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钠及其化合物
04.高一化学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H+ HH+HHH+HH+++H++HH+H+++
CO32-
H2OCO2
CO32-
H2OCO2
HC2OOC32O- 2
CO32-
H2OCO2
CO32-
CO32-
CO32-
CO32-
H+ H+ H+
H+
HH2OCCOO3-2 HH2OCCOO3-2 HH2COCOO3- 2
HCO3- HH2OCCOO3-2
胃药-苏--打Na饼H干CO3片
想一想
你知道几种可以区别Na2CO3和NaHCO3的方法?
1.加热固体,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NaHCO3
2.分别取固体配成相同浓度的溶液,分别取少量溶液并加入酚酞试液, 红色较深的是碳酸钠溶液,较浅的是碳酸氢钠溶液
3.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盐酸,如果放出二氧化 碳气体快的是碳酸氢钠,放出慢的是碳酸钠。 4.配制两种盐的溶液,分别滴加CaCl2(或BaCl2)溶液,有沉淀的是 Na2CO3,无现象的是NaHCO3
消防员常用水灭火,但有时水也能点火,你相信吗? 水能生火吗?
通过联系理论猜想、再用实验验证,这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猜想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会生成
氢氧化钠 氧气
设计实验方案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反应产物
NaOH
酚酞
O2
带火星木条复燃
实验验证
实验现象 试管发烫 带火星的木条
酚酞
震荡
↓ 反应放热
复 燃 ↓ 生成O2
-1 -2
-2 0
2 Na2O2 +2CO2=2Na2CO3+O2
钠及其化合物 优秀课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含视频)

知识积累
钠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
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完成转变为Na2CO3粉末。此过程 中的主要变化及现象如下:
答:颜色(银白色)、硬度小(可用小刀切割)、密度小(浮在水面上) 熔点低(熔化成小球)、还原性强(能与冷水反应)
⑵ 利用不同的分类依据,钠与水的反应类型有哪些?
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放热反应、自发反应
⑶ 钠着火时能用水灭火吗?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
答:不能,因为钠与水能剧烈反应,且放出可燃性的H2和热量, 应用干燥的沙土来灭火。
4Na + S Na2S
(研磨时发生爆炸)
2Na + Cl2 点燃 2NaCl (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
⑵ 钠与水的反应
(浮、熔、游、响、红)
2Na + 2H2O 2Na + 2H2O
2NaOH + H2↑ 2Na+ + OH- + H2↑
交流讨论
⑴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可以反映钠的哪些性质?
知识梳理
2、化学性质:
⑴ 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① 钠与氧气反应:
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在常温下二者 反应生成Na2O,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二者反应生成Na2O2
4Na + O2 2Na2O 2Na + O2 △ Na2O2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知识梳理
② 钠还可以与S、Cl2 等非金属单质发生化合反应:
钠及其化合物知识归纳

第一讲钠及其化合物1.1钠知识网络图解 银白色、密度小 物理性质硬度低、熔点低钠与氧气反应与硫、卤素单质反应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IA化学性质与水反应族,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易失去,与酸反应有强还原性,显+1价与盐(溶液、熔融盐)反应知识点精析与运用知识点精析知识点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及基本程序1.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假说、模型等方法。
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研究物质的性质时,首先要观察物质的外观,了解物质的存在状态、颜色、气味等;其次,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有关性质。
为此要对物质性质进行预测、设计并实施实验来验证所做的预测;然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与预测一致的性质,并对实验中所出现的特殊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可用下图来表示。
知识点2:钠原子结构从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看,其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因此,极易将这一电子失去,而达到稳定结构,形成+1价的钠阳离子(Na +)。
即金属钠的原子结构决定了其性质的活泼。
因其易失电子被氧化,故金属钠是还原剂。
