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化学考点汇总(新课标)考点7 电解质溶液.pdf

合集下载

高一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

高一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

高一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一、定义电解质溶液是指在水中能够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溶液。

电解质溶液中含有大量离子,在溶液中离子呈现自由、活跃的状态,因此电解质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并能够发生电解质溶液的化学反应。

二、电解质的分类1.强电解质:在水中能够完全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如盐酸、硫酸等。

2.弱电解质: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如乙酸、醋酸等。

3.非电解质:在水中不能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如葡萄糖、乙醇等。

三、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由于电解质溶液中含有大量的离子,因此电解质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当外加电压或电场作用在电解质溶液中时,溶液中的离子会向着电场方向移动,从而产生电流。

这也是为什么电解质溶液能够被用来制备化学电池、电解槽等电化学设备的原因。

四、电解质溶液的化学反应1.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质设备中会发生电解反应。

以电解水为例,电解水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2H2O(l) → 2H2(g) + O2(g)2.电解质溶液还会参与其他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等。

五、电解质溶液的影响因素1.浓度: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导电性就越强。

2.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般会增加。

3.离子的种类:不同的离子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也会有影响。

例如,Na+和Cl-的电解质溶液导电性更强。

六、常见的电解质溶液1.盐水:指添加食盐到水中形成的电解质溶液。

盐水在许多实验和工业应用中都有重要的用途。

2.酸性溶液:指含有酸性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如盐酸溶液、硫酸溶液等。

3.碱性溶液:指含有碱性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等。

4.饱和盐溶液:指在水中溶解了过量的盐所形成的电解质溶液。

七、电解质溶液的应用1.化学电池:电解质溶液在化学电池中被用来传递离子并产生电流,是现代生活中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电镀:电解质溶液被用来进行电镀,将金属沉积到导电基底上,从而改善金属的外观和性能。

3.电解制氢氧气:电解水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这是现代工业中制备氢气和氧气的重要方法。

常考题空7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电离(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 (附答案解析)-高考化学大题

常考题空7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电离(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 (附答案解析)-高考化学大题

常考题空7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电离(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高考必备知识】1.电离常数与水解常数的关系 (1)电离常数表达式①一元弱酸(HA): HA H ++A - )()()(HA c A c H c Ka -+∙=②二元弱酸(H2A):H 2A H ++HA - )()()(21A H c HA c H c Ka -+∙=HA —H ++A 2-)()()(22—HA c A c H c Ka -+∙=③一元弱碱(BOH):BOHB ++OH - )()()(BOH c OH c B c K b-+∙=(2)电离常数(K 电离)与电离度(α)的关系——以一元弱酸HA 为例25 ℃,c mol·L -1的弱酸HA ,设电离度为αHAH + + A -起始浓度/mol·L -1 c 0 0变化浓度/mol·L -1 c 酸·α c 酸·α c 酸·α平衡浓度/mol·L -1c 酸-c 酸·αc 酸·αc 酸·α电离平衡常数K a =(c 酸·α)2酸·1-α)=c 酸·α21-α,由于α很小,可认为1-α≈1则K a =c 酸·α2,α (越稀越电离),则:c (H +)=c 酸·α=酸c K a ∙(3)电离常数与水解常数的关系①对于一元弱酸HA ,K a 与K h 的关系:K h =K WK a如:CH 3COONa :CH 3COO -+H 2O CH 3COOH +OH -)()()()()()()()()()()()(3333333COOH CH K K COOH CH c H c COO CH c K H c COO CH c H c OH c COOH CH c COO CH c OH c COOH CH c K a ww h =∙=∙∙∙=∙=+++—————②对于二元弱酸H 2B ,K al (H 2B)、K a2(H 2B)与K h (HB -)、K h (B 2-)的关系:21a w h K K K =;12a wh K K K =B 2-+H2OHB -+OH -,K h1(B 2-)=c (OH -)·c (HB -)c (B 2-)=c (H +)·c (OH -)·c (HB -)c (H +)·c (B 2-)=K wK a2HB -+H2O H 2B +OH -,K h2(HB -)=c (OH -)·c (H 2B )c (HB -)=c (H +)·c (OH -)·c (H 2B )c (H +)·c (HB -)=K w K al ③强酸弱碱盐:K h =K WK b如:NH 4Cl :NH 4++H 2O NH 3·H 2O +H +)()()()()()()()()()()()(23b 234423423O H NH K K O H NH c OH c NH c K OH c NH c OH c H c O H NH c NH c H c O H NH c K ww h ∙=∙∙=∙∙∙∙=∙∙=+++++———(3)水解常数(K h )与溶度积常数(K sp )的关系——强酸多元弱碱盐:K h =KspKw n如:AlCl 3:Al 3++3H 2OAl(OH)3+3H +KspKw OH c Al c OH c H c Al c H c K h 3333333)()()()()()(=⋅⋅==-+-+++2.计算电离常数的常见类型(1)起点时刻:巧用三段式例1.HR 是一元酸。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1 . (2010全国卷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醋酸溶液的pH二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二b,则a>b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NH4CI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V 7C. 1.0 10'moI/L 盐酸的pH =3.0,1.0 10」moI/L 盐酸的pH = 8.0D .若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 7则NaOH溶液的pH =11【解析】A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C(H+)减小,pH增大,b> a,故A错误; B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 8.0〜10.0 (无色—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错误;C常温下酸的pH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 D正确,直接代入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pH=a ,体积为V1 ;强碱的pH=b ,体积为V2,则有10-a V1=10-(14-b)V2= =10a b",现在V1/V2=10-2,又知a=1 所以b=11V2 10【答案】D【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pH的计算等基本概念【点评】本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基本问题考查就是第二册第三章的问题,这次居然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很简单,大家都喜欢!(2010全国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醋酸溶液的pH二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二b,则a>b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NH q 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V 7C. 1.0 10”mol/L 盐酸的pH =3.0,1.0 10‘mol/L 盐酸的pH =8.0D. 若ImL pH =1的盐酸与lOO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 7则NaOH溶液的pH =11【解析】A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C(H)减小,pH增大,b >a,故A错误;B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 8.0〜10.0 (无色一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错误;C常温下酸的pH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D 正确,直接代入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pH=a,体积为V1;强碱的pH=b,体积为V2,则有10-a V1=10-(14-b)V2= Y!,10a24,现在V2 IUV1/V2=10-2,又知a=1 所以b=11【答案】D【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pH的计算等基本概念【点评】本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基本问题考查就是第二册第三章的问题,这次居然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很简单,大家都喜欢!(2010山东卷)15.某温度下,F(OH )3 (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辩护如图所示。

