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平面镜成像
2.3平面镜《课堂笔记》苏科版(解析版)

第2章第3节平面镜※※模块一:学列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模块二:梳理基础知识明晰识记要点————————
■知识点一:平面镜
1.定义:表面平整光滑的物体。
(例如:平静的水面、玻璃幕墙、刨光的金属表面等)
2.画法:
3.平面镜可以成像:
(1)实像: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
(2)虚像:不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
4.
平
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
■知识点二:平面镜成像特点
1.成像特点:
(1)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物大小相同。
(3)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易错点:平面镜成像,像和物体对称(上下一致,左右相反)。
■知识点三: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制作镜子。
(可以扩大视野)
2.改变光路:潜望镜。
■
知
识点四:光污染的防治
1.光污染:人们常见的光污染的状况多为由镜面建筑反光所导致的行人和司机的眩晕感,以及夜晚不合理灯光给人体造成的不适。
2.光污染的防治:
(1)加强城市玻璃幕墙的规划控制管理。
(2)加强夜景照明的生态设计,减少人工白昼污染。
(3)改善固定光源的照射,使其准确地照射到需要的地方,减少反射。
2.3平面镜成像1

课题:§2.3平面镜成像学习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象,了解虚象是怎样形成的。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1、 _ 叫平面镜。
我们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叫做物体的________。
2、结合自己照镜子的经历,猜一猜:(1)平面镜中的像在平面镜的______方。
(上/前/后) (2)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大小可能_________。
(3)平面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可能________。
(4)照镜子时,你举起左手,镜中的“你”举起的是_______手。
二.学习新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过程:先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①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 ②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 ____关系.③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点燃A 蜡烛,小心地移动B 蜡烛,直到与A 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 、B 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此实验应该做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原因是 ④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 项操作。
A .保持A 、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 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③相同的操作⑤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⑥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⑦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的纸面 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图甲)。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平面镜成像教案1新人教版

平面镜成像二、球面镜:1、凸面镜:是利用球的外表面做反射面的面镜,可以使光线发散,可以开阔视野,常用作观后镜。
(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光路图:一束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我们把它成为虚焦点。
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焦点,经凸面镜后其反射光线平行。
2.凹面镜:是利用球的内表面做反射面的面镜,对光线起汇聚作用。
手电筒、探照灯等。
光路图:一束平行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相交于一点,我们把它叫做焦点;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平行。
例题4.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在AB和CD之间的区域内可以看见挡板左侧的一个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
在图中找出挡板左侧这个发光点的位置。
A CB D[板书设计]一、平面镜成像 4.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特点:二,球面镜2.成像原理 1.透明镜3.实像与虚像 2.凹面镜【小结】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能够正确地画出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
【教学后记】本课的讲解要充分利用实验,由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相关知识及应用。
在课堂上有必要补充一些知识点:如距离、虚实、原理等。
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1.发现有人触电后,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赶快把触电人拉离电源B.赶快去喊电工来处理C.赶快用剪刀剪断电源线D.赶快用绝缘物体使人脱离电线2.如图,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p乙,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別为F A、F B.。
2.3平面镜成像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平面镜成像班级: 姓名:【课标转述】(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通过探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4)通过探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认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5)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凹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了解它们的应用。
【预习自测】 1、平面镜成像(1)成像特点:①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
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
③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
(2)成像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虚像:(1)定义:从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线经过光学器件后,实际光线变得________,这些光线的___________相交而成的像。
(2)特点:虚像只能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
3、凸面镜和凹面镜:(1)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是___________,应用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是___________,应用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导学】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何设计和实验?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虚像:3、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其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是什么?【课堂检测】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B 、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物体的实像C 、人离平面镜越远,在镜中成的像越小D 、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问题相等的2.在狭小的房间内装有一块与一面墙等大的镜子,人走入房间后,感觉宽敞多了,这是利用平面镜( )A 、能成虚像的特点B 、能成正立像的特点C 、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D 、成像时物像间距问题物镜间距的二倍 3.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平面镜成像》课件

