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之四轮定位

合集下载

四轮定位1

四轮定位1
转向不稳定
直行性差;车轮发抖。
轮胎内侧快速磨损
对子午胎,会有类似负外倾角太大所形成的磨损形态。磨损形式为锯齿状或块状。当用手由轮胎之外侧向内侧抚摸,胎纹内缘有锐利的感觉。
☆ 前轮前束调整手段: 横拉杆调整。
后轮前束调整手段:(1)原厂调整器(2)垫片(3)偏心螺栓或衬套(4)长孔(5)偏心凸轮
☆ 外倾角调整手段:
(1)垫片 (2)偏心凸轮
(3)长孔 (4)球头旋转
(5)支柱旋转 (6)楔形垫片
(7)调整轴承座 (8)偏心螺栓
(9)偏心衬套 (10)偏置球头
3.前束角(Toe)
前束角的定义:从车辆后方看,左右轮胎垂直中心线与车轴等高水平中心线相交的两点距离与转到前方180度同一两点间距离的差值称为前束值。前端距离大于后端距离为负前束,总前束是由左右两个车轮的分前束角之和来计算的,是以车轮几何中心线为基准的;单独前束是指车辆中心线与单个车轮旋转平面间的夹角。
4.转向角(Turning Angle)
☆ 转向角定义:
车辆在转弯时两前轮的相对位置,转向角也可称为:转向前展(Toe Out On Turns)
转弯半径(Turning Radius)
☆ 功能:
避免侧滑;避免轮胎过度磨损;
避免转弯时轮胎啸叫;可诊断出变形之零件
四轮定位1.txt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不要用自己的需求去衡量别人的给予,否则永远是抱怨。定位角度基本概念
1.主销后倾角(Caster)
☆ 主销后倾角定义:
上球头或支柱顶端与下球头的连线(转向时,车轮围绕其进行转向运动的转向轴)在几何中心线方向,向前或向后倾斜的角度。向前倾斜称为负主销后倾角,向后倾斜称为正主销后倾角。

四轮定位

四轮定位

四、定位参数不正确的外在表现1.正外倾角太大的影响:(1)轮胎外侧单边磨损;(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3)车辆会朝着正外倾角较大的一侧跑偏。

2.负外倾角太大的影响:(1)轮胎里侧单边磨损;(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3)车辆会朝着负外倾角较小的一侧跑偏。

3.正前束太大造成:◆轮胎外侧快速磨损(a)对子午胎,会类似正外倾角太大所形成的磨损形态。

(b)磨损形式为锯齿状或块状。

(c)当用手由轮胎之内侧向外侧抚摸,胎纹内缘有锐利的感觉。

◆转向不稳定(a)直行性差;(b)车轮发抖。

4.负前束太大造成:◆轮胎内侧快速磨损(a) 对子午胎,会有类似负外倾角太大所形成的磨损情况。

(b) 磨损形成为锯齿状或块状。

(c) 当用手由轮胎之外侧向内侧抚摸,胎纹内缘有锐利的感觉。

◆转向不稳定(a)直行性差(b)车轮发抖5.主销后倾角太小:(a) 直行时方向盘摇摆不定,转向后缺乏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

(b)高车速时发飘(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应对此项予以充分重视)。

6.主销后倾角太大:(a) 转向时方向盘太重。

主销后倾角不对称造成跑偏:主销后倾角过大,易使高速行驶时汽车摆头,转向发飘。

(b)左、右两轮之主销后倾角不相等超过30′时车辆出现跑偏,跑偏向主销后倾角较小的一侧。

7.转向前展角:如果转向前展角度超过1.5-2°,车辆在转弯时会发出尖锐的噪音,其可能原因是转向前臂变形弯曲。

一般来说,转向前展角是不可调整的,只能通过更换变形的零件改正缺陷。

8.退缩角:退缩角事实上反映了车辆轴距的变化。

退缩角达到某种程度,车辆将出现跑偏。

跑偏方向朝轴距较小的一侧。

9.推进角造成的影响:(1)轮胎磨损;(2)行驶跑偏;(3)方向盘偏斜;10.推进角的修正方式:(1)调整轴距;(2)更换变形零件。

五、如何进行四轮定位准备:测量轮胎气压;测量下摆臂轴离地高度及调整;测量调整轴距。

测量调整:四轮定位参数测量及调整。

1.测量轮胎气压⑴把待修车辆停放在四轮调整平台上,发动机熄火,并拉好驻车制动。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四轮定位》教学设计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四轮定位》教学设计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四轮定位》教学设计摘要:四轮定位检测是确保汽车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汽车保持稳定的行驶性能、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并确保驾驶安全。

