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小数练习题含答案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小数练习题含答案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小数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 小数

【例1】玲玲和东东谁说的对? 玲玲 东东

解析:

玲玲说的0.80和0.800这两个小数大小是相同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部分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是这两个数的计数单位不同,0.80是一个两位小数,它最小的数位是百分位,那么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而0.800是一个三位小数,它最小的数位是千分位,这个数的计数单位为千分之一,写作0.001,因此玲玲说的是错的。

0.405是一个三位小数,整数部分为0,十分位上是4,表示4个十分之一,百分位上是0,千分位上是5,表示5个千分之一。所以说“0.405是由4个十分之一和5个千分之一组成”这句话是正确的。

解答:

东东说的对。

【例2】将下面的小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2 0.201 0.21 0.211 0.199

( )<( )<( )<( )<( ) 解析:

比较小数的大小,不能只看小数位数的多少,要从高位开始比起,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若相同,如本题,都是“0”,再比较十分位,前几个数十分位上都是2,只有最后一个数0.199十分位上是1,所以,这个数最小.然后比较前四个数的百分位,0.2百分位为0,0.201百分位也为0,要确定这两个数哪个更小,需要比较这两个数的千分位,0.2千分位上为0,0.201千分位上是1,所以0.2比较小.然后比较0.21与0.211,十分位与百分位都完全相同,千分位上0.21小于0.211,所以0.21比较小.

解答:

0.199<0.2<0.201<0.21<0.211

【例3】一个两位小数,保留整数后结果是2,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解析:

在取小数的近似值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这个两位小数保留整数后结果是2,当这个小数最大时,它的整数部分应该是2,舍去小数部分后才约等于2,要保留整数,我们应该看舍去部分的最高位十分位,十分位上最大只能写4,千分位上要写最大的一位数9,那么这个小数最大是2.49。当这个小数最小时,整数部分应该是1,后面十分位上的数必须大于等于5,才能向前一位进1,而千分位上要写最小的一位数,那么这个小数最小应该是1.50。

解答:

2.49 1.50

0.80与0.800大小相

同,计数单位也完全相

同。 0.405由4个十分之一和5个千分之一组成。

【例4】三辆汽车同时从甲站开往乙站。请你按照到达目的地的顺序排列这三辆汽车,并说明理由.

解析: 这三辆汽车到达目的地的顺序决定于它们速度的快慢,哪辆车速度最快,哪辆车就能最快到达目的地乙站。我们需要比较这三辆车的速度,第一辆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0.1千米,第二辆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10米,第三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0101米,单位不统一,没办法直接比较。

我们可以将第一辆车和第二辆车的速度都转化成用米做单位。

40.1千米变换成用米作单位,需要乘进率1000,也就是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等于40100米。

40千米10米变换成用米作单位,需要把40乘进率1000,等于40000米,然后加上10米,等于40010米。

然后比较这三辆车的速度:40101米/小时>40100米>40010米

40101米/小时>40.1千米/小时>40千米10米/小时

可以看出它们到达目的地的顺序为:①第三辆车 ②第一辆车 ③第二辆车

【例5】用数字2、3、0、0和小数点,按下面的要求组成小数(每空写出一个即可)。

(1)只读一个零的两位小数:_____________

(2)不读出零的一位小数:____________

(3)可以去掉两个“0”而不改变大小的三位小数:_____________

解析:

(1)这里有4个数字,分别是2、3、0、0,要组成只读一个零的两位小数,其中一个零一定要放在十分位上,而百分位上不能为零,这个小数可能是:20.03、30.02

(2)要想一个零都不读,要把零放在整数部分的末尾,这个小数可能是200.3或者300.2

(3)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样的小数可能是:2.300或者3.200

解答:

