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

合集下载

交通信息发布系统解决方案

交通信息发布系统解决方案

交通信息发布系统解决方案方案介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也在急剧增长,交通流量日益加大,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交通事故多有发生。

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大社会问题,阻碍和制约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

交通信息不对等,交通参与者对道路交通状况不了解,不能提前选择合理路线是交通拥堵等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解决方案:针对这一现状,交通信息发布系统解决方案能够提供与显示发布实时交通信息,及时将交通信息传递给交通参与者,方便出行者随时了解交通状态,合理的选择行车路线,从而有效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实现交通流的均衡分配,提高通行效率。

方案组成:由前端交通信息采集设备、中心交通信息整合和发布系统、终端信息显示系统三部分构成,方案架构如下:前端交通信息采集设备主要为城市中已经普遍建设的卡口、电子警察、视频流量采集设备,结合交通信号控制机的流量数据,统一汇聚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对前端设备采集的交通流信息进行处理、融合、分析,生成道路路网状态信息、实时路况信息,通过交通信息发布平台,发布到室外交通诱导屏,同时通过实时视频对已发布信息进行审核、确认。

客户价值:服务于交通出行为出行者提供当前路况、突发事件、道路施工、临时管制、天气变化、环境等信息,方便出行者提前安排出行计划,变更出行路线,使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可靠。

服务于交通决策直观的展现区域内主要道路的实时流量情况,方便交通管理部门及时掌握辖区内的道路通行状态。

服务于城市管理疏导交通、缓解拥堵、充分发挥道路和设施的功能,进一步改善道路通行情况、提升服务水平。

成功案例:北海交警支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甘肃敦煌交通信息发布系统。

基于视频的道路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

基于视频的道路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
关键 词 : 高斯 平均 法 ; 背景 差分 ; 车流 量统计 ; 交叉 口拥 堵 中图分类 号 : T P 3 9 1 . 9 文 献标 志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4 7 6 X. 2 0 1 3 . 0 5 . 0 1 8

差分法 J 、 帧差 法 j 、 边缘 检 测 法 等. 光 流 法 实 时性 较差 ; 灰度 等级法 的灰度 阈值 容 易受 环 境 和 光线 变
化影 响 ; 帧 差 法 提 取 的运 动 目标 不 完 全 ; 边 缘 检 测
个亟 待解 决 的问题 .
尽管 人们 可 以利 用 导 航 仪 或 广 播 电 台获 得 路 况 等信息 , 但 出行者 不 能 实 时 了解 所需 路 线 的状 态 信 息. 如 果 拥 有 一 个 实 时 道 路 信 息 采 集 与 发 布 系 统, 出行者 便能 够根 据 自己的意 愿 了解 某 个 路 口的
0 引 言
随着我 国交 通 事 业 的 飞 速 发 展 和 汽 车 数 量 的
迅猛增 加 , 交 通 拥 挤 影 响 出行 的 问题 日趋 严 重. 如
在 智能交 通 系统 中 , 数 据 采集 模 块 占有 重要 地
位. 视 频检测 技术 在交 通 信 号 控 制 系统 中主 要应 用
汽车的定位信息 , 通过数据中心提供实时路况信息
以供驾 驶 者选择 出 行路 线 . 系 统将 即时 的路 况信 息
和具体行车路径发送到驾驶者 的移动终端. 移动终
端 与 区域信 息发 布平 台通 信流 程如 图 2所 示 .
用 户 终 端 登 移 动 终 端 系 统 信 息 交

城市道路交通引导系统建设研究

城市道路交通引导系统建设研究

城市道路交通引导系统建设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出行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城市道路交通引导系统的建设变得至关重要。

城市道路交通引导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它通过整合各种交通信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出行者提供实时、准确的交通引导服务,从而优化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的发生。

一、城市道路交通引导系统的组成部分1、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这是整个引导系统的基础,通过各种传感器、摄像头、环形线圈等设备,实时采集道路上的交通流量、车速、占有率等信息。

2、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对采集到的交通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运用数据挖掘、模型预测等技术,得出交通状况的评估和预测结果。

3、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将处理后的交通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发布给出行者,如可变信息标志、交通广播、互联网、手机应用等,使出行者能够及时了解路况,做出合理的出行决策。