本文主要阐述《四轮定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汽车维护保养;教学思路;四轮定位;实践教学一、教学设计(一)选题价值首先在汽车维护时,里程数超过20000公里,-般做底盘维护时,都建议做四轮定位。

其次,在底盘维修项目中,如果底盘出现事故,轮胎有磨损,轮胎被换过以及方向盘跑偏等,都会做到四轮定位检测。

因此四轮定位检测项目在企业中具有普遍性。

本课题属于偏简单的综合课题。

在课程上,学会四轮定位检测对之后《汽车维护》和《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课程起到铺垫作用。

在企业中运用也比较广泛。

所以本课题具有学习的必要性。

本课题来源于企业真实案例,在企业具有普遍性。

同时此课题也是中职技能竞赛的项目之一。

学习完本课题后,学生能熟练运用四轮定位仪。

并在技能竞赛选举上具有了竞争力。

所以本课题具有学习价值。

(二)学情分析1.知识内容学生已经学习过《新车检查》实训课,已经学会汽车底盘认知和剪式举升机。

也对车间管理制度有了认识。

在实操方面提供了基础。

同时学生有《应用文写作》这门基础课,在整理文案和汇报时也有基础。

2.性格方面大部分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浓厚的探知欲望,但学生的耐心不够,我们需要抓住学生在求知兴趣最高的时候,授予他们知识。

同时,在课堂环节中设置很多他们感兴趣的地方,活跃课堂气氛。

延长他们的学习耐心。

学生十分好动,思维也比较发散。

好动是好事,但- -定要反复强调车间安全问题。

思维发散需要积极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

(三)学习目标课前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自学的能力。

课中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团队协作及自我认知能力,学会使用四轮定位仪及能说出车轮定位参数的定义。

课后目标完善课中计划,通过类比学习,预习新课。

(四)学习内容1.车轮参数的定义和作用。

四轮定位仪的使用方法

四轮定位仪的使用方法

四轮定位仪的使用方法
案例分析:
现有一辆汽车在行驶中车辆跑偏、方向发抖,在转弯过程中,转弯角度变小,轮胎外侧磨损严重
初步诊断为:前轮前束过小,应该对其进行检查
操作步骤
1、将车辆停放在举升机上,两前轮对准转角盘,两后轮停放到后滑板中间部位,并安装车轮挡块确保车辆停放可靠。

2、安放举升垫块
3、小剪举升到一定的位置,并进行锁止
4、大剪举升到一定的位置,并进行锁止
5、对车轮进行气压测量和胎纹深度测量及车身高度测量
6、底盘检查
7、小剪归位
8、去除前转角盘销钉和后滑板销钉
9、大剪降落合适的高度并锁止
10、安装4个传感器,并调整水平(左前、左后、右前、右后)
11、方向盘解锁,检查方向盘是否在中间位置,并安装方向盘锁及刹车锁
12、电脑开机选择车型及测量程序进行测量。

