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大题综合集训一

高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大题综合集训一
高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大题综合集训一

高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大题综合集训一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2018-2019高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大题综合集训(一)

1.(安徽省江南十校2018届高三3月综合素质检测)如图所示装置是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常用的实验装置之一。请利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1)若A中盛有萌发的花生种子,B中盛有清水。实验开始后,观察到液滴向左移动,从元素组成角度分析原因

是。

(2)若A内为水培植物,用此装置测量植物光合速率大小时,B内盛有。在

化合物的合成速率(增大/测量过程中若突然停止光照,该植物叶肉细胞内C

3

不变/减小)。

(3)据测量阴生植物光补偿点小于500Lux,阳生植物光补偿点大于阴生植物。光补偿点的生物学含义是。若A内为水培阳生植物,请用多套该装置设计实验初步估测A植物的光补偿点大小(已知实验所用光照强度分别为200Lux、500Lux、

800Lux、1100Lux、1400Lux、1700Lux,用液滴移动的距离来表示气体变化量)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从数学模型角度进行结果分析。

答案

2 (2018成都七中二诊)如图表示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一天中不同时段内某植

物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

2

浓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CO

2进入叶肉细胞后首先与C

5

合,这个过程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C

3

被还原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

(2)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___________量表示。

(3)9:0011: 00时段与13: 0014: 00时段叶片的光合速率都在上升,导致光合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7:00后叶片的胞间CO

2

浓度快速上升,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 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部因素有光照强度、CO的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C的含量等。某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他向一

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TP、NADPH([H])、NaHCO

3、C

5

、被膜破裂的叶绿体等,然

后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下,按照图示条件进行Ⅰ、Ⅱ两阶段的实验,并绘制了相关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

(1)曲线中,从点开始有氧气的生成,容器内氧气浓度最高是在点。

(2)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

(3)曲线DE段下降的原因是。

4.(2018大庆实验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探究在适合生长的氮浓度范围内,不同氮素水平对青花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请回答:

(1)表中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吸收量。

(2)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主要吸收光。

(3)从表中可知,随着氮素水平的增高,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气孔导度

(限制/不限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4)高氮组比偏高组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高,而叶绿素含量相同,推断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5)为使实验数据更可靠,在控制好无关变量的基础上,应针对每个氮素水平条件下设置。

(2)红光和蓝紫光(3)提高不限制

答案(1)CO

2

(4)数量较多(活性较强)(5)(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

5.(2017-2018黑龙江省实验中学12月月考)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研究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产量。

(1)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生理过程,字母代表不同过程产生的物质。④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线粒体中生成的B主要来源于化合物。

(2)图乙是探究小麦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t

2与t

1

相比单位

时间内C

3的生成量(填“增多”或“减少”或“不变”),t

4

后短暂时间内,

C

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或“不变”)。t

5

以后

叶肉细胞中还有ATP[H]的生成吗,原因是。

(3)丙图表示在第3分钟改变条件(增大CO

2

浓度或者是增大光照强度)后,与光合作用

有关的C

5和C

3

在细胞内的变化曲线,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分钟改变的条件是(填增大CO

2

浓度或者是增大光照强度)

答案 29.⑴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还原性氢,水⑵增多,减少,有,呼吸作用还会产生ATP[H]

⑶C

3, CO

2

+C

5

→2C

3

三碳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是五碳化合物的2倍,增大二氧化碳浓度

6.(2017大庆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下图为某科学家对甲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成果,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为在不同浓度CO

2

中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若要比较两种植物在d点时的光合作用速率,还需要测得两种植物的速率。

(2)图一中c点的含义是,在高温干旱地区更容易存活的是植物(填甲或乙)。

(3)该科学家将甲乙两种植物同时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依次给予黑暗和充足的光照处理,测得容器中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在OA时间段内,曲线的斜率可以表示,在AB时间段内,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4)若图一和图二实验的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相同,在图二中B点之后容器内的

CO

2浓度最可能处于图一的区段内。科学家预测在B点之后的某一点O

2

浓度会进一步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答案(1)细胞呼吸(呼吸作用)

(2)乙植株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要的最小CO

2浓度/乙植株的CO

2

饱和点

(3)甲、乙两种植物的呼吸速率之和 CO

2

浓度(4)ab 乙植株死亡7 (2018东三省三校一模)

