 -摘要………………………………………………………………………- 3 -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液体洗涤剂的制备

液体洗涤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洗涤剂的配制方法。
2、了解洗涤剂中各组分的性质及配方原理。
二、实验原理:
脂肪醇硫酸酯在酸、碱条件下不耐热,特别在酸性介质中硫酸酯将水解为硫酸而加速水解。
ROSO3Na+H2O → ROH+NaHSO4
ROSO3Na+NaHSO4+H2O → ROH+H2SO4+Na2SO4
先在配料锅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使用电动恒速搅拌器搅拌并加入柠檬酸钠和CMS,搅拌5 m in后开始升温,边升温边加入M ES、6501和AEO - 9、AES,直至全部溶解。
升温至50℃后停止加热。
搅拌30 m in后,降温至30℃,依次加入乙醇、油酸钠、香精、新洁尔灭防腐
杀菌剂,最后加食盐调节粘度,继续搅拌1 h至混合均匀。
精细化工通用液体洗衣剂课程设计报告[优秀]
![精细化工通用液体洗衣剂课程设计报告[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5fcd600365ce05087732136d.png)
物理化学学院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精细化工通用液体洗衣剂学院:专业:学号:姓名:完成日期:通用液体洗衣剂摘要综述洗衣剂是以表面活性剂为主成分、辅以其它助剂配成的织物清洗产品,传统的洗衣剂是粉状或成型的粒状.近期液体洗涤剂发展迅速,大有赶超固体洗涤剂的势头,一些洗涤剂制造商将洗衣皂制成洗衣片或可溶性包装,以满足洗衣机对皂基产品的需求.洗衣剂中的表面活性剂提供润湿、发泡、分散和乳化性能,磷酸盐等则起软化水质和悬浮污垢的作用.洗净力常用来描述表面活性剂去除污垢的过程,即“从固体表面去除不希望物质的过程”,而污垢则被人描述成“在织物表面或内部聚集的不受欢迎的油垢和/ 或颗粒”关键词:液体洗衣剂自度值去污力比值无磷绿色目录摘要综述...................................................... I I 目录.................................................. I II1.产品概述.............................................. - 1 -1.1 液体洗衣剂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 -1.2 液体洗衣剂的研究现状............................. - 1 -1.3 液体洗衣剂的发展方向............................. - 2 -1.4 总结............................................. - 2 -2、实验设计............................................. - 2 -2.1 实验原理......................................... - 2 -2.1.1 主要性质和分类.............................. - 2 -2.2 配置原理......................................... - 3 -2.3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 -2.4 实验步骤......................................... - 4 -2.4.1 配方......................................... - 4 -2.4.2 操作步骤..................................... - 4 -3.结果与讨论............................................ - 5 -参考文献:............................................... - 5 -1.产品概述1.1 液体洗衣剂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人类早在2200年前就有用肥皂洗衣的记载,但在沸煮皂成为生产肥皂的主要方法后,肥皂才得以大量生产.二战期间,德国制造出以萘磺酸盐为表面活性剂的第一种合成洗涤剂,但这种洗涤剂无论在抗再沉积还是白度保持方面都无法与肥皂相比.因此,肥皂一直占据洗衣剂的主导地位.