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数学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卷(含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新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 时间: 90分钟 满分:120分 总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在四边形ABCD 中,CD AB //,再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四边形ABCD 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 (A )CD AB = (B )BC AD = (C )BC AD // (D )C A ∠=∠2. 如图所示,在□ABCD 中,︒=∠︒=∠115,25A DBC ,则=∠BDC 【 】 (A )︒25 (B )︒30 (C )︒40 (D )︒65第 2 题图ADBC第 3 题图EBACD3. 如图所示,在△ABC 中,BC AB A ⊥︒=∠,40,点D 在AC 边上,以CB 、CD 为边作□BCDE ,则E ∠的度数为 【 】 (A )︒40 (B )︒50 (C )︒60 (D )︒704. 如图所示,EF 过□ABCD 对角线的交点O ,交AD 于点E ,交BC 于点F ,若□ABCD 的周长是30,3=OE ,则四边形ABFE 的周长是 【 】 (A )18 (B )21 (C )24 (D )27第 4 题图F ODBCAE第 5题图5. 如图,在□ABCD 中,AB BE ⊥交对角线AC 于点E ,若︒=∠201,则2∠的度数为 【 】 (A )︒120 (B )︒100 (C )︒110 (D )︒906. 如图所示,□ABCD 的周长周长为24,AC 、BD 相交于点O ,BD OE ⊥交AD 于点E ,则△ABE 的周长为 【 】 (A )8 (B )10 (C )12 (D )16第 6 题图EODBCA第 7 题图FECABD7. 如图所示,在□ABCD 中,E 、F 是对角线BD 上不同的两点,若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得出四边形AECF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的为 【 】 (A )DF BE = (B )CE AF // (C )DCF BAE ∠=∠ (D )CF AE =8. 如图,平行四边形OABC 的顶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0,5,()3,2,则顶点B 的坐标为 【 】 (A )()3,7 (B )()7,3 (C )()7,4 (D )()4,7yx第 8 题图BCAO第 9 题图9. 如图所示,已知□AOBC 的顶点()0,0O ,()2,1-A ,点B 在x 轴正半轴上,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边OA 、OB 于点D 、E ;②分别以点D 、E 为圆心,大于DE 21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F ;③作射线OF ,交边AC 于点G .则点G 的坐标为 【 】 (A )()2,5 (B )()2,53- (C )()2,25- (D )()2,15-第 15 题图EF CABDP10. 如图所示,在□ABCD 中,点E 、F 在对角线BD 上,连结AE 、CE 、CF 、AF ,添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①DE BF =;②AF AE =;③CF AE =;④CFD AEB ∠=∠;⑤BD CF BD AE ⊥⊥,.其中,能使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第 10 题图FEDBCA第 11 题图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 如图,在□ABCD 中,AB CE ⊥,若︒=∠65D ,则=∠BCE _________.12. 已知□ABCD 的周长为10,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OD 的周长比△AOB 的周长多1,则AB 的长为_________.13. 如图所示,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CED 和△DFB 的周长分别为5和10,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__.第 13 题图F DABCE第 14 题图ADEBC14. 如图所示,在□ABCD 中,ABC ∠和BCD ∠的平分线交AD 边于同一点E ,且3,4==CE BE ,则AB 的长是_________.15.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E 是CD 上一点,且EC BC =,BE CF ⊥交AB 于点 F ,P 是EB 延长线上的一点,下列结论:①BE 平分CBF ∠; ②CF 平分DCB ∠; ③BC BF =; ④PC PF =.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5分)16.(9分)证明命题“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要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写出已知、求证、证明过程.下面是某同学根据题意画出的图形,并写出了不完整的已知和求证.已知: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CDAB//,__________.求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补全已知和求证部分,并写出证明过程.DB CA17.(8分)已知:如图所示,在□ABCD中,点E是BC边的中点,连结DE并延长交AB边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FAB .BC EA FD18.(9分)已知:如图所示,在□ABCD 中,点F 在AB 的延长线上,且AB BF =,连结FD ,交BC 于点E .(1)求证:△DCE ≌△FBE ; (2)若3=EC ,求AD 的长.FEDBCA19.(9分)如图所示,点B 、E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DE AC DF AB ==,,FC BE =. (1)求证:△ABC ≌△DFE ;(2)连结AF 、BD ,求证:四边形ABDF 是平行四边形.EDBFAC20.(9分)如图所示,AC 、BD 相交于点O ,BC AD CD AB //,//,E 、F 分别是OB 、OD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FEODBCA21.(10分)如图所示,已知︒=∠=∠90E B ,点B 、C 、F 、E 在一条直线上,EC BF DF AC ==,. 求证:四边形ACDF 是平行四边形.22.(10分)如图所示,在□ABCD 中,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DE 、BF 与对角线AC 分别交于点M 、N ,连结MF 、NE . (1)求证:BF DE //;(2)判断四边形MENF 是何特殊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NMEFCABD23.(11分)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90,//A BC AD ,12=AB ,21=BC ,16=AD .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 同时从点A 出发,在线段AD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D 运动,当点Q 到达点D 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1)填空:=AQ _________,=BP ___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2)设△DPQ 的面积为S ,用含t 的式子表示S ; (3)当=t _________时,PQ PD =;(4)当t 为何值时,以点P 、C 、D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ABCQP新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摸底试卷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 ︒25 12. 2 13. 15 14. 2515. ①②③④ 部分题目答案提示9. 如图所示,已知□AOBC 的顶点()0,0O ,()2,1-A ,点B 在x 轴正半轴上,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边OA 、OB 于点D 、E ;②分别以点D 、E 为圆心,大于DE 21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F ;③作射线OF ,交边AC 于点G .则点G 的坐标为 【 】 (A )()2,5 (B )()2,53- (C )()2,25- (D )()2,15-第 9 题图解析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尺规作图的原理,注意角平分线+平行线模型的识别.由尺规作图可知:OF 平分AOB ∠根据角平分线+平行线模型可知:AG OA = ∵()2,1-A∴()52122=+-=OA ∴5=AG ∵x AC //轴 ∴2==A G y y∵()51==--=-AG x x x G A G∴51=+G x ∴15-=G x∴点G 的坐标为()2,15-∴选择答案【 D 】.10. 如图所示,在□ABCD 中,点E 、F 在对角线BD 上,连结AE 、CE 、CF 、AF ,添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①DE BF =;②AF AE =;③CF AE =;④CFD AEB ∠=∠;⑤BD CF BD AE ⊥⊥,.其中,能使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第 10 题图FEDBC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对于①DE BF =,连结AC ,交BD 于点O ,如图1所示.图 1∵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OD OB OC OA ==, ∵DE BF =∴OE OD OF OB +=+ ∴OE OF =∵OF OE OC OA ==,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对于②AF AE =,不能确定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对于③CF AE =,不能确定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对于④CFD AEB ∠=∠,如图2所示.图 2∵CFD AEB ∠=∠ ∴21∠=∠∴CF AE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CD AB CD AB =,// ∴43∠=∠在△ABE 和△CDF 中∵⎪⎩⎪⎨⎧=∠=∠∠=∠CD AB CFD AEB 43 ∴△ABE ≌△CDF (AAS ) ∴CF AE =∵CF AE //,CF AE =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对于⑤BD CF BD AE ⊥⊥,,如图3所示.图 3∵BD CF BD AE ⊥⊥, ∴CF AE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易证:△ABD ≌△CDB ∴CDB ABD S S ∆∆=∴CF BD AE BD ⋅=⋅2121 ∴CF AE =∵CF AE //,CF AE =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或易证:△ABE ≌△CDF ,∴CF AE =) 综上所述,能使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有:①④⑤,共3个. ∴选择答案【 B 】.14. 