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林造林技术设计

水土保持林造林技术设计
水土保持林造林技术设计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

《水土保持林学》造林技术设计

一:前言

二:设计地区概况及立地分析

三:造林技术设计

(一)立地类型划分

(二)造林类型设计

(附)造林类型(典型设计)表

四:结束语(小结)

造林技术设计(作业)

一、前言

⊙主要阐述造林技术设计的重要性:林业生产周期长﹑造林成功与否关系到几十年上百年的大事,应以科学为依据。因此,为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并为以后的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稳定高效的林分结构,进一步提高人工林的产量、质量、各种效益必须要进行设计。

⊙造林技术设计要在充分调查社会自然经济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划分立地条件类型,分别立地条件类型编制造林类型。

⊙设计时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认真调查研究立地条件及林种的生物学特性,并广泛搜集群众的造林经

验。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及树种特点提出相应的造林技术设计。

⊙造林技术(措施)设计作业包括:

①树种的确定及树种选择设计;

②群体结构设计;

林分组成设计――单纯林,混交林(混交方式等)

密度及种植点配置设计

③整地技术设计:方法﹑规格﹑季节等;

④造林方法设计:造林方法﹑季节﹑种苗规格及数量;

⑤幼林抚育管林:松土除草等等一系列措施;二、涉及地区概况及立地条件

通过造林地区概况分析进一步明确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为完成上述设计提供依据。

⊙自然条件:

分析气候条件降水特性、雨量、气候是否干旱﹑温度﹑热量等;

分析地形地貌条件海拔高度、坡度大小、地形是否完整等;

分析土壤条件土壤厚度、土壤水分、养分、矿质含量等;

分析水文状况地表水、地下水、有无灌溉条件等;

分析植被状况为树种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要找出立地限制因子和主导因子:降水少﹑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应选择抗干旱树种营造生态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

⊙社会经济条件

分析本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经济状况、主要产业,分析劳动力状况、交通状况等。

三、造林技术措施设计

(一)立地类型划分:(本作业结合2个立地类型)Ⅰ、海拔>700m-阴坡-土层厚度>30cm(水源涵养林);

Ⅱ、海拔<700m-阳坡-土层厚度<30cm(水土保持林);

为每一立地类型设计一个造林类型(可以是多个造林类型);

(二)造林类型设计(典型设计)

1、林种设计

立地类型Ⅰ:水源涵养林;

立地类型Ⅱ:水土保持林;

2、树种选择及林分结构设计

(1)树种组成及混交类型、方式(方法)及混交比例

⊙ 树种组成单纯林混交林(立地Ⅰ、立地Ⅱ)

⊙ 混交类型、方法及比例(立地Ⅰ、立地Ⅱ)

如:乔灌混交(类型)、带状混交(方式)、混交比例(乔木:灌木=x:y)

(2)造林密度及种植配置(立地Ⅰ立地Ⅱ)⊙ 密度可用株行距表示;

⊙ 种植点可以三角形和方形(正方形、长方形)(3)造林图式

单纯林-造林图式

混交林-造林图式

即在树种组成密度及种植点配置确定以后,画图表示。

如混交图式:(某一立地类型)

3、造林地施工设计

(1)整地设计

①整地方式、方法(带状﹑块状﹑水平阶﹑水平沟﹑鱼鳞坑等)

②整地规格(长﹑深﹑度00截面形状)

③整地季节时间等:⊙划出整地图式

(2)造林(栽植)设计

①造林方法植苗造林(容器苗、裸根苗(是否截干等))

②造林季节与时间春﹑雨﹑秋及具体月份

③种苗规格、要求苗龄、苗高、地径及其他质量

要求

4、幼林抚育管理设计

⊙说明抚育管理的年限﹑年次数﹑时间及具体要求

⊙主要内容

①松土、除草

②平茬、除萌蘖

③是否补植(成活率41%~84%要补植)、提出补

植树种、规格及补植时间等

④病虫害防治

5、投资经费概算(可以不做)

(三)(最后要附)“造林类型设计表”-把所有内容列表表示

附造林类型表:

1、适用立地条件(立地Ⅰ或Ⅱ)

2、造林设计

树种

苗木规格用苗

株.h

m-2

3、造林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项目)季

规格及要求(注意事项)

整地栽植抚育

四、结语

写出对本次课程设计的一些想法﹑体会﹑建议等。

全国水土保持林树种一览表

全国水土保持林树种一览表 树种名称 生物学特性 分布地区及地势条件 造林方法 用途 油松 常绿乔木,适应性强,喜光,抗风,耐寒,耐旱,耐瘠薄,不耐盐碱,喜生于微酸性及中性沙壤土中,根系发达,生长较慢 华北、西北和华中、西南部分地区,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阴坡、半阴坡 植苗直播 护坡固沙;建筑用材,矿柱材,薪炭材 侧柏 常绿乔木,适应性强,稍耐阴,抗风,耐寒,耐旱,耐湿,耐瘠薄,喜生于中性及微碱性土壤,微酸性土壤也能生长,深根性,生长缓慢 华北、西北、华中等地,海拔1500米以下的黄土丘陵及土石山区,半阴坡、阳坡 植苗直播 护坡;建筑、车船、矿柱、家具和雕刻用材 杨树 乔木,适应性强,喜光,很耐寒,较耐旱,耐水湿,较耐盐碱,喜生于中性及石灰性湿润肥厚沙壤土,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繁殖容易 除华南以外的全国各地,海拔24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河岸和黄土丘陵山地 植苗插条埋条分蘖 护岸护滩,防风固沙,一般用材,化纤及造纸原料 旱柳 乔木,适应性强,喜光,抗风,耐寒,耐旱,耐水湿,较耐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适生于各种性质的土壤,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萌芽力强 华北、西北和华中,海拔23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和丘陵山地 植苗直播分蘖 护岸护滩,防风固沙,一般用材