答案

8 (2018东三省三校二模)

答案

9 (2018东三省三校三模)

答案

10 (2018东三省三校四模)

答案

11 (2018三省四市一模)

答案29.(除标明外,每空1分,共9分)

(1)黑暗(遮光)改变台灯与装置之间的距离(2分)

(2)CO

浓度降低(2分)

2

(3)b(2分)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到线粒体内膜

12 (2018三省四市二模)

13(2018哈三中二模)

答案

14.(2018哈三中三模)美蓝,又称亚甲基蓝,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常被用作化学指示剂、生物染色剂和药物使用。美蓝的水溶液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氨水等还原剂后变为无色。某同学在温度适宜,无光照条件下做了如下实验:取1、2号两支试管,在1号加入煮熟的豌豆子叶,2号加入发芽的豌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美蓝溶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1号管中的子叶不变色,2号管中

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1号管中取出的子叶不变色,2号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实验中设置1管的目的是。

(2)同样保温一段时间后, 1号试管中的子叶不变色的原因是

2号试管中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3)滤纸上2号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4)在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其目的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性和性

答案29.(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做对照

(2)子叶细胞的酶失活,无细胞呼吸;

子叶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氢能使美蓝还原

(3)通过呼吸作用还原的美蓝被氧化

(4)科学(1分)可行(1分)

15.(2018湖北八校)

某科研人员研究不同遮光处理对白桦光合作用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如图。

(1)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是维持植物正常光合作用的主要指标,叶绿素主要存在于白桦叶片的(具体部位),通过图1的结果发现白桦叶绿素含量随

而增加,提高了白桦在弱光环境下的捕光能力。研究发现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处于不断的合成和分解中。请从该角度去解释叶绿素含量增加的原因:。

(2)叶绿素b/a比值可作为植物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研究人员发现遮光处理提高了白桦叶绿素b/a比值。通过高中课本实验可以验证该结论。你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1分)遮光程度的增加

叶绿素的合成量变化不大,分解量减少(或叶绿素的合成量增加,分解量变化不大)(或者叶绿素的合成量增加,分解量减少)(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遮光组滤纸条上黄绿色的色素带宽度与蓝绿色的色素带宽度的比值大于非遮光组

16 植物开花需要日照长度必须大于临界日长(一般为12—14小时以上)称为长日照植物,植物开花需要日照长度只有短于其所要求的临界日长(一般在12—14小时以下)称为短日照植物。科学家通过改变24小时的光照和黑暗的时间处理植物A和植物B一段时间,结果如下图组1和组2、组5和组6。

(1)根据组别(填组别号)可判断植物B为(填“长”或“短”)日照植物。

(2)科学家又对植物A和植物B分别做了以下处理:闪光打断黑暗时间,短暂的暗处理打断光照时间。实验结果如上图组3和组4、组7和组8。根据图示结果可知影响植物开花的关键因素是______

_____(填“夜间的长度”或“日照的长度”)。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B植物提前开花,可以怎样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 、6 (2分)长(2分)

(2)夜间的长度(2分)对于两组植物,只有闪光打断黑暗时间会改变开花情况,而短暂的暗处理打断光照时间不改变开花情况(2分)

(3)在夜间用闪光处理或者延长光照时间(2分)

17.(2018齐齐哈尔市一模)为了研究三种不同的光对家种植物和一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将家中植物和一种植物分别置于密闭的工人群体中,测得12小时内氧气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甲植物叶甲植物根乙植物叶乙植物根

白光+120-11+89-14

红光+82-11+76-14

黄光+43-11+26-14

(注:单位为mL,“+”表示较实验起始时增加的量,“-”表示较实验起始时减少的量。该实验温度、氧气等条件均适宜,假设同一植物不同部位呼吸强度相同,不考虑光照对呼吸作用产生的影响,材料的质量等都相同)

(1)甲种植物和乙种植物在红光下的光合作用速率比黄光下高,原因是,除红光外,甲种植物和乙种植物在(填“绿”或“蓝紫”)光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也比光黄光下高。

(2)在红光的照射下,甲种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为 mL/h(以氧气的产生速率表示),比相同条件下乙种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填“大”或“小”)。

