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共5页

人本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共5页
人本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共5页

人本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改革已经由实验走向了常规,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但在考试制度没有改变的背景下推进的素质教育不得不再度审视和诠释素质教育的精要。

1 “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促进人的发展

人文主义倡导以人为本,肯定人性,张扬个性,促进人的创造力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本性的发展。教育是人的活动,是以人为对象同时又是以人的发展为内容、为宗旨的活动,所以就教育本身而言是人的本性的表现和唤醒。教育的本来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改进、自我创造的能力。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活动过程的熏陶和打造,形成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要素――认知、知识、审美、个性品质、品德、能力等。教育的内容也都归结为满足和完善人的本性发展。教育的内容溶入了时代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自然人”就是时代所需要的合格公民。所以素质教育也可以说就是、综合素质教育、公民教育。应试教育下的人才被错误地理解为”高学历“,考试分数成了受教育者的“命根”乃至化身,生动活泼的受教育者被抽象为枯燥的数字,难以保全“自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被异化为应试的工具。培养出

来的人就成为了“缺乏综合能力的现代残疾者”。[1]

2以人为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时代需要的合格公民

有一位外国学者说,中国与美国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国教育培养的是考生而不是学生,这是对时下的应试教育的高度概括。在应试教育下,“以树人育人为旨的教育沦为高难度的知识训练,学生沦为背书机器和考试机器,人的地位、情感、价值、尊严可怕地消失了”[2]即使在课改十年的今天,在教育的本质和功能上仍然带上了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教育已经偏离了“全面发展”的航向,形成了以智育为中心的“应试教育”,“重智轻德”成了教育的最大失误。“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证明我们的教育在健全人格的培养上的严重偏差。我们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只能说是具有一定知识的人,并不是国家需要的建设人才。“德智体美”中只具备“智”一项内容。只重智育而不重健全人格的培养那就成了“知识越多越反动”,他无论如何不能具有责任心,团队精神,爱国主义意识,也不会承担国家建设的重任。不能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公民。“成功的教育,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培养更多的专家、提升科技创造力。首先还在于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营造较高的社会文明,发展出一个能够传承和创新文明、理性的、健康的、民族的现代文化。教育所要造就的,首先是心智健全、有道德、有感情,能够独立于社会的人;进而是能够应对挑战,思考和解决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具有大智慧的人。”[3]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健全人格的培养,落实到人的发展而不是分数单一提高。素质教育尊重人的自身需要,完善人的本性,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公民。

3如何实现教育的人本化

转变教育观念是实现教育人本化的前提。

首先要树立和谐发展观念。有教育家提出过“全人教育”的理念,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当充分开发人先天遗传下来的“智商”,发展后天学习的“知商”以及非智力因素的“情商”,同时还应当使人具有信仰和终极关怀的“灵商”,从而获得完整的发展。认为教育不应该是完全功利主义的,教育不应当助长人的异化,而应更为人性化。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科技人才、科学怪人、经济动物、政治狂人,而是面向大多数人的。这种教育理念虽然非常理想化,但至少说明:教育首先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教育要发掘一个人的各种潜能;教育必须是面对学生全体,而不是学生中的少数。所谓“全面发展”就是教育要使受教育者能够充分、自由和和谐的发展。

其次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教育创新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人。所以,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智育发展和能力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对学生教育中,不应该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去判断学生的优劣,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以学生是否在各方面有所发展为主要判断标准去衡量学生。

其三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民主、平等、公证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心理,化“权威”为“魅力”,将师生关系变为朋友关系,形成“教学相长”的“互动式”的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核心素 养”的关系 ?虽然素质教育早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战略主题,但是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 这样基础性的问题,仍然存在认识上的 误区。 ?“长期以来,对于素质教育的探索,有两个误区,一是没搞清素质教育究竟是一 种什么模式,应该说,素质教育是一种 全新的育人模式,而非育才模式,以育 才取代育人,在现实中必然导致以应试 教育取代素质教育,以考试分数取代人 的全面发展;二是将素质教育模式化, 而实际上,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 基层探索应该是个性化、特色化、多样 化的。”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傅国亮如是说。