如图所示,在□ABCD 中,ABC ∠和BCD ∠的平分线交AD 边于同一点E ,且3,4==CE BE ,则AB 的长是_________.第 14 题图ADEB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注意角平分线+平行线模型的识别. 根据角平分线+平行线模型不难确定:△ABE 和△DCE 都是等腰三角形 ∴DC DE AB AE ==,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AD BC CD AB CD AB ==,//, ∴︒=∠+∠=180,BCD ABC DE AE ∴AB AE AD BC 22=== ∵BE 平分ABC ∠,CE 平分BCD ∠ ∴22,12∠=∠∠=∠BCD ABC ∴︒=∠+∠1802212 ∴︒=∠+∠9021 ∴︒=∠90BEC在Rt △BCE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CE BE BC +=∴53422=+=BC ∴2521==BC AB . 15.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E 是CD 上一点,且EC BC =,BE CF ⊥交AB 于点F ,P 是EB 延长线上的一点,下列结论:①BE 平分CBF ∠; ②CF 平分DCB ∠;③BC BF =; ④PC PF =.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第 15 题图EF CABDP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图 1对于①,∵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CD AB //∴31∠=∠(如图1所示) ∵EC BC = ∴21∠=∠ ∴32∠=∠ ∴BE 平分CBF ∠; 故结论①正确; 对于②,如图1所示. ∵EC BC =,BE CF ⊥ ∴CF 平分DCB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故结论②正确; 对于③,如图2所示.图 2由结论②可知: CF 平分DCB ∠ ∴21∠=∠∵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CD AB //∴31∠=∠ ∴32∠=∠ ∴BC BF =. 故结论③正确;对于④,∵BC BF =,CF BE ⊥∴直线BE 垂直平分CF ∴PC PF = 故结论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②③④. 三、解答题(共75分)16.(9分)证明命题“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要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写出已知、求证、证明过程.下面是某同学根据题意画出的图形,并写出了不完整的已知和求证.已知: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CD AB //,__________.求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补全已知和求证部分,并写出证明过程.CD AB =…………………………………………1分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2分 证明:连结AC ∵CD AB // ∴21∠=∠在△ABC 和△CDA 中∵⎪⎩⎪⎨⎧=∠=∠=CA AC CD AB 21 ∴△ABC ≌△CDA (SAS ) ∴43∠=∠ ∴BC AD //…………………………………………6分 ∵CD AB //,BC AD //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9分 点评 要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必须按照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进行,即证明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17.(8分)已知:如图所示,在□ABCD 中,点E 是BC 边的中点,连结DE 并延长交AB 边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BF AB =.BC EAFD证明:∵点E 是BC 边的中点 ∴CE BE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CD AB CD AB =,//…………………………………………2分 ∴CD AF // ∴1∠=∠F在△BEF 和△CED 中∵⎪⎩⎪⎨⎧=∠=∠∠=∠CE BE F 321 ∴△BEF ≌△CED (AAS ) ∴CD BF =…………………………………………6分 ∵CD BF CD AB ==, ∴BF AB =…………………………………………8分 18.(9分)已知:如图所示,在□ABCD 中,点F 在AB 的延长线上,且AB BF =,连结FD ,交BC 于点E .(1)求证:△DCE ≌△FBE ; (2)若3=EC ,求AD 的长.FEDBCA(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CD AB CD AB =,//…………………………………………2分 ∴CD AF //∴1∠=∠F∵AB BF = ∴CD BF =在△DCE 和△FBE 中∵⎪⎩⎪⎨⎧=∠=∠∠=∠BF CD FEB DEC F 1 ∴△DCE ≌△FBE (AAS );…………………………………………5分 (2)解:由(1)可知:△DCE ≌△FBE ∴3==BE CE ∴62==CE BC…………………………………………7分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6==BC AD .…………………………………………9分 19.(9分)如图,点B 、E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DE AC DF AB ==,,FC BE =. (1)求证:△ABC ≌△DFE ;(2)连结AF 、BD ,求证:四边形ABDF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1)∵FC BE = ∴CE FC CE BE +=+ ∴FE BC =…………………………………………1分EDBFAC在△ABC 和△DFE 中∵⎪⎩⎪⎨⎧===FE BC DE AC DFAB ∴△ABC ≌△DFE (SSS );…………………………………………4分(2)由(1)可知:△ABC ≌△DFE ∴21∠=∠ ∴DF AB //…………………………………………6分 ∵DF AB =∴DF AB =// ∴四边形ABDF 是平行四边形.…………………………………………9分 20.(9分)如图所示,AC 、BD 相交于点O ,BC AD CD AB //,//,E 、F 分别是OB 、OD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FEODBCA证明:∵BC AD CD AB //,//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3分 ∴OD OB OC OA ==,…………………………………………5分 ∵E 、F 分别是OB 、OD 的中点 ∴OD OF OB OE 21,21==∴OF OE =…………………………………………6分 ∵OF OE OC OA ==, ∴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9分 21.(10分)如图,已知︒=∠=∠90E B ,点B 、C 、F 、E 在一条直线上,EC BF DF AC ==,. 求证:四边形ACDF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EC BF = ∴CF EC CF BF -=- ∴EF BC =…………………………………………1分在Rt △ABC 和Rt △DEF 中∵⎩⎨⎧==EF BC DF AC∴Rt △ABC ≌Rt △DEF (HL )…………………………………………5分 ∴DFE ACB ∠=∠ ∴21∠=∠ ∴DF AC //…………………………………………7分 ∵DF AC //,DF AC = ∴四边形ACDF 是平行四边形.…………………………………………10分 22.(10分)如图所示,在□ABCD 中,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DE 、BF 与对角线AC 分别交于点M 、N ,连结MF 、NE . (1)求证:BF DE //;(2)判断四边形MENF 是何特殊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NMEFCABD(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CD AB CD AB =,//…………………………………………2分 ∴BE DF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 ∴AB BE CD DF 21,21==∴BE DF =∵BE DF //,BE DF =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 ∴BF DE //;…………………………………………5分(2)解:四边形MENF 是平行四边形 …………………………………………6分 理由如下:由(1)可知:BF DE // ∴,//NF ME ABF ∠=∠1 ∵CD AB //∴ABF ∠=∠2,43∠=∠ ∴21∠=∠∵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 ∴CD CF AB AE 21,21==∴CF AE =在△AME 和△CNF 中∵⎪⎩⎪⎨⎧∠=∠=∠=∠4321CF AE ∴△AME ≌△CNF (ASA )∴NF ME =∵,//NF ME NF ME = ∴四边形MENF 是平行四边形.…………………………………………10分 23.(11分)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90,//A BC AD ,12=AB ,21=BC ,16=AD .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 同时从点A 出发,在线段AD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D 运动,当点Q 到达点D 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1)填空:=AQ ________,=BP __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2)设△DPQ 的面积为S ,用含t 的式子表示S ;(3)当=t _________时,PQ PD =; (4)当t 为何值时,以点P 、C 、D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ABCQP解:(1)t ,t 2,0≤t ≤16;…………………………………………3分 (2)由题意可知:t AQ AD DQ -=-=16∴()966121621+-=⋅-=t t S ; …………………………………………5分(3)316;…………………………………………7分 提示: 当PQ PD =时,作AD PE ⊥,如图1所示.P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知:DE QE =易知:四边形ABPE 是矩形(即长方形) ∴t BP AE 2==∴t t t AQ AE QE =-=-=2 t AE AD DE 216-=-= ∵DE QE = ∴t t 216-=解之得:316=t∴当316=t 时,PQ PD =.(4)分为两种情况:图 2P QDABC①当点P 在BC 边上时,四边形PCDQ 是平行四边形,则有DQ PC = ∴t t -=-16221解之得:5=t ;(如图2所示)…………………………………………9分 ②当点P 在BC 边的延长线上时,四边形CPDQ 是平行四边形,则有DQ PC = ∴t t -=-16212解之得:337=t .(如图3所示) 图 3PQDABC综上所述,当5=t 或337=t 时,以点P 、C 、D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1分学生整理用图。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四边形的认识》 单元测试卷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四边形的认识》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共27 分)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______)个直角,长方形的(______)边相等,平行四边形有(______)个锐角、(______)个钝角。
