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1例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准确性分析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符时的纠正方法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符时的纠正方法
简介
病理报告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在临床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有时候这两者之间的诊断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当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诊断结果不符时,可以采取的纠正方法。
原因分析
病理报告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不一致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技术限制: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可能存在诊断错误或遗漏的情况,而病理报告是基于完整的组织切片进行诊断的。
2.标本选择问题:可能由于术中标本采集不准确或者切片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不一致的诊断结果。
3.人为因素:病理医师的主观判断、解读差异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诊断结果不一致。
纠正方法
当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诊断结果不符时,可以
考虑以下纠正方法:
1.重新检查标本: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术中
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确保准确的诊断结果。
2.多方会诊:可以邀请多位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进行会诊,共
同讨论并确定最终的诊断结果。
3.综合分析:结合病理报告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结果,
医生可以综合分析并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其他相关资料,最终确定最可靠的诊断结果。
4.进一步检查: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辅助检查,如免疫组化等,以了解更多有助于诊断的信息。
结论
病理报告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不一致可能会给患者的治
疗带来一定的困扰和风险。
因此,在遇到不一致的诊断结果时,及
时采取纠正方法,并综合考虑其他相关资料,确保最终的诊断结果
准确可靠,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正确率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分析

影响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正确率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分析目的:探究影响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正确率的临床及病理因素,以提高肿瘤手术过程中冷冻切片的诊断水平。
方法:选取病理科1426例冷冻切片及其常规石蜡切片。
对比两者符合率以后,统计不符合切片与不确定切片的原因。
结果: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相符率为96.9%。
不确定诊断有42例,比例为2.9%,不相符的有2例,占总数0.2%。
由于医务人员操作不当造成不确定病灶切片病例总数为36例,由于病灶和组织本身因素导致冷冻切片诊断不确定或不相符的总数为8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病理医师操作不当是冰冻切片诊断不准确的主要原因。
使用正确的冷冻切片制作方法可以提高冷冻切片的质量,提高病理医生对于肿瘤细胞良恶性的判断,从而帮助手术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
标签:冷冻切片诊断;石蜡切片;肿瘤细胞良恶性冷冻切片诊断是临床手术过程中一种常用的病理诊断方法,由于其所需时间短,常与外科手术过程中判断人体组织的病变良恶性,特别是对肿瘤手术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1]。
但是有研究表明,冷冻切片诊断的切片率高达97.7%,虽然诊断率较高,但是在手术进程中一旦有诊断失误会对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有着巨大的影响[2]。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影响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正确率的临床及病理因素,以提高肿瘤手术过程中冰冻切片的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病理科的全部1426例冰冻切片及其常规石蜡切片。
其中甲状腺切片603例,乳腺切片428例,子宫及附件切片253例,其他切片142例。
机器选用Shandon As 620 E型恒温箱冰冻切片机,包埋机选用美国Sakura Finetck公司的Optimal Cutting Temperature(O.C.T),规格为110 ml/瓶,冷冻头,AAF固定液,比例为95%乙醇∶甲醛∶冰醋酸=17∶2∶1,梯度乙醇等。
影响术中冰冻诊断正确率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分析

占0 . 2 。结论 : 选择正确 的取材方法 , 保证 切片质量 , 对提高冰冻切片诊断正确率具有重要作用 。 关键词 术 中冰冻 诊 断正确率 病理 因素
