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制动器摩擦片偏磨的研究
《偏磨状态盘式制动器摩擦振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偏磨状态盘式制动器摩擦振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一、引言盘式制动器是现代机械系统中常见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盘式制动器常常会出现偏磨状态,导致摩擦振动问题。
这种非线性的摩擦振动现象不仅会降低制动器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对偏磨状态下的盘式制动器摩擦振动非线性动力学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偏磨状态下的盘式制动器偏磨状态下的盘式制动器主要表现为制动盘与制动块之间的不均匀磨损。
这种不均匀磨损往往是由于制动系统的不对称性、制动过程中的热效应、制动材料的硬度差异等因素引起的。
偏磨状态下的盘式制动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复杂的摩擦振动现象,这涉及到多物理场耦合、非线性动力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三、摩擦振动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对于偏磨状态下的盘式制动器摩擦振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建模与分析方法的建立:根据盘式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应能够反映制动过程中各部件的相互作用以及摩擦振动的产生机制。
同时,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如有限元法、多尺度法等,对模型进行求解和分析。
2. 摩擦振动的产生机制:分析偏磨状态下盘式制动器摩擦振动的产生机制。
这包括研究制动过程中各部件的应力分布、热效应、材料磨损等因素对摩擦振动的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摩擦振动的产生原因和变化规律。
3. 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研究:研究偏磨状态下盘式制动器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这包括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分岔、混沌等动力学行为。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揭示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和响应特性。
4.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这包括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制备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测试等。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可以评估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并进一步优化模型和分析方法。
客车盘式制动器摩擦片前后磨损不均的分析

客车盘式制动器摩擦片前后磨损不均的分析摩擦片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通过摩擦产生阻力使车辆减速或停车。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摩擦片前后磨损不均的情况。
本文将通过对客车盘式制动器摩擦片前后磨损不均的分析,探讨其可能的原因。
1.制动力分布不均匀制动力分布不均匀是导致摩擦片前后磨损不均的一个主要原因。
制动力是由制动系统施加在轮胎接触面上的力,其大小与制动器的工作状态、制动器结构等因素有关。
如果制动器的其中一侧制动力过大,而另一侧制动力过小,就会导致摩擦片前后磨损不均。
制动力分布不均可能由制动器的结构、制动器工作状况和制动器调整不当等多方面原因造成。
2.刹车泵故障刹车泵是制动系统中的重要部分,负责对制动器施加压力。
如果刹车泵有故障,可能导致制动力分布不均。
例如,刹车泵的其中一侧工作不正常,造成该侧制动力过大,从而导致摩擦片前后磨损不均。
3.制动器调整不当制动器的调整不当也是摩擦片前后磨损不均的一个重要原因。
制动器调整不当可能导致制动力分布不均,从而使摩擦片前后磨损不均。
调整制动器时应注意保持两侧制动力均匀分布,确保摩擦片前后磨损均匀。
4.摩擦片质量不好摩擦片质量不好也可能导致摩擦片前后磨损不均。
如果摩擦片的制造工艺不好或材料质量不好,可能导致摩擦片的摩擦性能不稳定,从而使摩擦片前后磨损不均。
综上所述,客车盘式制动器摩擦片前后磨损不均可能由制动力分布不均匀、刹车泵故障、制动器调整不当和摩擦片质量不好等多方面原因造成。
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制动器工作状态、制动力分布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换摩擦片,以确保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和摩擦片的均匀磨损。
盘式制动器摩擦块偏磨的影响因素研究

