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造型变迁与色彩
汽车造型和色彩概述.

美国汽车车身造型风格
美国地域辽阔,道路宽阔笔直,进入20世纪,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造就了美国汽车尺寸大﹑线条硬朗﹑富于装饰、 创新意识强、善于运用流行元素的有别于其他国 家的造型风格。 美国汽车的这种造型风格大体经历了福特T 型车时期、流线型汽车时期、尾鳍汽车时期。
美国汽车车身造型风格
汽车车身的演进
3、流线型汽车 1934年1月,克莱斯勒公司在纽约车展上推出了气 流汽车。这辆汽车采用流线型造型,整体感强,各部 分线条连贯,车头圆滑,4个翼板与车身贴合,车灯、 备胎等隐入车身内,前风窗玻璃分成左右两块。
汽车车身的演进
3、流线型汽车 虽然气流汽车创下了多项速度纪录,但它的销 售并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它的外形设计超越了 时代的欣赏能力,看惯了方厢型汽车的人们,对这 一革命性的变革一时还难以接受。不过它却开创了 汽车造型的新时代,并对以后的汽车造型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
欧洲汽车车身造型风格
欧洲也是一个有着赛车传统的地区,因此 欧洲的跑车也十分闻名,推出了很多超级跑车。 可以说欧洲汽车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汽车文化, 其造型设计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1902年的梅 赛德斯汽车
汽车车身的演进
3、流线型汽车 当汽车行驶时,从排气管排出的白烟会在汽车尾 部缭绕,这就是汽车尾部产生的涡流现象。产生空气 涡流需要能量,汽车尾部产生的涡流消耗的正是发动 机的功率。由涡流引起的形状阻力降低了汽车行驶的 速度。应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通过风洞试验可以减 小这种形状阻力。
汽车车身的演进
4、三箱型汽车 20世纪50年代,为了创造舒适、宽敞的乘坐空 间,出现了三箱型车身的轿车,并由此成为当代轿 车造型的主流。
1952年的福特汽车
汽车文化教案-汽车的造型与色彩5

当鱼形汽车存在的问题解决以后,人们又从改变轿车使用的概念做文章,于是多用途厢式汽车问世了。
多用途厢式汽车全称为Multi-Purpose Vehicle,缩写为MPV。它属于微型厢式汽车范畴,外形趋于楔形,我国称为子弹头形汽车。这种车在外形上集统线型与楔形的优点于一身,在制造了引进了航空航天的先技术。从PV的前挡风玻璃倾斜度很大,外形圆滑,因此风阻系数很小,非常有利于车速的提高。最早推出的多用途汽车是法国雷诺公司生产的空间(Space)牌汽车,
汽车的流行色彩不但会因时而异、因地而异,而且会因车而异、因人而异。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金属和化学物质被用于汽车涂
1908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生产了著名的T型车。1896年,法国人本哈特和拉瓦索生产了世界上首辆封闭式汽车,是箱形汽车的开端。1915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一种新型T型车,人们将这种T型车作为箱形汽车的代表。箱形汽车重视了人体工程学,内部空间大,乘坐舒适,有活动房屋的美称。1937年,流体力学研究中心的雷依教授,采用模型汽车在风洞中试验的方法测量了各种车身的空气阻力,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试验。1934年,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气流牌(Airflow)轿车,首先采用流线型车身,是流线型汽车的先锋。
在美国,纽约市大西洋沿岸的人们喜欢淡色,而旧金山太平洋沿岸的人们喜欢鲜明色,北欧人喜观绿色;伊朗、科威特、伊拉克等国家禁点黄色喜欢绿色,认为绿色是生命之源。
美国人喜欢白色和红色;英国人重红、重紫以及与此相关的枣红色和咖啡色等;德国人重黑、重蓝;意大利人重红、重黄;日本人重白;中国人重黑、重红。改革开放后,国内汽车的色彩才开始明快起来。
汽车外形演变的每一个时期都在不断地开拓着汽车新的造型,都在尽力满足机械工程学和人体工程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小空气阻力和升力的影响,从而使汽车性能得以提高,同时,汽车外形的演变也是汽车美学的发展。
第6章汽车外形与色彩

车身造型
特点
甲壳虫形 滑背 (从箱 形车发 车身 展而来)
鱼形(从 船形车 发展而 来)
斜背 式
车身
车背是从车后轮之后开始突然倾斜,车背倾 斜程度较小
车身高而窄,前后冀子板、车灯、发动机罩 都是独立的
车背是从后轮前部就开始倾斜,并逐渐与后 行李箱相连,其倾斜较为缓慢,且斜坡 很长
▪
鱼形汽车
▪ 鱼形汽车高速行驶时产生升力的原因 ▪ 飞机机翼的升力: ▪ 飞机机翼的断面形状其上表面隆起,下表
面平滑。这样当空气流流经机翼表面时, 上表面空气流动慢,则压力小;下表面空 气流动快,则压力大。
鱼形汽车
