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优秀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优秀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师】知道这是什么平原吗?
【师】请大家仔细看图,找到三江平
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归纳】东北三省的地形以ft 地和平原为主。

【生】东北平原
【生】黑龙江、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图们江、鸭绿江。

【生】俄罗斯朝 鲜 朝鲜
【生】
“ft环”指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ft 脉环绕。

“水绕”指被黑龙江、图们江、鸭绿江环绕。

“沃野千里”指东北平原
【师】请大家继续看图,查找东北三省的主要河流。

【师】单独标出黑龙江、图们江、鸭绿江。

【提问】
黑龙江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界河? 图们江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界河? 鸭绿江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界河? 【师】人们常用“ft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ft 河大势,你能解释吗? “ft环”指? “水绕”指? “沃野千里”指?
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图
【师】我国东北三省主要为什么气候? 【生】温带季风气候 【师】我国东北三省的气候有什么特
点?我们以漠河、齐齐哈尔和大连为
例,认识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

气候
【生】观察低于 0℃的月份,说明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

【生】观察高于 20℃的月份,说明大部分地区夏季短促温暖。

【师】降雪也是降
【生】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发现 水的一部分,东北 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

三省气候冷湿,冬季降雪较多。

八年级下学期《“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学期《“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学期《“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学习,初步掌握经济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三、教学难点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2、初步掌握经济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提问:提到“东北地区”,你首先想到什么?“逗趣二人转”、“俄罗斯风情建筑”、“冰雪大世界”、“东北三宝”等等作为一名地理老师,我首先想到的是:“冷湿”的自然环境。

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北三省”。

[讲授新课]东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经度为120°E—135°E,纬度为39°N—53°N自主学习,说位置和范围1、位置和范围(1)位置:(2)范围:2、地形:在图上找出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平原,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

小组合作,探气候(1)东北三省主要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2)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是什么?(3)东北地区冷湿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农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小组活动:1、结合图文资料,归纳东北三省农业产值结构的特点。

东北三省农业结构比较完整,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部门齐全,其中种植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地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畜产品基地。

(完整版)“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优秀教案

(完整版)“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优秀教案

【师】知道这是什么平原吗?
【师】请大家仔细看图,找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归纳】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师】请大家继续看图,查找东北三省的主要河流。

【师】单独标出黑龙江、图们江、鸭绿江。

【提问】
黑龙江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界河?
图们江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界河?
鸭绿江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界河?【师】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你能解释吗?
“山环”指?
“水绕”指?
“沃野千里”指?【生】东北平原
【生】黑龙江、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图们江、鸭绿江。

【生】
俄罗斯
朝鲜
朝鲜
【生】
“山环”指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环绕。

“水绕”指被黑龙江、图们江、鸭绿江环绕。

“沃野千里”指东北平原
气候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图
【师】我国东北三省主要为什么气候?
【师】我国东北三省的气候有什么特
点?我们以漠河、齐齐哈尔和大连为
例,认识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

【师】降雪也是降水的一部分,东北三
省气候冷湿,冬季降雪较多。

【生】温带季风气候
【生】观察低于0℃的月份,说
明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

【生】观察高于20℃的月份,说
明大部分地区夏季短促温暖。

【生】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发现
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推荐教学设计(第1课时)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推荐教学设计(第1课时)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工业在全国都有这重要的地位。

本节系统讲述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三个方面的内容。

每个标题不仅叙述地理特点,还通过活动突出分析地理特点形成的方法。

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的开始,也是代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领土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东北三省》就简单多了。

但由于地理内容的问题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录像、阅读材料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习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视频、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简要评价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结合气候统计图归纳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东北三省地形图,指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

2.通过阅读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

总结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

【教学重难点】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引导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东北三省的文化。

了解了东北三省自然、人文的总体概况,带着老师提出来的疑问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任务1 通过阅读东北三省地形图,指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根据老师出示的东北三省地形图,说出 1.位置、范围: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1课时)精品教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1课时)精品教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方案第1课时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在东北地形图上找到东北三省主要的平原和山地,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2.根据东北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归纳东北三省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

3.运用资料比较东北三省内的地形和气候差异。

4.根据资料说明东北三省的纬度位置、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东北三省雪期和积雪厚度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在东北地形图上找到东北三省主要的平原和山地,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2.根据东北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归纳东北三省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资料说明东北三省的纬度位置、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东北三省雪期和积雪厚度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工业在全国都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节教材比较系统地讲述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设了“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三个标题。

每个标题下不仅叙述地理特点,还通过“活动”突出分析地理特点形成的方法。

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的范围、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

为了落实“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和“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这三条课程标准,教材重点讲述东北三省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为了落实“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课程标准,教材设计了“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的“活动”。

东北三省的农业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历史、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东北三省的工业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工业的地位、工业发展条件、工业布局和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课时分配上分为2个课时。

此为第1课时,在教学策略上,通过“坐着高铁看中国”视频作为导入,展示哈大高铁沿线风光、起止点等画面,以此展开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哈大高铁所在地区的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增加趣味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素有“白山黑水”之称,是指长白山、黑龙江、松花江、辽河等水系所涵盖的区域。

本节课主要通过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资源分布等方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东北地区的基本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地区的特点相对较为复杂,涉及到资源、工业、农业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说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分布等基本情况。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资源分布。

2.难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与地理位置、资源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东北三省的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北三省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和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民族、文化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地区的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东北三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优秀教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优秀教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分析】1.在地形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域,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2.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3.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5.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基础目标)2.理解东北平原的开发及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提升目标)3.掌握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概况、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