乔木,适应性强,喜光,抗风,很耐干旱,耐瘠薄,耐微盐碱,不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喜生于中性、石灰性土壤,浅根性,侧根发达,生长迅速,根蘖能力强 华北、西北、东北、西南,海拔12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山麓和黄土丘陵、低山、阳坡 植苗直播分蘖 护坡固沙,改良土壤;车辆枕木、矿柱及小农具、家具用材、薪炭材;叶可作肥料、饲料,花为良好蜜源 白榆 乔木,适应性较强,喜光,抗风,极耐寒,耐干旱,耐瘠薄,不耐水湿,耐微盐碱,喜生于石灰性土壤,深根性,侧根发达 华北、东北、西北、华中等地区,海拔18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黄土丘陵、山地、阳坡 植苗直播 护坡,防风固沙;一般用材,叶为良好饲料 臭椿 耐微盐碱,不耐水湿,喜生于中性、石灰性土壤,深根性,主根发达,侧根少,生长迅速 西北、华北、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黄土丘陵、山地、阳坡 植苗直播分根 护坡固崖,四旁绿化;木材可作家具、农具、梁檩及造纸原料,籽可榨油,叶可养蚕,根可入药 楸树 乔木,喜光,较耐寒,喜石灰性肥厚的土壤,主侧根发达,生长较快 华北、西北海拔1500米以下的平地、黄土丘陵、低山 植苗分根 护坡,四旁绿化,建筑用材,各种家具良材 泡桐 乔木,喜光,耐寒性差,稍耐旱,怕积水,稍耐盐碱,喜生于石灰性深厚肥沃沙土壤,侧根发达,生长迅速,萌蘖性强 华北、华中和西北、东北部分地区,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地、轻沙地、丘陵低山 植苗插条压条分根 护坡、护塬、护岸,四旁绿化;家具良材,叶可作肥料 树种名 生物学特性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方案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方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丹巴县大渡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半扇门沟、宅龙沟) 水 土 保 持 林 草 措 施 四川顶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9月 一、工程概况

丹巴县大渡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中的半扇门沟和宅龙沟位于大渡河一级支流小金川河的左岸,本工程为项目区内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工程主要整治内容表 二、编制要求: 1、整地采用穴状整地方式,坑口直径0.6m,坑深0.6m; 2、造林时间选择在春、秋两季。栽植方法采用“穴植”,技术要求是“三填、两踩、一提苗”。 3、抚育管理包括间苗定苗、松土除草,促进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除蘖平

茬,在栽植后1~2年,应选留一生长健壮、干形通直的主干,将其余的萌蘖条去掉;修枝整形,宜在初冬和早春树木休眠期进行,幼树修枝强度宜小,大树可适当加大;及时浇水、施肥、防虫及补植,成活率低于40%的,必须重栽。 种植规格、要求及需苗量 三、施工工序 园林绿化种植的施工顺序一般为: 地形细整—→定点放线—→乔木栽植—→灌木种植—→地被草坪栽植—→施工期养护—→养护管理期养护—→竣工验收移交 (1)、选材 1、表土、肥料、水等应符合本工程要求; 2、植物品种 2.1所有植物应考虑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在呼和浩特市周边地区及东北、山西等省份符合本工程设计要求效果的苗木,带冠种植;适合于当地气候条件易于生长的、并有丰满干枝体系和苗壮的根系。植物应无缺损树节、擦破树皮、受风冻伤害或其他损伤,植物外观应显示出正常健康状态,能承受上部及根部适当的修剪。 2.2乔木应具有挺直的树干,发育良好的枝杈,根据其自然习性对称生长。不应有大于直径20cm未愈合的伤痕。 2.3运到现场的乔木高度应符合图纸要求,其胸径应按施工图纸要求。 2.4露地栽培花卉应符合设计要求。 (2)、地形细整

818水土保持及防护林学(最新整理)

南京林业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8 科目名称:水土保持及防护林学满分:150 分 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名词解释(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水土流失2.土壤侵蚀程度3.正常侵蚀4.径流系数5.年土壤侵蚀模数 6.林带胁地7.林带结构8.输沙率9.透风系数10.荒漠化 二、填空题(10题,每格1分,共30分) 1.根据土壤侵蚀的成因和发展速度,可将土壤侵蚀分为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对象是。(3分) 2.重力侵蚀的形式主要有、、和。(4分) 3.切沟侵蚀的特点是横断面初期呈形,并形成一定高度的,长、宽、深三方向的侵蚀同时进行。(2分) 4.沟蚀有、、、等几种形式。(4分) 5.防护林带的结构类型主要有:、、。(3分) 6.按断面形式分类,梯田主要类型有:、、。(3分) 7.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类型主要有、、。(3分) 8.在林带的不同方向胁地程度不同,其规律是、。(2分) 9.风蚀发生时沙粒有三种移动方式:、、。(3分) 10.主林带方向应该与垂直,副林带方向主林带;辅助林带位于两条之间。(3分)、、简答题(5题,每题9分,共45分) 1.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2.我国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包括哪几个方面,其相互关系? 3. 写出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并说明K值的确定方法? 4.坡地改成梯田后,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5.林带横断面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其防风特点是什么? 四、问答题(3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谈谈我国水土流失的形势及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2.试论述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机制? 3.试论述风沙流活动的规律?流沙治理方法主要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

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看看下面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水土保持方案设计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概况。坪山河又名新寮水、石头河,是淡水河的一条支流。它起源于深圳市盐田区的梅沙尖,一直向东流经坪山镇、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西区,在惠阳区的下土湖纳入淡水河,是一条跨越三个地区的跨境河流。坪山河天然河道全长39km,整个流域汇水面积。 坪山河两岸地势平缓,阶地相对较开阔,地面高程约为18~29m,河床高程约15~20m。坪山河流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濒临南海,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坪山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受季风影响,雨量主要分布在 3月下旬~10月中旬,占全年降雨量85%以上。项目区主要土壤有赤红壤、红壤、山地黄壤和冲积土,以赤红壤为主。 根据现场踏勘,工程沿线地形较为平坦,植被覆盖率较高,因此工程沿线自然水土流失主要以轻度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程度轻微,其土壤侵蚀模数为500t/。 工程概况.坪山河治理范围起于大亚湾与深圳交界处的上洋村,终于惠阳与大亚湾交界处新规划的龙海一路桥。河道整治长度,新建堤防长度。本工程等级为Ⅲ等,堤防级别为3级,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水闸建筑物工程级别均按3

