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美文化答案

合集下载

审美的历程雨课堂答案期末

审美的历程雨课堂答案期末

审美的历程雨课堂答案期末您的姓名:
1.歌剧《魔笛》是谁的作品?( )
A、莫扎特
B、贝多芬
C、舒伯特
D、巴赫
正确答案:A
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类型?( )
A、士文化
B、民文化
C、官文化
D、俗文化
正确答案:D
3.以下不属于艺术摹仿论的是哪一项?()
A、镜子说
B、情感主义
C、白然主义
D、古希腊模仿论
正确答案:B
4.以下哪部电影不是张艺谋的作品?( )
A、《英雄》
B、《红高粱》
C、《活着》
D、《卧虎藏龙》
正确答案:D
5.以下哪项可以用来描述“大众文化”的特质?( )
A、生产工业化
B、传播媒介化
C、高度商品化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6.审美心理活动的三个类型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
A、审美幻想
B、审美创生
C、审美观照
D、审美参与
正确答案:A
7.《西斯廷圣母》为哪位艺术家的代表作?( )
A、米开朗基罗
B、达芬奇
C、拉斐尔
D、卡拉瓦乔正确答案: C。

雨课堂(网络)地学景观——探秘﹒审美﹒文化期末答案

雨课堂(网络)地学景观——探秘﹒审美﹒文化期末答案
10.单选题(1分)
哪座山素有“万条流泉千条瀑”之称?
A.雁荡山
B.九寨沟
C.庐山
D.张家界
正确答案:A
查看解析:又如雁荡山,自古以来,人们赞叹雁荡山之美在于瀑,故素有“万条流泉千条瀑”之称。
11.单选题(1分)
硬玉另有一个流行的名字是什么?
A.翡翠
B.和田玉
C.钻石
D.文石
正确答案:A
查看解析:玉有软、硬两种,平常说的玉多指软玉,硬玉另有一个流行的名字——翡翠。
正确答案:错误
45.判断题(1分)
地学景观的形成过程严格遵循先内营力设计、后外营力雕琢的顺序。(X)
正确答案:错误
46.判断题(1分)
地震和火山遗址景观一般都加入了较多的人工元素。(✓)
正确答案:正确
47.判断题(1分)
湖泊对不民族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赛里木湖,蒙古语称“赛里木淖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
17.单选题(1分)
下列哪个作品标志着泰山作为游览审美历史的时代篇章?
A.李白《泰山吟》
B.杜甫《望岳》
C.谢灵运《泰山吟》
D.唐玄宗《泰山纪铭》
正确答案:C
查看解析:《诗经》就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登泰山写了专咏泰山自然美的诗歌《泰山吟》,它标志着泰山作为游览审美历史的时代篇章。
A.夷陵之战
B.败走麦城
C.公孙述据蜀称帝
D.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正确答案:B
查看解析:长江三峡留下的军事遗迹文化非常丰富,如公孙述据蜀称帝,在瞿塘峡北侧山头筑白帝城;三国演义三大战役之一,赤壁大战后期,有名的“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其华容道就是一处险要峡谷。刘备入主川蜀壮大后,发动另一场“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亲自率军出巫峡进入吴境,直攻到西陵峡东部的夷陵,后被陆逊火攻而惨败,撤军白帝城,直至托孤而亡。

中国古代美术的审美及文化意蕴(答案)

中国古代美术的审美及文化意蕴(答案)

1、【单选题】张大千的《合欢山》属于()。

AA. 山水画B. 人物画C. 花鸟画D. 以上都不正确2、【单选题】明代徐光启主持编写的()一书中有关于造纸工艺的插图。

DA. 《农政全书》B. 《崇祯历书》C. 《考工记解》D. 《天工开物》3、【多选题】下列属于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有()。

ABCDA. 毛笔B. 徽墨C. 宣纸D. 端砚1、【单选题】战国帛画《御龙人物图》体现出中国绘画线条美的特点。

AA. 正确B. 错误2、【单选题】书画同源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

AA. 正确B. 错误3、【单选题】沈周的《庐山高图》是为其()作寿创作的一幅图轴。

CA. 父亲B. 母亲C. 老师D. 朋友1、【单选题】清代画家()用独创的积墨画法,将山水画的明暗表现发挥到极致。

BA. 朱耷B. 龚贤C. 石涛D. 徐渭2、【单选题】清代的八大山人是指()。

AA. 朱耷B. 龚贤C. 石涛D. 徐渭3、【单选题】书画名言“搜尽奇峰打草稿”出自()。

CA. 朱耷B. 龚贤C. 石涛D. 徐渭1、【单选题】中国文化有见微知著的智慧,中国艺术有以小见大的特殊创造方式。

AA. 正确B. 错误2、【单选题】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学性不仅是指绘画中一些比较鲜明的文学特征,需要用“读”的方式对“意境”加以欣赏。