(3)初春时,自然状态下生长的甲种植物多在13:00左右净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此时植株干重

(填“是”或“不是”)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判断理由是。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试题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试题 1.以测定的CO 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 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 机物的量最多 C .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 量开始减少 D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细胞呼 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2. (2011年福建卷)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时间单位、单位叶面积吸收2CO 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 减缓 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 得多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2O 速率相同 D.在18:30时,玉米即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3.(2010·大连模拟)图一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 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请分别指出图一中表示时间的字母与图 二中(1)、(2)、(3)、(4)所发生的生 理活动相对应的选项是( ) A.d 、e 、f 、g B .d 、c 、b 、a C .e 、g 、a 、h D .f 、c 、b 、d 4.(2010·四川理综,3)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CO 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光强 (mmol 光子/m 2·s)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龙 眼 光能利用率(%) - 2.30 2.20 2.00 1.80 1.60 1.50 1.40 1.30 1.20 净光合速率(μmol CO 2/m 2·s) -0.60 2.50 5.10 6.55 7.45 7.90 8.20 8.50 8.50 8.50 芒光能利用率(%) - 1.20 1.05 0.90 0.85 0.80 0.75 0.70 0.65 0.60

(完整word版)高考光合作用题目汇总

高考光合作用题目汇总 26.(16分)为探究影响光合速率[单位/(μmol·m2·s-1)]的因素,科研人员利用玉米和大麦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下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如果将长势相同的玉米和大麦幼苗共同种植在一个透明密闭的装置中,保持题干中的条件和21%的O2环境,一段时间后,________幼苗先死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拟利用下列材料用具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较低和较高氧气浓度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材料用具:玉米幼苗3株,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含植物生长的全部必需无机盐离子),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维持CO2含量在大气水平),培养装置,照明灯,O2发生器等。 实验步骤: ①组装培养装置并编号为甲、乙、丙。培养装置除规格满足实验需要并方便添加物质和取样分析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甲、乙、丙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和NaHCO3溶液,振荡摇匀,各放入1株玉米幼苗。 ③向装置甲、乙中分别充入相同体积的4% O2和50% O2,丙组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实验过程中保持培养液的有氧环境。 ⑤观察记录实验数据,比较得出结论。 结果与结论(略)。 讨论:为尽量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应注意: a.幼苗应生长良好且长势一致;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6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植物类型(或植物种类) CO2浓度(1分)O2浓度(1分) (2)大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玉米的光合速率比大麦高得多(2分),且玉米能利用低浓度CO2进行光合作用,大麦不能(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分) (3)①透明且密闭③充入相同体积的21% O2 讨论:b.进行平行重复实验(或每组需用多株玉米幼苗进行实验)

最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光合作用典型例题 例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A.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B.使叶内的淀粉储存在叶绿体中。 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储存在叶肉细胞中。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A。 【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学生能否理解实验设计中对“淀粉”这一因素的处理和控制。本实验要证明淀粉是在光照下合成的,首先应使叶片中处于无淀粉的状态,即在黑暗处消耗掉原有的储存的淀粉,然后在有无光照的差别下再检验有无淀粉的形成。 例2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用黑纸片把叶的一部分把两面遮盖起来,移到阳光下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时() A.被遮盖的部分颜色变浅。 B.被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而其他部分变成蓝色。 C.叶片无明显的颜色差别。 D.遮盖部分绿色深,其他部分绿色浅。 【答案】C。 【分析】本题一方面考察学生在实验中是否有细致的观察,另一方面考察学生对淀粉的检验方法是否理解。 例3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A.溶解叶片中的淀粉,避免将叶片烫死 B.将淀粉煮熟,避免将叶片烫死 C.溶解叶片中的叶绿体,避免酒精过度挥发 D.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避免酒精燃烧起来