▪ 因此,机翼的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形成了 对机翼向上的推力,即升力。
▪ 同理,鱼形汽车从车顶到车尾所形成的曲 面与机翼上表面极其相似。
1901年的梅塞德斯汽车
马车形汽车
马车形汽车
▪ 1903年,美国福特A形汽车将车头部分做 成倾斜形状,从而减弱了吹在驾乘人员面 部的风力。
▪ 1905年生产的C形汽车开始采用挡风玻璃。
马车形汽车
马车形汽车
▪ 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了著名的T形 车。这是一种带布篷的可乘坐4人的小客车。
甲壳虫形汽车
▪ 1934年,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气流牌 轿车首先采用流线形车身,是流线形汽车 的先锋。
▪ 遗憾地是,由于该形汽车的造形超越了当 时的审美观,而在销售时遭到惨败。但该 形汽车的诞生宣告了汽车造形流线形时代 的开始。
甲壳虫形汽车
甲壳虫形汽车
▪ 1936年,福特汽车公司在气流牌轿车的基 础上加以改进,并采用了迎合顾客口味的 商业化设计,成功地研制出了林肯·和风牌 流线形轿车。
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过程

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过程一、起源阶段汽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洲。
最初的汽车车身造型非常简单,由一个底盘、四个轮子、一个发动机和一个驾驶室组成。
这种车身造型在当时被称为“马车式”,因为它们与传统马车的造型非常相似。
二、早期改进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尝试改进汽车的车身造型。
早期改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改变汽车的外形,使其看起来更加流线型。
这种流线型的设计减少了空气阻力,提高了汽车的速度和燃油效率。
这一时期的汽车车身造型开始变得更加修长和流畅。
三、现代设计的兴起在20世纪初,汽车设计师开始将艺术元素引入到汽车车身造型中。
他们开始注重汽车的美感和独特性。
这一时期的汽车车身造型充满了曲线和流畅的线条,使汽车看起来更加动感和时尚。
四、战后时期的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行业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变革。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注重汽车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汽车的车身造型变得更加简洁和实用,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五、多元化的车身造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不断变化,汽车的车身造型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现代汽车市场上,有轿车、SUV、敞篷车、跑车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车身造型,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六、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度增加,未来汽车的车身造型可能会朝着更加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
例如,电动汽车的兴起,使得汽车的车身造型可以更加灵活和创新,以适应电动汽车的特殊需求。
总结: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过程可以概括为从简单实用到流线型再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从最初的马车式造型到现代的流畅曲线,再到未来可能的环保节能设计,汽车的车身造型不断变化,以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科技的进步。
无论是外观美感还是实用功能,汽车的车身造型都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为人们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和出行方式。
汽车的外形演变和色彩

茶色 可可色 麦芽色 原木色
8、灰色的色彩意象
大灰 老鼠灰 蓝灰 深灰
在商业设计中,灰色具有柔和,高雅的意 象,属於中间性格,男女皆能接受,所以灰色 也是永远流行的主要颜色,在许多的高科技产 品,尤其是和金属材料有关的,几乎都采用灰 色来传达高级,科技的形象,使用灰色时,大 多利用不同的层次变化组合或他配其他色彩, 才不会过於沉闷,呆板,僵硬的感觉。
大蓝 天蓝 水蓝 深蓝