知识点3: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可用刀切割),密度小(0.97g/cm 3),熔点低,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知识点4:钠的化学性质由于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变为钠离子:Na -e -→Na +所以钠的化学性质极活泼,具有强还原性,是强还原剂,具有金属的典型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1)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表面变暗。
4Na+O 2=2Na 2O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Na+O 2Na 2O 2(2)与硫反应2Na+S=Na 2S (研磨易爆炸)(3)与氯气反应2Na+Cl 22NaCl (发出黄色火焰,产生白烟)2.与水反应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现象解释如下:点燃 点燃注:钠与水反应在钠的周围有白雾生成,此白雾是氢气燃烧产生的水蒸气。
1 第1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1节 钠及其化合物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1.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熔点 硬度 密度 导电、导热性 银白色低 小 比水的小,比煤油的大 良好2.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①2Na +Cl 2=====点燃2NaCl(现象:剧烈燃烧,产生白烟)。
②4Na +O 2===2Na 2O(现象:银白色固体变暗)。
③2Na +O 2=====△Na 2O 2(现象: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与水的反应①化学方程式:2Na +2H 2O===2NaOH +H 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与解释(3)与乙醇的反应 ①化学方程式:2Na +2CH 3CH 2OH ―→2CH 3CH 2ONa +H 2↑。
②实验现象:钠沉入乙醇底部,缓缓反应产生气泡。
(4)与盐(如CuSO 4)溶液的反应①化学方程式:2Na +CuSO 4+2H 2O===Cu(OH)2↓+Na 2SO 4+H 2↑。
②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剧烈反应,产生气体和蓝色沉淀。
3.钠的制备、保存与用途(1)制备:电解熔融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通电2Na +Cl 2↑。
(2)保存:密封存放。
少量: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大量:用石蜡密封于铁桶中。
(3)用途①制取Na 2O 2。
②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③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④冶炼某些金属,如4Na +TiCl 4=====熔融4NaCl +Ti 。
(1)钠的取用方法: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取黄豆粒大小的钠,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2)钠失火的处理:沙土盖灭。
(3)钠与乙醇反应比与水反应缓慢,反应实质相同,都属于置换反应。
(4)钠性质的巧记口诀银白轻低软,传导热和电;遇氧产物变,遇氯生白烟;遇水记五点,浮熔游响红;遇酸酸优先,遇盐水在前。
钠及其化合物 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如果是离子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2_N_a_+__2_H__2O__=_=_=_2_N_a_+_+__2_O__H_-+__H__2_↑______。
4.将一块金属钠投入足量的下列溶液中,既能生成气体,
又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B)
A.NaNO3溶液
B.MgCl2溶液
C.CuSO4溶液
学以致用
(2)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钠 溶液中产生了蓝色沉淀 (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表 面煤油后,放入烧杯中, 观察现象
钠的化学性质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的蓝色沉淀是什么呢?
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Na CuSO4 H2O
蓝色沉淀 Cu(OH)2
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设计对照实验——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操作 1. 向烧杯中加入 150ml左右的水 2. 用镊子夹取一 小块钠(绿豆大 小),用滤纸吸 干表面煤油后, 再放于水中 3.向溶液中滴入
课堂练习——多角度认识钠与水的反应
1.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分类,钠与水的反应属于_置__换__反__应_。
2.钠与水的反应中,_钠___元素化合价升高,__钠__是还原剂, __氢__气___是还原产物,这是个__氧__化__还__原__反应。
3.这个反应__是___(填“是”或“不是”)离子反应,
1.为什么实验室里要把钠保存在煤油里? 2.火灾现场存放有大量活泼金属(例如钠)时, 还能用水灭火吗?
【钠的知小结】
同学们再见
感谢聆听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钠的化学性质
K Ca Na Mg Al Zn Sn Pb (H) Cu Hg Ag Pt Au
Fe+CuSO4=== Cu+FeSO4 你能预测一下Na与CuSO4溶液反应的现象吗?