级设计。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防洪和治涝两部分,防洪部分包括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其中河道整治,堤防建设;治涝部分包括新建水闸2座、新建排水涵管16条;拆除重建翻板闸2座。 本工程施工总工期为28个月,估算总投资为万元。 根据项目区的地貌特征、工程总体布局、设计和功能区划,将本工程分为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区、弃渣场区、施工营造区以及临时施工道路区5个水土流失防治区,主体工程区包括堤防建设区和水闸建设区两个二级分区。 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本工程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本工程占地类型中园地、林地、荒草地属于水土保持设施,因此本项目建设损坏水土保持面积为。 弃渣量。根据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技术资料工程量统计以及土石方平衡计算可知本工程需取土万m3、弃土弃渣万m3。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经预测,项目区水土流失总量为,新增水土流失总量。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在措施布设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⑴分区治理原则;⑵互补性原则;⑶“五定”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方案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水土流失地区经人工控制(水土保持林业措施)的土地经济系统和土地自然系统间耦合构成土地经济系统,如何使这个复杂系统的结构合理,水土流失处于正常侵蚀范围之内,经济效益最佳,运行高效,是多年来林业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林业措施不仅是技术和社会经济问题,而且是发展经济与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和环境保护的生态经济问题。通过林业措施使相对稳定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可使它对外界的干扰、破坏,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在一定的情况下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持续发展。第一节水土保持林的水文效益水不仅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先决条件,而且是全球与局部气候状况的重要决定因素。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水的用途要求越来越高,用量越来越大,例如我国目前的全国年总需水量在二十世纪 80 年代 4400 亿m3 的基础上增加到了 6800 亿 m3,即增加 50%以上。当前,在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中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工农业发展的严重障碍。但是,由于水的性质所决定,它不仅对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而且有时造成不便甚至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据估计,地球大陆上的总降水量约 11.9 万 km3。这些水一部分以水蒸气的形

式返回大气;面另一部分则变成地表径流。由于这些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配的不均匀性,过量的地表径正常常超出正常的河槽,形成洪水而淹没平地,破坏农田与城镇,引起重大伤亡事故,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另一面。当高空的水蒸气以雨滴的形式下降时,雨滴的动能又可使土壤颗粒崩解,形成结皮,迅速降低地表土壤的入渗能力,引起坡面侵蚀,并增加洪水量,引起沟道、河流侵蚀,甚至引起泥石流暴发,诱导滑坡等重力侵蚀,被冲入河流的矿物质和有机质沉积,可造成河床、湖泊、水库的淤积,降低其调洪能力,并使水质受到污染,成倍地增加洪水所造成的损失。一方面是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另一方面是大量降雨所造成的破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人们不仅认识到了修建水利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不平衡的矛盾,而且也认识到了陆地森林的巨大调节作用。地球上现有约 40 亿 ha 的森林正在保护着地球上的主要江河的安全。森林对水资源的这种调节作用即所谓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的作用。又称森林水库的作用。水土保持林与的关系其实质是水土保持林的水量平衡,即水土保持林对各水量平衡要素的影响。由于这种影受气候、地形、土壤、地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综合评价中如何区分出水土保持林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总的来说,水土保持林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防止洪水,改造局部地区水

水保方案典型设计要求

水保方案中典型设计要求 挡渣工程典型设计要求: (1)在地形图上绘制平面布置图。 (2)初步确定挡渣坝轴线位置,挡土墙走向及轴线位置。 (3)确定设计标准,初步确定建筑物的形式、主要尺寸和主要建筑材料。(4)绘制主要断面图。 (5)列表给出主要技术参数的取值(如内摩擦角、粘滞系数等)。 (6)给出稳定分析的公式、参数、结果和结论。 (7)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 (8)明确使用范围。 护坡工程典型设计要求 ①明确护坡工程的位置。 ②初步确定护坡形式并明确主要材料。 ③在满足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初步确定主要尺寸。 ④绘制主要横断面图。 ⑤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 ⑥明确适用范围。 土地整治工程典型设计要求 ①明确土地整治的位置和面积。 ②根据土地适宜性分析,确定整治方法。 ③确定主要技术参数(平整度、覆土厚度、防渗排水要求等)。 ④绘制必要的设计图。 ⑤列出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 ⑥明确适用范围。 防洪排导工程典型设计要求 ①在地形图上绘制平面布置图。 ②确定设计标准,进行洪水计算。 ③初步确定主要断面尺寸,绘制主要断面图。 ④初步确定效能防冲措施,注意与下游沟道链接。 ⑤列表给出主要技术参数的取值。 ⑥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 ⑦明确适应范围。 降水蓄渗工程典型设计要求 ①初步确定蓄渗工程的位置。 ②初步确定蓄渗工程形式并明确主要建筑材料。 ③根据地表径流量及实际需要,初步确定工程结构形式,明确主要尺寸。 ④绘制主要设计图。 ⑤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

⑥明确使用范围 植被建设工程典型设计要求 ①对拟采取植物措施的场地进行立地条件分析,结合景观要求,确定适宜的植物物种及配 置方式。 ②确定苗木规格、种植方式、材料用量。 ③进行植物措施典型设计,确定工程量,绘制典型设计图。 ④明确养护管理配套措施。 ⑤对项目建设区需要保护的植被,提出假植和移植方案。 临时防护工程典型设计要求 ①明确临时防护措施的种类,初步确定各类措施的位置。 ②说明临时拦挡的方式、面积、设计尺寸及工程量并绘制典型设计图。 ③说明临时排水、沉沙措施的布置位置、数量、设计尺寸及工程量并绘制必要的图件。 ④说明临时苫盖的材料、面积及工程量。 ⑤明确表土的剥离厚度、堆放场地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利用方向。 防风固沙工程典型设计要求 ①根据项目所处的风蚀沙化类型区确定防护类型、防护宽度。 ②选定防护措施材料,确定布设形式(带状、网格状)。 ③绘制必要的设计图。 ④计算工程量及单位指标。

