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明山《行政学导论》章节题库-第十四章 行政效率与方法【圣才出品】
齐明山行政学导论(第三版)最新最全笔记

行政学导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行政与行政学概述1、行政的含义与特点含义:行政是指政府行政,指政府处理国家的公共事务。
特点:(1)行政的公共性;(2)行政必须体现国家意志;(3)行政必须依法行政;(4)行政必须是民主行政;(5)行政必须是公平行政;(6)行政必须是高效行政;(7)行政必须以人为本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2.行政学的含义与特点行政学: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的学科。
公共组织的主体是政府,所以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特点:1)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
2)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3)是一门政治性较强的学科。
4)行政学研究内容的广泛性。
5)行政学的发展性。
第二节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科学管理时期、行为科学时期、新公共行政学时期、新公共管理时期、新公共服务时期。
第三节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行政学研究政府能够管什么;政府应该管什么(政府职能);政府管理应该由谁来管,即行政管理的主体是谁;政府管理应该怎么管(过程和依据);政府管理为什么管,即管理的目的(效率和公平)2.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管理取向,政治取向,法律取向研究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哲学研究方法 3)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4)实证研究方法 5)比较研究方法第二章行政环境第一节行政环境的含义与特点含义: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要了解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要了解它的历史、政治和法律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民族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特点:(1)复杂性:①行政环境构成的复杂性;②行政环境要素互相作用的复杂性;③人的行为的复杂性;④不确定性;(2)约束性(对公共行政有限制和约束作用);(3)特殊性(国家之间行政环境的特殊性;同质的特殊性;一个国家不同地区行政环境有差别)。
第二节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1、行政生态学里格斯将公共行政分为三种模式:(1)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2)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3)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公共行政模式。
齐明山《行政学导论》章节题库-第十章 行政执行【圣才出品】

第十章 行政执行一、填空题1.行政执行的主体是_______及行政人员。
在延伸的意义上,还应当包括由行政机关授权的社会组织。
【答案】行政机关【解析】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行政执行的特点中行政执行以国家行政机关作为主要的主体,行政执行的主体已经扩大到企业、第三部门、社会团体、社区等。
它们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是掌舵和划桨的关系。
2.忠实于_______,使贯彻执行不走样,这是公共行政对行政执行环节的首要要求。
【答案】决策【解析】行政执行的原则之一是忠实决策的原则,忠实于决策使贯彻执行不走样,这是公共行政对行政执行环节的首要要求。
3._______是行政控制过程的起点。
【答案】确定控制标准【解析】确定控制标准是行政控制过程的起点。
控制标准就是根据整体的工作目标和计划而制定的工作成果进行计量和考评的规范和准则。
4.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_______。
【解析】纠正偏差这是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即在衡量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对那些已经发生的失误和偏差,进行纠正和补救,以保证行政工作按照原定目标进行。
二、选择题1.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A.协调阶段B.总结阶段C.实施阶段D.准备阶段【答案】C【解析】准备工作就绪之后,行政活动便进入实施阶段。
这是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有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
实施阶段是由行政管理工作的若干功能性环节所组成的。
2.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
A.横向沟通B.纵向沟通C.无反馈沟通D.网上沟通【答案】A称横向沟通,不宜采用命令或指示的沟通形式,而只能通过协商、合作的办法。
3.行政执行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
A.准备阶段B.实施阶段C.控制阶段D.协调阶段E.总结阶段【答案】ABE【解析】行政执行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齐明山《行政学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行政环境【圣才出品】

第二章行政环境2.1 复习笔记一、行政环境的含义与特点1.行政环境的含义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1)要了解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必须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
现在的行政环境是从历史传承下来的,是继承历史并且逐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来认识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
(2)要了解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必须了解这个国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每个国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是有很大区别的,不深入地了解其政治和法律制度就无法了解其公共行政模式。
(3)要了解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必须了解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对公共行政有巨大的影响,不同经济制度和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公共行政模式也不同。
(4)要了解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必须了解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对公共行政模式有决定性的影响,民族文化的影响大于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影响。