钠及其化合物课件-高一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氢氧化钠(NaOH)
性质
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它易溶于水 ,且水溶液呈强碱性。
来源与应用
氢氧化钠主要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得。作为一种强碱,氢氧化 钠在许多工业过程中都有应用,包括造纸、纺织、肥皂制造 等。它也被用作清洁剂,因为它可以中和酸并去除污渍。然 而,由于其强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小心。
皮革处理
硫化钠在皮革工业中用作脱毛剂和皮革软化 剂,改善皮革的质量和外观。
冶金工业
硫化钠可用于提取金属,如从矿石中提取铜 、铅等金属。
染料工业
硫化钠用作染料的还原剂,帮助实现染料的 还原和固定。
水处理
硫化钠可用于废水处理,去除重金属离子和 减少污染物的含量。
氢氧化钠的应用
造纸工业
氢氧化钠用于造纸过程中的浆料处理,促进纤维的分离和纸张的成形。
硫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和相应的 盐。硫化氢具有刺激性气味,是一种有毒 气体。硫化氢与醋酸铅反应生成黑色的硫 化铅沉淀,可用于硫化氢的检验。
THANKS
感谢观看
实验目的
通过氯化钠的制备与性质研究,了解氯化钠的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将食盐溶解于水中,过滤除去不溶物,将滤液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取少量氯化钠晶体进行焰色 反应实验。
实验现象
氯化钠晶体呈白色立方晶体或细小的晶体粉末。焰色反应 呈黄色火焰。
实验结论
氯化钠是一种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氯化 钠的熔点较高,难挥发,易溶于水。焰色反应是钠元素的 特征反应之一。
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化合物形态
在自然界中,钠很少以单质形 态存在,通常是以化合物的形
式存在。
矿物中
钠常存在于各种矿物中,如食盐( 氯化钠)、苏打灰(碳酸钠)等。
(课件)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精选】

风化 ――⑤→
白色粉末状物质
生成Na2CO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实验探究Na2CO3、NaHCO3的溶解性、溶液的酸碱性
结块变成晶体
降低
红色 碱
红色 碱
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
3.Na2CO3、NaHCO3 与酸、碱的反应
(1)与酸(足量盐酸)反应(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2CO3:__C_O__23-_+__2_H_+_=_=_=__C_O_2_↑__+__H_2_O__。 ②NaHCO3:_H_C__O_3-_+__H__+=__=_=_C_O_2_↑__+__H_2_O___。
钠与酸溶液反响是先与酸反响;假设钠过量,钠继续与水反响 。 (2)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钠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响生成NaOH和氢气,生成的 NaOH和CuSO4再发生复分解反响。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氧化钠的性质
氧化钠属于 碱性 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写出以下反响方程式:
(1)与水反响:
Na2O+H2O=2NaOH
;
(2)与酸性氧化物(如CO2)反响:
Na2O+CO2 = Na2CO3
(3)与酸(如HCl)反响:
Na2O+2HCl = 2NaCl+H2O
; 。
2.过氧化钠的性质
复燃
O2
变红 褪色
写出以下反响方程式: (1)与H2O反响: 2Na2O2+2H2O===4NaOH+O2↑ (2)与CO2反响: 2Na2O2+2CO2===2Na2CO3+O2
目录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焰色反响
情境微课堂
【新闻摘要】2021年19 日21时许,洛阳偃师市缑氏 镇一化工厂突发火灾,仓库 内储存的17吨金属钠、4吨 有毒化学品氰化钠变成“定 时炸弹〞,东侧相距200米 的缑氏村近千人的居民区受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课件-钠及其化合物

课程学习目标
1 学习钠的物理性质 2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3 了解钠的制取和用途 4 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特点 5 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特点 6 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 7 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 8 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 9 了解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
第一课时
导入
课堂达标
1、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Na2CO3和NaHCO3都溶解了,滴入酚酞后溶 液变红。
Na2CO3
这说明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呈碱性。
新课讲解
结论
碳酸钠是白色粉末,碳酸氢钠是细小的白色晶体。实验表明,向碳酸钠中 加入少量水后,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并伴随着放热现象。向碳酸氢钠中加入 少量水后,碳酸氢钠能溶解,并伴随吸热现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均显 碱性,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
根据实验现象和提 示,写出反应式
因此,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新课讲解
名称 氧化钠 化学式 Na2O 颜色 白色 类别 碱性氧化物 生成条件 常温下与氧气反应 与水反应 Na2O + H2O —— 2NaOH 与CO2反应 Na2O + CO2 —— Na2CO3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记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默写钠和水、氧气、酸、盐的反应方程式
第二课时
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单质钠的相关性质和用途。
钠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金属元素。可以和氧气、 水、酸、盐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那么钠的化合物有哪些?它们又有哪些性质呢?
