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观:2017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188091亿元人民币

合集下载

易观:2017年第1季度中国生活服务交易类平台实现交易额616.3亿元 平台开始围绕自身业务基础寻求更优势打法

易观:2017年第1季度中国生活服务交易类平台实现交易额616.3亿元 平台开始围绕自身业务基础寻求更优势打法

易观:2017年第1季度中国生活服务交易类平台实现交易额616.3亿元平台开始围绕自身业务基础寻求更优势打法据Analysys易观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第1季度,中国生活服务交易类平台成交额达61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环比增长2.0%。

成交额的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在发力高星酒店与布局海外住宿后全平台下酒旅业务的加速增长。

环比增长的原因,可能在于春节档期电影票房的增长,以及春节亲友聚会对到店餐饮与其他娱乐活动的推动。

第1季度,美团点评不包括外卖在内的全平台交易份额占比达到80%,百度糯米GMV则小幅缩水至19.5%。

从交易份额来看,虽然美团点评已保持绝对领先,但其与百度糯米间的竞争仍会持续,只是各家关注的点已不再是补贴抢占份额。

如何整合资源,以各自业务间协同建立更为优势的打法,最终走通盈利成为更为重要的问题。

据Analysys易观千帆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第1季度相较于大众点评和百度糯米月活的环比下降,美团移动端活跃用户数表现出良好的增势。

在长期的产品和用户运营策略下,美团平台用户聚合效应已经开始释放。

庞大的活跃用户基础,为美团点评深耕业务、拓展消费场景带来支持。

第1季度围绕连接生活消费的出行场景“美团打车”服务开始在南京试水,给平台商户联动营销带去了想象空间。

另一方面,从反映用户黏性指标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来看,百度糯米却逆势表现出更好的用户黏性来。

无论是去年底其APP首页“精选”的改版、酒店频道新增的“会玩儿”标签,还是后续在餐饮、酒店等重要垂类上打造的“口水秀”直播IP、“觉主大人”体验秀,百度糯米正不断依靠发力内容端,在以优质内容提升用户体验与黏性的基础上,使服务内容化以更好地实现百度搜索、百度地图,乃至百度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与服务生态的连接与落地。

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监测报告

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监测报告

来源:艾瑞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2017.7 iResearch Inc
©2017.7 iResearch Inc
6
中美第三方支付对比
中国第三方支付的扩张程度超过美国
中美两国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扩张程度与两国各自的金融特点息息相关。在美国,由于传统金融机构对无纸化支付普及的努
迈向移动支付时代
——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
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监测报告
开篇摘要
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增长迅速,结构上向移动端迁移:2016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到近80万亿元,同比增长率接近 300%,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用户支付习惯的养成和不同年代的不同热点。2016年移动支付 占第三方支付总交易规模的74.7%,结构上向移动端迁移,这得益于手机网民的增长和移动支付的便利性。
中国支付发展史
新支付方式 诞生原因
携带不便 风险较高
多张卡共存管理麻烦 需要到网点办理业务
交易方式 发展历史
优点
货币支付 (第一方支付)
货币直接进行交易最古老的支付方式 Nhomakorabea直截了当
银行支付 (第二方支付) 通过银行完成的支付过程
最早为宋朝的交子
限额取决于持卡人个人能力
互联网及移动支付 (第三方支付) 使用电子设备进行支付
金方式。非现金支付笔数的上升离不开第三方支付的推动,随着第三方支付在消费、金融、个人应用等领域的渗透,对线 上、线下场景的充分布局,实现了对银行、现金支付功能的全覆盖,在功能覆盖的基础上,第三方支付在用户体验上更 优,极大地推动了货币的电子化进程。
2012-2016年中国非现金支付笔数及增速
21.6%
1999年诞生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

易观:2016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59703亿元人民币

易观:2016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59703亿元人民币

易观:2016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59703亿元人民币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在四季度移动支付的增长主要来自电商的促销季,进入一季度,由于春节大假的来临,电商交易规模相比四季度有一定程度的缩水,且随着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负面,投资人也相对更加谨慎,因此,虽然红包在春节期间热闹非凡,但由于单个客户交易规模的下降,移动支付整体市场交易规模增长幅度相比2015年4季度有所下降。

易观分析:根据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6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16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9703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5.34%。

2016年第1季度,移动支付市场总体格局相对稳定,支付宝在移动支付市场份额出现下滑,但仍以63.41%的市场占有率继续占据移动支付市场首位;财付通位列第二,由于春节红包及社交转账交易频繁的拉动,市场份额上升明显,为23.03%;拉卡拉本季度市场份额为5.37%,位列第三。