【答案】(1). 4(2). 对(3). 2(4). 2【解析】【详解】由题意分析得: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有2个锐角、2个钝角。
2.日常生活用的物品中,(______)的表面是长方形,(______)的表面是正方形。
【答案】(1). 书(2). 魔方【解析】【分析】我们知道的长方形有:门、书、黑板、电视、钞票等表面;正方形有:魔方、豆腐、开关、方凳等表面。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日常生活用的物品中,书的表面是长方形,魔方的表面是正方形。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图形的认识,要熟练掌握。
3.用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捏住对角一拉,就会变成一个(______)。
【答案】平行四边形【解析】4.学校大门口的自动伸缩门应用了平行四边形(________)的这一特点。
【答案】容易变形【解析】【分析】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性,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易变形性。
据此解答。
【详解】学校大门口的自动伸缩门应用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这一特点。
除此之外,升降机、可伸缩的衣架等都运用了此特性。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属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5.如图中正方形被挡住的角是________角。
【答案】直【解析】【分析】正方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且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四个角都是90°,是直角。
所以图中正方形被挡住的角一定是直角。
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如图中正方形被挡住的角是直角。
【点睛】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特征,要熟练掌握。
6.用同样的小棒摆一个正方形,至少用(______)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至少用(______)根小棒。
【答案】(1). 4(2). 6【解析】【分析】正方形:由4条边围成,且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单选题1.下面各组线中,互相平行的是( )。
A.B.C.D.2.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 )不变.A.面积B.高C.周长D.周长和面积3.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 )。
A.长方形B.正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4.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的( )总是相等的。
A.面积B.“上底+下底”的和C.高D.周长5.把木条做成的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如下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周长不变,面积变B.周长和面积都不变C.周长和面积都变D.周长变,面积不变二、判断题6.当梯形的两腰相等时,这个梯形叫等腰梯形。
( )7.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 )8.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垂直。
( )9.两条平行线长都是5厘米。
()10.电动伸缩门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易变性。
( )三、填空题11.如下图,过点A向直线画四条线段,长度分别是3、4、5、6厘米,长度为3厘米的是线段 。
1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且长度 ,对角 。
13.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 的,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 的。
14.上面图形中, 是平行四边形, 是梯形。
15.把一个圆沿着它的半径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如果这个圆的半径是3cm,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cm,底是 cm。
16.如图,李大爷家有一块在长方形菜地ABCD,从A点到CD边的距离是 米。
四、作图题17.请画出以下图形底所对应的高。
(1)(2)五、解决问题18.盖房子时。
怎样判断封面和地面是垂直的?19.公园里有一个花坛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是38米,其中一条边长为4米,其余三条边的长分别是多少米?20.下图中,直线a和直线b互相平行,测量∠1和∠2的度数,并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
21.一个梯形的下底的长度是上底的4倍,如果将上底延长21厘米就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个梯形的上底是多少厘米?下底是多少厘米?22.福州东部花海公园要开辟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用来种植向日葵以供市民观赏。
四边形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四边形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图形不是四边形?A. 正方形B. 长方形C. 平行四边形D. 三角形答案:D2. 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数量是多少?A. 1B. 2C. 3D. 4答案:B3. 菱形具有以下哪些特性?A. 对角线相等B. 对角线互相垂直C. 四边相等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1.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边_________。
答案:平行且相等2. 正方形是特殊的_________。
答案:平行四边形3. 菱形的对角线_________。
答案:互相垂直且平分三、简答题1. 请简述四边形的基本性质。
答案:四边形是一个平面图形,由四条直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
其基本性质包括: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2. 什么是梯形?请简述其特点。
答案:梯形是一个四边形,其中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其特点是:非平行的两边称为腰,平行的两边称为底,两底之间的距离称为高。
四、计算题1. 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长分别为3厘米和5厘米,求其对角线的长度。
答案:由于题目没有给出足够的信息,无法直接计算对角线的长度。
需要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其他信息,如角度或对角线与边的关系。
2. 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计算其面积。
答案: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边长 = 4厘米× 4厘米 = 16平方厘米。
五、解答题1. 如何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答案:要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之一:-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 对角线互相平分。
2. 已知一个菱形的边长为6厘米,求其面积。
答案:菱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面积 = (对角线1 ×对角线2) / 2。
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对角线的长度,我们可以使用菱形的边长和其特性来求解。
设对角线分别为d1和d2,根据菱形的性质,d1² + d2² = 4 × 边长² = 4 × 6² = 144。
2019中考数学数学第一轮《四边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1).docx

单元测试卷 ( 五)(测试范围:第五单元 (四边形 )题号一二三考试时间 :90 分钟总分总分人试卷满分核分人:100 分 )得分一、选择题 (本题共 12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36 分 )1.将一个 n 边形变成 (n+ 1) 边形 ,内角和将()A.减少180 °B.增加 180 °C.增加90°D.增加360 °2.如图 D5- 1,在矩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O,∠ AOB= 60°,AC= 6 cm,则 AB 的长是()图D5-1A.3 cm C.10 cm B .6 cm D .12 cm3.如图D5- 2,在矩形ABCD中 ,AD= 3AB,点 G,H分别在AD ,BC上 ,连接BG,DH ,且BG∥ DH ,当=时 ,四边形 BHDG是菱形()图D5-2A. B. C. D.4.如图D5-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点E 在边DC上 ,DE ∶EC= 3∶1,连接AE交BD于点F,则△ DEF的面积与△ BAF 的面积之比为()图D5-3A.3∶4 B .9∶16C.9∶1 D .3∶15.如图 D5 -4,O 是矩形 ABCD 的对角线AC 的中点 ,M 是 AD 的中点 ,若 AB= 5,AD= 12,则四边形ABOM 的周长为()图D5-4A.17B.18C.19D.206.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C.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7.如图 D5- 5,在 ?ABCD 中 ,连接 AC,∠ ABC= ∠ CAD= 45°,AB= 2,则 BC 的长是()图 D5-5A. B .2C.2 D.48.如图 D5-6,在矩形 ABCD 中 ,BC= 8,CD= 6,将△ ABE 沿 BE 折叠 ,使点 A 恰好落在对角线BD 上的点 F 处,则 DE 的长是()图D5-6A.3B.C.5D.9.如图 D5 -7,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点 E 是边 CD 上的一点 ,且 BC=EC ,CF ⊥ BE 交 AB 于点 F,P 是 EB 延长线上一点 ,下列结论 :① BE 平分∠ CBF ;②CF 平分∠ DCB ;③BC=FB ;④PF=PC.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图D5-7A.1B.2C.3D.410.如图 D5-8,把矩形 ABCD 沿 EF 翻折 ,点 B 恰好落在 AD 边上的点 B'处 .