4、智能交通控制设备包括交通信号灯、匝道控制器等,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实时调整控制策略,实现交通的优化控制。

二、城市道路交通引导系统建设的现状在一些大城市,道路交通引导系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交通信息采集和发布系统,通过实时路况信息的发布,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然而,从整体来看,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引导系统的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

1、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有待提高部分采集设备老化或布局不合理,导致采集到的交通信息不够准确和全面,影响了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2、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和及时性不足一些地区的交通信息发布渠道有限,无法覆盖到所有出行者,而且信息更新不够及时,不能满足出行者的需求。

3、系统之间的整合与协同不够不同部门建设的交通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协同,导致信息无法共享,资源浪费。

4、技术创新和应用不足在智能交通控制、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相对滞后,不能充分发挥引导系统的作用。

道路实时动态交通流信息采集、处理与分析、发布系统

道路实时动态交通流信息采集、处理与分析、发布系统
通信 息服 务 ,解 决公 众 出行信 息不对称 的 问题,在道 路交
通管 理者 ( 交管 部 门 以及 车辆单 位等 )与交通 参 与者 ( 驾
驶 员 以及 普通 市 民等 )之 间搭建 起交 通信 息 的 自由传 输通 道 。车载终 端通 过定 时信 息接 收,动 态更新本 地数据 ,使
道 路 实 时 动 态 交通 流 信 息 采 集 ◆处 理 与分 析 ◆发 布 系统
项 目简 介 :该 系 统 利用 先 进 通 讯 、计 算 机 、 自动控 全 市各 个支队 以及公安机关特勤部 门。 制、视频 监控技术 ,按 照系统工 程 的原理进行 系 统集成 ,
使 得交通工 程规 划、交通信 号控 制 、交通检 测 、交通 电视
其交通流信 息处理分析模块正在 申请专利过统有机 地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机 网络系统,实 现对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 。道路
实 时动态交通流信 息采 集、处理 、分析
与发布系统另一特征是信 息高速集 中与
快速 信 息处 理 , 由于运用 了世界 先进 的C R A O B 技术 ,获 取信 息快速 、实 时准
超图导 航 平 台S 移 动 智 能导 航 系统 E N
项 目简介 :该 项 目 用 成 熟 、先 进 、 实用 的移 动 网 利 络平 台整 合 北京路 况信 息资源 ,利用 移动 网络运 营,借 助 GS P 车载终端 ,为驾驶员提供城 市实况语 音 图 导航 、黄页 像
查询、动态交通诱导等便捷的、实用信息服务等个性化交
确 ,提高 了控制的实时性 ,道路 实时动
态交通流信 息采集、处理 、分析 与发布
系统 的应用使 交通管理 系统中交 通参 与
者与道路 以及 车辆 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 和谐 ,缩短 了旅行 时间,使道路 的交通

北京市交通流数据采集_处理_分析和信息发布系统设计

北京市交通流数据采集_处理_分析和信息发布系统设计

Vol 120 No 12公 路 交 通 科 技2003年4月JO URN AL O F HIG HW A Y A ND TRAN SPO RTA TIO N RESE ARCH AN D DE VEL OPMEN T文章编号:1002O 0268(2003)02O 0077O 04北京市交通流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信息发布系统设计胡明伟1,缪立新1,王耘非2(11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北京 100084;21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北京 100061)摘要:交通流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信息发布系统是北京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介绍北京市交通流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信息发布系统设计。

该系统集成来自交通管理部门、出租车指挥调度部门、公安指挥调度部门、公交指挥调度部门和医疗急救调度部门的交通信息,通过多种方式提供一般和个性化的交通信息服务。

关键词:交通流数据采集;交通流数据处理/分析;信息发布中图分类号:U4911113 文献标识码:ADesign of Traff ic Flow Data Collection ,Proce ssing /Analyzing a nd lnformationD issemination System for BeijingHUMing O w ei 1,MIA O Li O xin 1,W A NG Y un O fei 2(11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 na;21Beijing Traffic Management Bureau,Beijing 100061,China)A bstract :Traffic flo w data collectio n,processing/analyzing and informatio n disseminatio n sy stem is an importan t part of Beijing Intelli 2gent Transportatio n Managemen t Systems 1The desig n o f this system is introduced 1It assembles traffic info rmation fro m the traffic manage 2men t department,the taxi dispatch departmen t,the police department,the transit management department and the first aid depart 2men t,and provides general and personal traveler information services throug h multiple dissemination media 1K e y words :Traffic flo w data collectio n;Traffic flo w data processing P analyzing;Informatio n dissemination0 引言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市机动车数量呈快速增长的势头,图1揭示了北京市1980年以来机动车增长情况,截至到2001年末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市的机动车总数已达169185万辆。

