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七上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语文七上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专项训练卷[新人教版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七上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专项训练卷[新人教版含解析]

专题01七上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专项训练卷·一计划用时:12分钟题量:4题满分:10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1、(2019·河北邯郸市中考二模)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回答各题。

(3分)《朝花夕拾》的《琐记》中,写“我”和小伙伴最愿意在衍太太家里或她家四近玩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好;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孩子们碰伤后决不埋怨,而是给孩子们擦药。

(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

以考促读。

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

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此题考查的是与《朝花夕拾》有关的文学常识。

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早就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轻,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

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

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孩子们头上碰得肿了一大块,她用烧酒调了水粉,搽在伤口上。

以上两方面揭示了“我”和小伙伴最愿意在衍太太家里或她家四近玩的原因。

2、(2018·四川初三期中)对名著分析不正确的是()(2分)A.《朝花夕拾》是1926年鲁迅先生先后撰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B.《朝花夕拾》中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C.鲁迅,原名周建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小说有《朝花夕拾》《呐喊》,散文诗集有《野草》。

D.《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初一语文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初一语文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初一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讲义及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长妈妈睡觉在床上摆“大”字,将“我”弄得晚上睡不好觉。

B.“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这是陈莲河给父亲开的药方。

C.“我”想去五猖会看“无常”,父亲却强迫“我”背《鉴略》,“我”感到很痛苦。

D.衍太太教唆“我”偷母亲的手饰卖钱并散布谣言。

2.名著阅读。

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1)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_____)(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_____)(3)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_____)3.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_____)(2)《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变为姑娘、老翁、老妇来哄骗唐僧,都被孙悟空识破。

(_____)4.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上面文段选自鲁迅写的《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篇名),文中“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1)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_____)(2)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是对中国人的轻视。

(_____)(3)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

专题01 《朝花夕拾》真题精练(单一题)(解析版)-初中必考文学名著知识汇总与真题精练(通用版)

专题01 《朝花夕拾》真题精练(单一题)(解析版)-初中必考文学名著知识汇总与真题精练(通用版)

《朝花夕拾》真题精练(单一题)1.(2022·甘肃兰州·中考真题)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10篇文章,相邻篇目的内容首尾间大多有呼应。

请仿照示例,参考右图中的目录,另选篇目进行分析,来印证这一说法。

示例:第一篇《狗·猫·鼠》的后半部分提到隐鼠被长妈妈踩死的事,第二篇《阿长与<山海经>》开篇便写长妈妈在我家做女工的事,正好与前一篇的后半部分形成呼应。

目录小引/01狗·猫·鼠/03阿长与《山海经》/11《二十四孝图》/17五猫会/26无常/3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9父亲的病/48项记/53藤野先生/59范爱农/65后记/72【答案】示例:第二篇《阿长与<山海经>》的后半部分提到《山海经》,作者表达了对绘本的渴慕,第三篇《二十四孝图》前半部分就对比国外儿童与国内儿童在绘本阅读方面待遇的差别,引出腐朽的“孝”,正好与前一篇后半部分形成呼应。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把握。

根据自己积累的内容,找出几篇文章中情节相关联的地方即可。

如《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表达了对绘本的渴慕,《二十四孝图》前半部分就对比国外儿童与国内儿童在绘本阅读方面待遇的差别,引出腐朽的“孝”。

《五猖会》结尾终于背完《鉴略》,能去看迎神赛会了,《无常》则由迎神赛会引出神的权力,进而引出无常。

《藤野先生》写了在日本的读书生活,《范爱农》中则提到在日本接待范爱农所引起的误会。

示例:第九篇《藤野先生》写了作者在日本的读书生活,第十篇《范爱农》中则提到在日本接待范爱农所引起的误会,正好与前一篇的形成呼应。

2.(2022·海南·中考真题)根据以下《朝花夕拾》名著阅读任务单,补全表格中相关内容。

语段节选人物及特点选自篇目篇目推荐理由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七上名著阅读专题训练《朝花夕拾》+答案

七上名著阅读专题训练《朝花夕拾》+答案

七上名著阅读专题训练《朝花夕拾》一、名著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1.下面三幅图都是鲁迅《朝花夕拾》中的作品。

请你任选其一,说明插画选自鲁迅的哪篇散文,并为图片配一段解说文字。

30字左右。

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你选择第____ 图画,它选自_______。

解说文字:。

2.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根据句子写出相应的人物。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

[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是。

[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

(2)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

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C.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

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3.品读经典作品,既有利于文化积累,也有利于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

你所在的班级将开展“名著推荐”活动,需要每人推荐一篇《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请你根据阅读体验,补全下表中的相关内容。