在合成洗涤剂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其基本原料表面活性剂成为大宗生产的化学品,其中以LAS 和长链脂肪醇硫酸盐(AS)为主的a-SAA 是最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品种,其次是长链脂肪酸盐和n-SAA 中的烷基乙氧基化物.1970 年代研究人员开始将沸石作为水质软化剂,进行洗涤剂无磷化的尝试.随着世界各国无磷化的进程逐渐加快,这项技术确保合成洗涤剂在实现无磷化的同时,满足了消费者的洗衣需求.现在,美国和日本已基本实现洗涤剂的无磷化,欧洲洗衣粉有32% 是沸石基的,加拿大50% 的洗涤剂是无磷的,而拉美和亚太地区的洗涤剂依然是含磷酸盐的.无磷洗涤剂无疑提高了洗涤剂的制造成本和配方的复杂性.由于三聚磷酸钠(STPP)兼具软化、胶溶、分散污垢以及悬浮作用和pH 缓冲作用,而无磷洗涤剂的助剂系统则必须包括沸石和/或层.硅以软化水质、加入柠檬酸钠胶溶和分散污垢及调整pH、加入碳酸盐以起到软化水质和pH 缓冲作用.显而易见,洗涤剂的无磷化使配方复杂化了.1.2 液体洗衣剂的研究现状1930 年代,长链烷基苯磺酸盐开发成功,到1945 年烷基苯磺酸盐已成为合成洗涤剂的主表面活性剂,1947 年美国的洗涤剂制造商把二磷酸盐引入合成洗涤剂中,制成第一个含助剂的洗涤剂,使合成洗涤剂的性能得到很大提高,逐步取代了肥皂在洗衣剂中的主导地位.1960 年代,以四聚丙烯合成的烷基苯磺酸盐(ABS),由于支链程度很高、生物降解性差,而且在环境中会形成大量不易消去的泡沫.1965 年,美国洗涤剂工业自发地放弃使用ABS,代之以生物降解性良好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LAS).洗涤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日用化学品,洗涤剂的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发达国家,洗涤剂的使用已成为反映人们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生活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洗涤剂行业近年来发展较快,2004年我国洗涤用品总产量达到502万1,比2003年增长4.8%.洗涤剂的生产要使用大量的化学品,在使用中又直接与人体接触,用后多数随水排放.如何使洗涤剂行业可持续发展而不给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危害,正越来越多地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1.3 液体洗衣剂的发展方向2l世纪所呈现出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及能源紧缺危机等,使洗涤行业绿色化迫在眉睫.伴随着洗涤剂行业的绿色化,织物洗涤行业也向开发环保、节能减排的产品方向发展.总之,我国织物洗涤产品将发生由洗衣粉向洗衣液的转变、普通型向浓缩型的转变、含磷向无磷的转变,同时也需要开发新型洗涤剂专用酶,以提高洗涤产品效能.1.4 总结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生产的发展,促使洗涤用品电在不断更新变换,目前洗涤用品正朝着浓缩化,低温化,加酶化,专业化,无磷化及易生物降解等方向发展 ,由于液体洗涤剂制备简单、节能、用户使用方便,近些年来国内发展比较迅速,目前液体洗涤剂已占洗涤剂总量20%左右,而衣用液体洗涤剂产量很少,况且大多为含磷低浓度普通型产品,这些和普通洗衣粉相比没多大优势可言.笔者采用新型混合型表面活性剂,醇醚酚醚硫酸酯复盐研制出一种新型超浓缩无磷液体洗涤剂.该洗涤剂为重垢型洗衣剂,具有去污力强,用量少,对皮肤温和,不损伤衣物,易生物降解,稳定性好等特点,适应于洗涤棉麻、化纤、混纺等衣物,可在各种水质中使用,试销产品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2、实验设计2.1 实验原理2.1.1 主要性质和分类通用液体洗衣剂(liquid detergent)为无色的或淡蓝色均匀的粘稠液体,使液体洗涤剂的一种,易溶于水.液体洗洗涤剂是仅次于粉状洗涤剂的第二大类洗涤制品.因为液体洗涤剂具有诸多显著的优点,所以洗涤剂由固态向液体洗衣剂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最早出现的液体洗衣剂是不加助剂的或很少助剂的中性洗衣剂,基本属于轻垢型,这类液体洗衣剂的配方技术比较简单.而且出现的重垢液体洗衣剂,其中虽有不加助剂的,但更多的是加洗涤助剂的.重垢型液体洗衣剂中的表面活性物含量比较高,即如的助剂种类也比较多,配方技术比较复杂.