(1)20.03或30.02

(2)200.3或300.2

(3)2.300或3.200

40.1千米/小时

40千米10米/小时 40101米/小时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优选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2数学第八册教案 第八册教案 题目:《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概念的界定: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环境、生活化 信息技术:IT是Internation 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接收、变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处理功能的技术。 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是指在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课程通过人——机(网)——人互动的方式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使之不仅成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又可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使其实时传输视频、音频和文字等多媒体信息的功能,在课堂上发挥作用。信息技术环境与学科进行整合,不仅可以使教师教的轻松、高效,而且可以使学生学得愉快、优质。 生活化:“生活化”是将抽象的数学对象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化,实现数学向生活的回归。强调将数学对象化为现实原则,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数学,小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熟悉的生活情境,更容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以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二、课题基本情况说明: 课题类别: 教师课题 课题组成员: 三、问题的提出 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知识时,能主动寻找真实的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熟悉的生活情境,更容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从容不迫地探索新知。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情感体验也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力求唤起学生的情感,并促使转化为学生情感体验的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利用生活资源,让数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1含答案

第七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分数: ) 一、填空题。(18分) 1.小林做口算题,三次分别算对14道、10道、18道,平均每次算对( )道。 2.学校气象小组一天中测得气温如下:14℃、16℃、20℃、21℃、14℃,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 3.有三个笔筒,平均每个笔筒里有6支笔,第一个笔筒里有6支笔,第二个笔筒里有7支笔,第三个笔筒里有( )支笔。 4.在读书比赛中,小强读了6本,小明读了4本,小华读了3本,小军读了7本,平均每人读了( )本。 5.小华一星期共练了84个大字,平均每天练( )个大字。 6.四(5)班有69人,平均每人向学校捐2本书,一共捐了( )本书。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9分) 1.池塘的平均水深是140厘米,小华的身高是145厘米,他下河玩水,( )。 A.不会有危险 B.可能有危险 C.一定有危险 2.四(1)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五(2)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7厘米。王民在四(1)班,张建在五(2)班,王民比张建( )。 A.高 B.矮 C.无法确定 3.在“书香校园”活动中,我校同学平均每人捐书5本。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5本书 B.可能有捐4本书的 C.没有不捐的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0分) 1.学校舞蹈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说明舞蹈队队员的身高没有高于135厘米的。 ( ) 2.四(1)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是93分。四(1)班肯定没有不及格的。( ) 3.四(1)班和四(2)班的同学为希望小学共捐书200本。四(1)班的同学捐的书有可能超过100本。( ) 4.魏晶晶所在的班级的数学月考平均分是95分。魏晶晶的月考成绩不是低于95分,就是高于95分。( ) 5.四(3)班在一年4个季度内平均每个季度都有9人过生日。说明四(3)班每个季度都有9人过生日。( ) 四、计算题。(2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8-0.8=8.9-5.7= 2.53+16= 4.8-1.5= 3.7+2.4= 6.8- 4.6= 7.5-6.4= 4.25+3.12= 2.用竖式计算。(12分) 17.2+24.83=76.04-45.79= 16.3+16.84= 100-1.27=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复习提纲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下)数学复习提纲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概念】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高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高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宽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因数和倍数复习

重点提示: 在自然数中,0是一个特殊的数。0乘任何数都等于0,所以0是任何一个非0自然数的倍数,任何非0自然数都是0的因数,因此,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不包括0的自然数。 知识巧记: 因数和倍数, 单独不存在, 互相来依靠, 永远不分开。 重点提示: 一个非0自然数既是它本身的倍数,又是它本身的因数。 易错题: 判断: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2。( )。 错解分析:没有注意自然数0,0是最小的偶数。 正确答案:? 重点提示: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二、质数与合数 1.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也叫素数)。 2.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3.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质数与合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质数,也没有最大的合数。 4.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5.如果按照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把自然数(0除外)分类,那么自然数可以分成3类。 (1)1(只有1个因数) (2)质数(只有2个因数) (3)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6.如果按照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把自然数分类,可以分成2类。 (1)奇数(不是2的倍数) (2)偶数(是2的倍数) 三、公因数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先分别找出两个数的因数,再从中找出它们的公因数,最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2)筛选法: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数的因数,再从中圈出较大数的因数,最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3)用短除法来求最大公因数。举例: 用18和24公有的质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去除这两个数,除到这两个数的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即2×3=6。 3.最大公因数的表示方法。 如:4和6的最大公因数是2,可记作:(4,6)=2。 4.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情况。 (1)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 (2)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四、公倍数 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先分别找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它们的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 全册备课 1、对美术学科课标的理解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教学内容 (1)欣赏 (2)工艺美术 (3)绘画习作 (4)绘画创作 (5)实践活动 3、教学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机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进度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 1 图图画画我得手 2 2 玩泥沙摆花样 2 3 变脸的太阳画自己2 4 找妈妈早餐 2 5 美的天空做玩具 2 6 十一放假 2 7 可爱的家 2 8 撕纸游戏 2 9 勤劳的蜜蜂和蚂蚁2 10

