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听谁的(口语交际)-新课标
【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应该听谁的》教学设计一

【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应该听谁的》教学设计一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咱们来举行一次小比赛,看谁听得最认真,最仔细?(课件播放各种小动物的叫声。
)你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叫声?把你听到的都说出来!二、展示所知,进行交际1、交流资源,分享信息在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动物中,有许多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对我们有很大的益处,你如果想知道更多的知识,就在四人小组里里交流交流。
2、个人展示把你知道的对人类有益的小动物给大家介绍介绍。
三、创设情境,引发对话1、创设情境播放动物遭捕杀的课件:市场上的人正在宰杀青蛙,宰杀者手拿一把锋利的刀,几下就将一只活蹦跳的青蛙宰杀完毕,动作极其熟练,一侧的小盆里盛放着几百只已杀好的青蛙等待出售。
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做?2、合作表演:一个扮演卖蛙人,一个扮演旁观者。
3、评选最佳演员四、讨论交流,集思广益1、导入人类任意捕杀、买卖动物的行为令人震惊、愤怒,眼看着我们的动物朋友一天天减少,同学们,你们能想想办法去保护它们吗?小组讨论,看谁能想出金点子。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3、金点子评选,说出理由五、总结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大家都来保护小动物,与小动物交朋友。
让我们用自己的真诚与爱心去保护大自然这个美好的家园。
六、拓展延伸设计保护有益动物的广告语。
教材简介:《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文园地七口语交际课,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名称,即说出自己知道的小动物的名字;二是讲道理,说一说所知道的小动物对人类有什么益处;三是想办法,即设想出怎样保护有益小动物的好办法。
让学生通过各种练说了解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让学生通过讨论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具体措施,培养学生对有益动物的爱心,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说清自己想与动物交朋友的原因。
2、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3、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口语交际因思辩而精彩

口语交际因思辩而精彩【案例背景】《应该听谁的》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
这是一篇熟悉幽默的小故事,讲的是爷、孙两人骑驴的上路,他们先后听从了四种意见,结果都遭到了路人的非议,最后终于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故事的情节虽然简单,却反映了生活中一个深刻的哲理: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应当学会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
否则不但不能让大家满意,还会使自己无所适从。
《应该听谁的》是由这个故事《骑驴》引发的讨论。
【案例展示】上课时让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中哪些人对父子俩的不同做法有评论?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这几种人物说的话。
你支持谁的观点呢?师:支持老人观点的请举手,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老师,我认为走路其实不累,那天我跟着妈妈走了一天的路,也不觉得累。
所以我觉得应该让爷爷骑驴,孙子走路。
况且孙子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有的是力气。
学生:我支持老人观点,因为老人年纪大了,手脚不灵便,所以我们应该让老人骑驴,这也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生:我觉得老人说的有道理,像我这么胖,其实早该锻炼身体了,走走路,跑一跑,正好减减肥。
一举两得,多好啊!学生:老师,我想小孩说的也对。
因为爷爷毕竟是成年人了,力气大,持久力强。
让爷爷走路也是可以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都是这样,爷爷推着自行车,孙子坐在上面。
学生:孩子小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如果长时间走路,易疲劳,影响身体发育。
师:我刚才发现你站在那边,怎么又跑到这边来呢?你的立场怎么这么不坚定,当“叛徒”了,现在就请你说一说自己怎么想的。
学生:我开始时想,做为孩子,我应当支持小孩子的观点,因为这也是实情,孩子小走不了那么长的路。
可后来一想,爷爷爱我们,我们也应当爱爷爷,所以,就跑来这边了。
学生:我有一个好方法:先让孙子骑一会儿,当爷爷走累了,孙子下来,爷爷骑驴,孙子累了,爷爷下来这样交替骑,不就既可做到尊敬老人,又体现了关爱孩子。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应该听谁的》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应该听谁的》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学习使用普通话,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在交际互动中,使学生能初步说清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了解别人讲话内容;态度大方、有礼貌。
4、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乐于交流,说清观点,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交流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一、读故事,了解短文内容及几个基本观点。
师:孩子们,你们好,你们爱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骑驴的故事,请认真看哦!(播放动画,老爷爷骑着小毛驴……)师播放视频,生认真看视频。
师:故事看完了,闭上眼睛,想一想,究竟该听谁的?下面,请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课文。
生读课文。
师;同桌同学练习复述故事。
生:复述师:对于爷爷和孙子骑驴的说法,都有哪些说法?生:……要把毛驴给压死了。
师:这是谁说的?生:答。
生1:中年人认为两个人不能都骑驴。
生2:老人认为应该尊敬老人,让爷爷骑。
生3:孩子认为应该让孙子骑。
生4:种菜的人认为有驴不骑,太笨了。
二、搭建平台,充分交流。
师:谈谈自己的观点,用上“我认为……”的句式说话。
生1:我认为那孙子太不孝敬爷爷了。
生2:我认为爷爷一点都懂得疼孙子。
生3:我认为他们一点都爱惜动物。
生4:我倒是觉得他们很笨,有驴都不懂得利用。
师:请分组自由交流。
师:现在老师帮你们找找位置,同意孙子骑的同学在哪儿呢?哦,在这儿吧。
请大家静悄悄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自己同组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哪个小组能把自己小组的想法清清楚楚说给大家听呢?生1:因为孙子太小了,所以应该让孙子骑。
师:他是从小孩的角度在考虑,你们听懂了吗?生2:爷爷心疼孙子,我家就是这样的。
师:你有一个好爷爷,我真羡慕你。
还有哪组想跟他们赛一赛。
生3: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生4:爷爷年纪大了,万一生病了,受伤了师:你在家里是个乖孙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应该听谁的课件

