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巧用修辞

合集下载

作文技巧七 巧用修辞使作文语言优美

作文技巧七  巧用修辞使作文语言优美

技巧七巧用修辞使作文语言优美优美生动的语言是作文最重要的亮点之一。

在写作文时,同学们可以巧用一些修辞使自己的文章语言更优美、更精彩。

1、运用比喻
运用比喻把事物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这样语言表达在流畅的层面又会提升一个层次。

例:下雪了,雪下的小时好像冬妹妹在往下撒盐,用手一接凉凉的,下大时的雪花各种各样,像银叶,像松叶,像碎纸片;雪落在汽车上,像一个巨大的奶油蛋糕;落在房屋上,像一个银白色的宫殿;落在地面上,像给大地盖上了一层棉被,整个世界白茫茫的,像一个童话故事里的神秘王国。

2、运用拟人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事物人的情态和品质,使作文中所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鲜明。

例:秋天,小河平静得犹如一面镜子,几片枯黄的叶子飘落下来,犹如一只只静泊的小舟,也未吵醒小河这酣睡的美人。

偶尔有风吹来,才打破它恬静的沉默,但一会儿它又睡熟了。

只有秋收后的人们用古来的村谣才能唤醒它,它殷勤地为农人们洗去浑身的疲劳,听他们欢欣地谈论今年的好收成。

3、运用排比
排比句读起来感到朗朗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增加气势。

例:自从那件事后,遇到困难,我也会勇敢面对。

茶叶因为沸水才翻越放出深蕴的清香,生命也只有遭受一次次的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

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
只有学会坚强,学会勇敢,向生活挑战,才能不断向前。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经历了严寒的梅花,才能放出最扑鼻的香味。

作文开头巧用修辞摘

作文开头巧用修辞摘

巧用修辞展示文采身体, 是一艘没有航道的船, 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 她就和天上的云海中的鱼一样飘着游着。

从早到晚, 从春天到冬天, 我们的身体游走于大地, 就像船在海洋里行进着, 有时后退, 有时打转, 有时也停泊到一个码头, 或进入港口休憩。

选自《读者》生活是爱的海洋, 人人都呼吸着爱, 感受着爱。

生活就像一片夜空,在流星的精彩瞬间, 令人感受到壮丽的美;生活就像一涓细流, 在穿石的精彩瞬间, 令人感受到坚持的美。

但人间最美的, 是爱。

选自《中学生魅力阅读-秋实卷》岁月的洪流是一条携沙裹石的汹涌大河, 许多人在其中都会被磨平了棱角, 削去了锋芒。

但是有些东西, 我们依旧守望着、坚持着, 相信有一天他会像经过一万次打磨的玉石一样光华四射, 像经过春去秋来不懈耕耘的土地一样结出硕果, 这些东西, 我们可以称之为——梦想。

选自《中学生优秀作文精华全选》很长一段时间, 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

关于人生终极。

关于真情的困扰。

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 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选自《再尝一粒酸葡萄》(爱, 从来不卑微)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 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选自《青年文摘》啊!好大的雪。

地面上已是白茫茫的一片, 可雪还在不断地下着, 好像仙女散花一般。

你看那雪花, 像棉花。

它是那样的洁白, 那样的耀眼。

看着这漫天的飞雪, 我不禁想起了一件往事。

《学生好作文分析练习丛书》人常说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 幽远纯净, 简单淡雅;母爱就像一幅山水画, 洗去铅华, 清新自然。

但是, 母亲对我的爱, 却像串红辣椒, 又辣又麻, 可仔细回味又让人感到无比温暖。

选自《语文活页》成长是一札无字的书卷, 在素色的纸张上, 我将一点一点历史写下, 一点一点文化写下, 一点一点成熟写下。

语言鉴赏札记作文巧用修辞

语言鉴赏札记作文巧用修辞

语言鉴赏札记作文巧用修辞咱平常说话写文章,要是能巧妙地用上点儿修辞,那效果可真是大不一样!就拿前几天我遇到的一件事儿来说吧。

那天我去公园溜达,天气那叫一个好,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微风轻轻拂过,别提多舒服了。

我沿着湖边漫步,突然听到一阵争吵声。

原来是两个小朋友在为了一个风筝争得面红耳赤。

其中一个小男孩,胖乎乎的脸蛋红通通的,像个熟透的苹果,他气呼呼地说:“这风筝明明是我先看到的,就是我的!”另一个小女孩呢,眼睛瞪得大大的,像两颗黑宝石,她不甘示弱地喊道:“你胡说,是我先拿到的,你别想抢!”这时候,旁边一个稍微大点儿的姐姐走了过来,她笑眯眯地说:“哎呀,别吵啦,你们俩就像两只斗气的小公鸡,谁也不让谁。