汽车四轮定位调整案例分析

汽车四轮定位调整案例分析
行驶 安全性 和舒 适性 。
( )检查 整备 质量 。主要 是保 证汽 车处 于空 载 1
状态 , 去掉不计 在整 备质量 内 的物 品 。需 注意 的是 ,
1 车 轮定 位 及 其 调 整 目的
所 谓车轮定 位 , 就是 汽车 的车轮 、 向节 和车桥 转 与车架 的安装应 保持 一 定 的几 何相 对 位 置 , 以确 保
关 键词 :汽 车 ;车轮 定位 ; 驶跑 偏 ;调 整 方 法 行
中图 分 类 号 : 7 . U42 4
文 献 标 志码 : B
文章 编 号  ̄6 1 6 8 2 1 )4 o2 一O 17 —2 6 (0 0 O 一 0 8 2
随着 中 国汽 车市 场 的成 长 , 车技 术 迅速 发 展 汽 并 走 向成 熟 , 行车 安全 性及 舒 适 性 的要 求 也 随之 增
辆底 盘型 号为 2 1的奔驰 ¥ 5 2 3 0汽车 , 线行 直
驶 时 向右跑偏 。 2 2 故 障原 因 .
( )车型 选 择 。启 动 B i b rh定 位 系统 , 1 es at s 进 入 主菜单 , 择“ 选 车型选择 ” 子菜单 , 入与所要 调整 输 车辆相 对应 的标 准 车型 数据 , 后 按确 定 键 返 回主 然 菜单 。
所谓行驶 跑偏 , 是指汽 车在直 线行驶 时 , 驾驶 若
员松 握转 向盘 , 车辆 会 自动偏 离原 来 的直线 行 驶 方
向而偏 向行驶 。造成 这种现 象 的原 因主要有 前轮定
( )输入 客 户 信 息 。在 主菜 单 中选择 “ 户 信 2 用
息” 子菜 单 , 入详 细的用 户信息后 按确定 键返 回主 输
轻便性 和行驶 的安 全性 , 在事 故 维修 安 装后 都 要 进 行 四轮定位调 整 , 复车辆 的出厂参 数与性 能 。 恢

四轮定位论文

四轮定位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宝马740Li(F02系列)四轮定位浅析姓名:李专业:汽车运用技术班级:汽运试点10-1班指导教师:祝勇审阅教师:成绩: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宝马汽车四轮定位浅析(BMW740Li)[摘要]对于大多数汽车可能出现的轮胎异常磨损,行驶性不顺等现象,尤其是行驶操控不顺的故障,很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研究和探讨,此次就针对一辆宝马BMW740Li F02车型四轮定位进行了一个学习和讨论。

以便在加强汽车修理行业的维修质量,同时让更多的驾驶员认识到相关知识,以便提高日常维护质量和使用技术。

[关键词]宝马740Li异常磨损行驶不顺四轮定位引言 (3)1.宝马四轮定位介绍 (4)1.1定义 (4)1.2四轮定位种类 (4)1.3四轮定位作用 (5)1.4四轮定位检测条件 (5)2.四轮定位参数 (6)2.1主销后倾 (6)2.2主销内倾 (6)2.3前轮外倾 (7)2.4前轮前束 (8)3.四轮定位五大误区 (9)4.案例分析 (11)4.1汽车简单信息 (11)4.2故障现象 (11)4.3现象分析 (11)4.4故障排除 (11)4.5总结原因 (12)4.6行驶注意事项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2010年豪华车市场竞争激烈,宝马的增长速度仍然令对手惊叹。

华晨宝马营销高级副总裁戴雷指出,2012年是宝马汽车非常关键的一年,今年中国市场已经首次成为宝马汽车在全球最大的市场。

今年前10个月,宝马汽车在中国的销量达到26.4万辆,同比增长35.2%,远高于豪华车平均增长水平。

戴雷称,华晨宝马销量约占宝马汽车在华销量的50%,华晨宝马销量同比增长约46.4%,其中宝马X1销量超过3.1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25%;宝马5系长轴距版车型的月均销量超过8000辆,有望成为宝马在中国第一个年销量超过10万辆的产品系列。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裁许智俊指出:“11月初,宝马集团实现了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的业绩。

四轮定位知识详解

四轮定位知识详解

四、定位参数不正确的外在表现1.正外倾角太大的影响:(1)轮胎外侧单边磨损;(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3)车辆会朝着正外倾角较大的一侧跑偏。

2.负外倾角太大的影响:(1)轮胎里侧单边磨损;(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3)车辆会朝着负外倾角较小的一侧跑偏。

3.正前束太大造成:◆轮胎外侧快速磨损(a)对子午胎,会类似正外倾角太大所形成的磨损形态。

(b)磨损形式为锯齿状或块状。

(c)当用手由轮胎之内侧向外侧抚摸,胎纹内缘有锐利的感觉。

◆转向不稳定(a)直行性差;(b)车轮发抖。

4.负前束太大造成:◆轮胎内侧快速磨损(a) 对子午胎,会有类似负外倾角太大所形成的磨损情况。

(b) 磨损形成为锯齿状或块状。

(c) 当用手由轮胎之外侧向内侧抚摸,胎纹内缘有锐利的感觉。

◆转向不稳定(a)直行性差(b)车轮发抖5.主销后倾角太小:(a) 直行时方向盘摇摆不定,转向后缺乏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