若 AE= 2,DE= 6,∠EFB= 60°,则矩形 ABCD的面积是()图D5-8A.12 B .24 C.12 D.1611.如图D5 -9,矩形ABCD中,AB= 8,BC= 4.点 E 在AB 上 ,点F 在 CD上 ,点 G,H在对角线AC上 ,若四边形EGFH是菱形 ,则AE的长是()图 D5-9A.2 B .3 C.5 D.612.如图 D5 -10,在正方形 ABCD 中 ,△ BPC 是等边三角形 ,BP ,CP 的延长线分别交AD 于点 E,F,连接 BD ,DP ,BD 与CF 相交于点H ,给出下列结论2:① BE= 2AE;②△ DFP ∽△ BPH;③△ PFD ∽△ PDB ;④ DP =PH ·PC. 其中正确的是()图D5 -10A.①②③④C.①②④B.②③D.①③④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20 分)13.如图D5-11,在?ABCD中 ,点E 在AB 上 ,点F 在CD上,则S△ABF S△CDE (填“>”“<”或“= ”).图D5 -1114.如图 D5-12,在菱形 ABCD 中 ,AB= 10,AC= 12,则它的面积是.图D5 -1215.如图 D5-13,E 为正方形ABCD 外一点 ,若△ ADE 为等边三角形 ,则∠ AEB=.图 D5 -1316.如图 D5 -14,已知四边形ABCD 是矩形 ,把矩形 ABCD 沿直线 AC 折叠 ,点 B 落在点 E 处 ,连接 DE. 若 DE ∶∶AC= 3 5,则的值为.图D5 -14三、解答题 (共 44 分 )17.(5 分 )如图 D5-15,在△ ABC 中,M 是 AC 边上的一点 ,连接 BM.将△ ABC 沿 AC 翻折 ,使点 B 落在点 D 处,当 DM ∥ AB 时 ,求证 :四边形 ABMD 是菱形 .图D5 -1518.(6 分 )如图 D5 -16,在 ?ABCD 中 ,∠ ABC= 60°.E,F 分别在 CD 和 BC 的延长线上 ,AE∥ BD,EF⊥ BC,EF=,求 AB 的长 .图D5 -1619.(6 分 )如图 D5 -17,在菱形 ABCD 中 ,∠A = 110 °,点 E 是菱形 ABCD 内一点 ,连接 CE,将线段 CE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 110°,得到线段CF ,连接 BE,DF.若∠ E= 86°,求∠ F 的度数 .图D5 -1720.(7 分) 如图 D5 -18,四边形 ABCD 中 ,AC,BD 相交于点 O,O 是 AC 的中点 ,AD∥BC ,AC= 8,BD= 6.(1)求证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2)若 AC⊥ BD ,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 .图D5 -1821.(10 分 )如图 D5 -19,在正方形ABCD 中 ,点 G 在对角线 BD 上 (不与点 B,D 重合 ),GE⊥ DC 于点 E,GF ⊥ BC 于点F,连接 AG.(1)写出线段AG,GE,GF 长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 AGF= 105 °,求线段 BG 的长 .图D5 -1922.(10 分 )已知正方形ABCD ,点 M 为边 AB 的中点 .(1)如图 D5-20① ,点 G 为线段 CM 上的一点 ,且∠ AGB= 90°,延长 AG,BG 分别与边 BC ,CD 交于 E,F. ①求证 :BE=CF ;②求证 :BE 2=BC ·CE.2(2)如图 D5 -20②,在边 BC 上取一点 E,满足 BE =BC ·CE,连接 AE 交 CM 于点 G,连接 BG 并延长交 CD 于点 F,求 tan∠CBF 的值 .图D5 -20参考答案1.B2.A [ 解析 ] 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可得OA=OB=OD=OC,由∠ AOB= 60°,判断出△AOB 是等边三角形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 的长即可 .3.C4.B5.D6.C[ 解析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所以其中错误的为 C,故选 C.7.C[ 解析 ]∵ ? ABCD ,∴ AD ∥ BC ,∴∠ DAC= ∠ ACB= 45°= ∠ ABC, ∴∠ BAC= 90°,AB=AC= 2 , 由勾股定理得BC== = 2 ,选 C.8.C[ 解析 ]由 AB= 6,BC= 8,应用勾股定理 AB2 +AD 2=BD 2 ,得 :BD= 10,由折叠可知 BF=AB ,故 BF= 6,则 DF= 4.(法一 )∵∠ A= ∠ EFD ,∠ EDF= ∠ADB ,∴ △DEF ∽△ DBA ,∴ = ,即= ,∴DE= 5.(法二 )在 Rt△DEF 中 ,设 DE=x ,则 EF=AE= 8-x,应用勾股定理DE 2=EF 2 +DF 2,∴ x2= (8-x) 2+ 42 ,解得 x= 5.9.D [ 解析 ] ∵AB ∥CD,∴∠ ABE= ∠ BEC.∵ CE=CB ,∴∠ CBE= ∠ BEC.∴∠ CBE= ∠ ABE.即 BE 平分∠ ABC. 故①正确 ;∵ CE=CB ,CF ⊥ BE,∴ CF 平分∠ DCB. 故②正确 ;∵ AB∥ CD,∴∠ DCF= ∠ CFB. ∵∠ BCF= ∠ FCD ,∴∠ BCF=∠CFB,∴ BC=BF. 故③正确 ;∵ BF=CB ,CF ⊥ BE,∴ BE 垂直平分 CF ,∴ PF=PC. 故④正确 .10.D11.C12.C [解析 ] 在正方形 ABCD 中,∠ A= 90°;由△BPC 是等边三角形 ,可得∠ CBP= 60°,∴∠ ABP= 30°,∴ BE= 2AE,即①正确 ;由 BD 是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 ,可得△B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CBD= ∠CDB= 45°,可得∠ PBD= 15°,∵ CD=CP=CB , ∠ PCD= 30°, 可得∠ CPD= ∠ CDP= 75°, ∴ ∠ BPD= 75°+60°= 135°, ∠ FDP= 90°-75°= 15°, ∠PFD= 90°-∠ PCD= 90°-30°= 60°,∠ FPD= 180 °-∠ CPD= 180 °-75°= 105 °,∴∠ PBD= ∠ PDF ,∠ BPH= ∠ DFP ,∴ △DFP ∽△ BPH ,即②正确 ;∵∠ BPD≠∠ DPF ,∴③ △PFD ∽△ PDB 错误 ;由∠ PDH= ∠PDC- ∠ CDB= 75°-45°= 30°= ∠PCD ,∠CPD= ∠DPH ,可得△PDC∽△ PHD ,∴ DP 2=PH ·PC,即④正确 . 13.= 14.96 15.15°16.[解析 ]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BAC= ∠ EAC.∵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 AB∥ CD ,∴∠ DCA= ∠BAC,∴∠ EAC= ∠ DCA.设AE 与 CD 交于点 F,则 AF=CF ,∴ DF=EF ,又∠ DFE= ∠ AFC ,∴△ACF ∽△ EDF .∴= = ,设DF= 3x,则 CF= 5x,AB=DC= 8x.在 Rt△ADF 中 ,由勾股定理知 ,AD= 4x,∴= .17.证明 :如图 ,由折叠得 :AB=AD ,BM=DM ,∠ 1= ∠ 2,∵DM ∥ AB,∴∠ 1= ∠ 3,∴∠ 2= ∠ 3,∴ AD=DM ,∴AB=AD=BM=DM ,∴四边形 ABMD 是菱形 .18.解: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DC , AB∥ EC.∵ AE∥BD ,∴四边形 ABDE 是平行四边形 .∴AB=DE=CD ,即 D 为 CE 中点 .∵EF⊥BC ,∴∠ EFC= 90°.∵AB∥CD ,∴∠ DCF= ∠ ABC= 60°.∵ EF=,∴ CE= 2.∴AB= 1.19.解: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BCD= ∠A= 110°,BC=DC.由旋转可得 :∠ ECF= 110°,EC=FC ,∵∠ BCD= ∠BCE+ ∠ECD= 110°,∠ECF= ∠DCF+ ∠ECD= 110°,∴∠ BCE= ∠ DCF.又∵ BC=DC ,EC=FC ,∴△BCE≌ △ DCF ,∴∠ F= ∠E= 86°.20.解:(1) 证明 :∵ O 是 AC 的中点 ,∴ OA=OC ,∵AD∥BC,∴∠ ADO= ∠ CBO.在△AOD 和△COB 中 ,∵∴ △AOD≌△ COB(AAS), ∴ OD=OB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 BD,∴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S 菱形ABCD = AC ·BD= 24.21.解:(1) AG2=GE 2+GF 2.理由如下 :连接 GC,由正方形的性质知AD=CD ,∠ ADG= ∠CDG ,在△ADG 和△CDG 中,∴ △ADG≌△ CDG ,∴AG=CG ,由题意知∠ GEC= ∠GFC= ∠ DCB= 90°,∴四边形 GFCE 是矩形 ,∴GF=EC.222222在 Rt△GEC 中 ,根据勾股定理 ,得 GC=GE +EC ,∴ AG =GE +GF .(2)作 AH ⊥ BD 于点 H,由题意知∠ AGB= 60°,∠ ABG= 45°,∴ △ABH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GH 为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AB= 1,∴ AH=BH= ,HG= ,∴ BG= + =.22.解:(1) ①证明 : 在△ABG 中 ,∵∠ AGB= 90°,∴∠ GAB+ ∠ABG= 90°,∵正方形 ABCD ,∴ AB=BC ,∠ ABC= ∠BCD= 90°,∴∠ ABC= ∠ABG+ ∠GBC= 90°,∴∠ GAB= ∠GBC,∴Rt△EAB≌Rt△FBC ,∴ BE=CF .②证明 :∵∠ AGB= 90°,点 M 是 AB 的中点 ,∴GM=AM=BM ,∴∠ GAB= ∠ AGM ,∵∠ AGM= ∠CGE ,由①得∠ GAB= ∠ CBG,∴∠ CGE= ∠CBG,又∵∠ GCB= ∠ BCG,∴ △GCE∽△ BCG,∴=,∴CG2=BC ·CE,∵∠ MBG= ∠ MGB= ∠CGF= ∠ CFG ,∴CG=CF ,由①得 BE=CF ,2∴ CG=CF=BE ,∴ BE =BC ·CE.(2)解法 1:如图① ,延长 AE,DC 交于点 K,∵DC∥AB,∴ △ABE∽△ KCE ,∴= ,∵BE 2=BC ·CE,∴= ,∴=,∵AB=BC ,∴CK=BE ,∵ AB∥DC ,∴= = =,∵AM=BM ,∴CF=CK=BE.∵ BE2=BC ·CE,∴ E 是 BC 上的黄金分割点,-∴=,-∴ tan∠CBF= = =.解法 2:如图② ,延长 CM ,BF 分别交直线AD 于点 S,K,易证 AS=BC=AB ,∵BE2=BC ·CE,∴点 E 是 BC 上的黄金分割点,-∴=,∵AD∥ BC,∴ tan∠CBF= tanK=-= = =.7、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