的圆度 、 外径 的端面跳动度等形位公差均有严格要求。 在 材料的物 理性 能方面 , 对材料硬度 、 拉伸强度 、 伸长率 、 热 空气老 化 、 最 高 使用 温度 等 各方 面 也有 严 格 要 求 。 特 别是 密 封 圈 的最 高 使 用 温 度 指 标 对 制 动 器 是 否 能 有 效 工 作影 响很 大 。 虽 然 在 HDB 中 , 摩 擦 块 与 活 塞 之 间设
磨。
能量转换和耗散的大小, 反映了制动器 的能量 负荷 。 它与汽车的重力、 制动 时速度变化范 围、 制动减速度等因素有 关, 同时造 成制动 器摩擦 副的发热、 温 度 升 高和 磨 损 , 并 影 响 到 汽 车 的 制动 性 能和 制 动 器 的 寿 命 。 在 汽 车 紧 急 制动时 , 制动时间短, 制动器几乎承担了全部 动能的转换和耗散任务 , 能量
计有 隔 热 片 、 且摩擦 块钢背也有较好 的散热作用 , 但 仍 有 部 分 热 量 传 递 给 活塞、 密封圈, 使温度 升高。若 密封 圈达不 到一定的耐高温要求, 便会迅速 老化、 变形, 捉失功能, 导致 制动 液 泄 漏 、 活 塞 不 能 回 位 等 严 重 后 果 。因活 塞 不能吲位 , 摩擦片 , 商接 触制动 盘, 产 生严 重拖滞 现象, 造成内外摩擦块偏
从某种意义上说, 摩擦块 的工作状态将直接影响制动器效能 。如果摩擦块 发生偏磨 , 则制动力矩输 出不均 、 制动不 平稳, 产生制动 跑偏、 制动 噪音与 振 动 等 一 系 列 不 良现 象 。 由于 摩 擦 块 某 些 偏 磨 是 由非 正 常 情 况 引起 , 将会 严重损坏制动器相 关零部件 , 甚 至影 响制动效果或 导致 制动失效 , 极大缩 短盘式制动器使用寿命 。因此研究摩擦块偏磨机理 , 尽量减 小异常情况引 起偏磨 的可 能, 控 制制动器系 统原因造成的不可避 免的偏磨 , 将摩擦 块偏 磨危害降到最低, 对盘式制动器 的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制动器的制动过程 引起 的摩擦块偏磨 由滑 动 钳 盘 式 制 动 器 的 工 作 原 理 可 知 , 制动启动 时, 高 压 制 动 液 注 入 卡钳体与活塞之间的密封腔, 内摩擦块在活塞推 动下 先压靠 到制动盘 。制 动液在推动活塞的同时, 对 卡钳 体 也 施 加 了反 作 用 力 。 当推 动 卡 钳 滑 动 的 阻力小于制动液施加 的反作用力时 , 卡钳体便相对于制 动盘滑动 , 并带动 与卡钳位置固定的外摩擦块压 向制动盘 。 随着 活塞相对于卡钳继续 向外推 动, 内、 外摩擦块紧紧压住制动 盘, 最后达到 内、 外摩擦块上的制 动力相等 。 因此在制 动过 程 巾, 内摩擦 块比外摩擦块接触 制动盘时间长 , 磨损得 多 一 些 。若 卡 钳 体 滑 动 顺 畅 , 不产 生拖 滞 , 在正常情况 下。 内摩 擦 块 比外 摩 擦块磨损速度快 。 但整个制动过程时间很短, 仅 持续几秒钟 , 因此 内外摩擦 块 的偏 磨 量 并 不 大 。 2制动盘厚度不均 引起 的摩擦块偏磨 汽车 的制动过程从能量观点来看, 是将汽车 的机械能 ( 动能和势能) 的 部分或全部 , 通过制动器的摩擦转变为热能, 并向大气耗散的过程 。 这种
客车盘式制动器摩擦片前后磨损不均的分析

客车盘式制动器摩擦片前后磨损不均的分析汪桂金;刘文虎;孙克亮【摘要】盘式制动器具有制动距离短、制动响应快、制动强度大、水稳定性强、散热性能好、结构紧凑、维修方便等优点,但在我国大中城市客车上的应用才刚刚开始。
本文对城市客车前后桥采用盘式制动器造成的摩擦片磨损不均问题进行试验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Disc braker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braking distance, rapid response, excellent braking force, steady water performance, good heat distribution, compact installation and easy-to-repair, etc. Their applications on medium and large buses and coaches have just started in China. The authors mainly focus on the issue of unbalanced wear in braking pads between front and rear axles through testing analysis, and find out the main reasons, then state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期刊名称】《客车技术与研究》【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3页(P53-55)【关键词】盘式制动器;磨擦片;磨损不均;解决措施【作者】汪桂金;刘文虎;孙克亮【作者单位】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上海 201108;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上海 201108;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上海 201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55随着盘式制动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欧美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将盘式制动器用于城市客车;至2000年左右,前、后桥均采用盘式制动器已经成为欧美国家城市客车的标准配置。
机动车制动摩擦片摩擦学特性与制动盘形变关联性分析

机动车制动摩擦片摩擦学特性与制动盘形变关联性分析摘要:机动车的制动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部件之一。
