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知识点指导之卵巢的周期性变化一
妇产科护理学主管护师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第七节

1.雌激素
(1)促进卵泡发育。
(2)促进子宫发育;促进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提高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对子宫内膜有增生作用;使宫颈口松弛,宫颈黏液分泌增多,变稀薄,易拉成丝状。
(3)促进输卵管发育;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利于受精卵的运行。
(4)促进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
(5)促进骨钙的沉积。
(6)通过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7)促进钠、水潴留。
2.孕激素
(1)使子宫肌肉松弛;降低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利于受精卵在子宫腔内生长发育;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抑制宫颈内膜的黏液分泌,性状变黏稠。
(2)减低输卵管的收缩;抑制内膜上皮的生成;减少黏液分泌,调节孕卵运行。
(3)使阴道上皮脱落加快。
(4)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5)使乳腺腺泡和乳腺小叶增生发育。
(6)促进水、钠的排泄。
(7)使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0.3~0.5℃。
3.雄激素
1)雄激素是合成雌激素的前体。
2)维持女性正常生育功能;维持第二性征,促进阴毛和腋毛的生长。
3)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发育,在青春期后可导致骨骺闭合;促进红细胞生成,促进血红蛋白及骨髓的红细胞增生。
卵巢周期描述

3、卵巢E、P的作用
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1、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促进阴蒂、阴阜、阴唇的发育,并促进阴毛、腋毛的 生长。过多会 对E产生拮抗作用,如减缓子宫和子宫内膜的 生长和增殖,抑制阴道上 皮的增生和角化。长期使用,有男性化表现。
•2、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
促进蛋白质合成,肌肉生长,并刺激骨髓中RBC的生长;性成熟前, 促进长骨骨质的生长和钙的保留,性成熟后,使骨骺关闭生长停止;促 进钠、水吸收,并保留钙。
初级卵母细胞(始基卵泡)
数十年
LH峰
完成第一次减数分
次级卵母细胞裂(卵子)
受精后
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
受精卵
是卵细胞储存 的唯一形式
1、卵泡发育和成熟
窦卵泡后发育阶段
• 募集:月经前5-7天,持续8天 • 选择:月经3-4天 • 优势化:月经5-14天 • 排卵:月经第14天 • 黄体形成:月经后期
2、甾体激素的生物合成
Δ5途径
胆固醇
↓ 孕烯醇酮
Δ4 途径
17α-羟孕烯醇酮
脱氢表雄酮
DHEA
雄烯二酮
孕酮 17α-羟孕酮
雌酮
睾酮 雌二醇
性激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示意图
LH
FSH
胆
雄烯二酮
固 醇
睾酮
雄烯二酮 雌酮
→
睾酮
←
E2
芳香 化酶
卵泡膜细胞
基底膜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颗粒细胞
雌激素合成的两细胞-两促性腺激素学说示意图
始基卵泡 窦前卵泡
大于9个月 65天
窦卵泡
募集(经前一周)
选择(月经3-4天)、优势化 10天
排卵 经前14天
卵巢周期

四、卵巢分泌的多肽激素、细胞因 子、生长因子
1、多肽激素:来源于颗粒细胞,也产生于垂体促性腺细胞,形
成调节促性腺激素合成和分泌的激活素-抑制素-卵泡刺激素系统。
多肽
抑制素
激活素 卵泡抑制 素
生理作用
选择性地抑制垂体FSH的产生,包括FSH的合成和分泌, 增强LH的活性 在垂体局部作用,增加垂体细胞GnRH受体数量,提 高垂体对GnRH的反应性,从而刺激FSH的产生
始基卵泡 窦前卵泡
大于9个月 65天
窦卵泡
募集(经天
黄体形成及退化14天
窦前卵泡 窦卵泡 成熟卵泡
三、卵巢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 1、甾体激素的基本结构及代谢 • 2、甾体激素的生物合成 • 3、卵巢性激素的作用 • 4、甾体激素的作用机制
3、卵巢E、P的作用
E
P
子宫肌 子宫内膜
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使肌层增厚 增进血运,促进和维持子宫发育 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使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生、修复
宫颈
粘液分泌,颈管开放
输卵管
阴道 第二性征
促进输卵管肌层的发育及上皮的分泌,增加输卵管肌 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促进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细胞内糖元合成
黄体: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 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襞,卵泡壁的卵泡 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入侵,周围由 结蹄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
黄体的退化
黄体
卵子受精 妊娠黄体,至妊娠3个月末退
hCG
化
卵子未受精 在排卵后9-10日退化,黄体功能限于14日。 黄体退化时黄体细胞逐渐萎缩变小,周围的结 蹄组织及成纤维细胞侵入黄体,逐渐由结蹄组 织所代替,组织纤维化,外观白色,称为白体。 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开始新的周期。
中医妇科学笔记 (9)