【答案】D。 【分析】这也是对实验中包含的科学道理的理解问题,要求学生知道实验的设计原理:一是为什么要去掉色素,怎样去掉;二是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1.下列哪一组生物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A.苔藓和蘑菇 B.蕨类和种子植物 C.草履虫和酵母菌 D.细菌和病毒 2.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 A.整个植物体 B.绿色的叶片 C.所有绿色的部分 D.只有茎和叶 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动物和人类提供能量 B.为植物体自己制造有机物 C.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D.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4.人们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你认为在哪一个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更多() 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 5.填空题 ①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②用“加碘变蓝”的实验方法,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是。 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贮存在中 的能。 ④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被用于组成和 为提供能量。 答案:1.B 2.C 3.C 4.D 5. ①光能②淀粉③有机物化学能④自己的身体生命活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练习 1.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量为n, 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A.2n/5m B.2m/5n C.n/5m D.m/5n 2.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 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4.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 5.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 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2 6.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 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 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 pH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C.③ D.④ 7.为证实叶绿体有效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 条件,这些条件是() 稀溶液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 3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 稀溶液 3 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 3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 稀溶液 3 8.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曲线分析

word 整理版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曲线分析 生物组应中保 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变化曲线图中,最典型的就是夏季的一天中CO2吸收和释放变化曲线图,如图 1 所示: 1.曲线的各点含义及形成原因分析 a 点:凌晨 3 时~ 4 时,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CO2 释放减少; b 点:上午 6 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c 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c 点:上午7 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ce 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d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 e点:下午 6 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ef 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fg 段: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2.有关有机物情况的分析( 见图 2) (1)积累有机物时间段: ce 段; (2)制造有机物时间段: bf 段; (3)消耗有机物时间段: og 段; (4) 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 e 点; (5)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 Sp- SM-SN。 3.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一昼夜CO2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见图 3) (1)如果 N 点低于 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 增加; (2)如果 N 点高于 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 减少; (3)如果 N 点等于 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不变; (4)CO 2含量最高点为 c 点, CO2含量最低点为 e 点。 4.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下,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见图 4) (1)如果 N点低于 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 总量减少; (2)如果 N点高于 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 总量增加; (3)如果 N点等于 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 总量不变; (4)O 2含量最高点为 e 点, O2含量最低点为 c 点。 5.用线粒体和叶绿体表示两者关系 学习参考资料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大题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大题

1.科研小组将黑藻浸于水溶液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观测并记录单位时间内黑藻产生的气泡数目,下图为黑藻叶绿体结构示意图(①、②代表反应场所,字母代表物质)。请分析回答: (1)上图中,在①中产生的_________是将②中二氧化碳还原为b__________的能源物质。在②中RuBP不断被利用,但含量仍能保持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若要分析黑藻叶绿体的色素种类,制备色素提取液时需加入_______可使研磨充分,色素提取液中含量最多的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光。 (3)若将黑藻突然转入暗室培养,短时间内图中增加的物质有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科研小组通过改变白炽灯和水溶液之间的距离,可以研究__________对光合速率的影响。2.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供能,细胞呼吸的另一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___________ _____;若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与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的激素是___________ ______。 (3)图3中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 _________。 3.酶在酶促反应中能催化特定的底物反应,与酶的活性中心有关。酶的活性中心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当酶与底物结合时,启动化学反应的发生。据图回答问题。 (1)图示的过程能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酶能提闻反应速率的机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3)下列符合图示反应类型的有_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综合题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期末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B.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C.酶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发挥催化作用的 D. 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2.下列关于A 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P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 B.组成ATP的化学元素包括C、H、O、N、P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 D.人在饥饿时ATP和ADP仍能达到动态平衡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都是在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 B.人体内环境pH变化不影响细胞内酶的催化作用 C.若要长期保存酶,应将其放在低温环境下 D.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为氨基酸 4.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糖类等能源物质中的化学能 B.植物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光反应固定的太阳能 C.温度的突然变化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 D.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是供应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5.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成粉末。将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蒸馏水,使之混合,则有淡黄色荧光出现,2 min后荧光消失了。接着若在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如果滴一点ATP溶液,荧光将恢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滴入蒸馏水发出荧光,是由于试管内有荧光物质和ATP B.荧光消失是由于ATP水解酶的活性降低所致 C.滴加ATP溶液,荧光恢复,说明萤火虫发出荧光需要消耗ATP D.滴加葡萄糖液,荧光不能恢复,说明葡萄糖不是直接能源 6.下图1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2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吋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课标要求 1、掌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过程、生理作用和意义 2、识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3、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4、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呼吸作用与温度、水分的关系 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二、知识疏理 (一)教材解读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是个重点,经常考) ①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让叶片内的有机物运走消耗干净; ②用黑纸片将叶的一部分遮住后再移到阳光下的目的:进行对照; ③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让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最后叶片变成黄白色; ④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变蓝。说明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光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3.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场所 ①原料:二氧化碳+水②条件:光能 ③产物:有机物+氧④场所:叶绿体中 4.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制造的有机物为自身提供营养物质,也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 ②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必需的最终能量来源。 ③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碳——氧平衡)。 5.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种植农作物时,