中图分类号 : R 4 4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5 8 5 ( 2 0 1 4 ) 1 1 — 1 5 0 8 — 0 2 冰冻切片技术 主要运用 于术 中病 理诊断 中, 因该 技术所 需的时间较短 , 且 能较 准确地 确定 组织病 变的 良恶性 , 为肿 切片 , 1 7 1 例为乳腺切片 , 7 8 例为子宫及附件切片 , 5 6 例为其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1 2 — 2 5
( 编辑
落落)
影响术 中冰冻诊断正确率的临床及病理 因素分析
孙 戈 湖南省桃江县 中医院 4 1 3 4 0 0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术 中冰 冻诊 断正确 率 的临床 及病 理 因素 , 以提高 冰 冻诊断 的正 确率 。方 法: 随 机选择 我 院
他切片 。
瘤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 了重要诊断依 据。 目前 , 冰冻 切片被 国内外大多数医院 的临床手术广泛运 用[ 。然而 , 在 迅速冰
1 . 2 方法
所有送 检组织均 由病理0 -2 0 1 2年收集 的术 中冰冻切片 5 2 4例 , 与术后石蜡切片 的诊断结果进行 回顾 性分析 , 统计 冰冻组织的分布情况
以及两种切 片的诊 断符 合率 。结果: 冰冻切片有 5 1 2 例确诊 , 确诊 率为 9 7 . 7 /  ̄ 0 。冰冻切片诊断结果为不肯定的有 l l 例, 占2 . 1 %, 其 中 2例诊断性质不明确 , 处于 良恶性之间 ; 1 例为 良性形态 、 恶性行为 ; 4例 因取 材不完整而导致诊断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符的影响因素分析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符的影响因素分析引言病理报告是术后诊断的重要依据,然而有时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报告的诊断并不一致。
这种不符现象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际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与分析1.人为因素1.1 病理医师技术水平不足:病理医师在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时可能存在操作不当或解读错误的情况,导致诊断结果与病理报告不符。
1.2 术者与病理医师沟通不畅:术者对肿瘤的切除范围、标本切割等要求没有清晰表达,使病理医师无法准确评估并提供相应诊断。
2.技术因素2.1 冰冻切片检查质量不佳:冰冻切片的质量可能受到冰冻时间、切片厚度等技术参数的影响,不符合规范要求,导致结果不准确。
2.2 标本采集不全或不规范:术中标本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冰冻切片检查和病理报告的前提,如果标本采集不全或不规范,会影响诊断结果。
3.其他因素3.1 抗癌治疗前后的组织学变化:某些癌症在经过放疗、化疗等治疗后,组织学特征可能发生改变,导致术中与术后诊断不符。
3.2 标本保存和运送不当:如果标本保存和运送过程中出现问题,如温度不合适、损坏等,会影响病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在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和术后病理报告之间存在不符的情况下,应该综合考虑人为因素、技术因素和其他因素。
为了减少这种不符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医疗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病理医师的技术水平,规范冰冻切片检查操作,并加强标本采集和保存的管理。
此外,还需加强对抗癌治疗前后组织学变化的认识,提高对标本保存和运送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2]参考文献3]。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符合的情况分析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符合的情况分析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符合的情况是指在患者手术过程中,通过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出现异常结果,而在术后的病理报告中未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这种情况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诊断标准的不统一: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术后的病理报告可能应用了不同的诊断标准。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通常是一种快速诊断的手段,常采用光镜下的判断,而病理报告则需要更详细的组织学分析,并通过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进行辅助诊断。
由于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时间有限,可能会导致一些细微的病变漏诊或误诊。
2.样本取材部位的不一致: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术后的病理报告可能取材部位存在差异。
取材部位的选择对于诊断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不同位置的肿瘤组织可能有不同的生长模式、分化程度以及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因此可能导致术中与术后的诊断结果不一致。
3.技术操作的差异: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术后的病理报告可能存在技术操作的差异。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通常是由手术室内的技术人员进行,而术后的病理报告则是由专业的病理学家进行。