(b)高车速时发飘(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应对此项予以充分重视)。

6.主销后倾角太大:(a) 转向时方向盘太重。

主销后倾角不对称造成跑偏:主销后倾角过大,易使高速行驶时汽车摆头,转向发飘。

(b)左、右两轮之主销后倾角不相等超过30′时车辆出现跑偏,跑偏向主销后倾角较小的一侧。

7.转向前展角:如果转向前展角度超过1.5-2°,车辆在转弯时会发出尖锐的噪音,其可能原因是转向前臂变形弯曲。

一般来说,转向前展角是不可调整的,只能通过更换变形的零件改正缺陷。

8.退缩角:退缩角事实上反映了车辆轴距的变化。

退缩角达到某种程度,车辆将出现跑偏。

跑偏方向朝轴距较小的一侧。

9.推进角造成的影响:(1)轮胎磨损;(2)行驶跑偏;(3)方向盘偏斜;10.推进角的修正方式:(1)调整轴距;(2)更换变形零件。

五、如何进行四轮定位准备:测量轮胎气压;测量下摆臂轴离地高度及调整;测量调整轴距。

测量调整:四轮定位参数测量及调整。

1.测量轮胎气压⑴把待修车辆停放在四轮调整平台上,发动机熄火,并拉好驻车制动。

四轮定位

四轮定位

四、验收交付 6、结算
在接待沟通中就完成价格确认并事先告知收银人员相关信
息和支付方式/开票需求。 直接带客户至收银台办理结算手续
(如无新客户,可陪同客户将结算工作完成并送走。 如有新客户则可交代给收银人员,自己再去接待新客户)
你以为客户掏完银子就行 啦!还要恭送客户,态度 太差,下次谁还来!
课后 小节
二、客户沟通
3、不做四轮定位的后果
(1)轻则 方向跑偏,轮胎磨损加剧; (2)重则影响对汽车的操控,车身漂浮摇摆不定; (3)磨损严重,高速容易爆胎,车毁人亡,后悔莫及; (4)油耗也会增加,而且胳膊很容易累。
二、客户沟通
4、故障分析——价格沟通
客户同意,并不意味马上就可以做,还需要: 报价—工时费400元,总价400元(是否VIP客户,有无优惠) 耗时—整个项目实施的时间(客户需要计算自己的时间) 周期—每次更换完胎都要做四轮定位(根据使用情况而定) 签单—在客户确认单上签字(营销成功!)
这套仪器很贵的, 要轻拿轻放,别被 扣工资了
四、验收交付 1、验收
步骤1:数据分析,仔细观察调整后数据是否 正常,确信正常 步骤2:建议客户试驾(技师陪同)
注:一般情况下,技师不易 直接驾驶客户车辆, 但可以 陪同客户试车
四、验收交付 2、其他检查工作
客户试驾完毕,此项目技术服务工作已完成,但根据惯例,需要 对整车进行全面检查: 机舱:皮带/蓄电池接头(有无氧化)/防冻液/玻璃水(如缺应免 费添补)等 底盘:有无漏油/异常情况/轮胎检查(去石子) 电气:各种灯光/雨刮器/操控部件(挡位/刹车/油门)等
一、项目认知
1、四轮定位作用
(1)使汽车保持稳定直线行驶和转向轻便,并减少汽车在行驶中 轮胎和转向机件磨损; (2) 提高驾驶操性; (3)减少油耗,发现排除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障案例分析车辆转向桥在保证汽车转向功能的同时,应使转向轮有自动回正作用,以保证汽车稳定的直线行驶。

