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颈椎创伤骨折的麻醉体会

合集下载

颈椎手术的围手术期麻醉体会

颈椎手术的围手术期麻醉体会
【关键词】 颈椎手术 ; 围手术期 ; 麻醉
Cer ̄cal sine surgery exerience of pe ̄oerafive anesthesia WANG Xue — too,ZHOU Li,LI Yi—chun,LV Meng.The
SecondAf i liated Hospital ofShandong Tran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Ji'nan 250001,China 【Abstract】 0bjective To evaluate cervical sine surgery exerience erioerative anesthesia.Methods 65 atients with
手 术 和 麻 醉 技 术 的 要 求 较 高 。 随 着 脊 柱 内 固 定 器 械 种 类 只给予 阿托 品 0.5 mg。所有 患者人 手术室 后依次静 注芬太 的增多和使用方法的不断进展和更新 ,颈椎 手术 的范 围和种 尼 0.05~1.00 mg,咪唑安定 1~2 mg后 ,经 ISl腔喷入 2%利
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2例 )。前路手 术方式 (35例 ):颈椎椎体 14 ̄/min,氧 流 量 1.2 L/min。血 压 、心 电 图 、脉 搏 血 氧 饱 和 次 全 切 除 术 ,颈 椎 间 盘 摘 除 术 ,颈 椎 肿 瘤 切 除 术 。后 路 手 术 度 和 尿 量 需 要 在 术 中 密 切 监 测 ,按 需 对 患 者 输 人 晶体 液 、血
颈 椎 疾 病 是 一 种 常 见 疾 病 ,手 术 治 疗 有 明 确 疗 效 ,但 颈 1.2 方 法 在 手 术 前 的 30 min给 予 患 者 鲁 米 那 钠 0.1 g,阿

胫骨平台骨折46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胫骨平台骨折46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异 常兴奋 等症状 , 时患 者要离 院 , 此 必须有 家属 陪 伴, 以免晕
倒。
3 32 术 后指 导 嘱患者 休息 半个 月 , 重体 力 劳动 ; .. 禁 进食 易 消化 、 高蛋 白、 高热 量饮食 , 冰 冷 、 禁 辛辣饮 食 ; 术后 1d仍 0
有 阴道 出血 来 门 诊 检 查 , 持 外 阴 清 洁 , 换 内 裤 , 盆 浴 和 保 勤 禁
收 稿 日期 :0 7— 6—2 20 0 0
32 2 术中观察 ..
位 , 持 呼 吸道 通 畅 , 意 观 察 面 色 的情 况 , 予 患 者 供 氧 , 保 注 给 监
测血压 、 心率 、 血氧饱 和度 。术 中特别注 意患 者 的呼 吸情 况 ,
呼吸暂停者 , 多在 短 时 间 (0S 自行恢 复 , 察 有 无 过 敏 现 象 , 6 ) 观
停 。② 呕吐 : 患者在 麻醉状 态下 , 吞咽反 射弱 或无 , 操作过 在 程中 , 扩张宫 口时刺激迷走神 经 , 引起 反射性 呕吐。本组 因禁 食 、 6~ , 1 饮 8h 无 例呕 吐。③ 心率 减慢 :芬太尼静 脉注射 时 可能引起胸 壁 肌 肉强直 , 使血 氧饱 和 度降 低 , 引起 心率减 可 慢, 当心率下 降 4 5次/ n左 右 , mi 给予 阿托 品 0 5 m . g静 脉 注 射, 本组 3例出现心率下降 , 给予用药后均恢复正常心率 。
参 考文 献 :
药物对注射部位的刺激 , 保证 静脉通畅和 患者安全 , 手术顺 使 利进行 , 确定 针头 在血 管 内方 可静 脉推 注异丙 酚复 合芬 太尼
注射液 。
[ ] 高新明, 1 陈瑞 生, 彩霞 , 异丙 酚用 于人工 流产术所 伍 等. 常规 消毒 外阴 , 铺洞 巾, 保患 者安 全体 确 致 并发症及 处理 [ ] 临床麻醉 学杂志,0 1 1( )3 . J. 20 ,7 1 :7 [ ] 石嵩, 2 张炳 熙. 异丙酚 对无痛 人工 流产术 病人 呼吸力 学 的影响[ ] 中华麻醉 学杂 志,0 4 2 ( 0 :4 7 7 J. 20 ,4 1 )7 5— 4 .