(5)要了解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应该了解这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发展为政府提供技术手段和办公手段,它对政府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行政心理有很大的影响,是重要的公共行政环境。
2.行政环境的特点(1)复杂性①行政环境构成的复杂性。
构成行政环境的要素有自然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环境。
也有国际的、地缘的环境。
有物质的环境,也有精神的环境。
②行政环境要素互相作用的复杂性。
这些环境要素是多层次、多结构的,同时,它们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是互相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
③人的行为的复杂性。
人和人复杂的行为是各种环境构成要素的最大变量。
人的行为的难以预测性和复杂性使各种环境要素变得更为复杂。
④不确定性。
一般来讲行政环境是比较稳定的。
但是,行政环境有时也是不稳定的。
行政环境的不稳定性可以分解为两个维度: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即不可预测的突变性特点。
(2)约束性公共行政只能在行政环境所提供的空间和条件下进行,不能超越它所提供的各种限制条件。
行政学导论课后思考题

行政学导论课后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行政与行政学的含义是什么,2.什么是政治与行政二分法,3.简述行政学的特点。
4.简述官僚组织理论。
5.简述行政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6.论述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行政环境1.什么是行政环境,2.行政环境有哪些特点,3.简述行政生态学的主要观点。
4.论述一般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的关系。
5.论述组织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第三章政府职能1.政府职能的含义是什么,2.政府职能有哪些特点,3.简述市场失灵。
4.简述政府失灵。
5.简述政府干预的原则。
6.论述政府的基本职能。
7.论述深入进行行政改革应该转变哪些观念。
8.论述深入进行行政改革应该界定哪些关系。
第四章行政体制1.什么是行政体制,它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行政区划,它遵循哪些原则,3.简述地方政府体制的类型。
4.简述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
5.简述行政区划体制。
6.如何理解行政体制,7.论述中央政府体制的类型。
第五章公共组织1.什么是公共组织,2.公共组织有哪些构成要素,3.什么是非营利组织,4.什么是学习型组织,5.简述公共组织的特点。
6.简述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7.论述公共组织的类型。
8.论述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与作用。
9.论述公共组织结构域设计原则。
第六章行政领导1.如何理解领导和领导者,管理者和领导者,2.什么是行政领导和行政领导者,3.简述行政领导者产生的方式。
4.简述行政领导者的职责。
5.简述行政领导者的责任。
6.简述领导特质理论。
7.简述行政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8.简述行政领导者的能力。
9.简述行政领导者行使权力的策略。
10.论述行政领导者的权力构成。
11.论述行政领导者权力的来源。
12.论述领导行为理论。
13.论述领导权变理论。
14.论述魅力型领导理论和变革型领导理论。
第七章人事行政1.人事行政的含义、价值和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职位分类制度,3.人事行政应该遵循哪些原则,4.简述人事行政机关的类型。
齐明山《行政学导论》章节题库-第六章 行政领导【圣才出品】

第六章 行政领导一、填空题1.行政领导过程本身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行政领导者、______和行政领导环境三者有机组成的,缺一不可。
【答案】被领导者【解析】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拥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权力,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所进行的组织、决策、指挥、控制等活动的总称。
是由行政领导者、被领导者和行政领导环境三者有机组成的。
2.按工作内容的不同,行政领导者可分为政治领导者、______、文化领导者及其他方面的领导者。
【答案】经济领导者【解析】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拥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权力,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所进行的组织、决策、指挥、控制等活动的总称。
按工作内容的不同,行政领导者可分为政治领导者、经济领导者、文化领导者及其他方面的领导者。
3.按工作性质或所处管理层次的不同,行政领导者可以分为高层领导者、______和基层领导者。
【答案】中层领导者【解析】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拥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权力,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所进行的组织、决策、指挥、控制等活动的总称。
按工作性质或所处管理层次的不同,行政领导者可以分为高层领导者、中层领导者和基层领导者。
4.从工作性质和职责以及产生方式角度划分,行政领导者的类型划分为政务类行政领导者和______。
【答案】行政类行政领导者【解析】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拥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权力,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所进行的组织、决策、指挥、控制等活动的总称。
从工作性质和职责以及产生方式角度划分,行政领导者的类型划分为政务类行政领导者和行政类行政领导者。
二、选择题1.较为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主要有()。
A.选任制B.委任制C.考任制D.聘任制E.考核制【答案】ABCD【解析】较为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主要有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四种方式。
其中选任制,是指通过选举产生的方式来确定任用对象的任用方式。
行政管理学(含公共政策学与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行政效率)【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行政效率一、概念题1.公共行政效率(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行政效率(北理2008年研;北邮2007年研;华南理工2007年研)答:公共行政效率是指一个公共行政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总产出与行政总投入的比率。
决定行政效率的直接因素主要有两个,即行政投入与行政产出。
任何一项行政活动,均需要一定的投入,这些投入即从事该项行政活动所花费的代价或成本。