即当转向轮在偶遇外力作用发生偏转时,一旦作用的外力消失后,应能立即回到原来直线行驶的位置。

这种自动回正的作用是转向轮的定位参数来保证的。

1.主销后倾角设计转向桥时,使主销在汽车的纵向平面,其上部有一个向后的一个倾角,即主销轴线和地面垂直线在汽车纵向平面的夹角。

1.1主销后倾角能形成回正力矩。

当主销具有正的后倾角时,主销轴线与路面交点将位于车轮与路面接触点的前面。

因此,车轮是从前方被拉着前进的,这个拉力减少车轮的干扰力,从而保持直线稳定行驶。

当汽车直线行驶时,若转向轮由于转向操作或受到外力作用而有偏转,这就产生了侧向力(如图示F2和F′2),它的方向正好与转向操作力及其它外力的方向相反。

这时,由于主销后倾角产生的拖距,这些侧向力起到围绕主销轴线旋转力的作用,T=F2×拖距L,驱动力(离心力)P越大,反作用力的分力(侧向力)F2也就越大,所产生的回正力矩T也就越大。

任何作用在销轴上的力都将使车轮偏转到与加力方向相同的位置。

在此力矩T作用下,将使转向轮回到原来的中间位置,从而保证车辆的直线行驶,故此力矩T称为稳定力矩。

但稳定力矩不宜太大,否则在转向时为了克服该稳定力矩,驾驶员要在转向盘上施加较大的力(即转向沉重),而且太大的主销后倾角会造成操作方向后回正太快。

因稳定力矩T的大小取决于主销轴线延长线与轮胎着地点之间力臂的长短(即拖距的大小)。

而力臂的长短以取决于主销后倾角的大小,现在一般采用的后倾角不超过2-3度,现代高速汽车则于轮胎气压降低,弹性增加,而引起稳定力矩增大,因此后倾角可以减小到接近于零,甚至于是负值。

一般情况下,车辆是向着后倾角较小的一侧跑偏。

1.2正的主销后倾角使左前心轴(转向节羊角)在左转向时向路面倾斜,这种转向节的向下运动会使轮胎压进地面,由于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左悬挂和底盘被升起,产生了一个使方向恢复回正的扭矩,由于这个扭矩的作用试图使车身回到水平位置并且保持车辆的直线行驶,保证了车辆的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过大的正的主销后倾角增大了左转向时左前心轴(转向节羊角)向下倾斜,这增加了底盘的升高,因此过大的主销倾角增大了转向用力,即转向会沉重。

在右侧心轴也有同样的情况,只不过是右侧心轴向下倾斜。

过大的主销后倾角可能导致不平顺的行驶状况,因为主销中心线实际上可能是指向一些路面不平处的,在低速行驶时大的主销后倾角会导致前轮左右摆振。

小角度的主销后倾角或负的后倾角可减小这种情况的发生(提高低速平顺性)。

正的主销后倾角多用于大多数的前轮驱动的车辆。

一些厂家建议左前轮的正主销后倾角比右边的小一些平抵消由路拱引起的转向拉力。

如果主销后倾角用来抵消路拱的影响,两只前轮的外倾角应相同。

正的主销后倾角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正的主销后倾角有助于前轮在转向后回到直线行驶的位置正确的主销后倾角能改善车辆的方向稳定性过大主销后倾角导致行驶不平顺过大的主销后倾角加剧前轮摆振左前轮可以调节的小点的主销后倾来抵消路拱的影响。

当后悬挂弹簧弹性减弱或车辆过载时,前轮的正的主销后倾角会变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卡车严重过载时前轮可能发生摆振。

如果有人提高了后悬挂的高度并超过了厂家规定,前轮正的主销后倾角变小,这时前轮主销后倾角可能会由正变负或减小,这就解释了当后悬挂升高时,车辆的方向稳定性和控制性会降低的原因。