临床麻醉论文麻醉科论文麻醉论文:颈椎创伤患者手术的麻醉管理

临床麻醉论文麻醉科论文麻醉论文:颈椎创伤患者手术的麻醉管理

临床麻醉论文麻醉科论文麻醉论文:颈椎创伤患者手术的麻醉管理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创伤患者的麻醉特点及管理。

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156例颈椎创伤患者的麻醉管理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无死亡病例。

采用手法固定下直视插管89例,可视喉镜辅助下插管36例,清醒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31例,均插管成功。

颈椎创伤患者术中循环稳定性较颈椎病手术患者差,有62例(39.74%)发生低血压,其中有53例(85.48%)使用了麻黄碱。

53例(33.97%)发生了心动过缓,其中有50例(94.34%)使用了阿托品。

全瘫患者的使用率最高,不全瘫患者使用率高于仅有感觉异常的患者。

结论颈椎创伤患者颈部需要有效制动,循环稳定性差。

合理管理颈椎创伤患者的气道,维持循环的稳定,积极保护神经功能,可以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关键词:颈椎;麻醉;气道管理;循环管理颈椎创伤患者常发生颈椎骨折、脱位等可引起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或损伤,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或缺失,影响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1]。

这些变化给麻醉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围术期恰当的麻醉管理可保护神经功能,防止继发性神经损伤,甚至可影响患者的最终结局。

本研究对2005年至今我院156例颈椎创伤患者的麻醉管理进行总结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6例患者中男126例,女30例。

年龄20~68岁。

伴不全瘫患者92例,全瘫患者16例,仅有感觉异常的48例。

上颈椎损伤42例,下颈椎损伤114例。

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121例,颈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33例,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2例。

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C1~7存在骨折、脱位、脊髓神经压迫等表现。

1.2麻醉方法与管理1.2.1麻醉前准备及监测患者入室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100 mg。

入室后在颈托保护下转运患者至手术床。

常规监测心电图,脉氧饱和度,桡动脉穿刺行有创动脉压监测。

颈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颈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颈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颈椎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创伤,对不稳定骨折很容易导致脊髓神经的损伤,常常需要手术治疗。

疼痛是颈椎骨折患者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患者关心和恐惧的问题。

疼痛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应激可影响机体整体或局部的功能,对患者的恢复产生很多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有效的疼痛治疗和护理可降低术后的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我院2006年7月—2009年6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44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44例,男30例,女14例,年龄18~65岁,颈椎前路手术28例,后路手术8例,前、后入路手术8例。

2 疼痛的评估选用长海痛尺,采用连续评估方法,手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即可开始疼痛评估,直至疼痛缓解为止。

本组患者3分以下3例,3~5分9例,5~7分24例,7分以上8例。

3分以下的疼痛可采用精神分散法、松驰法、意象法等缓解疼痛。

3分及以上的疼痛需用镇痛药物治疗,3~7分可采用双氯芬酸钠栓50mg纳肛,需再次用药;相隔时间为4~6小时。

7分以上可用度冷丁50~100mg或曲马多50~100mg肌内注射,如需再次注射,相隔时间也为4~6小时,所有患者用药后30min进行再次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直至疼痛缓解。

本组病例护理干预后,再次评估时疼痛评估分值均较前下降,镇痛效果良好,未发生任何疼痛引起的并发症,并且在使用药物后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3 护理体会3.1 更新观念3.1.1 更新医务人员传统镇痛观念提倡预防用药。