期中检测 2 11 多彩的秋天 2 12 多彩的秋天(3)字母娃娃 2 13 花手套 2 14 丰富多彩的生活 2 15 玩纸偶北京小吃 2 16 美丽的大自然 2 学期目标:达标率100% 优秀率87.5% 平均分90 9月1日 涂涂画画 课时:1 教学目标:了解美术学习中工具、材料的多样性,初步体验工具、材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 小数复习

一小数 、 . 。 分母是10的分数与一位小数对应,分母是100的分 数与两位小数对应,分母是 1000的分数与三位小数对 应…… 易错点:误认为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是 不对的,一定要注意“相邻” 二字。 巧记 小数读写并不难, 整数部分不用变, 小数部分按序排, 依次读写每个数, 计数单位不用读, 细心检查错不出。 同整数一样,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将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 如5=5.00,12=12.0等。 易错点:只有小数末尾的“0”去掉或者添上,小数 的大小不改变,不是小数点

开始比起 。 .... 2.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3.整数部分若相同,再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4.如果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依次向下比 ..... 。 较.,.直到比出大小 ...... 三、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 例: 100.51.005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例: 0.11511.5 四、小数的改写与近似数 (一)小数的改写 1.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的方法:用 ,如果进率是10、100、1000……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 可以直接把小数点相应的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例:20厘米=()米 因为厘米和米的进率是100,20÷100=0.2,所以20厘米=0.2米。 2.把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变,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字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的小数部分。 例:1米20厘米=()米 把1米中的“1”作为整数部分;20÷100=0.2,小数部分是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生五年级试卷。 全套试卷共24份。 试卷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使用(2份) 2.第二单元使用(2份) 3.第三单元使用(2份) 4.第四单元使用(2份) 5.第五单元使用(2份) 6.第六单元使用(1份) 7.期中检测卷(2份) 8.期末检测卷(2份)

第一单元测试卷(A) 一、直接写出得数。 0.6×0.8=3×0.9= 2.5×0.4= 3.6×0.4= 12.5×8=50×0.04= 80×0.3= 1.1×9= 二、填空题。 1.13.65乘()是1365;6.8除以()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3.4.09×0.05的积中有()位小数,5.2×4.76的积中有()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0.13×0.28=() 13×2.8=()0.013×28=() 0.13×2.8=() 1.3×0.028=()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0.03与0.04的积是0.12。() 2.一个小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3.53.7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3.8。()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 C.扩大到它的1000倍 D.不变 2.下面各算式得数小于0.85的是()。 A.0.85×1.01 B.0.85×0.99 C.0.85×1 D.0.85×2 3.4.8×(37+63)=4.8×37+4.8×63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 五、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 6.3 2.3×010.58×5.5 5.5×2 0.23×10.230.23×1.1 2.3×0.11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下词语练习