行政产出则是指实施该项行政活动所产生的结果,这些结果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
提高行政效率即用尽可能少的行政支出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一般说来,行政产出与行政效率之间成一种正比例关系;而行政投入与行政效率之间成一种反比例关系。
当行政投入一定时,随着行政产出的增加,行政效率相应提高;相反,随着行政产出的减少,行政效率相应降低。
当行政产出一定时,随着行政投入的减少,行政效率相应提高;反之,随着行政投入的增加,行政效率相应降低。
当行政投入和行政产出均呈增长趋势时,行政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行政投入增加的速度和行政产出增长的速度之比。
如果行政投入增长的速度快于行政产出增长的速度,则表明行政效率降低;如果行政投入增长的速度慢于行政产出增长的速度,则表明行政效率提高。
2.公共行政成本(东财2010年研)相关试题:公共管理成本(河海大学2013年研)答:公共行政成本是指行政活动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空间、时间、权威、信誉等各种有形与无形资源的总称。
公共行政成本包括有效成本和无效成本两种。
有效成本在行政过程中能够转变为行政绩效,有量化成本和非量化成本两种形式。
无效成本,如政府部门难以杜绝的铺张浪费,或因政府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而引发的寻租腐败等无益于提高政府绩效的支出都是无效成本。
3.绩效(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研);政府绩效(对外经贸大学2015年研;华农2010年研;厦门大学2008年研)答:绩效是效率和效能的总和,其中效率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效能则是将实际成果与原定的预期成果进行比较,前者适用于能将投入和产出值量化的场合,后者则可用于那些收益无法用货币来计量的场合。
齐明山《行政学导论》章节题库-第十二章 法治行政【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 法治行政一、填空题1.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_______最早提出的。
【答案】毕达哥拉斯【解析】毕达哥拉斯是希腊的哲学家和数学家。
出生在希腊撒摩亚地方的贵族家庭,年轻时曾到过埃及和巴比伦学习数学,游历了当时世界上两个文化水准极高的文明古国。
最早提出“法治”一词。
2.法国最有代表性的法治论者是孟德斯鸠和卢梭,他们虽然都属于启蒙思想家,但法治观念也不完全相同。
孟德斯鸠注重的是“_______”。
卢梭则以_______为核心。
【答案】法的精神;人民主权学说【解析】孟德斯鸠虽为贵族,却是法国首位公开批评封建统治的思想家,他突破“神授君权”的观点,认为人民应享有宗教和政治自由。
认为决定法的精神和法的内容是每个国家至关重要的,保证法治的手段是“三权分立”,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三者相互制约、权力均衡。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人民主权及民主政治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现代政治、哲学和教育思想。
3.国务院对行政法规的审议,一般通过_______来进行。
【答案】国务院常务会议【解析】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须经国务院常务会议或者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决定。
国务院对行政法规的审议,一般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来进行。
4.行政法规和规章审议通过后,须经行政立法机关的行政首长签署。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由_______签署;部门规章由相应的_______签署;地方政府规章由省长、自治区主席或市长签署。
【答案】国务院总理;部门首长【解析】国务院对行政法规的审议,一般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来进行。
行政法规和规章审议通过后,须经行政立法机关的行政首长签署。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总理签署;部门规章由相应的部门首长签署;地方政府规章由省长、自治区主席或市长签署。
二、选择题1.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A.15B.30C.45D.60【答案】B【解析】《立法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齐明山行政学导论第3版配套题库和答案

齐明山行政学导论第3版配套题库和答案
齐明山《行政学导论》(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内容简介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行政学》(第3版,齐明山主编)是国内外各大院校广泛采用的行政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我国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本书是齐明山《行政学导论》(第3版)教材的配套题库。
具体来说,本书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
收录了人大、对外经贸、北理、中财、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大、中南财大、上海交大、南航、华侨大学、华东师大、山东大学、中国地大、华南理工、武汉科大、山东师大、云南大学、湖南大学、深圳大学、贵州财大、四川大学、东北大学、湘潭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师大、重庆大学、电子科大等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按照题型进行分类,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
通过本部分的练习,可以帮助考生掌握命题规律和出题特点。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
严格按照该教材的章目编排,共分为15章,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考研真题和典型题并进行详细解答,并补充典型试题。
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供强化练习。
•
试看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
•二、简答题
•三、论述题
•四、案例分析题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行政环境•第三章政府职能•第四章行政体制•第五章公共组织•第六章行政领导•第七章人事行政•第八章机关行政•第九章行政决策•第十章行政执行•第十一章行政监督•第十二章法治行政
•第十三章公共财政
•第十四章行政效率与方法•第十五章行政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 行政效率与方法
一、填空题
1.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_________。
【答案】行政效率
【解析】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各种资源是指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以及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
成果是指管理成果,包括有形的物质成果和无形的精神成果。