液体洗衣剂除了上述两种外,还有织物干洗剂,它是无水洗衣剂,专门用于洗涤毛呢、丝绸、化纤等高档衣物.另外还有预去斑剂,用于衣物局部(如领口、袖口)的重垢洗涤.再有织物漂白剂、柔软整理剂、消毒洗衣剂等.上述液体洗衣剂是按其用途分类设计的.其中用量最大的是重垢液体洗衣剂,其次是轻垢液体洗衣剂.本实验主要研究这两种类型的洗衣剂,我们称其为通用液体洗衣剂.2.2 配置原理设计这种洗衣剂时首先考虑的是洗涤性能,即既要有强的去垢力,还不得损伤衣物.其次要考虑的经济性,即要工艺简单、配方合理.再次要考虑的是产品的适用性,即既要适合我国的国情和人民的洗涤习惯,还要考虑配方的先进性等.总之要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使制得的产品性能优良而成本低廉,且有广阔的市场.液体洗衣剂的配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表面活性剂液体洗衣剂中使用最多的是烷基苯磺酸钠,但国外已基本实现了液体洗衣剂原料向醇系表面活性剂转向.以脂肪醇为起始原料的各种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衣用液体洗涤剂中,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硫酸酯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等.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a-烯基磺酸盐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活性物.高级脂肪酸盐已是公认的液体洗衣剂原料.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烷基醇酰胺也是重要的一种.(2)洗涤助剂液体洗衣剂常用的助剂主要有:①螯合剂.最常用的、性能最好的是三聚磷酸钠,但它的加入会使洗衣剂变浑浊,并会污染水体,近年来逐步被淘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最强,而且可使溶液的透明度提高,但价格较高.②增稠剂.常用的有机增稠剂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聚乙二醇酯等.无机增稠剂用氯化钠或氯化铵.③助溶剂.常用的增溶剂或助溶剂除烷基苯磺酸钠外还有低分子醇或尿素.④溶剂.常用的溶剂是软化水或去离子水.⑤柔软剂.常用的柔软剂主要实验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在一般洗衣剂中不用).⑥消毒剂.目前大量使用的仍是含氯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化磷酸三钠、氯胺T、二氯异氰尿酸钠等(一般洗衣剂中不用).⑦漂白剂.常用的漂白剂有过氧化盐类,如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碳酸钾、过焦酸钠等(一般洗衣剂中不用).⑧酶制剂.常用的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酶制剂的加入可提高产品的去污力.⑨抗污垢在沉降及.常用的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硅酸钠等.⑩碱剂.常用的有纯碱、小苏打、乙醇胺、氨水、硅酸钠、磷酸三钠等.11 香精.12 色素等.上述各种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助剂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性能和配制产品的要求选取不同的数量进行复配.本实验设计了几个通用液体洗衣剂的配方,同学们可根据实验原材料和仪器情况,选做其中一个或两个.2.3 实验药品及仪器电炉、水浴锅、电动搅拌器、烧杯(100米l、250米l)、量筒(10米l、100米l)、滴管、托盘天平、温度计(0℃~1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Na(30%)]、椰子油酸而乙醇酰胺[尼诺尔、FFA(7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70%)]、食盐、纯碱、水玻璃[Na2SiO3(40%)]、五钠(STPP)、香精、色素、pH试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70%)]、硫酸(10%).2.4 实验步骤2.4.1 配方配方见表1.2.4.2 操作步骤①按配方将蒸馏水加入250米l烧杯中,再将烧杯放入水浴锅中,加热使水温升到60℃,慢慢加入AES, 并不断搅拌,至全部溶解为止.