第一单元(1我真的很快乐、2、3、4课) 1快乐学习开学同学回去出去书包看书包子快走快快乐乐 2开花和好妈妈小鱼鱼苗飞去点头正在正月鱼头飞沙走石 3小鸟大风下雨雨点小声多好多少草地鸟毛东方东风风风雨雨多多少少 4交给空气身子一片身上长空交手种子 时候街道墙上栏杆世界蝴蝶翅膀甩头古诗诗歌背书包更美好新学期甩尾巴 啼叫花落了放纸鸢杨树杨柳堤岸拂晓收藏 伸懒腰小鼻子拧着呼唤苏醒整齐 各式各样美丽的翅膀圆圆的眼睛淘气的孩子们 顽皮的种子湿润的空气一个劲地长轻轻地呼唤 绿色的手掌探出身子打哈欠揉揉眼睛蓝色的夜空展开翅膀挂满花灯金鱼游动玉龙甩尾 一片阳光一片草地一片云万里蓝天冰雪融化 春风化雨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春色满园春光明媚 描写春天的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第二单元(5浪花、6、7、8课) 轻轻的步子轻轻的羽毛轻轻的叶子轻轻地走轻轻地说轻轻地放下悄悄地走来开心地笑大声地笑雪白的贝壳漂亮的贝壳青青的小虾青青的冬瓜可爱的小虾淘气的娃娃可爱的娃娃淘气的小猫蹦蹦跳跳地玩开心地玩美滋滋地喝漂亮的小区干净的小区黄色的楼房漂亮的楼房高高耸立的楼房各式各样的汽车大大小小的汽车美丽的花园干净的花园五颜六色的花朵各种各样的花朵鲜艳的花朵弯弯曲曲的小路笔直的小路干净的小路活泼的小鱼可爱的小鱼漂亮的小鱼蓬松的羽毛洁白的羽毛高高的滑梯漂亮的滑梯 世界闻名的科学家著名的科学家聪明的达尔文爱发现的达尔文喜欢观察的达尔文粗造的外衣洁白的外衣金色的梦勇敢地跳清清的河水青青的小草清清的湖水一群群的娃娃仔细观察 沙滩玩耍迈着步子弄痒小脚丫小篮子装不下做梦小鹿蹦蹦跳跳非常羡慕离开营养浅黄色活泼梳理蓬松健身最好滑梯松鼠闻名 世界科学家达尔文观察粗糙伤害顺着英国仰头惊动得意打招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数学第八册教案 沈海燕 全册备课 本班学生基本 全班学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意识强语数双科成绩较好,三分之二的学生语数双科成绩较低,本班有四名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成绩处于达标边缘,一名学生语文方面读书都成老大难,读不通顺。还有两名学生自制力差,经常出现不遵守纪律的现象,学习意识较低。 采取措施 1、首先与家长建立切实的联系,实现家校统一,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2、应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紧对后进学生的管理和督促。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养成预习习惯,上课严格要求,作业书写认真、工整,家庭作业有家长签字,与班级评比挂钩,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4、加大考试力度,使学生引起对学习的重视。 5、对于学困生,不歧视他们,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教师要多花时间,多花力气个别辅导。 对新课标的理解: 新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感受数的意义。《课标》中提出“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问题化,《课标》注重了在教学中诱发学生大胆思维、猜想、探索,发展学生思维的创赵兴的说明,一方面引导学生围绕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思维;另一方面围绕情境提出问题,利用和重新组织已有经验,有效的进行问题的解决。数学的生活化。《课标》中另外基本特点还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北京课改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学困生改进措施: 基础薄弱的他在学习上“前学后忘”,需要时常复习旧知。还要改变他惧怕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竞争心理。尽量争取家长的配合,逐渐地让他学会不懂就问。 对其严格要求,与他人对比让其意识自身不足,明白自身问题。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每周给其默写,抽背课文。课堂上多给他发言机会,引导他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适当地多给他做些练习卷,检查他各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采用多种方法(谈心、讲名人故事等)激发他的好胜心、荣誉感,每一次测试都要求他:字迹端正,认真审题,努力思考,反复检查。 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 当前,语文教学界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课程标准的改革工作。新课标所诠释出的教育理念推动着教学的发展,也引领着像我一样的徘徊于教育改革门槛的青年语文教师的成长。下面我先谈一下对语文新课标的理解。 首先,新课标让我对语文教学理念有了崭新的辉煌。 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但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究竟是以传授知识为本,或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或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或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过去我们讲得很多。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