AA. 正确B. 错误3、【单选题】中国绘画中的文人画强调(),注重画家本人的人品及素养。

BA. 意在笔先B. 书画同源C. 形象思维D. 艺术形象1、【单选题】《韩熙载夜宴图》中将夜宴的主人与宾客按照活动内容、活动场所和时间先后进行串联,人物形象生动写实。

AA. 正确B. 错误2、【单选题】顾闳中是南唐画院的待诏,他接受皇帝后主李煜的差遣,调查当朝宰相韩熙载的私生活,所以就有了《韩熙载夜宴图》。

AA. 正确B. 错误3、【多选题】中国古代绘画空间构图具有()等特点。

ABCDA. 多视角B. 平面性C. 四面延展D. 虚空间1、【单选题】“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地学景观探秘审美文化_重庆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地学景观探秘审美文化_重庆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地学景观探秘审美文化_重庆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3N与3S旅游的区别在于( )答案:3N旅游比3S旅游更注重心理享受与文化体验2.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来自于地球外部的造景外营力成景作用?答案:变质3.地震后将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为()答案:等震线4.古代很多有名的文人都喜赏石,哪位著名诗人、著作家在赏石中,形成了“以石比德”,借石喻人、托石寄情的石文化观?答案:白居易5.从整体地形来看,我国可以划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个阶梯。

哪一个阶梯发育的峡谷以险、秀结合,婀娜多姿为审美特征?答案:中部阶梯峡谷6.峡谷生态旅游或峡谷养生兴起,其主要原因下面较准确的说法是:答案:空气负离子浓度高,有益的植物精气丰富,空气细菌含量少7.以下属于洞穴景观中的堆积景观的是()答案:石钟乳8.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丹霞分布最广?答案:中国9.罗布泊位于中国哪个省?答案:新疆10.以下的选项中,描述泉水的自然审美特征不恰当的是?答案:野11.地学景观的吸引力在于具有以下价值属性答案:自然审美人文内涵12.关于山岳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来自于地球外部的造山营力,主要是在山岳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反复加工,可以称之为山岳的“雕塑家”岩石的类型与性质不同、造山营力对山岳景轮廓设计及后期雕琢加工的过程不同,是导致山岳具有千姿百态的根本原因在单斜构造、地壳整体上升的地区,地面经外力侵蚀、剥蚀或溶蚀分割后,一般形成不对称山岳13.下列洞穴景观文化描述中,不准确的是:答案:洞穴养生是指利用自然环境中的人工洞穴,作为康复治疗的方法“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

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是生动的描述了桂林漓江的风光秦代扁鹊曾“隐居岩岳,静心敛神,精修医道”,被人们称为“药王”14.关于泉水的形成,下面说法不准确的是:答案:泉水之所以能形成并源源不断涌出,需要水从地表补给、地下加温和地表的出露等三个过程;泉水的流出状态主要取决于地下含水岩土层的埋藏条件,由此可划分为冷泉和温泉。

品味艺术中的华文化之美网课答案

品味艺术中的华文化之美网课答案

品味艺术中的华文化之美网课答案1.1已完成成绩: 100.0 分1 [单选题]艺术系统可以分为多个部分,其中不包括()。

A、艺术创作B、艺术作品C、艺术鉴赏D、艺术收藏我的答案: D得分: 33.3 分2 [单选题]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这句话出自()。

A、姚斯B、伊塞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D、别林斯基我的答案: D得分: 33.3 分3[判断题]接受美学以姚斯和伊塞尔两位理论家为代表。

()我的答案: √1.2已完成成绩:100.0分1 [单选题]《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

A、王维B、巨然C、吴道子D、黄公望我的答案: D得分: 33.3 分2[单选题]关于艺术的意义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艺术发展完全不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B、艺术修养是每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C、艺术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D、艺术是人类文明最为重要的成果我的答案: A得分: 33.3 分3 [判断题]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位,升华人的精神境界。

()我的答案: √1.3已完成成绩: 100.0 分.1[单选题]《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