6、紫色的色彩意象 由于具有强烈的女性化性格,在商 业设计用色中,紫色也受到相当的限 制,除了和女性有关的商品或企业形 象之外,其他类的设计不常采用为主 色。
大紫 贵族紫 葡萄酒紫 深紫
7、褐色的色彩意象 在商业设计上,褐色通常用来表现 原始材料的质感,如麻,木材,竹片,
7、子弹头型汽车
• 但人类追求至善至美的心态是永不满 足的,当轿车的升力问题基本解决以 后,人 们又从改变轿车的基本概念上 做起了文章,于是,一种新型的轿 车——多用途 轿车(我国称 之为“子 弹头型”)问世了。在我国,人们将 其俗称为“子弹头型”汽车,而 在国 外,消费者则将其称为“蛋形造型”。
• 车身颜色是消费者在选购新车时, 仅次于厂牌和车型考虑的重要因素。 • 汽车颜色与交通安全也有相当 密切的关系。
一、汽车色彩与联想
• 1、红的色彩意象 由于红色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各种媒 体中也被广泛的利用,除了具有较佳 的明视效果之外,更被用来传达有活 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涵义 的企业形象与精神,
据日本丰田公司的调查统计: 白色的丰田车在日本最受欢迎, 其次是红色和灰色。 而销往美国、加拿大的丰田车则 是淡茶色和浅蓝色最受欢迎,其 次是白色和杏黄色。
汽车设计的演变从经典款到现代风格的转变

汽车设计的演变从经典款到现代风格的转变汽车设计是一个和时代紧密相连的艺术形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美学的不断追求,汽车设计也经历了从经典款到现代风格的转变。
本文将从外观、内饰与技术等方面介绍汽车设计的演变,并探讨背后的驱动力。
一、外观设计的演变经典款汽车的外观设计通常追求优雅、简洁和流线型。
这些车型常常拥有圆润的造型,曲线流畅,散发着一种浪漫的氛围。
例如二十世纪初的老爷车,它们的车身线条柔和,前脸饰以镀铬装饰物和华丽的车标,回归了一种复古的风尚。
这种经典款的设计风格,向人们展示了过去的典雅与青春。
而现代风格的汽车设计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动感。
现代汽车外观设计更趋向于线条硬朗、棱角分明,同时也更突出动感与运动性。
这些车型常常运用各种新材料和新工艺,创造出更具科技感的外观设计。
例如现代一些超级跑车的外观设计,采用大量的碳纤维材料,车身造型低矮而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动感十足的效果。
现代风格的设计崇尚革新与时尚,并更好地契合了现代人们对于快速生活节奏的需求。
二、内饰设计的演变经典款汽车的内饰设计着重体现豪华和舒适。
它们常常采用高档的真皮材料、实木饰板和精致的装饰,细致入微的手工艺打造出高品质的内饰空间。
座椅的设计注重人体工学,舒适性是其关注的重点。
同时,经典款汽车内饰注重细节,如精致的仪表盘设计、古典风格的时钟和一些精巧的装饰品等。
无论是坐在驾驶座上还是乘客座位上,人们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尊贵与风雅的氛围。
现代风格的汽车内饰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科技感。
设计师们运用了更多的功能性材料和智能化科技。
例如,现代车型普遍应用了大尺寸触控屏幕,取代了传统的按键,使得用户体验更加便捷。
同时,材料的选择也发生了变化,舒适性和耐用性是设计的重要考量。
现代内饰设计强调简洁、干净的线条和整体感,营造出一种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氛围。
三、技术与创新的驱动力汽车设计的演变离不开技术与创新的推动。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设计师们可以利用更加先进的工艺和材料来创造出更具独特性的外观和内饰。
汽车的外形与色彩

1.1 汽车马车形车身与我国古时 的兵车车身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一 般都是敞篷和活动式布篷,很难抵 挡风雨的侵袭,给乘坐者带来了极 大的不便,直到1908年福特推出T 图4-1 1893年的马车形奔驰牌汽车 型车,此款车的车身由原来的敞开 式改为封闭式。封闭式马车形汽车 的舒适性、安全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图4-11 1952年的鱼形 别克牌轿车
图4-12 鱼形鸭尾式汽车
1.1 汽车的外形
(4)楔形汽车
鱼形鸭尾式车型虽然部分地克服了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的升 力,但却未从根本上解决鱼形汽车的升力问题。为了较好地解决 鱼形汽车的升力问题,人们又开始了艰难的探索,设计师最终找 到了一种新的汽车造型——楔形,即出现了楔形汽车。
1.2 汽车的色彩
(4)红色
红色包括大 红、枣红, 这种颜色给 人以跳跃、 兴奋、欢乐 的感觉。
(5)蓝色
蓝色是天空和 大海的颜色, 代表了一种从 容、淡定,浅 蓝色更给人以 宁静的感觉
(6)黄色
黄色给人以 欢快、温暖、 活泼的感觉。
(7)绿色
浅淡且颜色 鲜艳的绿色 有较好的可 视性,这是 大自然中森 林的色彩。
汽车文化
谢谢观看!