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如果认识到此为止,语文就可能陷入“纯工具论”的误区或“工具理性主义”的泥潭。只是工具,就可以因为某种需要而转换职能、失却本我,嬗变为和其他工具等同的工具,语文就异化了。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人,语文就不复存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语文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语文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民族文化思想的光辉。因此,语文又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该文件来源于[一起学习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718551052.html,】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由于旧观念的痕迹很深,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很艰难的、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人们常说,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有人被飞驰的时代列车抛弃;同样,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时刻,也有人由于因循守旧而被时代洪流所淘汰,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新课标也带动了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定位。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学生通过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确,只求明了。 1、重读书,特别是重自读、重自由读书。当前,语文课上齐读书太多,整齐划一、气氛热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消减课堂上的沉闷。但齐读太多,教师不便了解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易发现读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久而久之,还可能出现“滥竿充数”的“南郭先生”。因此,对“齐读”要适时、适度,不是不用,但不宜多用。 2、重积累,包括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对语文教学来说,主要是语言积累,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断都应要求熟读成诵,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语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3单元 学案

3.1平行四边形 项目内容 1.思考:长方形木框两边拉一拉就会变形,变成的形状还是长方形吗? 2.例:量一量,折一折。 分析与解答: (1)测量。 ①通过测量,平行四边形边的关系:AB=(),AD=()。 ②通过测量,平行四边形角的关系:∠A=(),∠B=()。 (2)平行四边形的高。 按以上方法对折后,发现底边完全(),折痕所在的线和底边(),折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即平行四边形的()是和底边垂直的线段。 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等且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和底边垂直的()。 4.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126厘米,一边长为16厘米,另外三边的长分别是 (),(),()。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边、角的概念。学具准备:5根木条。

1.不是长方形。 2.(1)①DC BC②∠C∠D (2)重合垂直高高 3.线段 4.16厘米47厘米47厘米 3.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项目内容 1.画出下列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拼出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是()。 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S=()=()×()=()(米2)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大小由它的()和高共同决定。 5.我还发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6.填表。 底/cm2118 高/cm389.8 面积/cm2210.793.6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停车位,长是5米,高是2.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方格纸、剪刀。 知识准备:长方形面积及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相关知识。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英语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I’m Miss Wang”的自我介绍,能用“hello”和别人打招呼。 2、能认读单词hello、a boat、a coat,感受他们所共同含有的元音因素。 3、能说唱小韵文hello、hello、let’s go。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能听懂老师的自我介绍,能用hello和别人打招呼。 整体认读hello、a boat、a coat 2、教学难点 感受hello、a boat、a coat所含的共同元音 整体理解韵文含义。 三、教学准备 六位主线人物图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T: Hello ! boys and girls. I’m your English teacher. I’m miss kang . 写板书 1.介绍英语的重要性。 2.自己的愿望和理想。 3.小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认识人物,理解对话 T: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让我们来认识一下: 1.教师出示人物图片 T:This is mammao。。 教师领读“maomao” T:Who is she ? 以同样的方法教授其他人物。 教师分别出示图片,要求学生跟学生说出人物的名字。 巩固:用快速闪现的方法帮孩子进一步认识人物。 2.T;maomao和baobao和你们一样,每天早晨来学校上学,看,他们在干什么?打招呼(听录音)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角色扮演;学生分组练习 3.现在,他们来到了教室里,又发生了什么?(听录音) 将几个男孩带到讲台前,让学生明白boys; 将几个女生带到讲台前,让学生明白girls。 练习老师与学生对话。 4.角色扮演。 Group work。 5.模拟交际。 (三)认读单词,感受发音 1.认识Kate和LaLa,学生用hello和他们打招呼。 2、词汇学习 (1)教师出示图片,认识单词boat. coat”。 (2)通过游戏让学生熟记跟读单词。