女性生殖功能的调节与周期性变化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大纲要求:1.卵巢功能的周期性变化2.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一、卵巢功能的周期性变化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卵泡发育成熟,并移行至卵巢表面,呈透明的小泡状,称成熟卵泡。
成熟卵泡B 超仪显示直径约为18~25mm左右。
2.排卵:排卵一般发生在28天的月经周期中间,或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
排卵可由两侧卵巢轮流发生,或持续见于某一侧卵巢。
3.黄体的形成和萎缩:若卵子受精,则黄体继续发育为妊娠黄体,到妊娠10周后其功能被胎盘取代。
若卵子未受精,黄体于排卵后9~10天(即月经周期第24~25天)开始萎缩,黄体消退,细胞变性,性激素的分泌量也减退,约至周期的28天子宫内膜不能维持而脱落,形成月经来潮。
二、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卵巢主要合成及分泌两种性激素,即雌激素和孕激素,也分泌少量的雄激素。
1.雌激素主要生理作用为:(1)能促进卵泡的发育。
如:不足,将致卵泡发育停止而闭锁。
(2)能促使子宫发育,子宫内膜增生,肌层增厚;能增加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和收缩力;能使子宫颈管黏液分泌量增多,质变稀薄,易拉成丝状,以利精子通过。
(3)能促进输卵管发育,并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有利于孕卵的输送。
(4)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细胞内糖原增多,保持阴道呈弱酸性。
(5)促进乳腺腺管细胞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乳房组织中脂肪积聚,通过对催乳素分泌的抑制而抑制乳汁分泌。
(6)对丘脑下部和垂体的反馈调节,有抑制性负反馈,也有促进性正反馈作用,即抑制脑垂体促卵泡素的分泌,促进脑垂体产生黄体生成素,因而间接对卵巢功能产生凋节作用。
(7)促进水与钠的潴留。
(8)促进骨中钙的沉积,加速骨骺闭合。
2.孕激素为雄激素和雌激素合成的中间体,故卵巢、睾丸、肾上腺皮质和胎盘内均有孕激素存在,孕激素分泌量至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达高峰,每24小时分泌量可达30mg,以后逐渐下降,黄体的后半期急剧下降,月经来潮前达最低水平。
妇产科护理学复习重点归纳、试题及答案

二、女性生殖系统生理A.新生儿期B.幼年期C.青春期D.性成熟期E.围绝经期答案:D题解:在性成熟期卵巢功能稳定,有周期性排卵例题2:青春期的特点是A.在13~18岁B.月经初潮是进入青春期的标志C.卵泡可发育成熟D.月经规则E.生殖器发育迅速答案:ABCDE题解:青春期是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一般在13~18岁。
月经初潮是入入青春期的标志。
卵巢排卵并不规律,所以月经周期也常不规则.例题3:月经周期是32天,排卵应在月经周期的A.第12天B.第14天C.第16天D.第18天E.第20天答案:D题解:黄体的平均寿命14天,所以排卵常发生于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例题4:雌激素的生理功能正确的是A.降低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B.使宫颈黏液分泌减少C.使乳腺腺泡增生D.有升温作用E.使子宫内膜增生答案:E题解:雌激素提高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使子宫内膜增生;使子宫颈黏液分泌增多、变稀薄.促进乳腺腺管增生。
例题5:有关子宫内膜分泌期的描述正确的是A.子宫内膜单纯受孕激素影响B.在月经周期的第5~14天C.子宫内膜继续增厚D.在月经的前半周期E.内膜腺体萎缩答案:C题解:分泌期在月经周期的第15~24天。
子宫内膜受雌、孕激素影响,继续增厚。
例题6:某女士,已婚,月经规律,月经周期第22天取子宫内膜检查所见:腺体较大,腺腔内含大量糖原,内膜间质水肿。
该内膜为A.月经期B.增生期C.分泌早期D.分泌期E.月经前期答案:D题解:在月经后半期,雌、孕激素共同作用于子宫内膜,所以出现分泌现象.例题7:月经期卫生措施哪项是错误的A.应保持外阴清洁B.可参加体育锻炼C.避免寒冷刺激D.忌食辛辣食物E.阴道冲洗以预防感染答案:E题解:经期子宫腔存在创面,阴道冲洗可引起上行性感染。
练习题A1型题1.月经后的子宫内膜由下列哪一项层修复CA.致密层B.海绵层C.基底层D.功能层E.肌层2.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是EA.提高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B.使宫颈黏液分泌增多C.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D.使乳腺管增生E.使基础体温升高0.3~0。
医学卵巢的功能及生殖器官周期性变化