A、海明威B、笛福C凡尔纳D、布勒我的答案: C得分: 50.0 分2[判断题]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包括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

()我的答案: √1.4已完成成绩: 100.0 分1 [单选题]“艺术就是把你体验过的感情,通过文字、画面、声音传达给别人,让别人也产生同样的感情。

”这句话出自()。

A、别林斯基B、席勒C、米兰●昆德拉D、列夫●托尔斯泰我的答案: D得分: 33.3 分2 [判断题]罗中立的《父亲》真实的刻画出了中国的老农民形象。

()我的答案: √得分: 33.4 分3 [判断题]顿悟和共鸣是审美升华的两种形式。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

A、黄公望B、吴道子C、阎立本D、顾闳中我的答案: D得分: 33.3 分2 [判断题]《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传世名作。

审美文化史选修课答案

审美文化史选修课答案

[第01讲] 绪论:文明与文化作业:请阐述你如何理解“文明”与“文化”在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一元与多元之间的辩证关系。

文明是思考复习题:分析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多元化文化的优缺点。

中国如何应对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优缺点(1)中西合璧(2)西方就是彻底的西方,传统就是彻底的传统[第02讲] 艺术、审美、文化三题(上)作业:为什么“艺术”也是生产力思考题:请谈谈学习“审美文化史”的意义。

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为主旨[第03讲] 艺术、审美、文化三题(下)作业:谈谈艺术审美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意义思考题:为什么说文化也是一种资源不同地区的文化、不同文化的地区,对我们的生产效率产生影响是不一样的[第04讲] 儒、释、道在中国艺术史上的作用(上)作业:从符号学角度出发,谈谈儒家与道家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在中国审美文化史上的特殊意义。

思考题:儒学对中国艺术史的影响体现在那几个方面文化的意义,道德,礼教,仁义[第05讲] 儒、释、道在中国艺术史上的作用(下)作业:阐述佛教在传入中土之后的“重构”努力,及其这种努力对中国古代艺术境界论的独特影响。

佛家的重构: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佛教在产生之初也是以一种批判和解构的姿态出现的,只是其批判和解构的对象不是代表宗法制度的儒家,而是代表种姓制度的婆罗门教。

这种“重构”的努力是多方面的,为了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佛家在追求“涅盘"的同时却又发扬了婆罗门教的轮回思想;为了给轮回的思想提供理论根据,佛家在否认自性的同时却又承认佛性的存在。

影响:如果只承认空而不承认色,就不可能有辉煌的寺庙、优美的佛像、动人的壁画、曼妙的音乐;反之,如果只承认色而不承认空,这些艺术作品也就会流于感官的享受和刺激,从而失去佛教的内涵和意义。

思考题:阐释儒、释、道对中国审美艺术产生了哪些影响,呈现了哪些审美特征影响:儒家从维护文明秩序的角度出发,以建构的方式来装点逻辑化、秩序化、符号化的美学世界;道家从反抗异化现实的目的入手,以解构的方式寻求着一个非逻辑、非秩序、非符号的审美天地;佛家则从人生觉悟的高度出发,以重构的方式创造一种具有深度模式的审美意象。

尔雅通识课美的历程——美学导论

尔雅通识课美的历程——美学导论

1.1已完成1《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形容的是谁?()A、B、C、D、我的答案:C2《4' 33''》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A、B、C、D、我的答案:B3“审美麻木化”确实是指对“审美现象”的麻木,对“审美对象”的非关注。

()我的答案:√1.2已完成1“事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句话出自()。

A、B、C、D、我的答案:D2按需求层次理论,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匮乏需求”?()A、B、C、D、我的答案:D3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的“金字塔”理论?()A、B、C、D、我的答案:C4《向日葵》是闻名画家莫奈的作品。

()我的答案:×5审美需求属于B需求,即“存在需求”。

()我的答案:×1.3已完成1审美当中最高的境遇是什么?()A、B、C、我的答案:D2审美最要紧的器官是什么?()A、B、C、D、我的答案:C3以下哪部电影不是张艺谋的作品?()A、B、C、D、我的答案:D4《美学散步》是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论文集。

()我的答案:√5审美不属于人类心理的顶峰体验。

()我的答案:×2.1已完成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世界三大菜系之一?()A、B、D、我的答案:D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美的日经常使用语分类?()A、B、C、D、我的答案:C3《美食家》是今世作家陆文夫的闻名小说。