对手术后切口疼痛,采用预防用药,定时给药,而不是要求患者忍耐疼痛,待疼痛难以忍受才给药。

事实证明,预防用药所需剂量较疼痛时用药量小,镇痛时用药量小,镇痛效果好,可起事半功倍的效果,且24h的用药量也比疼痛时用药量小[1]。

本组病例通过连续评估,预防用药后,用药量小,镇痛效果也很明显。

3.1.2 更新患者对麻醉镇痛药的认识。

害怕的成瘾是有效止痛的主要障碍,患者及家属认为术后疼痛是正常现象,用药镇痛后可能导致药物成瘾,因此不配合治疗。

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 作者简介】 吉建华 (9 3 ,女,山西阳城县人 ,护理本科 ,主管护师 ,主要从 事老年临床护理工作. 16 ~)
第1 期
吉建华.4 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前术后 护理体会
15 4
咳 嗽前 要先 深 呼吸 ,深 吸一 口气后 再 咳嗽 ,尽 量
夹 管 护 理 即每 3~ 4小 时排 尿 1次 ,以恢 复 膀胱
吉建华 ( 昆明 医学 院第一 附属 医院干疗科 ,云 南 昆明 6 0 3) 50 2
[ 关键词]老年 ;骨折 ;护理 [ 中圈分类号]R 7 . [ 4 36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4 0 (0 0 1 14 2 0 3 7 6 2 1)0 —04 —0
随着 社会 的 发展 ,人 均 寿命 的延 长 ,社 会 人 口老 龄化 ,高龄 老人 逐 渐 增多 . 由于 老年 人通 常 存 在 骨质 疏松 ,所 以较 小 的扭 转 、暴 力就 能 引起 骨 折 ,如 平地 滑倒 、下肢 扭 转等 . 成功 的手 术 以 及有 效 的护 理既 能降低 老年股 骨颈 骨折 的死亡 率 , 又 能 提高 老年 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同时也 极大 地 减
昆明 医学 院 学 报
2 1 。 ( ) 14 4 0 0 1 :4 —15
CN 3—1 4 / 5 0 9 R
J u n lo n ng M e ia iest o r a fKu mi dc lUnv ri y
4 6例老 年股 骨颈 骨折 患者 的术 前术 后 护理体 会
复 出院.现 总结如 下.
预防骶尾骨部皮肤压疮 .每 2 h翻身一次 ,并用 薄枕 交替 垫 臀 部 、腰 部 、肩部 . 交 替充 气气 垫 床 保护 受 压皮 肤 .() 给 予 高蛋 白 、低脂 肪 、高 维 6 生 素 饮食 . 每天 饮水 1 0 0mL 5 ,增 加排 尿 量 ,预

颈椎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

颈椎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

颈椎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目的:探究分析了颈椎手术患者的麻醉特点及管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84例颈椎创伤患者的麻醉管理资料,其中男60例,女24例,最大65岁,最小16岁,所有病例经CT、MRI检查确诊为颈椎病,或颈椎脱位或椎间盘脱出骨折等。

所有患者在手术中实施麻醉,包括头颈部固定,建立静脉通路,平稳实施麻醉诱导,使用糖皮质激素。

52例术中行短潜伏期感觉诱发电位(SLSEP)监测。

结果:84例手术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无死亡病例出现。

SLSEP监测6例P25潜伏期在术中略有延长,46例手术结束后10min 左右苏醒,84例均愈合良好、无麻醉并发症。

结论:颈椎创伤患者颈部需要有效制动,循环稳定性差。

合理管理颈椎创伤患者的气道,维持循环的稳定,积极保护神经功能,可以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标签:颈椎手术;麻醉;循环管理【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1-0778-02近些年来,随着椎管内手术的开展,颈椎疾病的手术治疗也日趋增多。

由于颈椎的特殊性,患者在手术时容易破坏到脊髓和延髓。

当然,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操作和麻醉不当,也会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或缺失,影响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

因此,对于颈椎手术患者,在手术中需要严格的麻醉管理,以保护患者神经功能,防止继发性神经损伤。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84例颈椎创伤患者的麻醉管理资料,现将手术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84例颈椎创伤患者的麻醉管理资料,其中男60例,女24例,最大65岁,最小16岁,平均(42.37±8.2)岁,体重(52.6±14.5)kg。