?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奇勇认为,素质 教育就是适度的教育,而当前的中小学 教育则是一种过度教育,具体表现在: ?一是功能过度。基础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让一个生物人转化和成长为社会人,过 早地与成功、发达等宏伟愿景、远大理 想对应起来,对于一个普通的未成年人 而言,在现阶段是大而无当、虚幻空洞的。 ?二是内容过度。现在的孩子,在学校学 些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合适?目前普遍 来说,学生的书包过重,所学内容过多、过深。 ?三是责任过度。全社会关心学校,学校 却“办”了全社会。校园内,购物、吃饭、安保、医疗等所有的一切都归学校管。 校长充当了炊事员、采购员、保安员等 角色,把所有事情都管了,唯独没精力 管教学。地方官员大多把重视教育,简 单地或者功利地理解成了办学校、建房

子,很少关心教育本身。政府责任过度,往往就是政绩的过度、基建的过度、浪 费的过度。 ?教育本来应是家庭的事、团体的事、社 会的事,现在却全部成了政府的事情。 结果该有学校的地方都由政府投入,把 所有的学校都搞成公办,民办教育没有 了发展空间。这种过度的责任,还推高 了群众择校的热情和对教育不公的不满。?四是学制过度。现在孩子发育提前,结 果该恋爱的时候在读书、在拼高考,等 到上大学了,青春期已经过了,既不爱 读书,也不会谈恋爱了。以人为本就是 该干啥的时候让他干啥。基础教育,十 年足矣。 ?贵阳市教育局局长赵福菓认为,当前素 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典型病症, 主要表现为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知而 罔行。 ?知而不行: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三维目标、课程改革的关系 杨向东/《人民教育》2016年第19期 是“核心素养”还是“胜任力”? 本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根据OECD的界定,素养(competence)“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还包括个体调动和利用种种心理社会资源(包括各种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在特定情境中复杂需要的能力”。它超越了“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的范畴,也不限于传统意义上“能力(ability)”的内涵和外延,而是包含了“各种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OECD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带有明显的社会适应倾向。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创新经济模式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工作类型要求个体能够应对陌生的挑战性情境,处理复杂多变的任务。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个体要能够对复杂问题做出灵活反应,能够有效沟通和使用技术,能够在团队中工作和创新,持续性地生成新信息、知识或产品。综观欧盟、澳大利亚、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无一例外都突出了这一立场。这些框架都强调在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环境下,在多元异质社会中创新、批判性思维、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这些素养反映了个体适应21世纪的共同要求。 鉴于上述倾向,有学者认为本次课程改革应该采用“胜任力”,而非“核心素养”这一术语;也有人认为“核心素养”更多强调了社会适应性,而对个人发展关注不够,以“核心素养”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不够妥当;还有人认为“核心素养”更多强调了未来社会个体应该具备的高级技能,不能全面涵盖基础教育育人目标的全部内涵。 如果用于分析和理解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和相关的课程改革趋势,这些观点是有道理的。然而,如果用来评判此次以“核心素养”为设计理念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就有失偏颇了。这是因为,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并不是机械照搬西方相关概念和研究结论,而是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情况和现实问题,创造性地运用“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这种理解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校德育工作坚持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本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素质发展,使学生主体的德性得到主动、积极的发展,为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精神、创造能力、组织才能、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三条原则,四字方针”的德育目标体系。三条原则是?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德育规律;?承认差异,贯彻因材施教,不一刀切;?注意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四字方针——严、活、高、实。“严”就是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训练;“活”就是强调教育内容的丰富多彩,教育形式的生动活泼,“高”就是要树立先进的理念,树立学习的典型,“实”就是从实际出发,追求实效。 在德育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原则”: 第一、学生参与原则,即让学生来参与制订学校德育制度,因为“道德是社会的共识”,制度的基础在于共同“约定”。德育制度要真正起到对学生的教育、导向作用,必须征得学生的理解和同意。 第二、发展为主原则。制订德育制度、德育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规范与制度都只是手段。如我们制定的早晚自修纪律管理条例,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修课的纪律,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逐步养成“不妨碍别人”的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 第三、服务生活原则。制度既是从生活中来的,也是为生活服务的。对学生来说,德育制度也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为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不是未来的生活服务。因此,我们学校所制定的德育制度也是随着学生现实生活的不断变化而作修改。 融合时代精神,发挥主体优势,提高德育实效。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是时代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校德育工作与时俱进,建立“能本管理”的新理念。所谓“能本管理”强调人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进而强调要围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德育渗透。德育工作者从以学生的行为管理为主,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的“能本管理”理念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心理调衡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 这些能力通过“三个自主一个舞台”的途径来培养。三个自主,即让学生自主管理自己能管的事,让学生自主解决自己能解决的事,让学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个舞台”即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德育本身是一系列互动过程,德育则是对受教育者道德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倾向性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和影响,而这种影响力来源于教师,来源于家长,来源于同伴,来源于社会。因此,我校建立了“德育立体工程”,让全体教职员工、家长、社会、同伴来参与德育教育。即首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通过实践评价学生。其次,发挥家庭教育功能,依靠亲情开导学生,最后,开发同伴教育优势,树立榜样感召学生。 学生是德育的主要对象,而班主任使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托对象。在培养德育教育青年骨