交通信息发布及诱导系统

交通信息发布及诱导系统

交通信息发布及诱导系统(二)引言概述:交通信息发布及诱导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智慧交通管理工具,它可以通过搜集、处理和发布交通信息,帮助路网用户获取实时的交通状况,并为其提供最佳的行驶路线。

本文将继续探讨交通信息发布及诱导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应用范围。

正文内容:一、工作原理1.数据搜集:交通信息发布及诱导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监控设备和街头摄像头等搜集交通信息,包括车流量、速度、拥堵情况等。

2.数据处理:搜集到的数据经过实时处理和分析,形成具有价值的交通信息,包括实时交通状况、路况预测等。

3.信息发布:交通信息发布及诱导系统将处理后的交通信息通过电子显示屏、交通广播等方式向路网用户发布,帮助用户获取实时路况信息。

4.路线优化:系统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路线的行驶时间和距离,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行驶路线,并尽量避免拥堵路段。

二、技术特点1.实时性:交通信息发布及诱导系统具有实时搜集和处理交通信息的能力,可以及时反馈最新的路况给用户。

2.多样性:系统利用不同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搜集交通信息,可以获取全面的交通数据,包括车流量、速度等。

3.自适应性:系统通过分析交通信息,可以基于路况的实际情况对行驶路线进行调整,并通过实时的导航指引路网用户绕过拥堵路段。

4.可拓展性:交通信息发布及诱导系统可以根据交通局的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和扩展,以满足不同城市的交通管理需求。

5.用户友好性:系统通过直观的界面和语音提示,将交通信息以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递给路网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三、应用范围1.道路交通管理:交通信息发布及诱导系统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实时监测和掌握路网的交通状况,及时发布交通信息和进行交通调度,提高道路交通的运行效率。

2.路况预测与规划:系统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可以进行路况预测和规划,为城市交通规划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公共交通服务:系统可以结合公交车辆实时位置信息,为乘客提供公交车到站时间等信息,提供更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与信息发布DOC

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与信息发布DOC

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与信息发布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系统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交通安全问题和交通拥堵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交通信息,例如车辆数量、道路状况、交通流量等等。

因此,设计一种高效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旦有了这些数据,交通相关的部门就可以对城市交通进行更加精准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同时,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及时的交通信息也是必不可少的。

他们需要知道新修建的道路信息、公共交通运营时间以及不同道路的通行时间等等。

因此,信息发布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交通信息采集系统1.技术方案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主要采用传感器技术来收集数据。

具体来说,我们会在每个交叉口和道路上安装传感器设备。

这些传感器设备可以收集车辆数量、车速、道路状况等等数据。

为了确保高效稳定,我们会使用无线传输技术来实现数据传输。

2.数据管理与处理通过传感器采集的交通信息可以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以实现更好的交通管理。

我们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并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些数据提供的价值在于,通过分析数据,交通管理机构可以做出更加精准的决策,从而推动交通系统的发展。

三、信息发布系统交通信息发布系统是为市民所设计的,目的是提供及时的交通信息和消息。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应用程序或网站访问该系统。

我们会提供以下信息:1.新修建的道路信息,包括道路名称、长度和规划性质等。

2.公共交通运营信息,包括不同公共交通工具的基本信息、运营时间和费用等。

3.当前道路通行情况,包括道路状况、道路拥挤情况等等,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路线。

技术方案我们采用云计算技术来实现信息发布,利用先进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技术,确保信息及时、稳定地发布。

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的实现,将为城市交通管理和市民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