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
2.公共组织________所表现出的效率,为管理效率。
【答案】中间管理层
【解析】行政效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组织效率,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
公共组织的高级决策层所表现的效率,是组织效率,又称决策效率。
公共组织中间管理层所表现出的效率,为管理效率。
公共组织的基层工作人员所表现出的效率,为工作效率,亦称机械效率。
这三个层次的效率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是不能单独存在的。
有三个层次的效率都高,组织才能达到真正的高效。
3.公共组织的基层工作人员所表现出的效率,为_________,亦称机械效率。
【答案】工作效率
【解析】工作效率,一般是指工作的投入与产出之比。
产出大于投入,就是正效率,
产出小于投入,就是负效率。
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就是要求正效率值不断增大。
通常所指的是基层工作人员所表现出的效率。
公共组织的基层工作人员所表现出的效率,为工作效率。
4.公共行政的目的是_________,公共行政的价值是_________。
【答案】效率;公平
【解析】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为实现公共利益,运用法定的权力,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一系列管理以及活动。
公共行政的目的是效率,公共行政的价值是公平。
效率是发展速度,是社会发展机制;公平是一种社会价值和社会心理状态,是社会稳定机制。
5.简化行政程序的基本方法就是简化________。
【答案】行政工作
【解析】行政程序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作出行政行为所应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期间的总和。
简化行政程序的基本方法就是简化行政工作。
二、选择题
1.行政方法的内容包括()。
A.基本手段
B.行政程序
C.决策树法
D.目标管理
【答案】ABE
【解析】行政方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基本手段,具体有行政指令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工作手段。
这些手段是公共行政必须具备和经常使用的基本手段。
②行政程序,是指公共组织处理各种社会公共事务所必须遵循的时间顺序和步骤或环节,把办理每件事务按照时间的顺序,划分为前后衔接的若干环节或步骤的过程的行政行为。
③技术方法,是指在行政机关在处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运用各种基本手段时所采用的各种具体方法。
2.行政方法的基本手段主要有()。
A.政治手段
B.行政指令手段
C.法律手段
D.经济手段
E.思想工作手段
【答案】BCDE
【解析】行政方法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达成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的各种方式步骤的总称。
具体有行政指令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工作手段。
这些手段是公共行政必须具备和经常使用的基本手段。
3.从公共组织层次上来考察,行政效率可以分为()。
B.管理效率
C.工作效率
D.社会效率
E.客观效率与规范效率
【答案】ABC
【解析】从公共组织层次上来考察,行政效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组织效率,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
公共组织的高级决策层所表现的效率,是组织效率,又称决策效率。
公共组织中间管理层所表现出的效率,为管理效率。
公共组织的基层工作人员所表现出的效率,为工作效率,亦称机械效率。
4.传统的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主要有()。
A.标准比较法
B.公共组织要素评分测量法
C.综合测量法
D.行政职能测量法
E.行政费用测量法
【答案】ABDE
【解析】传统的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主要有:①行政费用测量法。
包括单位费用测量法、人均费用测量法和计件费用测量法三种方法。
②行政职能测量法。
行政机构能否充分发挥其行政职能,是否能够圆满地达成行政目标,也就是行政效率高低的问题。
因此,测定了一个公共组织履行行政职能的程度,也就测定了这个组织的行政效率的高低。
③标准
比较法。
这种方法是把开展公共行政活动的消耗与结果,按着一定公认的标准,或由一些专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
④公共组织要素评分测量法。
这种方法是对影响行政工作的各种行政要素进行分解,对各种行政要素予以评分和评估的一种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
5.下列属于行政费用测量法的方法有()。
A.单位费用测量法
B.计件费用测量法
C.行政职能测量法
D.标准比较法
E.人均费用测量法
【答案】ABE
【解析】行政费用测量法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测定:①单位费用测量方法。
将行政费用分解为一定的单位平均数,并以此单位费用为基准,计算出行政工作的实际费用,比较其效率的高低。
②件数费用测量方法。
通过同类行政工作中每个人员的工作量与其工资额的对比,测算每件工作的平均行政费用,并以此为基准评估和测定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
③人均费用测量方法。
先计算本地区整体行政工作的人均费用,并以本地区的人均行政费用为基准,进一步测算各部门、各单位的人均行政费用,比较其效率的高低。
三、概念题
1.行政方法
答: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机构和领导者的权威,通过行政组织系统,采用命令、
指示、规定、指令性计划、制定规章制度等行政手段,对管理对象发生影响和进行控制的管理方法。
行政方法以权威和服从为基本原则,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公共组织的效率问题。
它主要表现在:简化办事的手续,减少办事时间;减少行政成本;各个步骤或环节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技术方法;采取任何一种新的方法都要以人为本。
2.行政程序
答:行政程序就是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将每项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个进程划分为若干例行性的次序、步骤与环节,以协调和促进完成某项行政工作的行政方法。
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规范人们行政管理行为的规程;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
行政程序就是行政操作的规程和时序。
3.行政计划
答:行政计划作为计划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或其他有关规定,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或为实现这些社会目标准备条件,所制定的行动方案,这种方案一经制定,便具有法律效力,成为某个特定领域的政府活动的根据和准则。
制定这种行动方案的过程便是计划过程或规划过程。
4.目标管理
答: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烽火猎头专家认为目标管理又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
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