大多数前轮驱动的车辆采用麦弗逊式前悬挂并设置较小的正主销后倾角。

因此滑柱上支座向后倾斜。

对于这种悬挂,如果它的高度降低,后倾角变小。

升高则后倾增大。

负的主销后倾角无助于在转向后前轮的回正负的主销后倾角导致方向失稳并减弱对方向的控制负的主销后顷角消除了前轮的摆振负的主销后倾角减轻了传到悬挂与底盘的路面冲击。

2.主销倾角(SAI)主销在汽车的横向平面,其上部向倾斜而产生一个角度,即主销轴线与地面垂直线在汽车横向平面的夹角,称为主销倾角。

2.1主销倾角也有使车轮自动回正的作用。

当转向轴线向车辆中心倾斜并且车轮处于直行位置时,转向节的高度距离底盘最近。

由于重力的作用,这使得车辆的高度被降低,当转向轮在外力作用下同中间位置偏转一个角度时,每个转向节沿一条弧线运动,车轮的最低点将下陷入路面以下。

但实际上车轮下边缘不可能陷入路面以下,而是将转向车轮边同整个汽车前部向上抬起一个相应的高度。

这样,汽车本身的重量有使转向轮回到原来的中间位置的效应。

2.2因为转向轮以转向主销轴线为中心,以主销偏距为半径向左或向右转动。

转向阻力以偏距为力臂作用于主销轴线,产生一个阻碍转向的力矩,主销偏距越大,此力矩越大,即转向阻力也就越大。

主销的倾还使得主销轴线与路面交点到车轮中心平面与地面交线的距离减小(即偏距减小),从而可减少转向时驾驶员加在转向盘上的力,使转向操纵轻便。

2.3主销倾角可减小从转向轮传到转向盘上的冲击力。

如果偏距过大,由于驱动或制动的力就会在转向轴线周围产生一种扭矩,其扭矩的大小与偏距的大小成正比关系。

同时,对车轮施加的任何路面冲击都会使方向盘突然跳动或反冲。

这些现象可以通过缩小偏距量来得到改善。

如果汽车左右轮主销倾角不同的话,行驶时,车辆将向倾小(在偏距)的车轮一侧跑偏。

但这个距离不宜过小,即倾角不宜过大,否则在转向时车轮绕主销偏转的过程中,轮胎与路面将产生较大的滑动,因而增加了轮胎与路面间的磨擦阻力。

这不仅使转向变得沉重,而且加大了轮胎的磨损。

因此,一般倾角不大于8度。

主销倾角是在前大梁设计中保证的,由机械加工来实现。

麦弗逊式悬挂有一个较大的主销倾角(13-18度),比后轮驱动车辆的双横臂悬挂的倾角(6-8度)大一些。

前轮驱动车辆需较大的主销倾角以获得方向稳定性,主销倾角较大即主销偏距较小(零或负),用以防止因刹车或驶过障碍路面造成的转向轮冲击传到方向盘,并减小因突然加速时的驱动力绕主销产生的力矩转向。

由于主销倾角有助于维持前轮处在中间位置,因而它实际上减少了对大的正主销后倾角的需求。

3.车轮外倾角除了上述主销后倾角与主销倾角两个角度保证汽车稳定直线行驶外,前轮外倾角也具有定位的作用。

车轮外倾角是通过车轮中心的汽车横向平面与车轮平面的交线与地面垂线之间的夹角。

车轮外倾角是轮胎磨损角之一。

在早期的汽车中,给正的车轮外倾,以便改善前桥的耐用性前使轮胎与路面成直角接触,以防止因道路中间比两边高而造成的轮胎不均匀磨损。

如果空车时车轮的安装正好垂直于路面,则满载时车桥将因承载变形而可能出现车轮倾,这将加速汽车轮胎的偏磨。

另外,路面对车轮的垂直反作用力沿轮毂的轴向分力,将使轮毂压向轮毂外端的小轴承,加重了外端及轮毂紧固螺母的负荷,降低了它们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使轮胎磨损均匀和减轻轮毂外轴承的负荷,安装车轮时应预先使车轮有一定的外倾角,以防止车轮倾。