在未来,我们还将继续优化技术和功能,以提供更加全面、高效和便捷的服务。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挑战
在实现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过程中,面临着数据获取困难、 数据处理复杂度高、信息发布实时性要求强等挑战。同时,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如何与其他交通系统进行有 效整合和协同也是一大挑战。
03 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
信息采集方式与技术
感应线圈检测
通过埋设在路面下的感应线圈 ,检测车辆通过时产生的电磁
变化来采集交通流数据。
微波检测
利用微波传感器发射和接收微波 信号,通过测量反射波的时间差 、相位差等参数来检测车辆。
视频检测
通过摄像头捕捉交通场景,利用 图像处理技术识别车辆、行人等 交通参与者,提取交通流参数。
浮动车检测
利用装有GPS定位装置的浮动 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实时采
集道路交通信息。
信息处理流程与方法
安全保障措施
加强交通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确保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未来挑战与机遇
技术创新挑战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需要不断跟进新技术并应用于实际 场景中。
政策法规挑战
政策法规的变化可能对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产生影 响,需要及时应对和调整。
ABCD
行业融合挑战
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需要克服诸多障碍,如标准不统一 、利益分配等。
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01
利用AI技术处理和分析交通数据,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信息
服务。
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
02
实现车与车、车与路之间的智能协同,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5G与物网
03
借助5G高速网络,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处理,提升服务
质量和用户体验。
行业融合与跨界发展
交通与旅游
结合旅游行业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交通出行方案和信 息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1.1交通信息采集系统1.1.1前言概况现在社会交通的发展,交通检测器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交通检测器以车辆为检测目标,检测车辆的通过或存在状况,也检测路上车流的各种参数,其作用是为控制系统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进行最优的控制。

常用的检测器有环形线圈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红外线检测器、微波检测器、视频图像处理机等。

检测器种类很多,其工作原理大致可分为两类:①检测能使某种开关触点闭合的机械力;②检测因车辆的运动或存在引起的能量变化。

压力检测器就是利用机械力检测的例子,而利用能量变化进行检测则有环形线圈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等等。

按照能否检测静止车辆来分,检测器可分为两类。

有些检测器如环形线圈、磁强计检测器能检测存在于检测区域的静止或运动的车辆,这类检测器称为存在型检测器;而另一类检测器只能检测运动通过检测区域的车辆,这类检测器称作通过型检测器。

检测器还可以检测和交通有关的环境条件,以便在出现有害的环境条件时能够对交通进行控制或提出警告。

1.1.2信息采集方式环形线圈检测器1)环形线圈检测器的构成及其检测原理环形线圈检测器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车辆检测器,它的传感器是一个埋在路面下面、通过一定工作电流的环形线圈。

当车辆通过线圈或停在线圈上时,车辆引起线圈回路电感量的变化,检测器检测出变化量就可以检测出车辆的存在,从而达到检测目的。

环形线圈检测器主要包括:环形线圈、线圈调谐回路和检测电路。

1、环形线圈环形线圈是由专用电缆几匝构成(一般为4匝),一般规格为2m×2m的正方形,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改变线圈的形状和尺寸。

对车辆检测起直接作用的是环形线圈回路的总电感。

总电感主要包括环形线圈的自感和线圈与车辆之间的互感。

当铁磁性的车体进入环形线圈时,车体内会感生涡电流,并且产生与环路向耦合但方向相反的电磁场,即互感,降低线圈环路电感。

由于线圈设计成涡流影响占支配地位的状态,所以环路总电感量L减少。

检测出线圈环路电感量的变化,就可以判断车辆的存在或通过。

2、调谐回路环形线圈作为一个感应元件,通过一个变压器接到被恒流源支持的调谐回路上,该调谐回路是LC谐振回路,设计选择电容C,使调谐回路有一个固定的震荡频率。

车辆进入环形线圈将使回路总电感L减少,因而也会使震荡回路频率增大。

只要将该回路的输出送检测电路处理得到频率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就可以检测出是否有车辆通过。

3、信号检测与输出检测电路包括相位锁定器、相位比较器、输出电路等,现在很多型号的环形线圈检测器还包含微处理器,它与检测电路一起构成信号检测处理单元。

相位比较器的一个输入信号是相位锁定器的输出信号,其频率为调谐回路的固有震荡频率,另一个输入信号跟踪车辆通过线圈时谐振回路的频率变化,从而使输出的信号为一反映频率随时间变化的电压信号也就是反映车辆通过环形线圈的过程的信号。