导入
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 把钠放在氧气中,会产生氧化钠:
思考·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 钠及其化合物【考纲解读】1.知道Na 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2.能利用Na 及其氧化物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
3.能规范解答以Na 及其氧化物为载体的实验探究、框图推断题。
4.了解Na 2CO 3和NaHCO 3的性质。
5.能正确鉴别Na 2CO 3和NaHCO 3,并能用实验的方法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6.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 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7.了解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8.了解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计算。
9.记住Na 、K 等重要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考点解析】考点一 钠的性质及应用 1. 钠的物理性质颜色: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密度:ρ(H 2O)>ρ(Na)>ρ(煤油); 熔点:低于100 ℃;硬度: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2. 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O 2⎩⎨⎧常温:4Na +O 2===2Na 2O 点燃:2Na +O 2=====△Na 2O 2Cl 2:2Na +Cl 2=====点燃2NaCl (2)与水反应①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3)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 钠与水、酸反应的实质都是与H +的反应。
(4)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的实验现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4. 钠的用途(1)制取Na 2O 2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4)冶炼某些金属 :金属钠具有强的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 +TiCl 4=====熔融4NaCl +Ti 。
【典例分析】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____________。
①MgSO 4溶液 ②NaCl 溶液 ③Na 2SO 4溶液 ④饱和澄清石灰水 ⑤Ca(HCO 3)2溶液 ⑥CuSO 4溶液 ⑦饱和NaCl 溶液思维建模1. 金属钠与可溶性盐溶液反应的思维模板2. 金属钠与溶液反应现象分析思维模板(1)共性:因为钠与不同的溶液反应均属于剧烈的置换反应,故有共同的现象产生:①浮:钠浮在液面上;②熔: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③游:在液面上不停地游动直至反应完;④响:反应中不停地发出“嘶嘶嘶”的响声。
(2)差异性:与酸及能形成弱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时,由于溶液中H +浓度较大,反应比与水剧烈,最后钠可能在液面上燃烧;与盐溶液反应时,还可能会生成沉淀(如生成难溶碱)、气体(NH 3)等。
【变式练习】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切开的金属Na 暴露在空气中,光亮的表面逐渐变暗,发生的反应为2Na +O 2===Na 2O 2B .4.6 g Na 与O 2完全反应,生成7 g 产物时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C .Na 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2H +===2Na ++H 2↑ D .将少量Na 投入到CuSO 4溶液中,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气体放出2.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
该反应的演示方法分别如图甲、乙所示:(1)现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在室温时,向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水槽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a.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b.钠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c.恢复到室温时,NaOH溶液的浓度增大d.恢复到室温时,溶液中Na+数目减少(2)按图乙所示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需将钠包好,再放入水中。
取相同质量的钠按下列两种情况收集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的关系是________。
①用铝箔包住钠②用铜箔包住钠a.二者收集气体一样多b.①收集气体体积较大c.②收集气体体积较大3.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让钠与FeSO4溶液反应的方法以验证反应实质。
实验时,往100 mL大试管中先加40 mL煤油,取3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通过长颈漏斗加入FeSO4溶液使煤油的液面至胶塞,并夹紧弹簧夹(如图)。
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从试剂瓶中取用金属钠?剩余的Na能否放回原试剂瓶?(2)有关钠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试管的溶液中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中液面的变化:大试管内______;长颈漏斗内________。