2011年高考化学考点汇总(新课标) 考点8 电解质溶液.pdf

2011年高考化学考点汇总(新课标) 考点8 电解质溶液.pdf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8 电解质溶液 一、选择题 1.(2011·江苏高考14)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在0.1mol·L-1NaHCO3溶液中:c(Na+) c(HCO3-) c(CO32-) c(H2CO3) B.在0.1mol·L-1Na2CO3溶液中:c(OH-)- c(H+)=c(HCO3-)+2c(H2CO3) 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 c(CO32-)> c(HCO3-)> c(OH-)> c(H+) 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 c(Na+)=0.1mol·L-1]: c(Na+)=c(CH3COO-)> c(CH3COOH)> c(H+)=c(OH-)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具体分析溶液中存在的各种电离和水解情况,注意运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进行有关推断。

【精讲精析】选BD。

A项,NaHCO3溶液呈碱性,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c(CO32-)应小于c(H2CO3),A项错误;B项,在0.1mol·L-1Na2C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式为:c(OH-)=c(HCO3-)+2c(H2CO3)+c(H+),将质子守恒式变形可得:c(OH-)-c(H+)=c(HCO3-)+2c(H2CO3),B项正确;C项,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所得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该溶液中CO32-的水解程度远大于HCO3-的电离程度,c(CO32-)应小于c(HCO3-),C项错误;D项,相同状况下,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钠的水解程度,该溶液pH=7,则醋酸的浓度应小于醋酸钠的浓度,又根据电荷可知:c(Na+)+c(H+)=c(CH3COO-)+c(OH-),又pH=7,c(H+)=c(OH-)则c(Na+)=c(CH3COO-),D项正确。