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 ——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 2014年10月21日14:50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3期作者:柳夕浪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作者简介:柳夕浪,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教育局(江苏南通226600)。 内容提要: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对素质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厘清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对素养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说明;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理清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素质层次结构素质教育 一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中国式回答。 它是针对“中国问题”提出来的。20世纪,从1957年“反右”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各方面的发展被耽误了,①学校教育成为重灾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了人口素质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他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②人们很自然地把人的素质同教育联系起来,开始了关于端正办学思想的大讨论。1994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素质教育呢?二十多年来,人们不断赋予素质教育以新的内涵: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有一段时间还有学者提出“心育”③),到“两全、一主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④),后来又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以及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⑤等。素质教育内涵发展的逻辑轨迹是:教育实践中存在什么问题,时代发展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它就被增加相应的新质,即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现实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的对立面,其内涵是随着人们对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逐步被充实完善的。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地进行了素质教育区域性试验与探索,以及学校层面的改革实践,涌现出湖南汨罗、山东烟台、辽宁大连、上海闵行、江苏南通等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⑥,创造出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尝试教学等等实施素质教育的鲜活经验。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构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开始,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人才培养环节的一系列变革。 然而,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看,都存在着一些困惑或问题。仅就理论层面看,主要是:百科全书、心理学辞典中将素质(predisposition)界定为人生来具有的某些生理解剖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此定义的“素质”是不可教的,只能成为教育的必要基础,不能构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在对经典概念进行教育学的改造和加工时,更多的人将其泛化为人的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于是有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既然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那么“素质教育就成为同义反复、没有内容、空泛、抽象、不确定的概念”,“道理说不清”⑦。于是,有学者指出,“素质教育”并非是教育术语,而只是一种“教育口号”,它是“主情”的,所唤起的是人们的

