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函数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1《函数》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1《函数》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1《函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函数》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函数的性质。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理解函数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代数式等基础知识,对于数学的基本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函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理解函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性质。

2.难点:函数的概念的理解,函数的性质的推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函数的实例、函数的图片、函数的性质的推导过程。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如气温、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函数的表示方法,如解析式、图像等,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函数的图像,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表示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等,并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巩固学生对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性质的理解。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1《函数》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1《函数》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1《函数》教案1一. 教材分析《函数》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函数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性质,以及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代数的基础知识,对一些数学概念和符号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联系还不够明确,对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函数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性质,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函数的表示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教案。

2.与生活相关的函数实例。

3.小组讨论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海拔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数学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函数的定义,以及函数的表示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学会用函数表示一些实际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函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函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经济学、物理学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函数的概念、性质和表示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函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8.板书(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如上所示,供您参考。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函数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函数教学课件

热力学温度T(K)与摄氏温度t(℃)之间
关系式 有如下数量关系:T=t+273,T ≥0.
给定一个大于-273 ℃的t 值, 可以求出相应的T值.
①两个变量 ②已知自变量的值,可求唯一的因变量值 ③自变量有范围
•6
函数概念
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 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我 们称y是x的函数(function),其中x是自变量。
……
•12
当堂检测
1.下图是某物体的抛射曲线图,其中s表示物体与抛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表示物体的高度.
(1)图象反应了_抛__射__距__离__s_和___高__度__h___的关系;
(2) s/m
0
1
2
3
4
5
6
h/m
2.0
2.5
2.65 2.5
2.0
1.2
0
(3)s 取0~6m之间的一个确定值时,相应的高度h确定吗?确定
(1)刹车后滑行距离s和刹车前速度v的关系 (2)可将s看成v的函数,v>0
•10
概念运用
3、在国内投寄到外埠质量为100g以内的普通讯函应付邮资如下表: (1)表格反应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可以将其中的某个变量看成另一个变量的函数吗?若能,请指出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邮资y与信件质量m之间的关系 (2)可将y看成m的函数,0<m≤100
层数n 1 2 3 4 5 …… 物体总数y 1 3 6 10 15 ……
T=t+273,T ≥0
对于自变量在可取值范围内的一个确定的值a,函数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这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八 一次函数的常见错误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八 一次函数的常见错误

专题
= − ,
−+ = ,
所以ቊ
解得ቊ
= − .
= − ,
所以直线 BC 的表达式为 y =-3 x -1.
因为点 A 和点 B 在直线 y = kx -1的两侧,所以-3<


k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专题
易错点4
忽视分类讨论或分类不全而出错
11. 已知直线 y = kx -4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
所以 k -2≠0且 k2-4=0.所以 k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专题

3. 已知 y =( m -3)
+ m +1是一次函数,求该函数的
表达式.
【解】由一次函数的定义可知 m2-8=1, m -3≠0,
所以 m =-3.
所以该函数的表达式为 y =-6 x -2.
1
+ ( ≤ ),
6. [2024天津月考]若函数 y =൝
则当 y =20时,
( > ),
自变量 x 的值是( D )
A. ±
C. ± 或4
【点拨】
B. 4
D. 4或-
当x>3时,由y=20得5x=20,解得x=4,当x≤3
时,由y=20得x2+6=20,解得x=± .
取值范围.
【解】设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 y =
ax + b ( a ≠0),