人教版高考化学复习课件-电解质溶液

人教版高考化学复习课件-电解质溶液

高考專化題学总九复习│(第要2轮點)人熱教點版课探件 究
鹽酸滴出瓶外
3
滴定
振盪時瓶內溶液濺出
4
讀數
前仰後平 前平後仰 前仰後俯
滴定終點時滴定管
尖嘴懸一滴溶液
5
其他
指示劑變色即停止滴定
偏高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低 偏高
偏低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轮)人教版课件
主幹知識整合 一、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轮)人教版课件
二、鹽類的水解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轮)人教版课件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轮)人教版课件
(4)等體積的強酸(pH1)和強鹼(pH2)混合時溶液的酸 鹼性
若二者的pH之和為14,則溶液呈中性,pH=7; 若二者的pH之和大於14,則溶液呈鹼性; 若二者的pH之和小於14,則溶液呈酸性。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轮)人教版课件
2.溶液pH的計算
(1)酸性溶液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轮)人教版课件
(3)質子守恆 電解質溶液中,由於電離、水解等過程的發生,往往存在質子
(H+)的轉移,但轉移過程中質子數量保持不變,稱為質子守 恆。如在NaHS溶液中,存在NaHS的電離和水解,H2O的電離, 其質子轉移情況可作如下分析: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轮)人教版课件
根據質子守恆有c(H2S)+c(H3O+)=c(S2-)+c(OH-),即 c(H2S)+c(H+)=c(S2-)+c(OH-)。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轮)人教版课件
5.操作 準備:查漏、洗滌、潤洗、注液、趕氣泡、調液面、讀數; 滴定:移取待測液,加指示劑2~3滴,滴定、判斷終點,讀數; 計算:取兩次或多次消耗標準液體積的平均值依方程式求待測

高考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汇编

高考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汇编

七.电解质溶液(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电解质凡是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能电离进而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时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运动,并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所以说,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时导电是化学变化。

2.分类(1)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几乎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用可逆号“”、弱酸:H S、H CO、H PO、4.非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都不能电离也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常见的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CO2、SO2、SO3、NO2、P2O5某些非金属氢化物:CH4、NH3大多数有机物:苯、甘油、葡萄糖(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1)微弱: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部分电离、电离程度都比较小,分子、离子共同存在。

(2)可逆: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出离子、离子又可重新结合成分子。

因此,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

(3)能量变化: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

(4)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最终达到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当弱电解质分子离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结合成分子的速率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就处于电离平衡状态。

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同样具有化学平衡的特征。

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的规律符合勒沙特列原理。

(三)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1.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H2O是一种极弱电解质,能够发生微弱电离H2O H+ + OH–25℃时c(H+)=c(OH–)=10–7 mol·L–1水的离子积K w=c(H+)·c(OH–)=10–14(25℃)①K 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 w增大。

如:100℃ K w=10–12②K w适用于纯水或稀酸、稀碱、稀盐水溶液中。

2.溶液的pH(1)pH:pH=–lg[c(H+)]。

在溶液的c(H+)很小时,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电解质溶液》知识梳理

《电解质溶液》知识梳理

《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知识梳理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中或.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在中和.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电解质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

归纳:1、离子化合物均属于电解质。

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均能导电。

离子化合物包括:强碱、大部分盐、活泼金属氧化物。

2、大多数共价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

共价化合物在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但在水溶液中,可能导电。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里电离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电离的电解质。

思考: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强于弱电解质吗?溶液的导电性与什么有关?归纳:溶液的导电性由溶液中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决定,还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

1.强电解质包括(、、大部分盐)2.弱电解质包括(、、水)例举六种强酸的化学式:。

例举四种强碱的化学式:。

【练习】写出下列电解质电离的方程式:H2CO3。

Cu(OH)2。

KHCO3。

KHSO归纳: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书写时用“=”号弱电解质部分电离,书时用“ ”号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首先必须判断物质的类别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多元弱碱的电离因为较为复杂,因此写成一步完成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电离由盐的电离和酸根离子的电离构成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定义: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特征:逆、动、等、定、变★平衡移动的规律:勒夏特列原理★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①温度:电离为吸热过程,温度升高电离程度越。

②浓度:溶液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

③同离子效应:加入含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④加入与产物反应的微粒:向电离方向移动。

口诀:越稀越电离,越热越电离★电离平衡常数:类似于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越大,则其酸性或碱性越。

【练习】1、写出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 。

化学电解质溶液知识点与题型总结

化学电解质溶液知识点与题型总结

化学电解质溶液知识点与题型总结一、电解质溶液的基本概念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根据在溶液中电离程度的不同,电解质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如强酸(盐酸、硫酸、硝酸等)、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和大多数盐(氯化钠、硫酸铜等)。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如弱酸(醋酸、碳酸等)、弱碱(一水合氨等)和水。

在电解质溶液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称为导电离子。

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取决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

