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补充报告书编制内容探讨
如何编制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

如何编制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如何编制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如何编制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总体目标为:因地制宜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地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达到地面侵蚀量显著减小,具体目标为:(1)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将因工程新增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扰动土地治理率达95%以上。
(2)项目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5%以上。
(3)科学合理地布置水土保持措施,防止弃渣乱堆乱放,建设期拦渣率达95%。
(4)林草植被覆盖率达60%以上。
编制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的措施: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水土保持措施如下:1、弃渣场弃渣前,先清除地表草皮及腐殖土,并将其集中堆放,弃渣完毕后部分可用于复耕利用。
2、弃渣场在弃渣过程中应当按照普通路基填筑方式,分层堆填,必要时应使用压路机对弃渣碾压,使其满足基本的压实稳定性。
弃渣堆放边坡坡率不应陡于1:1.75,堆填是严格控制边坡坡比,每层填筑顶部向外设3%横坡,将水汇入排水沟内。
3、由于弃渣场弃方时间较长,未成型前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同时临时排水设施不应影响到周边原有农田、林地、山地的水土平衡,应对弃渣过程中临时排水进行集中或直接流入附近河流。
4、弃渣场坡脚防护可在填筑2米后施工,严格按照设计高度进行坡脚防护,必要时可加长挡墙,以保证弃渣场弃方稳定。
5、汛期来临之前,项目部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水土保持物资及器材,并对水土保持器材进行预试、维护、保养保证汛期随时可投入使用。
6、弃渣场边坡排水本着同时、及时原则,经项目部研究确定,每堆填2米则对弃方边坡排水沟急流槽及横向排水沟进行施做,同时弃方顶应修横向坡度,保证表层水可以汇集并排入已施做好排水沟内。
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报告书

12 文得根至乌兰浩特段输水工程#2-4 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图
13 文得根至乌兰浩特段输水工程#2-5 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图
14 文得根至乌兰浩特段输水工程#2-6 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图
15 文得根至乌兰浩特段输水工程消力池典型设计图
16 乌兰浩特至通辽段输水工程弃渣场平面布置图(1/15)
3.4.3 乌兰浩特至通辽段输水工程 ....................................................................78 4 投资概算........................................................................................................................ 87
6 文得根至乌兰浩特段输水工程弃渣场平面布置图(3/5)
7 文得根至乌兰浩特段输水工程弃渣场平面布置图(4/5)
8 文得根至乌兰浩特段输水工程弃渣场平面布置图(5/5)
9 文得根至乌兰浩特段输水工程#1-1 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图
10 文得根至乌兰浩特段输水工程#2-1 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图
11 文得根至乌兰浩特段输水工程#2-2 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图
4.4.1 枢纽工程弃渣场投资 ................................................................................88 4.4.2 文得根至乌兰浩特段输水工程弃渣场投资 ............................................89 4.4.3 乌兰浩特至通辽段输水工程弃渣场投资 ................................................91 4.4.4 引绰济辽工程弃渣场投资 ........................................................................92 4.4.5 投资附表 ....................................................................................................93 4.4.6 投资变化及分析 ........................................................................................98