从_素质_到_核心素养_关于_培养什么样的人_的进一步追问_柳夕浪

一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中国式的回答。 为什么说它是“中国式的”呢? 第一,它是针对“中国问题”提出来的。20世纪,从1957年“反右”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各方面的发展被耽误了,[1]学校教育成为重灾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直接领导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他敏锐地看到了人口素质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1985年5月,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2]教育如何才能担当起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的重任?在关于中国教育发展道路的抉择中,人们很自然地把人的素质同教育联系起来,开始了关于端正办学思想的大讨论。1987年4月,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九年义务教育各学科教学大纲 统稿会上指出:“基础教育不能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3]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吸收了教育思想讨论的成果,明确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4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第二,它被赋予“中国特色”的内涵。什么是素质教育呢?二十多年来,随着理论探讨的不断深入以及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人们不断赋予素质教育以新的内涵: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有一段时间还有学者提出“心育”[4]),到“两全、一主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5]),后来又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以及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 —— —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 [摘要]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对素质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厘清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对素养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说明;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理清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素质层次结构;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18X(2014)03-0005-07 柳夕浪 柳夕浪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教育局中学高级教师226600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 ——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 2014年10月21日14:50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3期作者:柳夕浪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19 内容摘要: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对素质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厘清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对素养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说明;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理清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素质层次结构;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柳夕浪,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教育局(江苏南通226600)。 内容提要: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对素质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厘清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对素养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说明;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理清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素质层次结构素质教育 一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中国式回答。 它是针对“中国问题”提出来的。20世纪,从1957年“反右”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各方面的发展被耽误了,①学校教育成为重灾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了人口素质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他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②人们很自然地把人的素质同教育联系起来,开始了关于端正办学思想的大讨论。1994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素质教育呢?二十多年来,人们不断赋予素质教育以新的内涵: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有一段时间还有学者提出“心育”③),到“两全、一主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④),后来又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以及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⑤等。素质教育内涵发展的逻辑轨迹是:教育实践中存在什么问题,时代发展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它就被增加相应的新质,即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现实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的对立面,其内涵是随着人们对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逐步被充实完善的。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地进行了素质教育区域性试验与探索,以及学校层面的改革实践,涌现出湖南汨罗、山东烟台、辽宁大连、上海闵行、江苏南通等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⑥,创造出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尝试教学等等实施素质教育的鲜活经验。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构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开始,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人才培养环节的一系列变革。 然而,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看,都存在着一些困惑或问题。仅就理论层面看,主要是:百科全书、心理学辞典中将素质(predisposition)界定为人生来具有的某些生理解剖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此定义的“素质”是不可教的,只能成为教育的必要基础,不能构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在

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 虽然素质教育早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但是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这样基础性的问题,仍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长期以来,对于素质教育的探索,有两个误区,一是没搞清素质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模式,应该说,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而非育才模式,以育才取代育人,在现实中必然导致以应试教育取代素质教育,以考试分数取代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将素质教育模式化,而实际上,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基层探索应该是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傅国亮如是说。 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奇勇认为,素质教育就是适度的教育,而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则是一种过度教育,具体表现在: 一是功能过度。基础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让一个生物人转化和成长为社会人,过早地与成

功、发达等宏伟愿景、远大理想对应起来, 对于一个普通的未成年人而言,在现阶段是 大而无当、虚幻空洞的。 二是内容过度。现在的孩子,在学校学些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合适?目前普遍来说,学 生的书包过重,所学内容过多、过深。 三是责任过度。全社会关心学校,学校却“办”了全社会。校园内,购物、吃饭、安保、医 疗等所有的一切都归学校管。校长充当了炊 事员、采购员、保安员等角色,把所有事情 都管了,唯独没精力管教学。地方官员大多 把重视教育,简单地或者功利地理解成了办 学校、建房子,很少关心教育本身。政府责 任过度,往往就是政绩的过度、基建的过度、浪费的过度。 教育本来应是家庭的事、团体的事、社会的事,现在却全部成了政府的事情。结果该有 学校的地方都由政府投入,把所有的学校都 搞成公办,民办教育没有了发展空间。这种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数学学科而言,更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高,特别是有关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更引起广泛的讨论。研究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数学素养是人们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内在素养,由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能力与观念等组成。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核心素养;内涵; Mathematics core literac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education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ing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quality.As far as mathematics is concerned,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mathematical literacy,especially in the core of mathematics.The topic has aroused extensive discussion.To study connot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the core competence of mathematic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Mathematical literacy is the people can use mathematical vision to observe the world,found,put forward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s:Quality Education;Mathematics Core Literacy;Connotation; 教育一直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素质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探索,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其中课程改革是落实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的宗旨与内涵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分析研究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旨在建立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教育课程体系,并以此为核心带动人才培养的一系列变革。十余年的课改实践,是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阶段,使得课程建设、教材改革、教学创新等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和发展[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