搅拌时间约为20米in,在溶解过程中,水温控制在60℃~65℃.②在连续搅拌下依次加入ABS-Na、OP-10、尼诺尔等表面活性剂,一直搅拌至全部溶解为止,搅拌时间约为20米in,保持温度在60℃~65℃.③在不断搅拌下将纯碱、二甲基苯磺酸钾、荧光增白剂、STPP、厘米C等依次加入,并使其溶解,保持温度在60℃~65℃.④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40℃以下时,加入色素、香精等,搅拌均匀.⑤测溶液的PH,并用磷酸调节反应液的PH≤10.5.⑥降至室温,加入食盐调节粘度,使其达到规定粘度.本实验不控制粘度指标.3.结果与讨论我国织物洗涤行业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我国织物洗涤行业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行业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将是我国未来洗涤行业发展的主题,我国织物洗涤产品已开始向对人体安全和对环境友好转变.浓缩型、低温低泡型及经济型的织物洗涤产品将会快速发展,同时也会带动酶制剂和助洗剂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参考文献:【l】张或.洗涤剂行业可持续发展与浓缩化[G】.第28届洗涤用品行业年会论文集,2008:34.【2】和田恭尚.酶在洗涤剂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G】.日用化学工业,2005,35(1):30—33.【3】雷秋芬,于文.中国衣用液体洗涤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田.日用化学品科学,2008,31(1).【4】娄金生,谢水波.生物脱氨除磷原理与应用【米】.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3-20.【5】贾云.高效无磷洗涤助剂—无定型硅酸钠的性能研究阴.表面科学2003,32(6):34—37.。
液体洗涤剂

• 3.气味
• 无异味,符合规定香型。
• 4. 稳定性
• 于(-5±2)℃的冰箱中放置24h,取出恢复至室温时观察,不分层,无沉 淀,透明产品不混浊;于(40±2)℃的保温箱中放置24h,取出观察,不 分层,无沉淀,透明产品不混浊。 • 注:稳定性是指样品经过a、轻垢液体洗涤剂洗涤液的理化指标
项目
总活性物 含量(%)
b、重垢液体洗涤剂的理化指标
项目
总活性物含 量(%)
pH (25℃,1.0% 溶液 规定污布的 去污力
指
≥12
标
指
≥6
≤10.5
标
pH 4.0~8.5 (25℃,1 .0%溶液)
规定污布 的去污力
≥标准洗衣液去污力
≥标准洗衣液去污力
a 试验溶液浓度:标准洗衣液为0.2%,普 通型试样为0.3%,浓缩型试样为0.2%。 规定污布:JB-03。
液体洗涤剂
10精化
衣用液体洗涤剂
洗衣液是透明或带色的液体。主要成分有表面活性剂碱 性 助洗剂、香精色素等。用于衣物的去污洗涤。其同类产 品 有洗衣皂、洗衣粉、皂粉。
一、洗衣液的主要原料及配方
• 1.重垢液体洗涤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7)、壬基酚醇聚 氧乙烯醚(n=10)、二甲基苯磺酸钠、月 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柠檬酸钠、磷酸 钠等。 • 2.轻垢液体洗涤剂:月桂醇硫酸钠等表面 活性剂、去离子水、乙醇磷酸、香精等。
二、洗衣液的生产工艺
• ①.原料处理 • 至少2种以上的原料,形态各异,预先调整其形态通过计 量器、计量泵、计量槽、秤等准确计量。 • ②.混配(物料的混配是关键工序) • 混配时应注意温度的调控、pH以及物料的加入(易溶的 先加入) • ③.排气:采用真空排气工艺。 • ④.老化:形成质量优良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产品的黏 度、色泽、气味、溶解性等指标做最后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活性剂(用于清除垢中的油脂)
⑷其他功能性助剂
柔软剂:
采用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
抗静电剂:
两性表面活性剂(咪唑啉、甜菜碱)具有良
好的柔软性和抗静电性;
膨润土、高岭土防止钙镁盐沉淀沉积。
配方实例(步骤:去离子水;表面活性剂;助溶剂;其他助溶剂、添加剂)
三、轻垢型液体洗衣剂
(1)性能要求
专用于洗涤羊毛、羊绒、丝绸等纤细织物。
洗涤作用的复配表活剂;