语段节选人物及特点选自篇目推荐理由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人物:寿镜吾先生特点:方正质朴、博学又有些严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写了作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年生活,表现了儿童对自然对生活的好奇和向往,读来颇有情趣,倍感亲切。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01 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一轮复习黄金考点讲练测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01  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一轮复习黄金考点讲练测
⑤深邃的感情。
理解记忆(结合原文)
①擅长攫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 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有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 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写除夕夜长妈妈教少 年鲁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讲“吉利”话和元旦清晨等待鲁迅“恭喜”的情景,把这个农村妇女渴望幸 福、期待祝福的急切心情和惊喜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4.分析选文(A)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分析,艺术特色)
5.《庄子·山木》写道:“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请结合鲁迅与藤野先生相关的情节内 容,简要论述对这句话的理解。(综合,体验看法)
(三)《范爱农》
人物形 象
范爱农:为人孤傲、倔强、正直,不满黑暗现实,追求革命。
鲁迅视范爱农为挚友,在短短几年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本文所写的四个片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 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 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 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 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 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 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Hale Waihona Puke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 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 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分层作业一、选择题1.下面名著片段中的“他”是()他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

……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

A.《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

B.《朝花夕拾》中的鲁迅。

C.《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周恩来。

D.《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徐特立。

2.《朝花夕拾》一书使得更多的青少年感知鲁迅的“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

A.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作出了深刻的批判。

B.揭露了人间没有公正的裁判,嘲讽了那些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

C.鞭挞了封建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的束缚、压制和摧残。

D.入木三分地勾勒出昏庸无耻、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3.阅读了名著《朝花夕拾》,你会感怀于鲁迅的挚友范爱农,在《范爱农》一文中,鲁迅追述了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记录了他们由误会到相识相知的过程。

下列事件不属于《范爱农》一文的是()A.匿名信事件B.酒楼里叙旧C.报馆案风波D.因溺水而死4.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其中对陈莲河充满了讽刺与批判。

B.《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C.《五猖会》写鲁迅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被父亲强迫背诵《天演论》,文中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与儿子的隔膜,以及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都给我们留下了思考。

D.《无常》里讲到作者在故乡看大戏,戏里的无常颇具人情味。

阿嫂死了儿子,十分悲伤,无常同情阿嫂,放其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王捆打四十。

5.下列关于《朝花夕拾》这部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专题01 七上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解析版)

专题01 七上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解析版)

专题01七上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解析版)专项训练卷·一计划用时:12分钟题量:4题满分:10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1、(2019·河北邯郸市中考二模)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回答各题。

(3分)《朝花夕拾》的《琐记》中,写“我”和小伙伴最愿意在衍太太家里或她家四近玩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好;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孩子们碰伤后决不埋怨,而是给孩子们擦药。

(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

以考促读。

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

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此题考查的是与《朝花夕拾》有关的文学常识。

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早就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轻,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

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

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孩子们头上碰得肿了一大块,她用烧酒调了水粉,搽在伤口上。

以上两方面揭示了“我”和小伙伴最愿意在衍太太家里或她家四近玩的原因。

2、(2018·四川初三期中)对名著分析不正确的是()(2分)A.《朝花夕拾》是1926年鲁迅先生先后撰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B.《朝花夕拾》中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C.鲁迅,原名周建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小说有《朝花夕拾》《呐喊》,散文诗集有《野草》。

D.《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专题01朝花夕拾(课件版)-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重点篇目详解+实战演练

专题01朝花夕拾(课件版)-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重点篇目详解+实战演练

简答题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鲁迅仇猫的原因有哪些?本文中提到狗、猫、鼠,有怎样的用 意?
答:作者仇猫的原因:一、它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捕到猎物定要纵情玩弄,颇与 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天生一副媚态,配合时候的嗥 叫,闹得别人心烦。三、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用意:《狗猫鼠》是针 对“君子君子”的攻击引发的,提到狗是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猫在本文中是 令人憎恶的,它“纵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 而“一副媚态”。借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 到摧残的经历和感,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 者的冤仇。
简答题 “我”平时怎样叫保姆长妈妈?什么时候叫她“阿长”的?在《阿长和<山海经>》一 文中,我对她的感情产生过哪些变化?
答:“我”平时叫保姆长妈妈“阿妈”。在“憎恶她的时候” 叫她“阿长”。我起初“实 在不大佩服她”,原因是她“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又不许“我”走 动,并动辄以告状相威协;睡觉的姿态不好,占了过多的地方;满肚子麻烦的礼节,等等。 后来“对她产生过空前的敬意”,是因为她常对“我”讲“长毛”的故事,某些情况表明她 好像有“伟大的神力”,于是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我的隐鼠被害死了之后,我便当面 叫她阿长,表现对她的不满。后来因为她给“我”弄到了绘图 的《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 成功”,又使“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狗·猫·鼠》
《五猖会》
《阿长与<山海经>》
《无常》
《二十四孝图》
北京 创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厦门 创作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对弱小者的同情, 对暴虐者的冤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1七上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解析版)专项训练卷·一计划用时:12分钟题量:4题满分:10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1、(2019·河北邯郸市中考二模)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回答各题。

