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试题及答案(5)[1]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沧桑感震耳欲聋奋发图强B. 振振有词走头无路前仆后继C. 喜出望外倾盆大雨狼狈不堪D. 震天动地呕心沥血草率从事答案:C2. 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B. 走投无路(zǒu tóu wú lù)C. 前赴后继(qián fù hòu jì)D. 振振有词(zhèn zhèn yǒu cí)答案:D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B.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和作风,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D. 这里,绿色蔬菜、有机食品应有尽有,是个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答案:B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B.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等108位英雄好汉的故事。

C.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

D.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故事。

答案:D5.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三字经”是指《大学》、《中庸》、《论语》三部儒家经典。

B.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儒家经典。

C. “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儒家经典。

D. “七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左传》、《公羊传》七部儒家经典。

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请补充完整下列名句:(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本文是一篇关于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的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帮助。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从事教师职业。

中学语文教师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招聘过程中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和选拔。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的试题及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过程。

首先,根据文章类型可以判断出本文属于说明文。

在撰写文章时,需要注意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如语言简练、准确,条理清晰,内容充实等。

其次,在梳理思路时,可以根据文章主题进行分类。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的试题一般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教育理论知识等方面。

在整理思路时,可以根据这些方面进行分类,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接着,在编写大纲时,需要根据思路和试题内容编写。

大纲应该包含引言、主体和结论等部分,其中主体部分可以按照试题类型和内容进行展开。

例如,本文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引言:介绍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的背景和意义;2、专业知识:介绍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3、教学技能:介绍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4、教育理论知识:介绍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相关知识;5、结论:总结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的重要性和意义。

最后,在撰写文章时,需要按照大纲进行展开。

在撰写过程中,需要注意文章的语言、结构和段落之间的衔接。

还需要注意试题的难度和深度,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帮助。

总之,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的相关信息和帮助。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过程,并为自己的招聘考试做好准备。

中学历史教师招聘专业考试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说法错误的是: A. 张衡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B. 《水经注》是古代地理学著作,记载了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 C.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修建者是李春 D. 《天工开物》是宋应星编著的,全面反映了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2、下列有关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 B.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失业率大幅下降 C.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开始持续稳定发展,高科技产业得到大力发展 D.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经济地位下降,被称为“不景气时代”二、简答题3、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师招聘笔试初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教师招聘笔试初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教师招聘笔试初中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2.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3.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龙点睛B. 亡羊补牢C. 纸上得来终觉浅D. 一鼓作气4. 下列哪位是“初唐四杰”之一?A. 王勃B. 李贺C. 杜牧D. 李商隐5. “建安七子”中不包括以下哪位?A. 曹植B. 王粲C. 徐干D. 阮籍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中学语文招聘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招聘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招聘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分斋教学制度是北宋著名教育家的发明。

A.王安石B.朱熹C.范仲淹D.胡瑗2.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B.逻辑性C.知识性D.创造性3.语文学习重在。

A.理性分析B.多读多背C.分析操练D.感性把握4.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A.工具性与实践性B.人文性与实践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D.可读性与实践性二、名词解释1.参考性阅读2.语言得体三、简答题1.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实施综合性学习要注意哪些问题?2.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与原教材的主要区别何在?试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谈谈新教材的功能。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积累运用22分1.单选题7分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侥幸/角色车辙/折戟沉沙瞠目/交口称赞B.盘踞/拮据癖好/否极泰来摒弃/敛声屏息C.怆然/创伤蛊惑/余勇可贾诘问/开花结果D.蹩脚/别扭干涸/曲高和寡徜徉/逢场作戏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讲师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C.再完美的机制都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无上光荣仗义执言波澜壮阔气势磅礴B.故步自封鸠占鹊巢委屈求全融汇贯通C.人才汇萃针贬时弊一愁莫展老羞成怒D.毋庸置疑脱颍而出不径而走纷至踏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90个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B.尽管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母亲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C.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科学,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与答案共6套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与答案共6套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与答案共6套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与答案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注意事项: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2022年教师公开招聘中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5

2022年教师公开招聘中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5

2022年教师公开招聘中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一、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韩愈提出的。

()A.正确B.错误2、有意后留意是需要做肯定努力的留意。

()A.正确B.错误3、抑制是神经活动的停止。

()A.正确B.错误4、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行为都在于达到某个目的,并在于学会达到目的的手段。

