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选修5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教材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5第一章第1节认识有机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5第一章第1节认识有机化学课件

第一步:选主链
第二 步:定
编号
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短线连; 第三步: 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算。 写名称
练习1 判断改错
CH3 CH CH3 CH2 CH3
2–乙基丙烷 2–甲基丁烷 (正确)
CH3 CH CH2 CH CH3 2,4–二乙基戊烷
CH2
CH2
CH3
CH3
3,5–二甲基庚烷 (正确)
练习2
12 3 4 5
CH3-CH- CH-CH-CH3 CH3 CH2 CH3 CH3
2,4-二甲基-3-乙基戊烷
练习3
CH3
CH3-CH-CH2-CH2-CH – C - CH2-CH3
CH3
CH2 CH3
CH3
2,6,6-三甲基-5-乙基辛烷
练习4
CH3-CH2-CH-CH2-CH-CH2-CH3
第二步编碳号: 以离取代基较近的主链一端为起点编 号
1 234 5 6
(3)写名称
1 234
56
2,3-二甲基己烷
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短线连;
相同基,合算。
预习自测:
12
3
4 34 5
2
6
1
7
2-甲基丁烷 3,5-二甲基庚烷
(1)选定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某烷
当有几个不同的碳链时,选择含取代基最 多的作为主链
知识支持
(1)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后所剩 余的部分叫做烃基。
常见的烃基:
①甲 基: -CH3
②乙 基: -CH2CH3 或-C2H5
③正丙基: -CH2CH2CH3 ④异丙基: CH3CHCH3
思考:根和基的区分是什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1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学.docx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1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学.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鲁科版)第1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本章在学生学完《化学2(必修)》中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研究领域,系统的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

本章还介绍了许多有机化学概念,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官能团、同系物等,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后续化学课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章共分三部分:认识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

第1节认识有机化学1.了解有机化学发展的过程和面临的挑战。

2.知道有机化合物的常用分类方法,了解常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辨别其名称和结构。

3.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烃。

一、有机化学的发展1.有机化学。

(1)定义:有机化学就是以_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2)研究范围:包括有机化合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有关理论和方法学等。

2.有机化学的发展。

(1)萌发和形成阶段。

17世纪,人类已经学会了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了解了一些有机化合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18世纪,人们对天然有机化合物进行了广泛而具体的________,得到了大量有机化合物。

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首先提出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概念。

1828年,维勒首次在实验室合成了有机化合物________;1830年,李比希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________;1848—1874年间,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理论逐渐趋于完善,之后建立了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体系,使有机化学成为一门较完整的学科。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1.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一课时) (共14张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1.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一课时) (共14张PPT)
鲁科版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第1课时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联想质疑
CH2=CH2+Br2→CH2BrCH2Br
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CH3COOH + HOCH2CH3
浓硫 酸

CH3COOCH2CH3+ H2O
叁键(C≡C)
347 614
839
0.154 0.134
0.121
1)乙烯为什么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将乙炔通入溴水 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碳原子的饱和程度与烃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关系吗?
分析归纳
碳碳单键不容易断裂,饱和碳原子 性质稳定,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不饱和碳原子性质较活泼,烯烃、 炔烃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有助于我们 分析和预测其反应活性。有机化合物的结 构是以分子中碳原子结合成的碳骨架为基 础的,所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首先研 究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一、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方式
交流研讨1
问题: 请你考虑上述各分子中 1.与碳原子成键的是何种元素的原子? 2.每个碳原子周围有几对共用电子? 3 与每个碳原子成键的原子数各是多少? 4.每个碳原子周围有什么类型的共价键?
CH3COOH + HOCH2CH3
浓硫 酸

CH3COOCH2CH3+ H2O
概括整合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单键、双键和叁健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碳原子的饱和程度】 【共价键的极性】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谢谢大家!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五第1章第1节第1课时有机化学的发展教学教材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五第1章第1节第1课时有机化学的发展教学教材

贝采里乌斯,故 D 正确。
自我·检测区
第1课时
本 2.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存在的有机物是
课 时
A.酒石酸
B.马钱子碱
栏 目
C.有机玻璃
D.海葵毒素

解析 有机玻璃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C )
自我·检测区
第1课时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机物都是从有机体中分离出来的物质


B.有机物和无机物不能相互转化
该反应类型是 加成反应 。
第1课时
学习·探究区
第1课时
探究点一 有机化学的发展
本 1.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学科萌发于 17 世纪,创立并成熟于 18、
课 时
19 世纪。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栏 目
(1)到 17 世纪,人类已经学会了使用 酒精、醋、染色植物
开 关
和草药,了解了一些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和制取方法等。
科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出现,有机化学有了极大的发展。阅
本 课
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时 栏
(1)关于有机化学 结构理论 的建立和有机 反应机理的研
目 开
究,使人们对有机反应有了新的掌控能力。