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溶液导电性越强。

二、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其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例如,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为:CH₃COOH ⇌ CH₃COO⁻+ H⁺。

电离平衡的特点包括:动态平衡(电离过程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过程同时进行)、条件改变平衡移动(如温度、浓度等)、弱电解质分子和离子共存。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有:(1)温度:一般来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电离。

(2)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离子浓度减小,但电离程度增大;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电离程度减小。

(3)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会抑制弱电解质的电离。

2、水的电离平衡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H₂O ⇌ H⁺+ OH⁻。

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 c(H⁺)·c(OH⁻),在常温下 Kw = 10×10⁻¹⁴。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有:(1)温度: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Kw 增大。

(2)酸或碱: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

(3)盐:某些盐类(如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等)会促进水的电离。

三、电解质溶液的 pH1、 pH 的定义pH 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pH = lg c(H⁺)。

2、 pH 的计算(1)强酸溶液:pH = lg c(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7 电解质溶液 1.(2010·浙江高考·T26·15分已知:①25℃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数:Ka(CH3COOH)=,Ka(HSCN)=0.13;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数:Kap(CaF2)= ②25℃时,mol·L-1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以信息回答下问题: (1)25℃时,将20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20mL 0.10 mol·L-1 HSCN溶液分别与20mL 0.10 mol·L-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 c(SCN-)(填“>”、“<”或“=”) (2)25℃时,HF电离常数的数值Ka ,列式并说明得出该常数的理由。

(3) mol·L-1HF溶液与 mol·L-1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为4.0(忽略调节混合液体积的变化),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考查电离难溶电解质的考查Ka及Kap的意义,然后依据Ka及Kap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规范解答】(1)Ka(CH3COOH)Ka(HSCN)HSCN的酸性比CH3COOH强,其溶液中c(H+)大,所以其溶液与NaHCO3溶液速率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CH3COONa溶液和NaSCN溶液,由于HSCN的酸性比CH3COOH强,则SCN-的水解程度比CH3COO-弱,所以c(CH3COO-)c(SCN-)(2)Ka(H),当c(-) c()Ka(H) c(H+),图中交点处即c(-)c()pH为3.45,所以Ka(H)(3)pH=4.0时,溶液中的c(-) mol·L-1,溶液中c(Ca) mol·L-1,则c(Ca)c(-)Kap(CaF2)(1)HSCNCH3COOH强,其溶液中c(H+)大,故其溶液与NaHCO3溶液速率(2)Ka(HF)=,当c(-)c()Ka(H) c(H+),查图中交点处即c(-)c()pH即为Ka的负对数,所以Ka(H)(3)pH=4.0时,溶液中的c(-)mol·L-1,溶液中 c(Ca) mol·L-1,则c(Ca)c(-)Kap(CaF2)/L溶液的pH>1: CH3COOHCH3COO-+H+ B.“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NO2(g)N2O4(g)ΔH3Fe2++2NO↑+4H2O D.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CO32-H2OHCO3-+OH- 【命题立意】本题以常见实验为呈现形式,主要考查对反应原理的正确理解和化学用语的准确使用。

【思路点拨】对实验反应原理的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化学用语。

【规范解答】选C。

若 是强酸,则0.1/L溶液的PH=1,现在PH>1,说明是弱酸,因此A正确。

“球”浸泡在冷水中,温度降低,颜色变浅,说明 2NO2(g)N2O4(g)平衡正向移动,ΔHFe+NO3-+4H+====Fe3+ +NO↑+2H2O,故C错误。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CO32-H2OHCO3-+OH-,故D正确。

3.(2010·北京高考·T11·6分)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 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 蓝(CuS)。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 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 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S↓ 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命题立意】本题以自然界中铜的转化为体现形式,主要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

【思路点拨】考虑沉淀转化的实质。

【规范解答】选D。

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PbS转变为铜蓝 (CuS),说明CuS的溶解度小于PbS的溶解度;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 而铜蓝也应该具有还原性,因为硫元素处于最低价态—2价;CuSO4与ZnS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是Cu2++ZnS2+)、Cl-、、可以大量共存 B. 在pH= 0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C. 由0.1 mol·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 D. 由0.1 mol·一元酸HA溶液的pH=3, 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 + H2OHA + OH-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共存、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盐的水解的掌握情况,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形式一般是将盐类水解与弱电解质的电离、pH等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做离子共存问题要特别注意题设条件,同时要注意把握能反应的离子。