术前所有病例经CT、MRI检查确诊显示,颈椎3~7椎间盘突出32例,颈椎骨折21 例,颈椎结核9 例,颈椎椎管狭窄22例。

主要临床表现:⑴颈部无力、疲劳感并伴有肩部疼痛,颈部活动度减小;⑵运动功能障碍,下肢肌力减弱,少许出现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⑶个别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及电解质紊乱。

颈髓损伤手术的麻醉处理

颈髓损伤手术的麻醉处理

颈髓损伤手术的麻醉处理374-诊治分析?浙江创伤外科2005 年1O 月第1OZHJJTraumatic.October2005.Vo1.10,No.5 颈髓损伤手术的麻醉处理颈髓手术易引起病理生理变化.颈椎手术方法日趋进步.操作方法也较复杂.麻醉要求较高.现将本院2002年l0 月至2004年l1 月.46例颈髓损伤手术的麻醉处理情况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6例病人.年龄21〜73 岁.平均37 岁所有病例均经MRI 或CT 检查确诊为颈髓损伤其中寰枢骨折ll 例.颈椎3〜7骨折26例.颈椎脱位, 压缩性骨折9 例前路手术27 例.后路手术1 2例.前,后路同期手术7例.1.2 麻醉方法:术前用药:麻醉前30 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术前准备:①药品准备:诱导药,芬太尼5g?kg,咪哒唑仑0.051~g?kg〜,丙泊酚0.5〜lmg?kg〜.爱可松0.6g?kg-血管活性药物,阿托品0.1mg?ml〜,去氧肾上腺素50g?ml〜,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各20mg分别溶于20ml生理盐水备用,硝酸甘油5mg溶于20ml生理盐水备用:⑦物品准备:手术床上铺好保温床垫.保持手术室温度25 C左右.准备好纤维插管镜•准备好自体血液回输机开放静脉后.快速补充500〜1000ml液体9例患者被评估为气管插管困难者采用慢诱导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予5%利多因环甲膜穿刺注入气管,异丙酚l〜2mg.kg —静注.37例患者采用静脉快诱导.咪哒唑仑0.05 mg?kg〜,芬太尼5g?ml〜.视患者病情决定是否用丙泊酚,剂量为0.5一mg?kg, 爱可松0.6mg?kg静注.插管操作均注意保持头部正中位所有病例均经鼻插入钢丝螺纹导管.以阿曲库铵,异氟醚维持麻醉.选择性使用控制降压技术和A 体血液回输技术1.2麻醉监测:常规监测:NIBP,SPO,, PetCO,,ECG尿量,体温监测体感诱发电位(SSePs监测脊髓功能f肌电图室人作者单位:313000湖州.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员完成).胡四平吴鹤芬2 结果纤支镜引导下完成插管9 例.慢诱导下气管插管时血压.脉搏上升明显.2 例患者静脉快诱导后血压,脉搏下降明显.予加快补液及阿托品静注纠正6例术中血压升高明显.予加大异氟醚吸人量及适量使用硝酸甘油微泵维持控制3 例气道分泌物多.致气道压升高.予清除分泌物及追加阿托品2 例体温低病人予调节室温及输加热液体得以升温2 例术毕拔管后出现喉痉挛.紧急面罩加压给氧及利多卡因lmg.kg 静注后l 例缓解,l例未缓解者予司可林lOOmg静注,紧急气管插管16 例采用自血回输技术的病例收集到的红细胞.仅2 例超过500ml36 例术毕呼吸功能恢复欠佳者.保留气管导管回病房以保证充分供氧3 讨论脊髓损伤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有:自主神经反射异常,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功能不全和肌肉痉挛等…•不但要求麻醉医生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操作技术.而且要掌握多种与手术麻醉相关的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为确保此类病人麻醉的安全性.