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甲烷总烃计算
非甲烷总烃计算

1、天然气组分2、天然气618万Nm3/a3、天然气气损率为0.5%4、非甲烷总烃计算过程①非甲烷总体体积百分比V非总=1.77%+0.3%+0.074%+0.075%+0.02%+0.051%+0.038% =2.328%②非甲烷总烃的分子量由天然气组分表可以看出,非甲烷总烃以C2、C3、IC4、NC4为主,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30、44、58、58,则非甲烷总烃的分子量可估算为:(1.77%×30+0.3%×44+0.074%×58+0.075%×58)÷2.328% = 32.19③全年非甲烷总烃排放量V非排=618×104Nm3/a×2.328% ×0.5%=719.352Nm3/a=719352NL/aM非排= (719352NL/a÷22.4NL/mol)×32.19g/mol =1033747.3g/a ≈ 1.03t/a目前,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环评和环保验收中,非甲烷总烃(NMHC)都是必讨论、检测项目。
但在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中,非甲烷总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缺失。
本文就非甲烷总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进行分析。
根据风影的博客,原油类储罐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目前我国仅有排放标准,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新污染源)为4.0mg/m3,可参考的以色列环境质量标准为5.0mg/m3;另外也说明一点:对于部分省市,比如浙江省,可能在批复的标准中会提到非甲烷总烃的环境质量标准取1或者2mg/m3(小时浓度)。
这是权威的说法,这是半官方的说明。
要理解这段话,首先要弄清楚非甲烷总烃是以甲烷计还是以碳计。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是1996年4月12日批准,从1997年1月1日开始实施,当时我国还没有非甲烷总烃的标准分析方法。
根据标准实施的时问看,其监测分析方法应该使用《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
非甲烷总烃差减法

非甲烷总烃差减法摘要:一、非甲烷总烃差减法的概念与原理1.非甲烷总烃的定义2.差减法的原理二、非甲烷总烃差减法的应用领域1.环境保护2.工业排放监测3.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三、非甲烷总烃差减法的优缺点1.优点a.灵敏度高b.选择性好c.测量范围广2.缺点a.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b.分析时间较长四、非甲烷总烃差减法的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2.政策支持3.行业应用拓展正文:非甲烷总烃差减法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监测技术,通过测量非甲烷总烃的浓度,来评估环境污染状况。
非甲烷总烃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烃类物质,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以及交通运输、生活炉灶等人类活动。
非甲烷总烃差减法的基本原理是,先通过吸附、冷凝等方法对样品中的非甲烷总烃进行富集,然后再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量,通过前后两次测量的差值,来计算出非甲烷总烃的浓度。
非甲烷总烃差减法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尤其在大气污染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用于工业排放监测,帮助企业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非甲烷总烃差减法在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虽然非甲烷总烃差减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测量范围,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该方法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需要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进行测量;分析时间较长,可能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
因此,如何克服这些缺点,提高非甲烷总烃差减法的实用性和便捷性,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非甲烷总烃差减法在环境保护领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粉末涂料 非甲烷总烃 产生量

粉末涂料非甲烷总烃产生量摘要:一、粉末涂料概述二、非甲烷总烃的定义及危害三、一吨喷涂粉末产生的非甲烷总烃量四、如何减少粉末涂料产生的非甲烷总烃五、结论正文:一、粉末涂料概述粉末涂料是一种以粉末形式存在的涂料,其主要成分为聚合物树脂、颜料、填料和添加剂等。
粉末涂料具有无溶剂、无污染、节省资源等优点,因此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非甲烷总烃的定义及危害非甲烷总烃(NMHC)是指除甲烷以外所有碳氢化合物的总称,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烃等组分。
烃类物质在通常条件下,除甲烷外多以液态或固态存在,并依据其分子量大小和结构形式的差别具有不同的蒸气压,因而作为大气污染物的非甲烷总烃,实际上是指具有C2~C12 的烃类物质。
非甲烷总烃是大气污染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排放量过高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
三、一吨喷涂粉末产生的非甲烷总烃量关于一吨喷涂粉末产生的非甲烷总烃量,目前没有明确的数据。
但根据相关研究,粉末涂料生产过程中,非甲烷总烃的排放量与生产工艺、设备、原料等因素有关。
因此,要准确计算一吨喷涂粉末产生的非甲烷总烃量,需要具体了解生产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四、如何减少粉末涂料产生的非甲烷总烃要减少粉末涂料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优化生产工艺:采用低温、低压的生产工艺,以降低非甲烷总烃的生成量。
2.改进设备:使用密封性能好的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泄漏。
3.选择环保原料:使用不含或少含非甲烷总烃的原料,以降低生产过程中非甲烷总烃的生成量。
4.加强废气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有效处理,以降低非甲烷总烃的排放量。
五、结论粉末涂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非甲烷总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非甲烷总烃计算