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在四季度移动支付的增长主要来自电商的促销季,进入一季度,由于春节大假的来临,电商交易规模相比四季度有一定程度的缩水,且随着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负面,投资人也相对更加谨慎,因此,虽然红包在春节期间热闹非凡,但由于单个客户交易规模的下降,移动支付整体市场交易规模增长幅度相比2015年4季度有所下降。

一季度在支付市场中最被热议的依然是“红包”。

根据腾讯公开数据显示,微信支付在除夕参与红包人数达到4.2亿,除夕当天红包收发总量达到80.8亿次,QQ钱包在除夕当天刷一刷抢红包人数达到3.08亿,互动量达到1894亿次,支付宝参与2016春晚并作为独家互动平台,在春节期间推出了“集福卡”和“咻一咻”抢红包两种红包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用户活跃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在社交金融场景上的关系链数据。

数据显示除夕夜,支付宝“咻一咻”互动平台的总参与次数达到3245亿次。

移动支付行业数字化进程分析——易观分析:2021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73.8

移动支付行业数字化进程分析——易观分析:2021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73.8

移动支付行业数字化进程分析——易观分析:2021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73.89万亿元人民币2021年第1季度,我国移动支付业务量延续增长态势。

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银行移动支付业务金额为130.14万亿元人民币。

根据易观分析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21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作为我国移动支付业务重要补充力量的第三方移动支付 2021年第1季度市场交易规模高达73.89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16%。

易观分析:2021年第1季度,我国移动支付业务量延续增长态势。

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银行移动支付业务金额为130.14万亿元人民币。

根据易观分析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21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作为我国移动支付业务重要补充力量的第三方移动支付[1]2021年第1季度市场交易规模高达73.89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16%。

图1-1 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易观分析认为,2021年第1季度,受疫情多点反复及冬春季疫情防控政策影响,春节期间长距离、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规模受到一定限制,随着“就地过年”倡议影响下,餐饮、零售等服务需求集中释放,社会消费稳步复苏,2021年第1季度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业务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得以延续,在整体交易规模量级较高的基数上录得环比增长。

2021年第1季度,多地开展了线上领券、线下打折等活动以刺激消费,线下客流持续恢复,扫码支付市场表现亮眼。

统计显示,2021年第1季度,支付机构线下交易场景保持高景气,整个线下扫码市场的交易规模高达12.51万亿,环比增长11.20%。

图1-2线下扫码市场交易规模2021年第1季度,伴随着“全国网上年货节”等各品类的主题促销活动相继开展,掀起开年消费热潮,2021年第1季度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交易规模为1.6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9%。

2021年第1季度,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消费类支付业务增长高于预期。

2017第三方支付行业报告-杭州首展科技付呗带你顺势崛起

2017第三方支付行业报告-杭州首展科技付呗带你顺势崛起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平稳,2016年GDP总量达到7441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6.7%。

宏观经济运行平稳基础上,消费规模的持续增长,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易观发布了《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专题分析2017》,主要对目前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市场环境、发展状况、关键业务节点、典型厂商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了详细的分析。

在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了支付机构开展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

这也被认为是官方正式承认二维码支付的地位,为二维码支付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管是银行卡收单还是二维码支付,都需要落地的终端设备。

商业银行利益推动、较大的潜在特约商户规模以及POS机终端存量更换需求都推动着POS 终端持续增长。

在2012 年-2015年期间,我国联网POS终端保持着年复合47%的增长,2016年增长速度也超过了30%,最终达到2980万台。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支付的方式也在不断丰富中,电子券、二维码等支付越来越普及。

移动支付也正在覆盖更多场景,典型的包括出行、医疗、餐饮、外卖等。

场景的增多支撑着移动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增长更为迅速,从而进一步智能POS的普及速度。

交易规模是支付机构利润来源的基础。

易观统计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行业发展迅猛,年交易量1.3万亿已经增长至35.33万亿人民币的规模。

预计2017年整体交易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达到75万亿规模。

易观分析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移动支付落地急需相应硬件支撑。

POS机升级换代需求增加,智能POS应运而生。

此时,线下商业和线上商业逐渐融合构成闭环商业生态,也倒逼商户对店铺管理进行升级。

智能POS作为能够聚合支付方式的硬件工具,被配置智能操作系统以后,进一步满足了包括会员管理、客户营销、数据分析等店铺升级后的多方面需求,辅之以大数据、云平台操作,智能POS成为店铺管理升级的关键入口。