Ⅵ. 乳腺:在已有雌激素影响的根底上,促进乳腺腺泡的 发育。大剂量孕激素对乳汁的分泌有一定抑制作用。
Ⅶ. 丘脑下部和垂体:对丘脑下部呈负反响,抑制垂体促 性腺激素的分泌,当雌激素水平较高时,小量孕激素有 增强垂体对LH-RH的敏感性,有利LH、FSH的分泌。
♣ 前言
卵巢的功能是周期性排卵和分泌女性
激素。这两种功能分别称为卵巢的生殖 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妇女的生殖功能早 在胎儿期奠定根底,全部的卵母细胞都是 在胎儿期增殖生成,以后不断进行卵泡闭 锁而丧失。胎儿约在妊娠20周左右,卵泡 数最多,约为600~700万个,以后不再有 新卵泡形成。新生儿期约有70~200万 个卵泡,青春期约有40万个,37.5岁约剩 2.5万个。妇女在生育期内排卵约400~
B. 初级卵泡(Primary follicle):
相当于窦前卵泡。初级卵母细胞增大,直径 为原来的2倍,透明带形成,并出现适应卵泡 继续发育所必备的五种重要改变,即胞膜 出现FSH、雌激素、睾丸酮受体、细胞间 缝隙连接和出现卵泡内膜层。
C.次级卵泡(Secondary follicle): 相 当于窦状卵泡。随着初级卵泡的发育, 颗粒细胞增多,卵泡腔和卵泡液形成,透 明带功能进一步完善,形成次级卵泡。 此期FSH诱发颗粒细胞芳香化酶的产 生,同时FSH和雌激素协同作用下,诱发 胞膜LH、前列腺素,催乳素受体的产生 和数量的逐渐增加。
雄激素:是19个碳原子雄烷的衍生物。
雌激素:是18个碳原子雌烷的衍生物。
(2) 性激素的代谢:
体内雌激素有3种:雌二醇(E2)、雌酮 (E1)和雌三醇(E3),其中E2的活性最强 (17β-E2活性高,而17α-E2无活性),E3 是E2和E1的不可逆的代谢产物。E1的 活性为E2的1/10,E3为E2的1﹪。卵泡 期E1/E2=1,围排卵期和黄体期E1/E2 约为1:2。
20XX护士高频考点: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及内分泌功能-执业护士考试.doc

点击查看:2019年执业护士考试高频考点汇总2019年护士资格考试进入倒计时!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护理,请各位考生继续加油!第3讲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及内分泌功能【考频指数】★★★【考点精讲】1.卵泡的发育与成熟:每个月经周期一般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
2.排卵:排卵的时间一般为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
3.黄体形成和退化:卵子未受精,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
4.卵巢激素的生理功能:(1)雌激素①促进卵泡发育。
②促进子宫发育;促进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提高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对子宫内膜有增生作用;使宫颈口松弛,宫颈黏液分泌增多,变稀薄,易拉成丝状。
③促进输卵管发育;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利于受精卵的运行。
④促进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
⑤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降低总胆固醇。
⑥通过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⑦促进钠、水潴留;促进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合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合成;降低循环胆固醇水平;维持和促进骨基质代谢。
(2)孕激素①使子宫肌肉松弛;降低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利于受精卵在子宫腔内生长发育;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抑制宫颈内膜的黏液分泌,性状变黏稠。
②减低输卵管的收缩;抑制内膜上皮的生成;减少黏液分泌,调节孕卵运行。
③使阴道上皮脱落加快。
④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⑤使乳腺腺泡和乳腺小叶增生发育。
⑥促进水、钠的排泄。
⑦使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0.3~0.5℃。
(3)雄激素:合成雌激素的前体,维持第二性征,促进阴毛和腋毛生长。
【进阶攻略】排卵的时间一般为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
此处知识点易出计算题,一般题干会给出女性的上次月经时间及她的月经周期,计算女性的下次排卵时间。
解题思路:根据月经周期推算出下次月经时间,下次月经日期减去14天即为排卵日。
举例:女性,月经周期30天,上次月经4月18日,她的排卵日期在几月几号?患者的下次月经时间为5月17日,5月17日前14天是5月4日。
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ppt