1、天然气组分2、天然气618万Nm3/a3、天然气气损率为0、5%4、非甲烷总烃计算过程①非甲烷总体体积百分比V非总=1、77%+0、3%+0、074%+0、075%+0、02%+0、051%+0、038%=2、328%②非甲烷总烃得分子量由天然气组分表可以瞧出,非甲烷总烃以C2、C3、IC4、NC4为主,它们得分子量分别为30、44、58、58,则非甲烷总烃得分子量可估算为:(1、77%×30+0、3%×44+0、074%×58+0、075%×58)÷2、328%= 32、19③全年非甲烷总烃排放量V非排=618×104Nm3/a×2、328% ×0、5%=719、352Nm3/a=719352NL/aM非排= (719352NL/a÷22、4NL/mol)×32.19g/mol=1033747.3g/a≈1、03t/a目前,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等行业得环评与环保验收中,非甲烷总烃(NMHC)都就是必讨论、检测项目。
但在我国得环境标准体系中,非甲烷总烃得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缺失。
本文就非甲烷总烃得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排放标准进行分析。
ﻫ根据风影得博客,原油类储罐项目排放得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目前我国仅有排放标准,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新污染源)为4、0mg/m3,可参考得以色列环境质量标准为5、0mg/m3;另外也说明一点:对于部分省市,比如浙江省,可能在批复得标准中会提到非甲烷总烃得环境质量标准取1或者2mg/m3(小时浓度)。
这就是权威得说法,这就是半官方得说明。
ﻫ要理解这段话,首先要弄清楚非甲烷总烃就是以甲烷计还就是以碳计。
ﻫ《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就是1996年4月12日批准,从1997年1月1日开始实施,当时我国还没有非甲烷总烃得标准分析方法。
根据标准实施得时问瞧,其监测分析方法应该使用《空气与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
非甲烷总烃差减法

非甲烷总烃差减法是一种用于测定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的方法。
以下是非甲烷总烃差减法的主要步骤和特点:
步骤:
分别测定环境空气中的总烃和甲烷的浓度值。
这可以通过使用气相色谱仪等分析仪器来完成。
将测定得到的总烃浓度值减去甲烷浓度值,得到非甲烷总烃的浓度。
特点:
非甲烷总烃差减法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基于总烃和甲烷的浓度差值来确定非甲烷总烃的浓度。
然而,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如测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由于总烃和甲烷的浓度值相差较小,因此测定过程中的任何小误差都可能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需要保证测定过程的精度和可靠性。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核定过程

废气许可限值核定:
本次废气污染物许可排放量依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汽车制造业》(HJ971-20182018-09-28实施)中零部件计算公式:E=T×Q×C×10-9;
E:主要排放口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吨/年)
T:累计运行时间(小时)
Q:排气量(标立方米/小时)
C:实测小时平均排放浓度(毫克/立方米)
依据公司例行监测的实际监测情况,喷漆房年工作2000小时;
公司喷漆房甲苯排放量=2000×22729×0.419×10-9=0.019吨/年,
二甲苯排放量=2000×22729×0.492×10-9=0.0224吨/年,
非甲烷总烃排放量=2000×22729×1.58×10-9=0.0718吨/年。
因此,公司甲苯排放限值为0.019吨/年,二甲苯排放限值为0.0224吨/年,非甲烷总烃排放限值为0.0718吨/年。
环境空气质量 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 1577-2012)

I
DB13/ 1577— 2012
环境空气质量 非甲烷总烃限值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甲烷总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分级、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数据统计的有效 性以及标准的实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的质量评价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on methane total hydrocarbon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2012 - 07 - 31 发布
2012 - 08 - 15 实施
河 北 省 环 境 保 护 厅 发 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 1577— 2012
7.2 1h 平均浓度限值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在 1h 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不少于 4 个样品,并计算 算术平均值;或在 1h 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不少于 4 个样品,并测定等比例混合样品。
8 标准的实施要求
8.1 本标准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8.2 各类环境空气功能区的范围由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划分,报本级 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4项目总烃甲烷方法名称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方法来源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总烃和非甲烷总烃测定方法一非甲烷总烃计算总烃浓度与甲烷浓度之差即为非甲烷总烃浓度
ICS 13.040.20 Z 50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 1577— 2012
环境空气质量 非甲烷总烃限值
ab胶释放非甲烷总烃系数