1、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到镜 面的距离为_1___m,像与他的距离为_2___m,当 他靠近平Z面x.xk 镜时,则镜中像_靠_近___平面镜,像的 大小__不__变___。 (靠近或远离;变大、不变或变小)
2、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8m,
一个洗脸盆里水深0.2m,问:月亮的像到盆 中水面的距离_3_._8_×__1_0_8m____?
2.实验中是如何确定像的位置的?
用另一支放在玻璃板后面,使它和像完全重合,则另一支 蜡烛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3.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验证什么? 如何验证?
验证像物的大小是否相同。
二、平面镜是如何成虚像的呢?
成像过程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
.S’
.S
O1
N1
O2 B2
N2
B1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Zx.xk
表演:擦玻璃镜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
方法一: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作出物体AB在平 面镜中所成的像 A’B’
A
A`
B
B`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点光源S 在平面镜中的像S′
作图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
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S
,
S
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你知道的有哪些?
潜望镜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 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__4__.6__m_
2.5m
平
0.4m 视
面
力
镜
表
课堂小练习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而形成,物 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若小明 同学身高1.5,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1.5m, 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m;像与他相距 _____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 像大小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 小”、“不变”)
2.3平面镜成像---课件1

S S S′
S′
科学世界
六.球面镜
凸面镜
请观察这两种镜子, 它们表面是什么形状 的?
它们的表面是球面的一 部分,这样的镜子叫球 面镜
凹面镜
凸面镜
凸面镜对光有发散 作用
弯道观察镜
(扩大视野)
汽车观后镜
(扩大视野)
凹面镜
凹面镜对光有 会聚 作用
焦点
平行光会聚一点-----太阳灶
采集圣火
一点光平行射出----- 手电筒
: 5.已知物体与像的位置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S S`
6、一只小猫正好正好在平面镜前欣赏 自己的全身像,如图示:此时它所看 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
A
B
C
D
7、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 的像将:(多选题) ( )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
E、远离镜面
D、向镜面靠近
8.“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 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 是: A.山的影子 ( ) B.山的实像 C.山的倒立的虚像 D.山的正立的虚像
汽车灯
想想 议议
站在哈哈镜前的人为什么 看到自己身体变形了?
缩短 拉长
哈哈镜是由凸面 镜和凹面镜组成, 人在凸面镜中能 成缩小的虚像, 而在凹面镜前能 成放大的虚像。
七.练习
1. 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是3 .8×108m, 一个洗脸盆里水深0.2m, 则:月亮的像到盆 中水面的距离_______m
15.下图中,M是平面镜,各光路图正确的是:
( )
16.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所说明 的光在传播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 ( ) (1)手影 (2)水中倒影 ( ) (3)立竿见影 ( )
2.3平面镜成像

课堂小练习
• 水面也能发生反射,我们从水中看到空中 的飞机是_________像.(填 “虚”“实”) • 凸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_,凹面镜使 平行光束_________.汽车的后视镜是 _________面镜,利用它可以_________ 司机的视野.
课堂小练习
• 太阳灶是用_________ 面镜制成的,它可 以使照在表面的太阳光_________在一点, 凹面镜的面积越大会聚的太阳光就越 _________ 温度也就越_________,利用 它不仅可以烧水、煮饭,还可以发电、冶 炼,所以它是既节约燃料又不_________ 的环保型能源.
课堂小练习
•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而形成,物 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若小明 同学身高1.5,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 1.5m,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m;像与他相 距_____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 中的像大小将_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不变”)
课堂小练习
• 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 烛放在平面镜前50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 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cm, 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 比较 •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cm • B.向平面镜移动了20cm • C.远离了平面镜10cm • D.远离了平面镜20cm
课堂小练习
• 下图是某同学作的光路图,他只画了一条 入射光线和另一条反射光线,请你帮他画 出发光点S和像点S′.
课堂小练习
• 如下图所示,L是平面镜,S是发光点,请 你画出能看到S在平面镜中像的范围.
课堂小练习
• 某同学身高1.8m,他想在家中墙上设计一 个刚好能看见他全身像的平面镜,该平面 镜至少应多高,画图说明应挂在什么地方?
初中物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2.3 平面镜成像