()我的答案:√2.2已完成1玉龙是哪个地域文化的遗物?()A、B、C、D、我的答案:B2“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句话出自()。

A、B、C、我的答案:C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是指梅、兰、荷、菊。

()我的答案:×4“无中心之悦那么不安,不安那么不乐,不乐那么不德”,这句话出自帛书《五行篇》。

()我的答案:√2.3已完成1下面哪个不属于西方经典的美学范围?()A、B、C、D、我的答案:C2在中国古典美学当中,以下不属于比“美”高级的范围是()。

《美的历程:美学导论》期末考试答案(满分卷)

《美的历程:美学导论》期末考试答案(满分卷)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假如艺术终结,那么以下哪一项不是艺术终结的逻辑终点?()(1.0分)1.0分A、观念B、音乐C、身体D、自然我的答案:B2以下哪项是关于“艺术是什么”的学说?()(1.0分)1.0分A、模仿说B、表现说C、形式说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3以下哪一项不是现代性的基本理念?()(1.0分)1.0分A、启蒙理性B、进步信仰C、解构主义D、实证主义我的答案:D4下面哪项不属于环境美学所说的环境?()(1.0分)1.0分A、自然环境B、文化环境C、太空环境D、城市环境我的答案:C5下面哪个词被现代汉语沿用了下来?()(1.0分)1.0分A、黼黻之美B、美珥C、美酒D、车席之美我的答案:C6玉龙是哪个地区文化的遗物?()(1.0分)1.0分A、仰韶文化B、红山文化C、龙山文化D、良渚文化我的答案:B7按美国人史百瑞的观点,以下哪项不是人脑左半球的功能?()(1.0分)1.0分A、音乐天赋B、分析能力C、语言功能D、计算能力我的答案:A8《立法者与阐释者》是当代社会学家()的专著。

(1.0分)1.0分A、马克思·韦伯B、哈贝马斯C、齐格蒙特·鲍曼D、鲍德里亚我的答案:C9以下不属于艺术世界的基本要素的是哪一项?()(1.0分)1.0分A、创作者们B、接受者们C、艺术文本D、宇宙天地我的答案:D10《窦娥冤》谁的代表作品?()(1.0分)1.0分A、王实甫B、马致远C、蒲松龄D、关汉卿我的答案:D11下面哪项是用来描述音乐的“民文化”审美特征?()(1.0分)1.0分A、民俗风格B、俗声俗韵C、艳俗之丽D、俗而容晓我的答案:B12以下哪位学者是第二代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1.0分)1.0分A、卡尔·马克思B、马克思·韦伯C、哈贝马斯D、福柯我的答案:C13孔子的美学思想以()为基础。

(1.0分)A、佛学B、道学C、礼学D、仁学我的答案:D14《西斯廷圣母》为哪位艺术家的代表作?()(1.0分)1.0分A、米开朗基罗B、达芬奇C、拉斐尔D、卡拉瓦乔我的答案:C15“事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句话出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审美文化答案【篇一:中国审美文化答案】中国审美文化简史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我们知道,人的独立意识,产生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分裂。

这种分裂是文明的结果,同时也带来了文明的问题。

于是,生的孤独、爱的寂寞、死的烦恼,便成为一切文明社会中所不可避免的精神疾患。

为了解除这些疾患,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而且需要精神的慰藉,这也便是终极关怀的动因所在。

大致说来,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一般认为,艺术的价值是多重要,这其中既有认识论的内容,也有伦理学的成分。

而在我们看来,认识内容的多少并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徐悲鸿笔下那幅不太合乎解剖学原理的《奔马》便不会价值连城了;伦理成分的强弱也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贝多芬谱写的那首不太具有道德色彩的《月光》便不会被千古称颂了。

说到底,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在于给人想象的空间和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怀。

相对而言,我们可以将这种精神关怀分为初级和终极两种类型。

所谓初级关怀,是对人们生活情绪的放松、抚慰、宣泄,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

比如我们在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到影院中去观赏一部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到歌厅里去唱几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精神波澜、深刻的灵魂触动,但总归是一种精神享受。

所谓终极关怀,则是对人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追问,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

比如我们在孤独、寂寞或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去音乐厅欣赏一部交响乐,去歌剧院观看一部悲剧,虽然不见得开心、解闷儿,但常常会有一种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慰藉。