(2)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质谱(MS)和 X 射
线衍射(XRD)等物理方法的引入,使有机分析达到了 微量、高效、准确 的程度。
课 时
的无机盐是
(D)
栏 目
A.NH4NO3
B.(NH4)2CO3
开 关
C.CH3COONH4
D.NH4CNO
解析 无机盐直接转变为尿素[CO(NH2)2],根据元素守恒,
该无机盐的分子式为 CH4N2O。符合该要求的只有 D 项。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精品课件 1.3.3 第3课时 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精品课件 1.3.3 第3课时 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首 页
探究一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GZHI DAOXUE
HONGNAN TI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探究二
解析: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溴苯的密度比水的大,所以与
水混合沉在下层,A 项错误;苯在 O2 中能燃烧,发生氧化反应,燃烧时火焰明
亮并带有浓烟,B 项正确;苯能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中除
(6)Br2 易溶于苯,HBr 不溶于苯,小试管中的苯能吸收 Br2,防止干扰 HBr
的检验。
(7)实验室中若无液溴,可先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后,取苯层即可。
首 页
探究一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GZHI DAOXUE
HONGNAN TI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探究二
指示。在向反应容器中添加试剂、反应物和催化剂时,有顺序要求:应该是
浓硝酸、浓硫酸、苯。苯应等到浓硝酸与浓硫酸混合液冷却后再逐滴加入,
以防浓硫酸溅出,且可以防止副反应发生。
3.苯的磺化反应
反应条件:温度 70~80 ℃,不必加催化剂
主要生成物:苯磺酸(
)
+HO—SO3H
苯磺酸
首 页
探究一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分析比较苯与苯的同系物在性质
上的差异。
4.了解某些特殊的芳香族化合物,
记住它们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HONGNAN TI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INGZHI DAOXUE

鲁科版选修5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教材解析

鲁科版选修5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教材解析
45
加成反应内容的编写特点:
实验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迁移应用……
烃的知识 的学习
建构新的认识框架
第一章第二节
第二章第一节
本章 地位与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 性质的关系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作用!
理论方法平台 21
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学 编写意图
1、在学习必修有机化学知 识基础上,展示有机化学的 发展历程、研究方法、研究 领域;
2、有机化学在提高人们生 活质量、揭示生命奥秘等方 面发挥的作用以及21世纪有 机化学面临的挑战,让学生 感受有机化学世界的神奇和 美妙。
个别物质学习
类别物质学习
14
本模块教学建议
❖本模块教学要突出有机化学学科特色,突出学科 思想和研究方法,把握化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线索, 将学科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相融合,实现知识与方 法的双重教学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注意 与初中、高中知识以及其他模块的衔接,在学生现 有的知识基础上搭建好理论方法平台,建构好新的 有机反应的认识框架。
3、介绍了有机化合物的分 类和命名。为从物质类别出 发研究有机物打下基础。
22
学习分类的 目的是为了 按类别学习 有机物!
(1)对分类知识的建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有 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类方法,建立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框架,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类别并能通过所学方 法对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2)分类思路的建立:通过“交流研讨”活动,让 学生体会有机化合物分类方法和分类角度的多样性。

有机化合

物的结构

与性质




烃 烃
有机化学的发展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精品课件 2.2.2 第2课时 酚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精品课件 2.2.2 第2课时 酚