2017年蚂蚁金服支付宝分析报告

2017年蚂蚁金服支付宝分析报告

2017年蚂蚁金服支付宝分析报告2017年7月目录一、网络支付概况:移动和线下并进,阿里、腾讯双寡头 (6)1、网络支付格局:商业银行仍占核心,第三方支付增长更快 (6)2、网络支付新特征:支付移动化,金额小额化 (7)(1)从支付方式看:移动支付保持更快增长 (7)(2)从支付金额看:支付小额化趋势明显 (8)3、第三方支付概览:支付宝微信双寡头,场景成为争夺焦点 (9)(1)双寡头格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领先市场,微信支付份额持续提升 (9)(2)双寡头之外的支付机构:携场景优势分享行业增长红利 (10)①生态圈布局与支付业务的协同 (10)②垂直细分领域的支付拓展,如航旅、教育、金融、餐饮等 (11)二、监管前瞻:网联设立,支付集中度提升 (12)1、回顾:规范发展是主基调 (12)2、前瞻:网联时代的支付新格局 (14)(1)网联的逻辑:正本溯源,回归传统清算模式 (14)(2)网联成立后支付格局的变化 (15)①第三方支付回归支付本质 (15)②大机构强者恒强 (15)③对商业银行 (16)三、支付宝发展轨迹前瞻:聚焦-渗透-协同-出海 (16)1、聚焦:社交功能的尝试后回归商业与金融 (17)2、渗透:增强线下支付的能力和扩大线下支付市场 (18)3、协同:借力花呗和口碑发力小额消费市场 (20)(1)花呗 (20)(2)口碑 (21)4、出海:向海外输出技术与商业模式 (21)(1)对外投资 (22)(2)商业合作 (22)四、再论支付宝的价值:平台运作,金服核心 (23)1、转型方向:开放的生活和金融服务平台 (24)2、支付宝的价值逻辑:入口价值+数据价值 (25)(1)入口价值,兼顾流量和存量 (26)(2)数据价值,蚂蚁金服从Fin到Tech转型的关键环节 (26)网络支付概况:移动和线下并进,阿里、腾讯双寡头。

据央行统计2016年网络支付规模2342万亿(同比+7.62%),其中银行份额最大(2243万亿、+5.46%)、但第三方支付增长更快(99万亿、+100.65%)。

2017上半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艾媒咨询

2017上半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艾媒咨询

2017上半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2017H1 China Third Party Mobile Payment Market Research Report(内部精简版)研究方法本报告主要采用行业深度访谈、桌面研究等方法,并结合艾媒咨询自有的用户数据监测系统及北极星统计分析系统等。

•通过对行业专家、相关企业与网民进行深度访谈,了解相关行业主要情况,获得相应需要的数据。

•对部分相关的公开信息进行筛选、对比,参照用户调研数据,最终通过桌面研究获得行业规模的数据。

政府数据与信息行业公开信息企业年报、季报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根据艾媒咨询自身数据库、北极星统计分析系统和草莓派调研社区平台(Strawberry Pie)的相关数据分析。

•艾媒北极星:截至2017年6月底,北极星采用自主研发技术已经实现对7.65亿独立装机覆盖用户行为监测。

•面向全国针对各领域征集优秀案例企业进行中,详情可咨询research@。

目录2017上半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研究22017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发展趋势32017上半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现状1分析师速评随着监管趋紧,第三方支付行业进入存量洗牌期,支付宝与财付通两大巨头地位逐步确立。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用户支付习惯逐步从PC 端向移动端迁移,第三方移动支付迅速崛起,交易规模短期内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移动支付迅速发展典型产品第三方移动支付支付宝财付通支付宝依附淘宝天猫的网购商业模式发展扩大,2017年上半年,支付宝不再发力社交领域,回归商业与金融本质,重点发展公共服务、零售行业与生活缴费服务领域,加快境外市场发展步伐,推出“无感支付”创新支付模式。

财付通核心支付产品为QQ 钱包与微信支付,QQ 钱包借助虚拟场景积累了大量线上用户,微信支付围绕小额高频场景拓展了大量线上和线下应用场景,如话费充值、打车等。

2017上半年微信支付布局“出海”战略,重点发展智慧医疗领域。

易观:2018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25703亿元人民币

易观:2018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25703亿元人民币

易观:2018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25703亿元人民币根据易观《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18年第1季度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综合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512420.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2%。

根据易观《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18年第1季度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综合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525703.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5.9%。

根据易观2018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综合支付市场交易份额占比统计,支付宝、腾讯金融和银联商务分别以44.43%、31.25%和11.53%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三位。

