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的营养需求和饲料

合集下载

中华鲟(修改)

中华鲟(修改)

鱼苗培育 1
鱼种培育 2 中华鲟的营养 需求和饲料

1.鱼苗培育
(1)准备工作 苗种培育池一般采用
正方形的水泥池制成,四周贴有瓷砖.水 深0.6~0.9m,水温控制在20~29℃之间。
进水采用喷淋和直接注水,根据水质及鱼
苗情况每隔2~3d吸底排污1次,每7~
10d放水洗池1次。
(2)鱼苗培育方法
天然饵料
野生的中华鲟以水生点是适口性、诱食性强,营养丰富全面,活饲料在水中 能长期存活,不污染水质,在有的地区价格低廉。缺点 是来源不稳定,不易贮存,品质不一,由于含水量高, 成鱼养殖饲料系数高,用量大。
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是将多种饲料原料根据鱼类对营养的要
求进行混合,并补充一些不足的成分,如维生素、 矿物质和某些氨基酸等,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生产 的人工饲料。配合饲料中首先要考虑蛋白质的含量, 实验表明蛋白质对幼鲟的生长影响最大,其它依次 为脂肪、糖、纤维素。
不同饲料的养殖方式
• • 第一种,从幼鱼到成鱼都用天然饵料饲养; 第二种,在稚、幼鱼阶段用天然饵料饲养,养殖至一定大小后转食配 合饲料 • 第三种,把配合饲料与天然饵料混合使用,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降 低生产成本。 选择哪种方式养殖必须根据当地的饲料条件,因地制宜,其中第二种 方式由于适用地区广和适应于规模化生产,被大多数养殖企业所采用。
Part 3
(1)中华鲟的营养需求
①蛋白质。中华鲟是肉食性鱼类,以动物性蛋白质为主要蛋白源。通过
蛋白质梯度饲养法,以增重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得出,中华鲟饲料蛋白质 适宜含量范围为35%-49%; ②脂肪。鱼类对脂肪的利用能力很高,鲟鱼可超过95%。从海里洄游到 淡水的中华鲟亲鱼体内都积蓄了大量脂肪,鲟鱼在淡水中一年期间不摄 食,完全靠体内的脂肪供应所需的能量并维持性腺的发育。研究表明, 中华鲟幼鱼饲料中脂肪的适宜含量为9%左右。

中华鲟鱼的营养价值和食疗功效

中华鲟鱼的营养价值和食疗功效

中华鲟鱼的营养价值和食疗功效中华鲟鱼对于人体老化及修补身体细胞组织是非常有效的,不仅这样,鲟鱼还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关于中华鲟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华鲟鱼的营养价值中华鲟为高蛋白、多脂肪性鱼类。

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6.42-20.41%,脂肪为3.05-4.32%;肝脏中蛋白质含量为10.31-16.26%,脂肪为16.63-27.58%;卵粒中蛋白质的含量为24.90-29.70%,脂肪为18.06-24.00。

肌肉和卵粒中均含有可以测定的17种常见的氨基酸。

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半必需的氨基酸2种;非必需的氨基酸8种。

中华鲟鱼的肌肉中还含有高含量的氨基酸,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低含量的氨基酸有组氨酸、蛋氨酸及胱氨酸;其余氨基酸含量的高低排列各有异同。

雌性中华鲟鱼的个体肌肉含必需及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氨基酸含量的48.54%,卵粒占48.80%;雄性肌肉占49.105。