−+ = ,
= − ,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

8.若正比例函数y=(1-2m)x的图象经过点A(x1,y1)
和点B(x2,y2),当x1<x2时,y1>y2,则m的取值范
围是( D )
A.m<0
B.m>0
C.m< 1
2
D.m>1
2
9.对于函数y=-k2x(k是常数,k≠0)的图象,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是一条直线
B.过点
1 k
,
k
2.【202X·呼和浩特】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晶,它与白昼时长密切相关.当 春分、秋分时,昼夜时长大致相等;当夏至时,白 昼时长最长,根据上图,在下列选项中指出白昼时 长低于11小时的节气是( D ) A.惊蛰 B.小满 C.立秋 D.大寒
3.【202X·长沙】小明家、食堂、图书馆在同一条直线上,小 明从家去食堂吃早餐,接着去图书馆读报,然后回家,如 图反应了这个过程中小明离家的距离y(km)与时间x(min) 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小明吃早餐用了25 min B.小明读报用了30 min C.食堂到图书馆的距离为0.8 km D.小明从图书馆回家的速度为0.8 km/min
解:画图略.这两个函数图象关于x轴(或y轴)对称. (2)这两个函数中x每取一个值时,其对应的函 数值y有什么关系?
解:画图略.这两个函数中x每取一个值时,其对应的 函数值y互为相反数.
11.已知y与x成正比例,且当x=3时,y=-9.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解: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则-9=3k,
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 图象与性质
数学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
1A 2D 3B 4A 5C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4-1函数 教学详案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4-1函数  教学详案

第四章 一次函数1 函 数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看成函数;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相应的会求出另一个量的值;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2.通过函数概念的学习,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3.在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善于观察、乐于探索和勤于思考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难点: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相应的会求出另一个量的值.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分别指出下列关系式中的变量与常量:(1)圆的面积公式2πS R =(S 是面积,R 是半径); (2)正多边形的内角公式(2)180n nα-︒=(α是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n 为正多边形的边数).2.假设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那么可知道:(1)这是一次 米赛跑;(2)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以愉快的心情开始一节课的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探究新知一、合作探究问题一想一想,如果你坐在摩天轮上,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下图反映了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m)与旋转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1)根据上图填表:t∕min012345…h∕m…(2)对于给定的时间t,相应的高度h确定吗?问题二瓶子或罐头盒等圆柱形的物体,常常如下图那样堆放.随着层数的增加,物体的总数是如何变化的?填写下表:层数n12345…物体总数y…对于给定任一层数n,相应的物体总数y确定吗?有几个y值和它对应?问题三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假若温度降低到-273℃,则气体的压强为零.因此,物理学把-273℃作为热力学温度的零度.热力学温度T(K)与摄氏温度t(℃)之间有如下数量关系:T=t+273,T≥0.(1)当t分别为-43 ℃,-27 ℃,0 ℃,18 ℃时,相应的热力学温度T是多少?(2)给定一个大于-273℃的摄氏温度t值,相应的热力学温度T确定吗?有几个T值和它对应?上面的三个问题中,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有两个变量,给定其中某一个变量的值,相应地就确定了另一个变量的值.(教师巡视)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最后学生代表发表各小组的见解.设计意图:这样能较好地体现数学的现实性,可以形成良好的数学观.二、新知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函数的形式:一般有列表法、图象法和关系式法.理解函数的概念应抓住以下三点:(1)函数的概念由三句话组成:“两个变量”,“x的每一个值”,“y有唯一的值”;(2)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有函数关系不是看它们之间是否有关系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看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3)函数不是数,它是指在某一变化的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课堂练习1.下列各曲线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 B C D2.已知函数y=2x-6,当x=3时,y=;当y=-6时,x=.3.下列关于变量x,y的关系式:①3x-4y=0;②5x-y2=1;③y=|x|;④y=2x2+1;⑤xy=1.其中,y是x的函数的是.4.近日,某县提出了“绿色环保,安全骑行”的倡议,号召中学生在骑自行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周末,小明骑共享单车到图书馆,他骑行一段时间后,在某路口等待红绿灯,待绿灯亮起后继续向图书馆方向前进,途中突然发现钥匙不见了,于是他着急地原路返回,在等红绿灯的路口处找到了钥匙,便继续前往图书馆.小明离家距离与所用吋间的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2)小明等待红绿灯花了分钟;(3)小明在分钟时间段的骑行速度最快,最快的速度是米/分;(4)在前往图书馆的途中,小明一共骑行了米.5.一辆汽车的油箱中现有汽油50 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单位:L)随行驶里程x(单位: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0.1 L/km.(1)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式子.(2)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汽车行驶200km时,油箱中还有多少汽油?参考答案1.D2.0,03. ①③④⑤4.(1)时间,离家距离(2)2(3)12~13,240(4)19805.解:(1)y=50-0.1x.(2)0≤x≤500.(3)y=50-0.1×200=30,因此当汽车行驶200km时,油箱中还有30 L汽油.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函数的概念2.函数的三种表达方法3.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布置作业随堂练习第1题习题4.1第2题板书设计第四章一次函数1函数1.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2.函数的三种表达方法:列表法图象法关系式法。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一次函数的应用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本节课通过引入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代数知识,对数学概念和符号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一次函数的应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感到困惑,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和练习,掌握一次函数的应用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自信心,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一次函数的应用方法。