北京课改版英语课本四年级上

Lesson 1 Listen and say. Nice to see you again. 很高兴再次见到你们. We are glad to see you,too. 我们也很高兴见到你. Why are you so happy? 你们为什么这么开心? Because we are back to school again. I like school.我喜欢学校. Look and read. happy开心的 excited兴奋的 to laugh 笑 Story time 故事时间 I'm making a birthday cake for Lala. 我正在为拉拉做生日蛋糕. The dog doesn't know it. 小狗不知道这个. He is playing with Mike. 他正和迈克一起玩. Wow!What's that? 哇!那是什么? A birthday cake for me? 给我的生日蛋糕吗? What a happy surprise!真是个惊 喜! Let's read the words.读一读单词. again又,再 we我们 are是 glad 高兴的 too也 why为什么 Lesson 2 Listen and say Why do you look so sad today,Maomao? 毛毛,你今天为什么看起来难过? Because my dog is missing. 因为我的狗不见了. Where can he go?他会去哪里? I don't know.我不知道. Don't be sad.不要难过. I'm sure he will come back soon. 我肯定他会回来的 I hope so,too.我也希望是这样. Look and read. sad难过的 angry生气的 to cry哭 Story time 故事时间 只供学习与交流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二单元测试卷2 (001)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1. 38.6与20.4的和是( ),差是( )。 2.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5.34,它们的差( );两个加数同时增加5.34,它们的和( )。 3.露露去年的身高是1.28米,今年比去年长高了0.04米,露露今年的身高是( )米。 4.一个加数是四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它们的和是( )位小数。 5. 5.47至少加上( )才能得到一个整数。 6.在一个小数减法算式中,被减数比差大5.8,减数比被减数少1.3,被减数是( )。 7. 3在十位上比在十分位上大( )。 8. 8.7与5.14的和比它们的差多( )。 9.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8千米59米+3千米1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12元2角+5元8分=( )元+( )元 =( )元 7千克300克-2千克852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585米+1千米52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 2.甲数是11.56,比乙数多7.21,乙数是18.77。( ) 3.笔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末位对齐。( ) 4.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如果得数的小数部分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 5.被减数增加5.6,减数也增加5.6,差也增加5.6。( ) 6.在3.69的小数点后面第一位上添一个0,所得的数与原数大小相等。(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1.把“ 8米6厘米+5米60厘米”改写成以“米”做单位,正确算式是( )。 A.8.6+5.6 B.8.06+ 5.06 C.8.06+5.6 2.4.2去掉小数点后与原数相差( )。 A.4.2 B.37.8 C.46.2 3.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两位小数,和是( )小数。 A.三位 B.两位 C.四位 4.在一个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增加3.5,另一个加数减少2.1,和( )。 A.增加1.4 B.增加5.6 C.减少1.4 5.18个0.1和12个0.01的差是( )。 A.1.68 B.16.8 C.1.92 6.5千克80克的货物比2020克货物重( )。 A.3600克 B.3060克 C.3006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省“减负”精神为宗旨。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68人,五①班35人,二②班33人。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体验成功的乐趣。本学期要继续抓好养成教育,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四、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初步了解密铺、鸡兔同笼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教材重点和难点 重点: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方程 难点: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采取措施 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重视基础,处理好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 2.注重练习设计,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课内外作业均要精心设计,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设计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3.重视平时的审题习惯的渗透和培养。 4.鼓励创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5.注重实践,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 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

一小数 由于测量物 古人就发明了小数来补充整 、 …这些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 。 ; 小数点小 …………………… 要从高位开 .... 分母是10的分数与一位小数对应,分母是100的分数与两位小数对应,分母是1000的分数与三位小数对应…… 易错点:误认为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是不对的,一定要注意“相邻”二字。 巧记 小数读写并不难, 整数部分不用变, 小数部分按序排, 依次读写每个数, 计数单位不用读, 细心检查错不出。 同整数一样,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将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如5=5.00,12=12.0等。 易错点:只有小数末尾的“0”去掉或者添上,小数的大小不改变,不是小数点

始比起 ... 。 2.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3.整数部分若相同,再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4.如果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依次向下比 ..... 较.,.直到比出大小 ...... 。 三、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 例: 100.51.005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例: 0.11511.5 四、小数的改写与近似数 (一)小数的改写 1.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的方法:用 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 ,如果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点相应的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例:20厘米=()米 因为厘米和米的进率是100,20÷100=0.2,所以20厘米=0.2米。 2.把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变,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字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的小数部分。 例:1米20厘米=()米 把1米中的“1”作为整数部分;20÷100=0.2,小数部分后面的所有“ 个原则 数点后面的“ 小发生了改变。 数 单名数 上单位名称的叫复名数。比较大的单位叫高级单位较小的单位叫低级单位。