人本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共5页

人本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改革已经由实验走向了常规,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但在考试制度没有改变的背景下推进的素质教育不得不再度审视和诠释素质教育的精要。 1 “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促进人的发展 人文主义倡导以人为本,肯定人性,张扬个性,促进人的创造力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本性的发展。教育是人的活动,是以人为对象同时又是以人的发展为内容、为宗旨的活动,所以就教育本身而言是人的本性的表现和唤醒。教育的本来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改进、自我创造的能力。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活动过程的熏陶和打造,形成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要素――认知、知识、审美、个性品质、品德、能力等。教育的内容也都归结为满足和完善人的本性发展。教育的内容溶入了时代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自然人”就是时代所需要的合格公民。所以素质教育也可以说就是、综合素质教育、公民教育。应试教育下的人才被错误地理解为”高学历“,考试分数成了受教育者的“命根”乃至化身,生动活泼的受教育者被抽象为枯燥的数字,难以保全“自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被异化为应试的工具。培养出

来的人就成为了“缺乏综合能力的现代残疾者”。[1] 2以人为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时代需要的合格公民 有一位外国学者说,中国与美国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国教育培养的是考生而不是学生,这是对时下的应试教育的高度概括。在应试教育下,“以树人育人为旨的教育沦为高难度的知识训练,学生沦为背书机器和考试机器,人的地位、情感、价值、尊严可怕地消失了”[2]即使在课改十年的今天,在教育的本质和功能上仍然带上了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教育已经偏离了“全面发展”的航向,形成了以智育为中心的“应试教育”,“重智轻德”成了教育的最大失误。“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证明我们的教育在健全人格的培养上的严重偏差。我们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只能说是具有一定知识的人,并不是国家需要的建设人才。“德智体美”中只具备“智”一项内容。只重智育而不重健全人格的培养那就成了“知识越多越反动”,他无论如何不能具有责任心,团队精神,爱国主义意识,也不会承担国家建设的重任。不能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公民。“成功的教育,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培养更多的专家、提升科技创造力。首先还在于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营造较高的社会文明,发展出一个能够传承和创新文明、理性的、健康的、民族的现代文化。教育所要造就的,首先是心智健全、有道德、有感情,能够独立于社会的人;进而是能够应对挑战,思考和解决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具有大智慧的人。”[3]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健全人格的培养,落实到人的发展而不是分数单一提高。素质教育尊重人的自身需要,完善人的本性,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公民。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 素质教育的方针提出,在我国提了有三十年了吧。不过,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还是以高考为指挥棒,实施着应试教育。对于素质教育,就连我们好多教育工作者,也仅仅仅仅个概念问题,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做。现在搞的新教育实验,给了我们具体的行动指南,让我们从哪些方面着手去做。但是,我个人认为搞教育不是做生意,不能急功近利,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新教育搞得很好,但是我有些困惑,因为我们还在受着应试教育的痛苦。所以,我感觉我们在走两条路,一条新路,一条老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第一,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把孩子当做考试的机器培养,甚至是高分低能不行。我国青少年参加奥林匹克竞赛,有好多成绩不错,但是为何现在国人还没有拿诺贝尔奖的,就是缺乏创造力。 第二,培养创造力,必须能培养独立思考水平、批判性思维、动手水平、实践水平、使用知识水平,以及很多非智力因素,如坚韧不拔、百折不饶的毅力,承受挫折的心理调节水平,等等。总来说之,培养创造力不但开发智商,而且培养情商。 第三,培养创造力必须要保护孩子的个性,健全孩子的人格。没有个性的孩子,不可能有独特的创造性;没有健全的人格,也不可能有坚强的毅力、健全的心理,去承受创造过程中的“屡败屡战”。 第四,没有创造力就没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活力,没有活力就是“死水一潭”,就无法前进。“人云亦云”的教育,是难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要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持续