应注意以下几点3.1术前准备:颈髓损伤后易出现:支气管粘液腺神经紊乱致支气管粘液腺分泌增多:副交感神经持续释放致心动过缓:对标准剂量镇静药物异常敏感:血容量相对减少而交感神经涨力不能增加. 心脏储备能力差.对麻醉药物的血管抑制作用异常敏感该类病人术前准备笔者的体会是:足量使用抗胆碱药物以减少气道分泌物及避免心动过缓.本组中所有病例术前均使用阿托品仍有3 例出现分泌物多致气道压升高.可能原因是阿托品使用量不足:术前不常规使用镇静药物以避免呼吸抑制:准备好血管活性药物和补充血容量避免诱导后出现严重低血压:慎用对循环抑制强的麻醉药物3.2 呼吸和循环管理:本组中所有病例笔者均采用经鼻插入钢丝导管全身麻醉:因为颈髓损伤病人有呼吸功能不全可能;手术体位对呼吸有影响:手术操作可致气道水肿.咳痰无力.甚至膜性气管炎.采用经鼻插入钢丝导管全身麻醉既能对抗手术体位带来的对导管的压迫. 保持呼吸道通畅.又能方便呼吸恢复不佳.或出现气道病发症的病例延迟拨管本组中有36 例术毕呼吸功能恢复不佳病例.带钢丝导管回病房以保证充分供氧,颈髓损伤因颈部活动受限致气管插管困难笔者的经验是借助纤支镜引导插管是最准确可靠的方法.可减少插管时颈部过渡屈曲加重颈髓损伤本组中有9 例插管困难采用纤支镜引导插管. 均获得成功颈髓损伤易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而且颈部手术牵拉气管致心率改变.应加强监测.维持有效血容量本组中出现6 例血压升高明显.予加大异氟醚吸人量以控制自主神经反射异常. 及适量使用硝酸甘油微泵维持控制3.3 脊髓功能监测和保护:监测脊髓功能有以下作用:确定神经传导路上的急性损伤.指导术者迅速去除诱因并及时纠正:监测麻醉药物对脊髓功能的抑制情况本组中所有病例都采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髓功能.有效地避免医源性脊髓损伤.减少截瘫的发生脊髓损伤病理生理改变的基础是脊髓缺血,缺氧.脊髓保护是颈髓损伤手术中麻醉的T 作重点.笔者的做法是:气管捕管时保持头部正中位.避免加重脊髓损伤:充分供氧:选用对脊髓有保护作.L}j 的药物.如丙泊酚,异氟醚能有效的预防术后脊髓血管痉挛及脊髓前动脉综合症等发生:谨慎搬动病人另外大剂量糖皮激素改善脊髓血流和微血管灌注.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可提高脊髓血流量亚低温33C± 05C可良好地降低脊髓氧耗,减少脊髓缺血l 引浙江创伤外科2005 年lO 月第lO 卷第5 期ZHJJTraumatic,October!01.!Q! 髋臼骨折的切开复位治疗章智伟屠玉兰张云标徐国康陈小华洪元宏倪建国髋臼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很多需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由于局部解剖结构较复杂.操作比较困难.因此对骨折分类,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操作要有充分的了解笔者从1992年5月至2002 年5 月.共收治髋臼骨折72例.其中28 例采用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性l9 例,女性9例:年龄19〜65岁•平均37.2 岁. 受伤原因多为车祸及摔伤, 其中多发骨折l2 例.失血性休克5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2 例1.2治疗方法:在28例中23例采用后方切口.5例采用前方切口22例单纯加压螺钉固定.6例钢板固定.术后48小时开始肌肉和关节锻炼,以加强关节模造. 2〜3 个月逐渐负重2结果本组28例随访时间3个月〜10年. 平均3 年2 个月2 例浅层感染.经抗菌素治疗后治愈:l 例深部感染伴肌肉坏死.术后1月去螺钉后8周治愈疗效评价参照美国骨科学会的评价标准适当修改补充:①优:不痛,步态正常,关节活动大于正常的75%.X 线片无明显骨质增生与关节间隙狭窄;②良:轻微痛,步态正常.关节活动大于正常的50%.X 线示作者单位:325000富阳.浙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关节面硬化.间隙变窄.