助溶剂、增泡剂、稳泡剂、增稠剂、香精、色素等添加剂。
餐具洗涤剂配方的结构特点
⑴黏度:餐具清洗剂一般制成透明状液体洗涤剂,调制成适当的浓度和黏度。
⑵助剂作用:在配方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效应(阴离子与非离子复配后起泡、去污力好),以及与各种助剂的协同作用。
⑶pH值:市售餐具洗涤剂一般都是高碱性的,pH值可在11左右。(成本可以降低,但是腐蚀金属、玻璃、刺激皮肤影响风味)
其中沐浴和发用液体洗涤剂将在化妆品内容介绍,余者在本章介绍。
4.1衣用洗涤剂
一、分类
按产品的用途可分为:
①重垢液体洗衣剂;
②轻垢液体洗衣剂;
③织物柔软剂;
④织物漂白剂;
⑤衣用干洗剂;
⑥预去斑剂等六种。(如祛斑净洗涤剂)
其中产量和用量最大的当属重垢液体洗衣剂和轻垢液体洗衣剂两种。
二、重垢液体洗衣剂
洗涤对象被严重脏污的衣着
(3)有机溶剂
溶剂应是水溶性的,但又有良好的渗透,溶解油脂和油脂聚合物的能力。最常用的为乙二醇醚类溶剂、丙二醇醚类溶剂。这些溶剂有极强的溶解食用油脂性能,本身水溶性也好。
常用的醇醚有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丁醚、二丙二醇单甲醚。
1、烟罩清洁剂的配方结构特点
1、烟罩清洁剂的配方结构特点
(2)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宜选用润湿速度快,渗透力强,乳化、去污效果好,泡沫低,易溶于水的表面活性剂。
要求对皮肤温和。一般选用AEO, OP(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两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对pH值、水硬度、温度不敏感,且润湿、乳化、扩散,洗净性能优良,与其他辅助原料相容性好。
1、烟罩清洁剂的配方结构特点
另外,常使用的还有醋酸(乙酸)、甲酸(蚁酸)、酒石酸等。
缓蚀剂(用于酸洗过程中,酸对金属基体的腐蚀)
一般使用有机物缓蚀剂,吸附于基体之上防止基体渗氢、晶间腐蚀、选择性腐蚀、成份腐蚀和孔蚀。
二邻甲苯基硫脲(促进渗氢)
六亚甲基四胺(乌洛托品)(防止渗氢)
若丁二邻甲苯基硫脲、糊精、氯化钠、皂角粉的混合物。
(4)无机助剂
①有一定的碱性,能使油垢皂化。
②有较好的pH值缓冲能力,以保持清洗过程中有较稳定的pH值。
③对金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常用的助剂为焦磷酸钾、三聚磷酸钠、偏硅酸钠、碳酸钠等。
1、烟罩清洁剂的配方结构特点
(5)防腐剂
为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腐蚀机体表面及使用后即使不冲洗也不会产生腐蚀作用,一般要加入有保护作用的防腐剂。可选用月桂基二乙醇酰胺(6501)、苯甲酸钠、硅酸钠和三乙醇胺。
1、烟罩清洁剂的配方结构特点
(1)污垢成分
在我国,食用油脂主要有豆油、莱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芝麻油等植物油脂。另外,有些动物油如猪油、牛油、蚝油等也有使用。
油脂特别是植物油脂里含不饱和双键的油酸甘油酯或亚油酸甘油酯,这些不饱和酯在高温、尘埃的催化下,可氧化成脂肪酸或聚合成交联状的黏性很大的聚合物,它们在常温、常压下难以为水、溶剂分散,增加了清洗难度。
⑷消除斑点:在配方中加入蔗糖、蔗糖酯和酶制剂,即可消除斑点和条纹(中和生成的碱性钙镁沉淀)。
⑸釉面保护剂,如醋酸铝、甲酸铝、磷酸铝、碱金属铝、铝酸钠、锌酸盐、铍酸盐、硼酸盐、硼酸酐及其混合物,最有效的是后三种(釉面的化学成分主要是:SiO260%~70%;A12O315%~22%;CaO1.0%~10%;MgO 1.0%~3.0%)。用来保护釉面不受侵蚀。
④SAS(烷基磺酸盐)去污力与LAS相同,生物降解性很好,润湿能力高,溶解度大,抗电解质性能优良,宜于与其他表面活性剂配伍。
⑤AOS在液体洗剂中大量使用。很易生物降解,其去污力、泡沫高度和泡沫稳定性均优于LAS和AS(烷基硫酸盐),对皮肤刺激性及毒性都比LAS小,可广泛用于粉状和液状洗涤剂配方中。
⑥烷基醇酰胺(Alkyloamide)常用的产品是月桂酰二乙醇胺,独自去污力不高,但它与LAS等其他活性剂复配可显示洗涤增效作用,在配方中起到起泡、稳泡剂的作用,同时还有很好的增稠、增溶作用,可保护皮肤,更适用于洗涤动物纤维毛、丝等织物。广泛用于配制液体洗涤剂及洗发用香波等。
由于其表面张力低,便流向产生泡沫的高表面张力的液体,这样低表面张力的消泡剂分子在气液界面间不断扩散、渗透,使其膜壁迅速变薄,泡沫同时又受到周围表面张力大的膜层强力牵引,这样,致使泡沫周围应力失衡,从而导致其“破泡”。
消泡作用示意图
消泡作用示意图
消泡前消泡中消泡后
1炉灶清洁剂特点
(5)溶剂与增溶剂溶剂可采用四氢糠醇、甘醇醚、