应该合理密植。 6.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①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②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7、呼吸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及场所 呼吸作用——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场所: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8、呼吸作用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供给植物各种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 9、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10、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合成的。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 11、教材中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验(教师重点讲解)

高考生物复习六 光合作用

专题六光合作用 考点1 光合色素和叶绿体 1.[2018齐鲁名校联考(一)]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 B.叶绿体的膜结构上都有色素分布 C.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无水乙醇作为层析液 D.冬天有些植物叶片变黄是因为叶绿素转化为类胡萝卜素 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3.如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4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其在滤纸上的分离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4种色素均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4种色素均可吸收蓝紫光 C.4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Ⅲ

D.发黄的菠菜叶中色素含量显著减少的是Ⅲ和Ⅳ 4.[2015上海,21,2分]从新鲜的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色素,发现提取液明显偏黄绿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加入的石英砂太多 B.没有加入碳酸钙 C.用脱脂棉过滤不彻底 D.一次加入过多无水乙醇 5.[2015江苏,21,3分][多选]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 6.[2013海南,8,2分]关于叶绿素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 B.加入少许CaCO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 C.用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 D.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 7.某同学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将5 g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后直接进行研磨;②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 cm 处用钢笔画一条横线;③为增强实验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大题)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项练习 1.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实验室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 实验原理:该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 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实验步骤: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灯泡作为光源。先将灯泡置于距装置20cm 处, 15 min 后观察并记录指针偏转方向和格数; ③加大灯泡与装置间的距离,过15 min 再观察记录; ④连续重复步骤③。 实验结果绘制如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除上述步骤所述方法外, 还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改变自变量。 (2)请据图二分析回答: ①B 点与C 点比较,光合强度较大的是_____点;C 点与D 点 相比积累有机物较多的点是 点。 ②D 点时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呼吸作用强度。 ③与B 点相比较,D 点指针向________偏转,此时指针位于天平 原点0的 侧。 (3)如果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叶绿体中的[H]含量相对稳定,在a 点时突然停止供给CO 2,能表示叶绿体中[H]含量变化曲线的是 。 (1)光照强度 调节灯泡的功率 (2)①B C ②小于 ③左 右 (3)B 解析:突然停止供给CO2,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受到抑制,消耗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的量减少,[H]的积累量增多。 35.(10分)回答下列有关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问题。 材料1 科学家通过对绿色植物转换CO 2的研究得到: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绿色植物对外界CO 2的转换为定值;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 2来自于外界与呼吸作用两方面。现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如下的数据。(已测得呼吸作用释放CO 2为0.6u mol/h ,且6分子CO 2参与形成1分子有机物C 6H 12O 6) 外界CO 2浓度(u mol/h) 实际光合量(u mol/h) 1.2 2.4 3.6 4.8 光照强度 (lux ) 1K 0.1 0.1 0.1 0.1 2K 0.26 0.42 0.58 0.74 (1)该实验中保持恒温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表中数据对比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为1K lux 时,实际光合量都为0.1umol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对外界CO 2转换率为___________。设外界CO 2浓度为5.4 umol/h ,则该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实际光合量为_________________ umol/h 。 材料2 绿色植物的代谢度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矿质元素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下图表示水稻叶片中氮、 图一 图二

(完整word版)光合呼吸综合题及答案

光合呼吸综合题 1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①②③所代表 的物质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 (2) 依次写出图中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多少(少量或大量) O (3) 如果氧气供应不足,酵母菌细胞内 GH 2O 6的分解产物是 是 _________ ,该反应可以写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姓名: ____________ 乙 醇 二氧化碳 葡萄糖 ( ③ 丙酮酸- 4 J1 乳酸 ADP ATP ② ADP ATP 二氧化碳 H 20 ,反应的场所

