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循环水杀菌剂
工业污水及循环水用杀菌剂的种类及特性

工业污水及循环水用杀菌剂的种类及特性1、氧化型杀菌剂(1)氯氯在水中形成次氯酸,次氯酸电离出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根,在PH值6-8时杀菌效果最好。
氯的应用范围广泛,通常是在水源处加入即可使整个系统保持一定浓度从而达到控制细菌数的目的。
杀菌原理:氯在水中形成次氯酸,次氯酸电离出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根;优点:应用范围广泛、高效、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缺点:环境污染,对人有害对形成生物膜的细菌杀菌效果不好。
(2)含氯杀菌剂包括漂白剂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钙,他们比氯气使用方便,操作危险性小,但价格偏高。
但会引入大量钙离子易造成系统结垢。
杀菌原理:水解电离出次氯酸根;优点:杀菌效果与氯气相当,比氯气使用方便,操作危险性小;缺点:易导致结垢问题,价格偏高,比氯气用量大。
(3)二氧化氯是高效氧化型杀菌剂,适用于清洗过程,用于除去有机物、生物粘泥及硫化铁沉积。
二氧化氯受PH值限制小,杀菌效果不受有机物和氨的影响。
因受温度和压力影响,一般使用在线发生,用次氯酸钠、亚氯酸钠和盐酸经两步反应形成二氧化氯。
首先,15%盐酸和10%次氯酸钠生成6%合成氯,之后再与亚氯酸钠反应形成二氧化氯。
杀菌原理:氧化作用;优点:不受PH值限制,不受有机物影响,对生物粘泥有特效,能溶解硫化铁垢。
缺点:须特殊装置,毒性大,价格高。
(4)氯胺是次氯酸和氨的反应产物,氯胺的杀菌性能比氯气低5%。
但氯胺能穿透微生物膜并杀死细菌,它与生物膜组织不反应,可用于消毒处理。
优点:对生物膜菌种有杀菌活性,杀菌活性持续时间长,对设备腐蚀性小,毒性低。
缺点:耗氨,比单独使用氯价格高。
(5)溴与氯类似,在水中形成次溴酸,电离出次溴酸根,在广泛的PH范围杀菌效果都很好。
溴杀菌剂一般为固体化合物,如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在水中释放次溴酸杀菌。
杀菌原理:电离出有杀菌活性的次溴酸根;优点:广谱、高效、低毒,适用范围广,杀菌活性比氯高。
缺点:价格高。
强力溴,杀菌速度快,药效持久,安全无毒、环保、不腐蚀、不产生耐药性、耐污染耐氨氮能力强、适合高浓缩倍数、高PH水体。
循环水用得非氧化杀菌剂标准

循环水用得非氧化杀菌剂标准循环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循环系统不断循环利用的水。
由于循环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因此需要使用杀菌剂来控制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确保循环水的质量和安全性。
而对于循环水中的杀菌剂,应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保证其使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一、杀菌剂的选择在选择循环水中的杀菌剂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高效性:杀菌剂应具备高效的杀菌能力,能够有效地抑制和杀灭循环水中的各类微生物。
2.安全性:杀菌剂应对人体和环境无毒、无害,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3.稳定性:杀菌剂在循环水中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长时间保持杀菌效果,并且不易被其他化学物质影响或降解。
二、使用标准与规范循环水中杀菌剂的使用应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和规范:1.国家标准: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循环水中杀菌剂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行业标准:不同行业可能有各自的标准和规范,针对循环水杀菌剂的使用也会有相应的行业标准。
3.环境保护标准:循环水中杀菌剂的使用应符合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以确保对环境影响的控制和限制。
三、安全性评估与监测循环水中杀菌剂的使用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和监测,以确保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安全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毒理学评估:对杀菌剂的毒性进行评估,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等方面的研究。
2.环境风险评估:评估杀菌剂对水体和土壤等环境的影响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监测措施。
3.监测与检测:建立循环水中杀菌剂的监测与检测体系,定期对循环水中的杀菌剂进行检测和分析,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四、使用操作规程在循环水中使用杀菌剂时,应制定相应的使用操作规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量控制:根据循环水的水质状况、水量和需求,确定适当的杀菌剂使用量,避免过量使用或不足使用。
2.使用方法:根据杀菌剂的特性和要求,采取正确的投加方法和时间,确保杀菌剂均匀分布和有效发挥作用。
非氧化性杀菌剂MAJS901说明书