瓜果蔬菜类的应具有去除残留农药、微生物、虫卵、泥土、各种固体附着污垢的能力。
鱼类的去除表皮污垢和杀菌功能;
同时关心表活剂的安全性和毒性问题。
一、餐具洗涤剂
分类
1、人工餐具洗涤剂:
要求洗涤剂溶解快、起泡性好、泡沫稳定、去污力强、
对皮肤无刺激、无异味、餐具洗后无水纹等特性。
不加无机助剂。(原因:无机助剂对人皮肤的腐蚀)
⑶溶剂和助溶剂
常用的溶剂:乙醇、乙二醇醚、二元醇、三乙醇胺、异丙醇等,可增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性并能提高非离子活性剂的浊点,乙二醇醚可提高去油污能力,乙醇还可调节液体稠度,三乙醇胺可保持洗液的碱性,也可提高一些阴离子活性剂的溶解度。有助于金属氧化物和钙、镁盐的分散。
常用的助溶剂:甲苯磺酸钠、二甲苯磺酸钠、尿素等。
他们的作用是:
这些助溶剂可防止因大量电解质的存在导致活性剂被盐析出来。
⑷其他功能性助剂
酶制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酸盐型)可以使蛋白
酶、脂酶失活;解决方法:
表面活性剂采用阴离子和非离子复配形式;
加入一些酶稳定剂如甲酸、乙酸、乙二酸多元醇等(保持洗涤剂的pH值处于弱碱性);
溶剂水的硬度不能太高(150~500mg/L)。
配方特点
一般多选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做主成分,并辅以其他类型的活性剂及助洗剂、助溶剂等。
配方中无机助剂和螯合剂用量较少,表面活性剂用量相对较多,其含量一般为15%(质量)~30%(质量),有的产品高达40%(质量)。
一般非离子与阴离子活性剂用量比例为3:1,这样协合效应好,大大提高了去污效果。
配方组成
除锈、除垢剂都用酸洗,很少采用碱洗,两者配方基本一样。
常用的酸
硫酸(用作除锈剂、不用作除垢剂、渗氢大)
盐酸(用作除锈剂和除垢剂、渗氢小)
磷酸(除锈、除垢、无渗氢、保护金属效果好)
硝酸(除锈、除垢、钝化金属用于奥氏体不锈钢效果好)
氨基磺酸(除锈、除垢、无渗氢、无晶间腐蚀)
羟基乙酸(对基体腐蚀性低)
氢氟酸(除硅除铁能力强)
2、机器餐具洗涤(先用洗涤剂洗净,然后冲洗剂冲净)
用洗涤剂应具有去污力强、低泡沫、对人身安全和对餐
具无损蚀等性能。
一般都加无机助剂如:五钠、硅酸钠、硫酸钠以及漂白剂、杀菌剂等。
一、餐具洗涤剂
3、餐洗消毒剂
增加了杀菌剂的餐洗剂;
阳离子表活剂作为表活剂和杀菌剂;
一些专门的杀菌剂: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胺T、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化磷酸三钠、碘伏等;
非离子活性剂多为C12~14的AEO并配以AES,为了保护纤维并赋予柔软作用,增添一些椰油酰二乙醇胺(非离子型)。
配方实例(步骤:非离子水;表面活性剂;助溶剂;其他助溶剂、添加剂)
4.2厨房用洗涤剂
(1)性能要求
餐具、炊具、灶具、缸罐、瓜果、蔬菜、鱼肉。
良好的去除油脂、淀粉、蛋白质和烟尘特性,洗涤过程中不损伤用具。
1、烟罩清洁剂的配方结构特点
(6)其他添加剂
①色素。根据情况选用,可选黄色,但应用食用色素以保证安全。
②香精。应与洗涤剂相容性好,味淡。可选用食用橘子、柠檬香精等。
③消毒杀菌剂。可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
配方实例
四、除锈除垢剂
除锈除垢剂配方特点
除锈除垢剂所接触的基体表面主要为非不锈钢、铝、铸铁、玻璃、陶瓷卫生洁具等,而水垢主要是碳酸钙、氢氧化镁、白云石(CaCO3、MgCO3) ,硫酸钙、硅酸镁、磷灰石(及碱性磷灰石)、氧化铁、氧化铜。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
第四章液体洗涤剂
主要内容
4.1衣用洗涤剂
4.2厨房用洗涤剂
4.3住宅用清洗剂
4.4工业清洗剂
4.5液体洗涤剂生产工艺
重点
液体洗涤剂的配方组成及作用
液体洗涤剂的生产流程
难点
各类液洗剂的特点
特种添加剂的功能作用
学时6
概述
液体洗涤剂发展
液体洗涤剂分类:
液体洗涤剂按功能、用途可分为:衣用液体洗涤剂、沐浴液体洗涤剂、发用洗涤剂、厨房用液体洗涤剂、住宅用液体洗涤剂、硬表面清洗剂和工业清洗剂等。
1炉灶清洁剂特点
(4)泡沫在很多情况下,炉灶清洁剂不要求过多的泡沫。需要加入抑泡剂:聚醚类:超过浊点时起泡力迅速降低、同时可以对OP、AEO类表活剂起抑泡作用。
当体系加入消泡剂后,其分子杂乱无章地广布于液体表面,抑制形成弹性膜,即终止泡沫的产生。
当体系大量产生泡沫后,加入消泡剂,其分子立即散布于泡沫表面,快速铺展,形成很薄的双膜层,进一步扩散、渗透,层状入侵,从而取代原泡膜薄壁。
洗涤剂应当呈中性或者弱碱性(避免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