不同的检查人员可能在取样、切片以及染色等环节存在操作上的差异,导致不一致的诊断结果。
4.病理学家个体诊断差异:病理学家在对组织切片进行诊断时,可能存在个体间的诊断差异。
病理学诊断是一门主观性很强的学科,不同的病理学家可能对相同的切片有不同的解读和诊断。
这种个体差异可能导致术中与术后的诊断结果出现差异。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尽量减少术中与术后诊断不符合的情况发生:1.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和术后的病理报告应尽量在同一实验室进行,以减少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差异。
2.确保术中与术后取材部位的一致性,以便更准确地进行诊断。
3.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和术后的病理报告应有相同的诊断标准,以减少不同诊断标准带来的差异。
4.提高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减少操作差异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符合的情况分析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符合的情况分析
概述
本文档旨在分析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及术后诊断不符合的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不符合的原因
- 缺乏准确的病理标本,导致冰冻切片检查结果不准确。
- 操作人员技能不熟练,操作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
- 冰冻切片检查操作中设备故障或不良质量的切片。
术后诊断与病理报告不符合的原因
- 病理报告中存在错误或遗漏,导致术后诊断与病理报告不符合。
- 术后诊断中存在解读错误,导致与病理报告不符合。
解决方法
- 加强病理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 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充分的培训和实操训练。
- 定期维护和检查冰冻切片检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 加强病理报告的质量控制,避免错误和遗漏。
- 提供术后诊断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医生对病理报告的正确解读。
结论
通过加强病理标本的采集、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定期维护冰冻切片检查设备、加强病理报告的质量控制以及提供术后诊断的培训和指导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符合的情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术中冰冻诊断正确率的临床影响及病理因素探讨

术中冰冻诊断正确率的临床影响及病理因素探讨
徐日红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6(020)035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冰冻诊断正确率的临床影响及病理因素。
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科2014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400例冰冻切片及其常规石蜡切片,统计冰冻切片的诊断准确率,并评估影响术中冰冻诊断准确率的病理因素。
结果本组400例冰冻切片的诊断准确率是98.75%,不确定比率为0.75%,不符合比率为0.50%,而导致不确定的主要原因是取材不到位、冰冻温度不达标。
结论术中病理医师的操作不当,是影响术中冰冻诊断准确率的主要因素;而确保冰冻切片制作方式等正确,可提升冰冻切片质量,便于病理医师判定肿瘤细胞性质,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总页数】2页(P5011-5012)
【作者】徐日红
【作者单位】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江西上饶 3346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影响术中冰冻诊断正确率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分析
2.术中冰冻诊断正确率的病理及临床影响因素研究
3.影响乳腺癌术中冰冻诊断准确性的病理与临床因素分析
4.影响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正确率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分析
5.影响术中冰冻诊断正确率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术中冰冻与石蜡切片诊断准确性分析

XX医院病理科2010~2012年术中冰冻与石蜡切片诊断准确性分析肿瘤手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鉴别良、恶性肿瘤准确快速的方法,也是指导临床医生决定手术切除范围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关键手段。
比较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析可能导致误诊的原因。
现对我科2010年1月~2012年5月间所有冰冻切片诊断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为防止制成的冰冻切片镜下组织形态发生改变,送检标本要求用干纱布包裹或置于不加任何液体的洁净容器内及时送达病理科,病理医师详细检查大体标本后取肉眼确认病变最明显区域1~2块组织,迅速置全自动恒冷切片机(英国产SHANDN )上制作切片。
切片厚4μm,经酒精固定,HE染色,普通光镜(Olympus BX41)下观察。