项目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书

项目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书 1 水土保持综合调查 1.1 自然条件 项目区地质构造属川中褶带龙女寺半环状构造区。区内包括有龙凤场向斜、中心镇背斜、钱塘镇向斜和大石桥背斜及合川向斜;它们以龙女寺背斜为核心,呈半环状的构造形迹。 项目区大地构造区域属四川中台坳,亦称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出露地层为侏罗系沙溪庙组和遂宁组。沙溪庙组面积最大,主要由紫红、棕紫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紫灰、黄灰、灰棕色中至细粒长石砂岩呈不等厚互层,泥岩中普遍含钙质结核,砂岩中大型斜层理发育。遂宁组主要分布在峨眉小流域,岩性单一,以棕红色厚泥岩为主,剥蚀风化深,以保水保肥力差的红石骨子为主要成土方式,土壤粘、廋、干旱、缺有机质。 北部地貌为台地、中部地貌为高丘、南部地貌为丘陵。受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项目区水土流失严重,但从未进行过综合治理。 项目区地面坡度组成及耕地坡度组成情况见下表: 表1-1项目区地面坡度组成表 注:耕地坡度是指耕作面坡度。 项目区的气候,因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降水、日照、风力等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特点是:冬暖夏热,春早秋短,无霜期长,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风小湿度大。春有连阴雨,夏常有伏旱,秋多绵雨, 冬少寒潮。 表1-4 项目区气象特征表

气温: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7.8℃,一年之中1月最低,日均温度为7.2℃,8月最高,多年日平均温度为28.3℃。历年极端温度,1961年1月17日最低为-3.7℃,1972年8月27日最高为41.4℃。 日照:项目区地处亚热带低纬度、日照资源本应丰富,但是,因受西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交汇影响,造成秋、冬、春三季天空云层多且低厚,雾日持续时间长。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89h。 降水:项目区降水季节性、地区性差异明显、夜间降雨多于白天。液态水多,固态水(雪、冰雹)少。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28mm,其中1968年最高,为1428mm;1961年最低,为828mm。 6-8月为暴雨最多时期,最早暴雨5月即可出现,由于降雨不均,暴雨多,强度大,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旱洪灾害几乎年年都有。项目区洪水由暴雨形成,历时一般为一天左右,洪水发生季节与暴雨相应。1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为109mm,3-6h最大降雨量为72mm;2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为135mm,3-6h 最大降雨量为86mm。 项目区属涪江、嘉陵江水系。 涪江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253 kg/m3;输沙率为665 kg/s,最大为2930 kg/s;输沙量为2112万t/a,最大为9240万t/a;浸蚀模数为731.1t/km2,最大为3130t/km2。 嘉陵江多年平均含沙量为2.39 kg/m3,最大为5.24 kg/m3;输沙率为5356kg/s,最大为11800 kg/s;输沙量为16910万t/a,最大为37400万t/a;浸蚀模数为1077.4t/km2,最大为2368t/km2。 1.2 自然资源 项目区主要成土类型是灰棕紫色水稻土和灰棕紫泥土,只有峨眉小流域是红棕紫色水稻土和红棕紫泥土。 灰棕色紫色水稻土成土母质为上下沙溪庙组的紫色砂泥岩风化的坡积物或残积物。土层深厚,矿质养分含量丰富,潜在肥力高,保肥供肥性好,是项目区水稻生产和水旱轮作的主要基地,自然植被为柏树、桉树、竹类、青杠、马尾松、马桑等。 灰棕紫泥土主要分布在各向斜轴部及两翼的丘陵坡地,光热资源丰富,是旱粮作物和多种经营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其成土母质为棕紫、灰棕紫泥岩、砂岩、砂质泥岩夹灰色砂岩,母质风化度不深,矿质养分丰富,先天肥力高,胶体品质好,保水保肥力强,宜种性广。自然植被有柏树、青杠、桉树、马尾松、泡桐、香樟、竹类等;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苕、胡豆、豌豆和其它各种杂粮;经济作物有辣椒、地瓜、南瓜、白菜等;经济林有广柑、梨、桑树等。 红棕紫色水稻土成土母质系侏罗系遂宁组,主要岩石为红棕色泥岩,砂质泥岩,夹钙质或石英粉砂岩,底部为砖红色石英粉砂岩。本土属土壤粘重,通透性差,易滞水遭受湿害,且酸碱度较高,磷元素易被土壤固定,锌的有效性低,水

水土保持设计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发表时间 :2013-03-18 14:53:58发表人员:admin点击 数:1593 Technical regulation 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plan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SL204— 98 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实施日期: 1998 年 5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SL204-98 的通知 水科技 [1998]47 号 根据 1995 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计划,由部水土保持司主持、 主编制定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发布。标准名称和编号为: 强制性标准: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本标准自 1998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 如有问题请函告水土保持司,并由其负责解释。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8年2月5日 前言 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水利部第 5 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本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总则。简述编制本规范的目的和意义,适用范围,水土保持方案分 阶段的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及责任范围,水土保持方案应达到的目标等。 第二部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主要有水土保持方案各设计阶段的要求,