15.公路水土保持弃渣场补充报告编制模版(第四章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布设4.6节)

4.6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4.6.1设计原则(1)与主体工程相配合、协调,在不影响主体工程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线路沿线已有的水、电、交通等施工条件,减少施工辅助设施工程量;(2)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及时跟进体工程建设进度,及时防治水土流失;(3)施工进度安排坚持“保护优先、先挡后堆放、场地平整及时跟进”的原则,弃渣完毕后,植物措施在整地的基础上尽快实施。
4.6.2施工条件水土保持工程均围绕主体工程布设,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因此可以利用主体工程一切施工场地、交通道路、物资供应、供电供水等,施工条件良好。
4.6.3施工方法本方案防治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不同的措施其施工方法不同,应区别对待。
施工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为方法,施工时应根据各防治区域具体的工程措施合理安排各施工工序,减少或避免各工序间的相互干扰,与主体工程施工一并进行。
全面整地应按植被绿化要求对地形进行整理。
注意将埋在土壤内的杂物等清除。
同时要考虑草地的排水状况,过干过湿均不利于草籽植物的生长。
整地时可同时施入基肥,并注意增施氮肥,酌施钾肥,施基肥应混入10cm土层中,整地施肥时注意土地整平,耕松表土,用滚轴压平,使其紧实,坑洼处必须填平。
措施施工方法参具体见措施布设章节。
4.6.4施工质量要求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后,各项治理措施必须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并经规定的质量测定方法确定后,才能作为治理成果进行数量统计。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B/T 22490-2008)等的相关规定:水保各项治理措施的基本要求是总体布局合理,各项措施位置符合规划要求,规格、尺寸、质量使用材料、施工方法符合施工和设计标准经暴雨考验后基本完好。
排水沟能有效地控制地表径流,排水去处要妥善处理。
在经规定频率的暴雨考验后,排水沟及档护等的完好率在90%以上。
水土保持种植植物的位置应符合各类树种所需要的立地条件,栽植密度达到设计要求。
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报告编制要点

结合实际工作对弃渣场补充报告编制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重点对招标设计阶段弃渣场变化情况介绍、堆渣量增加的弃渣场变更设计、新增弃渣场变更设计及投资概算的编制和投资变化原因等章节的编制内容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1 、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二十八条规定,弃渣应当堆存在批复方案报告书指定区域,并采取相关水土保持措施。
如确需发生新选弃渣场的行为,应根据法律规定将弃渣场选址合法化。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规定(试行)》(办水保〔2016〕65号),在方案报告书批复的弃渣场外新设弃渣场的,或者需要提高弃渣场堆渣量达到20%以上的,应当在弃渣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报告书,以下简称“弃渣场补充报告”。
以上文件明确了弃渣场补充报告编制的前提条件。
根据《关于印发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技术文件编制技术要点的通知》(水总环移〔2018〕947 号),弃渣场补充报告编制分为初步设计阶段和方案实施过程两种情况。
笔者实际工作中接触抽水蓄能电站水土保持设计较多,其枢纽工程施工期相对较长;建设地点多为山区和深山峡谷,交通不便;作为点型生产建设项目,一般由枢纽工程区(含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及发电厂房系统)、弃渣场区(含转料场)、表土堆存场区、交通设施区、料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用水用电工程区、工程管理区、移民安置与专项设施复建区和库岸区组成。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占地面积大、土石方挖填数量多、弃渣量大、工期长、投资多等特点,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方案报告书,受施工征占地、主体工程设计优化及设计深度的影响,后续设计中弃渣场位置可能变化,弃渣场因新选址或堆渣量增幅超过20%需编制弃渣场补充报告的情况较多。
以水电工程中抽水蓄能电站为例,结合水电工程阶段划分特点,就招标设计阶段弃渣场补充报告编制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探讨。