为什么?说出理由。
1、爷孙同骑 2、爷爷骑驴 3、孙子骑驴 4、爷孙同走
说一说
如果遇到这种事,你会怎 么做呢?还有其他办法吗?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遇到问题要有自己的主见, 要善于思考,不能盲目 听从别人的意见。
谢谢 再见
二年级 上册
口语交际
应该听谁的
认真读一读课文
先标好自然段,再认 真阅读课文,难读的地 方多读几遍。
读一读,思考:
老爷爷和孙子每次是怎 么骑驴的?路上都遇到 了哪些人?他们都说了 什么话?
把路人说的话画下来。
一个中年人
第一次: 老爷爷和孙子骑 着一头小毛驴。
“两个人骑一 头小驴,快把 驴压死了。”
第二次: 老爷爷走,孙子骑驴。
“孙子骑驴,让爷 爷走路,太不尊敬
老人了!”
一个老人
“没见过这样的 爷爷,自己骑驴, 让孙子跟在他后
边跑。”
第三次:
孙子跑,孙子一同走。
“有驴不骑, 多笨哪!”
几个种菜的
老爷爷摸摸脑 袋,看看孙子, 不知道怎么做
才好。
分小组讨论:
口语交际《应该听谁的》反思

口语交际《应该听谁的》反思(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口语交际《应该听谁的》反思口语交际《应该听谁的》反思范文经过几次磨课,付真真老师又一次站上讲台,讲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应该听谁的》。
上次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充分预设到学情。
再现课的呈现必须有所不同,但又要保证实现学习目标。
有了上次的交流碰撞,可以看出这次真真老师的准备比较充分,对课堂流程进行了调整。
既然已经得到“有主见”的结论,就不再浪费时间重复讨论。
环节设置上,针对上次观点的处理,她采纳了大家的意见,通过追问,让孩子们自己思考如何把人物的语言转化为观点,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在表演的时候,真真老师出示的要求更加简单、明确,易于操作。
整节课她把所有的'学习要求都明确地出示出来,先提要求再进行下一步,有的放矢,只有指向性足够明确,学生才能把环节进行好。
真真老师这次的课堂掌控明显比上次有很大提升。
她教态大方,娓娓道来,与学生互动自然亲切。
课前互动中她的年轻活力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在她炯炯有神的注视下,孩子们分外配合,课堂也就跟着活了起来。
她赞赏学生的活泼,鼓励发言,也顺势提出了学习要求,有效地为课堂内容做铺垫。
在授课过程中,师生对话自然流畅,教师能恰当地应对、总结和引导,自然的课堂生成值得我们学习。
只有个别细节可能还需要注意一些。
例如课堂上提具体要求时的语言不够简练、精确,有时提的问题语言表述太复杂,超过二年级学生的思维。
应该予以斟酌,仔细推敲。
还有分组时总会出现人太多位子少的问题,应该预设好哪个组可能人数较多,合理分配位置,减少因调节位置造成时间的耗费。
对于表演环节,在大家集体讨论的时候,究竟应该演什么、怎么演、演到什么程度都是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我认为对二年级的学生,表演的要求不能太高,应该“小而精”——不要求太多,但必须演出自己的观点,并且把语言说清楚,让大家都能够明白。
口语交际该听谁的

应该听谁的
骑驴
两个人骑一头小驴, 快把驴压死了!
孙子骑驴,让 爷爷走路,太不尊 敬老人了!
没见过这样的爷爷, 自己骑驴,让孙子跟在他 后边跑。
有驴不骑,多笨哪!
两人都骑
爷爷骑
孙子骑
两人都不骑
讨论:你觉得爷孙俩该怎么骑呢?
讨论:要是你遇到这种事,会怎 样做?
今天的事,怎么 左也不对,右也 不对,到底该怎 么做呢?
应该听 谁的?
我不能光听别人 的,要从实际出发 自己多动脑筋,做 个有主见的人。
遇事要多思考,要有自己 的主见。
句子解析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不要盲目 听从别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应当学 会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否 则不但不能让大家满意,还会使自 己无所适从。
பைடு நூலகம்
应该听谁的说课稿