前进,就必须培养创造力。这就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说创造力是“灵魂”,是“动力”的原因。 所以,我认为,要想使我国的素质教育真正搞好,新教育搞得再好,高考这个指挥棒必须修改才行。否则,无论怎么搞,还是挂着素质教育的牌子,搞着应试教育的药方,在我们的青少年身上,做了一年又一年的实验,结果如何,不言而喻。这也是老师和学生的无奈吧!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其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这样一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无疑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心”工作,因此,各学校应把德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使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逐渐形成。 1教师是德育的实施者 德育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更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方面的要求更严。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做到“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增强教书育德的责任感,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他们在教育教学中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是学生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一个班学习风气、班级气氛的好坏和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与班主任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班主任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谈,仪表行为等,因为这些方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班主任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1要有敬业爱生和无私奉献精神,在工作中能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同时,要敢于支持正确的行为,防止不良言行的产生,把错误制止在萌芽状态。 1.2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符合学生实际的班级规章制度,使学生能够对照各条检查自己的行为习惯,特别要强化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的各条,使学生自觉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 1.3班主任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深入细致地做好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在心理上、行为上与班集体协调一致,使班内各项活动能够正常有效地进行,同时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感情,增进他们的友谊,逐渐形成一个团结、友好、竞争的良好班风。 1.4班主任教师要善于从各方面选拔人才,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主动精神,并注重在实际班务工作中开发他们的智慧和潜能,使他们超前学会做人、办事、健体,并提拔他们成为班干部和自己的得力助手,对于他们的工作要信任、支持并严格要求,使他们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1.5学校工作的好坏,离不开教师,德育工作的灵魂更要求教师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要用自己的言行做无声命令,实事求是,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使整个学校形成浓厚的文明氛围,推动德育工作的实施。 2学生是德育的载体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关于素质教育的论述,从新的高度,又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教育本质,廓清了许多关系,澄明了教育改革的价值方向和根本任务,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指针。 其一,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要坚定不疑地实施素质教育。江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了素质教育,并且积极实施。一系列的改革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应试教育从来没有“低头”“让步”。教育究竟该怎么定位?“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习近平这一重要论述给了教育一个十分准确的定性。素质教育以人为根本目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我以为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为核心,把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对这一核心不能含糊。 其二,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素质教育要坚定不移地进入新阶段。党的十八大非常明确地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这是对素质教育新阶段的定位。立德树人,第一要确立课程育人、教学育人、管理育人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宗旨。要从育知识、育成绩、育分数转到育人上来,转到发展核心素养上来,这是教育的本质性回归。能不能实行并实现这一转向,是对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态度、行动评判的根本尺度。第二要明确通过立德来树人。道德是树人的重要途径。立德树人决不是对智育、体育、美育育人的否定,而是发挥德育的统领性、渗透性、融合性和催生性的作用。第三要明确立德,重要的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总书记用生动的比喻说明践行核心价值观就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就是在教育中寻找“最大公约数”。 其三,应试教育是对教育的反叛和异化,是最不道德的教育,必须坚决反对与摒弃。实践中总有人为应试教育辩护,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应试技能训练与应试教育等同起来。应试教育是一种教育制度,是以考试、升学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体制,考试、分数、升学成了教育的核心,学生变成了一种工具,主体性、创造性都让位于考试、升学,教育的道德意义都不见了。这背后还有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在的家长也很纠结:既关注学习成绩,又很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这就需要引导。我认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办对人民负责的教育,办对学生身心健康负责的教育,办对中华民族未来负责的教育。应试教育正是对学生、对人民、对民族极不负责的教育。 其四,以适合的教育为重点,加强统筹,形成合力,让教育的核心真正实现。首先,实施素质教育,政府要担负主要责任。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成为素质教育的领导者。再其次,学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培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坚定一个信念:改变环境从学校做起,大家都改变自己所处的小环境,也许大环境就会得到改善。