()A.正确B.错误5、学习是指学习者因阅历而引起的行为、力量和心理倾向的比较长久的变化。

()A.正确B.错误二、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清澈(chéng)轻佻(tiāo)豁免权(huō)舆论哗然(huá)B.甄别(zhēn)市侩(kuài)软着陆(zháo)温顺敦厚(dūn)C.苍穹(qióng)朱遂(s uì)扁桃腺(xiàn)拈轻怕重(zhān)D.跛脚(bǒ)菁华(jing)撂挑子(liào)大雨滂沱(pā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有原则的学问分子,对很多重大问题,他都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只不过他很少实行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意B.我坐在暖烘烘的沙滩上,远眺浩缈的大海,观看为了一块面包而聒燥的海鸥,端详那些在海滩上查找斑斓贝壳的孩童,尽量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C.初春,四周的一切在闪耀,在溶化,大地蒸腾起热气,云雀安详地鸣啭着……呼吸着凛冽、砭骨的空气,融雪炫目的反光使我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D.世人仅以沧海一粟之身,却能精鹜八极,心游万仞,领会茫茫宇宙与纷烦人世的壮美之美,这是何等的境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她到这不久便发觉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B.在演讲竞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讲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关,显得小题大做,榜上无名也就理所当然了C.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很一般,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却对各种奥妙困惑不已D.他性格内向,不擅长和生疏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1、新课程地核心理念是( )。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B 转变旧地学习方式;C倡导建构地学习;D为了每一个学生地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地教育理念应做到( )。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C培养学生正确地学习态度;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地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地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地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地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 )地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B强调新地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新课程改革地心理学依据是( )理论和( )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 )。

3、新课程改革贯彻( )地工作方针,坚持( )地原则。

4、新课程地三维目标是( )、( )、( )。

5、初中阶段设置( )相结合地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正确地划"√",错误地划"×",并将错误地改正)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 )改为: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 )改为: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地主体应该是教师。

( )改为: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 )改为:5、研究性学习关注地是研究地结果和学生地收获。

( )改为:四、简答(本大题含3小题,共10分)1、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目标陈述地四个要素是什么?(2分)2、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4分)3、新颁布地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特点?(4分)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1、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地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1、请您联系教学实际,以某一学段或某一种语文能力目标为重点,谈谈达成目标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0分)————————————————————————————————————————————————————————————————————————————————————————————————————————————————————————————————————————————————————————————————————————————————————————————————————————————————————————————————————————————————————————————————————————————————2、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与原教材的主要区别何在?试结合您以往的教学经验,谈谈新教材的功能。

(10分)————————————————————————————————————————————————————————————————————————————————————————————————————————————————————————————————————————————————————————————————————————————————————————————————————————————————————————————————————————————————————————————————————————————————3、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10分)对月贾平凹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不能污染你,你是浩浩天地的一面高悬的镜子吗?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

你照出来了,悲哀的盼你丰满,双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四项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荸荠苹果完璧归赵无精打采B. 恫吓茄子无动于衷歇斯底里C. 悱恻讹诈再接再励宏伟蓝图D. 奇葩瘸子处心积虑奋发图强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7月21日,在德国首都柏林,购买到《哈利·波特》完结篇的书迷们欣喜若狂。

B.中国武侠电影以其高深莫测的功力和博大精深的哲理,深受外国观众的喜爱。

C.在记者的记忆中,洪灾区是这样的:大堤上绵延数里的救灾帐篷,数万群众安土重迁,在救灾帐篷里,白天日晒雨淋、晚上蚊叮虫咬。

D.“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亮、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纵观奥斯卡金像奖的获奖影片,虽然各有千秋,但它们的共性都是能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任何一门艺术,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想象都会缺少灵性。

①空间的想象,②赢得了观众的拥护;③想象的空间,④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感受。

⑤让观众丰富了影片,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③⑤④①②D.①⑤④③②4.“飢”和“餓”两词意义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A. 语法功能不同:“飢”除了做谓语外,还可以做定语;“餓”则只能做谓语。

B. 程度深浅不同:“飢”是一般的饿,即感到肚了空,想吃东西;“餓”是严重的饿,指根本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而受到死亡的威胁。

C. 范围广狭不同:“飢”可以用于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餓”只能用于人。

D. 侧重的方面不同:“飢”侧重于内在感受;“餓”侧重于外在表现。

5.根据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特点,对中小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应该注意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A.成长纪录袋B.考试成绩C.学习习惯评价D.结果评价6.《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这一系列中的一项是()A.诗歌与散文B.小说与戏剧C.新闻与写作D.文化论著研读二.填空题(共10分)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古诗文名句(6分)⑴柳永在《雨霖铃》一词中感慨:“,更与何人说!”苏轼则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解嘲:“多情应笑我,!”⑵杜甫在《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

”李煜则在《虞美人》词中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清照则在《声声慢》中一声长叹:“这次第,?”⑶荀子在《劝学》中说:“吾日参省乎己,。

”韩愈在《师说》中说:“是故无贵无贱,道之所存,。

”8. 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9.义务教育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三.简答题(20分)10. 简析《神曲》的艺术特征(8分)11.试分析丁玲早期作品《沙菲女士的日记》中沙菲的形象。

(6分)12.请简述你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问题的认识。

(6分)四.鉴赏题(26分)13.赏析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易卜生是挪威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揭露社会现实,苦于找不到拯救社会的办法,在《玩偶之家》中对娜拉出走以后往何处去未能解答。

因此,列维陀夫说:“易卜生是天才的问号。

”萧伯纳是英国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作品揭露资本主义的特征常用幽默讽刺的手法。

平民看了为之感叹,统治者看了感到吃惊和不安。

因此,列维陀夫评论说:“萧伯纳却是一个伟大的惊叹号。

”我国著名作家唐弢在分析鲁迅的一生和他的作品后说:“鲁迅是一个伟大的句号。

”唐弢为什么说“鲁迅是一个伟大的句号”?请从鲁迅的一生和鲁迅的作品两个方面分别作出简要的回答。

14.赏析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杨柳枝词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①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杨花吴融不斗秾花②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