这个风筝呀,就像一个美丽的小仙女,谁都喜欢。

要不这样,咱们一起玩,让小仙女带着咱们的快乐一起飞翔,好不好?”嘿,您还别说,这姐姐的一番话真管用。

两个小朋友立马就不吵了,那小胖男孩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说:“那好吧,咱们一起玩。

”小女孩也点点头,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像一朵盛开的小花。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不禁感叹,这姐姐说话可真有水平!她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朋友比作斗气的小公鸡,把风筝比作小仙女,一下子就让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再往前走,我看到一群老人在树下下棋。

其中一位大爷紧皱眉头,死死地盯着棋盘,手里拿着棋子,半天也没落下去。

旁边的另一位大爷倒是悠闲得很,一边扇着扇子,一边说:“哟,老张,你这举棋不定的,莫不是棋子有千斤重,压得你手都抬不起来啦?”这一句话,把周围的人都逗得哈哈大笑。

老张也笑了,说:“你就别打趣我了,这步棋可关乎输赢,我不得好好想想。

”您瞧,这简单的一句玩笑话,用了夸张的手法,把老张下棋时的犹豫说得生动有趣,也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下棋的乐趣。

继续走着,我看到花坛里的花开得正艳。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这让我想起了课本里学过的排比句,用同样的句式,把不同颜色的花描绘得如此形象,让人一下子就能想象出那绚丽多彩的画面。

修辞手法如何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提升作文表达水平

修辞手法如何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提升作文表达水平

修辞手法如何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提升作文表达水平修辞手法如何巧妙运用提升作文表达水平修辞手法是作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表达方式,通过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形象,并提升作文的表达水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并探讨如何巧妙地运用它们来提升作文表达的效果。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在写作中,可以使用各种比喻手法,如直接比喻、暗喻、隐喻等。

例如,“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中的比喻,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善良和温暖。

二、夸张夸张是通过对事物的形容进行夸大或放大,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

夸张手法可以提高作文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例如,“他跑得飞快,快到风都没来得及追上他”中的夸张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迅猛速度。

三、排比排比是通过并列使用同类词或短语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连贯、有节奏感。

排比能够使作文具有鲜明的对比效果,增加语言的运动感。

例如,“他们忍受了贫穷,忍受了困境,忍受了试炼,但他们从未放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中的排比修辞,使整个句子更加强烈而有力。

四、设问设问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表达观点或引起读者的思考。

设问可以使作文更具互动性,增加读者的参与感。

例如,“你有没有想过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又是如何定义成功的呢?”中的设问句,让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成功的真谛。

五、反问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问题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意图。

反问常用于强调某一观点或批判某种行为。

例如,“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吗?”中的反问句,让人们反思珍惜眼前幸福的重要性。

六、拟人拟人是一种赋予无生命物体或抽象概念以人类特质或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跳舞”中的拟人修辞,使读者可以看到树叶在微风中的优美舞姿。

七、对比对比是通过比较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突出一个事物的特点或表达观点的一种修辞手法。

巧用多种修辞写景物作文

巧用多种修辞写景物作文

巧用多种修辞写景物作文《醉人的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杭州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西湖的水,是那么的清,清得可以看见湖底的沙石;又是那么的绿,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犹如一位翩翩起舞的仙女,舞动着她那轻柔的裙摆。

湖面上,时不时有几只小船缓缓驶过,船头和船尾溅起白色的浪花,像是给平静的湖面绣上了几朵洁白的小花。

岸边的垂柳,宛如优雅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身姿,那细长的柳枝就像她们飘逸的长发,轻轻拂过人们的脸颊。

柳树上,偶尔有几只小鸟在欢快地歌唱,歌声清脆悦耳,仿佛在诉说着西湖的美丽与宁静。

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有的高,有的低,有的险峻,有的平缓。

它们在云雾的缭绕下,若隐若现,仿佛是一幅神秘的水墨画。

山间的树木郁郁葱葱,为青山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西湖的四季,各有各的美。

春天,湖边的桃花、杏花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西湖装点得如诗如画;夏天,满池的荷花盛开,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尽情绽放,在阳光下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清香;秋天,湖边的树叶渐渐变黄,秋风拂过,落叶如蝴蝶般翩翩起舞,给西湖增添了一份诗意的浪漫;冬天,断桥上的雪堆积得厚厚的,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白色的巨龙横卧在湖面上,别有一番景致。

西湖,你是大自然的杰作,你用你的美丽与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让人流连忘返。

我爱你,西湖!在这篇作文中,我运用了比喻(把西湖的水比喻成翡翠,把涟漪比喻成仙女的裙摆,把浪花比喻成小花,把垂柳比喻成少女等)、拟人(小鸟欢快地歌唱,垂柳轻轻摇曳着身姿等)等修辞手法,描写了西湖的水、岸边的垂柳、远处的青山以及西湖的四季之美。