而制动摩擦片是制动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摩擦学特性与制动盘形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
本文通过对制动摩擦片摩擦学特性与制动盘形变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旨在为机动车制动系统的性能提升和故障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1. 引言机动车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
制动摩擦片作为制动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其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接触是实现制动效果的关键。
制动摩擦片在制动过程中会产生摩擦热,从而导致制动盘发生形变。
因此,深入分析制动摩擦片的摩擦学特性与制动盘的形变关联性,对于改善制动系统性能和确保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制动摩擦片摩擦学特性分析制动摩擦片作为制动系统的摩擦材料,其摩擦学特性对整个制动过程起着关键作用。
摩擦片的摩擦系数是衡量摩擦片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速度等。
此外,摩擦片的材料属性以及表面粗糙度也会对摩擦系数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摩擦片的摩擦性能,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摩擦材料和改善制动系统的工况条件等手段进行优化。
3. 制动盘形变分析在制动过程中,制动摩擦片会受到摩擦热的影响,从而导致制动盘的形变。
制动盘的形变会对制动系统的性能产生重大影响。
常见的制动盘形变包括径向偏差、端面偏差和圆周偏差等。
这些形变会导致制动盘表面的几何形状失调,进而影响到制动摩擦片的接触状态和摩擦系数。
因此,对制动盘的形变进行及时监测和有效控制是保证制动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手段。
4. 制动摩擦片摩擦学特性与制动盘形变关联性分析制动摩擦片的摩擦学特性与制动盘的形变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
首先,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受到制动盘形变的影响。
当制动盘发生形变时,其表面的接触状态会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摩擦片与制动盘的接触情况和摩擦系数。
其次,摩擦片的磨损程度也会影响制动盘的形变。
磨损过度的摩擦片会导致制动盘的热膨胀不均匀,从而引起形变。
盘式制动器异响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盘式制动器异响故障的分析与排除为了使摩托车获得最佳的制动效果,许多车的前轮都装配有液压盘式制动系统(俗称碟刹)。
但是,在使用中,经常会产生异响现象,往往还伴随有摩擦片“偏磨”故障。
1. 制动时有异响。
故障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摩擦衬片材料组成不均匀,金属末和石棉分布不均,造成摩擦衬片局部过硬,制动时硬质点与制动盘磨擦发出响声;二是制动盘的表面硬度与摩擦衬片之间配合不恰当。
2. 解除制动后有异响。
若检查外侧面摩擦片有“偏磨”现象时,说明制动钳活塞回位困难,一般是由于活塞外表面过脏引起的。
用制动油清洗脏物,将活塞表面涂上干净的制动油,使活塞能自由地运动,无卡滞现象,故障即可排除。
若检查内侧摩擦片有“偏磨”现象时,说明制动钳体回位困难,一般是因钳体支承产生运动干涉所引起的。
拆除钳体及安装支承架,用锉刀或电动砂轮将前减震筒支承座的干涉部位修磨去 1 ~ 2mm ,保证钳体与该处留有间隙大于 1mm ,故障即可排除。
3. 不制动时产生有节奏的异响。
一般是制动盘摩擦工作表面跳动超差引起的,将百分表架固定于前减震器上,用百分表量头测量制动盘的端面跳动,轻轻转动前轮,若测得端面跳动大于 0.30mm ,必须更换制动盘才能排除异响。
4. 向前或向后,或转弯推车时产生异响。
一般是前轮轴轴承间隙过大或前轮轴弯曲所致,用百分表测量轴承的径、轴向间隙,若已超过使用极限( 0.10mm ),应成套更换轴承。
将前轮轴用 V 型铁架起,用百分表测量其中间部位,转动前轮轴,百分表读数的 1/2 即为弯曲变形量。
若已超过使用极限值( 0.20mm ),应经静压矫正修理后才可能使用;否则应更换新前轮轴。
盘式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有气阻、制动力不足和制动时有噪声等。
一、气阻盘式制动器的发热部位集中在很窄的制动衬块上,其单位压力又比鼓式制动器大,制动衬块和钳体的活塞直接接触,因此制动时的热量极易传给制动液。
这样,使盘式制动器容易产生气阻现象。
摩擦片MPU现象的分析与改善
上海 汽 车 2 0 1 7 . 1 1
微 观 照 片显 示喷 水 过程 会 导致 磨 损后 的摩擦
片表 面被磨 成 全新 , 由于摩 擦 片 不 断被 磨 洗 , 便会 不 断地 移 除 表 面 的残 屑 。 此 外 , 通 过 喷 水 移 除残
指一 种硬 度 非 常 高 的 铁 颗 粒 嵌 入 刹 车 片 表 面 , 形
成类 似 鱼鳞状 的亮 片 ( 如 图 1所 示 ) , 由此 产 生 不
均匀 摩擦 使得 制 动 盘 出 现 刮 痕 ( 如 图 2所 示 ) , 可
能 导致制 动 噪声 和偏 磨 的现象 。
图 2 制 动 盘 刮 痕
s e a l ・ c h e ( 1 .