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不同境遇中的欣赏者来说,这两种艺术各有其存在的理由。

但是,就艺术自身的价值而言,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更有意义。

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平常常的事物,也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加以理解。

譬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写的那首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从字面上看,通俗易懂,仿佛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但它之所以被人们千古传颂,自有其终极关怀的重要意义。

那一岁一枯荣的生命历程,就像代代不息的人生一样,在宿命的轮回中不断燃起新的希望。

一首40个汉字的短诗如此,一场戏剧、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更是如此。

古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域从而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无不具有形而上的终极关怀。

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本体论并不发达,宗教也并不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古人的终极关怀往往是通过审美活动加以实现的,这种代偿功能也正是中国古典艺术特别发达的原因所在。

我们知道,文明的人类之所以陷入异化的痛苦,乃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利刃斩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原始纽带。

因此作为治疗异化痛苦的古典艺术,最常用的方式是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断裂重新弥合起来,从而将短暂的现实人生与永恒的自然存在联系起来,将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的族类生活联系起来。

(选自《中国审美文化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有删改)1213题为选择题。

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关于终极关怀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a.具有终极关怀的艺术作品,能使欣赏者得到精神升华。

b.艺术品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来加以理解。

c.欣赏一部歌剧比看一部美国大片更具价值,因此更能得到终极关怀。

d.只有超越民族和地域限制而承担起终极关怀的艺术才具有永恒的价值。

e.文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包含对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与追问。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艺术价值便现在情感慰藉方面,并不表现在伦理教化方面。

b.遭受异化痛苦的人更需要具有初极关怀的艺术作品。

c.《赋得古草原送别》语言通俗易懂,所以被人们传颂至今。

d.中国古典艺术能给异化的显示人生以审美观照,给人以情感的慰藉。

14.如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与哲学不发达,那么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会以什么形式实现呢?为什么?(4分)15.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4分)荷兰画家凡高的名画《星夜》所描绘的景象与现实世界的星夜不同,画面上11颗星星聚集在月亮周围翻滚着,像炽热燃烧的火球。

评论家说,这幅画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精神。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篇二:中国审美文化答案】孔子以基于人性和人际关系的“仁”来释“礼”,来充实“礼”,从而把礼建立在个体情感认同和人性内在欲求的基础上。

孔子更把“乐”的境界,实际上也就是与礼天然契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的境界,作为最高层次,这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无邪”即是不偏不倚,中道而行。

孟子极大地发展了孔子“好之”“乐之”的审美境界,强调了儒家道德自觉的人格风范,从而建立了以高扬人格美为其特色的美学理论体系。

1、强调道德自觉,期望人们就像喜欢美味、美色、美声那样“好理”“悦义”:2、“充实之谓美” 3、礼乐文化中“礼”和“乐”的互动关系、对礼乐之“乐”的特殊功用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总结二道家与儒家一样,道家也是基于对乱世的忧虑,提出自己的济世之方的;不同的是,他们由对文明社会的失望,导向对连同周代礼乐在内的一切社会政治伦理的怀疑和否定,从而把视野投向自然无为、朴素恬淡的人生境界,形成了以崇尚自然、“与道合一”为其特征的哲学体系和美学理想。

1、道:宇宙世界万事万物得以生成、运行、变化的终极原因、冥冥力量、铁的规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2、社会政治的理想也是顺应“道”的法则,回归自然,抛弃刻意的追求和奢望,更远离争夺和战争。

以鲜明的不与“昏上乱相”合作的姿态,以崇尚老子之“道”、以非儒黜墨的道家身份,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立足于世的。

三、活得适意、逍遥、自由,是庄子生命哲学的终极目的追求:物我两忘、与道合一。

四、审美理想:庄子崇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无为之美,更崇尚圣人“原天地之美”而达到的不刻意为之而“众美从之”的境界:二、韩非,提出了非毁礼乐、否定繁饰的理论主张。

战国美学影响:儒道互补墨、法两家对审美、对艺术的极端否定都是学术争鸣中出于对儒家的反动而出现的,其片面性是显而易见的,除了某些特定的时段和契机,就总体而言,它们对中国美学没有产生多少实质性的影响。

实际上,真正代表战国时代审美理论分化的是儒道二家,分化中又共同体现了以“和”为美的精神,只不过前者重视的是人和社会,后者追求的是人与自然。

也正因为如此,二者恰恰构成了互补的关系。

此后,中国美学正都是由这个基本结构出发,展开其无限丰富的形态变化 120 页秦汉乐舞审美特点一)粗犷奔放、雄肆健朗的壮美文化形态。

这是秦汉之际乐舞文化区别于其他时代乐舞的突出审美特点。

3、巨型化景观222 北朝石窟雕塑艺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雕饰奇伟第一阶段是北魏太和改制(约公元490 年)之前。