由于其氨基酸含量高,故肉味鲜美,卵质亦佳,营养丰富。

中华鲟的肌肉、卵粒、鱼鳍等的食用价值以及鳔的药用价值,均与鳇鱼和鲟鱼类相同。

中华鲟鱼的食疗功效中华鲟鱼全身都是宝。

长期食用鲟肉,对久治不愈的腰痛、胃病和脱发等、均具有显著疗效。

鲟的软骨有抗癌作用;鲟鳃有清热解毒的特效;鲟肝主治疮疥。

鲟油治疗烫伤有特效;鲟鼻补虚下气。

鱼鳔含骨胶原达80% 对白带、恶性肿瘤、肾虚、阳痿、遗精、滑精、咯血、吐血、肠出血及神经衰弱等均有显著疗效。

鱼子有着类似于羊胎素的功效,具有美容、健身的作用,能驱杀人体寄生虫。

鲟鱼还有美容的功效,长期食用可以消斑去皱、平衡油脂,使面色红润、肌肤富有弹性,消除“痘痘”,不仅如此,中华鲟鱼还是研制美容化妆品最好的生物原料呢!通过以上关于中华鲟鱼的食疗功效的分析,相信大家一定大开眼界了吧!中华鲟鱼可真真是“浑身是宝”,名不虚传呀!鲟鱼的做法一、鲟鱼头汤原料:鲟鱼鱼头,猪骨汤,枸杞适量调味:盐,姜片,香菜做法:1、将鲟鱼鱼头斩断,洗净沥干水分。

饲养中华鲟用什么饲料

饲养中华鲟用什么饲料

饲养中华鲟用什么饲料推荐文章草龟的饲养环境是什么热度:草龟饲养的技巧是什么热度:草龟饲养的方法是什么热度:草龟龟苗的饲养方法是什么热度:草龟的饲养方法有什么热度:中华鲟的饲养主要有池塘饲养、水泥池流水饲养和网箱饲养三类。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中华鲟用的饲料,一起来看看。

饲养中华鲟用的饲料中华鲟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偏肉食性鱼类。

在天然水域中,幼鱼期主要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主要为水蚤类,也可摄食小型虾、蟹、蚬类;成鲟在海洋中主要摄食底栖鱼类。

在生殖洄游期间,亲鲟一般停食。

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仔鱼在全长3.05±0.07厘米时开始摄食,主要摄食水生寡毛类、摇蚊幼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幼鲟以水生寡毛类(水丝蚓、颤蚓、尾鳃蚓等),枝角类(蚤状溞、隆线溞等),水生昆虫幼虫(摇蚊幼虫)和虾类等为主食;成鲟则主要摄食各种饲料鱼块(如鲫鱼、罗非鱼、鲢鱼和草鱼等)。

从1989年起,中华鲟研究所就开展了对中华鲟配合饲料的科学研究工作,为大规模人工养殖中华鲟开辟了广阔的饲料来源。

各种规格的中华鲟均能摄食配合饲料。

从目前配合饲料的养殖效果来看,稚鲟的开口饲料,以投喂天然饵料(水蚯蚓)比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培育的效果要好;而对于幼鲟和成鲟采说,以投喂配合饲料比投喂天然饵料(水蚯蚓)养殖的效果更好。

中华鲟养殖方法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

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

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

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1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

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

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

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动。

含氧量:中华鲟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鲟鱼仔幼鱼饲料营养需求和仔鱼最佳开口时间

鲟鱼仔幼鱼饲料营养需求和仔鱼最佳开口时间
9% 。
= .仔 鱼开口时 间 实际生产 中随养殖 品种及水温 的不同 ,仔鱼开 口时间
脂肪适宜含量 为6 %~7 %,幼鲟饲料 中脂肪 的适 宜含量为 有所 区别。如果提前投喂 ,会浪费饲料 、败坏水质 ;喂时
间太晚 ,将造成 鱼苗成活率下降并影响 以后 生长。因为在
在 仔鱼 饲料 中添 加磷 脂 的意义 在于 提供 了完 整 的磷 卵黄囊吸收完 的短 时间内缺乏食物就能导致鱼苗形态和行 脂 ,因为仔 鱼重新合 成磷脂 的能力有 限 (o nS re t Jh ag n , 为异常 、消化道和身 体肌 肉退 化、摄食活动和食物利用率 2 0 )。磷 脂能为鱼类提供高效率 的能源物质和 生长必需 减 退 。 因此 掌 握 投 喂 时 机 对 大 规 模 生 产 非 常 重 要 。 02 的不饱 和脂 肪酸 ,可以提高蛋 白质 的利用率 ,磷脂 中大量 多年 实 践证 明 :从 伏底 聚堆 的鱼 全部 散开 ,池 中半
鱼 仔 幼 鱼 的 营养 需 求 及 仔 鱼 最 佳 开 口时 间 等 方 面 进 行 了总 量为3 %
( n .. Hu gSSO,18 ) 9 9 ;中华鲟转食饲料纤维素含
结 ,希 望对广 大养殖 户能够有所帮助 ,从而在鲟鱼养殖方 量最好小于 1 %,幼鲟饲料 可略高一些为 1 %~4 %。最近研 面 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
鲟 鱼仔 幼鱼 饲 料 营 养 需求 和 仔 鱼 最 佳 开 1 问 3时
田照辉 胡红霞 马国庆 姚志 刚 李立成
北京 市 水 产 科 学研 究所
鲟 鱼 ,素有水 中 “ 活化石”之称 ,作为我 国新 兴的养 生长率 、成活率和增重 ,磷 脂还具有很好 的诱食作 用,具 殖 品种 ,其 养殖 规模 发展异常迅速 ,短短 十几年 的时间 ,