楔形汽车车身前部向下方倾斜,形成风压,以防止车轮发飘, 尾部如刀削般平直,整体状如楔子。这种汽车造型有效地克服了 高速行驶时所产生的升力,成为人们理想的高速汽车造型。
1.1 汽车的外形
图4-13 1963年的楔形阿本提轿车
图4-14 1966年奥兹莫比 尔楔形汽车
图4-15 法拉利208GTB
图4-16 丰田MR2跑车
1.2 汽车的色彩
5.汽车车身色彩流行趋势
流行色彩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被人们广泛采用的颜色。新鲜 感是流行色彩的原动力。
汽车造型变迁与色彩培训课件PPT(共 57张)

马车形汽车
奥兹莫比尔汽车公 司于1897年由兰森. 奥兹创建,是当时 美国产量最大的汽 车公司。该车在坐 位下面有一个5HP 的发动机,用一个 长手柄操纵汽车转 向,挡板(dash board)原指马车 夫双脚前面的踏板 (前围板),该车 因为这块板具有漂 亮的弧形而获得此 雅号。
马车形汽车
马车形汽车
1956年的雪铁龙DS19“鱼形”汽车
鱼形汽车与甲壳虫形汽车的区别
滑背式 阶梯背式 半滑背式 斜背式
鱼形汽车的缺点
• 汽车后窗倾斜大、面积大 • 汽车高速行驶时易产生很大的升力
鱼形汽车的升力
楔形造型
• 二次大战后,起先是美国,继而是欧洲, 随后是日本,都大力兴建高速公路,使得 适于高速行驶的跑车(Roadster)的品种 和产量迅速增加。研究表明,减少汽车头 部侧视投影的面积同时增加尾部侧视投影 的面积,不但可具有较小的空气阻力,还 可以提高汽车的空气动力稳定性,这就是 楔形造型(Wedge Style)
方箱形造型
埃米尔.杰林内克是哥特里布.戴姆勒的合伙人,1899年他将一辆得胜的赛车命 名为梅赛德斯——这是他11岁的女儿的名字。1902年,戴姆勒汽车公司开始 正式采用梅赛德斯这个品牌。
1902年的雷诺汽车Renault
雷诺汽车公司由雷诺三兄弟创建于1898年。1902年,马歇.雷诺驾驶这辆4气 缸3.8L、11.8kW的汽车夺得了巴黎——维也纳990km的汽车竞赛的锦标。 变速器直接挡和万向传动轴是雷诺汽车的两项最出色的首创。
福特T型汽车 Ford Model T
福特汽车公司由亨 利.福特创建于 1903年。福特T型 汽车于1908年推 出,是汽车发展史 上第一辆普及到千 家万户的汽车,至 1927年停产换型 共生产了1500万 辆,是当时产量最 大、影响最广泛的 汽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箱形造型
• 为了提高汽车的速度,发动机的尺寸变得 越来越大,在座位下面已经无法容纳,只 好布置在汽车的最前面。把汽车的发动机 从座位下面移动到汽车的头部,为尺寸和 功率很大的发动机提供了宽阔的空间,使 得汽车的形状变成车头和客舱两个方正的 部分,这就是方箱式的造型。
一、世界主要汽车流行色彩的变迁
2. 日本色彩流行的变化和背景
(1)20世纪60年代 灰色系列的车很多,60年代末浅黄最受欢迎~ (2)20世纪70年代 1973年石油危机,经济低迷。这个时期汽车的色彩由白色、银白色和灰色占据了 主要地位。70年代后期,随着石油经济危机的恢复和女性步入社会,出现了追求 华丽、能源充足的时代的气氛。清爽明快的颜色受到欢迎,银白,鲜红和黑色都受 到了欢迎。 (3)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 1977年开始,代表“轻快、明亮、清洁感”的白色开始受欢迎。 进入90年代,比白色更实用的银白色开始畅销。
马车形汽车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一批汽车制造 公司,除戴姆勒和奔驰各自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汽车公 司外,还有美国的福特公司、英国的罗尔斯罗伊公司、法国 的标致和雪铁龙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等。当时的汽车 外形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造型。因此,当时人们把汽车称为 无马的“马车”。
马车形汽车
奥兹莫比尔汽车公 司于1897年由兰森. 奥兹创建,是当时 美国产量最大的汽 车公司。该车在坐 位下面有一个5HP 的发动机,用一个 长手柄操纵汽车转 向,挡板(dash board)原指马车 夫双脚前面的踏板 (前围板),该车 因为这块板具有漂 亮的弧形而获得此 雅号。
马车形汽车
马车形汽车
流线形造型