有骨赘增生:③ 尚可:中度疼痛.轻度跛行.关节活动小于正常的50%.X 线片可见明显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硬化和增生:④差:显着跛行.关节僵硬明显伴脱位本组28例做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优的2l 例,良4 例,尚可3 例.优良率占85.7%3讨论髋臼骨折分类比较复杂.单纯拍摄正位片难以判定骨折的准确位置和移位情况45~斜位片有助于骨折的诊断与分类,CT扫描可以显示双柱,臼顶,股骨头和骶髂关节的骨折和脱位的准确位置和移位程度.更有利于术前确定骨折的类型和拟定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案.对切口的内固定的选择有指导意义lll 关于髋臼骨折的分类有很多种.将各种分类结合起来适当简化如为单纯前后壁或前后柱骨折的单一骨折.骨折块小特别是非负重区髋臼骨折.不宜采用手术治疗如骨折块大或负重区骨折移位大于3mm.影响股骨头及髋臼的对合.应手术.另一类为前后壁或(和)前后柱两处或两处以上骨折.包括髋臼横断骨折和髋臼"T"型和"丫"型骨折.这类骨折如有分离移位大于3mm.特别是累及臼顶负重部时.为手术适应征手术入路选择对骨折的复位和固定至关重要.关键是根据CT提供的资料. 如前柱及(或)前壁骨折片大.移位明显, 则应选择前方髂腹股沟入路.后柱及(或)后壁骨折片大,移位明显,则应选择后方切口个别前后柱都有分离移位的诊治分析. 骨折需从后方作V 形切口.劈开大粗隆向上翻.才能达到充分显露I 髋臼骨折的内固定器材可采用螺钉或钢板单纯拉力螺钉同定可用于治疗游离的前(后)壁的骨折和前(后)柱的斜形骨折.经髋臼顶负重区的粉碎骨折,分离移位较大时应使用钢板固定无论采用螺钉或钢板.都需要充分复位.在适当剥离骨膜,肌腱和韧带附着部后.用持骨器或布巾钳将移位明显的骨折整复同定.再用螺钉或钢板固定一般用螺钉固定采用两枚以上.以防旋转移动.钢板宜用重建钢板(比如AO 链式钢板).易按骨形整形.使用方便术后功能练习应尽早进行.早期可采用CPM 机进行持续被动的关节活动. 以利髋臼骨折的修复和关节面的模造. 术后8〜12周待骨折完全愈合,关节面模造较好后.才能逐渐恢复负重活动.以避免或减少发生骨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参考文献1徐刚.郑余钱,49 例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观察.浙江创伤外科,2003,8:151,2毛宾尧,应忠追.胡裕桐.等,髋臼骨折368 例治疗分析.中华创伤杂志.2004.20:411. 3高志朝.陈正形.前后联合人路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浙江创伤外科2003,8:217.4马维虎.徐荣明.严重粉碎骨性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2:90. [ 收稿日期:2004—10—151 (编辑:祝向东)3.4 血液保护:节约血源已经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方法来减少围术期出血和输血.如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改进外科技术.控制性降压,术前预备自体血,围术期血液稀释.术中血液回输技术和血浆分离置换法等1 笔者采用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液回输.仅2 例异体输血. 自体输血由于简便,安全有效.可以减少或避免异体输血反应及并发症.节约血源.而被认为是目前最安全,最有效的补充血容量的方法. 参考文献1 吴韬.慢性脊髓损伤的麻醉.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2001.22:89—91.2王俊科.王多友.王风学.等.美国麻省总医院临床麻醉手册.第5 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41,f 收稿日期:2004—12—30] (编辑:祝向东)。