鲟鱼百科

鲟鱼百科

鲟鱼(xún yú)(Sturgeon)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称之为“水中活化石”。

【名称】:鲟【拉丁文学名】:Acipenser sturioLinnaeus【英文名】:Common sturgeon【分类】:鱼纲,辐鳍亚纲,鲟形目,鲟科,鲟属。

【体长】:0.5-7米不等【体重】:多数种的常见个体都在几十公斤至数百公斤,欧洲鳇最大个体1600公斤,我国中华鲟最大个体600公斤。

【形态】: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

鲟鱼系现存的古老生物种群,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素有水中“熊猫”之称。

鲟鱼以其奇特的体形而被作为观赏鱼饲养。

鲟鱼的头呈犁形,口下位,尾歪形,体背5行骨板。

其幼鱼与成鱼均具观赏价值,其中施氏鲟(分布于黑龙江)自人工繁殖成功后,其幼鱼已正式作为观赏鱼进行人工饲养。

【地理种群差异】:目前地球上尚有鲟(鳇)鱼26种:分布于北美7 种、欧洲12种、亚洲11种(我国8种)。

【分布情况】:鲟鱼集中分布于北半球,在我国江河及沿海生活有8种鲟鱼,其中3种分布于新疆,2种在黑龙江,2种在长江,1种在长江至珠江各河流及沿海。

【物种状况】:少数种类为极其濒危物种【生活习性】:鲟鱼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

【生活环境】:鲟鱼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喜生活于流水、溶氧含量较高,水温偏低,底质为砾石的水环境中。

鲟鱼-世界现存鲟鱼种类一览(前为英文名称,后为拉丁文学名)钝吻鲟 Siberian sturgeon Acipenserbaeri Brandt短吻鲟 Shortnose sturgeon Acipenserbrevirostrum Lesueur达氏鲟 River sturgeon Acipenserdabryanus Dumeril黄鲟 Lake sturgeon Acipenserfulvescens Rafinesque俄国鲟 Russian sturgeon 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中吻鲟 Green sturgeon Acipenser medirostris Ayres裸腹鲟 Ship sturgeon Acipenser nudiventris Lovetzky尖吻鲟 Atlantic sturgeon Acipenser oxyrhynchus Mitchill小体鲟 Sterlet 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施氏鲟 Amur sturgeon 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中华鲟 Chinese sturgeon Acipenser sinensis Gray闪光鲟 Stellate sturgeon Acipenser stellatus Pallas鲟 Common sturgeon Acipenser sturio Linnaeus高首鲟 White sturgeon Acipenser transmontanus Richardson匙吻鲟 Paddlefish Polyodon spathula白鲟 Chinese paddlefish Psephurus gladius拟铲鲟 Asiatic shovelnose sturgeon Pseudoscaphirhynchus fedtschenkoi短尾拟铲鲟 Pygmy sturgeon Pseudoscaphirhynchus hermanni丝尾拟铲鲟 Threadtail sturgeon Pseudoscaphirhynchuskaufmanni苍铲鲟 Pallid sturgeon Scaphirhynchus albus铲鲟 Shovelnose sturgeon Scaphirhynchus platorhynchus鲟鱼-濒危物种鲟鱼类隶属于鲟形目,全世界现有鲟鱼2科6属26种。