2.教学难点: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理解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展示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一次函数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一次函数的应用。

2.新课导入:介绍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应用方法。

3.课堂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板书,展示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引导学生直观理解。

4.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解答疑问,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次函数的应用方法,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方法。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8讲《一次函数全章》知识点梳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8讲《一次函数全章》知识点梳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 18 讲《一次函数全章》知识点梳理【学习目标】1.了解常量、变量和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能利用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简单的函数关系.2.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会画它们的图象,能结合图象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方程(组)及不等式等内容的再认识.4.通过讨论选择最佳方案的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函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网络】选择方案要点一、函数的相关概念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 如果有两个变量x 与y ,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y 是x 的函数,如果当x =a 时y =b ,那么b 叫做当自变量为a 时的函数值.函数的表示方法有三种:解析式法,列表法,图象法.要点二、一次函数的相关概念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kx +b ,其中k 、b 是常数,k ≠0.特别地,当b =0 时,一次函数y =kx +b 即y =kx (k ≠0),是正比例函数.要点三、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1、函数的图象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要点诠释:直线y =kx +b 可以看作由直线y =kx 平移| b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 >0 时,向上平移;当b <0 时,向下平移).说明通过平移,函数y =kx +b 与函数y =kx 的图象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一次函数性质及图象特征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对比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要点诠释:理解k 、b 对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和性质的影响:(1)k 决定直线y =kx +b 从左向右的趋势(及倾斜角α的大小——倾斜程度),b 决定它与y轴交点的位置,k 、b 一起决定直线y =kx +b 经过的象限.(2) 两条直线l 1 : y = k 1 x + b 1 和l 2 : y = k 2 x + b 2 的位置关系可由其系数确定: k 1 ≠ k 2 ⇔ l 1 与l 2 相交;k 1 = k 2 ,且b 1 ≠ b 2 ⇔ l 1 与l 2 平行; k 1 = k 2 ,且b 1 = b 2 ⇔ l 1 与l 2 重合; (3) 直线与一次函数图象的联系与区别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特殊的直线 x = a 、直线 y = b 不是一次函数的图象. 要点四、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典型例题】 类型一、函数的概念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量 x , y 满足2x + y = 3 ,则 y 是 x 的函数; B.变量 x , y 满足| y |= x ,则 y 是 x 的函数; C.变量 x , D.