北京课改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测试卷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1.一个苹果的体积大约是200( ),一台冰箱的容积大约是258( )。 2.3.85 m3=( )dm3 4.04 L=( )L( )mL 38000 cm3=( )dm30.52 m3=( )dm3=( )L 3.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钢材,沿横截面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0.6平方分米,这根长方体钢材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4.一个长方体包装箱,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5分米、4分米、3分米,这个长方体包装箱的占地面积最大是( )平方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一个茶杯的容积是500升。( ) 2.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 3.容器的容积一定比它的体积小。( ) 4.两个表面积相等的正方体,它们的棱长一定相等。(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1.下面用12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中,( )的表面积最小。 A. B. C. 2.将一块木料沿虚线切成4小块木料(如下图),切成的小长方体木料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大长方体木料的表面积增加( )平方厘米。 A. 300 B. 400 C. 600 D. 500

3.在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纸盒中,最多能装下( )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纸盒的厚度忽略不计) A. 12 B. 18 C. 72 D. 24 四、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厘米) 1. 2. 五、解决问题。 1.少先队要把一个棱长为46厘米的正方体纸箱的各面都粘上红纸,把它作为给希望小学募捐的“爱心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红纸? 2.如果每立方厘米的钢材重7.8克,那么下面这根钢材有多重?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一册(一年级上)全册教案版本二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一册(一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全册备课 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是从幼儿园转入学校,对学校有新鲜感,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工作目标: 一、学习目标 语文尽量全达标优秀率在80%以上 数学尽量全达标优秀率在80%以上 二、思想目标 1当时情况 本班同学思想活跃,积极要求进步,能够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多数学生能够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大部分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地为班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够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多数同学愿意帮助别人。孩子们年龄小,思想不成熟,但没有不良倾向。也有个别同学缺少对班集体的关心,没有集体荣誉感。 2、奋斗目标 形成团结向上有浓厚学习氛围的班风。 三、行为习惯目标 1、当时情况 大部分学生有活泼好动,上课能注意听讲,个别学生不能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2奋斗目标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转化学困生目标 1、当时情况 个别学生入学基础差,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但对学习有兴趣。 1、奋斗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使所有同学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 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

最新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学案

1.1大数的读法 项目内容 1.一万是()个一千,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 2.6050030是一个()位数,最高位上是(),表示()个(),“5”在()位, 表示5个()。 3.(1)长江流域面积为1807199平方千米。 (2)阳村小区的建筑面积是1000170平方米。 1807199和1000170如何读? 分析与解答: (1)1807199可分为()级和()级,读()级时按照()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 后面加一个“万”字,1807199读作:()。 (2)1000170可分为()级和()级,读()级时按照()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 后面加一个“万”字,1000170读作:()。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各级末尾的“0”(),每级中间连续有“0”只读()个“0”。 5.3006500读作:()读。读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个级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再在后面 加一个“万”或“亿”字;每一级中间的“0”只读()个,末尾的“0”()读。 6.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总面积约为17070000平方千米。读作:()。 7.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蒙古):面积1564000平方千米,共居住2800000人,这两个数分 别读作:()、()。 8.美丽的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0000平方米。读作:()。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数位和计数单位。学具准备:计数器。

参考答案 1.10一百万一千万 2.766百万万万 3.略 4.不读一 5.三百万六千五百1不 6.一千七百零七万 7.一百五十六万四千二百八十万 8.八百二十七万 1.2大数的写法 项目内容 1.读出下列各数。 70707070700707707070070777070707 2.十三亿七千零五十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五,一千九百六十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六十万 四千,说说你是怎样写上面这些数的。 分析与解答: (1)写十三亿七千零五十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五,我们可以在数位顺序表中写数,从高位 写起,写十三亿七千零五十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五,先写亿级的(),再写万级的(),然后在个级的四个数位上写(),所以十三亿七千零五十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五写作:()。 (2)写一千九百六十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我们可以在数位顺序表中写数,从高位写起, 写一千九百六十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先写万级的(),然后在个级上写(),所以一千九百六十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写作:()。 (3)写六十万四千时,先在万级上写(),再在个级上写(),所以写作:()。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万以上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 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占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