HONGNAN TIANJIU
D 当堂检测

③苯酚钠溶液中通入 CO2 的反应:
+CO2+H2O
(2)苯环上的取代反应(与溴水反应)。
+NaHCO3。
①反应方程式:
+3Br2
↓+3HBr。
②反应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可用于苯酚的定量检测。
(3)氧化反应:常温下苯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显粉红色。
(4)显色反应:苯酚遇 FeCl3 溶液显紫色。
探究二
探究二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问题导引
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入过量的浓溴水,立即有白色沉淀
产生。
+3Br2(浓)
↓+3HBr
首 页
探究一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GZHI DAOXUE
HONGNAN TI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探究二
此反应可用于苯酚的鉴别和定量测定。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可以
HONGNAN TI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探究二
提示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苯酚与水形成的浊液静
置后会分层。取苯酚的浊液 2mL 于试管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浊液将变澄清,说明苯酚有酸性,能与 NaOH 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了易溶于水
的苯酚钠溶液,
+NaOH
颜色
状态 气味 毒性
无色
晶体 特殊 有毒
溶解性
常温下溶解度不大,65 ℃以上
时与水互溶;易溶于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
(1)酸性。
苯酚俗称石炭酸,酸性比碳酸弱。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精品课件 1.1.2第2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精品课件 1.1.2第2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填序号);
(2)其中能跟—C2H5 结合生成有机物分子的微粒有
(填序号);
(3)其中能跟 C2H5+ 结合生成有机物分子的微粒有
(填序号)。
解析:(1)官能团属于基,而基不一定是官能团,容易判断出②⑤⑥是官
能团,要注意的是,烷基不是官能团。
(2)—C2H5 是基,根据基与基之间能直接结合成共价分子的原则可知:能
数字用“-”连接。
例如:
首 页
探究一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GZHI DAOXUE
探究二
例题 2
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中正确的是(
A.3-甲基-4-乙基戊烷
B.3,3,4-三甲基己烷
C.3,4,4-三甲基己烷
D.3,5-二甲基己烷
)
HONGNAN TI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提示(1)和(2)均不妥;(1)丙烯分子中存在的官能团要写作:
,名称是:碳碳双键。
(2)乙醛的官能团要写作:
或—CHO。
2.你认为 OH-与—OH 有哪些不同?
提示 OH-是离子,可以以游离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结构中含有
10e-,而—OH 是基团,不能独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原子或基团结合在一起,其
结构中含有 9e-。
①选择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②当有几条相同的最长碳链时,选择含支链最多的一条作为主链。如:
含 6 个碳原子的链有 A、B 两条,因 A 有
三个支链,含支链最多,故应选 A 为主链。
(2)编号位要遵循“近”、“简”、“小”的原则。
①以离支链较近的主链一端为起点编号,即首先要考虑“近”。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OH N N N N N H2 H
OH OH
应有512个异构体,
共需95步反应
5
VB12的分子结构图
红霉素 H (Erythromycin) O
Me HO Me Me OH
OH Me Me Me O O O O H Me O OH Me Me Me O OH NMe O Me
C37H68O12 18个C* N =262144种立体异构体但只 218
单键 双键 叁健(碳 原子的饱 和程度)
极性键和 非极性键 (共价键 的极性) 有机 化合 物的 性质
剖析官能团,抓 住有机化学反应的中 心—官能团,从最为 本质的碳原子的成键 方式出发研究官能团 对反应的决定作用。 使结构对性质的 决定作用真正成为学 生解决有机化学问题 的工具! 使学生的认识 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 然,更加理性化! 26
30
有机化学结构体系学习方式与必修不同
烃 的 概述
烃的分类、命名、 存在及物理性质
烷烃的化 学性质 烯烃、炔烃的 化学性质 苯及其同系物 的化学性质
对试剂的学 习是具体化 的试剂!

烃 的 化 学 性质
对物质的 学习抓官 能团,按 类别学习。
1、与卤素单质反应 2、与氧气的反应
1、卤素、卤化氢等反应 2、酸性KMnO4溶液反应
10
教材编写的依据、基础、和定位
1.编写依据-新课标. 2.知识基础-必修模块《化学2》中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相关知 识 3.水平定位-引导选修本模块的学生比较 系统、深入的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并能对有机化学产生一定的兴趣,以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志趣和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11
分 类
表1-1-1列出了主要有机化合物的类别及其 官能团,并举出了相应的实例,这样的编排方式 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24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讲理论依托 的是必修所学的 有机化合物具体 知识和共价键等 结构的知识。
从必修中来, 到选修中去。
25
内容结构
碳原子的 成键方式 同分异构现 象和同分异 构体
1)复习必修中的甲烷旧知识;
2)根据烷烃的结构特点;
1-2节的 具体应用 3) 根据结构预测和分析化学性 质的学习思路;
由甲烷到烷烃
由个别到一般, 由一般到个别
33
预 测
乙烯
推及
烯烃
炔烃
由于结构相似, 合并迚行讨论
34
乙炔 推及
有利于帮助学生体会由个 别到一般的推论方法;体 会相关知识之间“相似类 比”和“差异类比”的比 较方法。
17 18
VB12: 100位科学家 历时11年完成
CH3
12
H3C
16
13 15 14
CH N N B
9 7
11
CH3 C ONH2
H H2NOC
CH3 N
D
Co
6 5
+
10 8
H 19 N 4 H3C 1 A H 2 H3C
3
CH3 H C ONH2
CH3 H
H2NOC H2N O C
其关键中间体有9 个不对称碳原子,
官能团的 结构特点
理论的编写建立在必修有机化学的基础上
27
“物质结 构与性质” 选修模块
2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节