(1) 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____________ (2) 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 (3) 水稻长期被水淹后,根会变黑腐烂,其原因是: 这些CO ?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 的产物;由A 到B ,CO ?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B 到C ,CO 2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 _____________ 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 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 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图展示的是物质代谢系列反应就表示两者之间的关 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在叶绿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薄膜上进行的,需要的外部条件是 _____________ ,发生的能 量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④⑤主要是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进行的,所需的外部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 述①?⑤中,能产生 ATP 的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标号表示)。 (4) 上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酵母菌细胞产生 CO ?的影响。A 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 CO ?较多, 一 - ■ ③ ④ 25 co 释 放的碧 值 ⑤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曲线图像题解题技巧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曲线图像题解题技巧 A、搞清楚“量”的关系: 凡是曲线图,总是反映一定变量的关系、在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曲线题中,尽管牵涉到的量不多,但由于生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像一般的数学函数,所牵涉到的“量”往往都有它的特殊含义,而且含义很容易混淆。如吸收量和利用量,释放量和产生量,有机物产生量、净生产量(或积累量)和消耗量等等。如果这些量的区别和关系搞不清楚,解题可就很容易出差错。 B、“黑暗”条件的理解: 凡是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曲线图的题中,光照的有无或强弱也往往是形影不离的。当题目给出黑暗条件(或光照强度为零)时,我们脑子里就要考虑到什么生理活动在进行什么生命活动不再进行为什么有的实验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我们应十分注意黑暗条件:①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中.光合作用必须要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也必须要有光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而暗反应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只要有足够的[H]和ATP):③黑暗时释放CO2,吸收O2。消耗体内的有机物;④长时间黑暗时植物不能正常生长;⑤黑暗是测定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实验中的关键条件之一。 C、理解“零值”的含义: 在分析曲线图时,十分关键的是要理解CO2吸收值为零值的生物学含义。CO2的吸收量为零值,这并不是表示此时不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是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当,表现为环境中CO2的量没有发生变化。对“零值”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光照情况下,吸收CO2的量为零量,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当,并不是说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②零值以下,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吸收CO2量为负值(即释放CO2)。吸收O2,消耗体内的有机物,异化作用>同化作用。长时间为零或负值,植物不能正常生长;③零值以上,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吸收CO2,释放O2,光合作用产物有积累,同化作用>异化作用。植物能正常生长。 D、曲线“极限”点分析:

高考生物专题光合作用知识点及专题练习

高考生物专题光合作用知识点及专题练习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必修1专题:光合作用 【考试大纲】 1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常考知识点梳理】 一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 光合作用基本概念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备注:指出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糖类为主的有机物和氧气;条件——光照;场所——叶绿体(叶绿体的基本结构要知道)。 2 光合作用的过程 (1)反应式 (2)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 (3)光反应和暗反应:根据是否需要光能来划分 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的第一个阶段,一定要有光才能进行。 场所:类囊体的薄膜(基粒) 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 场所:叶绿体内的基质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典例分析】

1下表为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记录,据表判断甲、乙分别是() [解题关键]光反应中水光解会产生 O2,O2 全来自于水。选 D。 2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C.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D.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3 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反应、暗反应都需要多种酶 B.光反应消耗ATP,暗反应消耗水 C.光反应固定 CO2,暗反应还原 CO2 D.光反应储存能量,暗反应释放能量 [解题关键]CO2 的固定和还原都是在暗反应阶段中进行;光反应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则将这些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选 A。 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 1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A、B、C三点的生理含义 A:光合作用为0时,呼吸强度 B:光合强度与呼吸强度一致------即光补偿点 C:光合作用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 常见考点: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不同环境条件下,B、C两点怎么移动

