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记叙文)
2019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材料记叙文部分(十)

2019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材料记叙文部分(十)《爱尔克的灯光》(重点课文)《作家作品》巴金中国现代文学重要作家。
处女作《幻灭》,《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及《寒夜》等等。
写作于1941年,收入《龙,虎,狗》之中。
是抒情散文。
《主旨》通过抒写回故乡时的所忆所念,所思所感,控诉了所谓“长宜子孙”的封建家庭对年轻生命,年轻心灵的摧残,表现出巴金对受害者的深深同情,并由18年后“回来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景”的观感,显示对封建势力的本质及其顽固性的深刻理解。
总结出一个真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的出路就是和旧家庭决裂,年轻人应该走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寻求光明的前途。
《课文串讲》全文分为三绝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描写“我”重访10年前的故居。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12自然段“守门的卫兵用怀疑的眼光看我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
”描写在故居前的所忆所思所念所感。
第一层:(28自然段)“守门的卫兵用怀疑的眼光看我我走了很多的路。
”由故居内昏暗的灯光,看到家族走向衰败,由眼前的灯光联想起哈立希岛上爱尔克姐姐的灯光,并引起对自己姐姐的怀念,姐姐被****的封建家庭所扼杀,“我”18年来走过很多路,又返回家乡,就是为吊唁亡故的姐姐。
第二层:(912自然段)“19年,似乎一切全变了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
”感到眼前一切与19年前没有变化,闭塞,停滞,落后,愚昧,后代人仍然重复着前人的悲剧,对“长宜子孙”实行了猛烈的抨击,表达了自己要冲破封建家庭狭小天地束缚的决心。
第三部分:(1315自然段)离开了小家,走向广大世界,受心灵的召唤,去探索自己应该走的道路。
大学语文之记叙文写作辅导课件

• 二是诗情画意的结尾。在结尾处展开想像, 用描写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一幅优美的图画, 或用名言抒写自己的情怀。
• 三是促膝谈心式的结尾。在结尾处,告诉 读者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对生活的感悟, 语言要力求亲切感人,朴实自然。
• 开篇要简洁明快,不能拖泥带水,长 篇大论,半天说不到正题上。
• 开篇的方法有 • 可以设置疑问,吊起人们的胃口; • 可以单刀直入,切入正题; • 可以运用修辞格,营造一种氛围; • 可以抒情开篇,拔动读者的心弦; • 可以引用名言,显得精炼又深刻。
• 作文的结尾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写 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 写得好,会使文章浑然天成,大添异彩。
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应具有的特质
• 一要体现“记叙”性质。
• 即记人或叙事。记人或叙事,二者必居其 一,但又不能以此否定另一面,因为人与 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人物形象的刻画 和塑造须得以事情为依托,事情的过程又 得靠人这一行为主体来推动;当然,人可 以是“虚拟化”的人,譬如动物、自然物 或想象物等。所以,是否是合格的记叙文, 就要看它是否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物或叙 述了一个完整的事情。
• 四是照应开头的结尾。这种结尾,结构圆 合,因为前后呼应,常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 四、悬念解疑法
• 所谓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 (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中间)设 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 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 状态的一种手法。
• 因为悬念是兴趣不断的向前延伸和 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所以悬 念设置得好,就能收到吸引读者始 终怀着紧张情绪或关切心情迫切地 读下去的艺术效果。
大学语文作文(8篇)