(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左右相反。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4
年 级
八年级
课
题
2.3
平面镜成像
课
型
新 授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知识 技能 2.知道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初步知道虚像的概念。 3.分析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特 点及其应用。 4.初步认识等效替代法的应用。 1.通过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 法。 2.观察实验现象,感受虚像的含义。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体会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2.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 生活的影响。 3.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操作。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虚像的初步概念。 一面较大的平面镜、学生分组实验用的玻璃板、硬纸板、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小 蜡烛和大蜡烛各一支、棋子、刻度尺、火柴、方格纸一张、三角尺一对
观看思考, 知道凸 面镜使平行光线 发散, 所成的像比 物体小, 可增大观 察范围。2.观看 思考,并归纳得 出: 凹面镜会聚光 加 深 学 生 对 线。 例如,太阳 知识的印象。 灶、反射望远镜, 医生用凹面镜观 察耳道; 利用凹面 镜得到平行光, 例 如,手电筒、汽车 头灯等。
培养学生阅 读能力,培养 学生科学素 养,从阅读中 获得知识的 乐趣。
教 学 目 标
过程 方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学生活动 根据观察回答问 题: 1.像在镜子后面 或里面,比同学 小、一样大或大; 变大或变小。 讨论 学生认真阅读, 思 考,讨论小组交 流。 体现学生自 主学习的主 体地位,培养 学生认真阅 读的习惯。 培养学生勇 于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设 计 意 图 创设学习情 境,导出新 课。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练习
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所说明的光在传播 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 (1)手影 (2)水中倒影 (3)立竿见影 (4)杯弓蛇影
课堂小练习
课堂小练习
课堂小练习
课堂小练习
当你照镜子的时候,可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 “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 _________,由于进入你眼睛的光线并非真正 来自平面镜后的“你”,所以把这个“你”叫 做_________.
2.3 平面镜成像
知识回顾
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有一部分光被 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平面镜对 光的反射能力比较强。 反射规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 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光线和反射 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数学 知识理解为:法线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 平分线。
课堂小练习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而形成,物体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若小明同学 身高1.5,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1.5m,他 在镜中的像高_____m;像与他相距_____m; 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 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 变”)
课堂小练习
平面镜成的像_________在光屏上显示出来 (填“能”或“不能”),平面镜成像是物体 反射的光或物体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时发生了 _________的结果.
课堂小练习
某同学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1.5m处,他的像高是_________,他的像到平 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若此人向平面镜移 动1m,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_________,他的像高为_________.
课堂小练习
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 在平面镜前50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 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cm,则第二 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cm B.向平面镜移动了20cm C.远离了平面镜10cm D.远离了平面镜20cm
课堂小练习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主要考虑像与物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像和物体 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平面镜、刻度尺、蜡烛、火柴 平板玻璃、刻度尺、蜡烛、火柴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把 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或现象变换成理想、简 单的过程或现象来研究处理的方法。
课堂小练习
水面也能发生反射,我们从水中看到空中的飞 机是_________像.(填“虚”“实”) 凸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_,凹面镜使平行 光束_________.汽车的后视镜是_________ 面镜,利用它可以_________司机的视野.
课堂小练习
太阳灶是用_________ 面镜制成的,它可以 使照在表面的太阳光_________在一点,凹面 镜的面积越大会聚的太阳光就越_________ 温度也就越_________,利用它不仅可以烧水、 煮饭,还可以发电、冶炼,所以它是既节约燃 料又不_________的环保型能源.
课堂小练习
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______ 面镜, 它可以使小电珠发出的光,变成_________光 射出去.
课堂小练习
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 2m处跳到了距平面镜4m处.下列关于镜中像 的大小及像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 变为6m B.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 变为8m C.像比该同学大,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m D.像比该同学小,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m
分析论证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且平分。
实验研究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并画出 像的位置。 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 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 像。 用两个大小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像和物 大小。
设计实验
设计表格 次数 1 2 物到平面镜的 像到平面镜的 像与物大小比较 距离/cm 距离/cm (放大或缩小)
进行实验
用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点燃的蜡烛 在平面镜前成像,把一支完全相同,没有点燃 的蜡烛在平面镜前成像,把一支完全相同,没 有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另一侧,使之与像 重合,观察物、像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和物的大 小关系,改变点燃蜡烛镜面的距离,重做几次 试验,多次测量。
课堂小练习
下图是某同学作的光路图,他只画了一条入射 光线和另一条反射光线,请你帮他画出发光点 S和像点S′.
课堂小练习
如下图所示,L是平面镜,S是发光点,请你 画出能看到S在平面镜中像的范围.
课堂小练习
某同学身高1.8m,他想在家中墙上设计一个 刚好能看见他全身像的平面镜,该平面镜至少 应多高,画图说明应挂在什么地方?
某同学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想使竖 直放置的蜡放置 B.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60°角放置 C.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角放置 D.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
课堂小练习
下图中,M是平面镜,各光路图正确的是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 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A.山的影子 B.山的实像 C.山的倒立的虚像 D.山的正立的虚像
课堂小练习
下图中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时 钟图,则当时的时刻是 A.2:25 B.2:35 C.9:25 D.9:35
课堂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