2022年精品解析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 四边形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四边形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在△ABC中,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已知∠B=55°,则∠AEF的度数是()A.75°B.60°C.55°D.40°2、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10cm,点E在线段AD上,且AE=6cm,动点P在线段AB上,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C上.以v cm/s的速度由点B向点C运动,当△EAP与△PBQ全等时,v的值为()A.2 B.4 C.4或65D.2或1253、勾股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是数形结合的重要纽带.数学家欧几里得利用如图验证了勾股定理:以直角三角形ABC的三条边为边长向外作正方形ACHI,正方形ABED,正方形BCGF,连接BI,CD,过点C作CJ⊥DE于点J,交AB于点K.设正方形ACHI的面积为S1,正方形BCGF的面积为S2,长方形AKJD的面积为S3,长方形KJEB的面积为S4,下列结论:①BI=CD;②2S△ACD=S1;③S1+S4=S2+S3)A.1个B.2个C.3个D.4个4、垦区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小红家买了新楼.爸爸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四种瓷砖中,只购买一种瓷砖进行平铺,有几种购买方式()A.1种B.2种C.3种D.4种5、如图,已知E为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上一点,且∠DAE=∠B=80º,那么∠CDE的度数为()A.20ºB.25ºC.30ºD.35º6、如图,菱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OC=45°,OA C的坐标为()A.1)B.(1,1)C.(1D.,1)7、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1,则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A B C.3D.8、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O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作线段EF交AD于F,交BC于E,OB=EB,点G为BD上一点,满足EG⊥FG,若∠DBC=30°,则∠OGE的度数为()A.30°B.36°C.37.5°D.45°9、在锐角△ABC中,∠BAC=60°,BN、CM为高,P为BC的中点,连接MN、MP、NP,则结论:①NP =MP;②AN:AB=AM:AC;③BN=2AN;④当∠ABC=60°时,MN∥BC,一定正确的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④10、如图,在△ABC中,AC=BC=8,∠BCA=60°,直线AD⊥BC于点D,E是A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C ,将线段EC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FC ,连接DF ,则在点E 的运动过程中,DF 的最小值是( )A .1B .1.5C .2D .4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3AB =,4BC =,点E 是BC 边上一点,连接AE ,把B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点B ′处.当CEB '为直角三角形时,BE 的长为______.2、菱形ABCD 的周长为AC 和BD 相交于点O ,AO :BO =1:2,则菱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3、如图,四边形ABCD ,BP 、CP 分别平分ABC ∠、BCD ∠,写出A ∠、D ∠、P ∠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4、如图,在ABC 中,2AB AC ==,90BAC ∠=︒,M ,N 为BC 上的两个动点,且MN =AM A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5、如图,△ABC 中,AC=BC=3,AB=2,将它沿AB 翻折得到△ABD ,点P 、E 、F 分别为线段AB 、AD 、DB 上的动点,则PE+PF 的最小值是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邻边AB 、AD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 ()244210x mx m -+-=的两个实数根.(1)当m 为何值时,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2)若AB 的长为2,那么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多少?2、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E ,F 是对角线AC 的三等分点,连接BE ,DF .证明BE =DF .3、我们知道正多边形的定义是: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1)如图①,在各边相等的四边形ABCD 中,当AC =BD 时,四边形ABCD 正四边形;(填“是”或“不是”)(2)如图②,在各边相等的五边形ABCDE中,AC=CE=EB=BD=DA,求证: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3)如图③,在各边相等的五边形ABCDE中,减少相等对角线的条数也能判定它是正五边形,问:至少需要几条对角线相等才能判定它是正五边形?请说明理由.4、如图,矩形ABCD中,E、F是BC上的点,∠DAE=∠ADF.求证:BF=CE.5、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为对角线.(1)尺规作图:请作出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AC于点E,F,G,连接CE,AF.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请判断四边形AF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证EF是△ABC的中位线,得EF∥BC,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EF是△ABC的中位线,∴EF∥BC,∴∠AEF=∠B=5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出EF∥BC是解题的关键.2、D【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当△EAP与△PBQ全等时,有两种情况:①当EA=PB时,△APE≌△BQP,②当AP=BP 时,△AEP≌△BQP,分别按照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求解即可.【详解】解:当△EAP与△PBQ全等时,有两种情况:①当EA=PB时,△APE≌△BQP(SAS),∵AB=10cm,AE=6cm,∴BP=AE=6cm,AP=4cm,∴BQ=AP=4cm;∵动点P在线段AB上,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P和点Q的运动时间为:4÷2=2s,∴v的值为:4÷2=2cm/s;②当AP=BP时,△AEP≌△BQP(SAS),∵AB=10cm,AE=6cm,∴AP=BP=5cm,BQ=AE=6cm,∵5÷2=2.5s,∴2.5v=6,∴v=12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注意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并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及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C【分析】根据SAS证△ABI≌△ADC即可得证①正确,过点B作BM⊥IA,交IA的延长线于点M,根据边的关系得出S△ABI=12S1,即可得出②正确,过点C作CN⊥DA交DA的延长线于点N,证S1=S3即可得证③正确,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S1+S2=S3+S4,即能判断④不正确.【详解】解:①∵四边形ACHI和四边形ABED都是正方形,∴AI=AC,AB=AD,∠IAC=∠BAD=90°,∴∠IAC+∠CAB=∠BAD+∠CAB,即∠IAB =∠CAD ,在△ABI 和△ADC 中,AI AC IAB CAD AB AD =⎧⎪∠=∠⎨⎪=⎩, ∴△ABI ≌△ADC (SAS ),∴BI =CD ,故①正确;②过点B 作BM ⊥IA ,交IA 的延长线于点M ,∴∠BMA =90°,∵四边形ACHI 是正方形,∴AI =AC ,∠IAC =90°,S 1=AC 2, ∴∠CAM =90°,又∵∠ACB =90°,∴∠ACB =∠CAM =∠BMA =90°, ∴四边形AMBC 是矩形,∴BM =AC ,∵S △ABI =12AI •BM =12AI •AC =12AC 2=12S 1,由①知△ABI≌△ADC,∴S△ACD=S△ABI=12S1,即2S△ACD=S1,故②正确;③过点C作CN⊥DA交DA的延长线于点N,∴∠CNA=90°,∵四边形AKJD是矩形,∴∠KAD=∠AKJ=90°,S3=AD•AK,∴∠NAK=∠AKC=90°,∴∠CNA=∠NAK=∠AKC=90°,∴四边形AKCN是矩形,∴CN=AK,∴S△ACD=12AD•CN=12AD•AK=12S3,即2S△ACD=S3,由②知2S△ACD=S1,∴S1=S3,在Rt△ACB中,AB2=BC2+AC2,∴S3+S4=S1+S2,又∵S1=S3,∴S1+S4=S2+S3,即③正确;④在Rt△ACB中,BC2+AC2=AB2,∴S3+S4=S1+S2,故④错误;综上,共有3个正确的结论,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矩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C【分析】从所给的选项中取出一些进行判断,看其所有内角和是否为360°,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求解.【详解】解:正三角形每个内角是60°,能被360°整除,所以能单独镶嵌成一个平面;正方形每个内角是90°,能被360°整除,所以能单独镶嵌成一个平面;正五边形每个内角是108°,不能被360°整除,所以不能单独镶嵌成一个平面;正六边形每个内角是120°,能被360°整除,所以能单独镶嵌成一个平面.故只购买一种瓷砖进行平铺,有3种方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镶嵌.解这类题,根据组成平面镶嵌的条件,逐个排除求解.5、C【分析】依题意得出AE=AB=AD,∠ADE=50°,又因为∠B=80°故可推出∠ADC=80°,∠CDE=∠ADC-∠ADE,从而求解.【详解】∵AD∥BC,∴∠AEB=∠DAE=∠B=80°,∴AE=AB=AD,在三角形AED中,AE=AD,∠DAE=80°,∴∠ADE=50°,又∵∠B=80°,∴∠ADC=80°,∴∠CDE=∠ADC-∠ADE=30°.故选:C.【点睛】考查菱形的边的性质,同时综合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DE的度数.6、B【分析】作CD⊥x轴,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OC=OA Rt△OCD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D的值,即可得到C点的坐标.【详解】:作CD⊥x轴于点D,则∠CDO=90°,∵四边形OABC是菱形,OA∴OC=OA又∵∠AOC=45°,∴∠OCD=90°-∠AOC=90°-45°=45°,∴∠DOC=∠OCD,∴CD=OD,在Rt△OCD中,OC CD2+OD2=OC2,∴2OD2=OC2=2,∴OD2=1,∴OD=CD=1(负值舍去),则点C的坐标为(1,1),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根据勾股定理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 =CD =1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B【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可得斜边为2,然后利用两直角边之间的关系以及勾股定理求出两直角边之积,从而确定面积.