大学语文作文(8篇)在日常学习培训、工作中和日常生活,大家都触碰过作文吧。
作文是历经人的观念考虑到和语言表达机构,根据文本来表述一个主题风格实际意义的记叙方法。
下列是我用心梳理得高校语文作文【通用性8篇】下列是我用心梳理得,仅作参考,大家一起来瞧瞧吧。
夜空因为繁星的装点而更为绚丽夺目;池水因为鱼儿的守候而更加清亮怡人;发展因为自我反思的风采而留有闪亮的运动轨迹。
——题记呆呆地凝望着漆黑的夜空,一种恐惧心理油然而生,渐渐地外扩散到我的全身;眼下慢慢地模糊不清,心绪乘着风的飞船行车在那一个让我不愿意谈及的早上眼泪从我的眼里滑掉,淌到唇边,滴到心间,漾起一层层苦味的涟漪。
一向听话的我,今日竟和老师顶撞了。
我可以见到教师的恼怒,但我心中的怒火也越烧越旺,一无意间,便会像一条火龙般喷发出去,不良影响将难以想像。
不知道是被我的眼泪所触动,或是因为她心里的不忍心,暴风与最后或是沒有到来。
她仅仅平平淡淡地丢下一句话:回家了自身想一想吧!然后便转过身离开,只留有我一个人孤独的影子。
这孤独的深更半夜恰好是要我保持清醒的時刻,我追忆着大白天那一幕幕情景,真切地感受到,她是多么的包容地看待我,可是我却没什么发觉。
你眼底明晰是疼惜的眼泪,那眼泪中蕴含着一件事的关怀,但我却没有感觉,直至这深更半夜的自我反思,才要我感受到教师一件事的关爱,一件事的包容和无私的爱。
深夜里寂静的自我反思要我感受到老师的爱,医院病床上忧伤的自我反思要我体会到母亲的爱,教室里孤独的自我反思要我触碰到同学们的爱,成长路上的自我反思要我品位到世间的真正的爱情。
自我反思,要我品位到数不胜数的宽容,多种多样的成长历程,诚心诚意的感情游乐园,这就是自我反思的风采所属。
漆黑的夜上空划过一道光亮,那就是流星,惊慌与惊讶中,我许下一个漂亮的心愿,要我始终都能品位到自我反思的风采!后记:山林因小动物的存有而颇具活力;理想因信心的存有而更为漂亮;我的人生会因为自我反思的风采而更为靓丽。
自考大学语文记叙文学习要点:蚂蚁大战

自考大学语文记叙文学习要点:蚂蚁大战
17.《蚂蚁大战》学习要点
(选择)(1)本文是美国作家、思想家亨利·梭罗所写的一篇叙事散文。
(选择、简答、简析) (2)本文写森林中的一场蚂蚁大战,联想到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不时插入关于人类战争的历史事件,这就构成了蚂蚁大战与人类战争的类比,从而使蚂蚁大战成为人类战争的象征,凸现了对武士那善良、单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极高的爱国主义和英勇主义精神的赞颂,对人类之间的彼此残杀给人类生命和精神造成深重的灾难表示同情,隐含了对战争的反对。
(选择、简答,简析)(3)在写作特点上,文章运用了场面描写方法:以红黑三武士对决代表蚂蚁大战;在场面描写中,又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手法,着重描写红黑三个“武士”的生死鏖战,从而让人透过典型细部而通览全局。
这是处理复杂场面的有效途径。
(选择、简答、简析)(4)本文在写蚂蚁大战时,由于不雅察细致,在红黑三个“武士”生死鏖战的细节描写中,用写入的口吻来写,赋予蚂蚁以人的行为、举止、神态和心理,从而使蚂蚁的形象十分鲜活生动。
由于人格化手法的运用,就使得与人类战争相类比显得非常自然。
文中对蚂蚁大战惨烈的程度的描写,也就类比了人类战争的惨烈,蕴含了人类战争给人类生命和精神造成的深重灾难。
自考大学语文记叙文学习要点:都江堰

自考大学语文记叙文学习要点:都江堰15.《都江堰》学习要点(选择)(1)本文是我国当代艺术理论家、散文家余秋雨所写的一篇游记,是一篇思辨性很强的文化散文。
(选择、简答)(2)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突出了都江堰的历史贡献;第二部分写都江堰水流的壮不雅,突出了李冰父子的历史贡献;第三部分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论述了都江堰所表现的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第四部分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表示了这种从政精神受到人民永久性的崇敬和纪念。
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文化内涵就是:从政就要为民造福。
(选择、简答)(3)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
如作者在评价都江堰时,一开始就与长城作对比,从而得出长城固然伟大,但“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的都江堰却更伟大的结论。
在第三节中,作者又将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与李冰筑堰的指令相对比,从而显示两者的不同,颂扬了李冰的“智慧、仁慈、透明”。
还如将都江堰的水流与海水的对比,突出了都江堰水流的生动、雄壮。
(选择、简答、简析)(4)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集中表现在第三部分。
用李冰父子象征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实干家,用李冰的政治纲领象征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施政纲领,用秦始皇筑长城象征愚蠢、残忍、阴暗、霸道的政治行为,用金杖玉玺、钢铁戟锤象征穷兵黩武、霸道霸道的统治权力。
(选择、简析)(5)作者对都江堰水流的描绘,先写声音,再写作者的感觉,然后再写水流翻卷咆哮的壮不雅,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饱含着“壮丽的驯顺”深刻寓意,发人深思。
文中对都江堰水流的描绘,其内涵的意蕴是:表示都江堰建造得科学、坚固,强调突出了水的被驯服,突出了李冰父子的伟大贡献,突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选择、简析)(6)文中所采用的比方、比拟修辞手法,对生动描写水流、深化文章主旨有萤要作用。
A.“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补葺,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大学语文记叙文作文