非氧化性杀菌剂MAJS901说明书
一、产品特点
非氧化性杀菌剂MAJS901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非氧化性杀生剂,用于控制循环水系统中的微生物滋生,减少生物粘泥的生成,是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造纸废水处理中较理想的杀生剂。
非氧化性杀菌剂MAJS901产品特点:
1)适用于低毒、不杀死微生物的膜保护剂;
2)应用该产品可以延长运转周期和设备使用寿命,从而降低操作和投资费用;
3)杀生效率高,活性成份降解性好,具有不产生残留、操作安全、配伍性好稳定性强、使用成本低等特点。
二、产品性质
三、使用方法
1)投加方式:持续性投加和间段方式投加。
2)非氧化性杀菌剂通过加药泵加至RO反渗透系统处理进水端。
四、包装与贮存
液体;桶装;放置阴凉处。
五、安全与防护
操作时在通风环境下进行,若通风不足,请使用防毒面罩;穿工作服,带耐化学腐蚀的围裙;戴化学品防溅式防护眼镜;请佩戴好手套。
工业水处理中常用杀菌剂的论述

工业水处理中常用杀菌剂的论述工业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污染物的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在工业水处理中,常用的杀菌剂有氯和臭氧等。
本文将从杀菌剂的原理、使用方法、优缺点以及常见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论述。
杀菌剂在工业水处理中起到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保证水质的安全。
微生物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它们会引起水体污染,导致水质下降、水体变质等问题。
杀菌剂的使用非常重要。
常用的杀菌剂之一是氯。
氯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在水中作用迅速、彻底,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氯的杀菌作用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和细胞核酸来实现的。
具体来说,氯与微生物细胞膜中的脂质相互作用,导致细胞膜的失去完整性,从而使细胞内的物质泄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氯还可以与微生物细胞核酸发生反应,损害细菌的遗传物质,进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杀菌剂需要考虑剂量和接触时间等因素。
剂量是指杀菌剂添加到水中的浓度,剂量过低可能无法有效杀死微生物,剂量过高可能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接触时间是指水与杀菌剂接触的时间,较长的接触时间可以增加杀菌剂与微生物的作用时间,提高杀菌效果。
工业水处理中常用杀菌剂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厂、饮用水厂、游泳池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等。
在污水处理厂中,杀菌剂可用于处理污水中的微生物,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在饮用水厂中,杀菌剂可用于处理水源中的微生物,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在游泳池中,杀菌剂可用于消灭池水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止水质污染和传染病的传播。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中,杀菌剂可用于杀灭系统中的微生物,防止系统堵塞和腐蚀。
杀菌剂在工业水处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氯和臭氧是常用的杀菌剂,它们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和细胞核酸来实现杀菌作用。
使用杀菌剂需要考虑剂量和接触时间等因素,且存在一定的优缺点。
杀菌剂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厂、饮用水厂、游泳池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等领域。
二氧化氯在工业循环水处理中应用