【 关键词 】 汽车 摩擦片
MP U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4 5 5 4 . 2 0 1 7 . 1 1 . 1 2
0 引 言
MP U ( 全称 是 M e t a l P i c k U p , 即金 属堆 积 ) 是
表 面充 当 了铁纤 维 的支持 作用 ( 如 图 7所示 ) 。但 当水进 入摩 擦面 , 生 成 的磨 屑 便 被 马上 冲走 , 并 且
图 5 摩擦 片 结 构
转 移膜 也 随之消 失 ( 如 图 8所示 ) 。
将 摩擦 面放 在 显 微 镜 下 可 以看 到 , 在 潮 湿 的
1 . 4 制动 盘 内外侧 线 速度 差异
2 . 1 湿式 MP U
1 . 3 摩擦 片 压 制不平 整
摩擦 片 在 压 制 的过 程 中 , 由于 压 机 或 工 艺 的
盘式制动器热磨损机理研究
盘式制动器热磨损机理研究制动器摩擦磨损性能直接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
盘式制动器热磨损是制动失效的主要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研究摩擦热产生的机理,讨论热磨损的影响因素,提出解決盘式制动器热磨损的解决方法,对提高制动效能和制动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
从热磨损产生的机理以及降低热磨损的新方法来对盘式制动器热磨损的近期研究进行综述,并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的研究作出展望。
标签:盘式制动器;磨损;制动效能;制动安全引言随着车辆行驶速度的不断加快,车辆安全性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盘式制动器普遍应用于轿车、重型车、地铁等多种车型中,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车辆的安全性。
制动时,摩擦副相对运动产生移动热源,对制动盘表面造成周期性热冲击并形成热斑[1]。
在热应力、摩擦力和初始压力的多力场循环作用下,制动盘表面极易产生疲劳裂纹[2],直接导致制动性能下降,甚至制动失效。
制动器磨损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制动器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性。
因此,研究磨损机理,对探索新型制动盘表面的耐磨与抗疲劳途径,提高耐磨性抑制磨损和使用寿命,改善盘式制动器的性能,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具有重大的应用和经济意义。
1 热磨损机理研究1.1 磨损的形成接触界面在滑动、滚动或冲击运动中的表面损伤或脱落这种现象称为磨损现象。
从微观学角度来看,接触界面是表面粗糙、凹凸不平的,在接触过程中凸起相互咬合,如图1所示。
在相互作用力下,凸起部分在相互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生热使该部分的温度升高,如果热量不及时扩散,会直接被材料吸收,吸收的热量达到一定值之后,使得材料中耐热性较差部分发生热分解,引起材料的热衰退,更易发生磨损。
制动过程中,摩擦片和对偶钢片在接触过程中,摩擦片表面的摩擦材料不断损伤的过程称为磨损,许多研究[3-4]表明,在制动时摩擦界面的磨损形式有热磨损、切削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以及黏着磨损,且各种形式的磨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磨损的发生经常会引起另一种磨损。
浅析气压盘式制动器磨擦片磨损过快的原因
盘式制动作为制动方式的一种,以其制动间隙小、制动响应快、制动强度大、制动距离短、水稳定性强、散热性能好、热衰退少、安全性高、结构紧凑,维修简便等优点而受到推崇。
盘式制动器在客车上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离普及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作为一项较新的技术,欧美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将盘式制动器用于公交客车。
至2000年左右,前、后制动均采用盘式制动器已经成为欧美国家城市公交客车的标准配置。
一、盘式制动摩擦片磨损过快问题提出盘式制动技术随着国外的一些车辆带入我国后,在与国内城市道路状况和运载负荷的结合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制动摩擦片磨损过快的问题是困扰城市客车持续使用这一技术的一大原因。
所谓客车盘式制动器摩擦片磨损过快,是指与前、后桥都采用鼓式制动器而车辆其他配置完全相同的城市客车相比较而言的。
采用盘式制动器的车辆平均行驶25000~27000km就需要更换制动摩擦片,少数车辆甚至在行驶不足2万km的时候,就需要更换制动摩擦片。