讲有机化合 物知识依托的是 有机化学的理论 基础。
29
依据官能团对有机物分类
烷烃、烯 烃、炔烃 和芳香烃
分 类
官能团决定有机 物的化学特性
官能团
性质
1-1
1-2
按物质类别,整合学 习烷烃、烯烃和炔烃、 苯和其他芳香烃的化 学性质。
方 法 导 引
交 流 研 讨
交 流 研 讨
方 法 导 引
追 根 寻 源
迁 移 应 用
迁 移 应 用
拓 展 视 野
迁 移 应 用
拓 展 视 野
氧化还原反应是加成、消去等反应的复合。
42
本节教材的栏目及内容说明:
设置意图
从已有知识 出发提出问题, 并且给出有机化 学反应的分析框 架示意图。
43
44
引入有机反应类型的规律
理论方法平台
38
本章教材内容框架与内在联系
醇 -OH 酚 -OH 醛 -CHO 酮 -CO-
官能团
有机化学 反应类型
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羧酸 COOH
酯 -COO卤代烃 -X
烃的衍生 物
性质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39
第一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必修化学2的学习 第一章第3节 烃的学习
学生已有的关于有机化学 反应的具体知识
14
油脂、糖类、蛋白质
个别物质学习
本模块教学建议
本模块教学要突出有机化学学科特色,突出学科 思想和研究方法,把握化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线索, 将学科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相融合,实现知识与方 法的双重教学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注意 与初中、高中知识以及其他模块的衔接,在学生现 有的知识基础上搭建好理论方法平台,建构好新的 有机反应的认识框架。
15
体系构建的思路和创新
有机化合物 烃的衍生物 烃
官能团
有机化学 反应
性质
合成
应用
16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 的结构与性质 烃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认识有机化学
理论知识与有机 化合物知识双向 同步展开。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理论知识与有机化合 物知识穿插编排。
17
本章教材内容框架
认识有机 化学 有机化学的发展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有 机 化 合 物 的 结 构 与 性 质 烃
有机化合 物的结构 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烃的概述

烷烃的化学性质
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18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从官能团角度分类1-1 官能团决定反应特性1-2 官能团相互影响1-2
22
学习分类的 目的是为了 按类别学习 有机物!
(1)对分类知识的建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有 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类方法,建立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框架,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类别并能通过所学方 法对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2)分类思路的建立:通过“交流研讨”活动,让 学生体会有机化合物分类方法和分类角度的多样性。 23
按类别学习 烃的知识成为 可能1-3
通过分析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向学生提 供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和研究有机物的初步思路。
19
第一章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初步认识有机化学的框架和内在联系。
分 类 有机化 有机化合物 烃 合物

官能团
性 碳骨架 有机化学 质 官能团 反应
性质
合成
应用
20
醇和酚
醛和酮 糖类
山东科技版
《有机化学基础》教材介绍
1
有机化学的发展
1807年,“有机化学”诞生 F. 贝其里乌 斯 “生命力”说 1825年,第一个有机化合物的人工合成, F. 武勒,由无机物为原料合成尿素 1831年,J. 李比希建立有机实验室 1901年,诺贝尔化学奖开始颁奖
2
1952年-全合成胆甾醇; 1958年-破译了第一个蛋白质内氨基酸顺序,; 1965年-合成了第一个蛋白质(牛胰岛素),邢其毅、 汪猷组织完成; 1972年-R-RNA合成;F.Sanger完成 1972年-全合成VB12, .Woodward历经十一 年努力完成,并发现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1982年-“绝望的化合物”—红霉素全合成,是 有机合成由必然王国达到自由王国的标志, 1989年-全合成海葵毒素,Kishi经过8年努力; 20世纪90年代-进入生物医药阶段;
苯的化学性质 (必修)
推论
解释
苯 的 结 比较 烯烃的结 构特点 构信息
预测 比较
苯及其同系物的 化学性质
烯烃的加成 与氧化反应
35
具有从物 质类别学 习的思想
1-3对烃的学 习(物质类别 和结构分析)
第一次实践有机反应。
必修化学 的学习方式
1-1、1-2对物质的分 类及官能团决定性质
36
第二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O
Me OH OH HO HO HO O Me OH OH O OH N 1 H HO OH HO OH O 20 OH O Me OH Me OH 35 O 50 HO
OH
OH OH OH
HO
美国化学文摘CAS登录的化合物 1900年55万种, 1945年110万种 1999年2340万种 2005-5-20 8220万种 前45年增加1倍 后60年增加80倍 近6年,平均每年增加980万种
羧酸
氨基酸和蛋白质
实验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迁移应用…… 建构新的认识框架
第一章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 性质的关系 第二章第一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烃的知识 的学习
本章 地位与 作用!
理论方法平台
21
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学 编写意图
1、在学习必修有机化学知 识基础上,展示有机化学的 发展历程、研究方法、研究 领域; 2、有机化学在提高人们生 活质量、揭示生命奥秘等方 面发挥的作用以及21世纪有 机化学面临的挑战,让学生 感受有机化学世界的神奇和 美妙。 3、介绍了有机化合物的分 类和命名。为从物质类别出 发研究有机物打下基础。
总体思路
本模块教材在编写上突出物质
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主线,建立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