变量 x , 【答案】A ;y 满足 y 2 = x ,则 y 是 x 的函数; y 满足 y 2 - x 2 = 1,则 y 是 x 的函数. 【解析】B 、C 、D 三个选项,对于一个确定的 x 的值,都有两个 y 值和它对应,不满足单值对应的条2x - 3 x ⎩⎩ 件,所以不是函数.【总结升华】理解函数的概念,关键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是单值对应关系,自变量的值确定后,函数值是唯一确定的.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的四个图象中,不表示某一函数图象的是( )【答案】B ;2、求函数 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要使函数有意义,需 或 解这个不等式组即可.【答案与解析】 解:要使函数 有意义,则 x 要符合: 即:或2x -1 ≥ 0x -1解方程组得自变量取值是或.【总结升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函数有意义的 x 的集合. 举一反三:【变式】求出下列函数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1) y = x +1 【答案】(2) y =x3x + 2|x -2| (3) y = +⎧x ≠ 0 解:(1)要使 y = x +1 有意义,需⎨x +1 ≠ 0 ,解得 x ≠0 且 x ≠-1;(2)要使 y = 3x + 2有意义,需⎧3x + 2 ≥ 0 ,解得 x ≥ - 2 且x ≠ 2 ;|x -2|⎨x - 2 ≠ 03 3 - 2x(3)要使y = +有意义,需⎧2x - 3 ≥ 0 ,解得x =3 .2x - 33 - 2x ⎨⎩3 - 2x ≥ 0 2类型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已知y 与x - 2 成正比例关系,且其图象过点(3,3),试确定y 与x 的函数关系,并画出其图象.【思路点拨】y 与x - 2 成正比例关系,即y =k (x - 2) ,将点(3,3)代入求得函数关系式.【答案与解析】解:设y =k (x - 2) ,由于图象过点(3,3)知k = 3 ,故y = 3(x - 2) = 3x - 6 .其图象为过点(2,0)与(0,-6)的一条直线(如图所示).【总结升华】y 与x 成正比例满足关系式y =kx ,y 与x -2 成正比例满足关系式y =k (x - 2) ,注意区别.举一反三:【变式】直线y =kx +b 平行于直线y = 2x -1,且与x轴交于点(2,0),求这条直线的解析式. 【答案】解:∵直线y =kx +b 平行于直线y = 2x -1∴k = 2∵与x 轴交于点(2,0)∴①将k =2 代入①,得b =-4∴此直线解析式为y = 2x - 4 .类型三、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k ≠0)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 =x +k 的图象大致是图中的().【答案】B;【解析】∵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k <0.∵y =x +k 中x 的系数为1>0,k <0,∴经过一、三、四象限,故选B.【总结升华】本题综合考查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k >0 时,函数值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增大.举一反三:【变式】已知正比例函数y =(2m -1)x 的图象上两点A( x1,y1), B( x2, y2),当x1<x2时, 有y 1 >y2, 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A.m <1B.m >1C.m < 2D.m > 0 2 2【答案】A;提示:由题意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2m -1 < 0 ,选A 答案.类型四、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不等式5、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了函数y =kx +b 的图象.(1)根据图象,求k 和b 的值.(2)在图中画出函数y =-2x + 2 的图象.(3)求x 的取值范围,使函数y =kx +b 的函数值大于函数y =-2x + 2 的函数值.【思路点拨】(3)画出函数图象后比较,要使函数y =kx +b 的函数值大于函数y =-2x + 2 的函数值,需y =kx +b 的图象在y =-2x + 2 图象的上方.【答案与解析】解:(1)∵直线y =kx +b 经过点(-2,0),(0,2).∴解得∴y =x + 2 .(2)y=-2x+2经过(0,2),(1,0),图象如图所示.(3)当y =kx +b 的函数值大于y =-2x + 2 的函数值时,也就是x + 2 >-2x + 2 ,解得x >0,即x 的取值范围为x >0.【总结升华】函数图象在上方函数值比函数图象在下方函数值大.举一反三:【变式】(2015•武汉校级模拟)已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点(3,5)与(﹣4,﹣9).(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关于x 的不等式kx+b≤5 的解集.