2 、准备工作弃渣场补充报告编制前,设计人员可将招标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设计资料与批复方案报告书对照,重点从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开挖回填土石方数量,弃渣量等方面,对照办水保〔2016〕65 号要求列表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论,达到弃渣场补充报告编制要求的,在弃渣前编制该报告。
11.公路水土保持弃渣场补充报告编制模版(第四章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布设4.2节)

4 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布设4.2弃渣场防护等级和设计标准4.2.1 工程措施等级和设计标准根据上章节弃渣场等判定,本次变更的12处弃渣场中渣场等级为3级的有1处,4级的有11处。
本方案防治措施工程防护等级和设计标准按照《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 51018-2014)并结合主体工程设计标准确定,因项目涉及“XX库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以及“XX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无法避让,防治标准将适当提高。
所有下游分布有公共设施或居民点的弃渣场,其防护工程的防洪标准均采用规范要求值的上限。
各弃渣场设计防洪标准、弃渣场抗滑稳定系数、挡渣墙基底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挡渣墙抗倾覆安全系数依据弃渣场等级、挡渣墙级别、排洪工程级别确定,详见表4.1,所有设计中相应标准均应不低于表中的数值。
4 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工程措施等级和设计标准24.2.2植被恢复工程级别及执行标准(1)执行标准植被恢复与建设工程级别及防治标准参考《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执行三级标准,弃渣结束后对弃渣场采用造林种草恢复植被,按生态公益林绿化标准执行,以防治水土流失功能为主。
(2)水土保持措施树、草种选择根据本工程所在区域气候特征及不同施工区的立地条件,本着“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经现场实地踏勘调查,区域水土保持方案中主要树种和草种选取可参考表4.2。
项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可选草树种表4. 2根据“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本方案撒草绿化措施草籽选择狗牙根和白车轴草混合草籽,栽植灌木幼苗采用小叶女贞幼苗。
(3)植被恢复配置设计植被恢复配置采用灌木+草种配置方式,即在弃土(渣)栽植灌木,结合在树下撒播草种。
植被恢复设计详见表4.3。
植被恢复配置设计表表4. 3。
谈铁路项目弃渣场水土保持变更设计

谈铁路项目弃渣场水土保持变更设计摘要:根据新建铁路贵阳至开阳铁路线初步设计,对照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由于建设方案的变化而导致原设置的弃渣场位置和数量的变化,根据《贵州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办法(试行)》中第十二条规定,弃渣场发生重大变更,生产建设单位应当在弃渣前编制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报原审批单位依法审批。
本文浅谈该项目弃渣场水土保持变更设计,旨在为同行业类似项目水土保持变更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弃渣场;水土保持;变更设计;1.弃渣场变更主要原因分析新建铁路贵阳至开阳铁路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批复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建设实际设置弃渣场44处,其中仅2处弃渣场没有变化外,其余42处均为变更弃渣场。
随着工程建设进度的推进,弃渣场变更的主要原因如下:①原渣场位置无法征地,调整或新设34处弃渣场;②施工组织调整或施工便道难以实施,调整或新设4处弃渣场;③原渣场征地范围减小,导致容渣量减少,需新设3处弃渣场;④隧道施工洞口位置变化,需新设1处弃渣场。
2.弃渣场水土保持变更设计2.1 弃渣场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工程量新建铁路贵阳至开阳铁路线工程弃渣已堆放1-2年,根据该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单位对44个弃渣场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类型和工程量的确认结果,所有渣场均在堆渣前布设了拦挡措施,其中40个渣场布设了挡渣墙,4个渣场采用了拦渣坝防护;18个渣场布设了截排水措施;堆渣结束后,渣顶和边坡均进行了土地整治,并结合周边环境和原占地类型栽植了乔木、灌木,撒播草籽,恢复植被。