这个阶段石窟雕塑的造像特点,基本是汉代雕塑与印度犍陀罗人模样的结合。

第二阶段,是北魏太和改制,特别在其迁都洛阳以后,佛教雕塑艺术普遍向南朝的“秀骨清相”造型靠拢。

第二阶段的佛像造型,已有脱离汉代传统和西域之风,向两个互相联系的方向转化而去的趋势。

一个方向就是逐渐地中国化、民族化、世俗化。

另一个方向便是向南朝的审美趣尚归拢的趋势。

佛像一改高大雄伟之态,而为“秀骨清相”之姿,这无疑是南北审美文化之间交流和融汇的成果。

它不仅驱走了佛像神性的疏远冷漠,还它以人间士人的可亲形象,而且也使佛像的造型从偏于感性的雄大壮美转向人格的清雅优美。

丰颐温和第三阶段,大体是北齐、北周时代。

这阶段的基本审美特点是,不论是佛还是菩萨,其面相、体形均由瘦长型向丰圆型转换。

在第三阶段里,北朝佛教雕塑表现出了日益世俗化、民族化、富丽化、壮美化的审美趋势。

229 从建筑和雕塑里说明唐代的气势开张的美学风尚含元殿以气势开张的姿态显示着国家的威严,麟德殿以博大雄浑的气势显示着帝王的高贵,太液池则以富丽堂皇的景象显示了皇家的奢华。

西方:神灵的栖息地(宗教建筑)中国:帝王的居住地(世俗建筑)三、美学上:追求高大、方正的壮美效果。

初唐雕塑(2)规模巨大:体现了有唐一代雄厚的国力和非凡的气度 313宋佛教雕塑与唐代的不同 3、佛像艺术上,世俗化的倾向还表现在性格的多样化上。

南宋佛教雕塑的特点 1、艺术风格来看,这一时期的雕塑在格局和气势上已无法同初、盛唐时代相比肩,但在精细和典雅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3、造像艺术越来越向戏剧化发展。

355 元戏剧悲剧冲突的特点及怎么样以弱胜强元杂剧的悲剧冲突“怨气如火”:以叛逆为主旨凡正面的、善的、美的一方处于弱势,反面的、恶的、丑的一方处于强势,且后者压倒前者的,属于悲剧性的冲突;反之,前者处于强势,后者处于弱势,或者表面强大而实质上外强中干的则属于喜剧性的冲突。

强者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弱者处于被打击或被欺凌的位置。

这是一种平民的悲剧,通过弱者对强者的反抗,同样营造了崇高的悲剧效果。

2、元杂剧中悲剧的发生过程也有自己的特点,它一般都是由代表恶势力的强大一方首先发难,造成灾难压顶、无所逃遁且高度压抑的审美情境,将悲剧主人公逼至绝境,这就为主人公的反抗提供了特殊的条件。

3、在矛盾的解决过程中,鬼魂频繁出现,它一方面使悲剧气氛变得更为惨烈,另一方面也至为强烈地显示了悲剧主人公的反抗情绪和叛逆精神这种高压情境下的勃然奋起,挺身抗争,使得全剧产生了一种崇高的美学气氛。

这种气氛弥漫开来,强烈地感染着台下的观众,造成一种上下息息相通的情感交流。

演员的表演越逼真,越投入,观众的共鸣也就越强烈,这是其他艺术类型如诗歌、小说所难以比拟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元杂剧的悲剧实际上就是生活中悲剧的舞台化、典型化,它把人们内心最真实、最强烈的意愿通过审美的形式表达出来了。

戏剧的叛逆其实就是社会叛逆的一种折光,一种投影。

4、绝大多数都有一个光明的结局 370 书画合流的美学意义宋代院体画追求色调的渲染,以多维块面组成图形陷入俗套之后,强调简洁明快的线条实际上就是对宋之院体画的一种纠正。

而强调线条对于文人画家来说势必就要推崇以书法入画,因为书法是中国线条美最高层次的体现,同时又是文人墨客的擅元代之前对绘画的欣赏还全部集中在形象本身的话,那么自元代开始,线条已上升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