ab胶释放非甲烷总烃系数AB胶是一种常用的粘合剂,由A胶和B胶两部分组成,A胶主要是环氧树脂,B胶主要是固化剂,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可以在室温下固化成为坚硬的胶层。
AB胶在固化过程中会释放一些有机化合物,其中除了甲烷以外的部分称为非甲烷总烃(NMHC),是一种有害的空气污染物,会影响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
因此,控制和减少AB胶释放的非甲烷总烃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1非甲烷总烃的释放量与AB胶的种类、配比、固化条件、固化时间等因素有关,不同的实验方法和条件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来测量和计算AB胶释放的非甲烷总烃系数,即单位质量或体积的AB胶释放的非甲烷总烃的量。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估算非甲烷总烃系数:实验法:将一定量的AB胶按照规定的配比混合后,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中,通过一个管道连接到一个气相色谱仪,测量不同时间点的非甲烷总烃的浓度,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出单位质量或体积的AB胶释放的非甲烷总烃的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较为准确和直观,缺点是操作复杂,耗时长,受实验条件的影响较大。
2公式法:根据AB胶的化学成分和反应机理,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通过一些参数和系数,计算出单位质量或体积的AB胶释放的非甲烷总烃的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耗时短,缺点是精度较低,需要一些假设和近似,受模型的合理性和参数的准确性的影响较大。
3系数法:根据已有的实验数据或文献资料,归纳和总结出一些经验系数,根据AB胶的种类、配比、固化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系数,计算出单位质量或体积的AB胶释放的非甲烷总烃的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方便,适用范围较广,缺点是精度较低,需要一些经验和判断,受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的影响较大。
4综上所述,AB胶释放非甲烷总烃系数是一种反映AB胶固化过程中空气污染物排放水平的指标,可以采用实验法、公式法和系数法等方法来估算,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目的来选择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天然气组分
2、天然气618万Nm3/a
3、天然气气损率为0.5%
4、非甲烷总烃计算过程
①非甲烷总体体积百分比
V非总=1.77%+0.3%+0.074%+0.075%+0.02%+0.051%+0.038% =2.328%
②非甲烷总烃的分子量
由天然气组分表可以看出,非甲烷总烃以C2、C3、IC4、NC4为主,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30、44、58、58,则非甲烷总烃的分子量可估算为:
(1.77%×30+0.3%×44+0.074%×58+0.075%×58)÷2.328% = 32.19
③全年非甲烷总烃排放量
V非排=618×104Nm3/a×2.328% ×0.5%=719.352Nm3/a=719352NL/a
M非排= (719352NL/a÷22.4NL/mol)×32.19g/mol =1033747.3g/a ≈ 1.03t/a
目前,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环评和环保验收中,非甲烷总烃(NMHC)都是必讨论、检测项目。
但在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中,非甲烷总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缺失。
本文就非甲烷总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进行分析。
根据风影的博客,原油类储罐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目前我国仅有排放标准,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新污染源)为4.0mg/m3,可参考的以色列环境质量标准为5.0mg/m3;另外也说明一点:对于部分省市,比如浙江省,可能在批复的标准中会提到非甲烷总烃的环境质量标准取1或者2mg/m3(小时浓度)。
这是权威的说法,这是半官方的说明。
要理解这段话,首先要弄清楚非甲烷总烃是以甲烷计还是以碳计。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是1996年4月12日批准,从1997年1月1日开始实施,当时我国还没有非甲烷总烃的标准分析方法。
根据标准实施的时问看,其监测分析方法应该使用《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
在该书中,方法一(第147页)使用GC—FID 检测,其结果总烃以甲烷(mg/m3)计,推荐的方法二也是以甲烷计。
而该书第153页还有非甲烷烃栏目,推荐的方法是吸附富集-气相色谱法,其检测结果是以正戊烷计。
由于GB16297-1996中并没有规定测定出的非甲烷总烃以什么物质为依据计算,实际上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的各级环境监测站都以CH4计。
然而,在2000年1月1日开始实施了HJ/T38-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该标准方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NMHC)测定。
在该标准规定的条件下所测得的NMHC,是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有明显响应的除甲烷外的碳氢化合物总量,以碳计。
因此,当该标准实施之后即从2000年1月1日起NMHC的测定结果应该以碳计。
1、
质量标准
⑴5mg/m3
最早关于以色列标准中非甲烷总烃的标准来源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的242、243页,由于美国标准已废除,意大利标准过宽,所以制定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有“我国石化部门和若干地区通常采用以色列同类标准的短期平均值,为5mg/m3”,这就是经常用5mg/m3作为非甲烷总烃的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因;
⑵2mg/m3
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讲到“考虑到我国多数地区的实测值,‘非甲烷总烃’的环境浓度一般不超过1.0mg/m3,因此在制定本标准时选用2mg/m3作为计算(非甲烷总烃的环境质量标准的)依据”,这就是我国部分省及地区使用2mg/m3的由来,大多数时候,使用的报告会注明“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确定”。
⑶1/4和1 mg/m3
①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的38页,“对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未列出的项目,原则上以《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一次最高容
许浓度为依据。
但考虑到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多参考原苏联同类标准,其规定偏严,故以其一次值的五倍定值(现有企业)”。
括号中的内容是我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136、141、204等页等中的内容加上去的;
②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136、141、204等页等中的内容“新建企业无组织排放标准值按现有企业无组织排放标准值的80%计算得出”。
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规律的事,对于A类污染物,又没有列在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其新建企业无组织排放标准值为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四倍。
最后,由于新建企业无组织排放标准值为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四倍,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可取新建企业无组织排放标准值的四分之一,即1m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