雨季造林技术和管理措施

雨季造林技术和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8-12-14T17:28:57.9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作者:潘士云 [导读] 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已经开始变得越开越严重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加大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 佳木斯市林木种子管理站 摘要: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已经开始变得越开越严重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加大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要想对现有的环境问题进行改善,就必须要加大对植树造林工作的投入力度,这样我国才能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雨季造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造林方法,其不仅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还能实现对时间的充分利用。本文就雨季造林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优化现有的雨季造林技术。 关键词:植树造林;雨季造林;植树技术;管理 要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就必须要对环境进行保护、维护环境的安全,这样我国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提高。政府必须要充分的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断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样人和自然才能真正的实现和谐共处,我国社会发展的速度才能变得越来越快。林业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林业工作的时候要以林业生产为主,并且还必须要采用生态建设和木材发展的综合的工作方式,以及雨季造林的方法来发展林业,这样林业发展的速度才能变得越来越快。 1雨季造林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变得越来越强了。在开展雨季造林工作的时候,必须要不断推广和宣传雨季造林工作的重要性,这样雨季造林工作的效率才能得到提升。雨季造林技术的投资是非常小的,并且在进行造林的时候也非常省时、省工,很多山区在进行植树造林的时候采用的都是结构模式。 2造林技术分析 2.1造林技术组织和措施 2.1.1专门的组织结构和技术模式 雨季造林工作本身的周期是非常短的,并且其还有着非常强的季节性,可以进行造林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因此在进行雨季造林的时候,必须要对雨季造林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这样雨季造林工作才能变得更加完善,并且在进行雨季造林的时候必须要保证所有的工作都能落到实处,这样雨季造林工作的质量才能得到提升。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长效的雨季造林工作机制,同时还必须要克服雨季造林工作中的各种困难,这样才能保证?造林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 现在我国雨季造林工作仍旧存在着资金短缺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国家必须要不断加大对雨季造林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对雨季造林技术的研究力度,这样雨季造林工作的目标才能真正的落实到造林工作中,雨季造林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各尽其职,这样雨季造林工作才能开展的更加顺利。 2.1.2实现合同造林制度 现在我国的很多造林都是合同造林,在进行造林的时候有着统一的造林规划流程,并且在进行雨季造林的时候,还必须要对工作模式和供苗进行统一,这样造林的效益和速度才能得到提升。 2.2造林技术措施 2.2.1合理整地 整地在造林工程中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环节,一般在工程项目中都是在上半年进行整地工作,从而在春季整地或者雨季造林进行处理总结,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针对整地的方法、规格进行全面确定,从而使得在工作中能够按照水土保持要求来进行全面系统化的工作,且根据施工过程中需要的规格和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地,且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土面的影响现状。 2.2.2适地适树为基础进行树种和苗木选择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幅员辽阔,因此在整个造林工程中就需要因地适宜的进行树种选择和苗木的选取,以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种种缺陷与质量隐患。因此而言,一般在造林工程中我们要严格的选择各方面的工程处理要求,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质量问题进行深入的总结与系统化的分析,从而使得苗木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和科学技术的全面化、系统化要求。 2.3掌握造林设计及 雨季造林工作中,对于季节和种树时机的选择与控制,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和现象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一般在种树工作中,对于根苗造林工作中,如果能够在树木栽好之后就下雨,并且持续几天的阴天,那么对于树木的存活与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与重要技术手段。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造林工作的时间选择最好是在下午进行,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太阳对于苗木造成的破坏。 2.4造林技术 2.4.1造林密度 松柏造林一般安排在山坡的中上部,穴状或鱼鳞坑整地,密度可掌握在220-330株/亩:花椒一般栽植于地堰或在水平阶及梯田成片栽植,栽植于地堰的株距2米左右,成片造林,密度可掌握在130-160株/亩,株行距2×2-2.5米。 2.4.2容器苗造林 容器育苗造林要注意一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起苗时,应先挖掉容器袋周围的土,尽量不使袋内的土体松动,切忌用手拔苗起苗。二是栽植时应注意栽植深度,培土深度要比容器高出2-3厘米,切忌将营养袋露在外面:三是栽前一定要撕破袋底部。 3雨季造林宏观管理措施 3.1全力抓好雨季造林工作 雨季造林省工、省力,投资少、见效快,各地要抓住近期连续降雨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广泛宣传发动,把雨季造林列入近期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紧紧把握提前整地、适时栽植、加强管护几个关键环节,主动打好雨季荒山绿化攻坚战。各地主要负责同志和林业部

水土保持林造林技术设计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 《水土保持林学》造林技术设计 一:前言 二:设计地区概况及立地分析 三:造林技术设计 (一)立地类型划分 (二)造林类型设计 (附)造林类型(典型设计)表 四:结束语(小结) 造林技术设计(作业) 一、前言 ⊙主要阐述造林技术设计的重要性:林业生产周期长﹑造林成功与否关系到几十年上百年的大事,应以科学为依据。因此,为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并为以后的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稳定高效的林分结构,进一步提高人工林的产量、质量、各种效益必须要进行设计。 ⊙造林技术设计要在充分调查社会自然经济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划分立地条件类型,分别立地条件类型编制造林类型。 ⊙设计时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认真调查研究立地条件及林种的生物学特性,并广泛搜集群众的造林经

验。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及树种特点提出相应的造林技术设计。

⊙造林技术(措施)设计作业包括: ①树种的确定及树种选择设计; ②群体结构设计; 林分组成设计――单纯林,混交林(混交方式等) 密度及种植点配置设计 ③整地技术设计:方法﹑规格﹑季节等; ④造林方法设计:造林方法﹑季节﹑种苗规格及数量; ⑤幼林抚育管林:松土除草等等一系列措施;二、涉及地区概况及立地条件 通过造林地区概况分析进一步明确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为完成上述设计提供依据。 ⊙自然条件: 分析气候条件降水特性、雨量、气候是否干旱﹑温度﹑热量等; 分析地形地貌条件海拔高度、坡度大小、地形是否完整等

分析土壤条件土壤厚度、土壤水分、养分、矿质含量等; 分析水文状况地表水、地下水、有无灌溉条件等; 分析植被状况为树种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要找出立地限制因子和主导因子:降水少﹑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应选择抗干旱树种营造生态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 ⊙社会经济条件 分析本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经济状况、主要产业,分析劳动力状况、交通状况等。 三、造林技术措施设计 (一)立地类型划分:(本作业结合2个立地类型)Ⅰ、海拔>700m-阴坡-土层厚度>30cm(水源涵养林); Ⅱ、海拔<700m-阳坡-土层厚度<30cm(水土保持林); 为每一立地类型设计一个造林类型(可以是多个造林类型)