二氧化氯在工业循环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的无公害杀菌消毒剂。
它在水中不水解,其杀菌效果不受ph值的影响,因此它比较适合于循环冷却水碱性运行环境下的杀菌处理。
本文就二氧化氯在工业循环水处理中的应用做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二氧化氯;消毒剂;工业循环水;应用一、前言随着各行各业工业循环冷却水用量的不断增大,工业水循环应用及其水质稳定处理技术已日益受到人們普遍重視。
在工业水循环系统中,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等微生物,利用水中溶解的营养源,繁衍增殖,并以这些微生物为主体,混杂泥砂、无机物和尘土等,形成生物粘泥附著与堆积,产生粘泥故障,轻微时引起管道堵塞,增加水流阻力,造成换热效率降低,严重的造成孔蚀,可使管道穿孔,设备报废。
藻类也容易在冷却塔和冷水池中大量繁殖引起配水管道阻塞。
近年来,有机聚电解质和有机磷酸酯等高效复合式缓蚀阻垢剂的开发,又使冷却水的循环运行已从酸性环境运行转变为碱性环境运行。
工业循环冷却水碱性运行和水质稳定药剂的复配,不断地提高了系统的缓蚀阻垢能力,降低了系统的腐蚀。
另外,氯气等其他杀菌剂消毒时产生的氯代有机物給环境带来的二次污染又額外增加了污水处理費用。
因此,在节水、节能、环境保护要求日益提高的情況下,就迫切需要开发应用工业循环冷却水碱性运行条件下的安全高效无副作用的消毒剂对其进行杀菌除藻处理。
二、二氧化氯简介二氧化氯是被联合国医药卫生组织(who)认可的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的无公害杀菌消毒剂。
它是一种黄綠色的气体,沸点11℃,与氯气有类似的性质,且极不稳定,很难貯存和运输,但其在水中却比较稳定,不水解、不聚合。
使用二氧化氯則可取得较好的灭菌效果,与氯气等杀菌剂相比,它有如下优点:1)、二氧化氯杀菌效果好、用量少、作用快,一般只需0.5ppm 浓度即可快速杀死和抑制细菌生产,1ppm浓度以上杀灭细菌的时間只需5分钟;可以单独长期使用而不发生抗药性;2)、二氧化氯在水中以溶解的气体存在而不与水发生反应,它的分解产物为hclo和“o”(新生态氧),既具有双重氧化作用,又不受ph值影响,它在ph值(3-9)的范围内都具有优异的杀菌效果,而氯气在水中水解为hclo和clo-,在碱性条件下以clo-为主,clo-的杀菌效果是hclo的1/20以下,因而氯气只适合在酸性条件下杀菌;3)、二氧化氯杀菌维持时間长,氯气杀菌一般超過12小时就无效果,實驗表明1ppm的二氧化氯48小时后仍能维持杀菌率95%以上;4)、二氧化氯不与氨和氨基化合物反应,杀菌效果和用量不受氨存在的影响,而氯杀菌时,在有氨存在时會反应生成氯胺,不仅效果大为下降,而且增加了氯消耗,在系统氨泄露时,还有加不上氯的危害,因此二氧化氯也特別适合于合成氨厂和炼油厂等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5)、二氧化氯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远远大于氯气,它不发生氯代反应而是发生氧化反应使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而氯却只发生氯代反应形成有毒的致癌致畸的氯代有机物:6)、二氧化氯不仅能够杀死一般的细菌,而且对真菌、病毒、孢子、藻类等微生物都有极強的杀灭作用,因此二氧化氯更适合作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灭藻剂和微生物粘泥控制剂:7)、二氧化氯在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对水质稳定剂不产生影响,即使在高温时,也不影响水质稳定剂的缓蚀阻垢效果;温度越高,二氧化氯的杀菌能力越強,这一点使得二氧化氯更加适合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杀菌剂。
工业水处理中常用杀菌剂的论述

工业水处理中常用杀菌剂的论述
工业水处理中常用的杀菌剂有漂白粉、次氯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等。
这些杀菌剂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包括石油化工、电力、纺织、造纸等。
漂白粉是一种常见的氯化剂,具有强氧化性能。
在工业水处理中,漂白粉主要用于消毒灭菌和污泥处理。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其能够迅速氧化杀菌,有效消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
漂白粉在工业水处理中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过程中,对水质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性的酸性消毒剂,具有广谱杀菌效果。
次氯酸钠的杀菌机理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的结构,进而破坏细胞内部的代谢过程,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次氯酸钠广泛应用于工业水处理中,能够有效杀灭水中的各类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有害微生物,保证水质的安全性。
工业水处理中常用的杀菌剂包括漂白粉、次氯酸钠、过氧化氢和氯化钠等。
这些杀菌剂能够迅速杀灭水中的各类有害微生物,提高水质的安全性。
在使用这些杀菌剂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同时控制剂量和处理时间,以达到最佳杀菌效果。
循环水药剂国家标准