鲟鱼饲料营养需求及投喂技术

鲟鱼饲料营养需求及投喂技术

鲟鱼饲料营养需求及投喂技术一、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鲟鱼饲料是由各种复杂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其主要成分如下。

(一)蛋白质蛋白质是施氏鲟饲料中的重要成分,占总量的35-55%。

施氏鲟仔、稚鱼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在45-55%之间,商品鱼对食物营养要求较幼鱼低。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6-40%之间。

饲料中使用动物蛋白质较植物性蛋白质好。

动物性蛋白质易被鲟鱼消化利用,而植物性蛋白不易被鲟鱼吸收。

因此饲料中蛋白质应以动物性蛋白为主,如鱼粉。

(二)、脂肪施氏鲟饲料中脂肪含量一般控制在9~12%。

应指出的是脂肪是湿重,通过添加豆油、猪油和鱼油等,使饲料的含脂量达到这一水平。

(三)碳水化合物施氏鲟的碳水化合物需要量和一般肉食性鱼类相近在12%左右。

(四)维生素维生素是生物机体正常发育、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维生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鲜活食物中。

鲟鱼饲料一般要添加一定量的复合维生素,以满足鲟鱼生长发育所需。

二、鲟鱼饲料的种类用于鲟鱼人工养殖的饲料大致上可分为3大类:第一大类是生物饲料,即所谓的“活饵”,第二大类是混合饲料,第三大类是配合饲料。

养殖上根据鲟鱼的不同发育阶段选用不同的饲料,不同的养殖方式所使用的饲料类型也不相同,如止水池塘养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生物饲料,集约化程度高的养殖方式则必须使用配合饲料;鱼苗培养的前期需使用生物饲料,后期则要驯化使用配合饲料。

(一)生物饲料及生物饲料的种类:生物饲料即活饵,是通过人工培育或从自然水体收集到的,鲟鱼苗或鲟鱼终身喜食的生物,如水蚯蚓、水蚤、蚊子幼虫、卤虫以及底层鱼类:泥鳅、杂鱼等。

(二)混合饲料1.混合饲料也称糊状饲料,即以鲜的或冷藏的低质杂鱼为主、将其加工成肉酱后,掺入相应比例的配合饲料,酵母等,混合成营养较全的饲料。

这种饲料也常用于类似鲶鱼等肉食性鱼类的养殖中。

在鲟鱼养殖中主要用于池塘和作为驯化的过渡饲料。

2.混合饲料比较接近天然饵料,诱食作用强,池塘养殖中从鱼种开始即可以使用。

2024年鲟鱼养殖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鲟鱼养殖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鲟鱼养殖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鲟鱼养殖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鲟鱼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其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将对鲟鱼养殖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概况与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鲟鱼养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亚洲地区的需求增长迅猛,成为全球鲟鱼养殖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中国、俄罗斯等国家是亚洲地区鲟鱼养殖的主要生产国。

据行业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内,亚洲地区的鲟鱼养殖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其他地区也将有所增加。

市场驱动力1.消费者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鲟鱼肉质细嫩、滋味鲜美,且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

2.养殖技术进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现代化鲟鱼养殖场的建立为大规模养殖提供了可行性。

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控制、饲料配方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养殖效益。

3.饲料供给稳定:鲟鱼养殖中所需饲料种类较多,且往往以虾和鱼类为主,因此对饲料供给的需求较大。

近年来,饲料供应商通过技术升级和质量保证来满足养殖场的需求,保证了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市场前景鲟鱼养殖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随着人们对鲟鱼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养殖场的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其次,技术的不断提升将进一步提高鲟鱼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

再次,亚洲地区的市场潜力巨大,成为鲟鱼养殖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最后,鲟鱼的产品多样性也将进一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促进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挑战与对策市场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养殖场的环境污染和水质问题成为制约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和开发新型的环保技术来改善。

其次,鲟鱼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需要加强,养殖场应加强科学管理,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最后,鲟鱼养殖行业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来抢占市场份额。