巧用修辞作文结尾摘抄

巧用修辞作文结尾摘抄

巧用修辞作文结尾摘抄
月光洒湖面上,就像撒了把碎银子,整个湖面都亮闪闪的,看
得人心里都跟着静了下来。

生活啊,就像一场长途旅行,我们都是路上的旅客。

但别灰心,总有那么几颗星星,在黑暗中给你指路,告诉你,路还长,但希望
总有的。

梦想嘛,就是心里的那片绿洲,不管外面多干燥,它总能给你
点水喝。

有了梦想,你就有了动力,啥都不怕!
时间这东西,说走就走,从不等人。

但好在,它也给咱们留下
了些东西——那些笑过、哭过、赢过、输过的瞬间,都变成了宝贵
的回忆,每次想起来都觉得特有意义。

人生啊,就像一幅画,咱们都是自己的画家。

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画得好不好看,全看咱自己心情。

但最重要的是,得用爱和勇
气去画,这样才能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不留遗憾!。

优秀作文范文分析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优秀作文范文分析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优秀作文范文分析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在写作过程中,修辞手法是一把强有力的武器,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优秀作文范文中,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几个优秀作文范文,并探究其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一篇文章是《春天的美丽》。

在这篇作文中,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来描述春天的美丽。

他写道:“春天来了,大地就像一块巨大的画布,被鲜花点缀得五彩斑斓。

”这句话中的比喻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绚丽多彩。

此外,作者还使用了拟人手法,将春天形容为一个“美丽的姑娘”,给读者一种亲切感和亲密感。

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这篇作文成功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

第二篇文章是《坚持梦想,追求卓越》。

在这篇作文中,作者运用了排比手法,将坚持梦想和追求卓越这两个主题进行比较。

他写道:“坚持梦想,就像登上了一座高山;追求卓越,就像征服了一片海洋。

”这样的排比结构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看到了坚持和追求的重要性。

此外,作者还使用了反问手法,引发读者的思考:“你想成为平庸的普通人,还是追求一份卓越与精彩?”这个反问让读者深思自己的选择。

通过巧妙地应用修辞手法,这篇作文成功地传达了坚持梦想和追求卓越的主题。

第三篇文章是《友谊的力量》。

在这篇作文中,作者使用了比喻手法,将友谊形容为“一株成长在心田的开花树”。

这个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了友谊的美好和可贵。

此外,作者还使用了夸张手法来强调友谊的力量。

他写道:“友谊就像一杯清泉,永远不会干涸;友谊就像一座火山,会给人带来无尽的力量。

”通过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这篇作文成功地展现了友谊的力量和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优秀作文范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喻手法可以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形象感受,排比手法和反问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夸张手法可以突出主题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应该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结起来,优秀作文范文的分析揭示了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巧用修辞法作文开头举例

巧用修辞法作文开头举例

巧用修辞法作文开头举例
段落一:
太阳刚露出个头,大地就热了起来,仿佛那太阳是个大火炉,一下子就把整个世界给烤热了。

段落二:
晚上星星真多,一闪一闪的,像眼睛一样。

躺在草地上看,感觉它们好像就在头顶上方,触手可及。

段落三:
这雨下得真及时,像有人在天上拧开了水龙头一样。

滴答滴答的,听着就让人心情好了起来。

段落四:
秋风一吹,叶子全黄了,哗哗啦啦地往下掉,走在上面嘎吱嘎吱响,感觉像是在走地毯。

段落五:
海浪可真大,拍在岸上哗哗的,跟打雷似的。

站在海边,感觉整个人都要被它卷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中巧用修辞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精彩的语言使文章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从而更有效的表达思想内容。

中考作文在语言表达上可谓异彩纷呈:有俏皮幽默的,有老成持重的,有清新亮丽的,有古朴典雅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文章的语言靓起来呢?其实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使语言具体可感,鲜明生动,富有韵味,从而增强表达效果。

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有意识的运用这种手法,具体方法如下。

一、比喻,使语言具有意境美
语言无味,往往是由于缺乏联想,不善用比喻.
巧用比喻,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达到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鲜明具体的效果,使文章更具形象美和意境美。

让我们来欣赏—段宗璞写的《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中多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准确形象的比喻为文章增色许多,成为一处处亮丽的风景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象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舵。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同样是花,因为外形特征的区别,作者的形容也有区别。

将“盛开的花”比作是正要扬帆起航的船儿,而将“含苞欲放的花”比作是忍俊不禁的笑容,不由得叫人拍手称妙。

正是有了准确而精妙的比喻和描写,使得那朵朵姿态各异的花几仿佛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让你无法抗拒的想凑上前去,与它们共享美好的春天。

这就是比喻的魅力。

在写景散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一段是描写月下荷塘的景色,那景色使每一个读过此段文字的人都念念不忘。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的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原本静谧的景物此刻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变得充满了无声的生命力。