输出电路先将相位比较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以两种方式输出,即模拟量输出、数字量输出。

模拟量输出用来分别车型,数字信号输出用来计数或控制。

亦可用微机综合处理输出信号获得各种交通参数。

带有微处理机的环形线圈检测器则可以直接做到这一点。

2)环形线圈检测系统的构成环形线圈检测系统包括埋于路面下面的环形线圈、接线盒、传输电缆、信号检测处理单元等。

检测车辆时,将一个或多个环形线圈按一定的方法埋于路面下,线头接入接线盒,信号由传输电缆送入信号检测处理单元,该电路单元通常包括了微处理器,直接处理检测数据,计算一些交通控制参数。

环形线圈检测系统与控制中心的主控机通过电缆连接、通信,主控机可发送信号,设置检测器的检测周期等工作状态,并监测检测器故障;检测器则将检测数据如车辆计数、占有率等传送至主控机,以便完成控制系统的信息存储、优化配置、方案选择和事件检测等功能,实现系统的最佳控制效果。

超声波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是一种在高速公路上应用较多的检测器,它利用车辆形状对超声波波前的影响来实现检测。

超声波车辆检测的探头具有发射和接受双重功能,被设置于道路的正上方或斜上方,向路面发射超声波,并接收来自车辆的反射波。

一般超声波检测器能检测出车高处于0.75m~1.6m的车辆。

由于超声波检测器采用悬挂式安装,这与路面埋设式检测器(如环形线圈)相比有许多优点。

首先是不需破坏路面,也不受路面变形的影响;其次使用寿命长,可移动,架设方便,在日本交通工程中被大量采用。

其不足之处是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当风速6级以上时,反射波产生飘移而无法正常检测;探头下方通过的人或物也会产生反射波,造成误检。

所以超声波检测器要按照一定的规范安装。

从架设方便,使用寿命长等方面来说,路面埋设式检测器不如超声波检测器,所以超声波检测器成为目前使用量仅次于环形线圈的一种检测器。

红外检测器基于光学原理的车辆检测器用得比较多的是红外检测器与激光检测器,红外检测一般采用反射式或阻断式检测技术。

例如反射式检测探头,它包括一个红外发光管和一个接收管。

无车时,接收管不受光;有车时,接受车体反射的红外线。

其工作原理是由调制脉冲发生器产生调制脉冲,经红外探头向道路上辐射,当由车辆通过时,红外线脉冲从车体反射回来,被探头的接收管接收。

经红外调解器调解,再通过选通、放大、整流和滤波后触发驱动器输出一个检测信号。

这类检测器存在的缺点是:工作现场的灰尘、冰雾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基于视频图像处理的车辆检测技术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车辆检测方法,它具有无线、可一次检测多参数和检测范围较大的特点,使用灵活,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视频图像处理车辆检测系统通常由电子摄像机、图像处理机(包含微处理器)、显示器等部分组成。

如图3-5,摄像机对道路的一定区域范围摄像,图像经传输线送入图像处理机,图像处理机对信号进行模/数转换、格式转换等,再由微处理器处理图像背景,实时识别车辆的存在,判别车型,由此进一步推导其他交通参数。

图像处理机还可根据需要给监控系统的主控机、报警器等设备提供信号,控制中心则根据这些信号制定控制策略,发出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

视频图像处理方法处理的是摄像机摄取的图像。

目前的系统一般还不能立即处理连续图像,而是以某一速度处理一系列的图像帧。

摄像机将视场场景即光学图像转换成一帧一帧的电子信号。

具体来说,设一帧图像由N个一定大小的像元组成,光电元件将每个像元的平均光亮度转换成无线通信号,经扫描装置逐个扫描,这些像元相应的电信号依次通过信道被发送出来,成为一帧电信号。