但是,外倾角也不宜过大,否则会使轮胎产生偏磨损。

在高速行驶急转弯时,离心力促使车辆重心向转向外侧移动,车辆较多的重量转移到车辆的外侧的车轮,因而弯道外侧的前悬挂受压向下移而侧向上提高。

这时,侧轮的正外倾角减小而边缘得以与路面较好地接触以阻止侧向打滑。

同时,外侧车轮向正外倾角更大的方向倾斜,这使车轮外边缘得以与路面较好地附着以阻止侧滑。

经常高速转向易使胎冠边缘磨损。

在现代汽车中,悬架和车桥的强度比过去的汽车都有要好,并且路面也平坦了很多。

结果是车轮定位正在趋向于零车轮外倾或负车轮外倾,事实上,负车轮外倾角更有利于车辆转弯时的操控性。

这是因为在车辆拐弯时总是伴有离心力,轮胎迫使车辆用比驾驶员想要的更大弧形转向,除非车辆能产生足够大的反力,这种反力叫做向心力,来平衡离心力。

这种向心力是由于轮胎与路面之间产生磨擦,由胎面变形和侧滑行产生的。

这种力叫侧向反作用力。

在向外倾轮胎施加垂直载荷时,在水平方向产生一个力,叫车轮外倾推力。

外倾推力对于负外倾的车轮时,是指向于车轮侧的,而正外倾角的车轮是指向外侧的。

在转弯时,因为车辆偏倾于外侧,轮胎的外倾向正的方向变得更大,而对车辆侧的车轮外倾推力就减小,并且侧向反作用力也减小。

因此在转弯过程中负车轮外倾能抑制轮胎的正外倾并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侧向反作用力,即有利于车辆在弯道上的操控性能。

4.车轮前束车轮有了外倾角后,在滚动时就类似于滚锥,从而导致两侧车轮向外滚开。

由于转向横拉杆和车桥的约束使车轮不可能向外滚开,车轮将在地面上出现边滚边滑的现象。

从而增加了轮胎的磨损。

为了消除车轮外倾带来的这种不良后果,在安装车轮时,使两侧车轮的中心面不平行,两轮前边缘距离小于后边缘距离,这两个距离之差就称为车轮前束。

这样可使车轮在每瞬时的滚动方向接近于向着正前方,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和消除了车轮外倾角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近年来随着负前轮外倾的不断普及及轮胎、悬挂性能的不断改进,设法抵消前轮外倾带来的不良已无必要。

前束的初始目的已变为确保车辆的直线行驶稳定性。

当车辆行驶在倾斜路面上时,车身就会倾向一侧,。

车辆将有向车身倾斜方向转向的趋势。

如果各轮的前端都转向侧(前束)时,车辆试图按车身倾斜的相反方向运动。

结果是保持了车辆的直线稳定性。

如果前束过大,侧滑力会使轮胎有均匀磨损,如果后束过大,则难以保证直线稳定性。

5.前驱车辆的后轮外倾角和后轮前束在FF前置前驱的汽车上,后轮是从动轮,汽车的驱动力通过纵臂(大梁的纵梁)作用于后轴上,当汽车行驶时,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后轴将产生一定弯曲,使车轮出现前现象,而预先设置的前束角就是用来抵消这种前的。

后轮外倾角有两个作用:1.由于外倾角是负值,可增加车轮接地点的跨度,增加汽车的稳定性。

2.负外倾角是用来抵消当汽车高速行驶且驱动力较大时,车轮出现的负前束(前),以减少轮胎的磨损。

案例:题目:四轮定位在车辆跑偏中的影响一.故障现象:一辆HONDA Accord2.2在行驶过程中偏右,且方向自动回正性能差。

二.故障诊断:接到此车后,首先对该车车主进行询问,得知次车在一次小事故中碰撞到右前轮,当时的情况是右前轮在与路基的接触中、严重起包,并且更换了右前轮。

先进行常规检查,轮胎气压,减震器,轮胎的尺寸都无问题,但前轮的轮胎侧有偏磨的迹象。

然后去试车,结果同车主所描述的一样,这辆车在平整的路面上行驶时方向总是偏右,而且操纵方向盘时感觉有发飘感觉。

在这时维修人员提出先作四轮定位检查,车主同意了,检查结果如下:通过上表的检测结果,维修人员判断右前轮的主销后倾角过小是造成车辆跑偏的原因,进而推该车在上次的碰撞中使右前轮的悬挂变形向后移动,使后倾角变小。

维修人员又测量了两侧的轮距,比较后发现右侧轮距比左侧小5mm。

三、维修方案:举起车辆,对车辆的底拦,特别是右前轮处进行检查,右前轮处的各部件似乎都没有损坏,对照以往的经验,维修人员决定减少左前轮主销后倾角来补尝右侧的损失,从而使两侧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