百花长恨风吹落,惟有杨花独爱风。

[注]①永丰:洛阳附近的一个地方。

②秾花:盛开的花朵。

(1)这两首诗都以什么为写作对象,都表达了自己的什么样的感情倾向?(2分)(2)请分别赏析两首诗三四两句的表现手法和表达内容。

(8分)15.试赏析《离骚》的开篇艺术。

(10分)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五、案例分析题(12)16.下面是一位教师在实施《荷塘月色》教学时的开头导入环节,试针对此设计作一评析。

(6分)教师: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平经历还知道些什么?(以上答问可灵活掌握,以下教师简述)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

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

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播放录音或教师表情朗读)17. 《〈论语〉十则》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也是中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

下面是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的片断。

请根据这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课堂实际内容,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对于文言文教学问题的看法。

(6分)在正式的内容讲完之后往往要组织一些活动课,它是“大语文教育”的重要一翼。

当年杭州二中的著名特级教师林炜彤先生曾对我说过:学生最讨厌什么样的课?——公开课;最喜欢什么样的课?——七扯八扯的课。

我理解,所谓“七扯八扯的课”,其实就是活动课,就是教学内容向课外、向生活的延伸。

由于能扩展视野,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没有必须完成的作业,它倍受学生欢迎。

活动课还能密切师生关系,加深师生感情。

别忘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我在这一课组织的活动是:1.网上拜访孔子。

点击进入:(1)“中国孔子”网站,(2)孔子博物院,(3)孔子箴言名句。

这些网站中有许多有趣的东西。

2.中央电视台“千秋史话”节目之《孔子》(我这里有一套“千秋史话”的光盘)。

电视往往是很有吸引力的。

3.探究性学习。

这一项最有价值。

我这样安排: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你有疑,特别是“无疑之疑”吗?在适当的时候老师提出自己准备的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有什么内在联系?可能不可能没什么联系?先对学生交代,这个问题,是许多人不解的问题,几个语文网站的“论坛”中都有人提出和讨论这个问题,可惜结论都不能让人信服。

你若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一种创见。

六、技能应用题(14分)1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4分)《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⑴如果要请你来为九年级学生命制试题,请以这首诗为阅读材料,设计二道阅读理解测试题,并注明参考答案及分值。

(8分)⑵如果要你用一课时讲授这篇课文,学生对象是九年级学生,请你为这堂课设计一份板书。

(6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C(该项中“再接再励”的“励”应写作“厉”)2.B(“安土重迁”意为“安于故土,不愿轻易迁移”,不合语境,应换作“搬离家园”。

)3. A(正确的排列顺序为:③想象的空间,②赢得了观众的拥护;①空间的想象,⑤让观众丰富了影片,④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感受。

)4.B。

5.A。

6.C。

二.填空题(共10分)7. ⑴便纵有千种风情;早生华发。

⑵不尽长江滚滚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怎一个愁字了得⑶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师之所存也。

(写对1空给1分,出现错别字则不给分)8.《文心雕龙》9.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简答题(20分)10.①采用的是中世纪文学惯用的梦幻形式和象征手法,表现的是“精神发展”、“精神漫游”的框架与主题。

②在象征和梦幻的框架下,但丁大量使用了写实手法,整部作品的造型艺术感非常强烈,许多人物、场面、细节取材于现实生活。

③《神曲》的结构宏大、严谨、匀称。

诗人按神学的“三位一体”学说建构整部作品,它克服了中世纪文学特有的结构松散的不足,对近代长篇作品产生影响。

④《神曲》抛弃拉丁文,用意大利语这一民族语言进行写作。

(答对一点给2分,满分8分,大意对即可)11. ①沙菲,五四落潮以后的反叛、苦闷的知识女性的典型。

②大胆追求个性解放,并以情爱的“灵与肉”的统一为寻求的主要目标。

后最终未能如愿的悲剧,凸现了一个负着时代苦闷和心灵创伤的叛逆女性形象。

③最突出的特点是,青年女子在**上的矛盾心理和大胆反叛,这就使得“五四”时期争取个性解放的女性文学创作有了新开拓。

(答出一点给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2. ①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③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答对一点给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四.鉴赏题(26分)13.①从鲁迅的一生来看,说他是一个句号,意为他的一生是完美的无憾的,完全做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②从鲁迅的作品来看,说他是一个句号,意为他的作品是冷静的,理性地剖析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答对一项得3分,满分6分。

)14.(1)①杨柳(或柳树)②赞美(或褒扬)(答出一点给1分,满分2分)(2)①白诗采用了双关(或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表面上看抒发的是对永丰柳独处荒园、无人观赏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又借此表达了人才不被欣赏和任用而遭埋没的感慨和愤懑。

②吴诗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同样面对春风,百花痛恨不已,恨自己的花瓣被吹落了,美貌被吹走了;而杨花则在春风中尽显自己的风采(答出一大点给4分,满分8分,大意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