微波检测器雷达检测器是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进行工作的。

其原理是:当发射换能器向地面发射微波时,如果由车辆在微波发射线的覆盖区域内通过,会视部分微波发生反射,且被接收换能器收到。

根据多普勒效应,接收到的微波频率将比原发射频率略高或略低,即产生频差(频率偏差)。

利用检测电路,将频差转化为脉冲信号,即可检测车辆的存在或通过,同时也可以测定车速。

微波检测器分组和式和分离式两种。

传感器和电子检测装置合为一体的叫做组合式雷达检测器。

这种检测器结构紧凑,制造和安装也比较简便,其主要缺点是维修不方便。

分离式检测器是将传感器和电子检测装置分开安装,这种检测器只将传感器悬挂在道路上方(可利用电灯杆安装),而电子检测装置安装在路边的检测箱内,以便于维修。

相对而言雷达检测器的使用只是在一些特殊场合,因为它的维护比较复杂。

微波检测器要求车辆速度至少在5km/h以上,只有这样才能可靠的检测到车辆的存在。

1.1.3信息采集方式确定在不同的道路、交通和天气条件下,不同的检测技术所表现出来的技术性能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检测器的选用也不同。

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为环形线圈检测器,它能够测量一切需要测量的控制参数,并且与它的能力相比,它的价格是比较低的。

目前来说,环形线圈仍具有足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交通信息发布系统1.2.1系统概述交通信息发布系统是指通过一定的信息传播媒介,向交通参与者提供道路的实际运行情况,提醒、建议或控制交通参与者选择最佳的行走路线,避免和减少行程延误和损失的一种交通控制方式。

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分为静态信息诱导和动态信息诱导两种形式,可以通过交通指挥中心及时向出行者或者车辆驾驶员发布各种交通状态、意外事件、交通通告和相关信息,方便其选择最佳出行路径,从而有效地对交通流进行诱导,合理控制和均衡交通流分布,提高现有道路使用率和交通的畅通度,为驾驶人员安全快速行车提供良好的服务。

系统可根据天气、交通设施检修、特殊车辆的行驶和通过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流采集系统、交通电视监控系统获取的路面实时交通信息等具体内容,借助前端控制系统按照用户设定的模式显示所输入的内容。

目前,利用LED诱导标志进行交通诱导室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交通诱导方法之一。

1.2.2系统构成LED交通信息发布系统主要由上端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前端控制系统及LED诱导标志等组成。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LED交通诱导发布系统结构图上端控制系统上端控制系统实现包括各路面诱导标志的显示内容的编排、显示方式的选择、显示信息的记录、交通信号控制管理等功能,主要由信息发布系统服务器组成。

通信系统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利用数据专线、光纤或GPRS等直接传输到LED诱导标志。

前端显示控制系统前端显示控制系统得到上端控制信息后,传送给LED诱导标志,根据上端控制系统的要求与各诱导标志定期或不定期的通讯,传输有关信息。

LED诱导标志诱导标志向交通参与者实时发布信息。

目前,××LED交通诱导发布系统中心上端控制系统建设已经完成,本次主要建设前端控制系统、LED诱导标志和通信传输。

其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1.2.3系统功能中心系统平台不仅能控制本系统所属外场LED交通诱导显示屏,同时能控制匝道控制系统LED诱导显示屏。

1、总体功能1.1工作状态管理信息发布系统能够对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工作状态、通讯检测等。

诱导标志应设置自检功能和工作状态指示灯。

通过自检功能,将发光模组的工作状态、通信接口的通信性能(误码率)、开关电源以及其他工作单元的状态正确检测出来,在工作状态指示灯上显示并上传给信息发布系统。

系统维护界面主要包括:设备控制查询栏、设备状态栏及信息编辑栏。

可对远程停车诱导牌进行屏体显示状态、温度、降温装置的工作状态、通信设备工作状态等各种硬件设备的参数、工作状态的检测,通过回传线路进行检测数据回传,并在控制计算机上可进行调用和查看。

对诱导牌的显示内容及形式可自由进行编辑,为对显示形式进行编辑,可进行图像显示或文字显示。

可对显示文字进行大小、字体、颜色的调节,并自由设置图片与文字的切换时间及切换方式。

1.2设备管理系统对整个信息发布系统实行统一的集中式系统管理。

管理系统内所有设备(诱导牌、控制计算机),有安装位置、设备名称、编号、室外诱导标志大小类型、设备连接关系等信息,并能在地图背景上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