鲟鱼喂养的配合饲料研究

鲟鱼喂养的配合饲料研究

鲟鱼喂养的配合饲料研究同济医学院张述林⑴、配合饲料的分类颗粒饲料。

颗粒饲料呈短棒状,颗粒直径根据鱼体大小而定,一般在2~8mm之间。

根据加工方法和成品的物理性状,又可分为软颗粒饲料、半湿性颗粒饲料、硬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4种。

适合鲟科鱼类养殖用的主要为前三种,匙吻鲟可使用后一种。

软颗粒饲料。

含水量在25%~30%,颗粒密度为1g/cm3左右,软颗粒饲料质地松软,水中稳定性较差。

一般采用螺杆式软颗粒饲料机生产。

在常温下成型,营养成分无破坏,容易消化。

但由于软颗粒饲料含水成分较多,不易贮存,只能随制随用,适合养殖场自产、自用。

半湿性颗粒饲料。

制成的软颗粒饲料稍微烘干或晾干而成,含水量20%左右。

半湿性颗粒饲料可1~2周加工一次,然后保存在冰箱中冷藏备用。

硬颗粒饲料。

含水量在12%以下,颗粒密度为1.3g/cm3左右。

硬颗粒饲料的加工从原料的粉碎、混合到成型制粒都是连续机械化生产。

在成型前蒸汽调质,制粒时温度可达80%以上。

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能力大,适宜大规模生产。

硬颗粒饲料的颗粒结构细密,在水中稳定性好,营养成分不易溶失,属沉性饲料。

微粒饲料。

也称微型饲料,是80年代中期开发出来的一种供水产动物幼苗饲育的新型配合饲料。

其特点是:原料经微粉碎,成品颗粒小,营养丰富,高蛋白低糖,脂肪含量为10%~13%,充分满足幼苗的营养需要,且易被消化吸收。

微型饲料可作为轮虫、枝角类等动物性活体饵料的代用品,供鲟仔鱼饲育用。

粉(糊)状饲料。

粉状饲料是将各种饲料原料粉碎到一定程度,按配方比例混合后进行包装。

使用时将粉状饲料加适量的水和油充分搅拌,形成具有粘结性和弹性的团块状饲料,使其在水中不易溶散。

⑵、配合饲料的原料常用的主要有动物性原料,如鱼粉、乌贼粉、肉粉、血粉等;植物性原料,如花生饼、大豆饼、面粉等;此外还有维生素添加剂和矿物质添加剂等。

鱼粉。

是一种营养成分高的动物性蛋白源,质量比较稳定,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较为平衡,也是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鲟鱼的营养需求和饲料
鲟鱼是最原始的脊椎动物之一,被誉为活着的化石。

鲟鱼不但个体大,肉氏拭溃??移渎炎涌勺龀擅?蟮挠阕咏矗?虼耍?嘤悴坏?哂泻芨叩难?跹芯考壑担??揖哂泻芨叩木?眉壑担??城熬笆?钟杖恕D壳埃?嘤愕娜斯し敝臣际酢⒂??枨蠛退橇系鹊难芯恳讶〉昧艘欢ǖ某晒?斯づ嘤?闹置绮唤鼋鲇糜诜帕鳎?丫?幸恍┯糜谏桃敌缘难?场1疚慕樯荟嘤愕挠??枨蠛退橇稀?BR>
1、鲟鱼是动物食性的鱼类,在幼鱼开食阶段可捕食浮游动物,但很快鱼苗就发展成营底栖生活。

与这一生活方式相适应,这是的鲟鱼口部突出、下位。

鲟鱼喜欢的食物随不同种类而变化,主要食物是水蚯蚓、甲壳类、软体动物以及小型鱼类等。

由于鲟鱼在物种进化上的原始性,其消化系统结构也有独特的地方,既有软骨鱼类的瓣肠,又有硬骨鱼类的幽门盲囊,因此,鲟鱼的营养要求也有其独特的地方。

1.1、蛋白质和氨基酸
鲟鱼属肉食性鱼类,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较高。

根据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分布于不同地域的几种鲟鱼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非常接近,西伯利亚鲟、美洲鲟和史氏鲟达到最大生长速度时对饲料蛋白质含量的最低要求分别是40.5+1.6%,40+2%合39.8%。