【详解】解: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可知,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AC =2BD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AB +BC等式两边平方得(AB +BC )2 2,即AB 2+BC 2+2AB •BC∵AB 2+BC 2=AC 2=4,∴2AB •BC AB •BC即三角形的面积为12×AB •BC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巧妙求出AC •BC 的值是解此题的关键,值得学习应用.8、C【分析】根据矩形和平行线的性质,得30DBC BDA ∠=∠=︒;根据等腰三角形和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得∠BOE ;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通过证明OBE ODF △∽△,得OE OF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性质,推导得OFG ∠,再根据余角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矩形ABCD∴//AD BC∴30DBC BDA ∠=∠=︒∵OB =EB , ∴180752DBC BOE BEO ︒-∠∠=∠==︒ ∴75FOG BOE ∠=∠=︒∵点O 为对角线BD 的中点,∴OB OD =OBE △和ODF △中30DBC BDA OB OD BOE DOF ∠=∠=︒⎧⎪=⎨⎪∠=∠⎩∴OBE ODF △∽△∴OE OF =∵EG ⊥FG ,即90EGF ∠=︒∴OE OF OG∴18052.52FOGOFG OGF︒-∠∠=∠==︒∴9037.5OGE OGF∠=︒-∠=︒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平行线、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9、C【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即可判定①正确;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定②正确,由勾股定理即可判定③错误;由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判定④正确.【详解】∵CM、BN分别是高∴△CMB、△BNC均是直角三角形∵点P是BC的中点∴PM、PN分别是两个直角三角形斜边BC上的中线∴12 PM PN BC==故①正确∵∠BAC=60゜∴∠ABN=∠ACM=90゜−∠BAC=30゜∴AB=2AN,AC=2AM∴AN:AB=AM:AC=1:2即②正确在Rt△ABN中,由勾股定理得:BN=故③错误当∠ABC=60゜时,△ABC是等边三角形∵CM⊥AB,BN⊥AC∴M、N分别是AB、AC的中点∴MN是△ABC的中位线∴MN∥BC故④正确即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④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并正确运用是解题的关键.10、C【分析】取线段AC的中点G,连接EG,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角的计算即可得出CD=CG以及∠FCD=∠ECG,由旋转的性质可得出EC=FC,由此即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证出△FCD≌△ECG,进而即可得出DF=GE,再根据点G为AC的中点,即可得出EG的最小值,此题得解.【详解】解:取线段AC的中点G,连接EG,如图所示.∵AC =BC =8,∠BCA =60°,∴△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AD 为△ABC 的对称轴,∴CD =CG =12AB =4,∠ACD =60°,∵∠ECF =60°,∴∠FCD =∠ECG ,在△FCD 和△ECG 中,FC EC FCD ECG DC GC =⎧⎪∠=∠⎨⎪=⎩, ∴△FCD ≌△ECG (SAS ),∴DF =GE .当EG ∥BC 时,EG 最小,∵点G 为AC 的中点,∴此时EG =DF =12CD =14BC =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DF =GE,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相等的边是关键.二、填空题1、32或3 【分析】分两种情形:如图1中,当A ,B ′,C 共线时,90EB C ∠'=︒.如图2中,当点B ′落在AD 上时,90CEB ∠'=︒,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1中,当A ,B ′,C 共线时,90EB C ∠'=︒.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B ∴∠=︒,5AC ∴,3AB AB ='=,532CB ∴'=-=,设BE EB x ='=,则4EC x =-,在'Rt CEB 中,222CE B E B C ='+',222(4)2x x ∴-=+,32x ∴=, 如图2中,当点B ′落在AD 上时,90CEB ∠'=︒,此时四边形ABEB'是正方形,3BE AB∴==,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BE的值为32或3.故答案是:32或3.【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2、4【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得边长,根据AO:BO=1:2,求得对角线的长,进而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B AD DC CB ∴===,11,22AO AC BO BD ==菱形ABCD 的周长为AB ∴ AO :BO =1:2,AB ∴1,2AO BO ∴==2,4AC BD ==1124422ABCD S AC BD ∴=⋅=⨯⨯=菱形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掌握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3、2D A P +∠∠=∠【分析】如图(见解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21,22ABC BCD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即可得.【详解】解:如图,BP 、CP 分别平分ABC ∠、BCD ∠,21,22ABC BCD ∴∠=∠∠=∠,20118P ∠︒+=∠+∠,23221260P ∴∠+∠+∠=︒,又3212260D ABC A BCD A D ∠+∠=∠+∠∠+∠++∠=︒∠+,∴=∠∠,+∠A PD2故答案为:2∠=∠.D+∠A P【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是解题关键.4【分析】过点A作AD//BC,且AD=MN,连接MD,则四边形ADMN是平行四边形,作点A关于BC的对称点A′,连接AA′交BC于点O,连接A′M,三点D、M、A′共线时,AM AN+最小为A′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A′D的长度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过点A作AD//BC,且AD=MN,连接MD,则四边形ADMN是平行四边形,∴MD=AN,AD=MN,作点A关于BC的对称点A′,连接A A′交BC于点O,连接A′M,则AM =A ′M ,∴AM +AN =A ′M +DM ,∴三点D 、M 、A ′共线时,A ′M +DM 最小为A ′D 的长,∵AD //BC ,AO ⊥BC ,∴∠DA A '=90°,∵2AB AC ==,90BAC ∠=︒,,∴BC=BO =CO =AO∴AA '=在Rt△AD A '中,由勾股定理得:A 'D =∴AM AN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构造平行四边形将AN 转化为DM 是解题的关键.5【分析】首先证明四边四边形ABCD 是菱形,作出F 关于AB 的对称点M ,再过M 作ME ′⊥AD ,交AB 于点P ′,此时P ′E ′+P ′F 最小,求出ME 即可.【详解】解:作出F关于AB的对称点M,再过M作ME′⊥AD,交AB于点P′,此时P′E′+P′F最小,此时P′E′+P′F=ME′,过点A作AN⊥BC,CH⊥AB于H,∵△ABC沿AB翻折得到△ABD,∴AC=AD,BC=BD,∵AC=BC,∴AC=AD=BC=BD,∴四边形ADBC是菱形,∵AD∥BC,∴ME′=AN,∵AC=BC,∴AH=12AB=1,由勾股定理可得,CH∵12×AB×CH=12×BC×AN,可得AN∴ME ′=AN∴PE +PF .【点睛】 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最短问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1、(1)当m 为1时,四边形ABCD 是菱形.(2)▱ABCD 的周长是5.【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根求出△=16(m -1)2≥0,结合根的判别式,当△=0时,AB =AD ,平行四边形ABCD 为菱形,得出16(m -1)2=0求出m 的值即可;(2)根据AB =2,AB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 ()244210x mx m -+-=的根,将x =2代入原方程可求出m 的值,将m 的值代入原方程,求出方程的另一根AD 的长,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即可求出▱ABCD 的周长.【详解】解:(1)∵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邻边AB 、AD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244210x mx m -+-=的两个实数根∴△=(-4m )2-4×4(21m -)=16(m -1)2≥0,当△=0时,AB =AD ,平行四边形ABCD 为菱形,∴16(m -1)2=0∴m =1,∴当m 为1时,四边形ABCD 是菱形.(2)∵AB =2,AB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 ()244210x mx m -+-=的根把x =2代入原方程,得:()4442210m m ⨯-⨯+-=解得:m =52.将m =52代入原方程,得:24104=0x x -+整理得2252=0x x -+,因式分解得()()2120x x --=∴x 1=2,x 2=12∴AD =12,∴▱ABCD 的周长是2×(2+12)=5.【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菱形的性质,平四边形周长,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见详解【分析】由题意易得AB =CD ,AB ∥CD ,AE =CF ,则有∠BAE =∠DCF ,进而问题可求证.【详解】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B ∥CD ,∴∠BAE =∠DCF ,∵E ,F 是对角线AC 的三等分点,∴AE =CF ,在△ABE 和△CDF 中,AB CD BAE DCF AE CF =⎧⎪∠=∠⎨⎪=⎩, ∴△ABE ≌△CDF (SAS ),∴BE =D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3、(1)是;(2)见解析;(3)至少需要3条对角线相等才能判定它是正五边形,见解析【分析】(1)根据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证明即可;(2)由SSS 证明△ABC ≌△BCD ≌△CDE ≌△DEA ≌△EAB 得出∠ABC =∠BCD =∠CDE =∠DEA =∠EAB ,即可得出结论;(3)由SSS 证明△ABE ≌△BCA ≌△DEC 得出∠BAE =∠CBA =∠EDC ,∠AEB =∠ABE =∠BAC =∠BCA =∠DCE =∠DEC ,由SSS 证明△ACE ≌△BEC 得出∠ACE =∠CEB ,∠CEA =∠CAE =∠EBC =∠ECB ,由四边形ABCE 内角和为360°得出∠ABC +∠ECB =180°,证出AB ∥CE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E =∠BEC ,∠BAC =∠ACE ,证出∠BAE =3∠ABE ,同理:∠CBA =∠D =∠AED =∠BCD =3∠ABE =∠BAE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解:结论:四边形ABCD 是正四边形.理由:∵AB =BC =CD =DA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四边形ABCD 是正四边形.