应该听谁的说课稿
《应该听谁的》说课稿
《应该听谁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内容。
交际的话题是根据教材这个栏目中我会读——《骑驴》这篇短文产生的。
本课以“顺学而导”在交际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指导思想,以情景中互动、互动中发展学生思维为设计原则,在教学设计中努力体现创设情境,搭建平台,使学生在平等的、和谐的交流中激发表达的欲望,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口语交际课而言,当我们已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令其敢说、乐说时,显然我们已经成功一大半了。
理念与目标
以“顺学而导”在交际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指导思想,以情景中互动、互动中发展学生思维为设计原则,在教学设计中努力体现创设充分的情境,在平等的交流中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根据《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以及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敢说,乐说,能够说清自己的想法,能够说出新意,指导学生在与人交流中认真倾听,并且态度自然,大方。
创新设计
设计一:动画导入,创设情境
通过看动画片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依据教学内容,把学生引到特定的情境中,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应该听谁的口语交际-新课标

应该听谁的(口语交际)|新课标《应该听谁的》教学设计一吉林省长春市树勋小学张霜设计吉林省长春市树勋小学金玉芬潘文久点评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学习使用普通话,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在交际互动中,使学生能初步说清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了解别人讲话内容;态度大方、有礼貌。
4.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乐于交流,说清观点,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交流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1.自制动画片《骑驴》。
2.自制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一、读故事,了解短文内容及几个基本观点。
1.看动画,讲故事,感知短文内容。
(点评:上课伊始,生动有趣的动画,绘声绘色地讲解,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了学习的氛围,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2.自由读故事,了解文中对于爷孙俩骑驴的几种说法。
(点评:读故事是看动画所无法代替的,这使学生对故事《骑驴》的四种说法逐渐明晰,为展开交流做好准备。
)3.引导学生汇报故事中的四种说法,同时板书。
(1)中年人认为两个人不能都骑驴。
(2)老人认为应该尊敬老人,让爷爷骑。
(3)孩子认为应该让孙子骑。
(4)种菜的人认为有驴不骑,太笨了。
二、搭建平台,充分交流。
1.同桌交流。
同桌相互交流:老爷爷应该听谁的?教师提出:说清自己的想法,并能认真听对方讲话。
2.小组交流,按不同观点分组。
(1)调查分组。
A.同意爷爷骑驴的为一组。
B.同意孙子骑驴的为一组。
C.同意不能都骑的为一组。
D.同意不骑太笨的为一组。
E.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
(点评:“按不同观点”分组,是来自学生自己的观点,打破了常规分组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使小组学习更具实际意义。
另外,对于“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的设计,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及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以各自喜欢的方式汇报,互相补充,团结合作,讲清组内想法;注重师生评价,培养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提高交际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该听谁的(口语交际)|新课标
《应该听谁的》教学设计一
吉林省长春市树勋小学张霜设计
吉林省长春市树勋小学金玉芬潘文久点评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学习使用普通话,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在交际互动中,使学生能初步说清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了解别人讲话内容;态度大方、有礼貌。
4.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乐于交流,说清观点,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交流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1.自制动画片《骑驴》。
2.自制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读故事,了解短文内容及几个基本观点。
1.看动画,讲故事,感知短文内容。
(点评:上课伊始,生动有趣的动画,绘声绘色地讲解,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了学习的氛围,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
2.自由读故事,了解文中对于爷孙俩骑驴的几种说法。
(点评:读故事是看动画所无法代替的,这使学生对故事《骑驴》的四种说法逐渐明晰,为展开交流做好准备。
)
3.引导学生汇报故事中的四种说法,同时板书。
(1)中年人认为两个人不能都骑驴。
(2)老人认为应该尊敬老人,让爷爷骑。
(3)孩子认为应该让孙子骑。
(4)种菜的人认为有驴不骑,太笨了。
二、搭建平台,充分交流。
1.同桌交流。
同桌相互交流:老爷爷应该听谁的?教师提出:说清自己的想法,并能认真听对方讲话。
2.小组交流,按不同观点分组。
(1)调查分组。
A.同意爷爷骑驴的为一组。
B.同意孙子骑驴的为一组。
C.同意不能都骑的为一组。
D.同意不骑太笨的为一组。
E.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
(点评:“按不同观点”分组,是来自学生自己的观点,打破了常规分组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使小组学习更具实际意义。
另外,对于“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的设计,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