整段文字犹如一首诗,又似一幅画,营造出美伦美奂的意境之美。

此外,鲁迅在《故乡》的最后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里用了“路”的比喻,说明“希望”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成就的道理,使得原本深刻抽象的道理,具体而浅显地表达出来,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

需要指出的是,比喻的使用并不是孤立的,它往往和拟人、排比、夸张等其他多种修辞格联袂登场,共同为文章润色、修饰。

二、拟人,使语言具有人性美
拟人运用适当,可以更好地烘托气氛,抒发感情,使情景交融。

如果运用得当,不但能使你描写的事物活灵活现,还能使整篇作文焕然一新,让人眼前一亮。

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这里“低唱”“弹琴”是用了
拟人修辞格,使油蛉和蟋蟀人格化,更加富于活力,富于生趣,并能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它的热情,增强了句子表意的灵性美。

“身披花衣的蝴蝶在香气四溢的荷花旁翩翩起舞”。

作者把“蝴蝶”人格化,赋予灵性,抒发了对它们的喜爱感情,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又如学生作文:“悬崖上的青松懂得不放弃平坦,就难以展示自己独特的生命风采。

”这句话抓住了青松的特征并把它人格化,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把道理说得亲切有味。

多用拟人手法不失为有效一途。

当我们学着和自然进行沟通和对话时,一种全新的感受和体验便会油然而生。

三、排比,使语言具有结构美
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到:“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上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一天工作的时候…….”这里从不同的角度排比运用,使文章汪洋恣肆,平添几分气势,把感情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读来极具感染力。

“生活需要挫折这个中心----挫折是什么呢?沮丧说,挫折是无穷无尽的烦恼;失败说,挫折是被击倒后的眩晕;软弱说;挫折是充满坎坷的道路。

而我要说,挫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生活需要挫折。

”这一连串的排比,构成了含义丰富、有文化意味的句子,给人以“柳暗花明”之感,拓展了语句的想象空间,使文意丰满,流畅,留有审美余味,而且读来琅琅上口,气势之美,结构之美,便蕴含其中了。

四、夸张,使语言具有诙谐美
夸张可以强调事物的特征,鲜明的表现作者的情感,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这方面李白先生最为拿手,先看人们熟知的几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这几句诗,便是用夸张的手法,有力地表现出庐山瀑布直泻而下的气势、诗人心中排遣不尽的愁思的深长以及蜀道的艰难险阻。

岳飞的《满江红》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名句,抒发了他发誓消灭入侵者的豪情,但并不是真的吃敌人的肉来充饥、喝敌人的血来解渴,只是用以形容自己对敌人的满腔仇恨。

这样写,于作者、于读者都有痛快淋漓的感觉。

五、回环,使语言具有音乐美
回环运用得当,能使语言音韵和谐,回环往复,别有一番风味。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在内容上,具有辨证关系,加深了读者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如曹禺在《王昭君》中写道:“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

”这句顺读倒读皆成文,前后两项词语完全相同,前后分句,均以短语作为句子成
分,倒过来读时,也是以短语为单位。

又如我们常说的“满堂客、客满堂”、“万家乐、乐万家”等都是如此。

因此,比起普通的句子,它们在思想深度和文字美感上又高出了一个档次。

六、引用,使语言具有典雅美
引用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和战斗里,往往能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这国度里盛开着一朵朵奇葩,许多的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善于引用或化用时局可以使之在文中大放异彩.。

诗文名句的引用,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富有意蕴,使文句典雅华丽,增强文章的力度和深度。

例如:个性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个性是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风度,个性是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个性是鲁迅“横眉冷队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浩然正气,个性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豪情,个性是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

作者在写作时把陶渊明、.李白、鲁迅等历史名人义士的文句引用在文句中,语序井然,境界拓宽,古典文化的韵味较浓,当然意旨也就很丰富。

七、对偶,使语言具有对称美
对偶,从形式上,使音节整齐匀称,顿挫感强;内容上使语意集中,概括力强。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运用对偶从不同的侧面对“没有科学态度”“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进行画像,表现力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生动地表明学习贵在“勤”和“苦”。

毛泽东在其诗词创作中,往往通过词语两两相对的结构形式把内容不同的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增大诗歌语言所反映的时间或空间的跨度,从不同角度展示多种镜头,使读者在丰富的联想中进入美妙的意境。

例如“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上下句具有十分鲜明的对比效果。

这一悲一喜的跳宕,一纤一浓的组合,从语言上说,是除了对偶以外的任何辞格式都难以奏效的。

总之,离开了这些美妙生动的修辞,语言就象一块被抽去了水分的海绵,显得松散而又苍白。

巧用修辞的确能成为“点睛之笔”。

用你那生花妙笔,写出更有文采和韵味的文章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