故答案为:是.(2)证明:∵凸五边形ABCDE 的各条边都相等,∴AB =BC =CD =DE =EA ,在△ABC 、△BCD 、△CDE 、△DEA 、△EAB 中,AB BC CD DE EA BC CD DE EA AB AC BD CE DA BE ====⎧⎪====⎨⎪====⎩∴△ABC ≌△BCD ≌△CDE ≌△DEA ≌EAB (SSS ),∴∠ABC =∠BCD =∠CDE =∠DEA =∠EAB ,∴五边形ABCDE 是正五边形;(3)解:结论:至少需要3条对角线相等才能判定它是正五边形.若AC =BE =CE ,五边形ABCDE 是正五边形,理由如下:在△ABE 、△BCA 和△DEC 中,AE BA DC AB BC DE BE AC CE ==⎧⎪==⎨⎪==⎩, ∴△ABE ≌△BCA ≌△DEC (SSS ),∴∠BAE =∠CBA =∠EDC ,∠AEB =∠ABE =∠BAC =∠BCA =∠DCE =∠DEC ,在△ACE 和△BEC 中,AE BC CE BE AC CE =⎧⎪=⎨⎪=⎩∴△ACE ≌△BEC (SSS ),∴∠ACE =∠CEB ,∠CEA =∠CAE =∠EBC =∠ECB ,∵四边形ABCE 内角和为360°,∴∠ABC +∠ECB =180°,∴AB ∥CE ,∴∠ABE =∠BEC ,∠BAC =∠ACE ,∴∠CAE =∠CEA =2∠ABE ,∴∠BAE =3∠ABE ,同理:∠CBA =∠D =∠AED =∠BCD =3∠ABE =∠BAE ,∴五边形ABCDE 是正五边形;【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正多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4、见解析【分析】先证明=AEB DFC ∠∠,然后证明△ABE ≌△DCF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90B C ∠=∠=︒,AD ∥BC ,∴∠ADF =∠CFD ,∠DAE =∠AEB ,∵=DAE ADF ∠∠,∴=AEB DFC ∠∠.在ABE △和DCF 中,=AEB DFC B CAB DC ∠∠⎧⎪∠=∠⎨⎪=⎩, ∴()ABE DCF AAS △≌△,∴BE CF =,∴BE -FE =CF -EF ,即BF =CE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条件是解题的关键.5、(1)见解析,(2)菱形,理由见解析【分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即可;(2)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A =EC ,FA =FC ,AG =GC ,再证明△AGE ≌△CGF 得到AE =CF ,根据四边相等可判断四边形AFCE 为菱形.(1)解:如图,EF 、CE 、AF 为所作;(2)解:四边形AFCE 为菱形.理由如下:如图,∵EF 垂直平分AC ,∴EC =EA ,FC =FA ,AG =GC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 ∥BC ,∴∠EAC =∠FCA ,在△AGE 和△CGF 中,EAC FCA AG CGAGE CGF ∠=∠⎧⎪=⎨⎪∠=∠⎩, ∴△AGE ≌△CGF (ASA ),∴AE =CF ,∴AE =EC =CF =AF ,∴四边形AFCE 为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菱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基本作图,熟练运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菱形判定进行推理证明是解题关键.。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A.5B.10C.D.25则ABC的周长是()55A.AB∥CD,AB=CD B.AB∥CD,AD∥BC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A .B .C .D .①BE⊥AC二、填空题13.已知四边形ABCD ,点O 是对角线AC 与BD 的交点,且OA OC =,请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 成为平行四边形,那么添加的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14.如图,线段AB ⊥BC ,以C 为圆心,BA 为半径画弧,然后再以A 为圆心,BC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 ,则四边形ABCD 是矩形,其依据是 _____.15.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连结BE ,若6AE =,DE=5,∠BEC=90°,则BE =______.1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边上一点,连接AE,AB=4CE,F是AE上一点,射线BF与正方形的边⊥交BC于点1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45B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OE AC18.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边CD上,若△ABE的面积为18,CE=4,则线段BE的长为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BC 、AD 于点E 、F ,G 、H 分别是OB 、OD 的中点.求证:(1)OE =OF ;(2)四边形GEHF 是平行四边形.20.如图,E ,F 是▱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两点,且AF =CE .求证:(1)△ADE ≌△CBF ;(2)DE ∥BF .2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1)若点E 、F 是AD 、BC 的中点,连接BE 、DF ,求证BE DF =;(2)若DF 平分ADC ∠且交边BC 于点F ,如果5AB =,BC=8,试求线段BF 的长.(1)求证:OE CB =;(1)求证:180ABO ACO ∠+∠=︒;1.C2.D3.D4.D5.A6.C7.C360 BAC ∠=ABO ∴∠+(2)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过点O 作AOC ∴∠+∠+ABO ∠∠ABO ∴∠=BOC ∠=90AOC ∠∴AOB ∠∴∴四边形是正方形OB OC ∴=在ABO 和FCO 中ABO FCO∴≅∴AO FO=,AB=CFAO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F AO2CF AC AO∴+=2∴+=AB AC AO2。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一、选择题1. 下列四边形对角线相等但不一定垂直的是( )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2. 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是两条对角线,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那么这个条件是( )A.AB=BC B.AC=BD C.AC⊥BD D.AB⊥BD3. 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C=4,BD=6,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A.16B.24C.413D.8134. 如图,点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OM∥AB交AD于点M,若OM=3,BC=10,则OB的长为( )D.34 A.5B.4C.3425. 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6 cm,8 cm,则这个菱形的周长为( )A.5 cm B.10 cm C.14 cm D.20 cm6. 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边上的一动点,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是6和8,则点P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距离之和是( )A.4.8B.5C.6D.7.27. 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中CD上的一点,把△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到△ABF的位置,若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16,DE=1,则EF的长是( )A.4B.5C.217D.348. 如图,在矩形ABCD中,EG垂直平分BD于点G,若AB=4,BC=3,则线段EG的长度是( )A.32B.158C.52D.39.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E,F分别为边AD,BC上的点,且EF=5,点G,H 分别边AB,CD上的点,连接GH交EF于点P.若∠EPH=45∘,则线段GH的长为( )A.5B.2103C.253D.710.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AD=4,以BC为斜边在矩形的外部作直角三角形BEC,点F是CD的中点,则EF的最大值为( )A.732B.4C.5D.92二、填空题11. 菱形的对角线长为6和8,则菱形的高为.12. 如图,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EFGH,只要添加条件,就能保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13. 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F为BC中点,过点F作FE⊥BC于点F交BD于点E,连接CE,若∠BDC=34∘,则∠ECA=.14. 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重合,点B落在点F处,折痕为AE,且EF=3,则AB的长为.15. 在矩形ABCD中,AB=4,BC=3,折叠矩形ABCD,使点B与点D重合,则BF的长为.16. 如图,菱形ABCD中,AB=2,∠BAD=60∘,点E是边AB的中点,点P在对角线AC上移动.则PB+PE的最小值是.三、解答题17.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E∥AC,AE∥BD.(1) 求证:四边形AODE是矩形.(2) 若AB=6,∠BCD=120∘,求四边形AODE的面积.18.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过点B作BE⊥DF于点E,交CD于点G,连接CE.(1) 若正方形ABCD边长为3,DF=4,求CG的长.(2) 求证:EF+EG=2CE.19.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且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1) 如图①,求证:OE=OF;(2) 如图②,若EF⊥DB,垂足为O,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20. 回答下列问题.(1) 提出问题: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H分别在BC,AB上,若AE⊥DH于点O,求证:AE=DH.(2) 类比探究: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点H,E,G,F分别在AB,BC,CD,DA上,若EF⊥HG 于点O,探究线段EF与HG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1. 如图,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CD上,点G,H在对角线AC上,EF与AC相交于点O,AG=CH,BE=DF.