素质教育专题——考试题库及答案

关于素质教育目标 收藏 A. 个体教育目标不利于培养人的共同生活观念,不应提倡 B. 制定一个共同的教育目标,会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C. 素质教育关注人的个性,素质教育只有具体的教育目标 D. 人的素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素质教育应有共同的目标,又要有具体的教育目标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收藏 A. 日常管理 B. 校园文化 C. 活动课程 D. 课堂教学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研究人的素质应从三个层次展开 收藏 A. 个人素质、家庭素质、国家素质 B. 人类素质、群体素质、家庭素质 C. 个人素质、民族素质、国家素质 D. 个人素质、民族素质、阶级素质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素质教育评价与“应试教育”评价的区别在于收藏 A. 评价的主体不同 B. 评价的指导思想不同 C. 评价的模式不同 D. 评价的方式不同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途径 收藏 A. 实践活动 B. 多思考 C. 专业基本功扎实 D. 多读书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素质教育责任的外在依据,主要是收藏 A. 政府出台的重要文件 B. 社会调查获得的材料 C. 主要是各种法律关于素质教育方面的条款D. 政府重要领导人的讲话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增加有关身心发展方面的内容,当前亟待充实的内容收藏 A. 生理知识 B. 营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C. 性知识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收藏 A. 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B. 提高国民的道德品质 C. 提高整个国民素质 D.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在人的个体素质中,()决定人的素质的性质 收藏 A.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 记者: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答: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尽管素质教育己深入人心并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我国长期存在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效。 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完善评价标准入手。全面系统地凝练和描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记者: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是什么? 答:综合素质是对学生发展的整体要求,关注学生不同素养的协调发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具体的、系统化的描述。一方面,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助于全面把握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科学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另一方面,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记者: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后,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素质教育核心词

素质教育核心词 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6年“九五”计划明确提出,要改革培养人才的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此,素质教育正式成为一项教育基本国策,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在课改1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再次探讨素质教育,应该有不一样的理解。 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教育行政管理者,他们眼中的素质教育,逐渐回归到“人”本身,并逐渐从课改的实践层面,努力推动“人”的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里面有5个核心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全面概括。对此,我们必须深化认识,准确把握,并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工作中切实贯彻落实好。 核心词一 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须为所有适龄少年儿童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应当说是一脉相承。素质教育不是面向部分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国民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不是淘汰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搞“小班化”教育,眼睛盯着学习成绩好的所谓“尖子生”,提供特殊的学习生活条件,安排最好的老师进行教学,却忽视了大部分的普通学生。甚至有的初中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强行要求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参加中考。 这种教育就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剥夺了其他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这种现象必须坚决加以消除。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为所有适龄少年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使他们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 核心词二 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面向全体学生,但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或在我们的心目中,往往是偏向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班级中学习能力处于中间或偏差的这部分学生。由于这部分后进生在班级里所占的比例较大,要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素质,后进生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对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和提高就成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工作的一 个重要环节。几年来我重视这部分学生,把提高这些后进生的数学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起点,对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数学“后进生”的学习状况 从我带的班级看,数学“后进生”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种类型:第一种是愿意努力学习,但由于基础较差,加上学习方法不恰当,思维刻板,缺乏灵活性,不善于分析课题的条件和要求,根据课题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吸收、消化和掌握新知识较慢,致至学习数学很吃力,数学成绩徘徊不前。第二种是学习态度马虎,缺乏毅力和自制力,贪玩,有想取得好成绩的愿望,但缺乏自制力,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服从于学习。对于学习的困难和障碍,本来通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但缺乏坚强的意志,往往半途而废,以致困难成堆,造成成绩不良,数学考试成绩有时及格,有时不及格。第三种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求知欲低,对数学完全没有兴趣,甚至厌恶,畏惧数学,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由于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感到困难,自己不能克服或没有勇气克服以至困难越来越多,对数学产生反感,成绩越来越差。