(提升目标)(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地图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基础目标)2.能够运用种资料分析东北三省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

(提升目标)(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基础目标)【教学重点】1.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2.东北三省工业发展与资源的关系。

【教学难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条件。

【学情分析】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分析,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分析农业发展的方法,在东北地区可以作为一种迁移。

但工业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则是在中国地理部分首次接触到,但在世界地理部分学过印度、日本等国的工业分布,所以可以进行迁移学习。

重要应该指导学生通过读地图来分析自然环境特征,然后据此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并结合人文特点东北形成了商品粮基地,这种逻辑关系要搞清。

除读图法外,学生还应该主要用讨论法、分析比较等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活动法、读图法等。

知识网络【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收集的资料、活动设计的资料、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东北的图片引入东北三省的学习。

你知道我国东北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经济发展如何?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板书)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明确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范围。

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1.范围:包括 、 、 ,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被誉为“白山黑水”之地,是中国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为教材,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可以发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东北三省的独特魅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基本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东北三省的认识,增强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会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北三省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东北三省的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东北三省的地理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东北三省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北三省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准备相关的案例分析材料。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东北三省的美丽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东北三省的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呈现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温带季风气候
【生】观察低于0℃的月份,说明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
【生】观察高于20℃的月份,说明大部分地区夏季短促温暖。
【生】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发现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
【生雪厚度厚,原因是延吉有长白山脉阻挡;漠河比长春的积雪厚度厚,原因是漠河的纬度高。
请同学们完成P16活动,认识东北三省冷湿的气候。
1.计算漠河、齐齐哈尔和沈阳的雪期,看看三地的雪期由北向南的变化规律。
2.找出延吉、长春和漠河的积雪厚度,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漠河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东北三省的地形以()为主
A.山地和丘陵B.山地和平原C.高原和平原D.平原和盆地
板书设计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位置范围(我国的东北部,临渤海和黄海,包括黑吉辽)
山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
2、能够运用资料分析东北三省工业分布与资源、交通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及农业、工业
难点
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条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探究归纳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师】请看视频《我的家在东北》
图们江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界河?
鸭绿江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界河?
【师】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你能解释吗?
“山环”指?
“水绕”指?
“沃野千里”指?
【生】在图上指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
【生】平原
【生】东北平原
【生】黑龙江、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图们江、鸭绿江。
农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地形:
河流:
气候:
土壤:
科技:
政策:
【师】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完成P18~19活动,认识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
【师】经过50多年的大面积开荒,该地区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但是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师】知道这是什么平原吗?
【师】请大家仔细看图,找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归纳】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师】请大家继续看图,查找东北三省的主要河流。
【师】单独标出黑龙江、图们江、鸭绿江。
【提问】
黑龙江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界河?
2、东北三省是我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对照图6.21和图6.20,看看主要矿产地与铁路线的关系,讨论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
【师】介绍东北重工业基地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生】了解“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生】发现矿产资源丰富,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
【生】
1.哈尔滨:内河、铁路,长春:铁路,沈阳:铁路,大连:铁路、海运。
3.坡度大是因为夏季降水多,墙体厚是因为冬季漫长严寒,窗户小也是因为冬季漫长严寒。
土壤
【师】东北三省主要是什么土壤?
【师】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生】黑土地
农业
【展示】东北三省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图片或视频
【师】如何将“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地形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河流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
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气候冷湿,农作物一年一熟,易发生低温冻害。
土壤肥沃
老工业基地
对东北的开发
工业
【师】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请看P19的阅读材料。
【师】分析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资源、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发展历史……
课题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东北三省的地形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东北三省的地形图,指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东北平原和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归纳东北平原的开发及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范围
【师】
东北三省是哪三个省(全称、简称)?
【生】
在我国的东北部
北方地区
渤海和黄海
纬度较高
【生】
黑龙江省(黑)、吉林省(吉)、辽宁省(辽)。
地形、河流
【师】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东北三省的地形图,读图,在图上找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
【师】我们发现东北三省是被山脉环绕的,东北三省的内部是什么地形?
【生】
俄罗斯
朝鲜
朝鲜
【生】
“山环”指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环绕。
“水绕”指被黑龙江、图们江、鸭绿江环绕。
“沃野千里”指东北平原
气候
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图
【师】我国东北三省主要为什么气候?
【师】我国东北三省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我们以漠河、齐齐哈尔和大连为例,认识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
【师】降雪也是降水的一部分,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降雪较多。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生】欣赏
位置范围
【师】我们来了解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展示】东北三省的地形图
1、位置
【提问】
东北三省在我国的哪个方位?
东北三省在我国四大地理区的哪区?
东北三省濒临哪些海洋?
【补充】看情况补充日本海的问题(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从东北三省的纬度如何?
2.开采资源、国防建设
课堂小结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反馈练习
1.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A.内蒙古B.黑龙江C.吉林D.辽宁
2.下列山脉不在东北三省的是()
A.大兴安岭B.小兴安岭C.长白山D.昆仑山
3.下列表述东北三省气候正确的是()
A.气候冷湿B.雪期自北向南越来越长
C.冬短夏长D.降水集中于秋季
【师】读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发现了什么?
【师】这里依托丰富的资源,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师】说一说:资源分布和交通布局对东北工业部门及其分布的
影响。(P21活动认识东北三省工业的分布)
1、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是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读图,说出这些工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