对鲟鱼的氨基酸需求研究还不多。

一般来说,鱼体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与鱼类的必需氨基酸十分相似,因此,鱼体的必需氨基酸组成常常被用来估算鱼类的必需氨基酸需求,同样道理,鱼卵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也被用来估算幼鱼的必需氨基酸需求。

即使亲缘关系更疏远的鱼类的氨基酸组成都非常接近。

1. 2脂肪
鲟鱼获得最佳生长时所需的饲料脂肪水平还不清楚。

通常用作鲟鱼幼鱼和亲鱼饲料的鳟饲料的脂肪含量为10%-20%,我国学者的一些研究结果显示。

史氏鲟幼鱼在饲料脂肪含量为8-10%时生长最好。

鲟鱼对脂肪的来源没有特别的要求。

1. 3碳水化合物
以生长、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利用率为指标,比较西伯利亚鲟在利用生淀粉、糊化淀粉以及挤压膨化淀粉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当饲料中的淀粉含量为38%时,西伯利亚鲟对糊化淀粉和挤压膨化淀粉的利用能力相似,但比对生淀粉的利用能力要好。

比较美洲鲟、鲑鱼和罗非鱼等三种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结果是美洲鲟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最高,而且美洲鲟对糊精的利用能力比葡萄糖高。

1. 4维生素和矿物质
由于鲟鱼的商业性养殖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鲟鱼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营养需求的研究十分有限,只对维生素C和胆碱两种维生素的需求作了研究。

通过测定组织中古洛糖酸内脂氧化酶活性以及生长试验来研究美洲鲟对维生素C的需求,结果表明,美洲鲟的生长和维持组织水平都不需要维生素C。

美洲鲟稚鱼的胆碱需求量为0.17-0.32%。

由于其它因素会影响到鲟鱼对胆碱的需求,所以鲟鱼饲料中胆碱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4-0.6%
鲟鱼是一种摄食缓慢的鱼类。

考虑到投喂的饲料在被鲟鱼摄食前,饲料中的一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会在水中溶失,因此,鲟鱼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要比实际需求量高些。

2、鲟鱼的饲料及其投喂
2. 1鲟鱼的饲料
鲟鱼苗开食后即可直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但在大规模生产时成活率往往难以保证。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刚开口摄食的鲟鱼苗多用活饵(浮游动物或切碎的水蚯蚓)投喂。

经过30天左右的喂养,鲟鱼苗可长到体长3.8-9.4lcm体重0.5-3.9g的规格,成活率可达60%以上。

但由于活饵来源困难,价格较高,因此鲟鱼苗用活饵培育大约30天后,即可驯食人工配合饲料。

人们已经成功的用配合饲料吧鲟鱼养成商品鱼上市。

鲟鱼的配合饲料可以是硬颗粒饲料。

实践证明,鲟鱼更喜欢比较软的饲料,特别是在从活饵到配合饲料的食性驯化阶段。

2.2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的关键技术是把摄食活饵的鲟鱼苗驯化转食人工配合饲料。

要想驯化转食获得理想的结果,必需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适当的驯化时机。

如果驯化时间过早,虽然这是稚鱼的遗传可塑性较大,驯化需时较短,但由于稚鱼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容易造成培苗成活率低,而驯化时间太迟,又会给驯化增加难度,延长驯化时间。

实践证明,用活饵把鲟鱼苗培育到体重1克左右开始驯食配合饲料效果较好。

(2)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

在溶氧和其它水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较高的放养密度可增加鱼苗和饲料接触的机会,有利于驯化成功。

在有一定水交换量、中央排水的圆形鱼池中驯化效果较好,鱼池的水深控制在20-40厘米,鱼苗的放养密度可达400-500尾/平方米。

(3)保证饲料的质量。

鲟鱼是一种底栖被动摄食的鱼类,嗅觉十分灵敏,对饲料气味有极强的记忆力。

因此,配合饲料除了要满足鲟鱼的营养需求外,添加一些用作开口饲料的活饵作引诱剂,驯食效果更为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