造林技术方案

一、施工工序划分: 樟子松、云杉栽植的施工工序:清理场地一定点放线一整地挖穴一选树种一运苗一种植苗木一施基肥一施保水剂一踩实一浇水一覆土、覆塑料薄膜一养护管理二、主要施工方法 l、定点放线 1)放线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只绳放线法:适用地形变化较小的平缓坡地。按图纸上已标明的或建设、监理方指定的中心线位置,放一根直线(尺绳),根据作业设计书中对造林密度的要求,沿尺绳用白灰或标桩在场地上加以标记,确定树苗栽植的具体位置,以此为基准,向左右两侧展开。 (2)标杆放线法:根据三点一线的原理进行放样,多在地形较为规则的造林地应用该方法。 (3)尺徒手定点放线:适用地形不规则的山坡。按图纸上标明的或建设、监理方指定的参照物,按造林作业设计规定的株、行距,用白灰或标桩在场地上加以标记,以此方法逐步确定树苗栽植的具体位置。 (4)网放线法:适用于具有规则的植物构图要求的设计。先在图纸上以一定比例画出方格网,把方格网按比例定位到施工现场(多用经纬仪),再在每一个方格按照图纸伤的相应位置进行尺绳法定点。 (5)在标定植树点位置的同时,要对计划栽植的树种做出明显标示,并记录数量,挖穴时如发现定点标记模糊不清时重新放线标定。 2)复查标定 放线定点后应立即复查。不论采用何种放线法,各相邻栽植点误差,以设计书规定的株、行距为基准,平坡不大于5%,复杂山坡不大于15%。 2、整地挖穴 1)种植穴(坑)挖掘的质量,对植株以后的生长有很大死亡影响。除按设计确定位置外,应根据根系或泥球的大小,土质情况来确定穴径大小,(一般应较根盘或土球大0.25-0.5米),根据树种根系类别,确定穴(坑)的深浅(一般应较根系长度或泥团厚度深0.2-0.4米)。整地过程中应尽量保留现有灌、草植被,防

全国水土保持林树种一览表

全国水土保持林树种一览表 全国水土保持林树种一览表 树种名称 生物学特性分布地区及地势条件造林方法用途油松常绿乔木,适应性强,喜光,抗风,耐寒,耐旱,耐瘠薄,不耐盐碱,喜生于微酸性及中性沙壤土中, 根系发达,生长较慢 华北、西北和华中、西南部分地区,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阴坡、半阴坡 植苗直播护坡固沙;建筑用材,矿柱材,薪炭材侧柏常绿乔木,适应性强,稍耐阴,抗风,耐寒,耐旱,耐湿,耐瘠薄,喜生于中性及微碱性土壤,微酸性土壤也能生长,深根性,生长缓慢华北、西北、华中等地,海拔1500米以下的黄土丘陵及土石山区,半阴坡、阳坡植苗直播护坡;建筑、车船、矿柱、家具和雕刻用材杨树乔木,适应性强,喜光,很耐寒,较耐旱,耐水湿,较耐盐碱,喜生于中性及石灰性湿润肥厚沙壤土, 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繁殖容易除华南以外的全国各地,海拔24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河岸和黄土丘陵山地植苗插条埋条分蘖护岸护滩,防风固沙,一般用材,化纤及造纸原料旱柳乔木,适应性强,喜光,抗风,耐寒,耐旱,耐水湿,较耐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适生于各种性质的土壤,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萌芽力强 华北、西北和华中,海拔23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和丘陵山地植苗直播分蘖护岸护滩,防风固沙,一般用材刺槐乔木,适应性强,喜光,抗风,很耐干旱,耐瘠薄,耐微盐碱,不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喜生于中性、石灰性土壤,浅根性,侧根发达,生长迅速,根蘖能力强 华北、西北、东北、西南,海拔12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山麓和黄土丘陵、低山、阳坡植苗直播分蘖 护坡固沙,改良土壤;车辆枕木、矿柱及小农具、家具用材、薪炭材;叶可作肥料、饲料,花为良好蜜源 白榆 乔木,适应性较强,喜光,抗风,极耐寒,耐干旱,耐瘠薄,不耐水湿,耐微盐碱,喜生于石灰性土壤, 深根性,侧根发达 华北、东北、西北、华中等地区,海拔18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黄土丘陵、山地、阳坡 植苗直播 护坡,防风固沙;一般用材,叶为良好饲料 臭椿 耐微盐碱,不耐水湿,喜生于中性、石灰性土壤,深根性,主根发达,侧根少,生长迅速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知识分享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 ——水土保持林的水文效应 摘要:水土保持林业措施是在水土流失地区人工造林或飞播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育草等,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开展多种经营、增加经济与社会效益而采取的技术方法。是区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的组合部分,与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组成一个有机的区域(流域)综合防治体系。通过林业措施使相对稳定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可使它对外界的干扰、破坏,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在一定的情况下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林与水的关系其实质是水土保持林的水量平衡,即水土保持林对各水量平衡要素的影响。水土保持林的水文效应一般包括林冠层截留降雨、林地枯枝落叶层吸收水分和林地土壤水分入渗及贮水等主要过程。 关键词:水土保持林水文效应雨水枯枝落叶消减洪峰 一、水土保持林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 (一)林冠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 林冠截留作用,是指降水到达林冠层时,有一部分被林冠层枝叶和树干所临时容纳,而后又蒸发返回大气中去的作用。树冠可以截留降雨,一般截留率为15%~30%。被林冠截留的雨水,除一小部分被蒸发到大气中以外,其余大部分经过枝叶一次或多次截留以后,缓慢滴落或沿树干流下,改变了雨水落地的方式和降雨再分配。林冠起到增加大气湿度、直接消减径流量、改变林下降雨的雨滴动能、相对延长降雨历时和保护地表的作用。林冠的截留量与树种、树冠结构、林冠郁闭度、林冠的湿润状况、降雨量以及降雨强度有关。枝叶越茂密,层次越多,树枝水平或轮状重叠排列,枝叶面积越大,截留量就越大。降雨量越大,林冠截留量越大;降雨强度越大,截留量越大;反之,则小。