• 方箱式汽车突出的缺点是空气阻力很大, 随着车速日益提高,寻求新的造型势在必 行。汽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从20世纪20年 代开始逐步发展起来,为寻求一种新的造 型形式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1934年的克莱斯勒气流型汽车 Chrysler Airflow
甲壳虫汽车
三箱形造型
• 1949年,美国设计大师雷蒙·娄威推出的斯 蒂倍克(Studebaker)轿车的造型是一项划 时代的创举。该车的客舱前移,位于发动 机和行李舱的中间,头和尾部的长度几乎 相当,使汽车的侧面形状前后对称,明显 地分为发动机舱、乘客舱、行李舱三个部 分,这就是现代三箱式(Three Box Type) 轿车的首创,在当时称为船形(Pontoon Type)
➢本茨的第一辆三轮汽车和戴姆勒的第一辆四轮汽车不但是 马车形状,还是无蓬马车。原因是早期发动机功率很小,一 般只能乘坐2~3人,如果再给它装上一个笨重的车篷和车门, 动力就不够了。
➢马车时代,并未形成汽车自己造型的风格,所以可以说是 汽车造型的史前时代。
1901-1905年在美国最畅销的奥兹莫比尔弯挡板汽车 Oldsmobile Curved Dash
方箱形造型
埃米尔.杰林内克是哥特里布.戴姆勒的合伙人,1899年他将一辆得胜的赛车命 名为梅赛德斯——这是他11岁的女儿的名字。1902年,戴姆勒汽车公司开始 正式采用梅赛德斯这个品牌。
1902年的雷诺汽车Renault
雷诺汽车公司由雷诺三兄弟创建于1898年。1902年,马歇.雷诺驾驶这辆4气 缸3.8L、11.8kW的汽车夺得了巴黎——维也纳990km的汽车竞赛的锦标。 变速器直接挡和万向传动轴是雷诺汽车的两项最出色的首创。
第五章 汽车造型变迁与色彩
赏车
➢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 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原来三国时期曹植形容它嫂子的一首《洛神赋》
§1 汽车造型变迁
➢马车形汽车 ➢箱形汽车 ➢甲壳虫形汽车 ➢船形汽车 ➢鱼形汽车 ➢楔形汽车 ➢子弹头形汽车
1949年,美国设计大师雷蒙·娄威推出的斯蒂倍克 (Studebaker)轿车
迷你汽车
三箱形汽车存在的问题
• 车的尾部过分地伸长,形成了阶梯状,高 速行驶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因此影 响了车速的提高。为克服三箱形汽车尾部 呈阶梯状而产生较强空气涡流的特点,设 计者将汽车后窗倾斜,形成斜背式,类似 鱼形
1956年的雪铁龙DS19“鱼形”汽车
鱼形汽车与甲壳虫形汽车的区别
滑背式 阶梯背式 半滑背式 斜背式
鱼形汽车的缺点
• 汽车后窗倾斜大、面积大 • 汽车高速行驶时易产生很大的升力
鱼形汽车的升力
楔形造型
• 二次大战后,起先是美国,继而是欧洲, 随后是日本,都大力兴建高速公路,使得 适于高速行驶的跑车(Roadster)的品种和 产量迅速增加。研究表明,减少汽车头部 侧视投影的面积同时增加尾部侧视投影的 面积,不但可具有较小的空气阻力,还可 以提高汽车的空气动力稳定性,这就是楔 形造型(Wedge Style)
福特T型汽车 Ford Model T
福特汽车公司由亨 利.福特创建于 1903年。福特T型 汽车于1908年推 出,是汽车发展史 上第一辆普及到千 家万户的汽车,至 1927年停产换型 共生产了1500万 辆,是当时产量最 大、影响最广泛的 汽车。
福特T型车是典型的箱形汽车
特点:汽车外形 方正,车身各部 分分界线十分明 显,车灯、门铰 链、备胎等都暴 露在外面,前翼 板、脚踏板、后 翼板连在一起并 占据了车身两侧。
1971年的兰博基尼·康塔什现代汽车造型特点§5-2 汽车色彩
• 汽车的色彩与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使用情况 息息相关,不同的国家、环境、经济状况 下汽车的色彩也不尽相同
一、世界主要汽车流行色彩的变迁
1. 美国批量生产初期的色彩
福特Model在1908年,设定的色彩数 量是三种色(红色、灰色、绿色)。 因为涂料是自然干燥型的,黑色干燥 得最快,黑色也卖的好,所以福特不 想再增加色彩数量。通用车(GM) 与之不同,提供了多种色彩选择,不 久通用和福特的市场份额发生了逆转。 福特Model也在1926年增加了色彩车, 但是市场份额没有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