【答案】解:∵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点点(3,5)与(﹣4,﹣9),∴,解得∴函数解析式为:y=2x﹣1;(2)∵k=2>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把y=5 代入y=2x﹣1 解得,x=3,∴当x≤3 时,函数y≤5,故不等式kx+b≤5 的解集为x≤3.类型五、一次函数的应用6、(2015•黔西南州)某地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决定实行两级收费制,即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2 吨(含12 吨)时,每吨按政府补贴优惠价收费;每月超过12 吨,超过部分每吨按市场调节价收费,小黄家1 月份用水24 吨,交水费42 元.2 月份用水20 吨,交水费32 元.(1)求每吨水的政府补贴优惠价和市场调节价分别是多少元;(2)设每月用水量为x 吨,应交水费为y 元,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小黄家3 月份用水26 吨,他家应交水费多少元?【答案与解析】解:(1)设每吨水的政府补贴优惠价为a 元,市场调节价为b 元.根据题意得,解得:.答:每吨水的政府补贴优惠价为1 元,市场调节价为2.5 元.(2)∵当0≤x≤12 时,y=x;当x>12 时,y=12+(x﹣12)×2.5=2.5x﹣18,∴所求函数关系式为:y= .(3)∵x=26>12,∴把 x=26 代入 y=2.5x ﹣18,得:y=2.5×26﹣18=47(元).答:小英家三月份应交水费 47 元.【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题目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特别是在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时,此函数是一个分段函数,同时应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举一反三:【变式】一报刊销售亭从报社订购某晚报的价格是每份 0.7 元,销售价是每份 1 元,卖不掉的报纸还可以以 0.20 元的价格返回报社,在一个月内(以 30 天计算),有 20 天每天可卖出 100 份,其余 10 天,每天可卖出 60 份,但每天报亭从报社订购的份数必须相同,若以报亭每天从报社订购报纸的份数为 ,每月所获得的利润为 .(1) 写出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2) 报亭应该每天从报社订购多少份报纸,才能使每月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答案】解:(1).类型六、一次函数综合7、如图所示,直线l 1 的解析表达式为 y = -3x + 3 ,且l 1 与 x 轴交于点 D ,直线l 2 经过 A 、B 两点, 直线l 1 、l 2 交于点 C .(1) 求点 D 的坐标; (2) 求直线l 2 的解析表达式; (3) 求△ADC 的面积;(4) 在直线l 2 上存在异于点 C 的另一点 P ,使得△ADP 与△ADC 的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 ⎪ ⎨ ⎨ y = -3.【答案与解析】解: (1)由 y = -3x + 3 ,当 y =0,得-3x + 3 =0,得 x =l .∴ D(1,0).(2) 设直线l 2 的解析表达式为 y = kx + b ,由图象知, x = 4 , y = 0 ; x = 3 , y = - 3.2⎧4k + b = 0, 将这两组值代入,得方程组⎪33k + b = - . ⎩ 2⎧k = 3 ,解得⎪2⎪⎩b = -6. ∴ 直线l 2 的解析表达式为 y = 3x - 6 .2⎧y = -3x + 3, (3) ∵ 点 C 是直线l 与l 的交点,于是有⎪312⎨ y = ⎩ x - 6. 2解得⎧x = 2,⎩ ∴ C(2,-3). ∴ △ADC 的 AD 边上的高为 3. ∵ OD =1,OA =4, ∴ AD =3. ∴ S= 1 ⨯ 3⨯ | -3 |= 9. △ADC2 2(4)P(6,3).【总结升华】这是一道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综合应用问题,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一般运用待定系数法,但运用过程中,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求底边在坐标轴上三角形的面积的关键是探求该三角形的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试卷
函数
一、选择题
1.下列变量间的关系不是函数关系的是()
A.长方形的宽一定,其长与面积
B.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
C.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与面积
D.圆的周长与半径
2.下列图象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3.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问题中,自变量是()A.沙漠 B.体温 C.时间 D.骆驼
4.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1 C.x≠1 D.x=1
5.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5 B.x≤﹣5 C.x≥5 D.x≤5