二、数学“后进生”的学习心理状态 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大致如下:第一种是缺乏竞争的心态,没有上进心,对自己要求不高,凡事能过得去就过,在班级里处于表扬不够格,批评不沾边,这样的学生就渐渐地形成了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惰性心理,虽然有提高数学成绩的愿望,但行动上不够努力。第二种是低效率的学习心态,数学后进生的学习方法不恰当,以致于学习效率低,因而使原来就沉重的学业负担更加沉重。第三种是不求甚解的学习心态,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满足于“差不多”,对问题在难度和深度上没有进一步的探讨,对应该掌握的知识没有系统化,存在较多“空白点”,知识链条严重脱节,听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就讨厌学习,以致不懂的问题越积越多,成为提高数学成绩的绊脚石,丧失了努力学习的信心。 三、对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1、重视情感因素,融洽师生关系。情感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识活动。教学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爱是教学成功的保证,热爱后进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使后进生转化的前提,学生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真诚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他们上好数学课的动力,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可是学生自尊的情感得到满足,因此激发出学习的热情。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

教研简讯 JIAO YAN JIAN XUN 主办:卢河九年制学校教研室2017年总第(2)期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研究:新意及意义何在? 素养与素质是同义的概念。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成功应对实际生活中某种活动所需要的“胜任力 或竞争力”。核心素养研究超越素质教育主要表现在,关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的素质(素养)培养问 题、对素质(素养)含义及其结构的理解更关注人成功应对复杂情境中实际活动的需要、对核心素养

结构的分析结论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人的素质结构。但是,核心素养研究需要从其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的针对性、基本概念的使用、秉持的基本理念,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有效推进等方面,与素质教育进行比较和对接。 近年来,源自国外的“核心素养”研究引起了我国学者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在理解和接受核心素养概念时,国人必然会以自己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有关素质及素质教育的认识做基础,去同化或顺应这一新生事物。那么,核心素养及其培养与素质及“素质教育”到底有何异同?尤其是前者相比后者,对于观察和解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问题,到底有何新意和意义?这是我们深入理解核心素养问题需要深入探究的。 “核心素养”研究与素质教育 (一)“核心素养”对于素质教育的超越 相比于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研究对于我国教育的重大价值在于以下几点。 1. 关注新的时代人的素养培养问题 核心素养突出的是21世纪所需要的素养教育问题。我们原来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突出的是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培养问题。由于对素质结构的分析主要沿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框架,所以,素质教育突出的是学生作为一般人的身心整体和全面发展。虽然后来对于身心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的理解补充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素质要素,但整体来看,“素质教育”对当今时代对人的身心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的回应是不够的。 2. 对素质、素养含义及其结构的理解角度创新 核心素养主张从素养对于个人及社会的实际功能的角度,界定素养的含义和分析素养的结构。核心素养研究理解素质、素养的角度更趋生活化。如对素养含义的界定,注重从对真实生活或工作情境复杂性回应的角度,突出素养的情境适应性、综合性;对素养结构的把握,偏重从当代社会生活的典型活动领域(如学会学习、公民和社会生活),或当代人的活动的某些重要特征(如在异质群体中的交往、创新实践、信息素养),进行建构和设计。 3. 对于核心素养结构的分析结论,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人的素质结构 过去,我国对于人的素养结构的分析,主要囿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分析框架,或者只是对此框架进行细化、补充。我们对于现代人的素质结构没有进行更科学、更有现实针对性的分析。西方提出的核心素养的分析框架与我们的已有素质结构分析框架完全不同,因而可以借鉴用于补充和完善我们的分析框架。 (二)核心素养培养如何与“素质教育”对接 当前,在理解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时,特别需要关注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核心素养”在我国引起关注的理由是什么?它是否提出了素质教育没有关注或注意不够的问题? 经合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关注与跟进,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形成了一股国际潮流。因此,核心素养研究引起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是很自然的,也是有意义的。 但是,跟风、随大溜不应是我们关注核心素养问题的主要理由。国际核心素养研究背后所显现的,是对于当今信息化、知识经济和终身教育时代人的身心发展应作出哪些新的回应的关注,而这些关注点又是我国过去素质教育没有注意到的,这才是我们借鉴和重视核心素养研究最重要的理由。因此,我国研究核心素养问题,既应充分借鉴国外核心素养研究的成果,也需要结合我国多年推行素质教育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