水土保持规划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水土保持规划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水土保持规划在水土资源保护工作上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科学、有效、合理化的制定和设计水土保持规划,并且长期正确的去运用,可以促进水土资源的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化运用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可是在现阶段的水土保持规划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问题也在 不断的出现,比如说:设计思想落后,技术参数不正确,设计的时间不充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急需有效的去解决这些问题。 1.1保护和预防 针对一些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在其保护的方向以及保护的方法 上面做规划,这些重要区域主要有:高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域、饮用水的保护区域、湿地保护区等。这些重点保护区保护的方向是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维护。 1.2综合性的防治 根据水土流失的相关特点、治理的要求以及自然经济条件等因素,对那些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做出综合性的防治。这些区域主要有:小流域的防治、坡面的防治、果园地的防治、农耕地的防治、居住环境的防治等。 1.3综合性的监督和管理 针对人类活动所引发的水土流失现象进行综合性的监督和管理,采用一些监管方案的同时还要进行合理化的统筹和规划。内容主要是:

建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机构,管理和制度上的创新,法律法规的设立等。 1.4水土保持的定期监测 具体的内容有:按照水土保持的相关监测职责和监测要求,去规划监测点的布置;在监测体系完善的基础上,综合提高监测的水平和制度的保障能力;对重点的防护区域以及一些重点的治理工程项目要提出监测管理的目标和监测的要求,同时还要制定出监测的方案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2.1水土规划设计的方法不先进 水土保持的相关技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并且目标多样化的技术体系。可是,目前在水土保持的规划设计当中,设计的目标比较单一,而且技术方法也不先进,同时还没有进行比较具体的调查和研究,这些情况制约着水土保持治理目标的实现。 2.2相关资料的收集方法不先进 在水土保持规划的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对资料的采集基本上是通过对实地的调查,相关人员的谈话以及查看当地的统计资料来获得。这些方法很容易出现误差,因为土地相关部门提供的那些资料并不是很全面,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要想采集到更加准确的资料,需要应用更加高科技的手段,比如可以使用导航定位测量仪。 2.3规划设计的参数不是很准确

水土保持规划设计讲义

绪论 第一节关于规划的概念 水土保持规划:是为了贯彻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水土流失地区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规划:规划是一种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选择、制定最好行动方针的自觉过程。 从技术层面上解释水土保持规划,为了振兴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而应用各学科的有关理论、技术,将人们利用、保护水土资源的具体目标和意向自觉的、科学的分配到特定范围内的空间和实践的过程。 生态规划: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议对策,促进人类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第二节水土保持规划的方针和原则 方针:贯彻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 原则:除上面的“24字方针”中大部分可以作为规划原则外,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有关部门发展规划相协调,做到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采用新理论、新技术和方法,遵循可操作性的原则。 第三节水土保持规划的规划期和任务 规划期:省级以上为10—30年,最长不超过50年;地、县级为10年。规划编制应研究近期和远期两个水平年,并以近期为重点。水平年宜于国民经济计划及长远规划的时段尽可能一致。 任务:进行综合调查和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规划区水土流失状况成因和规律。确定水土流失类型及分区。拟定水土流失防治方向,因地制宜的提出防治措施。拟定近期和远期的治理进度。估算规划区的治理总投资。预测规划实施后的综合效益并进行经济评价。提出规划实施的组织管理措施。 第四节水土保持规划的类型与方法 类型:总体规划;实施规划;常规规划;优化规划。

水土保持林学-重点

水土保持林学复习重点 绪论 1、水土保持林学:是根据林学和生态学原理,结合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和资源综合利用,主要阐述造林基本原理与培育技术,水土保持林规划设计与体系配置建设技术,以及水土保持林体系多种功能与效益的一门应用学科。 2、水土保持林: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调节地表径流,防治土壤侵蚀,减少河流、湖泊和水库泥沙淤积,改善山地丘陵区的农牧业生产条件,提供一定林副产品的天然林和人工林。 3、水土保持林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1)数量少,发展速度慢,不能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 (2)成活率、保存率低。这是目前水土保持林发展最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问题(3)生长缓慢,小老林面积大,既无生态效益,又无经济效益 (4)科学研究跟不上生产要求,对生产上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 (5)树种单一,可替换树种研究较少 (6)造林所用苗木质量低 (7)对现有林分缺乏管理,重造轻管 第一章水文效应 1、水土保持林的水文效应:指水土保持林对一个流域或区域的水文要素的影响。 水土保持林对这些要素(如降水、蒸发和径流)进行改变、调控,最终改变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分配比例,从而改变水文过程,调节地表径流,保持水土。 2、对降雨的三次分配 林冠层截留:泛指所有森林植物的地上部分(乔木、灌木和活地被物) 枯枝落叶截留(死地被物) 枯枝落叶层下的土壤:下渗吸收或产生径流 3、林降雨量包括(林冠通过雨量)和(林冠滴下雨) 4、影响林冠截留量的因素(看一眼得了) (1)林冠特性 林冠结构:重叠多、孔隙少,截留量多;枝叶量:多>少;湿润程度:干>湿 (2)林分特征 树种:针叶>灌木>软阔>硬阔;郁闭度; 林龄:同一树种因林龄不同,枝叶茂密程度不同,截留率也不相同。 (3)雨量、雨的性质 雨量与截留量:正相关关系、非直线性(当林冠截留量IC< C林冠贮水量时) 林冠贮水量C:一次降雨中林冠所能容纳的最大降水量。 降雨性质与截留量: 雨强越大,降雨越集中,截留量越小; 雨强越小,历时越长,有利于林冠充分吸水和吸水后蒸发,截留量越大。 另外,由于“附加截留”的存在,林冠的总截留量有可能超过林冠的饱和截留量的那个极限值。 附加截留指的是对于历时长的降水在这个阶段中枝叶体还将水继续蒸发到大气中去,它由湿而变干,这样一来又增加了截留雨水的潜力,这种因蒸发而增加的截留称为“附加截留”。 (4)雨前林冠的湿润程度和林冠截留 在雨前林冠愈干燥,存留雨水的潜在能力愈大;反之,与前次降水相隔的时间愈短,则林冠含有较多的未来得及蒸发的前次截留量,存留雨水的潜在能力就小了。