01 始基卵泡 03 窦状卵泡 05 排 卵 07 白 体
02 窦前卵泡 04 排卵前卵泡 06 黄 体
卵泡外膜
1 6
发育成熟的卵泡
○ 卵泡内膜 ● 颗粒细胞
○卵 丘
卵细胞
2 5
放射冠
透明带
3 4
卵泡液
排卵受精过 程
01
02
排卵
受精
03
04
着床
卵泡发育
第三节 卵巢 性激素的合成
与分泌
甾体激素的周 期性变化:
第五节 子宫 Βιβλιοθήκη 膜的周期性 变化及月经周期的调节
谢
谢
——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 述观点。
③第使四宫节颈口松卵弛巢,粘液分泌增加1.雌激素的生理作④用 促进输卵管发育 的其他内分泌
⑤ 使阴功道上能皮增生、角化
⑥ 使乳腺管增生
⑦ 促进卵泡发育
⑧ 通过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分
泌
⑨ 促进钠、水潴留
⑩ 促进骨钙沉积
2.孕激素的生 理作用:
3.雄激素的生 理作用
雌激素拮抗物:减缓子宫及 内膜的生长及增殖,抑制阴 道上皮增生和角化,促使阴 蒂、阴唇和阴阜发育。长期 使用可男性化。
第一节 卵 巢的功能
➢ 卵巢两种主要功能: 1.排卵
2. 分泌性激素,如雌激
素、孕激素、雄激素等20多种激素和生长因子
功能衰退就会导致
⑴生殖系统
⑵植物神经系统
⑶体形
⑷皮肤、毛发
⑸免疫力降低
⑹心血管系统 :
⑺泌尿系统
⑻骨骼
⑼消化系统
第二节 卵巢 的周期性变化
卵巢为女子的性腺,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并分泌性激素。在 正常情况下,生育年龄的妇女,除妊娠期和哺乳期外,卵巢每个 月都有一次周期性变化,即卵泡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黄 体萎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业护士知识点指导之卵巢的周期性变化一
卵巢为女子的性腺,其主要功能为排卵及分泌女性激素,这两种功能分别称为卵巢的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卵泡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向卵巢表面移行,成熟时呈泡状突出于卵巢表面。
在卵泡内液体的压力和液体内蛋白分解酶及某些激素等的作用下,卵泡膜最后破裂,卵细胞随卵泡液排入腹腔,即“排卵”。
排卵时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其第一次成熟分裂(减数分裂),排出第一个极体,成为次级卵母细胞。
随后又迅速开始第二次成熟分裂,但仅停留在成熟分裂中期,如在输卵管遇精子侵入时,才最后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排出第二个极体,成为卵细胞。
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3~16天,但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4天左右。
排卵一般无特殊不适,少数人可感到排卵侧下腹酸胀或坠痛。
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
随着卵泡在激素的作用下发育成熟,卵泡不断向卵巢表面移行并向外突出。
当卵泡接近卵巢表面时,该处表层细胞变薄,最后破裂,出现排卵。
卵细胞的排出,不是一个驱逐过程,而是在大部分卵泡液流出之后,卵细胞才排出。
排卵大多数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
卵子排出后,经输卵管伞端的捡拾、输卵管壁的蠕动以及输卵管内膜纤毛活动等协同作用下,进入输卵管,并循管腔向子宫侧运行。
排卵后,卵泡皱缩,破口被纤维蛋白封闭,空腔内充满凝血块,为早期黄体(血体)。
随后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伸入黄体中心血块,此时颗粒细胞增生长大,胞浆中出现黄色颗粒,称黄体细胞,主要分泌孕激素(孕酮或黄体酮);卵泡膜细胞主要分泌雌激素。
排卵后如受精,则黄体将继续发育并将维持其功能达3~4个月之久,称妊娠黄体。
如未受精,黄体开始退化,4~6天后来月经。
已退化的黄体渐为结缔组织所代替,成为白体。
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膜血管壁破裂,血液流入腔内,凝成血块,称为血体。
卵泡壁的破口很快由纤维蛋白封闭,留下的颗粒细胞变大,胞浆内含黄色颗粒状的类脂质,称为颗粒黄体细胞,此时血体变成黄体。
与此同时,由于颗粒细胞与卵泡内膜之间基底膜的去聚合作用,有利于卵泡膜的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伸入黄体中心,形成间隔,使黄体呈花瓣状,卵泡内膜细胞也伸入黄体皱襞之间,并呈相似的变化,称为卵泡膜黄体细胞。
排卵后7~8天(也即月经周期第22天左右),黄体发育到峰,称为成熟黄体。
其大小差异很大,直径一般为1~2cm,程度不等地突出于卵巢表面,外观色黄。
目前认为卵泡内膜细胞为排卵前雌激素的主要来源,排卵后,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
如卵子未受精,在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
一般黄体寿命为12~16天,平均14天。
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
前一个周期的黄体需经过8~10 周才能完成其退化的全过程,最后细胞被吸收,组织纤维化,外观色白,称为白体。
在性成熟期,除妊娠及哺乳外,卵巢经常不断地重复上述周期性变化。
但在妇女一生中,能完成这样完整周期的最多只有400~500个卵泡,其余绝大多数均在发育过程的半途退化,成为闭锁卵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