(2)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3)注意判断pH与盐水解的关系。

【规范解答】选D。

选项A:pH=12的溶液呈碱性含有比较多的OH-,不能与HCO3-共存,A是错误选项; 选项B:pH=0的溶液呈酸性含有较多的H+,在NO3-存在的情况下,亚硫酸根离子容易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无法共存,B是错误选项。

选项C:0.1mol/L的一元碱的pH=10表明该一元碱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是弱碱、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应该用可逆号。

C是错误选项。

选项D:由题意可得该酸是弱酸,在NaA溶液中A-会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D项正确,选D。

【类题拓展】判断离子共存的规律方法: 1.若题目限定了颜色,如限定溶液无色,则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存在。

2.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离子均不能大量共存;在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均不能大量共存;而酸式弱酸根离子在以上两种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

3.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以及双水解完全的离子均不能共存。

4.做离子共存问题时,应该注意隐含条件的挖掘,如“在无色透明溶液中”、“在强碱性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等等。

5.(2010·广东高考·T12·4分)HA为酸性略强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1 Na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c(A-)>c(H+)>c(OH-) B.c(Na+)>c(OH-)>c(A-)>c(H+) C.c(Na+)+ c(OH-)=c(A-)+ c(H+) D.c(Na+)+ c(H+)=c(A-)+ c(OH-) 【思路点拨】 看到不等式想到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电离 分析题干中酸性强弱→看选项→ 看到等式想到三守恒(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 【规范解答】选D。

A明显错误,因为阳离子浓度都大于阴离子浓度,电荷不守恒;D是电荷守恒,正确。

NaA的水解是微弱的,故c(A-)>c(OH-),B错;C的等式不符合任何一个守恒关系,是错误的; 1.一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 ①当盐溶液中阴、阳离子等价时 [不水解离子] >[水解的离子] >[水解后呈某性的离子(如H+或OH-)] >[显性对应离子如OH—或H+] 实例:a.CH3COONa溶液 b.NH4Cl溶液 a.[Na+]>[CH3COO-] >[OH-] >[H+] b.[Cl-] >[NH4+]>[H+]>[OH-] ②当盐中阴、阳离子不等价时。

要考虑是否水解,水解分几步,如多元弱酸根的水解,则是“几价分几步,为主第一步”,实例:Na2S水解分两步 S2—+H2O HS—+OH—(主要) HS—+H2O H2S+OH—(次要) 各种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Na+]>[S2—] >[OH—] >[HS—] >[H+] 2.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后各种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 ①若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则相当于一种盐溶液。

②若酸与碱反应后尚有弱酸或弱碱剩余,则一般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盐的水解程度。

3.溶液中各种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 以Na2S水溶液为例来研究 (1)写出溶液中的各种微粒 阳离子:Na+、H+ 阴离子:S2-、HS-、OH- 分子:H2S (2)利用守恒原理列出相关方程 ①电荷守恒: [Na+]+[H+]=2[S2-]+[HS-]+[OH-] ②物料守恒: Na2S====2Na++S2- 若S2—已发生部分水解,S原子以三种微粒存在于溶液中,[S2-]、[HS-]、[H2S],根据S原子守恒及与Na+的关系可得. [Na+]=2[S2-]+2[HS-]+2[H2S] ③质子守恒 H2O H++OH- 由H2O电离出的[H+]=[OH—],水电离出的H+部分被S2—结合成为HS—、H2S,根据H+(质子)守恒,可得方程: [OH-]=[H+]+[HS-]+2[H2S] 小结:溶液中的几个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代数和为零。

(2)物料守恒(原子守恒):即某种原子在变化过程(水解、电离)中数目不变。

(3)质子守恒:即在纯水中加入电解质,最后溶液中[H+]与其他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式(由电荷守恒及质子守恒推出) 6.(2010·安徽高考·T13·6分)将0.01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 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 计) ①Na2O2 ②Na2O ③Na2CO3 ④NaCl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思路点拨】注意Na2O2 、Na2O与水反应产物;同时考虑CO32-水解。

【规范解答】选C。

①②溶于水,溶质都是NaOH,且物质的量都为0.02moL,且二者与水反应时消耗的水的物质的量相同。

故反应后溶液体积相同,故①=②;③中CO32-水解,溶液中出现了OH-、HCO3-,故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稍大于④;故C正确。

7.(2010·海南高考)常温下,将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 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等于 A.1.7 B.2.0 C.12.0 D.12.4【命题立意】本题pH的计算为载体,考查pH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