盘式制动器的这种表现根本无法满足相关标准中关于公交车辆制动摩擦片使用寿命不得低于3万km的要求。
而前、后桥都采用鼓式制动器的同种类型的城市客车,其制动摩擦片的使用寿命平均为6万km。
经过调查表明,国内几个著名客车生产企业生产的前、后桥全部采用盘式制动器的客车,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的摩擦片磨损过快的问题。
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公交市场运行的客车,这种情况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磨损量与车辆行驶里程之间的关系由摩擦学可知,正常工作期内摩擦片的表面磨损量与车辆行驶里程之间的关系服从一元线性规律,即W=ωL式中:W-总摩损量:ω-单位行程磨损量:L-车辆行驶里程就显得特别重要。
随着车辆的行驶里程的不断增加,盘式制动器摩擦片的磨损越来越大,当厚度接近磨损极限时,对客车的行驶安全来说,就构成一种严重的威胁。
此时,如果驾驶员或技术管理人员稍有疏忽,不认真监控摩擦片的厚度、不及时更换摩擦片,就会致使车辆面临摩擦片被磨光、制动盘被磨坏,进而导致制动功能失效、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制动卡钳摩擦片偏摩影响因素分析
制动卡钳摩擦片偏摩影响因素分析作者:辛庆锋李航吴海军高晓辰史路浩汪方俊来源:《时代汽车》2021年第20期摘要:某车型在盐城试验场进行耐久试验,2.5万公里点检时发现左后轮卡钳摩擦片已到极限,报警片断裂,制动盘划伤,其他车轮未有异常出现。
更换了摩擦片后再次在4.6万公里时出现了异常磨损,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对影响摩擦片磨损异常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实测,排查出手刹调整工序以及调整的方法对摩擦片异常磨损存在直接影响。
经制造基地改善,解决了该问题。
为平台车型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关键词:摩擦片异常磨损分析研究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Partial Friction of Brake Caliper Friction PlateXin Qingfeng Li Hang Wu Haijun Gao Xiaochen Shi Luhao Wang FangjunAbstract:A certain model was subjected to a durability test at the Yancheng Proving Ground. During the inspection of 25,000 kilomete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friction plate of the left rear wheel caliper had reached its limit, the alarm plate was broken, the brake disc was scratched, and no abnormality appeared on other wheels. After replacing the friction plate, abnormal wear occurred again at 46,000 kilometer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article analyzed and measure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bnormal wear of the friction plate, and found out the adjustment process of the handbrake and the adjustment method to the abnormal wear of the friction plate. There is a direct impact. The problem was solved by improving the manufacturing base. The study provide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latform models!Key words:friction plate, abnormal wear, analysis and research1 前言制動卡钳总成主要包括了制动盘、制动钳、摩擦片等零件组成,制动钳的作用是将制动主缸的液压力转化为摩擦片对制动盘的夹紧力,使车辆减速而停止[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i o n ,b r a k i n g n o i s e a n d b r ke a j u d d e r a n d S O o n .