循环水药剂国家标准
循环水药剂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处理剂,它可以在循环水系统中起到防腐、杀菌、防垢等作用。
为了规范循环水药剂的使用和管理,国家对循环水药剂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循环水药剂的安全、高效使用。
首先,循环水药剂的国家标准规定了循环水药剂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根据循环
水药剂的功能和用途,将循环水药剂分为防腐剂、杀菌剂、防垢剂等不同种类,并对其命名方法进行了规范,以便用户在选择和使用循环水药剂时能够清晰明了。
其次,循环水药剂的国家标准对循环水药剂的质量指标和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
的规定。
这些质量指标包括外观、PH值、溶解度、有效成分含量、重金属含量等,通过严格的检测方法对循环水药剂的质量进行监控,以确保循环水药剂的质量稳定可靠。
另外,循环水药剂的国家标准还对循环水药剂的包装、储存和运输进行了规范。
循环水药剂属于化学制品,对其包装、储存和运输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且要求在干燥通风处储存,远离火源和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此外,循环水药剂的国家标准还对循环水药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规定。
使用循环水药剂时,必须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严格控制药剂的投放量和浓度,避免过量使用或者浓度不足,以免影响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循环水药剂国家标准的出台对于规范循环水药剂的使用和管理起到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才能保证循环水药剂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
希望广大用户和生产企业能够严格遵守循环水药剂国家标准,共同维护循环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环境保护。
工业循环水杀菌除藻方法

工业循环水杀菌除藻方法工业循环水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断循环使用的水源。
由于循环水长时间暴露于环境中,并且在循环过程中会受到细菌、藻类等生物的污染,导致循环水质量下降。
为了保证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对循环水进行杀菌除藻处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工业循环水杀菌除藻方法。
1.氯气消毒法:氯气消毒法是一种常见且经济实用的工业循环水杀菌方法。
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通过向循环水中注入氯气,可以迅速消灭细菌、藻类等生物,达到循环水杀菌的目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氯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和有毒性,操作时应谨慎。
2.臭氧消毒法:臭氧消毒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工业循环水杀菌方法。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卓越的杀菌、除藻效果。
通过向循环水中注入臭氧气体,可以迅速将水中的细菌、藻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杀菌除藻的效果。
臭氧还具有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物质的能力,可以改善水质。
3.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是一种无污染、无残留的工业循环水杀菌方法。
紫外线能够破坏细菌和藻类的细胞核酸,从而杀灭其生物活性。
通过将循环水通过紫外线消毒器照射,可以高效地杀灭细菌和藻类,达到杀菌除藻的目的。
紫外线消毒法操作简单、操作费用低廉,但需要定期更换紫外线灯管。
4.化学药剂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循环水杀菌除藻方法。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次氯酸钠、漂白粉、过氧化氢等。
这些药剂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够迅速杀灭循环水中的细菌、藻类等生物。
化学药剂消毒法不仅能高效杀菌,还能很好地除藻,但需要注意药剂浓度和投药量的控制,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生物性杀菌除藻法:生物性杀菌除藻法是一种生物技术杀菌除藻的方法。
通过利用特定菌种的生物功能,如产生抗菌物质、破坏藻细胞结构等,达到杀菌除藻的效果。
常见的生物性杀菌除藻方法包括生物滤池法、生物杀菌剂等。
生物性杀菌除藻法具有环保、无毒、高效等特点,但其技术要求较高,操作相对复杂。
综上所述,工业循环水杀菌除藻方法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产品简介:
在循环水体中藻类、微生物污染一直是循环水处理存在的一大问题,藻类及生物粘泥的长期存在,会出现悬浮物和沉淀物,从而降低了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增加运行成本。
带来材质的腐蚀及安全隐患。
工业循环水杀菌剂对循环水中的细菌、真菌及藻类具有较长的抑制藻类滋生的能力。
无毒无害,操作安全性高,不会对循环系统产生腐蚀性;可以不受PH值的影响,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可以使用,使用后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残留。
工业循环水杀菌剂穿透力强、毒性低,作用快,对由黏泥、油泥、菌藻分泌物及菌藻等组成的粘泥有良好的分解剥离作用
二、技术指标:
三、作用用途:
工业循环水杀菌剂主要用来杀灭或抑制循环水中的藻类、菌类。
适用于大中型敞开式循环水系统中,广泛用于中央空调、冶金、石油化工、电力等循环水,热网水处理、锅炉水处理阻垢缓蚀剂、除氧剂;导热油锅炉、硫化板除油、碳清洗剂等。
四、包装储存:
工业循环水杀菌剂采用25KG或200KG塑料桶装,或根据客户需求包装。
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