2.2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合理性复核2.2.1 排水沟过水能力复核分析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本工程有18个弃渣场实施了截排水措施,11个弃渣场利用周边自然沟道排水,现对现状截排水沟过水能力进行复核。
(1)各渣场洪峰流量确定弃渣场坡面洪峰流量计算采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中的洪峰流量公式:QB=0.278kiF式中,QB——最大洪峰流量,m3/s;k——径流系数;i——平均1h降雨强度,mm/h;F——集水面积,km2。
9.公路水土保持弃渣场补充报告编制模版(第三章弃渣场评价3.4节)

3.4主体设计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分析评价3.4.1 主体设计中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截至XX年XX月初,变更新增的12处弃渣场中有11处正在使用、1处未使用。
根据弃渣场施工图设计,结合现场调查,弃渣场区域有一系列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拦挡工程、排水工程和绿化工程。
具体如下:(1)拦挡工程包括浆砌石挡渣墙及加筋格宾挡墙。
①浆砌石挡渣墙根据取料条件、弃渣场沟口地形地质情况,1#、2#、3#、4#、6#、7#、10#、11#、12#弃渣场下坡侧设置浆砌石挡渣墙,共计393m,其中2#、3#、4#、6#、7#、11#、12#弃渣场已实施,已实施长度320m,1#、10#弃渣场未实施,未实施长度73m。
挡渣墙可维持弃渣体稳定,防止重力侵蚀,以水土保持功能为主。
②加筋格宾挡墙根据取料条件、弃渣场沟口地形地质情况,9#弃渣场下坡侧设置加筋格宾挡墙,共计20m,9#弃渣场未实施加筋格宾挡墙,未实施长度20 m,加筋格宾挡墙可维持弃渣体稳定,防止重力侵蚀,以水土保持功能为主。
(2)排水工程包括外围环形排水沟。
①外围环形排水沟为导排渣场上游及周边汇水,在弃渣场设计范围线处外围环形排水沟,末端接入下游自然水系或主线排水沟。
外围环形排水沟采用Ⅰ型排水沟或II型排水沟或III型排水沟,均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共计长度9351m,其中3#、12#弃渣场已实施部分外围环形排水沟,已实施长度1317m,未实施长度8034 m。
②排水盲沟设计在堆渣前,在渣底沿树状布设排水盲沟。
排水盲沟底部采用浆砌片石砌筑,共计长度4498m,盲沟均未修建。
目前仅有9#弃渣场现在还未启用,应在堆渣前,根据主体设计在渣底沿树状布设排水盲沟。
排水盲沟底部采用浆砌片石砌筑,梯形断面,底宽1.0m,高1.0m,沟壁坡比1:0.5,沟壁厚0.3m,沟内填充碎石,上部铺设砂卵石。
经统计,9#排水盲沟长度153m,M7.5浆砌片石用量142.3m3,土石方开挖264.7 m3,碎石122.4m3,砂卵石117.8 m3。
12.公路水土保持弃渣场补充报告编制模版(第四章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布设4.3节)

4.3措施布局4.3.1布设原则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等有关法规文件的精神,本次变更弃渣场补充方案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总体设计、全面布局、科学配置。
(2)要充分规划利用变更渣场范围内表土资源。
(3)结合弃渣场施工图中设计的已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针对绿化措施的不足,补充完善植被恢复措施设计。
(4)根据弃渣场实际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补救措施。
4.3.2防治措施总体布局下阶段,对9#弃渣场堆渣前进行表土剥离措施,将表土运输至库尾堆存,并对表土区采用编织袋挡墙拦挡和防雨布覆盖,库底清理后,在9#渣场底部汇水区设置排水盲沟。
督促尽快落实各弃渣场下游设计的浆砌石挡渣墙或加筋格宾挡土墙,尽快落实设计的外围环形排水沟、平台排水沟;弃渣完毕后,及时对渣场进行分级分台阶平整,然后结合表土回覆、全面整地实施撒草绿化和栽植灌木。
各渣场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参见附图6-1到图6-24,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如表4.4,并参见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框图。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总体布局一览表表4.4注:上表中加“*”水土保持措施代表主体工程中已有措施,其它水土保持措施为方案新增措施。
注:画下滑线表示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未划线*号表示主体工程已列水土保持措施4.3.3措施布设4.3.3.1 预防管理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力度,加强水土保持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增强施工队伍水土保持意识,明确水土保持的义务和责任。
在生活和施工区设置水土保持宣传板,从思想上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
(2)下阶段弃渣堆放时,应尽量将块石弃渣堆置于渣场底部,防止泥土置于下层容易形成滑动面。