Ke y wo r d s :C a l i p e r ;Pa d s ;S i d e we r ;Br a a k e p e r f o r ma n c e
Ab s t r a c t :C o mmo n s i d e w e a r p r o b l e ms o f d i s k b r a k e p a d s we r e d e s c r i b e d a n d 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w a s ma d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f o r s i d e we r a we r e s u mma iz r e d . C o mmo n s i d e we a r p r o b l e ms o f p a d h a v e i n n e r p a d s s i d e w e a r o r o u t e r p a d s s i d e w e r a o f t h e s a l n e c li a p e r ,t h e t a n - g e n t i l a s i d e w e r a o r r a d i l a s i d e we r a o f t h e s a m. e p a d s . S i d i n g w e r a w i l l ma ke v e h i c l e b r ke a t o r q u e u n e v e n l y,b r a k i n g u n s mo o t h, b r a k i n g d e v i a -
0 引 言
盘 式制动器 的结构导致它在工作过程 中摩擦片极 易出现偏 磨 。摩擦 片偏磨 是摩擦 片在正 常使 用过程 中出现的 同一 摩擦片 轴 向或径 向磨损 不一致 。或同一制动钳 内外 摩擦片损 不一致 的现 象。摩 擦片偏磨会使 制动力矩 不稳 定 ,制动性 能下降 ,产
生 制动 异响等。文中主要针对 盘式制动器摩 擦片常见 的偏 磨现 象进行探讨 。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S i d e We a r o f Di s k B r a k e P a d s
LI Fe i 。 HU Ba o c h e n g
( R e s e a r c h& D e v e l o p me n t C e n t e r , G r e a t Wa l l M o t o r C o . ,L t d . ,B a o d i n g H e b e i 0 7 1 0 0 0 ,C h i n a )
当摩擦 片回位不 畅时 。制动钳 拖滞力矩 将增大 。造成 刹车 片长期 与制动盘摩擦 ,从 而加速 刹车片 的磨 耗 ,导致摩擦 片磨 损 异 常 。 当前 行 业 内要 求 制 动 钳 的 拖 滞 力 矩 小 于 5 N・ m,甚
D O I :1 0 . 1 9 4 6 6 / j . c n k i . 1 6 7 4 — 1 9 8 6 . 2 0 1 7 . 0 2 . 0 1 4
盘 式制 动 器 摩擦 片偏 磨 的研 究
李 霏.胡 宝成
( 长城 汽 车股份 有 限公 司技 术 中心 ,河 北保定 0 7 1 0 0 0 )
2 摩 擦片偏磨 理论分 析
2 . 1 正 常 工 况
释放刹车后 。内外摩擦片对 制动盘压 力解除 ,因制 动盘本 身存在端 面跳动 和 D T V( 制动盘 厚薄 差 ) ,在转动 时制动 盘推
动摩擦 片沿钳架摩擦 片拉 刀槽 向外移动 。并 推动钳体勾爪 向外 移动 ( 导销 向销孑 L 内移动 ) 回位达到解除制动效果 。制动器示
体
制
1 浮 动钳制动工况分析
制动 时 。在踏板 力的作 用下通 过真空助 力器 带动制 动泵总
成输 出高压 制动 液 .推 动活 塞移 出,从 而使 摩 擦 片夹 紧制 动 盘 。产 生 强 大 摩 擦 力 矩 。让 车 辆 减 速 或 者 停 止 ,实 现 制 动
效果 。
图 l 制动 器示 意图
摘要 :介绍摩擦 片的常见偏磨 问题并 进行 理论分析 ,总结偏磨 的影响 因素。常见 的摩擦 片偏磨有 同一制动钳 内外 片偏磨 、同
一
摩擦 片切 向偏 磨和径 向偏磨 ,偏磨会使 整车制动力矩输 出不均 、制 动不平稳 、制动跑 偏 、出现制动噪声及制动抖动等 问题 。
关键词 :制 动钳 ;摩 擦片 ;偏磨 ;制动性 能 中图分 类号 :U 4 6 3 . 5 1 + 2 文献标 志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1 9 8 6( 2 0 1 7 )0 2 — 0 5 5 — 0 3
意 图如 图 1 所示 。
如图 2所 示。车辆制动时 内摩擦片所受夹 紧力直接 由活塞 施加到摩 擦 片上 .外摩 擦 片所 受夹 紧力 是通 过钳体 移 动传 递 的 ,而钳体 的移动需要克服销与销孔 的滑动阻力 。故 内、外摩 擦片受力情况为 : / 内 l 片= f  ̄ - s 压 力 片 滑 阻 片= 厂 卡 爪 压 力 — , _ ' 片 滑 阻 ’ 体 滑 阻 其中 : Ⅱ 与 Ⅱ 互 为 作 用 力 与反 作 用 力 。 (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