2017年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光合作用与呼吸

6.(2017年北京卷,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CO酶的活性显著高7.(2017年天津卷,6)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 2 CO吸收速率。叙述错误的是() 于野生型。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 2 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 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CO浓度 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2 8.(北京市丰台区2017届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容器中,保持适宜的pH和温度,改变其它条件上,测定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绿藻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5分钟只进行呼吸作用 B.第4分钟只发生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的数量瞬间增加 C.第7分钟 5 D.9~12分钟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9.(2017届衡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为研究影响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过程①有水的生成 B.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 C.过程④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不足 D.过程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 10.(江西省南昌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下列关于下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若X代表实验温度,则Y可代表某种酶的催化活性,且该酶的最适温度接近乙 B.若X代表含氧量,则Y可代表苹果细胞呼吸总强度,且保鲜苹果的最佳氧浓度接近乙 C.若X代表层析后叶绿体色素与滤液细线间的距离,则Y可代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 D.若X代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的距离,则Y可代表在质壁分离与复原中液泡色素的浓度 11.(广东省深圳市2017届高三2月第一次调研(一模)理综生物试卷)松土是农作物栽培的传统耕作措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赏析

专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赏析》专题 1、从细胞器的角度分析理解 某种状态下,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外气体交换情况如下图所示: 解读:①图1表示:黑暗中,只进行细胞呼吸;②图2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③图3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④图4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 2、从物理模型曲线图分析理解 图1 此图是分析其他曲线图的工具,要求学生能从点、线段等绝度熟练掌握其生理作用

解读:①A 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②AB 段,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③B 点时,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④BC 段及C 点以后,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 拓展曲线图:(1)植物一昼夜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 解读:图2是春末植物一昼夜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B 点开始有光照,F 点光照消失,C 、E 点时的光照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没有“午休现象”。 图3是盛夏植物一昼夜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B 点开始有光照,H 点光照消失,C 、G 点时的光照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DEF 为“午休现象”。 (2)植物一昼夜引起玻璃钟罩内CO2浓度变化的坐标曲线 解读:图4显示植物一昼夜引起玻璃钟罩内CO2浓度变化,B 点、C 点对应光补偿点时刻,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该曲线反映植物一昼夜有有机物积累。 3、装置图分析 将某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装置设计情况如下图所示(注:装置的烧杯中放入NaHCO3缓冲溶液可维持装置中的CO2浓度): 春末 盛夏 图 2 图 3 . . . .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 玻璃罩内的CO 2 浓度 0 24 12 18 6 . . . . A B C D 时间/h 图4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

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 专题03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解析版)

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 专题03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一、选择题 1.(2013海南卷·2)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 B.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 C.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 2.(2013海南卷·4)关于真核细胞中生命活动与能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消耗能量 C.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ATP D.细胞代谢所需的ATP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3.(2013四川卷·1)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光能的吸收与转化 C.ATP 的合成与分解 D.基因的突变与重组 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4.(2013海南卷·8)关于叶绿素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 B.加入少许C a CO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 C.用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 D.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 5.(2013海南卷·9)在温度、光照能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 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 6.(2013海南卷·10)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A.a、b和d B.a、c和e C.c、d和e D.b、c和e

高中生物综合复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综合练习题

专题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相关计算 总结下列相关概念的含义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1.呼吸速率的表示方法:植物置于黑暗环境中,测定实验容器内CO2增加量、O2减少量或有机物减少量。 2.净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 (1)净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O2释放量、CO2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表示。 (2)真正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O2产生量、CO2固定量或有机物产生量表示。3.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 4.相关计算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时,存在如下关系: (1)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叶绿体产氧量)=实测植物氧气释放量+细胞呼吸耗氧量。 (2)光合作用实际CO2消耗量(叶绿体消耗CO2量)=实测植物CO2消耗量+细胞呼吸CO2释放量。 (3)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葡萄糖积累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叶绿体产生或合成的葡萄糖量)-细胞呼吸葡萄糖消耗量。 5.以净光合速率的大小来判断植物能否正常生长(自然状态下以一天24小时为单位) (1)净光合速率大于0时,植物因积累有机物而正常生长。 (2)净光合速率等于0时,植物因无有机物积累不能生长。 (3)净光合速率小于0时,植物因有机物量减少而不能生长,且长时间处于此种状态下植物将死亡。 易错警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一定进行着呼吸作用,但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不一定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光合作用只有在有光存在时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因此在计算时不要忽略无光照时呼吸作用也存在。 6.光合作用速率关系曲线图中各点移动 问题 1.CO2(或光)补偿点和饱和点的移动方向:一般有左移、右移之分,其中CO2(或光)补偿点B是曲线与横轴的交点,CO2(或光)饱和点C则是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或光照强度),位于横轴上。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 光合作用相关研究过程和呼吸作用密不可分的,因此,要很好的研究光合作用首先要搞清楚二者的关系,其次要了解不同情况下二者的综合表现,然后才能针对性的去面对具体问题分析解答。 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在同一张叶片中,既有叶绿体吸收CO 2,释放O 2 ;又有线粒体释放CO 2 ,吸收 O 2 。(参见右图) 光合强度(又叫光合速率),它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CO 2 吸收量, 或O 2 释放量。 呼吸强度(又叫呼吸速率),它一般是指无光照时,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 的CO 2释放量,或O 2 吸收量。 ⑴在光照强度为0时(即黑暗),叶绿体吸收的CO 2量是0;释放的O 2 量是 0。线粒体释放的CO 2全部进入空气中;吸收的O 2 全部来自于空气中。此时,光 合强度情况表示为“呼吸强度”(A点)。(参见下图)