大学语文记叙文作文
《难忘的舍友》
哎呀呀,提起大学那会子的事儿呀,我就想起我那逗趣的舍友啦。
记得刚搬进宿舍那会,我第一次见到他,就被他那独特的发型给吸引住了。
那头发,就像是被风吹乱了之后直接给固定住了似的,还翘着几根呆毛。
他长得高高瘦瘦的,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看起来特别喜庆。
有一次,宿舍里其他人都出去了,就剩我和他。
他突然神神秘秘地凑到我跟前,说:“嘿,咱玩个游戏呗。
”我好奇地问:“啥游戏呀?”他露出那狡黠的笑,说:“咱来模仿电视剧里面的人物对话。
”我心想,这倒挺有意思的哈。
然后他就开始了,他捏着嗓子,学着那些古代女子的样子,扭扭捏捏地说:“公子,今日可安好呀?”哎呀妈呀,那场面,把我笑得肚子都疼了。
他还特别入戏,一个劲儿地在那表演,我就一边笑一边配合他。
后来呀,我们经常在一起干些搞笑的事儿。
去上课的路上,他会突然来一句特别夸张的台词,引得周围人都看过来,然后他还若无其事的。
晚上睡觉前,他也会讲些段子,让我们在笑声中入睡。
大学的时光过得好快呀,虽然过去了这么久,但我一直都忘不了和这位舍友在一起的那些欢乐时光。
现在想起他,还是忍不住会笑出声来呢,这就是我的大学语文记叙文呀,嘿嘿!。
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课文

大学语文课文第一单元记叙文1.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魔延。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 “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
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繁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 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 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2.燕昭王求士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懿。
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
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敢问以国报解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大学语文-记叙文(文言文)