颈椎手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护理体会

颈椎手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护理体会

颈椎手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颈椎手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护理方式。

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实施颈椎手术的4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术后送入复苏麻醉室,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分析患者恢复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中有37例为复苏室内平稳度过,无发生并发症,3例拔管后发生恶心、呕吐等并发症,1例拔管后躁动,经过针对性的镇静处理后显著好转,2例患者发生延迟苏醒的问题,1例舌后坠,经过合理的处理后症状均完全消失。

无一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呼吸系统与急性循环系统并发症。

结论:对于颈椎手术后患者在送入麻醉复苏室后,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颈椎手术后患者;麻醉复苏室;护理颈椎手术是治疗颈脊髓损伤、颈椎病的首选治疗方式,其手术类型多种多样,颈椎手术的解剖结构非常的复杂,给手术方式与术后恢复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对于此类患者,在术后常常需要送入麻醉复苏室进行观察,对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近年来,我院对于送入麻醉复苏室的颈椎手术后患者采用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成效理想,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实施颈椎手术的4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为32~76岁,平均年龄为(52.9±7.2)岁,在原发疾病类型上,19例为颈椎退行性疾病、10例为颈椎外伤、9例为颈椎肿瘤,6例为颈椎结核。

其中23例实施颈椎前路手术、16例实施颈椎后路手术、5例实施颈椎前后联合入炉手术。

在本组44例患者中,8例有糖尿病、6例高血压。

手术前麻醉方式均选择静吸复合麻醉法,在术前密切监测患者中心静脉压变化情况,并观察其他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在术后,均将患者送入麻醉复苏室。