⑵在光照强度有所增强,但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时,叶绿体吸收的CO 2 量全 部来自于有氧呼吸;释放的O 2量全部用于有氧呼吸。线粒体释放的CO 2 有一部分 用于光合作用,一部分进入空气中;吸收的O 2 一部分来自于光合作用,一部分 来自于空气中。此时,光合强度情况表现为“释放到空气中的CO 2 量”(例如B 点)。(参见下图)

⑶在光照强度增强到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时,叶绿体吸收的CO 2 量全部来自 于有氧呼吸;释放的O 2量全部用于有氧呼吸。线粒体释放的CO 2 全部用于光合作 用;吸收的O 2全部来自于光合作用。此时,光合强度情况表现为“CO 2 量等于零” (C点)。(参见下图)

⑷在光照强度增强到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时,叶绿体吸收的CO 2 量有一部分 来自于有氧呼吸,一部来自于空气中;释放的O 2 量一部分用于有氧呼吸,一部 分进入空气中。线粒体释放的CO 2量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吸收的O 2 量全部来自于 光合作用。此时,光合强度情况表现为“空气中被吸收的CO 2 量”(例如D点)。(参见下图) ⑸在光照强度增强到一定数值时,光合速率将不再提高,有1个最大定值(E 点)。(参见下图)

(完整版)高考生物光合作用考点汇总(含高考真题解析),推荐文档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考点汇总 考点1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2012上海单科.17.2分)图表示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纸层析的结果,据图判断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颜色为 (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紫色 2.(2012海南单科,9,2分】关于叶绿体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a和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绿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C.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4种叶绿体色素 D.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不能吸收光能 3.(2011江苏单科,4,2分)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4.(2011海南单科.12,2分)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 B.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 C.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D.液泡中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答案 1.B本题主要考查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及滤纸条上各色素带的位置,粗细(含量)、颜色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的四条色素带距点样处的距离由近及远分别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由图可知,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含量少,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应呈黄色。B选项正确。 2.D本题主要考查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含量、吸收光的种类等方面的知识。叶绿素a、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绿叶中叶绿素约占3/4,类胡萝卜素约占1/4。利用层析液可分离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仍可吸收光能,但叶绿体结构被破坏,导致完整的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3.B叶绿体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h 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当水稻叶黄素缺失突变体进行红光照射时,光吸收差异不显著;对正常叶片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后,层析的结果自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故B 正确。 4.C红枫叶片含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液泡中含有色素,其色素是不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5.D新鲜菠菜叶中的光合色素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完整,据图①可知,滤纸上的四条色素带完整,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图②滤纸上的色素带不完整,只有胡萝卜素、叶黄素。秋冬的银杏落叶呈黄色(或橙黄色),这是由于低温破坏了叶绿素所致,因此叶片中几乎不含叶绿素。其他选项中的材料中都含有四种色素。 6.答案(1)对人无害的有机溶剂(食用酒精)叶绿素溶于有机溶剂和应考虑溶剂对人体的影响 (2) 8.0实验中自变量的变化应有规律和应考虑碱性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3)酸性由于叶绿素被破坏造成食品失绿而影响品质(4)纸层析法,其主要步骤:①制备滤纸条,②画色素液细线,③用层析液 分离色素,④观察色素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