二、结果三、讨论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率逐年有所提高,说明我科病理医生对冰冻切片诊断的知识面及经验都有所提高。
误诊原因分析1、科外因素:⑴.术中标本送检时放入生理盐水或其它液体中,或用湿纱布包裹标本,或术者用水冲洗标本等,做冰冻切片时由于骤冷产生大量冰晶使组织呈空网状,使病理医师误认为是粘液或脂肪组织来源的肿瘤,被迫第二次取材。
⑵.手术医师取材不当或取材错误,可造成冰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和预测值之间的差异,如滑膜肉瘤送检组织为纤维结缔组织;胰腺癌时切取正常胰腺组织送检;脑胶质瘤送检脓性坏死渗出物,从客观上导致假阴性。
⑶.有些病变由于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冰冻切片很难确诊,例如:①乳腺硬化性病变,包括某些类型的腺病(硬化性腺病)及放射状瘢痕。
有人认为良性硬化性病变与硬癌的鉴别很困难,在冷冻切片中尤其如此。
我们曾遇见过乳腺硬化性腺病的假浸润现象而诊断为乳腺癌的病例。
②乳腺乳头状病变,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与末梢导管的乳头状瘤病。
③乳腺导管上皮增生性病变,包括不典型增生。
本组有一例导管上皮增生呈“搭桥”样生长,并形成不规则的间隙,误诊为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作者:张剑虹成日青林媛媛赵秀芳张凡刘军超张九鸿
作者:张剑虹成日青林媛媛赵秀芳张凡刘军超张九鸿
【关键词】冰冻切片; 病理诊断; 准确性
随着临床医学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中要求送检冰冻病理切片快速诊断的病例日益增多,临床手术医师对病理报告的依赖性也逐渐增加,快速病理冰冻诊断已成为指导临床手术医师确诊和制订合理手术方案的必需手段之一。
然而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准确性很难达到与常规石蜡切片相一致的效果。
为此我们收集我院病理科近两年的冰冻切片资料1091例,分析探讨冰冻切片诊断价值和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不断提高手术中病理诊断质量,从而降低医疗事故隐患。
1 材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03.1~2005.12月的冰冻切片资料1091例,为防止制成的冰冻切片镜下组织形态发生改变,送检标本要求用干纱布包裹或置于不加任何液体的洁净容器内及时送达病理科,病理医师详细检查大体标本后取肉眼确认病变最明显区域1~2块组织,迅速置全自动恒冷切片机(英国产shandn as 620e型)上制作切片。
每个组织块切取两张切片,厚4μm,经酒精固定,he染色,普通光镜(olympus bx51)下观察,并经2~3名医师阅片后集体讨论确诊;如送检组织不合格(凝血块、坏死渗出物等),立即请手术医师第二次取材送检,冰冻残余组织做常规石蜡切片,并与另外多处取材石蜡切片对照分析。
2 结果
1091例冰冻组织分布在12个系统及组织,如女性生殖系统485例,占总例数44.4%,乳腺病变364例,占33.3%,甲状腺58例,占5.3%,消化系统52例,占4.7%等。
送检最活跃的科室为妇科、产科,其次为普外科等,见表1。
表1 1091例冰冻标本在各系统分布情况石蜡证实良性病变775例,其中771例冰冻符合,冰冻准确率96.9%;石蜡证实恶性病变286例,冰冻报告恶性281例,冰冻准确率97.6%;石蜡证实交界性病变29例,冰冻报告交界性24例,冰冻准确率82.8%。
1091例冰冻标本中,与石蜡切片报告相符的为1056例,冰冻切片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6.8%,误诊14例,误诊率为0.13%,见表2。
表2 1091例冰冻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比较
3 讨论
3.1 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病变的价值冰冻在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术中冰冻可使外科医生在手术中知晓病变性质(良性、交界性、恶性),从而决定适当的手术方案。
自1960年cryostat 冷冻切片机在临床病理应用以来,随着病理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切片设备的更新换代,冷冻切片质量与石蜡切片已相差无几,使病理医师对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准确率不断提高。
我院近年内投资进口大型衡冷柜式切片机,为冰冻切片的准确性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所以目前冰冻切片为临床快速确定诊断和决定手术范围的一个重要依据,主要应用价值体现在:1.决定病变的性质,要求病理医师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送检组织是肿瘤或是非肿瘤性病变,如为肿瘤则需再确定良性或恶性,因病变不典型而不能确定良性、恶性病变时,则提一个考虑性或倾向性意见供临床考虑,或待石蜡切片再定。
2.确定切除肿瘤的边缘是否残留肿瘤组织。
我们遇到最多的是乳腺癌手术实施保乳治疗时的上、下、左、右及基底五个切缘,如切缘发现癌组织,则需扩大切除范围,此时冰冻切片结果对临床手术范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3.辨认组织,如先天性巨结肠须证实手术切缘的肠壁内是否有肌间神经节细胞存在,如未见神经节细胞则须再切肠管,直至查见肌间神经节细胞为止。
4.确定淋巴结有无癌转移,手术医师取
局部淋巴结确定有无癌转移以决定手术方案,对于存在淋巴结隐性癌转移的病理尤其必要。
5.头面部恶性肿瘤手术确定切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对于清扫范围和扩大切除的方向关系重大,因为头面部血管、神经丰富,微小的损伤都会使面容受到影响,因此手术中需要多个方向取组织,确定有无肿瘤残留。
冰冻切片诊断可预防手术切除过度或不足,有的也可避免不必要的二次手术。
有报道冰冻切片准确率为94%~97%[1,2],本组资料为9
6.8%,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