同时鼓励废弃石料进行综合利用,减少弃方量。
(3)在土石方装载运输过程中,需按照规定线路运至指定区域,并在运输过程中采用防雨布遮盖渣体防止洒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土保持 S WC C 2 0 1 7 年第 1 1 期
・ 4 3・
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 补充报告书 编制 内容探讨
袁普金 , 王万君 , 姜德 文
( 1 . 水利 部 水 土保持 监 测 中心 , 北京 1 0 0 0 5 5 ; 2 . 北 京水 保 生态工 程 咨询有 限公 司, 北京 1 0 0 0 5 5 )
更 审批 的要求 , 规 定 在 水 土 保 持 方 案 确 定 的 弃 渣 场 以
2 弃 渣场水 土 保 持 方 案 补 充 报告 书 的 主 要 内容 与深
度 要 求
弃 渣场 水土 保持 方案 补充 求 与水 土 保 持 方 案 保 外新设弃渣场的 , 或需要提高弃渣场堆渣量达到 2 0 % 持 方案 的补 充 , 是对 原水 土保 持方 案行 政许 可 的补 充 , 而不 是 以上 的 , 生 产建 设 单 位 应 当在 弃 渣 前 编 制 水 土保 持 方 持 一致 , 所 以无 论 案( 弃 渣场 补充 ) 报 告 书 。但 对 于 弃 渣 场 补 充 报 告 书 对弃 渣 场水 土保 持 工 作 的 深 化 和重 复 审 批 , 弃渣 场 变 的 内容 目前 暂无 明确 的规定 和统 一 的要 求 。为做 好 弃 弃 渣场 补充水 土 保 持方 案 在 什 么 阶段 编 制 (
[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 目; 水土保 持 ; 弃 渣场 ; 补 充报告 书 [ 摘 要 ]针 对 目前生产建设项 目弃渣 场变更情况 多, 弃渣场水土保持 方案补充报告书编制 内容和深度要求不统一 的情 况, 从水 土保持 管理的实际要求 出发 , 提 出了水土保持方案补 充报 告 书的编制 内容 和深度要 求, 供从 事弃渣 场水土保持 方案补充报告 书编 写人 员参 考。 [ 中图分类号 ]S 1 5 7 [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编 号]1 0 0 0 - 0 9 4 1 ( 2 0 1 7 ) 1 1 - 0 0 4 3 - 0 3
・
4 4・
中国水土保持 S WC C 2 0 1 7年第 1 1 期
些项 目的基本信息 , 主要包括项 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渣 场变 化情况 及 变更后 的弃 渣场设 置 情 况 。变更 后 的 位置 、 类型 ( 沟道 、 凹 建设 规模 、 项 目组 成 、 土石方 量 、 工 程 占地 、 工 程投 资 及 弃 渣场 设置 情 况 包 括 渣 场 数 量 、
实施阶段) , 其主要 渣 场水 土保 持 方 案补 充报 告 书 的编 写 工 作 , 本 文 结 合 更往往发生在初步设计甚至是项 目
近 几年 水利 部 审查 、 审批 弃渣 场 变更 的情况 , 初 步 提 出 弃 渣场水 土 保持 方 案补 充报 告 书的 主要 内容 和深 度要
作用还是确认渣场选址 的合理性 、 水 土保持措施体系
水 土保 持法第 二 十八 条 、 第五 十 五条 规 定 , 依法 应 变更 后 的弃渣 场 符 合水 土保 持 法 的 规定 , 即 弃 渣 要 堆 当 编制水 土保 持 方案 的生 产建 设项 目产 生 的弃 渣不 能 放在 水 土保持 方 案 确 定 的弃 渣 场 。因 此 , 弃 渣 场 位 置 综合 利用 确 需废 弃 的 , 应 当堆 放 在 水 土 保 持 方 案 确 定 发生变 化 时 , 应 在弃 渣前 完成 补充 报告 书并 取 得 批复 ,
而不 是替 代 设 计 。 因此 , 同水 土 保 持 方 案 一 样 , 水 求, 同时对 弃渣 场 水 土 保 持 方 案 变更 报告 书 的 编 报 时 等 ,
机等相关内容作初步分析 , 供 同行共同探讨 。
1 弃 渣场 水土 保持 方 案补 充报告 书 的编 报 时机
弃 渣场 位置 发 生变更 后 补充 编报 水 土保 持 方 案并 2 . 1 项 目简 况 取 得水 行政 主 管 部 门 的批 复 , 其 主要 目的之 一 便 是 使
的专 门存放地 , 违反规定在水土保持方案确定 的专 门 否则县级以上地方人 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 门将按照水
存 放 地 以外 弃渣 的 , 由县 级 以上 地 方 人 民政 府 水 行 政 土保持 法第 五 十五条 的规 定处 理 。对 于位 置 已调 整且 主管 部 门责令 停止 违 法行 为 , 限期 清理 , 按 照倾 倒 数 量 处l O ~ 2 0元/ m 的罚 款 。水 土保持 法第 二 十五条 则 明 发生 重大 变 化 , 水 土 保 持 措 施 发 生 重 大 变更 的 规 定 。 为进 一 步 明 确 重 大 变 化 和 重 大 变 更 界 线 , 水 利 部 于 已经弃 渣 的情况 , 即存 在 违法事 实 的情 况 , 编 报 的弃渣 场水 土保持 方 案 补 充报 告 书 , 应 在 县 级 以上 地方 水 行
以审批 。
确 了关 于 编报 水土 保持 方案 , 生 产建 设 项 目地 点 、 规 模 政 主管 部 门按水 土保 持 法 第 五 十 五条 处 理 以后 , 再 予
2 0 1 5 年印发了《 生产建设项 目水 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
规定( 试行 ) 》 ( 办水 保 [ 2 0 1 6 ] 6 5号 ) , 明 确 了弃 渣 场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