(1) 求证: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2) 当EG=EH时,连接AF.①求证:AF=FC.②若DC=8,AD=4,求AE的长.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C4. D5. D6. A7. D8. B9. B10. D二、填空题11. 24512. AC⊥BD13. 2214. 615. 25816. 3三、解答题17.(1) 因为DE∥AC,AE∥BD,所以四边形AODE是平行四边形,因为在菱形ABCD中,AC⊥BD,所以∠AOD=90∘,所以四边形AODE是矩形.(2) 因为∠BCD=120∘,AB∥CD,所以∠ABC=180∘−120∘=60∘,因为AB=BC,所以△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OA=12×6=3,OB=32×6=33,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所以OD=OB=33,所以四边形AODE的面积=OA⋅OD=3×33=93.18.(1)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G=∠DCB=∠DCF=90∘,BC=DC,∵BE⊥DF,∴∠CBG+∠F=∠CDF+∠F,∴∠CBG=∠CDF,在△CBG和△CDF中,{∠BCG=∠DCF=90∘,BC=CD,∠CBG=∠CDF,∴△CBG≌△CDF(ASA),∴BG=DF=4,∴在Rt△BCG中,CG2+BC2=BG2,∴CG=42−32=7.(2) 过点C作CM⊥CE交BE于点M,∵△CBG≌△CDF,∴CG=CF,∠F=∠CGB,∵∠MCG+∠DCE=∠ECF+∠DCE=90∘,∴∠MCG=∠ECF,在 △MCG 和 △ECF 中,{∠MCG =∠ECF,CG =CF,∠F =∠CGB,∴△MCG ≌△ECF (ASA),∴MG =EF ,CM =CE ,∴△CM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E =2CE ,又 ∵ME =MG +EG =EF +EG , ∴EF +EG =2CE .19.(1) ∵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OB =OD ,AB ∥CD ,∴∠EBO =∠FDO ,在 △OBE 与 △ODF 中,{∠EBO =∠FDO,OB =OD,∠BOE =∠DOF, ∴△OBE ≌△ODF (ASA),∴OE =OF ;(2) ∵OB =OD ,OE =OF , ∴ 四边形 BEDF 是平行四边形, ∵EF ⊥BD ,∴ 四边形 BEDF 是菱形.20.(1) ∵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AB =DA ,∠ABE =90∘=∠DAH , ∴∠HAO +∠OAD =90∘,∵AE⊥DH,∴∠ADO+∠OAD=90∘,∴∠HAO=∠ADO,在△ABE和△DAH中,{∠BAE=∠HDA,AB=AD,∠B=∠HAD,∴△ABE≌△DAH(ASA),∴AE=DH.(2) EF=GH,理由:将PE平移到AM处,则AM∥EF,AM=EF,将GH平移到DN处,则DN∥GH,DN=GH,∵EF⊥GH,∴AM⊥DN,根据(1)的结论得AM=DN,∴EF=GH.21.(1) ∵矩形ABCD中,AB∥CD,∴∠FCH=∠EAG,又∵CD=AB,BE=DF,∴CF=AE,且CH=AG,∠FCH=∠EAG,∴△AEG≌△CFH(SAS),∴GE=FH,∠CHF=∠AGE,∴∠FHG=∠EGH,∴FH∥GE,∴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2) ①连接AF,∵EG=EH,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GFHE为菱形,∴EF垂直平分GH,又∵AG=CH,∴EF垂直平分AC,∴AF=CF=AE.②设AE=x,则FC=AF=x,DF=8−x,在Rt△ADF中,AD2+DF2=AF2,∴42+(8−x)2=x2,解得x=5,∴AE=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边形测试题
一、选择题(24分)
1.下面几组条件中,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一组对边相等; B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C .一组对边平行; D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和CEFG 都是平行四边形,下面等式中错误的是( ). A .18180O ∠+∠= B .28180O ∠+∠= C .46180O ∠+∠= D .15180O ∠+∠=
G
F
87654321
C
B
A E
D
2y
y
x
x
2x
4y
卫
生间
厨房
客厅卧室
第3题图 第8题图
4.在正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上,到正方形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的点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5.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3和4,那么这个菱形的面积为(平方单位)( ). A .12 B .6 C .5 D .7
6.矩形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O ,一条对角线与短边的和为15cm ,则矩形较短边长为( ) A .4cm B .2cm C .3cm D .5cm 7.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①等边三角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三条对称轴; ②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且有四条对称轴; 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④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8.小李家住房的结构如图所示,小李打算把卧室和客厅铺上木地板,请你帮他算一算,他至少要买
木地板( )
A .12xy
B .10xy
C .8xy
D .6xy 二、填空题:(20分)
9.用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能够铺满地面,每个顶点周围有______•个正三角形和______个正方形. 10.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角和为300O ,则另一组对角的度数均为______. 11.已知P 为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AB 上一点,则PCD S ∆=____ABCD
S
.
1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比B ∠小20O ,那么C ∠的度数是________.
1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若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则四边形ABCD 为_______形. 14.一个正方形要绕它的中心至少旋转______,才能和原来的图形重合;若绕它的一个顶点至少旋转________,才能和原来的图形重合.
15.如图所示,在等腰梯形ABCD 中,共有_____对相等的线段.
O
C
D
B
A
16.梯形的上底长为a cm ,下底长为b cm (a b <),•它的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比为_______. 三、解答题.
17.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2D B ∠=∠,AD 与CD 的长度分别为a 和b . (1)求AB 的长.(2)若AD AB ⊥于点A ,求梯形的面积.(10分)
18.梯形ABCD 中,AB CD ,DC AB <,过D 点作DE AB ,交AB 于点E ,若梯形周长为30cm ,
4cm CD =,则ADE ∆的周长比梯形的周长少多少厘米?(8分)
19.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M 为BC 边中点,将正方形折起,使点M •与A 重合,
N
Q
P
M
D
C
B A
M
F
E
C
D
B
A
设折痕为EF ,则23
ME AB =,求AEM ∆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12分)
20.如图所示,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的平行线MN 分别交,DA DC 的延长线于,M N ,交,AB BC 于,P Q ,求证:QM NP =.(8分)
21.已知AD 是ABC ∆中A ∠的平分线,DE AC 交AB 于E 点,DF AB 交AC 于F 点.求证:,E F 关于直线AD 对称.(8分)
22.(1)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为30O . (2)利用这个结论解决下列问题: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 中,,AB CD AD AC ⊥,AD AC ⊥,
AD AC =,DB DC =,,AC BD 交于点E ,•试问CE 与CB 相等吗,为什么?(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B 2.D 3.A 4.C 5.B 6.D 7.D 8.A 二、填空 9.3 2 10.30°
11.1
2
12.80°13.菱 14.90° 360°15. 40 16.:a b
三、17.解:(1)过C 点作CE DA . ∵AB CD
∴四边形AECD 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EC D ∠=∠.
∵2D B ∠=∠,
∴2AEC B ECB B ∠=∠=∠+∠ ∴ECB B ∠=∠, ∴EC EB = ∵,DC b AD a == ∴,AE b CE EB a === ∴AB a b =+ (2)22222
ABCD DC AB b a b a ab
S AB a ++++=⨯=⨯=梯形
18.解:∵,DC AB DE CB ∴四边形DEBC 是平行四边形, ∴,DC EB DE CB ==,
∴-2ADE ABCD L L DC AD AB BC AD AE DE DC ∆-=
+++++=梯形()() ∵4cm CD =
∴ADE ∆的周长比梯形的周长少8cm .
19.解:依题意可知EM EA = ∵22,3
3
EM AB EA AB ==
∵M 是BC 边中点, ∴1
2MB BC =
∵正方形ABCD ∴90,B AB BC CD DA O ∠====
∴2221321622
AEM ABCD
AB AB
AE MB S S AB AB ∆⨯⨯===正方形::::
20.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BC AB ND . ∵AC MN ,
∴四边形,ACQM APNC 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C PN MQ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21.解:∵,DE AC DF AB , ∴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 ∵AD 是ABC ∆中A ∠的平分线, ∴12∠=∠,
∴四边形AEDF 是菱形(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EF 关于直线AD 对称.
22.解:过,A B 点分别作AM DC ⊥于M 点,BN DC ⊥于N 点. ∵AB DC ,∴AM BN =, ∵AD AC =,∴12
DM MC DC ==. ∵AD AC ⊥,∴45ACD O ∠= 12
AM MC MD DC ===
∵DB DC = ∴12
BN AM DB == ∴30BDC O ∠=
∴453075CEB ACD BDC O O O ∠=∠+∠=+=
11
(180)(18030)7522
DCB DBC BDC O O O O ∠=∠=-∠=-=
∴DBC CEB ∠=∠ ∴CE 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