造林技术

造林技术问答 一、整地 整地是造林的第一道工序,是造林前对造林地土壤翻垦的一项造林技术措施。整地首先使土壤变得疏楹,一方面有利于苗木根系的伸展,另一方面提高了土壤的蓄水能力。其次,由于整地过程中对造林地的局部地段进行了翻垦,从而改变了造林地的水热状况。第三,由于整地切断了土壤毛细管,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第四,在山地条件下合理的整地措施本身就是一项水土保持措施,可拦蓄地表径流、减缓流速,减免土壤侵蚀。此 外,提前整地也有利于造林施工。 在风蚀、水蚀强烈的地区,要注意尽可能减少破土面,如整地不合理,可能造成相反的 效果。 1.造林整地有哪些方式? 造林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整地两种。 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的整地方式,这种方式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显著,便于实行机械化作业及林粮间作,但用工大,投资大,易造成土壤侵蚀。一般来说,全面整地可用 于平坦、辽阔的造林地。 局部整地则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相对来说,局部整地的用工少,投资小, 适合于各种造林地。 2.如何进行穴状整地?

穴状整地为圆形或矩形坑穴。穴面与原坡面持平或稍向内倾斜,穴径40.5cm,深度25—40cm 以上。这是一种简易的局部整地,常用于地势平缓和缓坡地带,分小坑穴和大坑穴两种(方形或圆形)。小坑穴多用于一般小苗栽植造林;大坑穴穴径和穴深各1m左右,而大坑穴多 用于经济果树或速生丰产林。 穴状整地可根据小地形变化而灵活选定整地位置,整地投工数量少,易于掌握,成本较低,但是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较差。适用于各种造林地的整地有“四旁”和城市绿化等,是应用 最广泛的一种整地方法。 3.风沙严重地区整地应注意什么? 在流动和半固定沙地上造林时,原则上不进行整地。但是,在有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进行适当整地。如在丘间低地无积沙又为黏质土壤时,可以提前犁耕,但是要注意犁沟方向尽可能与主风方向垂直,以便自然积沙,起到保墒压碱作用,这样有利于造林成活与生长;如在杂草丛生的草滩上造林时,可采取带状整地,以防风蚀。风沙严重地区整地必须注意,应以尽可能不引起或少引起土壤风蚀为好,必要时可配以必要的机械沙障(如草方格、栅栏)。 4.如何确定整地规格? 造林整地技术规格主要是指整地的断面形式、深度、宽度、长度和间距等,这些指标都不同 程度地影响着造林整地的质量。 断面形式是指整地时的翻垦部分与原地面构成的断面形状。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整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多拦蓄降水,增加土壤湿度,防止水土流失,所以,整地深度对整地效果的影响最大,增加整地深度不仅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还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

水土保持林树种综述

水土保持林树种综述 选择优良树种,掌握造林树种的生长特性,是造好水土保持林的主要措施之一。如刺槐、油松、侧柏和紫穗槐等。沟谷、坡脚、台田、路边有各种杨树、柿树、黑枣、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树种。山上野生的树种主要有臭椿、黄连木、酸枣、荆条及胡枝子类的小灌木,离村庄较远的深山有葛条。。这些树种都有一定的水土保持作用和经济价值,但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因此,根据水土保持林的目的,把能在山坡上生长和便于造林的一些树种,进行造林试验,通过调查分析,比较优劣,从而选出可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树种。在无水分胁迫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和对比了树种的蒸腾耗水特性,结果表明,苗木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趋势为上午时段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下午时段的水分利用效率,针叶树种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最低,阔叶树种最高,灌木树种位于中间;各树种苗木 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值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刺槐、白榆、紫穗槐、黄土半干旱区水土保持林主要树种耗水特性研究沙棘、山杏、柠条、油松和侧柏;水分利用效率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侧柏、柠条、油松、刺槐、紫穗槐、白榆、沙棘和山杏。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树种苗木的各项生理指标研究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大部分树种苗木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增加。,在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曲线不相同,其光合速率的光响应变化趋势遵循二次项模型。在高土壤水分条件下,光合作用对光强

变化的响应与土壤水分条件基本无关,敏感性较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 光合作用对光强响应的敏感性增强。 .确定了刺槐与侧柏在干早、半干旱地区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为核心的适宜土壤水分条件和林地土壤水分管理标准: 刺槐适宜的SwC闭值为11.0%~15.5%(近似于田间持水量的52.0%~ 74.0%),最适SWC为13.0%(近似于田间持水量的62.0%)左右;所允许的最大土壤水分亏缺SWC为1众O%(近于田间持水量的48.0%)左右;土壤水合补偿点为4.55%(近似于田间持水量的21.7%)左右。侧柏适宜的SwC闭值在9.5%~13.5%(近似于田间持水量的45.0%一64.0%之间;最适的SwC在10.5%(近似于田间持水量的50.0%)。所允许的最大土壤水分亏缺SwC为8.5%左右(田间持水量的40.5%);土壤水合补偿点3.91% (近似于田间持水量 的18.6%)左右。,林地土壤水分季节性变化划分为:冬季土壤水分稳定期(头年12月至翌年3月上旬)、春季土壤水分损耗期(3月中旬至6月下旬)、夏季土壤水分恢复期(7月、8月和9月上旬)、秋季土壤水分消退期(9月中旬至n月下旬)4 个阶段。林地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垂直变化划分为:土壤水分速变层(0~30cm 左右的土层)、土壤水分活跃层(30~SOcm左右的土层)、土壤水分过渡层(80~ 18Ocm的土层)、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180cm或更低土层以下)4个层次。 .调查不同密度刺槐林分林下植物状况,研究林下植被对林地土壤水分环境的 指示作用,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其土壤水分、光照强度有显著减小的趋势,林下植被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降低,逐步由典型的中生植物向早生植物过渡,反映出高密度林分林地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