(5)写出钠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小块金属钠分别投入盛a水、b乙醇、c稀H2SO4的三个小烧杯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解释反应速率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完成下列表格一组:①Na2O2+CO2②Na2O2+SO2二组:③Na2O2+FeCl3(溶液) ④Na2O2+FeCl2(溶液)三组:⑤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加热⑥Na2O2加入到品红溶液中,加热四组:⑦NaOH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⑧Na2O2固体加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问题:(1)写出①、②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判断③、④反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为什么?(3)判断⑤、⑥反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为什么?(4)判断⑦、⑧反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典例分析】.取a g某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生成物与足量Na2O2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B.CO C.C6H12O6D.C12H22O11反思增重量等于可燃物质量的规律凡分子组成符合(CO)m·(H2)n的物质,W g该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2和水蒸气)通过足量的Na2O2后,固体增重必为W g。
或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只要C、O原子个数比为1∶1,即可满足该条件。
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这一关系的物质有:(1)无机物:H2、CO及H2和CO的混合气体;(2)有机物:CH3OH(甲醇)、HCHO(甲醛)、CH3COOH(乙酸)、HCOOCH3(甲酸甲酯)、C6H12O6(葡萄糖)等。
应用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Na2O2与Na2O中均只存在离子键( )(2)Na2O2与Na2O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均为2∶1( )(3)2Na 2O 2+2H 2O===4NaOH +O 2↑H 2O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 )(5)Na 2O 2与H 2O 反应制备O 2的离子方程式: Na 2O 2+H 2O===2Na ++2OH -+O 2↑( ) (6)Na 2O 、Na 2O 2组成元素相同,与CO 2反应产物也相同( )2.某溶液中含有HCO -3、SO 2-3、CO 2-3、CH 3COO -4种阴离子。
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 2O 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 )A .CH 3COO -B .SO 2-3C .CO 2-3D .HCO -34. 物质的量相同的N 2、O 2、CO 2混合后,通过Na 2O 2颗粒一段时间,测得体积变为原混合气体体积的89(同温同压下),此时N 2、O 2、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0B .6∶9∶0C .3∶4∶1D .3∶3∶2直击考点Na 2O 2结构和强氧化性的常考点1.Na 2O 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O 2-2是个原子团,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
2. 从三个角度认识Na 2O 2与CO 2、H 2O 反应 (1)从氧化还原角度①Na 2O 2与H 2O 、CO 2反应均有O 2生成,在反应中Na 2O 2既表现氧化性也表现还原性,H 2O 、CO 2在此反应中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②2 mol 的Na 2O 2不论与水还是与CO 2反应均生成______mol 的O 2,转移____ mol 的电子。
(2)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若CO 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的Na 2O 2,气体体积减少的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且等于_________的体积。
(3)从先后顺序的角度Na 2O 2与水蒸气、CO 2混合气体反应时,Na 2O 2应视为首先与CO 2反应生成Na 2CO 3,CO 2反应完后,剩余的Na 2O 2再与水蒸气反应生成NaOH 。
3.在研究Na 2O 2与其他溶液反应时,要注意Na 2O 2的强氧化性和其溶液的强碱性。
考点三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1. 性质2.转化Na 2CO3NaHCO3应用1.将CO2气体通入到饱和Na2CO3溶液中有何现象?原因是什么?2. Na2CO3固体粉末中混有少量NaHCO3,用什么方法除杂?Na2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HCO3,用什么方法除杂?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用什么方法除杂?【随堂练习】1.下列几种试剂能把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HCO3鉴别开的是__________。
(1)CaCl2溶液(2)澄清石灰水(3)稀盐酸(4)pH试纸2.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Ⅳ比Ⅲ复杂B.Ⅳ比Ⅲ安全C.Ⅳ比Ⅲ操作简便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