兄弟间的矛盾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的尖锐和 残酷以及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
3.本段的中心人物是谁?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一 形象的?
中心人物是郑庄公。主要通过对话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也 通过人物性格对比反衬来刻画郑庄公的形象。
18.*《张中丞传后叙》(重点课文)韩愈
韩愈:文学常识。
一、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驳斥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记述南霁云及补记张巡, 许远的一些逸事,赞美了安史之乱时,抗击叛军的英雄,斥 责了一些小人对这些英雄的诬蔑。
二、学习要点
1.理解“后叙”的含义: “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
二、《学习要点》
1.了解郑庄公、共叔段和姜氏的性格特点。 郑庄公:工于心计,城府深陈,奸诈狡猾,虚伪卑劣。 共叔段:无知愚昧、贪婪狂妄,野心勃勃。 姜 氏:偏袒昏聩、以私情干政。
三、《疑难词句》
1.亟请于武公。(亟:屡次) 2.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躲避)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鄙:边邑;两属) 4.无庸,将自及。(庸:同用;及:延及)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完聚:修治城郭,聚集
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 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
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二、《学习要点》
2.掌握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 叙事和议论并重、文章前半部分议论与后半部分记叙的有机
结合。 3.本文前部分是议论文,属于驳论;后部分是记叙文。 前部分驳斥从两个方面驳斥了对许远的诬蔑,从一个方面驳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 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子 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冯谖客孟尝君 》 真题链接
1.下面文章中,用“狡兔三窟”这一成语来寓意巩固权力 根基的是( D ) A.《秋水》 B.《论毅力》 C.《垓下之围》 D.《冯谖客孟尝君》 2.《冯谖客孟尝君》中体现的孟尝君的基本性格有( AB ) A.礼贤下士 B.宽容大度 C.目光短浅 D.精明强干 E.深谋远虑 3. 《冯谖客孟尝君》开始写冯谖“无能”、“无好”、 “贪而不知足”,后面却通过“署记收债”、“焚券市 义”、“营谋三窟”来表现他的超人才干,这种表现手 法是( C ) A. 一波三折 B.前后对比 C. 欲扬先抑 D. 铺垫反托
• 3.认知本文主要以行为、对话刻画性格的人 物描写:
• 本文主要以行为、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在再三弹铗的 情节中,三次弹铗是行为描写,但三次的不同要求用语言来 表达,表现了冯谖不甘屈居人下和善于计谋的性格特点,孟 尝君的行为和语言描写则表现了他宽容大度、礼贤下士。在 “烧券市义”的情节中,对两个人都有行为、语言的描写, 则表现了冯谖的智慧和孟尝君的目光短浅。在“游说梁王” 的情节中,对冯谖的行为和语言描写则表现了冯谖的足智多 谋,善于巧妙利用诸侯之间的矛盾(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 才的矛盾)为孟尝君夺回权利。在求“立宗庙于薛”的情节 中,则只写了冯谖的一句话,却表现了他善于利用宗族关系 中宗庙之重来保护孟尝君的政治地位,而孟尝君则只有言听 计从的份了。
《 冯谖客孟尝君 》 考核要点
《 冯谖客孟尝君 》考核要点
• 4.理解本文主要采取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展 现冯谖的形象: • 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 深入的方法。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 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 是不知餍足的小人。但当孟尝君召人收债时,他自 告奋勇,挺身而出,迅速“市义”而归。在孟尝君 失势就国看到“市义”的奇效后,冯谖又作出了更 远的谋划,为盂尝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从此高 枕无忧,长保荣华富贵。由此可见,冯谖起初故意 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 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 “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的 情节;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人胜的 效果。
《垓下之围》考核要点
• 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项羽的性格特征: • 本文所表现的项羽是一位悲剧英雄形象, 他的性格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英勇无比,能征善战,知情重义; • 二是不善用谋、不善用人、只爱逞匹夫之 勇,导致众叛亲离、最后由强而衰、走向 失败,却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换言之, 就是军事上智商高、政治上智商情商都低 。
《垓下之围》考核要点
• 2.理解司马迁对项羽的历史评价:
• 司马迁作为一位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客观 地、辩证地评价了项羽。他不以成败论英雄, 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 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 致命错误。 • 项羽致命错误是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
营天下、他不读书、不师古,背信弃义,违背 了历史的潮流。
自考《大学语文》教案
《 冯谖客孟尝君 》考核要点
• 1.理解文中“尽烧债券”情节所体现的传统 民本思想:文中冯谖在薛地尽烧债券的情节, 表现出冯谖注重民心向背,而“孟尝君就国于 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证 明了尽烧债券的效果,从而体现出,有了民众 的拥护才有政治家的根本前途这一民本思想。 • 2.概括冯谖、孟尝君的性格特征:冯谖不甘 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 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
《垓下之围》考核要点
• 3.概括文中的三个场面描写及其表现作用:
• 本文通过三个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特点十分鲜明 的悲剧英雄形象。这三个场面的描写各有特色。 • 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 并用,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同时也暗示 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 • 在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说到做到,用行为描写展露 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同时也表现出他爱逞匹夫之勇、 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的悲剧性。 • 在自刎乌江一场中,他愧见江东父老,宁死不辱,以行为 描写和语言描写揭示了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的一面, 同时也表现出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要点
• 5.说明本文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整体构 思艺术: • 文中通过写冯谖由“贫乏不能自存”到三 次“弹铗而歌”,由焚券市义不被理解到 孟尝君说“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 之”,再由“有一窟”到“复凿二窟”的 成功,保证了孟尝君“为相数十年”,在 整体结构上一波三折,使全文波澜迭起, 姿态横生,达到了引人人胜的艺术效果。
《垓下之围》真题链接
1.《垓下之围》上所描写的主要历史人物是( D ) A.司马迁 B.韩信 C.刘邦 D.项羽 2.在《垓下之围》中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心境的 一个场面是( D ) A.东城快战中连战数将 B.无路可逃时怒发冲冠 C.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 D.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 3.因愧见江东父老而乌江自刎这一情节,所表现的项羽的 主要性格特征是( C ) A.无可奈何 B.勇猛无比 C.知耻重义 D.专持 武力 4.在《垓下之围》中,项羽认为他失败的原因是( B ) A.兵太少,非用将之罪也 B.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C.将叛离,非自我之罪也 D.敌太猛,非我弱之罪也
《垓下之围》考核要点
• 4.指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表现作用: • 司马迁善于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加入合乎情理 的细节描写,以刻画人物性格。“虞兮虞兮”的 悲歌,成为“霸王别姬”的典型情节。“天之亡我 ”在项羽口中先后三次重复出现,充分表现出项羽 “身死东城,尚不觉悟”。“嗔目而叱”,吓退汉 将杨喜数里,在失败关口仍见出项羽的英武气势。 将宝马赠予乌江亭长,既是对亭长好意的报答,又 是对战马的爱怜深情。最后自刎,对吕马童说“吾 为若德”,则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 神。这些有血有肉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突 出,情致丰赡,艺术效果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