1.2 护理方式1.2.1 术前评估干预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呼吸疾病会给患者的恢复带来不良影响,在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评估,看患者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重点进行关注,并在术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参考文献 ] [ 1 ] 董董新浪博客 � 交通型 Nuck 囊肿 � 2011 年 2 月 21 日. [ 2 ] 张建华,王平.右 侧子宫圆韧带囊肿误 诊为腹股沟斜疝 1 例[J].沈阳医药,2003,29(5)51. [ 3 ] 张洁. 子宫圆韧带囊肿 12 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02,19(3). [ 4] 贺声. 子宫圆韧带囊肿的超 声诊断[J].中国医 学影像技 术,2002 ,13 ( 10 ):1321.
云南医药 2013 年第 34 卷第 2 期
175� �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术后第 6d 拆线,住院治疗 8d,临床治愈出院,分别于出院后 1 周 ,1 月随访 2 次,患者康复良好,腹壁包块无复发. 术后否定 入院腹股沟斜疝的诊断,经多方查询医学资料文 献,会诊 , 讨论,最终确定此例患者为交通性子 宫圆韧带囊肿. 讨 论 关于 子宫圆 韧带囊 肿的报 道极少 , 交通性为罕见,多以误诊病例报道形式出现,临 床多见于中青年女性 . 医学文献中的共识意见认 为,人在胚胎早期,腹膜在腹股沟内环口处向外 有一袋状突起,称为腹膜鞘突,在女性,沿连结 卵巢与大阴唇的圆韧带下降,女性的腹膜鞘突管 称为 Nuck 管,鞘突原与腹腔相通,出生前后开始 从近内环和外环处闭塞,萎缩或纤维化,这个过 程出生后继续进行,但腹膜鞘突闭塞过程中有时 发生延迟,不全完或停顿,使鞘突仍保持开放或 部分开放,造成女性 Nuck 管积液,而当腹腔脏器 被挤入开放的 Nuck 管时亦可发生腹股沟斜疝,它 形成机理为⑴腹膜鞘突未完全闭合形成非常细小 的管道,腹腔内液体流入形成囊肿,所以挤压可 变小是因为液体又回到腹腔,此类似于男性交通 性鞘膜积液;⑵鞘膜与腹膜一样有分泌吸收功能, 正常时分泌与吸收相平衡, 若鞘膜分泌过多或吸收 过少可造成局部液体潴留, 形成 Nuck 管囊肿 [1].交 通性子宫圆韧带囊肿 ( Nuck 管囊肿 ) 在临床上罕 见,其走行与腹股沟斜疝方向一致且临床表现类 似腹股沟斜疝,查体时因囊肿可沿子宫圆韧带向
上推移,因而出现类似腹股沟斜疝内环压迫试验 的体征 [2].体检发现腹股沟肿块,质韧无波动感, 按压肿块可消失,此时天气过水声,站时肿块突 出明显,听诊无肠鸣音和血管杂声,要想到本病 的可能,因此发生在女性腹股沟区的包块容易与 腹股沟疝相混淆,特别容易误诊为腹股沟斜疝或 直疝 [3].鉴别诊断以 B 超检查为依据,子宫圆韧带 囊肿 B 超提 示腹股沟区皮下 边界清之液性 暗区, 超声图像所显示的囊性包块的走行与周邻结构的 关系符合子宫圆韧带的解剖位置,交通性 Nuck 囊 肿患者取坐位或直立位方可探及液性暗区 [4].临床 医师加深对子宫圆韧带囊肿的认识,仔细分析临 床表现,结合超声检查可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 率 .关于本病的治疗,报道以手术治疗为主,手 术方式有囊肿切除加疝修补术,囊肿切除加用补 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等,从交通性子宫圆韧带囊肿 形成机理的解剖病理上看,手术治疗以囊肿高位 结扎,囊肿剥离切除 ,酌情适当修补为根治方法 .
收稿日期:2013- 01- 16
我院自 2008 年 1 月� 2012 年 1 月间 46 例外伤性 颈椎骨折患者,行颈椎钛合金钢板内固定,减压 植骨术的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 资料与 方法 46 例患者中 男性 30 例, 女性
12 期
16 例,年龄 21 � 59 岁,体重 40 � 80kg. ASA 分 级Ⅱ �Ⅳ级 .创伤导致颈椎骨折或脱位 40 例,高 处坠落导致伤 6 例 .其中 41 例合并不全瘫, 5 例 合并高位截瘫,10 例患者术前低血压 ,心动过缓 , 心电图异常 . CT 及 MRI 检查 46 例患者伤后均存 在颈椎骨折脱位,及相应节段脊髓受压,挫伤等 影像学改变 . 术前 30min 肌注阿托品 0.5mg,入室后常规监 测 ECG, BP, SpO2, HR, 记录失血量和尿量,面罩吸 氧,行深静脉穿刺置管作为静脉输液通道及监测 中心静脉压 ( CVP ).用 1%丁卡因 2 �3ml 循序渐 进,分 3 次喷雾行咽喉粘膜表面麻醉 .1%丁卡因 0.5ml 行环甲膜穿刺注药气管粘膜表面麻醉 . 氟芬 合剂 ( 氟哌啶 5mg,芬太尼 0.1mg ) 2 �3ml 分 2 � 3 次静注,每次间隔 5min,使病人处于闭目安静 , 镇痛 , 降低恶心呕吐敏感性和遗忘,而且同时又 能被随时唤醒 , 并能高度配合的半清醒状态 . 将 气管导管套在纤维光导喉镜杆上,左手牵出舌体, 右手将喉镜杆沿舌背正中线插入咽喉腔, 窥见声门 后将喉镜杆前端插至气管中段, 然后再引导气管导 管进入气管,退出喉镜 .听诊双肺确认双肺呼吸 音清淅 对称后接麻醉机行机控呼吸,潮 气量 8 � 10ml,呼吸频率 10� 12 次 /min,呼吸比 1: 2,监 测 ETCO2.迅速静脉注入丙泊酚 ( 1� 2 ) mg/kg, 芬 太尼 (4 �6 ) �g/kg, 维库溴铵 0.1mg/kg. 麻醉维持 丙泊酚 2� 4mg � kg- 1 � h- 1 持续微量泵入,间断芬太 尼, 维库溴铵静注, 异氟醚持续吸入, 根据情况增减 微泵输注速率以及异氟谜吸入浓度 . 手术结束前 15min 停麻醉气体吸入, 10min 停静脉药物泵入 . 结 果 本组患者呼吸 , 循环系统平稳, 术 毕麻醉完全清醒送后 ICU 重症监护治疗 .5 例病人 因高 位截瘫呼吸无 力,术毕 需呼吸机 辅助呼吸 , 其中 1 例 10d 后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和麻醉无关; 其余 41 例病人均顺利拔管,安全度过了围术期, 术后随访无麻醉并发症发生.
� 基层医师园地 �
46 例颈椎创伤骨折的麻醉体会
��
( 景洪农垦职工医院,云南 景洪 666100 )
关键词:颈椎创伤骨折; 纤维光导喉镜;气管插管全麻 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4141 ( 2013 ) 02- 0175- 02
颈椎创伤骨折常常导致该节段脊髓神经压迫 并血循环障碍 ,合并不完全瘫痪或高位截瘫,影 响呼吸循环系统功能,须需颈部制动,尽早手术 缓解病情,麻醉操作和管理风险大 . 本文总结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