(3分)《朝花夕拾》的《琐记》中,写“我”和小伙伴最愿意在衍太太家里或她家四近玩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好;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孩子们碰伤后决不埋怨,而是给孩子们擦药。

(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

以考促读。

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

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此题考查的是与《朝花夕拾》有关的文学常识。

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早就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轻,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

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

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孩子们头上碰得肿了一大块,她用烧酒调了水粉,搽在伤口上。

以上两方面揭示了“我”和小伙伴最愿意在衍太太家里或她家四近玩的原因。

2、(2018·四川初三期中)对名著分析不正确的是()(2分)A.《朝花夕拾》是1926年鲁迅先生先后撰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B.《朝花夕拾》中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C.鲁迅,原名周建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小说有《朝花夕拾》《呐喊》,散文诗集有《野草》。

D.《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答案】 C【解析】 C项有误,鲁迅,原名周树人,《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不是小说。

3、(2016·广西南宁十八中初三期中)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小说集。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常》《狗·猫·鼠》等篇目都出自《朝花夕拾》。

C.《朝花夕拾》十篇文章中,比较好读的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描写生动有趣,情感真挚动人。

D.《五猖会》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忌自己心理时的无奈与厌烦。

【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

文学常识是读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的知识,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年代、国籍、作品等,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背诵。

A项表述错误,《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

4、(河北省2019届九年级毕业生模拟大联考)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后面小题。

(3分)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结合具体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答案】温馨的回忆: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②《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呲呲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③《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

理性的批判: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②《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③《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朝花夕拾》内容的理解.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较多,温馨的场景是一些体现童真的地方,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理性批判的是一些不合理的存在。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

专项训练卷·二计划用时:15分钟题量:4题满分:11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1、(2017·江苏初三月考)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其中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

B.《朝花夕拾》中,作者曾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儿时保姆长妈妈“谋害”隐鼠一事,说明了作者对阿长的憎恨。

C.《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既讽刺庸医,也批评封建主义的孝道,表明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态度。

D.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朝花夕拾》中的《琐记》中提及。

【答案】 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

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因此名著的学习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B作者曾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儿时保姆长妈妈“谋害”隐鼠一事,说明了对阿长的怀恋。

2、(2018·天津初三月考)下列关于《朝花夕拾》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朝花夕拾》全书由《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五猖会》等十篇文章组成。

B.《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C.《朝花夕拾》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性格特点是迷信、不拘小节、朴实。

D.《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无常》。

【答案】 A【解析】 A关于《朝花夕拾》表述不正确。

鲁迅的散文《风筝》选自《鲁迅全集》的《野草》散文诗集。

3、(2019·河北唐山市丰南区中考一模)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

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

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①文段选自_________(书名),作者是_____ 。

(2分)【答案】《朝花夕拾》鲁迅。

【解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②文中的“他”指的是 _____ ,他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分)【答案】范爱农倔强耿直、愤世嫉俗、负责任但穷困潦倒【解析】本题要注意分析文段的内容来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内容分析人物的形象。

4、【2017·天津卷】名著阅读(3分)23.走入《朝花夕拾》,我们可以追寻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

请你概括鲁迅先生在南京的矿路学堂毕业后和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分别做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并简述其原因。

(3分)【答案】南京的矿路学堂毕业后选择去日本仙台学习,因为他在矿路学堂学习时对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又觉得所学无用武之地。

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决定弃医学文,因为在那里他受到日本学生的歧视和侮辱,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看到中国百姓的麻木,认识到救治国民精神的迫切。

【解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南京的矿路学堂毕业后选择去日本仙台学习,因为他在矿路学堂学习时对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又觉得所学无用武之地。

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决定弃医学文,因为在那里他受到日本学生的歧视和侮辱,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看到中国百姓的麻木,认识到救治国民精神的迫切。

解答名著阅读题,平时要认真阅读课标规定的名著,记住名著的作者及内容、人物等相关情节。

专项训练卷·三计划用时:15分钟题量:5题满分:10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1、(2019·张家界市民族中学初三期中)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A.鲁迅的《朝花夕拾》不全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式的孝道。

B.《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

C.《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

这组作品主要记录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理历程,富有生活情趣。

【答案】 D【解析】考查文学常识。

D项《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散文集。

2、(2018·山西初三期中)下面对《朝花夕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朝花夕拾》原书名《旧事重提》,以散文的形式写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和心路历程。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五猖会》写的都是鲁迅的童年生活。

C.《朝花夕拾》塑造了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现出作者对他们的深切怀念之情。

D.《五猖会》中父亲强迫背书,给年幼的“我”留下心理阴影,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答案】 B【解析】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中文学内容的掌握。

此类题重点考察的是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和对整个文章篇幅的了解。

《藤野先生》写的是鲁迅先生青年时期的生活,而非童年时期。

故答案为B。

3、【2019·天津南开区三模】名著阅读(2分)鲁迅先生在《________》一文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书写了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真切同情与怀念。

该文收录到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___。

【答案】范爱农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解析】(1)《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2)《藤野先生》——记述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遭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