三者市场份额总和达到87.21%。

易观分析认为,第一季度支付宝和腾讯金融等第三方支付巨头持续开展红包等多种拓展活动,活动力度不断加大,用户粘性和活跃度均稳定增加,体现在用户交易规模和交易笔数都有较大幅度上涨,也进一步带动了个人类转账支付和信用卡还款等类目交易规模上升。

加之本季度社交、公共出行等场景交易规模也呈现较大幅度上升,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高速发展为第三方支付整体交易规模的规模性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季度,理财行业的平稳发展以及由于假期带来的商旅、出行、教育等行业热潮,为互联网在线支付交易规模环比增幅继续扩大奠定了基础。

本季度线下收单机构交易规模保持良好增速,在巩固中小商户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大中型客户,信用卡发卡量持续增长也带动了银行卡收单交易规模上涨。

加之大额市场交易对整体交易规模的强力支撑,第三方支付银行卡收单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本季度,快钱以定制化支付综合解决方案持续开拓toB市场,在保险、航空等传统优势行业继续领跑。

如针对航空行业特性,快钱向航空公司提供深度的金融科技能力输出服务,针对春节销售旺季联合进行促销活动以及智能POS被大量的应用等;在保险行业,为解决保险公司的实际需求,在提供实名验证等服务的基础上,继而推出了更适配保险业态的解决方案,为提升交易规模做出了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观:2017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
模188091亿元人民币
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88091.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46.78%。

易观分析:
根据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88091.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46.78%。

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相对于四季度的电商销售旺季,一季度进入社交类支付规模增长的高峰期,加之理财行业利率的持续走高带动金融类交易规模的大幅增加,一季度整体交易规模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速。

2017年第1季度,移动支付市场前三甲的位次保持不变,但份额继续发生变化。

蚂蚁金服电商类业务交易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其中阿里自有电商业务移动端业务的规模贡献较大。

此外,在经历初期提现收费的短期溢出后,支付宝个人
转账业务交易规模呈现稳定状态。

受益于金融类业务交易规模的高速增长,特别是余额宝交易规模的高速增长,支付宝以53.70%的市场份额继续夺得移动支付头名。

春节的存在让一季度成为社交类支付的传统旺季,随着用户使用习惯的深入,以及更多中老年用户的加入,腾讯金融红包和转账等社交场景交易规模继续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此外,由于其对出行、外卖、商超等线下移动支付场景的持续拓展,腾讯金融对第三方服务场景的把控仍在进一步增长。

腾讯金融本季度市场份额达到39.51%,位列市场第二位。

总体上看,支付宝和腾讯金融二者的市场份额达到了93.21%,占据绝对主
导的地位,由于两家企业在移动终端高频场景的不断大手笔投入,C端交易规模持续爆发,两家厂商在交易规模上继续压缩其他厂商的份额。

Q1季度,连连支付针对消费分期行业所推出的“分期付”产品交易规模继
续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此外,连连支付在理财行业覆盖商户数量及交易量均保持规模性增长,加之实时付款产品的发力,连连支付本期排名上升到第四位。

联动优势本季度直销银行业务需求相比往期更加强劲,银行反接产品直销通
交易增速较快。

加之合作商春节促销力度增加,电商、航旅等行业季节性消费增长,移动和包在春节话费缴存、流量促销、优惠购机等活动交易规模的普遍增加,联动优势本季度交易规模增幅明显。

本季度移动支付工具活跃人数总体上升,腾讯金融继续位列第一,支付宝季度活跃人数达到4.92亿人次。

凭借着微信、QQ两大超级应用,春节的因素带动活跃用户进一步增长,加之对线上和线下支付场景的不断拓展,腾讯金融再次在移动支付活跃用户中以8.41亿人次位居首位。

支付宝提现收费后经历初期短暂调整,一季度转账等个人类业务用户规模呈现高位稳定趋势。

同时,受到金融类业务规模进一步增加的影响,理财类活跃用户增幅较为明显,支持支付宝活跃用户数得到提升。

本季度百度钱包活跃用户数继续增长,达到6821.4万。

在外卖、商旅、团购等场景之外,百度钱包正向更多医疗、教育等更多场景渗透,由此带来更多调用和下载。

此外,本季度百度钱包平台金融属性进一步增强,理财和信贷功能也日益丰富。

其中,“百度有钱花”继续领跑教育分期信贷服务市场;百度理财的
产品形态不断丰富。

随着理财和信贷两大金融服务的升级,百度钱包的金融平台角色也更为突出,带动百度钱包活跃用户规模进一步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