6.已知两个变量x和y,它们之间的3组对应值如下表所示
x ﹣1 0 1
y ﹣1 1 3
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可能是()
A.y=x B.y=2x+1 C.y=x2+x+1 D.
7.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1小时后进入高速路,继续以10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则汽车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的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A.B.
C.D.
8.函数y=中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0 B.x≠﹣1 C.x>0 D.x≥0且x≠﹣1
9.图中的圆点是有规律地从里到外逐层排列的.设y为第n层(n为正整数)圆点的个数,则下列函数关系中正确的是()
A.y=4n﹣4 B.y=4n C.y=4n+4 D.y=n2
10.2014年5月10日上午,小华同学接到通知,她的作文通过了《我的中国梦》征文选拔,需尽快上交该作文的电子文稿.接到通知后,小华立即在电脑上打字录入这篇文稿,录入一段时间后因事暂停,过了一小会,小华继续录入并加快了录入速度,直至录入完成.设从录入文稿开始所经过的时间为x,录入字数为y,下面能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A.B.C.D.
11.某烤鸭店在确定烤鸭的烤制时间时,主要依据的是下表的数据:
鸭的质量/千克0.5 1 1.5 2 2.5 3 3.5 4
烤制时间/分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设鸭的质量为x千克,烤制时间为t,估计当x=3.2千克时,t的值为()
A.140 B.138 C.148 D.160
二、填空题
12.对于圆的周长公式c=2πr,其中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
三、解答题
13.父亲告诉小明:“距离地面越远,温度越低,”并给小明出示了下面的表格.
距离地面高度(千米)0 1 2 3 4 5
温度(℃)20 14 8 2 ﹣4 ﹣10
根据上表,父亲还给小明出了下面几个问题,你和小明一起回答.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如果用h表示距离地面的高度,用t表示温度,那么随着h的变化,t是怎么变化的?
(3)你知道距离地面5千米的高空温度是多少吗?
(4)你能猜出距离地面6千米的高空温度是多少吗?
14.张爷爷晚饭以后外出散步,碰到老邻居,交谈了一会儿,返回途中在读报栏前看了一会儿报,如图是据此情境画出的图象,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张爷爷是在什么地方碰到老邻居的,交谈了多长时间?
(2)读报栏大约离家多远?
(3)图中反映了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15.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已知一弹簧的长度(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kg)之间的关系如下表:物体的质量(kg)0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cm)12 12.5 13 13.5 14 14.5
(1)上表反映了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物体的质量为3kg时,弹簧的长度怎样变化?
(3)当物体的质量逐渐增加时,弹簧的长度怎样变化?
(4)如果物体的质量为xkg,弹簧的长度为ycm,根据上表写出y与x的关系式;
(5)当物体的质量为2.5kg时,根据(4)的关系式,求弹簧的长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C;4.C;5.C;6.B;7.C;8.A;9.B;10.C;11.C;
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分)
12.r;c;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6分)
13.
解:(1)上表反映了温度和距地面高度之间的关系,高度是自变量,温度是因变量.
(2)由表可知,每上升一千米,温度降低6摄氏度,可得解析式为t=20-6h;
(3)由表可知,距地面5千米时,温度为零下10摄氏度;
(4)将t=6代入h=20-t可得,t=20-6×6=-16
14.
解:由图象可知:
(1)张爷爷在距家600米的地方碰见老邻居的,交谈了25-15=10(分钟);
(2)读报栏离家300米;
(3)题目中涉及到了离家的距离与外出散步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时间t是自变量,能将离开家的距离看成时间的函数.
15.
解:(1)反映了物体的质量与弹簧的长度之间的关系,物体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2)弹簧的长度由原来的12cm变为13.5cm;
(3)当物体的质量逐渐增加时,弹簧的长度逐渐变长;
(4)y=12+0.5x;
(5)当x=2.5时,y=12+0.5×2.5=13.25(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